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电学专题 特殊方法测电阻
- 格式:ppt
- 大小:771.00 KB
- 文档页数:23
初中物理巧测电阻方法巧测电阻是指在实验测量电阻的过程中,通过巧妙的方法来提高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精确度。
下面是一些初中物理巧测电阻的方法,供参考:1.桥式电路法:桥式电路法是一种常用的测量电阻的方法。
通过将待测电阻与已知电阻组成一个电桥电路,在平衡状态时测量平衡位置的电阻比例来计算未知电阻的值。
这种方法减少了仪器误差和电源电压的波动对测量结果的影响,提高了测量的准确性。
2.杂散电阻法:杂散电阻法是一种间接测量电阻的方法,它是通过测量电路中其他元件产生的电阻来推算待测电阻的值。
在使用这种方法时,需要排除其他元件的杂散电阻对测量结果的影响,以得到更精确的结果。
3.电流电压法:电流电压法是一种直接测量电阻的方法。
通过测量通过电阻的电流和电压来计算电阻的值。
这种方法简单直接,适用于较小的电阻测量,但需要注意测量时电流和电压的准确性,以及电阻的热散发。
4.多次测量取均值:在进行电阻测量时,不同的仪器和测量方法可能会产生不同的误差。
为了提高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可以进行多次测量,并取测量结果的平均值作为最终结果。
这种方法可以降低仪器误差的影响,提高测量的精确度。
5.温度补偿:电阻的值会随温度的变化而发生变化,因此在测量电阻时需要考虑温度的影响。
可以采用温度补偿的方法来消除温度引起的误差。
具体方法可以是测量电阻的温度系数并根据温度系数进行修正,或者使用对温度不敏感的测量方法。
6.串联法和并联法:在测量大阻值和小阻值时,可以采用串联法和并联法。
串联法是将两个已知电阻串联,并与待测电阻串联构成一个回路,通过测量总电阻和已知电阻的值来计算待测电阻的值。
并联法则是将已知电阻和待测电阻并联,并通过测量总电阻和已知电阻的值来计算待测电阻的值。
这种方法可以提高电阻测量的范围和准确度。
7.均压法和均流法:均压法和均流法是通过控制电路中电压或电流的稳定,来减少电源电压波动和电路中其他元件的影响,从而提高电阻测量的准确性。
均压法是保持电压不变,测量通过电阻的电流;均流法是保持电流不变,测量通过电阻的电压。
初中物理测电阻的特殊方法测量电阻是物理实验中常见的实验之一,常用的方法有万用表电桥法和伏安法。
然而,在一些特殊情况下,我们需要采用其他方法来测量电阻。
下面将介绍几种特殊的测量电阻的方法。
1.等电势线法等电势线法是一种利用等势面的方法来测量电阻。
它适用于电阻很小的情况,其中一种常见的应用是测量电线的电阻。
实验步骤如下:(1)将待测电线直接连接到电源(电阻很小的情况下,可以近似看作导线)。
(2)在电源的正负极之间设置一个可移动的测量电桥。
(3)录下使电桥平衡时电桥两端的电位差。
(4)移动电桥到电线其他位置重复步骤3(5)根据实验数据,在不同位置的电位差和电流值之间绘制电阻分布图。
(6)根据电阻分布图找到电线两点间的电阻值。
2.热电阻法热电阻法利用物体导电性质随温度变化的特点来测量电阻。
它适用于需要测量高温环境或电阻很难直接测量的情况,如电阻在硝酸银溶液中的扩大和电阻深层测量。
实验步骤如下:(1)将待测电阻R连接到电源上,通过电阻上通过的电流使电阻升温。
(2)将热电阻测量装置与待测电阻的焦点相连接。
(3)测量电热阻降温前后的温度变化,得到电阻温度系数α。
(4)根据温度变化和电阻温度系数计算出电阻值。
3.惯性测阻法惯性测阻法利用磁场感应电动势的惯性测量电阻。
它适用于测量小电阻和高阻值的情况,如测量千分之一欧姆以下的电阻和精密电阻的测量。
实验步骤如下:(1)将待测电阻与电源串联。
(2)将电阻连接到一个惯性式霍尔元件电表上。
(3)在正弦交流电流通路中,记录霍尔元件电表的读数。
(4)根据霍尔元件电表的读数,计算出通过电阻的电流和电压差,再计算出电阻值。
4.同步测量法同步测量法利用电阻与电流的关系,通过时间测量电流与电压的相位差来测量电阻。
它适用于测量大电阻和低电阻率导体的情况,如金属的电阻率测量。
(1)将待测电阻R接入待测电流与参考电流的夹频电路。
(2)调节夹频电路使待测电流和参考电流同步。
(3)测量同步点的相位差,根据相位差计算出电阻值。
特殊方法测电阻一、伏阻法测电阻核心思路:利用电压表与已知的定值电阻并联,即可等效为一个电流表,I x =I 0=U 0R 0。
