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位再生医疗技术治疗烧伤的护理配合
- 格式:pdf
- 大小:182.05 KB
- 文档页数:2
再生医疗技术配合微波照射治疗压疮的应用体会【摘要】目的探讨美宝湿润烧伤膏(mebo)结合微波照射对压疮的治疗效果和护理方法。
方法对51例合并压疮的患者创面进行评估,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依据创面情况采取湿润暴露疗法,外敷美宝湿润烧伤膏(mebo),配合微波治疗,分析两种方法的治疗效果及治疗天数。
结果观察组患者创面痊愈30处,有效11处,无效2处。
结论采用皮肤再生医疗技术配合微波照射治疗压疮疗效满意,操作方法简单,安全可靠,较传统疗法有更为明显的优势。
【关键词】皮肤再生医疗技术;压疮治疗;美宝湿润烧伤膏;微波照射压疮是由于局部软组织持续受压,血液动力学改变,导致组织缺血、缺氧、营养代谢障碍而发生变性、坏死的病理过程,从病理生理学上称为压力性溃疡或压疮[1],压疮可继发感染使患者病情加重,增加患者痛苦,严重者可危及生命,因此怎样治疗压疮是临床治疗护理的一大课题,也是评价护理工作质量和管理水平的一项重要指标,为更好地以科学的态度和方法解决压疮的问题,我科自2008年12月至2012年4月中,以再生医学理论为指导,使用美宝湿润烧伤膏加微波照射对51例不同分期的压疮创面进行规范治疗与护理,收到十分理想的临床效果。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病例共51例,男36例,女15例,原发病:脑出血15例,呼吸衰竭10例,多脏器衰竭5例,复合伤10例,心肺复苏术后11例,压疮面积:最小的1 cm×1 cm,最大的8 cm ×6 cm,压疮部位:观察组25例,分布于骶尾部8处,坐骨结节部6处,髂嵴部6处,股骨大粗隆部8处,跟骨部9处,肩胛下6处,共计43处,一期13处,二期16处,三期14处,对照组26例,压疮分布于枕部5处,肩胛下7处,髂嵴8处,骶尾部10处,小腿外侧8处,共计38处,一期10处,二期16处,三期12处。
1.2 压疮分期瘀血红润期(一期):表现为红、肿、热、麻木或出现水泡;炎性浸润期(二期):表面呈紫红色,皮下产生硬节或出现水泡;溃疡期(三期):轻者浅层组织感染,脓液流出,溃疡形成,严重者坏死发黑,脓液分泌物增多,有臭味,感染向周围及深部组织扩散,可达骨面[2]。
烧伤患者护理要点
烧伤患者护理的要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保持呼吸道通畅:烧伤患者可能会有呼吸道水肿或痰液积聚,护士需要定期清除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
2. 防止感染:烧伤患者的皮肤损伤会增加感染的风险,护士需要戴上无菌手套处理伤口,避免交叉感染。
同时,护士还需留意烧伤患者是否出现感染征象,如发热、红肿等。
3. 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烧伤患者可能会出现体液丧失和电解质紊乱,护士需要监测患者的体液入出量和电解质水平,并适时补充。
4. 控制疼痛:烧伤患者常常会有剧烈的疼痛感,护士需要通过药物或非药物方法控制患者的疼痛,使其舒适。
5. 营养支持:烧伤患者需要高热量、高蛋白的饮食,以促进伤口愈合和身体恢复。
护士需要监测患者的饮食摄入情况,并配合医生调整饮食方案。
6. 精神护理:烧伤患者常常会产生各种负面情绪,如焦虑、抑郁等,护士需要倾听患者的心声,提供心理支持,并帮助患者调整情绪。
7. 翻身和体位:烧伤患者在床边翻身和体位改变时,需要特别小心,以免进一步损伤患者的皮肤。
8. 康复和康复护理:对于重度烧伤患者,康复护理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
护士需要与康复医师和物理治疗师等多学科合作,帮助患者康复并恢复功能。
严重烧伤病人的营养支持护理作者:吴秀艳程佩军来源:《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2014年第02期【摘要】目的探讨严重烧伤病人营养疗法中的护理经验。
方法回顾性总结和分析43人的营养护理疗法,休克纠正过后,实行早期胃肠道营养,4-7天静脉营养液以能量为主,此后注意加强蛋白质,氨基酸、及脂肪乳剂的补充。
