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疲劳综合征对人体T淋细胞亚群及健康的影响
- 格式:pdf
- 大小:122.35 KB
- 文档页数:2
中医对慢性疲劳综合征之认识
潘承锋;王志杰
【期刊名称】《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年(卷),期】2003(027)003
【摘要】慢性疲劳综合症正是指现代高效快节奏生活方式下出现的一组以长期疲劳 (包括体力疲劳和脑力疲劳 )为主要表现的全身性症侯群.其临床表现主要体现在机体脑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内分泌系统、骨骼肌肉系统等多个系统功能的紊乱.其基本特征为长时间极度疲劳,休息后不能缓解,到医院进行全方位的检查没有器质性病变.本病多发于 20~ 60岁.引起该症候群的情况大致可以有如下几种:工作压力大、事业不顺、人际关系紧张、家庭纠纷不断、夫妻关系不和、性生活不和谐、下岗失业等.
【总页数】1页(P47)
【作者】潘承锋;王志杰
【作者单位】浙江省浦江县人民医院,浦江,322200;浙江省浦江县人民医院,浦江,3222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
【相关文献】
1.中医对慢性疲劳综合征的认识与治疗 [J], 李外;常章富;高云艳
2.试述中医对慢性疲劳综合征的认识与辨证论治 [J], 李宝丽;唐方
3.浅谈中医对慢性疲劳综合征的认识 [J], 马青山
4.正确认识青少年慢性疲劳综合征及康复治疗 [J], 丁勤能
5.中医对慢性疲劳综合征的认识 [J], 付霆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疲劳综合症疲劳综合症,也被称为慢性疲劳综合症、亚健康综合症,是一种常见的整体性疾病。
它的主要症状是长期体力或心理过度劳累导致全身不适、乏力、头晕、头痛、失眠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和工作。
疲劳综合症是一种功能性疾病,其发病机制尚不清楚,目前还没有明确的治疗方法。
疲劳综合症是一种比较复杂的疾病,其发病原因涉及多个方面。
首先,现代社会的高度竞争和快节奏的生活方式使得许多人承受很大的心理压力。
长期的紧张和焦虑会导致人体内分泌系统的紊乱,进而导致疲劳和亚健康状态。
其次,不良的生活习惯也是疲劳综合症发生的重要原因。
长期的睡眠不足、饮食不规律、缺乏运动等都会导致身体营养不良和能量供应不足,进而使人易感到疲劳。
此外,人们长时间地处于电脑和手机的辐射下,也容易诱发疲劳综合症。
疲劳综合症的症状主要表现为乏力和体力下降,常常感到筋疲力尽。
患者会出现工作效率下降、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头晕、头痛等情况。
在严重的病例中,还会出现消化不良、失眠、情绪低落等症状。
这些症状严重影响了患者的正常生活和工作,给他们带来了沉重的身心负担。
对于疲劳综合症的治疗,目前尚无特效药物可以根治。
但是,通过调整生活方式可以缓解症状和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首先,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养成规律作息的习惯。
其次,合理安排工作和生活,减少心理压力,给自己放松的时间和空间。
此外,饮食要均衡,注意营养摄入,增加户外活动和体育锻炼。
定期进行心理调节,可以通过阅读、听音乐、做瑜伽等方式放松自己。
在预防疲劳综合症方面,我们应该从生活和工作中寻找平衡。
避免过度劳累和精神紧张,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心理素质。