方案一、移动电压表改变电压表的测量对象,如图1甲所示。
先将电压表并联在R 0两端,记下电压表的示数为U 0,再将电压表并联在R x 两端,记下电压表的示数为U x ,R x =U x U 0R 0。
方案二、利用开关不同的通断改变电压表的测量对象,如图1乙所示。
S 、S 1都闭合,记下电压表的示数为U ;S 闭合、S 1断开,记下电压表的示数为U 0,R x =U-U 0U 0R 0。
方法三、利用最大阻值已知的滑动变阻器的两个端点,改变电压表的测量对象,如图1丙所示。
闭合开关,P 到a 时,电压表的示数为U 1,闭合开关,P 到b 时,电压表的示数为U 2,R x =U 2U 1-U 2R 0。
方案四、用单刀双掷开关,改变电压表的测量对象,如图1丁所示。
开关打向1时,电压表的示数为U 1,开关打向2时,电压表的示数为U 2,R x =U 2-U 1U 1R 0。
(说明:四个方案中被测电阻的表达式只是形式不同而已,分子上的电压都是被测电阻两端的电压,分母上的电压都是已知电阻两端的电压)二、安伏法测电阻核心思路:利用电流表与已知的定值电阻串联,即可等效为一个电压表,U x =U 0=I 0R 0。
方案一、通过开关的开闭改变电流表的测量对象(两支路电流),如图2甲所示。
S 2断开、S 1闭合,电流表的示数为I 1,S 1断开、S 2闭合,电流表的示数为I 2,R x =I 2I 1R 0。
甲乙丙丁方案二、通过开关的开闭改变电流表的测量对象(一干一支电流),如图2乙所示。
S1闭合、S2打开,测出电流表的示数为I1;S1、S2闭合,测出电流表的示数为I2,R x=I1I2-I1 R0。
方案三、通过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改变电流表的测量对象(一串一独电流),如图2丙所示。
P到a时,电流表的示数为I a;P到b时,电流表的示数为I b,R x=I bI a-I b R0。
初中物理多种方法测量电阻电阻是物理学中的重要概念,它用于描述电流通过导体时受到的阻碍程度。
在初中物理实验中,我们可以通过多种方法来测量电阻。
一、串联法串联法是最常用的测量电阻的方法之一、步骤如下:1.将电阻器连接在电路中,使其成为电流通过的一部分;2.测量电路中的电压和电流,可以使用万用表来测量电压,而电流可以通过安培计来测量;3.使用欧姆定律,计算电阻的值。
二、并联法并联法也是一种常用的测量电阻的方法。
步骤如下:1.将电阻器连接在电路中,使其与一个已知电阻并联;2.测量整个并联电路中的电压和电流;3.使用欧姆定律,计算未知电阻的值。
三、石英红外测温法石英红外测温法是一种利用红外线测量物体温度的方法。
步骤如下:1.将电阻加热至较高温度,使其发出红外线;2.使用石英红外测温仪测量红外线的强度,可以得到电阻的温度;3.将电阻冷却至室温,再次测量红外线的强度,可以得到电阻的零阻温度;4.使用电阻温度系数的公式,计算电阻的值。
四、绝缘电阻测量法绝缘电阻测量法是用来测量绝缘材料的电阻。
步骤如下:1.将绝缘材料放置在测试设备中,使其与两个电极相接;2.施加一个足够大的直流电压,测量通过绝缘材料的电流;3.使用欧姆定律,计算绝缘材料的电阻。
五、电压-电流法电压-电流法是一种测量非线性电阻的方法。
步骤如下:1.将非线性电阻连接在电路中;2.通过改变电压,记录电路中的电流值;3.绘制电流-电压曲线;4.通过分析曲线,确定电阻的值。
六、热响应法热响应法是一种测量电阻的方法,基于电阻会与电流产生的加热相关。
步骤如下:1.施加一个恒定电流通过电阻,使其发热;2.使用温度计测量电阻的温度;3.使用电阻的热阻公式,计算电阻的值。
以上列举了一些常用的测量电阻的方法,每种方法都有其优缺点。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需要根据实验条件和需求选择适合的方法。
