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习课学生导学案模板
- 格式:doc
- 大小:62.50 KB
- 文档页数:2
第一单元复习课导学案【学习目标】:1、我会叙述本组五篇课文的主要内容及说出从课文中获得的感悟2、我会背诵《学弈》和《两小儿辩日》这两篇文言文。
3、我能熟练掌握词语盘点上的读读写写、读读记记和日积月累。
【重难点】:叙述本组课文的主要内容并说出从中获得的感悟。
【教具学具】:PPT课件学案【学法指导】:读读、练练、做做。
【学习过程】:一、归纳整理:1、同学们,第一单元的课文我们已经学完了,每篇课文都给了我们不同的收获,希望同学们能通过本节课的复习得到更多的收获。
一滴露珠可以折射太阳的光辉,一片绿叶可以显示大地的生机……平凡的小事,常常使人有所感悟,受到启发,今天,我们重新走进文本,与作者一起感悟生活,获得人生启示!2、学生齐读学习目标,明确本节课学习任务。
二、例题示范:我能概括每篇课文的主要内容,并能说出从这些课文中获得的人生感悟。
1、按上述提示,独立复习本组有关内容,整合知识。
2、我会填。
学习本组课文,就是要在把握主要内容的基础上,领悟文章蕴含的道理。
下面请大家根据所出示的填空,补充课文的主要内容及蕴含的道理。
(1)《学弈》一文里,两个跟弈秋学下棋的人,其一人(),一人()。
故事告诉我们()的道理。
《两小儿辩日》一文选(),告诉我们()的道理。
(2)《匆匆》一文作者是我国现代著名作家()。
细腻的刻画了()的踪迹,表达了作者对()的()和(),告诉我们()。
(3)《桃花心木》写一个种树人让()的育苗方法。
说明了在不确定中生活的人,()。
(4)《顶碗少年》一文作者采用()的手法对“碗”进行描写,详细描写了顶碗少年()的过程。
从中使我们感悟到()的人生哲理。
(5)《五指》详细描述了五指不同的姿态和性格。
说明了五根手指如果(),成为一个(),那就(),根根(),不再有()、()之分了。
告诉我们()的道理。
三、变式练习:1、背诵《学弈》和《两小儿辩日》。
(1)指名学生背诵,检查背诵效果。
(2)全班学生一起背诵。
东观小学四年级上(下)英语学科复习导学案课题审核人完成等级学生姓名班级复习目标1、能够听说月份的单词:January, February, March, April, May, June, July, August, September, October, November, December.2、能够听、说句子: When is Toby’s birthday?3、能够听、说、读、写季节的单词:season,spring,summer,autumn,winter.4、能够听、说、读、写表示冷热的单词:cool,cold,warm,hot.5、用日历直观呈现月份单词,在观察、比较、感知的过程中,指导学生识记单词的方法,通过童谣和游戏使学生熟悉十二个月的名称及其顺序。
6、通过颜色和季节的关系来让学生感知季节。
7、在童谣活动中发散学生的思维, 培养学生的韵律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
复习内容提示:语文:拼音字词句子训练阅读口语交际习作等几大版块进行归类数学:计算(口算、笔算)概念应用题等几大版块进行归类一、单词短语1、月份January February March April May June July August September October November December2、四季及气候特点复习内容spring--warm summer---hot autumn---coolwinter---cold春天----暖和的夏天----炎热的秋天---凉爽的冬天-----寒冷的二、重点句型1、W hen is your birthday? 你的生日在什么时候?2、When is Zhao Wei’s birthday?---In January.赵伟的生日是什么时候?---在一月。
3、Toby’s birthday is in May.托比的生日在五月。
4、Today is Pit’s birthday . 今天是Pit 的生日。
花都区中学“课堂提升设计”方案附一:学科教学模式表述及案例附二:学科“导学案”设计案例(依照“目标-策略-评价”要求,按“预习案-课堂案-巩固案”三部分,结合学科的教学模式进行设计)《图文转换之漫画题》导学案【学习目标】1.掌握漫画描述画面题及揭示寓意题的解题思路和方法。
2.能运用该方法进行准确解题。
预习案1.观察漫画《拆东墙、垒西墙》,按要求完成以下题目。
(1)描述画面内容。
要求:语言简明、准确。
(3分)(2)揭示画面寓意。
(2分)课堂案【学习过程】一、考点解析漫画是一种具有强烈的讽刺性或幽默性的画。
画家从政治事件和生活现象中取材,通过、、、等手法,表现为幽默、诙谐的画面,借以、或某些人和事。
漫画题属于语言表达准确、鲜明、生动、简明、连贯、得体这一考点。
漫画题的命题方式通常有:1.描述(说明)画面;2.揭示寓意; 3.拟标题;4.拟写公益广告。
二、归纳“描述画面题”解题思路及方法活动一:(一)认真读题,给以下同学的寒假作业打分。
(1)描述画面内容。
要求:语言简明、准确。
(3分)答案1:画面的左边有一根树枝,还有一个政字,右边是百姓利益,一个人把百姓的墙搬到左边。