结果43人均未出现体重明显下降及营养不良,治疗中也未发生严重并发症,全部治愈。
创面愈合时间为36-82天。
结论严重烧伤的营养支持宜采用胃肠道与静脉营养相结合的原则,而护理工作至关重要。
【关键词】严重烧伤;营养;护理我院自2009年以来,共收治43例烧伤患者,对其加强了肠内营养支持治疗护理,取得满意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总结报告如下。
严重烧伤后,机体处于超高代谢状态,极易引起热能及自身蛋白大量消耗和分解,导致机体负氮平衡。
充分有效地营养支持疗法能为机体提供创伤修复所需要的热能和各种营养物质,并可阻止或减少自身蛋白的分解,增强机体免疫力和创面再生修复能力。
自1994——1998年,对68例严重烧伤病人加强了肠内、肠外综合营养支持治疗护理,取得满意效果。
现总结如下。
1临床资料43例人中,男25例,女18例,年龄18-37岁,其中汽油烧伤25例,热液烫伤17例,电灼伤1例。
烧伤面积在45%-89%之间,以深Ⅱ°-Ⅲ°混合伤为主。
病人在休克期过后或休克期末,视情况给予饮食,一般于伤后第4天行静脉高营养治疗,并视病情需要间断输新鲜血浆。
疾病全过程未发生重大并发症,而且全部治愈,创面愈合时间最短36天,最长82天。
2营养支持的护理方法2.1预防并发症尽早预防多器官功能损伤,保护好每一个脏器,伤后尽早采用烧伤湿性医疗技术处理创面,力争烧伤创面能够原位再生修复。
早期进行功能锻炼等,用蓉生静丙以提高免疫力。
积极预防并发症、防治肾、肺、心、肝、脑等重要脏器损伤和纠正水电解质紊乱、酸碱平衡失调。
及时进行抗感染、抗休克。
烧伤护理操作流程及其评分标准烧伤是一种常见的外伤类型,不仅会给患者带来痛苦,同时也给医护人员带来巨大的挑战。
正确的烧伤护理操作流程对于促进患者康复至关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烧伤护理操作流程,并提供相应的评分标准,以确保护理过程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第一部分:烧伤护理操作流程一、评估烧伤程度:1. 判断烧伤的程度,根据烧伤范围和深度,分为一、二、三度。
2. 评估烧伤伴随的病情,包括呼吸、循环和内脏损害等。
二、处理烧伤伤口:1. 洗手并佩戴适当的防护装备。
2. 清洗伤口:使用生理盐水或清洁的温水轻轻清洁伤口,去除其中的污物和异物。
3. 质地温和的消毒剂:使用局部抗生素药膏为伤口消毒,减少感染发生的风险。
4. 制定个性化的换药计划:根据烧伤的深度和程度,确定换药的频率和使用的药物。
5. 进行烧伤伤口的局部敷料:选择适当的敷料,保护伤口并促进愈合。
三、疼痛管理:1. 使用适量的镇痛药:根据烧伤的程度和疼痛指数,给予口服、静脉注射或局部应用的镇痛药物。
2. 提供心理支持:处理疼痛不仅仅是药物治疗,还需要给予患者心理上的支持和安慰。
3. 监测镇痛效果:定期评估患者的疼痛程度,调整药物剂量以确保镇痛效果。
四、感染预防:1. 保持手卫生:医护人员在接触烧伤患者前后进行彻底洗手,并佩戴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
2. 使用无菌技术:在处理伤口时,使用无菌的拭子、手套和其他物品,以防止二次感染。
3. 监测体温:经常检测患者的体温,在感染发生的早期发现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第二部分:烧伤护理操作评分标准根据烧伤护理操作的准确性和有效性,以下是针对不同方面的评分标准:一、操作评分标准:1. 评估烧伤程度的正确程度。
2. 对烧伤伤口进行处理和清洁的准确性。
3. 适用正确的消毒剂及其使用方法。
4. 制定合理的换药计划和敷料选择。
5. 镇痛管理措施的准确与否。
二、感染预防评分标准:1. 手卫生措施的遵守程度。
2. 无菌技术的应用正确性。
3. 感染监测和早期发现的能力。
烧伤创面病人的护理措施烧伤是一种常见的创伤,由于其对皮肤和组织的严重破坏,给患者带来了很大的身体和心理痛苦。
护理烧伤创面的过程中,护士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来帮助病人恢复,并最大限度地减少疼痛和感染的风险。
以下是我为您提供的详细指南。
第一步:情绪支持和安慰烧伤对患者的心理和情绪冲击很大,所以建立一个温暖、安全和宽容的环境非常重要。
护士应该采取温和的语气和体态,鼓励患者表达他们的感受,并提供情绪支持和安慰。