v1.0可编辑可修改初中物理测电阻的特殊方法第一种安安法1、器材:电流表两个,开关S 一个,定值电阻(或电阻箱,或最大阻值已知的滑动变阻器)R o2、电路图:3、步骤:①图:第一,闭合开关S,分别读出电流表A、A的示数I o、l x;第二,根据匸U/R算出R X= I o R/l x②图:第一,闭合开关S,分别读出电流表A、A2的示数I o、I ;第二,根据I=U/R 算出R x=l oR/(I-I 0)③图:第一,闭合开关S,分别读出电流表A、A2的示数I、I x;第二,根据I=U/R 算出R= (I-I o)R o/ I x第二种安阻法1、器材:电流表一个,开关S 一至三个,定值电阻(或电阻箱,或最大阻值已知的滑动变阻器)R2 、电路图:3、步骤:④图:第一,闭合开关S、S,读出电流表A的示数I o;第二,闭合开关SS2,读出电流表A的示数I x,第三、根据I=U/R算出R= I oR/l x⑤图:第一,闭合开关S, 读出电流表A的示数I x;第二,闭合开关S、S, 读出电流表A的示数I,第三、根据匸U/R算出R<=(I - I x)R o/I x⑥图:第一,闭合开关S,读出电流表A的示数I °;第二,闭合开关S、S, 读出电流表A的示数I,第三、根据I=U/R算出R= I o R o/ (I —I o)⑦图:第一,开关S接a,读出电流表A的示数I o;第二,开关S接b, 读出电流表A的示数I x,第三、根据I=U/R算出R= I o R/l x⑧图:第一,闭合开关S,读出电流表A的示数I o和电阻箱的示数R);第二,闭合开关生读出电流表A的示数l x,第三、根据I=U/R算出R= I °R>/I x⑨图:第一,开关S接a,读出电流表A的示数I o和电阻箱的示数R);第⑩图:第一、闭合开关S,滑片P在最左端, 读出电流表A的示数I,第二、滑片P在最右端,读出电流表A的示数I o,第三、根据I=U/R算出开关S接b,读出电流表A的示数I x,第三、根据I=U/R算出R= I o R/l xR X=I o R)/(I-I o)(11)图:第一、闭合开关S,滑片P在最右端, 读出电流表A的示数I o,第闭合开关S,读出电流表A的示数I,第三、根据匸U/R算出R=I°R/(I-I 0)第三种伏伏法1、器材:电压表两个,开关一个,定值电阻(或电阻箱,或最大阻值已知的滑动变阻器)R①图:第一、闭合开关S,读出电压表V V2的示数U、IX,第二、根据I=U/R算出F X的阻值:R=UR)/U o②图:第一、闭合开关S,读出电压表V V的示数U、U0,第二、根据I=U/R算出F X 的阻值:F=(U-U o)R o/U o③图:第一、闭合开关S,读出电压表V V2的示数U、U<,第二、根据I=U/R算出R的阻值:R= U X R)/ (U-U X)第四种伏阻法1、器材:电压表一个,开关1、2个,定值电阻(或电阻箱,或最大阻值已知的滑动变阻器)R)2、电路图3、步骤:④图:第一,闭合开关S,读出电压表V的示数U b;第二,闭合开关S、S i, 读出电压表V的示数U,第三、根据匸U/R算出R=( U-U b)R b/U b⑤图:第一,闭合开关S,读出电压表V的示数U X;第二,闭合开关S、S i,读出电压表V的示数U,第三、根据I=U/R算出R=UR)/(U-U x)⑥图:第一,开关S接a,读出电压表V的示数U;第二,开关S接b,读出电压表V的示数U b,第三、根据I=U/R算出R= (U-U o)R b/U b⑦图:方法一:第一,开关S接b,读出电压表V的示数U;第二,开关S接a,调电阻箱,读出电压表V的示数Ub和电阻箱的示数R),第三、根据I=U/R 算出R= (U-U o)R b/U b方法二:第一,开关S接b,读出电压表V的示数U;第二,开关S接a,调电阻箱,使电压表V的示数为U/2,,读出电阻箱的示数R),第三、算出R=R)0⑧图:第一,开关S接b,读出电压表V的示数U;第二,开关S接a,读出电压表V的示数U X,第三、根据I=U/R算出R= U x RZ (U-U x)⑨图:第一、闭合开关S,调电阻箱R)的示数为0,读出电压表的示数为U, 第二、调电阻箱Rb使电压表的示数为U/2,读出调电阻箱为R,第三、可得R=R⑩图:第一、闭合开关S,调滑动变阻器R)的滑片在最左端,读出电压表的示数为U,第二、调滑动变阻器R)的滑片在最右端,读出电压表的示数 ",第三、根据I=U/R 得R<=UR/(U-U X第五种伏安法1 、器材: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或电阻箱)R3 、步骤:第一,设计电路图;第二,根据电路图连接电路,开关断开;第三,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分别读出三组电流、电压值;第四,根据匸U/R,算出电阻,求出平均值。
初中测电阻的六种方法
伏安法测电阻实验是初中物理最重要的实验之一,但除此方法外,还有几种测量电阻阻值的特殊方法。
测电阻的六种方法如下:
一、伏安法测电阻,一个电压表和一个电流表,通过选择内接法和外接法,就可以测一个未知电阻,常用的口诀是:大内偏大,小外偏小。
其意就是大电阻用内接法,测量值比真实值偏大,小电阻用外接法,测量值比真实值偏小。
