船舶碰撞交通事故损害赔偿案件中紧急避险之认定——以巴拿马浮山
- 格式:pdf
- 大小:570.37 KB
- 文档页数:6
《国际私法》模拟试题(一)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6分)1.区际法律冲突: 2.仲裁协议:二、填空题(每题1分,共10分)1.与我国无条约关系国家作出的仲裁裁决需要在我国承认与执行的,可由当事人向我国法院提出申请,按办理。
2.国外仲裁机构作出的仲裁裁决,需要在我国承认与执行的,应当由当事人直接向被执行人所在地或者财产所在地的申请。
3.我国的仲裁委员会为独立法人,独立于行政机关,各仲裁委员会之间无关系。
4.1869年,法国和缔结了世界上第一个相互承认和执行对方法院判决的双边条约。
5.我国的是我国与外国进行司法协助的中央机关。
6.《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第36条规定:“中国公民继承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外的遗产或者继承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外国人的遗产,动产适用被继承人法律,不动产适用不动产所在地法律。
7.在我国,公民以他的户籍所在地的为住所。
8.识别适用的法律,学者们有多种主张,在司法实践中,各国法院对涉外民事案件进行识别时,多适用。
9.最早以法律的形式把公共秩序保留制度加以规定的是。
10.大陆法系国家把当事人的作为属人法。
三、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lO分)1.我国不承认领事婚姻制度。
( )2.我国对适用外国法错误允许上诉。
( )3.对同一涉外民事关系,与该涉外民事案件关系相关连的国家法律规定完全相同,这种情况下不会产生法律冲突。
( )4.冲突规范可以直接确定当事人之间的权利与义务。
( )5.我国不承认国内判例和国际惯例是国际私法的渊源。
( )。
6.凯弗斯创立了本地法说。
( )7.对冲突规范连接点的“软化处理”的唯一方法是增加冲突规范中的连接点。
( )。
8.联邦制国家存在多法域,因而存在区际法律冲突。
我国是单一制国家,因而不存在区际法律冲突。
( ) 9.法院在审理涉外民事纠纷案件中,可以不对案件进行识别。
( )10.反致、公共秩序保留、法律规避、外国法内容的查明是排除外国法适用的法律制度. ( )四、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外国法院作出的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需要中华人民共和国承认执行的,当事人可以直接向中华人民共和国有管辖权的( )申请。
案例一:巴拿马浮山航运有限公司诉中国人民财产保险公司青岛市分公司船舶保险合同纠纷案[案情简介] 1997年1月1日,船舶经营管理人青岛汇泉船务公司为巴拿马浮山航运有限公司所属的“浮山”轮,向青岛人保投保。
同日,青岛人保出具编号为009970098的船舶保险单。
该保险单规定的保险期限自1997年1月1日北京时间0时至1997年12月31日北京时间24时止,保险条件为根据本公司“船舶保险条款”(1998年1月1日制定的格式条款)承保,保险险别为一切险加战争险,保险金额为100万美元,保险船舶为“浮山”轮,免赔金额为2500万美元,保险费为按约定费率计算,付费办法为按季平均交费。
中国人民保险公司“船舶保险条款”第一条“责任范围”第二款“一切险”为“本保险承保上述原因所造成的被保险船舶的全损和部分损失以及下列责任和费用:1、碰撞责任①本保险负责因被保险船舶与其他船舶碰撞或触碰任何固定的、浮动的物体或其它物体而引起被保险人庆负的法律赔偿责任”。
1997年6月3日1550时,“继承者”轮(属大型船舶)在通过青岛主航道时,与“浮山”轮相遇,“浮山”轮突然向右转向,对着“继承者”轮右舷首部开来,“继承者”轮用VHF呼叫,没有回音。
为避免碰撞,“继承者”轮向左转向,避开了“浮山”轮,但由于落流的影响,“继承者”轮被压向左舷的浅点,于1620时搁浅在检疫锚地东南0.3海里处。