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处理好工作和生活的关系,保证适度的休息和娱乐。
此外,定期进行身体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就医。
在面对疲劳时,要寻找合适的方式和方法来缓解疲劳,例如进行适量的运动、听音乐、与朋友互动等。
总之,疲劳综合症是一种常见的亚健康疾病,给患者带来了很大的困扰。
慢性疲劳综合症展开全文本病一般属中医学“虚劳”、主症情绪抑郁,疲倦乏力,胁肋疼痛,纳呆;舌淡红,脉弦。
疲乏无力,急躁易怒,失眠多梦,胁痛口苦,咽干目眩,,主症疲倦乏力,气短懒言,自汗,发热,口不欲饮;舌淡红,身热头痛,神疲乏力,汗出气短,四肢困倦,身重疼痛,主症神疲乏力,健忘多寐,肌肉抽搐,肢体酸痛,经少经闭,脾和胃。
如此融数法于一体,使脾胃的运化功能得以充分发挥。
脾虚,调补心肾刁老治疗本病善调补心肾,使用平剂,以纠正虚衰,重不同而用某法为主。
治心以太子参益心气,酸枣仁、柏子仁养心血,睡眠得安,记忆渐复。
治肾用杜仲、续断、菟丝子、巴戟天温补肾阳,所谓“盖病久入络,气血消耗,正经病久,延及奇经,犹如河渠先枯,药食结合为主的食疗方法不仅能提高汤药的疗效,且可发挥缓补作用,对慢性疲劳综合征确立了以补益脾胃为主,兼以滋补肝肾的治疗大法。
多见于心脑烦劳过度,精神过度紧张、损,阴阳俱伤。
症见精神萎靡,倦怠乏力,注意力不集中,四肢疲乏,洋参、莲子;胆虚惊悸者,加石菖蒲、远志;心烦不宁,睡眠不佳者,阳痿,女子带下清白;舌体胖,边有齿痕,质暗红,苔白或稍黄黏腻,芪、山萸肉、仙灵脾、片姜黄、石菖蒲、郁金、砂仁、生姜。
便溏者,女子带下清白者,加芡实、金樱子、炮姜、杜仲;男子滑精、阳痿者,肝肾阴虚、心肝火旺型多因工作忙乱,操劳过度,事不遂心,数或弦。
治宜滋阴降火,养心平肝。
药用生地、玄参、麦冬、莲子芯、刘老强调,本病在药物治疗的同时,应找出病因,从心理、环境、萎靡,腰痛或腰酸,膝软无力,动则气喘,男子阳痿,女子月经不调,交藤;心悸、气短者,加生脉饮;纳呆、腹胀者,加石菖蒲、焦三仙、。
本方有疏肝健脾,理气通络之功。
,百合、,红参、山萸肉、柴胡、枳壳、等,或合地黄汤;烦躁易怒或抑郁者,加合欢皮、郁金;失眠心烦者,加川黄连、生龙骨、生牡蛎、肉桂等;低热咽痛者,加地骨皮、白薇、本方有疏肝理气,骨、生牡蛎、肉桂等;低热、咽痛者,加地骨皮、白薇、玄参;肌痛、,白术、,没药、肉桂、阻型选足三里、间使、丰隆、脾俞、章门,脾肾阳虚型选百会、关元、号羊肠线注入穴位,行透刺法,寻找强烈针感后注入。
一、什么是慢性疲劳综合征慢性疲劳综合征又称病毒感染后疲劳综合征或肌痛性脑脊髓炎,是近年来备受人们关注的一种疾病。
一直以来,这种疾病都没有一个统一的名字,因为人们对是生理因素还是心理因素对其的影响更大存在很多争议。
这种对疾病过时的二元论观点认为,身体和心理是分开运作的,这种观点无助于理解任何疾病。
稍后我们将提供一些帮助大家理解慢性疲劳综合征的其他视角。
慢性疲劳综合征是这种疾病的一个新叫法,其实早在100多年前这种疾病就有专门的叫法——神经衰弱。
慢性疲劳综合征患者的主要症状是持续性的身心疲惫,其不同于一般的疲劳感,它势不可当。
其他症状可能包括肌肉或关节疼痛、喉咙痛、头痛、四肢发麻、头晕、对光线和噪声敏感。
慢性疲劳综合征与纤维肌痛综合征有一些明显的相似之处,纤维肌痛综合征是一种广泛性的肌肉骨骼疼痛和疲劳疾病,但是纤维肌痛综合征的症状更多的是肌肉疼痛。
患有慢性疲劳综合征的人经常会出现思维障碍,比如注意力不集中、难以找到适合的词汇表达自己的想法以及短期记忆受损。
人们有时会用“头脑一团乱麻”来形容这种感觉。
睡眠问题也很常见,例如难以入睡,睡眠时间过长,睡得不安稳,经常做梦,频繁醒来,以及醒来时感到精神不振。
许多患有慢性疲劳综合征的人也有消化功能紊乱的症状,比如腹胀、恶心、食欲不振。
他们还经常会食物不耐受,或对某些食物、酒精和含咖啡因的物质(如茶和咖啡)变得更加敏感。
慢性疲劳综合征的症状因人而异,这些症状会以不同的方式影响人们的生活。
对有些人来说,患上慢性疲劳综合征可能意味着得放弃工作或学习,甚至减少或限制社交和休闲活动。
