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性英文报纸的传播策略——以上海日报为例
- 格式:pdf
- 大小:208.16 KB
- 文档页数:3
英语报纸媒体的发展策略作者:胡煜彬来源:《校园英语·中旬》2018年第01期【摘要】本文将就我国英文报纸媒体的发展空间展开分析,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英语报纸媒体如何抓住机遇通过实施发展战略,增强其对外传播的影响力。
【关键词】英语报纸;发展策略;媒体;对外传播【作者简介】胡煜彬,成都实验外国语西区。
引言报纸媒体是传统媒体,虽然目前受到了其他多种媒体、新媒体等的冲击,但是在新时代报纸媒体抓住时机转型,其在市场甚至是在国际市场上是具备竞争和发展空间的。
就我国英语报纸媒体而言,其在报业市场是比较特殊的部分,我国英语报纸媒体扮演的角色以及承担的责任,目前主要为对外传播为主,尤其在现今我国综合实力不断提升的时期,英语报纸媒体的作用更是不容忽视。
关于当前英语报纸媒体在市场的竞争力,以及在国际上的对外传播影响力,以下将重点分析其具体的发展现状,并探索其发展战略。
一、英语报纸媒体面临的阻碍1.英语报纸媒体受到的管理限制。
在我国英语报纸媒体对某一新闻事件进行报道,或者对外传播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等的报道当中,由于英语报纸媒体本身的管理模式还相对传统,在报道内容的选择、采编等方面,受到的限制实际上还比较多,针对时下的热点、焦点、敏感话题等,经过报纸新闻审查,发行和报道的内容受到诸多限制。
纵观我国英语报纸媒体的特点和风格,其中最为突出的一点便是官方色彩以及政治色彩非常浓厚。
对英语报纸媒体实施的管理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建立和维护我国国家形象,但同时对英语报纸媒体工作者、读者群的实际需求也会产生影响。
在当前现时代,这一管理限制对我国英语报纸媒体在国内外受众吸引力方面也逐渐产生了不利的影响。
2.英语报纸媒体受众定位不清。
英语报纸媒体的受众定位直接关系到其发展的前景,在受众定位方面,我国部分英语报纸媒体实际上还是较为清晰的,并且也积累了固定的读者群,如Shanghai Daily的受众对象为外国人,并主要向外国人展示上海人生活、习俗等,尤其针对外国人的兴趣开设特色专栏,因此该英语报纸媒体拥有自己相对固定的受众,发行量以及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来看一下地方性英文报纸如何在木地的重大事件报道中体现自身优势。
笔者选取了5月1日一5日,8月16一8月20日和10月28「j一11月1日这三个阶段的《中国日报》和《_仁海日报》,进行了关于l出薄会的报道数量和内容的比对。
这三个阶段分别代表了世博会的初期、中期和后期,因此具有时间样本的典型意义。
具体的抽样方法是:从这15天的版面中,以“W or ld E xP。
(世博会)”为关键词检索,选取所有全文中含有这一词汇的报道作为分析对象。
抽到《中国日报》的报道33篇,《上海日报》的报道97篇。
(参见图表一1)图表一1《中国日报))与((上海日报》世博初期、中期和后期的报道量2010.5.1一5.52010.8.16一8.202010.10.28一11.1馨中朋。
ch ir。
、j lym上。
报、、ha,。
二ly图表一2《中国日报》与((上海日报》世博初期、中期和后期的图片量报世世博会报道图片量量中国日报报上海日报222010.5.1一5.55512(头版4)))36(头版5)))222010.8.16一8.2000,2(头版1))20(头版1)))222010.10.28一11.11114(头版2)))52(头版6)))从以上的两个图表统计可以看出,面对世博会这样的重大事件时,《上海日报》作为地方性英文报纸占据了地头蛇的优势,无论是稿件数量的覆盖而还是图片的报道率均远远高于全国性的《中国日报》。
这跟《上海日报》保持184天出版随主报发行,同时也在世博园内单独发行的官力一英文《世博日报》(E xp o O ai l y)有一定关系。
《中国日报》每周次出版一份与世博会有关的单独发行的8版英文刊物,在世博园内发行。
从《上海日报》较大的报道数量,可以看出作为地方性英文报纸,凭借与组织方,当地中文媒体和机构的良好关系与互动,记者们拿到了更多的第一手资讯,其中不乏许多独家报道,保证了世博会这一重大事件的曹e 一F e 一世博通讯“拥抱世界的珍宝”(上海日报日4一5,2010.5.4)从报道内容来看,《上海日报》在每个阶段的抽样样本中,都注意了紧扣当时的国际国内形势和其他新闻热点,配合到世博会的宣传中。