“继承者”轮搁浅后,全速倒车,不但未能脱险,而且使船搁浅更严重。
6月3日至6月4日,青岛港务局派拖轮试拖,未能使“继承者”轮脱浅。
6月6日,“继承者”轮船东委托烟台救捞局对“继承者”轮进行救助,并签订了“无效果无报酬”的救助合同。
至6月12日0930时,“继承者”轮被拖离浅滩起浮。
事发后,青岛海监局经调查认为,此次事故发生的原因是由于“继承者”轮避让“浮山”轮后,顾此失彼,没有充分考虑到向左转向后,重载船受横流作用,被压到浅滩而造成搁浅。
由于搁浅位置海地是泥沙,所以船体并未造成损坏,经初步检验,只是在5舱处船底有一点轻微的凹陷。
案例一:巴拿马浮山航运有限公司诉中国人民财产保险公司青岛市分公司船舶保险合同纠纷案[案情简介] 1997年1月1日,船舶经营管理人青岛汇泉船务公司为巴拿马浮山航运有限公司所属的“浮山”轮,向青岛人保投保。
同日,青岛人保出具编号为009970098的船舶保险单。
该保险单规定的保险期限自1997年1月1日北京时间0时至1997年12月31日北京时间24时止,保险条件为根据本公司“船舶保险条款”(1998年1月1日制定的格式条款)承保,保险险别为一切险加战争险,保险金额为100万美元,保险船舶为“浮山”轮,免赔金额为2500万美元,保险费为按约定费率计算,付费办法为按季平均交费。
中国人民保险公司“船舶保险条款”第一条“责任范围”第二款“一切险”为“本保险承保上述原因所造成的被保险船舶的全损和部分损失以及下列责任和费用:1、碰撞责任①本保险负责因被保险船舶与其他船舶碰撞或触碰任何固定的、浮动的物体或其它物体而引起被保险人庆负的法律赔偿责任”。
1997年6月3日1550时,“继承者”轮(属大型船舶)在通过青岛主航道时,与“浮山”轮相遇,“浮山”轮突然向右转向,对着“继承者”轮右舷首部开来,“继承者”轮用VHF呼叫,没有回音。
为避免碰撞,“继承者”轮向左转向,避开了“浮山”轮,但由于落流的影响,“继承者”轮被压向左舷的浅点,于1620时搁浅在检疫锚地东南0.3海里处。
“继承者”轮搁浅后,全速倒车,不但未能脱险,而且使船搁浅更严重。
6月3日至6月4日,青岛港务局派拖轮试拖,未能使“继承者”轮脱浅。
6月6日,“继承者”轮船东委托烟台救捞局对“继承者”轮进行救助,并签订了“无效果无报酬”的救助合同。
至6月12日0930时,“继承者”轮被拖离浅滩起浮。
事发后,青岛海监局经调查认为,此次事故发生的原因是由于“继承者”轮避让“浮山”轮后,顾此失彼,没有充分考虑到向左转向后,重载船受横流作用,被压到浅滩而造成搁浅。
由于搁浅位置海地是泥沙,所以船体并未造成损坏,经初步检验,只是在5舱处船底有一点轻微的凹陷。
碰撞责任条款中“船舶碰撞”的含义初北平【期刊名称】《中国船检》【年(卷),期】2016(000)001【总页数】5页(P34-38)【作者】初北平【作者单位】大连海事大学法学院【正文语种】中文人保2009年碰撞责任条款中“船舶碰撞”的含义存在较多争议,司法实践中的观点尚不统一,因此有必要厘清其含义。
本文中,笔者将对船舶碰撞责任条款中“船舶”的含义、“碰撞”的含义以及拖带中船舶碰撞的特殊问题分别予以阐释。
“船舶碰撞”之“船舶”的含义人保2009年碰撞责任条款的承保范围既包括“碰撞”风险也包括“触碰”风险,碰撞风险发生在保险船舶与“其他船舶”之间,而触碰则发生在保险船舶与任何固定的、浮动的物体或其他物体之间。
在适用人保2009年条款时,应当明确界定船舶的概念和范畴,一个物体是否被认定为“船舶”虽然并不会影响保险人对碰撞责任的承保,但是会影响到保险人的赔偿范围和额度。
具体来说,如果与被保险船舶发生碰撞的不是“船舶”,而是固定或浮动物体,则该“固定或浮动物体的延迟或丧失使用的间接费用”不属于碰撞责任条款的承保范围。
相比人保2009年条款,英国ITCH’83中3/4碰撞责任条款所承保的风险范围较小,保险人只承保船舶与其它船舶的碰撞,而不包括船舶与码头、防波堤、浮桥等的触碰。
因此,“船舶”的含义和界定在英国协会保险条款中更为重要,如果与保险船舶相撞的物体不是碰撞责任条款下的“船舶”,被保险人便无法根据船壳保险单获得补偿,而应由互保协会负责补偿。
理解“船舶”的含义时,应当结合《海商法》与人保2009年条款,并参考中英司法判例中确定的规则,从宏观和微观上予以全面理解。