二、安安法测电阻,两个电流表可以测电阻,但是前提条件是一个电流表内阻已知,是一个等效的电压表,这个电流表是并在待测电阻两边。
三、伏伏法测电阻,两个电压表也可以测待测电阻,但是前提是一个电压表内阻是已知量,这个电压表是一个等效的电流表,和待测电阻是串联关系。
四、等效法测电阻,用一个电阻箱和一个单刀双掷开关,利用流过电阻箱电流和流过待测电阻电流相等,可以用电阻箱读数等效为待测电阻阻值。
五、半偏法测电阻,通常有电流半偏和电压半偏,利用滑动电阻器第一次调节,让表满偏,第二次保持滑动电阻器位置不变,调节电阻箱,让表半偏。
六、电桥法测电阻,三个已知电阻和一个未知电阻构成先串再并的电路,调节阻值,让电流计示数为零,利用电势判断,分压关系求解待测电阻。
测电阻的特殊方法20种1.桥式电阻测量法:使用电桥测量电阻值,常见的有维尔斯通电桥、韦恩电桥等。
2.变比电桥测量法:通过变比电桥的变压比来间接测量电阻值。
3.硬度诱导法:利用表面硬度与规定冲击负荷下的冲击深度比值与电阻成正比的关系进行测量。
4.敏感电流比率法:根据物体的电阻值与流过物体的电流及电源电压之比,计算得到阻值。
5.电感电阻法:通过测量线圈两端的电压和电流的相位差,计算得到电阻值。
6.交流电阻测量法:使用交流信号测量电阻的方法,常见的有串联法、卡尔简法等。
7.直流电阻测量法:使用直流信号测量电阻的方法,常见的有电压法、电流法等。
8.电位差法:通过测量电阻两端的电位差以及通过电阻的电流,计算得到电阻值。
9.称重法:通过测量电阻所支撑的物体的重量与参考物体的重量的比值,计算得到电阻值。
10.电带电阻法:利用带电体与待测电阻之间的电势差和电流之间的关系测量电阻值。
11.拉伸法:通过拉伸导线使其变细,测量其电阻变化来计算原始导线的电阻值。
12.电机测量法:利用测量电动机的输入功率和输出功率之差,计算电阻值。
13.热电方法:利用热电效应来测量电阻值,如热电阻、热电偶法。
14.磁感应法:利用电阻材料内部磁感应强度和电流的关系,测量电阻值。
15.声波测量法:通过测量电阻材料中传播声波的速度和频率,计算电阻值。
16.变频测量法:通过改变频率,测量电阻材料的阻抗值,计算得到电阻值。
17.阻抗测量法:利用交流信号测量电阻材料的阻抗,测量得到电阻值。
18.激光干涉法:利用激光干涉效应测量电阻材料的长度和电阻值。
19.电容测量法:通过测量电容材料的电容和电阻的关系,计算得到电阻值。
20.电化学测量法:利用电化学方法测量电阻材料的电导率和电极电势,计算得到电阻值。
这些方法中,不同的方法适用于不同的电阻测试场景,充分运用这些方法可以更加准确地测量出电阻值。
伏安法测电阻专题:用多种方法测出未知电阻R X的阻值一、伏安法测电阻伏安法测电阻是初中物理中一个重要的实验,本实验可以利用电压表和电流表分别测出未知电阻Rx的电压、电流,再用欧姆定律的变形公式求出Rx的阻值。
这种用电压表、电流表测电阻的方法叫“伏安法”。
1.原理:欧姆定律2.电路图:(见图1)3.器材:小灯泡(或定值电阻)、开关、电池组、导线、、、。
4.注意点:ⅰ、连接电路时,开关应,滑动变阻器应调到处;ⅱ、滑动变阻器的作用:(1),(2);ⅲ、本实验中多次测量的目的是:测小灯泡的电阻:;测定值电阻的电阻:。
5.实验步骤:6.分析与论证:对实验如图1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发现:灯泡的电阻不是定值,是变化的;实验如图2发现:电阻R是定值,不随电压、电流的变化而变化。
难点突破:灯丝的电阻发生改变的原因:受影响;越高,灯丝电阻越大。
二、特殊方法测电阻(说明:单刀双掷开关可以用两个(三)等效替代法等效法虽然也有一块电压表或一块电流表,但在电路中的作用不是为了测量出电压或电流,而是起到标志作用。
方法一:如图10所示,当S接到A时电流表的示数为I;再将 S 接到B时,调节R0(电阻箱)的电阻,使电流表示数仍为I,即R X=R0。
方法二:如图11所示,先合上开关S1,把单刀双掷开关S2接到1,调节滑动变阻器的阻值,使电压表有一合适的示数U0;再把单刀双掷开关S2接到2,调节电阻箱的阻值,使电压表的示数仍为U0,则此时电阻箱的示数即为待测电阻R x的阻值,即R X=R0。
物理与现实生活------欧姆定律部分(一)生活中串联电路电表示数变化的运用:例题一:1.某同学设计了一个电子身高测量仪。
下列四个电路中,R 是定值电阻,R '是滑动变阻器,电源电压不变,滑片会随身高上下平移。