2016年第5期我国英语新闻媒体作为我国对外传播事业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在新的国际舆论发展环境中,必须对自身发展趋势做出清晰的认知,并在此基础上重视自身发展理念、发展策略的研究调整,只有如此,我国英语新闻媒体才能够适应国际舆论环境的发展,也才能够在提升自身对外传播能力的基础上,实现自身生存空间与发展空间的持续拓展。
一、我国英语媒体传播格局发展趋势面对国外媒体以及国际舆论为我国英语媒体发展带来的压力,我国央视英语媒体对自身的传播理念、报道手法等做出了持续的变革与优化,并在努力争取国内外受众、提升自身国际影响力与国际话语权的基础上为我国英语媒体的整体发展树立了标杆。
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国央视英语媒体在我国英语媒体发展中将发挥出主导作用,并与我国地方英语媒体、网络英语媒体等呈现出相互促进与协同发展的趋势。
不可否认的是,央视英语媒体具有更长的发展历史,也积累了更加丰富的发展经验,因此,在我国英语媒体整体发展格局中,央视英语媒体一直扮演者“挑大梁”的角色。
地方英语媒体和网络英语媒体虽然具有相对较短的发展时间,但也表现出了旺盛的生命力。
如《广州英文早报》、《上海日报》等创办于经济发达地区的地方性英文媒体,在国内外也已具有较为固定的受众群体。
而依托于各类英语新闻报刊、英语新闻平台发展起来的网络英语媒体,不仅继承了母媒体的大量受众,同时也开发出了很多新的网络新闻受众。
当然,由于受到发展时间、资金等多方面的限制,无论是地方英语媒体还是网络英语媒体,在发展规模方面都尚未获得突破性的进展,在国际影响力方面也无法与央视英语媒体相媲美。
另一方面,我国媒体人应当认识到的是,以CCTV-NEWS 为代表的央视英语媒体自身实力和国际影响力的提升,正在为我国英语媒体的国际化发展探索突破口,也在让我国英语媒体的国际化发展前景变得日益乐观。
同时,随着我国国际经济地位的提升,上海等国际性都市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而这些城市中的英语媒体也拥有了更多的受众,特别是上海电视台外语频道、广州电视台英语频道等英语媒体的构建,改变了央视英语媒体独挑大梁论我国英语媒体的发展趋势王敏芳内容提要: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让我国英语媒体的发展面临着更多的机遇与挑战,而在我国英语媒体发展过程中,对自身发展环境以及发展趋势做出正确认知,是我国英语媒体提升对外传播能力以及国际影响力的重要前提。
我国地方性英文报纸发展瓶颈与对策以国内首份综合性彩色英文日报——《上海日报》为例,在简要阐述我国地方性英文报纸发展现状的基础上,重点对我国地方性英文报纸的发展瓶颈和对策进行了分析。
标签:英语报纸;发展瓶颈;对策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中国与其他国家之间的交流也日益频繁,地方性英文报纸的数量也随之增加,相关统计显示,我国地方性英文报纸已经有二十多份,包括《上海日报》、《深圳日报》、《长江周报》和《广州早报》等。
地方性英文报纸在提高我国国际传播影响力方面扮演着关键角色,但在其实际发展中却面临着诸多瓶颈,并严重制约了其可持续发展,因此加强对地方性英文报纸媒体生态的研究,寻求完善对策和突破路径,就显得十分重要。
1我国地方性英文报纸的发展现状整体来看,我国英文报纸在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后,已经形成了相对稳定,具有较强实力的对外传播有机整体,形成了各类报纸相互结合、综合发展的立体化对外传播体系。
就地方性英文报纸来讲,其发展现状可归纳为以下几点特征:1.1依托地方政府或媒体集团在我国,地方性英文报纸基本都是依托于政府,由实力雄厚的媒体集团创办的。
比如《上海日报》最初就隶属于上海外宣办,后来才成为文新联合报业集团的下属媒体。
还有《上海英文星报》最初也是由中国日报社和政府相关部门联合主办,后来经新闻出版署批准,中国日报社才全面接管。
1.2立足于经济发达的中心城市地方性英文报纸是地方经济发展的产物,在宣传本地文化的基础上,提供综合性新闻服务,兼顾英语学习。
就目前我国地方性英文报纸的分布情况来看,大部分都立足于经济发展的中心城市,以一线城市北京、上海、广州为主。