得分:失分原因:答案2:图中讲述了一个满头大汗的男人在拆一间写有百姓利益的屋子去建起一间写有政绩的房子。
得分:失分原因:答案3:一个人在搬着“绩”的砖,砖是从右边写着“百姓利益”的房子搬来的,他想堆高左边的“政”墙。
得分:失分原因:活动二:(二)解题思路及方法:1.仔细观察画面2.客观描述画面(说明性的文字)3. 注意说明的顺序4.对于漫画题目的处理:(有标题的情况下)答题模式:活动三:(三)沙场练兵1.请说明下面漫画的画面内容,40字左右。
三、归纳“揭示寓意题”解题思路及方法题型二:揭示漫画寓意,即用概括性的语言,揭示漫画主题,指出漫画的弦外之音,概括漫画给人的思考和警示。
活动四:(一)指出以下同学寒假作业的得分及失分原因。
题目:揭示画面寓意。
课型:单元复习学案课题:第三章基因的本质课时:2课时备课组:生物备课组编写人:王总奇审核人:丘佳祥第一节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一、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格里菲思的实验过程及结果:①R型活细菌+小鼠→小鼠;②S型活细菌+小鼠→小鼠,并从小鼠体内分离出;③加热后杀死的S型细菌+小鼠→小鼠;④R型活细菌与加热后杀死的S型细菌混合+小鼠→小鼠,并从小鼠体内分离出。
把这些细菌培养后发现,其后代也是,即这种形状的转化是可以遗传的。
⑸实验结论:已经被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中,必然含有某种促成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的活性物质———。
二、艾弗里的转化实验(体外转化)为了弄清楚转化因子究竟是什么物质,艾弗里及其同事对S型细菌中的物质进行了和鉴定。
⑴、实验过程:从S型活细菌中提取出、和等物质,然后将它们分别加入到培养了R型细菌的培养基中。
⑵、实验结果:只有加入,R型细菌才能够转化为S型细菌,并且DNA的纯度越高,转化就越有效。
也就是说DNA才是遗传物质,而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
如果用DNA酶分解从S型活细菌中提取的DNA,就(能或不能)是R型细菌发生转化。
⑶、结论:才是使R型细菌产生稳定遗传变化的物质。
三、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1、实验方法:。
2、实验过程及结果:第一步:标记大肠杆菌大肠杆菌+含有35S的培养基→获得含有标记的大肠杆菌。
大肠杆菌+含有32P的培养基→获得含有标记的大肠杆菌。
第二步:标记T2噬菌体噬菌体+含35S的大肠杆菌→获得蛋白质含有标记的噬菌体。
噬菌体+含32P的大肠杆菌→获得DNA含有标记的噬菌体。
第三步:用已分别标记的噬菌体分别侵染未被标记的大肠杆菌①、35S标记的噬菌体+未被标记的大肠杆菌→放射性同位素35S主要分布在中。
说明了②、32P标记的噬菌体+未被标记的大肠杆菌→放射性同位素32P主要分布在中。
说明了3、实验结论:才是真正的遗传物质。
第二节DNA 分子的结构一、DNA 双螺旋结构模型的构建 模型构建1:脱氧核苷酸在DNA 分子中,由于组成脱氧核苷酸的碱基有4种 (A 、G 、C 、T ),因此,构成DNA 分子的脱氧核苷酸也有4种 它们的名称是:12 3 4模型构建2:脱氧核苷酸链模型构建3:DNA 双链(平面结构)P代表代表代表代表 P名称:A T GCA TGCA TGCA T G C 1是:122是:模型构建4:DNA双螺旋结构(1)规则的双螺旋结构特点(2)1>、2>、3>、(2)碱基互补配对原则:所以:DNA分子中A=T G=C二、DNA分子的结构特点1、和交替连接,排列在外侧,构成基本骨架;排列在内侧。
《气体的制取、鉴别和除杂》专题复习导学案专题复习目标:【知识与技能】1.能正确选用两类制气装置来制备气体和三种方法来收集气体。
2.熟练掌握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备和收集操作。
3.初步学会用实验的方法鉴别常见的气体,并能描述实验现象。
4. 初步学会常见气体的干燥和净化方法。
【过程与方法】1.通过常见气体制取实验再探,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
2.通过仪器的组装和选择,优化学生思维能力和思维品质。
3. 通过装置改进的探究,培养学生的利用学科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通过学习气体的制取、检验和净化方法,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2. 通过对实验操作的探究培养学生相信科学,尊重科学,依靠科学的情感。
专题复习重点、难点:重点:1. 常见气体的制备、收集和操作。
2. 运用气体制备、净化的原理解决实际问题。
难点:1. 实验装置改进的目的及优点的理解。
2. 常见气体的干燥和净化方法。
课时安排:本专题的复习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的主要复习常见气体的制取,第二课时主要复习常见气体的鉴别与除杂。
