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经济学6:意识形态理论
- 格式:ppt
- 大小:920.50 KB
- 文档页数:17
新制度经济学意识形态理论与我国意识形态安全·87·新制度经济学意识形态理论与我国意识形态安全∗王 岩 魏崇辉【内容提要】在新政治经济学视阈下,作为新制度经济学组成部分的意识形态理论的资本主义性质未发生根本改变,对我国意识形态安全形成了诸多威胁。
为了应对新制度经济学意识形态理论的威胁,维护我国意识形态安全,必须坚持党管意识形态,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政治制度,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加强对新制度经济学等西方思潮的批判性研究,牢固树立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坚持改革开放,坚持国家利益至上。
【关键词】新制度经济学 意识形态理论 意识形态安全 马克思主义作者简介:王岩(1964-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江苏南京210016);魏崇辉(1979-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人文学院博士研究生(江苏南京210016)。
从新政治经济学的角度看,新制度经济学采用经济学的理论预设、方法论、交易范式分析政治、意识形态等问题,是横跨经济学和政治学的交叉学科。
意识形态理论是新制度经济学重要组成部分。
“事实上,诺斯把非利益最大化的价值目标引入人们选择矩阵中,在根本上是对经济活动中的非理性因素的‘理性化’,其实质是理性选择模式的扩张。
”①新制度经济学意识形态理论是新古典经济学模式的修正,其资本主义性未发生根本改变。
更为关键的是,包含意识形态理论的新制度经济学是一种新自由主义思潮,是资本主义意识形态。
综合视阈的新制度经济学意识形态理论对我国意识形态安全形成了诸多威胁。
一、新制度经济学意识形态理论及其实质意识形态理论包含有对意识形态的基本认知、对意识形态发展道路的思考等内容。
新制度经济学意识形态理论应该从新政治经济学与新自由主义双重视阈考量,对其本质的认识亦当如此。
1.作为新制度经济学组成部分的意识形态问题的凸现新政治经济学以经济学的角度切入政治领域,用经济学的方法来关注政治问题,这与近代最初构建起的政治经济学有很大不同。
第35卷第2期南都学坛(人文社会科学学报)Vol.35No.22015年3月AcademicForumofNandu(JournaloftheHumanitiesandSocialSciences)Mar.2015收稿日期:2015-01-06作者简介:陈勇勤(1957— ),四川省宣汉县人,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理论经济学等。
“经济—制度—意识形态”与经济原则陈勇勤(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北京100872) 摘要:经济是产业和政策;制度是社会的游戏规则;意识形态是制度变迁的一个重要因素;利益最大化是用数学求解经济学问题的一种方法;市场出清是供求的理性状态;效率是生产的客观要求。
斯密给出道德自律下的道德人,边沁给出法律他律下的守法人,一个经济人必须是道德人+守法人+经济人。
凡勃伦说的“制度”近似于意识形态,诺斯说的“制度”是个较完善的概念(正式规则+非正式规则)+(道德+守法)。
意识形态是普遍存在的,不能回避它;意识形态的自主性是现实的,但又是有限的。
哲学上看,最优化问题展示出辩证法。
概率和数学规划一同出现在非均衡模型,可认为这是自然组合。
效率必须与收益相结合才有统计意义。
文化与制度变迁需要进一步思考。
关键词:经济;制度;意识形态;利益最大化;市场出清;效率中图分类号:F0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6320(2015)02-0104-09 经济由人、物质和制度三个经济变量构成,制度是经济的一个构成因子。