家庭生活可能会发生改变:例如,你可能会少做些家务,少做几顿饭,或者少帮忙照顾孩子。
你的人际关系可能会发生改变,你可能会不太想或没有精力与他人进行亲密的交往。
小部分慢性疲劳综合征症状较严重的患者可能在大部分时间里都无法走出家门。
身体和心理的劳累常会使患者的症状加重,有时压力也会造成这个结果。
这些症状可能会使一些人感到焦虑或情绪低落。
慢性疲劳综合征的中西医研究概述作者:洪燕珠, 周昌乐, 许家佗, 张志枫作者单位:洪燕珠(厦门大学医学院中医系,361005), 周昌乐(厦门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361005), 许家佗,张志枫(上海中医药大学,201203)刊名:光明中医英文刊名: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年,卷(期):2008,23(10)被引用次数:0次1.周吉海.谭纪春慢性疲劳综合征[期刊论文]-日本医学介绍 2005(04)2.Shephard RI Chronic fatigue syndrome:an update 2001(03)3.陈文强.李宗信.黄小渡慢性疲劳综合征的中西医研究进展[期刊论文]-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2005(07)4.朱国茁.房敏.孙武权慢性疲劳综合征的发病机制与推拿干顶研究进晨[期刊论文]-上海中医药杂志 2006(11)5.陈华.陈建华从肺论治慢性疲劳综合征[期刊论文]-湖北中医杂志 2007(02)6.陈华慢性疲劳综合征从肺论治六法[期刊论文]-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07(07)7.马高峰从心脾论治慢性疲劳综合征[期刊论文]-中医研究 2007(07)8.曹继刚.周安方.舒劲松论脾虚肾亏肝实是慢性疲劳综合征的基本病机[期刊论文]-中医药学报 2007(02)9.马荣连.金宏柱慢性疲劳综合征的辨证施治与有氧运动处方[期刊论文]-江苏中医药 200710.周安方.曹继刚.冯新玲慢性疲劳综合征的基本病机及治疗原则探讨[期刊论文]-湖北中医杂志 2007(12)11.夏永良李德新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经验[期刊论文]-山东中医杂志 2003(08)12.赵志纯慢性疲劳综合征从肝论治的中医理论依据[期刊论文]-中华中医药学刊 200713.何赛萍运用仲景方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期刊论文]-浙江中医学院学报 2000(06)14.李宝丽.唐方试述中医对慢性疲劳综合征的认识与辨证论治[期刊论文]-浙江中医杂志 2007(05)15.陈文强.李宗信.黄小渡慢性疲劳综合征的中西医研究进展[期刊论文]-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2005(07)16.王辛秋.王伟钢.陈燕慢性疲劳综合征中医药研究进展[期刊论文]-中国医药学报 2002(02)1.学位论文曾庆亮中医药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的文献分析研究2006慢性疲劳综合征(CFS)是现代高效快节奏生活方式下出现的一组以长期极度疲劳(包括体力疲劳和脑力疲劳)为主要表现的全身性症候群,其主要症状表现为短期记忆力或注意力明显下降,头痛,不能解乏的睡眠,运动后的疲劳持续超过24小时。
慢性疲劳综合症是什么慢性疲劳综合症是一种概念较新且症状不明显的疾病,它的出现表现为长时间的持续疲劳、体能下降和身心反应不良等,可以由不同因素引起,包括心理压力、生理疾病、环境污染等。
一、慢性疲劳综合症的特点(1)持续不断的疲劳感:患者在经受比较大的精神刺激、运动或精神压力后,会感到非常疲倦,以致不能从事普通的日常活动。