第一,几乎所有国家的海商法都依托于船舶及因船舶所产生的法律关系存在,但是对于船舶,目前国际社会尚无统一的定义。
Atkinson法官在Polpen ShippingCo Ltd v Commercial Union Assurance Co Ltd一案中对船舶作出如下界定:船舶,应当具备以下几个要素,第一,船舶是能用来航行的中空结构,意图用其在海面或其他水域进行实际工作。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中国人民保险公司青岛市分公司与巴拿马浮山航运有限公司船舶保险合同纠纷一案的复
函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最高人民法院
•【公布日期】2002.12.25
•【文号】[2002]民四他字第12号
•【施行日期】2002.12.25
•【效力等级】司法指导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海事诉讼特别程序
正文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中国人民保险公司青岛市分公司
与巴拿马浮山航运有限公司船舶保险合同纠纷一案的复
函
(2002年12月25日[2002]民四他字第12号)
山东省高级人民法院:
你院鲁高法函〔2002〕24号《关于中国人民保险公司青岛市分公司与巴拿马浮山航运有限公司船舶保险合同纠纷一案的请示》收悉。
经研究,答复如下:关于巴拿马浮山航运有限公司所属的“浮山”轮与“继承者”轮在青岛主航道发生的无接触碰撞是否属于船舶碰撞的问题,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法发〔1995〕17号《关于审理船舶碰撞和触碰案件财产损害赔偿的规定》第十六条的规定,船舶碰撞包括两艘或者两艘以上船舶之间发生接触或者无接触的碰撞。
“浮山轮”投保了“一切险”,船舶保险条款属于格式条款,该条款第一条订明的碰撞责任包括因被保险船舶与其他船舶碰撞而引起被保险人应负的法律赔偿责任,订立船舶保险合同
时保险人并未向被保险人明示船舶碰撞排除无接触碰撞。
根据诚信原则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合同法》第四十一条的规定,对格式条款有两种以上解释的,应当作出不利于提供格式条款一方的解释。
因此,本案船舶保险条款所指碰撞应当包括无接触碰撞。
此复。
船舶碰撞交通事故损害赔偿案件中紧急避险之认定——以巴拿马浮山航运有限公司诉中国人民保险公司青岛市分公司案为例的研判作者:陈玲敏吴凯来源:《科技创业月刊》 2015年第5期陈玲敏1 吴凯2(1武汉大学法学院湖北武汉 430071 2北京大学法学院北京 100871)摘要:我国海上或者内河航运船舶碰撞交通事故之中的紧急避险问题长期被忽视。
而这一问题与船舶航行中的间接碰撞的认定紧密相关。
巴拿马浮山航运有限公司诉中国人民保险公司青岛市分公司案的裁判结果释明了船舶间接碰撞情况下依旧存在紧急避险,在这种情况下对于过失的判定更适宜使用“紧急情况下的过失”原则。
同时,新的海事技术的应用也更有利于船舶碰撞紧急避险问题上证据的收集。
关键词:船舶碰撞;紧急避险;过失;法教义学;海事法中图分类号:DF961.9文献标识码:Adoi:10.3969/j.issn.1665-2272.2015.05.031作者简介:陈玲敏(1990-),女,武汉大学法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国际法;吴凯(1989-),男,北京大学法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海商法、保险法。
收稿日期:2015-01-151 问题之缘起在保险法理论研究中,对于路上交通事故中紧急避险的认定已经有诸多成果,但是对于海上或者内河航运船舶碰撞交通之中的紧急避险问题的研究殊为不足,一方面,由于陆上保险问题数量大且发生频繁,在陆上保险领域已经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交通事故损害赔偿保险机制,而今已经在不断完善的过程中;另一方面,由于私法本身生发于陆上,保险法在民商合一的国家,无不被作为民法之特别法,为民法之法律惯例深深影响。