根据诺斯的观点,制度由国家、产权和意识形态三个制度变量构成,则意识形态是制度的一个构成因子。
经济原则主要指利益最大化、市场出清和效率三个重要原则。
我们的讨论就围绕着这几个问题展开。
一、经济是产业和政策经济首先是人为生存而做出的一种活动,即通常所说的经济活动。
人的生存和生活需要产品,产品需要通过使用工具的生产过程才能得到,产品和工具都是物质。
生产是人和物质的合力形态,产品是人对物质的使用。
对诺斯意识形态理论的评析高 伟 黄少安一、诺斯新经济史理论的框架诺斯的新经济史理论框架依赖于三个基本假设:第一,个人行为假设;第二,订立和实施作为合同基础的规则要花费成本的假设;第三,思维形态改变最大化行为的假设(D ouglass C1 N orth,1981)。
这三个基本假设是相对于新古典理论提出的。
诺斯的新经济史理论框架建立在三个假设之上,可以概括为:贸易收益只能通过委托人之间或委托人与代理人之间订立合同实现,而订立合同构成了一个政治/经济体系的制度框架。
因此,没有某种形式的政治秩序,有组织的贸易就无法实现。
事实上,在这种情况中,高交易成本阻止了经济组织的出现。
对简单的政治和经济组织来说,当思维形式(意识形态)一致时,习俗就足以决定组织的结构。
当来自专业化和劳动分工的贸易收益导致越来越复杂的政治和经济组织形式出现时,获得这些贸易收益所需的资源成本将增加。
资源成本的增加不仅是因为测度和实施由专业化程度提高导致的不断拉长的链条的成本增加,而且是因为思维形式(意识形态)上的多样性将成为交换过程参与者关系的特征,它要求更多的资源投入对合同的描述和实施上。
意识形态是制度运行和制度变迁的润滑剂。
诺斯认为,解释历史上的经济绩效需要三大理论:人口理论、知识存量增长理论和制度理论。
其中制度理论的主要部分是:(1)所有权理论,描述个人和团体的激励制度;(2)国家理论,国家规定着和实施着所有权;(3)意识形态理论,解释各种不同的关于现实的观念如何影响个人对变革“客观”环境的反应(D ouglass C1N orth,1981)。
由于人类受其自身生产能力和生存环境的约束,只有通过“交易”这一基本活动才能获得经济效益和安全保障,而所有权是交易的基本先决条件,所有权结构的效率引起经济增长、停滞或经济衰退。
国家规定着所有权的结构并最终对所有权结构的效率负责。
此外,由于约束行为的衡量费用很高,如果没有思想信念(意识形态)约束个人最大限度追逐利益,就会使经济组织的活力受到威胁。
作者: 李艳
作者机构: 河北师范大学法政学院,石家庄050091
出版物刊名: 学术交流
页码: 92-95页
年卷期: 2010年 第10期
主题词: 新制度经济学;意识形态;理论解读
摘要:新制度经济学探讨了意识形态的内涵及其制度性功能、成功意识形态的特征、在维持国家稳定中的作用以及意识形态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等。
中国学者对新制度经济学意识形态的理论解读主要涉及意识形态与理性选择的关系、意识形态功能实现的内在机制及功能限度、意识形态与人力资本的关系等。
此外,学者们还对诸如意识形态起源、意识形态产生差异的原因、意识形态成本等问题做出了与西方学者不同的诠释。
总体而言,我们对于该理论引介和阐释较多而应用较少,其实新制度经济学意识形态理论弥补了中国传统意识形态理论重政治与社会功能而轻经济与管理功能的不足,可以用其来分析中国很多的现实问题,为我们理解当代中国制度变迁提供新的视角。
新制度经济学的意识形态理论简评
古小军
【期刊名称】《经济与社会发展》
【年(卷),期】2005(003)010
【摘要】新制度经济学运用经济学的概念和分析工具,将意识形态作为影响经济绩效和制度演进的内生变量纳入分析框架,建构了颇具特色的意识形态理论.这一理论
的主要内容包括意识形态的实质和起源、意识形态的变化、成功的意识形态的特征、意识形态的人力资本理论以及意识形态在经济发展和制度稳定或变迁中的作用等问题.新制度经济学较为成功地探讨了意识形态的经济性功能、制度性作用,对仍处于
经济转轨和社会转型的后发型的中国等国家来说也不乏借鉴和启示意义.但是,如同
任何其他理论一样,这一理论也有其不完善及有失偏颇的一面.