能实现身高越高,电压表示数越大电路是( )平行练习一:2.如图所示,小宇运用电学知识设计了一个电子身高测量仪,其接入电路的电阻与接入电路的棒长成正比,金属杆cd 和MP (右端P 是滑片)与电路接触良好,杆cd 和MP 的电阻不计.当被测身高增加时,电压表的示数如何变化?合作探究4、如图22甲所示是某同学设计的一个能够测定油箱内油面高度的装置油量表是由学生用电流表改装而成的滑动变阻器R 的金属滑片P 是杠杆的一端当P 在a 端时电路中的电流为0.6A 表示油箱已满;当P 在b 端时电路中的电流为0.1A 表示油箱内无油。
初中物理多种方法测电阻电阻是电流通过导体时产生的阻碍电流流动的物理量。
测量电阻的方法有很多种,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测电阻的方法。
1.欧姆定律法欧姆定律是指在恒定电流下,导体两端的电压与电流成正比。
因此,可以通过测量导体两端的电压和通过导体的电流,计算得出电阻的值。
具体的步骤如下:(1)连接电阻、电流表、电压表为电路;(2)调节电流表和电压表的量程;(3)读取电流表和电压表的数值;(4)根据欧姆定律计算得到电阻值。
2.桥式测量法桥式测量法主要用于测量较小的电阻值,常用的有魏斯顿电桥和韦恩电桥。
其中,魏斯顿电桥是通过调节电桥上的电阻,使得电流表示的电压最小,从而测得待测电阻的阻值。
而韦恩电桥则是通过调节电桥上的电阻,使得电桥两个节点电势相等,从而测量电阻。
3.使用时间常数法测量电阻时间常数法是根据电容充放电的原理来测量电阻。
具体的步骤如下:(1)将电阻和电容连接成一个串联电路;(2)用一个直流电压源给电路充电;(3)开关瞬间断开电路,记录电容放电的时间;(4)根据电容充放电的公式,计算得到电阻的值。
4.万用电表测量法万用电表是一种测量电阻的常用工具,可以方便快捷地测量各种电阻。
使用万用电表测量电阻的方法如下:(1)将万用电表拨到电阻测量档位;(2)连接待测电阻,记录电阻表的读数;(3)根据电阻表的刻度,若存在量程调节,选择合适的量程读出电阻值。
5.差动法测量电阻差动法是通过两个已知电阻与待测电阻构成的两个电桥进行测量。
具体的步骤如下:(1)搭建两个电桥,一个用于比较待测电阻的阻值,另一个用来校准已知电阻;(2)通过调节电桥上的电阻,使两个电桥平衡,记录电桥上的电压;(3)根据电桥的平衡条件,计算待测电阻的阻值。
总结起来,测量电阻的方法有欧姆定律法、桥式测量法、时间常数法、万用电表测量法和差动法等多种方法可供选择,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测量。
第2课时 特殊方法测电阻知识目标知识要点课标要求 1.伏阻法测量电阻会设计电路,利用安阻法测量未知阻值的电阻 2.安阻法测量电阻 会设计电路,利用安阻法测量未知阻值的电阻 教学过程问题导入小红准备测一只未知电阻(R x =5~10Ω)的阻值,手边有以下器材:电池组、电压表、电流表、开关、R 0=15Ω的定值电阻、最大阻值为20Ω的滑动变阻器和几根导线.当她准备实验时,发现电流表已经损坏,但一时又找不到新的电流表替代,小红顿时犯了愁,不知所措?怎么办?从学生的迷惑中导入新课。
合作探究探究点一 伏阻法测量电阻活动1:针对导课问题,让学生展开讨论,在没有电流表的条件下,如何测量出未知电阻的阻值?设计出电路图?展示课件提示:(1)如何获取到未知电阻的电流?(2)要想让定值电阻的电流能够替代未知电阻的电流,这两个电阻如何连接比较好? 学生总结:(1)当给我们一只电压表和一个已知阻值的电阻R 时,可把已知电阻和未知电阻串联起来,分别用电压表测量出两者的电压U 1、U 2,再根据公式x x 00U R =R U ,算出未知电阻的阻值。
电路图如图所示。
(2)首先将开关S 、S 0闭合,读出电压表的示数,记为U ,断开开关S 0,读出电压表的示数为Ux ,则定值电阻R 0两端的电压为U-Ux ,则通过R 0的电流为00x x U U I I R -==,所以Rx 的电阻为:Rx=00x x x x x xU U U R U U I U U R ==--. 探究点二 安阻法测量电阻活动1:有了伏阻法的测量,师再进一步的拓宽延伸,在情景导课的问题中,如何损坏的不是电流表,而是电压表,又如何测量?学生讨论交流。
设计出电路图,并分析出未知电阻的表达式。
展示课件提示:(1)如何获取到未知电阻的电压?(2)要想让定值电阻的电流能够替代未知电阻的电压,这两个电阻如何连接比较好?学生总结:电路图 表达式 方法一0x 0XI R =R I 方法二0x 0XI R =R I 方法三0x 00I R =R I-I 方法四x 0X I R =R I -I归纳总结:(1)用伏安法测电阻时,无法直接测出待测电阻的大小,只能通过测出导体两端的电压和通过导体的电流,通过间接计算才能得出导体的电阻大小,这就是间接测量法。