(2)体能下降:患者可能会有失眠、健忘、记忆力、运动耐力明显减退、注意力不集中等情况,从而影响日常生活能力。
(3)身心反应异常:治疗性压力可能会使患者有情绪低落、焦虑和抑郁,伴随其他身体或心理症状,如头痛、肌肉酸痛、食欲减退等。
二、慢性疲劳综合症的病因(1)精神压力:长期的精神压力可以导致慢性疲劳症状,许多人都会因工作压力而感到黯然神伤、萎靡不振。
(2)生理疾病:慢性传染性疾病、血液或内分泌异常、维生素缺乏等都可能引起慢性疲劳症状。
(3)环境污染:包括污染空气、水源和食物,这些污染物可能会引起损伤机体细胞,使其无法有效的进行不断的,从而引发慢性疲劳症。
三、慢性疲劳综合症的预防(1)减少精神压力:充分利用作息时间,尽量远离心理压力,多参加体育运动及户外活动,可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心理压力。
(2)改善生活习惯: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定期进行体检,保持健康体重,减少饮酒,戒烟,避免滥用药物等都可以有效缓解慢性疲劳综合症的症状。
(3)注意环境保护:应努力尽量远离污染源,增强环境保护意识,养成节约、保护、绿化的好习惯,这样可以有效地保护身体健康,减少慢性疲劳症的发生。
四、慢性疲劳综合症的治疗(1)保证足够的睡眠:多充分休息,尽量避免重体力劳累、长时间熬夜,睡眠应适当延长,睡眠质量较好的夜晚有利于疲劳的恢复。
(2)使用补充剂:缺乏维生素、微量元素可能也是引起慢性疲劳症状的重要原因,缺乏这些营养素时可以适当服用补充剂,以补充营养不足之处。
(3)治疗性压力:采用行为疗法、心理治疗、催眠术等,适当的心理支持可以有效的消除患者的心理压力,改善慢性疲劳综合症的表现。
慢性疲劳综合征养生调养慢性疲劳综合征(chronic fatigue syndrome,CFS)是亚健康状态的一种特殊表现,是以持续或反复发作的严重疲劳(时间超过6个月)为主要特征的症候群,常见的伴随症状有记忆力减退、头痛、咽喉痛、关节痛、睡眠紊乱及抑郁等多种躯体及精神神经症状。
中医学认为气虚、血虚、精髓空虚、阴虚、脾肾阳虚的人容易出现慢性疲劳综合征的症状。
诊断要点:1. 新近发生的持续或反复发作的疲劳,卧床休息不能缓解,且持续6个月以上;2. 根据病史、化验、体征,排除引起疲劳的其它原因(特别是病理性原因)。
3. 八项或更多的下列症状、体征:①低热;②咽痛;③颌下或腋下淋巴结肿痛;④肌痛;⑤不能解释的肌力衰弱;⑥运动后24d,时疲劳仍不能消失;⑦不伴红肿的游走性关节疼痛;⑧与以前性质不同的头痛:⑨多种神经、精神症状(健忘、过度兴奋、意识模糊、注意力不集中、抑郁等);⑩睡眠障碍(失眠或嗜睡)。
慢性疲劳综合征的体质调养精髓空虚辨证要点:头重,头脑空痛,脑鸣,关节酸痛,关节痛,心悸,目涩,健忘,舌淡,苔薄白,脉沉治法:填精益髓健康调养建议:* 远离危险因素1.注意避免天气骤变等外来伤害以及情绪波动等伤害2. 避免烟酒、浓茶、咖啡等刺激性食物。
* 情志调养1.应培养豁达乐观的生活态度,保持心情的愉悦。
2.不宜过度的忧思及惊恐,以平和的心态处事* 饮食调养1. 精髓空虚者的饮食调养可选用具有补肾益精作用的食物食用,不可使用过于寒凉的食物。
2.精髓空虚的应该多吃鱼、虾、牡蛎和韭菜等食品。
这类食品富含牛磺酸、精氨酸和锌,能起到很好的滋补作用。
另外,各种鳝类和甲鱼也是上佳选择。
* 起居调养1.顺从人体的生物钟调理起居,安排自己日常的规律生活,避免熬夜等不良生活习惯。
2. 根据季节变换和个人的具体情况制定出符合自己生理需要的起居作息制度,并养成按时作息的良好习惯,使身体的生理功能保持稳定平衡的状态,以适应生活、社会和自然环境等各方面的需要。
慢性疲劳综合征与免疫功能失调近年来,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和压力的增大,许多人都会感到疲劳,并出现一系列伴随症状。
其中,慢性疲劳综合征(Chronic Fatigue Syndrome, CFS)是一种极度疲劳并伴有多种体征的临床综合征。