定期和患者进行交流,并提供他们需要的信息和解答疑虑。
第二步:评估和分级烧伤伤势的严重性护士需要评估烧伤创面的严重程度,以便制定适当的护理计划。
常用的创面严重程度分级系统有一、二、三度等。
病人应该尽快送到专业烧伤中心,以便由经验丰富的医生进行进一步的评估和治疗。
第三步:保持呼吸道通畅由于烧伤可能涉及头部、颈部和胸部的区域,有可能造成呼吸道的阻塞。
护士要密切关注患者的呼吸状况,并及时采取必要的措施来保持呼吸道通畅,如维持正确的身体位置、使用吸氧装置或呼吸机等。
第四步:控制疼痛烧伤会给患者带来剧烈的疼痛,因此护士需要采取措施来控制疼痛,以提高患者的舒适度。
疼痛管理可以通过使用药物(如镇痛药)和非药物(如应用冷敷或促进放松的方法)的方式进行。
第五步:预防感染由于烧伤破坏了皮肤的完整性,使得病人容易受到细菌感染。
因此,护士需要采取一系列预防措施来减少感染的风险,如保持创面的干燥和清洁、正确使用无菌技术、经常更换敷料等。
护士还需要密切观察病人的创面情况,及时发现并处理任何感染迹象。
第六步: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烧伤患者常常会因为创伤区域的液体丢失而导致水电解质平衡失调。
护士需要监测病人的液体摄入和排出情况,并按照医嘱给予适当的液体和营养支持,以维持病人的水电解质平衡。
第七步:协助创面修复和愈合烧伤创面的修复和愈合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
护士需要与医疗团队合作,为病人提供必要的伤口护理、敷料更换和物理治疗等。
此外,护士还需要教育患者和其家人如何正确进行创面护理,包括保持创面的干燥和洁净,避免暴露在阳光下,正确使用药物等。
皮肤原位再生医疗技术治疗残余创面疗效观察
李宽民;田仁宽
【期刊名称】《中国烧伤创疡杂志》
【年(卷),期】2010(022)002
【摘要】目的:观察皮肤原位再生医疗技术在烧伤残余创面中的疗效,分析其应用价值.方法:对近10年来收住院的大面积深度烧伤后残余创面患者在翻身床上采用湿润烧伤膏油纱半暴露治疗,每日换药4次.结果:本组42例患者,41例均在3周内愈合,1例转家庭治疗,回访得知5周后愈合.结论:在翻身床上运用皮肤原位再生医疗技术治疗大面积深度烧伤残余创面效果显著,具有方法简单,费用低,疗效短,患者痛苦少,依从性高等优点.
【总页数】3页(P89-91)
【作者】李宽民;田仁宽
【作者单位】商洛市中医医院烧伤创疡科,陕西,商州,726000;商洛市中医医院烧伤创疡科,陕西,商州,726000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皮肤原位再生医疗技术和美宝湿润治疗外科创伤后皮肤缺损与术后皮肤坏死56例临床体会 [J], 郭德才
2.皮肤原位再生医疗技术联合微针导入治疗白癜风疗效观察 [J], 郑羽宇;杨书平;戴婷;杨晓华;伍运霞
3.皮肤原位再生医疗技术治疗褥疮167例疗效观察 [J], 徐钊
4.皮肤创面无机诱导活性敷料治疗烧伤残余创面的疗效观察 [J], 李华涛;海恒林;吴胜刚;李强;王黎丽;周晓英;严雷
5.皮肤原位再生医疗技术和美宝湿润治疗外科创伤后皮肤缺损与术后皮肤坏死56例临床体会 [J], 郭德才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再生医疗技术创面处理用于手指末节组织缺损的治疗效果发表时间:2020-12-22T15:04:40.070Z 来源:《健康世界》2020年第21期作者:崔庆成,陈平,杨银发,孙静男,张水德,陈庄平[导读] 探究手指末节组织缺损应用再生医疗技术创面处理的临床治疗效果。
崔庆成,陈平,杨银发,孙静男,张水德,陈庄平云南省昆明市富民县人民医院外一科云南省昆明650400【摘要】目的探究手指末节组织缺损应用再生医疗技术创面处理的临床治疗效果。
方法选择2019年4月至2020年10月期间在本院进行治疗的61例手指末节组织缺损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对患者创面全部选择再生医疗技术处理。
结果 61例患者72根手指在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感染现象,恢复良好,平均愈合时间为(33.7±7.7)天,创面愈合率为100.00%,手指长度完全恢复率88.52%,部分恢复11.48%。
结论手指末节组织缺损应用再生医疗技术创面处理,有助于恢复患指长度,保存手指完整性及外形,改善疼痛、促进恢复,操作简单,广泛应用于临床。