【总页数】3页(P52-54)
【作者】古小军
【作者单位】泉州师范学院人文学院,福建,泉州,362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091.349
【相关文献】
1.新制度经济学意识形态理论对我国意识形态安全的威胁透析 [J], 魏崇辉
2.新制度经济学的意识形态理论本质——基于构建基础与引入根由视角 [J], 魏崇
辉
3.新制度经济学意识形态理论批判与中国意识形态安全——一个研究框架构建的尝试 [J], 魏崇辉
4.科学发展观的现实经济功能——一种基于新制度经济学意识形态理论的学理分析[J], 洪光东
5.意识形态理论的契合、互补与超越——马克思主义与新制度经济学 [J], 魏崇辉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意识形态理论汇编(3篇)意识形态理论汇编(一)意识形态是一种对于社会、政治、经济以及文化等方面的观点、信念和价值体系。
它能够影响和塑造人们的思想、行为和行动。
以下是三篇关于意识形态理论的汇编:1.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认为,意识形态是由社会制度和经济基础决定的。
马克思主义强调社会存在决定意识,即人们的思想观念是由他们所处的具体历史条件和经济利益决定的。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认为,在阶级社会中,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通常是控制和压迫被统治阶级的工具。
因此,推翻旧的意识形态,建立以工人阶级为核心的新的意识形态是革命的任务。
2. 自由主义意识形态理论:自由主义意识形态理论强调个人自由和个体权利的重要性。
自由主义认为,人类个体应该享有自由决定自己生活的权力,并追求自己的幸福和利益。
自由主义意识形态强调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的重要性,认为这些制度可以保障人们的自由和权利。
自由主义意识形态理论主张个体应该在法律和道德的约束下追求自己的利益,并通过经济和政治参与来实现个人与社会的共同利益。
3. 宗教意识形态理论:宗教意识形态理论认为,宗教对于个体和社会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
宗教意识形态认为,宗教信仰和传统的价值观念是指导人们生活和行为的根本原则。
宗教信仰可以提供个体安慰、道德准则以及生活意义的解释。
宗教意识形态理论认为,个体和社会的稳定和道德秩序依赖于宗教信仰的力量。
不同宗教的意识形态可能会对社会和个体产生不同的影响。
这三篇汇编向我们展示了不同的意识形态理论,每一种理论都对人们的思想、行为和社会产生了至关重要的影响。
它们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不同的观点、价值和信仰,并促使我们对社会、政治和文化的发展有更深入的思考。
意识形态理论汇编(二)意识形态是一种对于社会、政治、经济以及文化等方面的观点、信念和价值体系。
它能够影响和塑造人们的思想、行为和行动。
以下是三篇关于意识形态理论的汇编:1. 实用主义意识形态理论:实用主义意识形态理论认为,意识形态应该以实际的结果和效益为准绳。
作者: 魏崇辉
作者机构: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南京210044
出版物刊名: 学术交流
页码: 97-101页
年卷期: 2011年 第10期
主题词: 新自由主义;新政治经济学;新制度经济学;意识形态理论
摘要:在新政治经济学视阈下,新制度经济学之意识形态理论构建在其交易费用理论、产权理论与国家理论之上。
新制度经济学引入意识形态是出于一种自洽性的需要。
代表国际垄断资本利益的新自由主义思潮,在处于社会转型期的当代中国谋求利益。
新制度经济学充当了新自由主义思潮的当代中国代表。
作为一个本来在西方影响力有限的新自由主义思潮,新制度经济学却在社会主义中国受到热捧,充当了垄断资本利益的代言人。
对新制度经济学的认识极有必要。
对作为新制度经济学组成部分的意识形态理论的全面认识需要新自由主义视野。
新制度经济学是一种新自由主义思潮。
新自由主义的价值理念隐含在新政治经济学的分析过程之中。
新制度经济学之意识形态理论构建与引入的过程本质上是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展示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