初中物理:电阻的测量及特殊测量方法,中考必考点一、伏安法测电阻1、实验原理: R=U/I2、实验方法:对一个未知电阻,用电压表测出它两端的电压U,用电流表测出通过它的电流I,应用欧姆定律变形式R=U/I,就可以求出其电阻值,这种测量电阻的方法叫伏安法。
3、实验器材:电源(学生电源、蓄电池、干电池均可),电压表,电流表,滑动变阻器,开关,待测电阻Rx,导线等。
实验电路图及实物图4、实验步骤(1) 根据实验原理画出电路图如图,并连好实物电路,在连接电路时(先连接串联的主电路,后连接电压表),开关应处于断开状态。
(2) 设计记录数据的表格。
记录数据的表格(3) 检查电路无误后,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它处于阻值最大处(这样闭合开关时电路中的电流最小)。
(4) 闭合开关后,用滑动变阻器调节电路中的电流,改变待测电阻两端的电压,记下三组对应的电压值与电流值,分别填入表格中。
(5) 根据记录的三组数据分别求出三个对应的电阻值,并计算出它们的平均值。
这是减小实验误差的方法。
二、在连接电路时应注意的问题1、连接电路时,接线应有序进行,按照电路图从电源正极出发,把干路上的各元件串联起来,然后把电压表并联在待测电阻的两端。
2、连接实物电路时要将开关断开。
3、闭合开关前要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调至阻值最大处。
4、电流表应与待测电阻串联,电压表应与待测电阻并联。
5、使用试触法选择电表量程。
为了减小误差,要求测量时电表指针的偏转在满刻度的1/3 以上。
6、电表的正、负接线柱不能接反。
7、滑动变阻器应该采用“一上一下”的连接方法三、常见电路故障的分析常见故障分析1、电流表无示数,故障原因可能是电流表和被测电阻一起被短路,或从电流表两接线柱到电源两极间的电路中某处存在断路。
2、电压表无示数,故障原因可能是电压表被短路,或电压表两接线柱到电源两极间的电路中某处存在断路。
3、电流表无示数但电压表有示数且示数接近电源电压,可以肯定电压表两接线柱到电源两极间的电路为通路,故障原因可能是被测电阻断路,或电压表串联在电路中。
测电阻的几种特殊方法在初中物理测电阻的实验中,除了借用“电压表、电流表”使用“伏安法”侧电阻之外,还有很多方法,同样也可以进行电阻的测量.1.只用电压表,不用电流表方法一 如果只用一只电压表,用图1所示的电路可以测出未知x R 的阻值. 具体的作法是先用电压表测出x R 两端的电压为x U ;再用这只电压表测出定值电阻0R 两端的电压为0U .根据测得的电压值x U 、0U 和定值电阻的阻值0R ,可计算出x R 的值为:00x x U R R U =. 用这种方法测电阻时一只电压表要连接两次.方法二 如果只用一个电压表,并且要求只能连接一次电路,用图2所示的电路可以测出未知x R 的阻值.具体的作法是先闭合1S ,读出电压表的示数为1U ,再同时闭合1S 和2S ,读出这时电压表的示数为2U .根据测得的电压值1U 、2U 和定值电阻的阻值0R .根据分压公式可计算出x R 的值:1021U R R U U =- 方法三 如果只用一个电压表,并且要求只能连接一次电路,用图3所示的电路可以测出未知x R 的阻值.具体的作法是先把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 调至B 端,闭合开关,记下电压表示数1U ;把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 调至A 端,记下电压表示数2U .根据测得的电压值1U 、2U 和定值电阻的阻值0R ,可计算出x R 的值:121x AB U R R U U =-. 以上方法,需要测量两次电压,所以也叫“伏伏法”;根据所给器材有电压表和一个已知阻值的电阻0R ,所以又叫“伏阻法”.2.只用电流表,不用电压表方法一:如果只用一只电流表,用图4所示的电路可以测出未知x R 的阻值.先后用电流表测出通过0R 和x R 的电流分别为0I 、x I ,根据测得的电流值0I 、x I 和定值电阻的阻值0R ,根据分流公式可计算出x R 的值为00x x I R R I =.方法二 用图 5 所示的实验电路也可以测出未知x R 的阻值.