而属于民法特别法的海商法对于紧急避险问题的关注却始终隐藏在宏观的占据主流话语地位的民法紧急避险理论之中。
然而,在海商法之中,紧急避险与间接碰撞有着较强的内在因果联系,这种联系一方面关涉到事故双方过失责任的判定与承担,另一方面也关涉到保险公司投保范围的确定,在理论与实务上均有着较大的价值。
间接碰撞不能免除保险人的保赔责任
王存军
【期刊名称】《航海》
【年(卷),期】2004(000)006
【摘要】原告巴拿马浮山航运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浮山航运)诉称与被告中国人民保险公司青岛分公司(以下简称青岛人保)于1997年1月1日签定船舶保险合同。
期限自1997年1月1日至1997年12月31日,保险条款为根据中国人民保险公司1986年1月1日保险条款承保一切险
【总页数】4页(P31-34)
【作者】王存军
【作者单位】无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U692
【相关文献】
1.“祖立克”轮舟山海域油污事故所引发的船东与保赔协会在英国法院的诉讼——对伊制裁与保赔责任 [J], 王中华;田琨
2.免除保险人责任的条款法律效力探究——基于格式保险条款的分析 [J], 魏晓莉
3.免除保险人责任的条款法律效力探究——基于格式保险条款的分析 [J], 魏晓莉;
4.西英保赔协会通常保赔保险责任范围 [J], 谷亚川
5.多保不能多赔少买只能少赔 [J], 向日葵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原告:巴拿马浮山航运有限公司。
营业地:山东省青岛市南京路。
法定代表人:单新友,该公司总裁。
被告:中国人民保险公司青岛市分公司,住所地:山东省青岛市香港中路。
负责人:王忠义,该公司总经理。
原告巴拿马浮山航运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浮山航运公司)因与被告中国人民保险公司青岛市分公司(以下简称青岛人保公司)发生船舶保险合同纠纷,向中华人民共和国青岛海事法院提起诉讼。
原告诉称:原告所属的“浮山”轮是由被告承保一切险加战争险的船舶,保险期内与塞浦路斯籍船舶“继承者(M.V.SUC-CESSOR)”轮发生碰撞。
原告为此给“继承者”轮船东赔偿经济损失35万美元,另外还支付了新加坡币177739.81元的法律费用。
对这样一起明显的保险事故,被告以两船没有接触不是碰撞为由,拒绝承担保险赔偿责任。
请求判令被告给付原告折合人民币406万元的保险赔偿和相应利息。
被告辩称:(1)本案所涉船舶保险合同明确约定,保险人根据中国人民保险公司1986年1月1日发布的《船舶保险条款》承保一切险和战争险。
《船舶保险条款》对“一切险”中的“碰撞责任”,是这样规定的:“本保险负责因被保险船舶与其他船舶碰撞或触碰任何固定的、浮动的物体或其它物体而引起被保险人应负的法律赔偿责任”。
《现代汉语词曲》对“碰”的注释是:“运动着的物体跟别的物体突然接触”;对“撞”的注释是:“运动着的物体跟别的物体猛然碰上”;对“碰撞”的注释是:“物体相碰或相撞”。
显然,没有实际接触,不可能构成“碰撞”,更不可能构成“触碰”。
尽管《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以下简称保险法)第三十条规定:“对于保险合同的条款,保险人与投保人、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有争议时,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关应当作有利于被保险人和受益人的解释。
”然而这一规定只是针对保险条款本身用词含糊不清,可做多种合理解释的情况。
而《船舶保险条款》里所说的“碰撞”和“触碰”,中文含义是清晰的、不含糊和无疑义的,所以保险法这条规定对本案不适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