【关键词】再生医疗技术;创面处理;手指末节组织缺损临床中手指外伤较为常见,相关调查数据显示,每年急诊手外伤患者占比30%至40%左右[1]。
手外伤中发生率较高的为手指末节缺损,临床主要以皮瓣移植、植皮、短缩包埋、再植治疗为主。
但是此类治疗方案操作复杂,对技术要求高,存在手指短缺、手指变形风险,影响手指功能的恢复。
随着临床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再生医疗技术逐渐广泛用于临床。
相关临床研究,原位再生医疗技术用于皮肤缺损效果显著[2]。
因此本次针对手指末节组织缺损应用再生医疗技术创面处理的治疗效果展开了研究,同时将2019年4月至2020年10月期间在本院进行治疗的61例手指末节组织缺损患者纳入本次研究对象。
详情如下:1 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2019年4月至2020年10月期间在本院进行治疗的61例手指末节组织缺损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末节组织缺损72根手指。
皮肤原位再生复原技术治疗电弧光烧伤创面的临床体会
叶小莉;魏平;李飓
【期刊名称】《中国烧伤创疡杂志》
【年(卷),期】2011(23)5
【摘要】目的总结我院治疗电弧光烧伤的临床经验,提高其治疗水平.方法采用皮肤原位再生复原技术处理191例电弧光烧伤创面,以创面愈合情况来评定临床疗效.结果 191例电弧光烧伤患者的创面全部自行愈合.结论皮肤原位再生复原技术治疗电弧光烧伤创面可促进创面愈合,减少瘢痕形成,缩短住院时间,是治疗电弧光烧伤的理想方法之一.
【总页数】3页(P356-358)
【作者】叶小莉;魏平;李飓
【作者单位】610027 四川成都,武警四川省消防总队医院烧伤科;610027 四川成都,武警四川省消防总队医院烧伤科;610027 四川成都,武警四川省消防总队医院烧伤科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皮肤原位再生复原技术治疗小儿烧伤的临床体会 [J], 郭西华;邹元明
2.皮肤原位再生复原技术治疗高海拔地区会阴部烧伤128例临床体会 [J], 樊新海;蒋建纲;刘盛;李挺
3.皮肤原位再生复原医疗技术在磷烧伤创面修复中的临床应用 [J], 程德跃;陈立宴;王建学;刘千肇
4.高海拔地区应用皮肤原位再生复原技术治疗电弧光烧伤的临床分析 [J], 刘盛;樊新海;李挺
5.皮肤原位再生修复在电弧光烧伤创面中的运用 [J], 李飓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烧伤患者的护理措施
烧伤患者的护理措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创面护理:保持创面清洁,避免感染。
根据创面的大小、深度和位置,选择适当的敷料进行覆盖。
定期更换敷料,观察创面的愈合情况。
对于深度烧伤的患者,可能需要进行清创、植皮等治疗。
2. 疼痛管理:烧伤患者往往会经历剧烈的疼痛。
根据患者的疼痛程度,给予适当的镇痛药物。
同时,可采取舒适的体位,如抬高患肢,以减轻疼痛。
3. 感染预防:烧伤创面容易发生感染,因此要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密切观察创面有无红肿、渗出等感染迹象。
遵医嘱使用抗生素,预防和控制感染。
4. 饮食护理:提供高蛋白质、高维生素、高热量的饮食,以促进创面愈合。
对于口腔烧伤的患者,可给予流食或软食。
5. 心理护理:烧伤患者可能因疼痛、外观改变等原因出现心理问题。
给予患者心理支持,鼓励其表达情感,帮助他们树立信心,积极配合治疗。
6. 功能锻炼:对于烧伤部位影响肢体功能的患者,要尽早进行功能锻炼,预防关节僵硬和肌肉萎缩。
7. 并发症观察:烧伤患者可能出现休克、感染、败血症等并发症。
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如有异常及时报告医生。
8. 健康教育:向患者及家属介绍烧伤的预防、治疗和护理知识,指导他们正确进行创面护理和康复锻炼。
总之,烧伤患者的护理需要全面、细致,要注重创面护理、疼痛管理、感染预防、饮食护理、心理护理等多个方面,以促进患者的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