这些城市经济发达,外资企业多,发展空间大,充分满足了地方性英文报纸的生存和发展需求。
1.3呈现出“一超多强”的市场格局“一超”指的是《中国日报》。
目前,《中国日报》是我国社会权威性和国际影响力最高的国家级英文报纸,已经成为了我国对外传播的一大品牌报纸。
多强指的是大量的地方性英文报纸。
2019.1News Dissemination新闻传播学术园地【作者简介】吴智颖,上海理工大学新闻传播学专业硕士研究生。
英语不仅是最多国家使用的官方语言,也是世界上使用最广泛的第二语言,还是最多国际组织和英联邦国家的官方语言之一。
因此在如今这个信息全球化时代,来自世界各国的人们更多地通过英语来传播信息和思想。
自我国实行改革开放、加入WTO 以来,经济得到快速发展,我国经济跨入全球一体化行列,越来越多的国家与外国人开始关注中国的发展,同我国在除经济以外的各个领域的交往愈发密切。
然而我国的发展并未得到一些西方发达国家的承认,中国经常被片面或带有偏见地报道。
因此,若我国英文媒体能够对国内事件进行及时、准确、全面、客观、公正的报道是非常重要的,以此可以达到正视听的作用。
在此背景下,探讨我国英文媒体对外传播具有重要意义。
一、我国不同英文媒体在对外传播上的现状英文媒体在对外传播中常常起着不可或缺的重要性,目前,中国英文媒体的格局呈现出全国与地方的两级格局,全国性的英文媒体包括《中国日报》(China Daily )、《环球时报》(Global Times )、新华网(XINHUANET )等,地方性的英文媒体有《上海日报》(Shanghai Daily )、《杭州周报》(Hangzhou Weekly )、《广州英文晨报》(Guangzhou Morning Post )、《今日北京》(Beijing Today )、《成都周报》(Chengdu Weekly )等。
若要更好地发挥对外传播作用,首先就要厘清我国不同英文媒体在对外传播上的特点。
(一)报道内容我国的很多英文媒体创办最初主要是为了满足读者了解对外政策和对外经济信息的需要。
地方性英文媒体立足于本地,目标受众是当地有英文阅读习惯的中国人以及当地的外国人,主要以英语这一语言来进行新闻资讯的对外传播。
地方性英文媒体相对于全国性英文媒体来说有较强的针对性,体现在地方性英文媒体是目标受众获得当地社会生活和经济情况等信息的渠道,它能够很好地满足目标受众的心理需求,这是地方性英文媒体特有的优势。
地方英文新闻网站对外传播策略初探——以《上海日报》为例杨亦艺【摘要】对外传播工作与某个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弘扬传统文化、国际舞台形象等有很大关系.网络媒体在近些年来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人们的生活和工作中,其具有实时性、交互性和广泛性等特征,也正是因为这些特征为对外传播工作提供了新型的平台.在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的提升下,我国各地区的对外传播媒体承担起更大的责任.基于此,现以《上海日报》为例分析地方英文新闻网站在对外传播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提高我国上海日报社国际发展水平的对策,希望能帮助其他国家通过我国地方新闻媒体更好地了解我国.【期刊名称】《黑河学院学报》【年(卷),期】2017(008)008【总页数】2页(P187-188)【关键词】《上海日报》;地方英文新闻网站;对外传播【作者】杨亦艺【作者单位】厦门理工学院设计艺术与服装工程学院,福建厦门36100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G20在我国改革开放下,开播英语节目是必然的,也是我国走上国际舞台的一大标志。
地方英文新闻网站作为一种新型的媒介,其具有渗透力强、覆盖范围广等特征,能够跨越不同文化背景、不同文化语言的障碍,将最新的新闻内容展现在全球受众的眼前。
《上海日报》是我国众多地区英文媒体中的佼佼者,其走的是国际路线,主要受众是在华外籍人士,在提高我国上海地区的国际形象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有效融合了全球化传播理念与本土化传播理念,在推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但结合实际情况来讲,《上海日报》在很多方面的工作上还有进步的空间,如:报道内容的多样性、立场的客观性、消息来源渠道等方面都需要完善,可见进一步提高我国上海日报社的发展水平,是我国有关部门亟需探讨的课题。