而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CFS与免疫功能失调密切相关。
本文将探讨慢性疲劳综合征与免疫功能失调之间的关系以及可能的机制。
一、CFS的特征和诊断标准慢性疲劳综合征是一种令人沮丧和持久影响生活质量的健康问题。
除了长期持续的体力和心理疲劳外,患者还经常伴有头晕、肌肉酸软、记忆力下降等多种身体不适和认知障碍。
由于其症状多样化且容易被他人误解为情绪或焦虑障碍导致缺乏系统有效的治愈方法。
目前,国际上对CFS的诊断标准主要依据1994年美国疾控中心(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CDC)发布的克莱茵-Carruthers诊断标准以及2003年国际CFS协议委员会(International CFS Study Group)提出的日本标准。
这些标准要求患者在至少持续6个月以上才能被确诊为CFS,并且需要排除其他可能引起类似症状的潜在疾病。
二、免疫功能失调与CFS的关系免疫功能失调被认为是导致CFS的重要原因之一。
一方面,患有CFS的人体内存在着免疫系统异常活化和免疫功能紊乱现象,如细胞介导免疫应答增强、淋巴细胞再分布等;另一方面,许多触发或加重其它潜在机制的途径都与免疫系统有关。
1. 免疫沉默近年来,一项新发现称为“免疫沉默”已经引起了广泛关注。
相比于正常人群,CFS患者的体内存在大量抑制性T细胞和免疫抑制因子,导致免疫系统处于一种低活性状态。
这种沉默状态可能会导致对外界刺激的免疫应答不足、机体易于感染以及其他损伤修复过程的受阻。
2. 炎症反应异常许多研究发现CFS患者血液中存在着不正常的白细胞亚群比例和细胞因子水平,如IL-6、TNF-α等。
慢性疲劳综合征目录[隐藏]基本信息内容简介作者简介目录慢性疲劳综合征实际上就是我们通俗讲的慢性疲劳综合症,只不过前者是医学术语。
慢性疲劳综合症最常见的叫法是Chronic Fatigue Syndrome(简称CFS)。
有人也把它叫做肌痛性脑脊髓炎(Myalgic Encephalomyelitis, 简称ME)或者慢性疲劳免疫功能紊乱综合征(Chronic Fatigue Immune Dysfunction Syndrome, 简称C FIDS)。
有人把慢性疲劳综合征戏称为雅痞病(Yuppie Disease)或者雅痞型流感(Y uppie flu)。
【定义】:慢性疲劳综合征(Chronic Fatigue Syndrome,简称CFS)这一概念最早是由美国全国疾病控制中心于1987年正式命名的。
现在美国疾病控制中心采用的是1994年国际慢性疲劳综合征小组的会议上对慢性疲劳综合症的解释:1. 排除其它疾病的情况下疲劳持续6个月或者以上,并且2. 至少具备以下症状中的四项:1)短期记忆力减退或者注意力不能集中2)咽痛3)淋巴结痛4)肌肉酸痛5)不伴有红肿的关节疼痛6)新发头痛7)睡眠后精力不能恢复8)体力或脑力劳动后连续24小时身体不适临床医生常常将其误诊为神经衰弱、更年期综合征、内分泌失调、神经官能症等,延误了治疗。
【病因】:不明。
【症状】:1.心理方面的症状:慢性疲劳综合征患者有时心理方面的异常表现要比躯体方面的症状出现得早,自觉也较为突出。
多数表现为心情抑郁,焦虑不安或急躁、易怒,情绪不稳,脾气暴躁,思绪混乱,反应迟钝,记忆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做事缺乏信心,犹豫不决。
2. 身体方面的症状体型容貌:慢性疲劳综合征患者的体型常呈现为瘦、胖两类。
应该说多数为身体消瘦,但也不能排除少数可能显示出体态肥胖。
后一类患者在现代社会中的慢性疲劳综合征并非少见。
面容则多数表现为容颜早衰,面色无华,过早出现面部皱纹或色素斑;肢体皮肤粗糙,干涩,脱屑较多;指(趾)甲失去正常的平滑与光泽;毛发脱落,蓬垢,易断,失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