先闭合开关1S ,读出电流表的示数为1I ,再断开1S 闭合2S ,读出这时电流表的示数为2I .根据测得的电流值1I 、2I 和定值电阻的阻值0R .根据分流公式可计算出x R 的值:102x I R R I = 方法三 如果只用一个电流表,并且要求只能连接一次电路,用图6所示的电路也可以测出未知x R 的阻值.具体的作法:是先闭合开关1S ,读出电流表的示数为1I ,再同时闭合1S 、2S ,读出这时电流表的示数为2I .根据测得的电流值1I 、2I 和定值电阻的阻值0R .计算过程如下:设电源电压为U ,当只闭合1S 时,根据欧姆定律的变形公式()x U I R R =+,可得10()x U I R R =+①;当再同时闭合1S 、2S ,0R 被短路,这时有:2x U I R =②. 联立①②解方程组得1021x I R R I I =- 方法四 如果只用一个电流表,并且要求只能连接一次电路,用图7所示的电路也可以测出未知x R 的阻值.具体的作法:把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调至A 端,读出电流表的示数为A I ,再把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 调至B 端,读出这时电流表的示数为B I .根据测得的电流值A I 、B I 和定值电阻的阻值AB R .同样可计算出x R 的值:0B x A BI R R I I =-. 以上方法,需要测量两次电流,所以也叫“安安法”;根据所给器材有电流表和一个已知阻值的电阻0R ,所以又叫“安阻法”.总之,用伏安法测电阻的基本原理是测定电阻两端的电压和流过电阻的电流.在缺少器材(电流表或电压表)的情况下,我们可用间接的方法得到电压值或电流值,仍然可以测量电阻的阻值.因此,在进行实验复习时要特别重视原理的理解,这是实验设计的基础.3.等效替代法方法一:用图8所示的电路也可以测出未知x R 的阻值.当S 扳到A 时电流表的示数为I ,再将S 扳到B 时,调节0R (电阻箱)的电阻,使电流表示数仍为I ,即0x R R =.方法二:若只有一只电压表和电阻箱,则可用替代法测电阻的阻值,如图9所示.先合上开关1S ,把单刀双掷开关2S 打到1,调节滑动变阻器的阻值,使电压表有一合适的示数0U .再把单刀双掷开关2S 打到2,调节电阻箱的阻值,使电压表的示数仍为0U ,则此时电阻箱的示数即为待测电阻x R 的阻值,即0x R R =.等效法虽然也有一块电压表或一块电流表,但在电路中的作用不是为了测量出电压或电流,而是起到标志作用.。
初中物理测电阻的特殊方法
测电阻的特殊方法有很多,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方法。
1.电桥法:电桥法是一种常用的测量电阻的方法。
它通过在一个平衡状态下比较两个电阻的大小来确定未知电阻的值。
电桥由四个电阻和一个动态未知电阻组成,当电桥平衡时,两个电桥支路的平衡条件可用下面的公式表示:R1/R2=R3/R4,通过调整已知电阻的比例使电桥平衡,可以确定未知电阻的值。
2.伏安法:伏安法是一种使用电流和电压进行测量的方法。
在测量电阻时,通过将一个已知电压施加到电阻上,然后测量通过电阻的电流,可以使用欧姆定律来计算电阻的值。
该方法需要使用一个电流表和一个电压表。
3.恒流法:恒流法是另一种常用的测量电阻的方法。
恒流法使用一个恒定的电流源来驱动电路,并且测量在电阻上的电压来计算电阻的值。
该方法需要使用一个电流源和一个电压表。
4.瞬态法:瞬态法是一种利用电路中的瞬态响应特征来测量电阻的方法。
在测量电阻时,通过在电路中施加一个短暂的电压或电流脉冲,然后测量电路中的响应,可以计算电阻的值。
该方法通常需要使用示波器来测量电路的瞬态响应。
5.电压比较法:电压比较法是一种通过将未知电阻与一个已知电阻连接在一起,并测量两个电阻上的电压来测量电阻的方法。
通过测量两个电阻上的电压,使用电压分压规律可以计算未知电阻的值。
这些是一些常见的特殊测量电阻的方法,每种方法都有其适用的情况和限制。
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来测量电阻。
初中物理多种方法测电阻方法
物理中的电阻是指材料抵抗电流流动的能力。
测量电阻有多种方法,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方法:
1.恒流法测量电阻
