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肉鸡大肠杆菌病的诊治报告
- 格式:pdf
- 大小:169.33 KB
- 文档页数:2
摘 要:大肠杆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大肠杆菌病是养殖场中的一种常见疾病,本病无明显的季节性,各种年龄的鸡均可感染该病。
该病虽然发病率低,死亡率也低,但如果继发或感染其他病毒性疫病,将加大治疗难度,可给养殖户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近年来,该病在汝南县养殖场中普遍存在。
关键词:鸡;大肠杆菌病;诊治报告2017年6月河南省驻马店市汝南县某乡一养鸡场饲养的3000只肉鸡,其中300多只鸡突然发生了一种以消瘦、剧烈下痢、呼吸困难以及关节肿大等为特征的传染病。
根据发病特点、病理变化、实验室诊断,诊断为鸡大肠杆菌病,随机及时采取了综合治疗方案,病情得到了控制,治疗效果显著。
现将诊断情况报告如下:1 发病情况2017年6月15日,河南省驻马店市汝南县某鸡场发生了一种消瘦、剧烈下痢、呼吸困难以及关节肿大等为特征的传染病。
该养殖场共饲养3000只肉鸡,均是从外地引进过来的,也没有进行检疫。
引进初期该鸡群无任何异常,但在饲养到20d时,鸡群中突然有鸡只发病,该养殖户曾使用庆大霉素和磺胺类药物以及抗病毒药物治疗几天后,症状有所缓解,但鸡只的发病和死亡数量还不断增加。
截止2017年6月19日,共发病300多只,其中死亡100多只,发病率达10%(300/3000),死亡率达33%(100/300)。
6月20日养殖户带发病鸡和死亡鸡向笔者救助。
2 临床表现病鸡食欲不振或废绝,羽毛凌乱,喜卧,不喜欢运动,翅膀下垂,嗜睡,排灰白色或绿色水样粪便,肛周羽毛被粪便污染;消瘦,渴欲增加、流泪、眼结膜潮红;部分鸡只有关节炎,呼吸困难或有啰音等症状3 病理剖检剖检病死鸡10只,可见病死鸡尸体消瘦,心外膜和心内膜有点状出血,眼结膜充血;气囊增厚,上面有纤维性渗出物覆盖;肝脏和心脏表面有纤维素性渗出物,呈灰白色;关节肿大明显的,可见周围组织充血水肿,滑膜腔内有不等量灰白色或淡红色渗出物;肠黏膜轻微的充血,肿胀;其他内脏器官病理变化不明显。
4 实验室检验4.1 细菌检验无菌取病死鸡肝脏、脾脏、心脏等器官直接涂片,经革兰氏染色,镜检可见两端钝圆的革兰氏阴性小杆菌。
一例肉鸡大肠杆菌病的诊治报告作者:程浩来源:《福建畜牧兽医》 2017年第4期鸡大肠杆菌病是由大肠杆菌中的各种致病菌株引起鸡的一类传染病的总称,是危害养鸡业的重要传染病之一。
该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各品种、各日龄鸡均易感。
在我国一般饲养条件下,几乎每个鸡群都会发生大肠杆菌病,但是发病程度有所不同,发病率一般为20%~80%,病死率可达20%以上。
雏鸡一旦发病则病死率可高达80%以上。
随着日龄的增大,大肠杆菌病的病死率也随之降低,多表现为慢性感染,但对养鸡业的危害仍然十分严重。
2017年2月,笔者在实践中诊治了一例肉鸡大肠杆菌病,现报道如下。
1 发病情况2017年2月,福建省永安市贡川镇某规模化肉鸡养殖场存栏肉鸡3 000羽,在20~40日龄时肉鸡开始发病,每天都有鸡只死亡,日死亡10~20羽,死亡持续十几天。
该鸡群曾经使用新城疫Ⅱ系苗免疫,同时使用氯苯胍预防鸡球虫病。
鸡群此次发病后,鸡场兽医曾使用阿莫西林饮水治疗,但无效。
2 临床症状患病鸡只主要表现为采食量下降,个别废绝。
部分鸡只精神沉郁,闭眼缩颈,离群呆立或扎堆,两翅下垂,羽毛蓬松,排黄白色稀粪,肛门周围羽毛污染黏连。
有的鸡只还出现共济失调、瘫痪和一些较轻微的脑神经症状。
3 病理剖检对病死鸡进行剖检,可见皮肤、肌肉中有瘀血并有黄色胶冻样渗出液;气囊壁增厚,不透明,气囊上附着黄白色纤维素性分泌物;心包膜增厚、浑浊,在心包内含有黄白色纤维素性分泌物;肝脏明显肿大,呈暗紫色,表面有白色小坏死灶,肝脏包膜上有一层黄白色纤维素性渗出物;腹部增大,腹腔内存在大量淡黄色腹水。
4 实验室检查4.1 涂片镜检取病死禽肝脏直接涂片,经革兰氏染色后镜检,可见大量两端钝圆的短小型革兰氏阴性菌。
4.2 细菌培养通过无菌操作,取病死鸡肝脏划线接种在麦康凯琼脂培养基上。
经过37 ℃ 24 h培养,在培养基上长出红色菌落,取菌落涂片、染色,镜检可见大量两端钝圆的短小型革兰氏阴性杆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