《上海日报》是一种用英文来传播的传媒载体,上海地区的读者们依靠其来掌握全球经济的发展动态,在提升商务决策准确率的基础上,提高便利生活的娱乐信息,提高在上海地区生活和学习的其他国家人士的生活水平。
随着经济的繁荣发展,上海作为国际化大都市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外籍友人,外宣媒体的传播作用受到了重视。
报纸作为传播平台,其议程的设置和框架的设定对外来者认识了解上海有重要作用。
《Shanghai Daily》作为上海为数不多的英语外宣媒体之一,是外籍人士了解上海的重要窗口。
本文选定了三家比较有代表性的报纸,大型综合性日报———《文汇报》、中共上海市委机关报———《解放日报》、中国第一份地方性英文日报———《Shanghai ○张扬《文汇报》、《解放日报》与《Shanghai Daily》头版的框架分析【摘要】报纸作为传播平台,其议程的设置和框架的设定对外来者认识了解上海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而《Shanghai Daily》作为上海为数不多的英语媒体之一,是外籍人士了解上海的重要窗口。
本文以空间维度为主线,比较了《文汇报》、《解放日报》与《Shanghai Daily》头版报道框架的不同,并对《Shanghai Daily》提出几点建议。
【关键词】空间维度英语报纸内容分析知识的积累,完善自身的知识体系,培养客观分析问题的思维能力。
在微博平台,作为信息的传播者,大学生要审慎、负责,具有一定的信息整合和审核能力。
作为信息的接受者,大学生要能够独立筛选、辨别信息,不盲从、不媚俗、不人云亦云。
同时,大学生还应提高有效利用大众传媒为个人成长服务的能力,真正的参与其中,利用微博解决自身遇到的实际问题,熟练地使用媒介服务自我。
2、强化性教育强化性教育主要体现在学校对大学生的教化作用,属于显性层面。
首先,学校应该保持与时代信息的通达度,比如建立校内微博平台,关注学生动态,加强对大学生微博传播内容的了解,引导大学生的媒介素养朝健康的方向发展。
其次,明确学校媒介教育的目标和内容。
“对于具有新闻传媒教育专业的高校,可以利用专业教师在全校进行媒介素养教育公共选修课,具备成功的实践经验和合适的现实条件时再在全校开始媒介教育必修课。
Journal Observation报刊观察传媒∷MEDIA 2021.1(上)23我国英文报纸的对外传播策略研究——以《中国日报》为例文/豆红丽摘要:全球化时代,为进一步深化中外交流,推动中华优秀文化与核心价值观的广泛传播,英语已经成为我国第二大语言,英文报纸也同样拥有独特的地位和价值。
尤其是在构建中国国际话语权体系的时代语境中,英文报纸必须要站在时代制高点,以前瞻性、全球化思维,明确自身角色定位,优化对外传播策略,全面释放自身在对外宣传中的优势效能。
笔者通过对《中国日报》的发展实践研究,来探讨我国英文报纸的对外传播策略。
关键词:英文报纸 《中国日报》 对外传播 策略研究《中国日报》是中国国家英文日报,创刊于1981年,全球发行量约90万份,已经实现全球覆盖。
《中国日报》紧贴时代脉搏,坚持创新驱动,秉持“内容为王”的理念,说明中国、点评世界,不断加快海外发展步伐,完善全球采编和传播网络,向着构建世界级现代新型全媒体集团的目标迈进。
据中国日报社统计,截至2019年12月,《中国日报》在Facebook上粉丝量高达1亿人,位居全球媒体账号排名第二位,而在Twitter上的粉丝量也达到430多万人。
可以说,《中国日报》已经成为国内英文报纸的“领跑者”,是我国对外传播的标志性媒体,具有非常重要的示范意义。
一、融合报道,整合全平台资源《中国日报》在对外传播实践中,充分借助全媒体平台对相关素材进行深入挖掘与整合,通过融合报道形成较强的新闻穿透力。
1.全平台发力。
在对外传播中,尤其是面对重大主题报道时,《中国日报》实施平台整合发力,以确保各个融合渠道能够同步传播。
2019年,在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重大主题报道活动中,《中国日报》在网站首页、中英文专题头条、Facebook、Twitter等平台对习近平总书记出席活动和发表讲话进行了同步直播,在客户端、英文网推出英文直播节目,以中英两个记者对话解说的形式,全程呈现了阅兵过程,赢得了海外受众的广泛好评,最终观看量达到10万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