点评:复习的目标能细化到三维目标,这在复习课难能可贵,其设置的目标也能充分体现本专题的学习要求,语言叙述清晰明了,重点、难点把握得当,课时安排符合复习内容的整体性和层次性。
第一课时课前自主复习1. 请按下列图示,回忆相关知识,如果有什么疑问请及时翻阅教材或与同学交流。
2.通过近一年的化学学习,我们对常见气体的制取知识有了一定积累,请你回忆下列相关知识。
(1)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药品有、、;化学方程式:;;。
(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药品是;化学方程式为。
(3)实验室制取氢气的化学方程式是或。
(4)试根据下面的装置图回答:①选择发生装置A制取气体应具备的条件是、;选择发生装置B制取气体应具备的条件是、。
②C、D、E为气体的收集装置,C适用于;D适用于;E适用于。
设计意图:作为复习课,学生对知识已有一定的了解,但各个学生对知识掌握的程度不一样。
2020—2021上七年级生物组主备人:陈翠娟审核:七年级生物组使用时间:
第二章导学案班级:____姓名:_____
第 19学时 2.1复习课
复习目标:
1、掌握玻片标本制作过程,会区分动植物细胞结构和功能。
(重点)
2、熟记细胞分裂、细胞生长的过程和特点。
(重难点)
教学过程:
一、导入(1分钟左右)
构成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_______。
本节课咱们来复习2.1的相关内容。
二、阅读、领会学习目标(1分钟)
三、教学内容(一)
1、自主学习(一)(20分钟)
学法指导:背诵课本2.1即P16-29的知识点
3、提问展示(8分钟)
四、应用迁移(13分钟)
做试卷“生物体的结构层次”选择题1-20
五、课堂小结(1分钟)
六、课堂收获(1分钟)。
第三章复习课1.能灵活运用不同的方式确定物体位置.2.进一步加深对平面直角坐标系的理解,在给定的直角坐标系中描出点的位置,由点的位置写出点的坐标,能正确应用坐标变化与图形变换的关系解决问题.3.能够建立适当的直角坐标系,描述物体的位置.4.重点:确定物体的位置、平面直角坐标系.◆体系构建◆核心梳理1.在平面内,确定物体位置一般需要2个数据.2.在平面内,两条互相垂直且有公共原点的数轴组成平面直角坐标系.通常,两条数轴分别置于水平位置与铅直位置,取向右与向上的方向分别为两条数轴的正方向.水平的数轴叫做x轴或横轴,铅直的数轴叫做y轴或纵轴,x轴和y轴统称坐标轴,它们的公共原点O称为直角坐标系的原点.3.如图,点P是平面直角坐标系内一点,则点P的横坐标是a,纵坐标是b.有序数对(a,b)叫做点P的坐标.4.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两条坐标轴将平面分成了四个象限,请在图中标出各象限的名称,并在括号内写出这个象限的符号特征.5.坐标轴上的点不在(填“在”或“不在”)任何一个象限内.6.x轴上的点的纵坐标为0;y轴上的点的横坐标为0.7.平行于x轴的直线上各点的纵坐标相同;平行于y轴的直线上各点的横坐标相同.8.在直角坐标系内,关于x轴对称的两个点的坐标,横坐标相同,纵坐标互为相反数;关于y轴对称的两个点的坐标,纵坐标相同,横坐标互为相反数.专题一物体位置的确定1.如图,如果图上1cm表示实际30海里,(1)我方战舰2号离我方潜艇图上距离为4.5cm,请你表示我方战舰2号相对我方潜艇的位置.(2)量得我方战舰1号离我方潜艇图上距离为4.1cm,请你表示我方战舰1号相对我方潜艇的位置.解:(1)我方战舰2号在我方潜艇的正东方向上、相距135海里.(2)我方战舰1号在我方潜艇的北偏东60°方向上、相距123海里.【方法归纳交流】确定平面内一个物体的位置,可以选择一个参照物,然后用方位角和距离来表示物体的位置.专题二直角坐标系2.点P在x轴的下侧,y轴的左侧,距离每个坐标轴都是3个单位长度,则点P的坐标为(C)A.(3,3)B.(-3,3)C.(-3,-3)D.(3,-3)3.点P在y轴上且距原点2个单位长度,则点P的坐标是(0,2)或(0,-2).4.已知点Q(-8,6),它到x轴的距离是6,它到y轴的距离是8,它到原点的距离是10.【方法归纳交流】点P(a,b)到x轴的距离是|b|,到y轴的距离是|a|,到原点的距离是(用a,b表示).5.已知点P(-3,-3),Q(-3,4),则直线PQ(B)A.平行于x轴B.平行于y轴C.垂直于y轴D.以上都不正确【方法归纳交流】若A、B两点的横坐标相同,纵坐标不同,则直线AB与y轴平行. 专题三点的坐标变化与轴对称6.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将点A(1,2)的横坐标乘以-1,纵坐标不变,得到点A',则点A和点A'的关系是关于y轴对称.7.在直角坐标系中画出△ABC,A(-2,-1),B(1,4),C(3,1),画出△ABC关于y轴对称的△A1B1C1,并写出△A1B1C1的各顶点坐标.解:图略,A1(2,-1),B1(-1,4),C1(-3,1).【方法归纳交流】关于x轴对称的两点的横坐标相同,纵坐标互为相反数;关于y 轴对称的两点的横坐标互为相反数,纵坐标相同.见《导学测评》P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