恒流法测量电阻是通过将恒定电流通过待测电阻,然后测量电压差来
计算电阻大小。
它的原理是根据欧姆定律:U=IR,其中U为电压,I为电流,R为电阻。
通过保持电流恒定,测量电压差可以得到电阻大小。
2.恒压法测量电阻
恒压法测量电阻是通过将恒定电压施加在待测电阻上,然后测量通过
电阻的电流来计算电阻大小。
同样地,它也是基于欧姆定律的原理,只是
测量的量是电流而不是电压。
3.电桥法测量电阻
电桥法是一种常见的测量电阻的方法,它利用电桥的平衡原理来测量
电阻。
当电桥平衡时,表示待测电阻与已知电阻相等。
常见的电桥有魏斯
顿电桥和惠斯通电桥。
4.电阻箱法测量电阻
电阻箱法是一种较为精确的测量电阻的方法。
通过调节电阻箱的阻值,使之接近待测电阻,然后测量电路中的电流和电压,从而计算出电阻大小。
5.示波器法测量电阻
示波器法是一种利用示波器测量电阻的方法。
将待测电阻与已知电阻串联,然后将电源并联在二者两端,通过观察示波器的波形和测量电流、电压来计算电阻大小。
除了以上几种方法外,还有其他一些测量电阻的方法,例如利用电流的热效应来测量电阻大小,或者利用电子器件的特性来测量电阻。
每种方法都有其适用的场景和精确度要求,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测量很重要。
总之,测量电阻的方法有很多种,不同的方法适用于不同的情况,可以根据实际需求选择适合的方法进行测量。
原创特殊法测电阻电阻的测量是中考常考的实验之一。
它属于欧姆定律变换式的具体应用,此实验从理论上可以加深同学们对欧姆定律和电阻概念的理解和掌握,在实践方面可以给同学们提供初中常用电学器材综合使用的机会。
伏安法测电阻是最常见的测电阻的方法,但是同学们在学习过程中经常会遇到缺少元件即特殊法测电阻的情况。
很多同学发懵,感觉无所适从,不知从哪里下手,其实只要掌握测电阻的原理再巧妙运用等效替代法和转换法。
再加上一定的想象能力,能把静态的电路想象成动态的电路,那么所有的问题都会迎刃而解。
下面我把测电阻的特殊方法帮同学们梳理一下:一、等效替代法测电阻设计思路:当两个电阻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的电流相等时,它们的电阻一定相等。
所以可以用已知电阻来替代未知电阻。
方案一、如图1实验步骤:1.闭合开关,读电流表的示数为I;2.用电阻箱R’替换R X,闭合开关,调节电阻箱R’的电阻,使电流表的示数乃为I,读出此时电阻箱的阻值为R;表达式:Rx=R方案二、如图2实验步骤:1、闭合S1、S3,读此时电流表示数I;2、闭合S1、S2,调节电阻箱R’的电阻,使电流表示数仍为I,读出此时电阻箱的阻值为R;表达式:Rx=R方案三、如图3实验步骤:1、闭合S1、S3,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使电流表指针指在适当位置,读此时电流表示数I;2、闭合S1、S2,保持滑片P不动,调节电阻箱R’的电阻,使电流表示数仍为I,读出此时电阻箱的阻值为R;表达式:Rx=R方案四、如图4实验步骤:1、将开关S掷向“1”,读出电流表的示数为I;2、将开关S掷向“2”,调节电阻箱R’的电阻,使电流表的示数乃为I,读出此时电阻箱R’的阻值为R;表达式:Rx=R方案五、如图5实验步骤:1、闭合S1、S3,读此时电压表示数U;2、闭合S1、S2,调节电阻箱R’的电阻,使电压表示数仍为U,读出此时电阻箱R’的阻值为R;表达式:Rx=R方案六、如图6实验步骤:1.将开关S掷向“1”,读电压表的示数为U;2.将开关S掷向“2”,调节电阻箱R’的电阻,使电压表的示数乃为U,读出此时电阻箱R’的阻值为R;表达式:Rx=R方案七、如图7实验步骤:1、闭合S1、S3,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使电压表指针指在适当位置,读此时电压表示数U;2、闭合S1、S2,保持滑片P不动,调节电阻箱R’的电阻,使电压表示数仍为U,读出此时电阻箱R’的阻值为R;表达式:Rx=R二、转换法测电阻设计思路:若允许拆装表,可把表安装在不同位置,得出并联电路中各支路的电流或串联电路中不同用电器两端的电压;若不允许拆装表可利用开关的断开和闭合,或者滑动变阻器滑片位置的变化,使电路处于两种不同的状态,从而使电流表或电压表有两个不同的读数,再利用欧姆定律和串、并联电路的电流或电压规律,间接求出未知电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