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 《数学综合与实践活动》 数学活动评价表
- 格式:doc
- 大小:18.88 KB
- 文档页数:1
初中数学如何评课听课、评课是学校教研活动中最常见的形式,是同行之间最高层次的对话,也是提高教师业务水平的最有效的途径。
通过听课、评课这一活动,能促进教师自觉地对教学过程进行反思,改善数学学习过程,深化对课堂教学的认识,有助于教学改革的顺利推进和先进的教学理念的逐步形成;能把教师静态的个人行为转化为动态的学术讨论,把授课时的隐性思维凸显成教育理论平台上的显性思维,把个人经验和集体智慧有机地结合起来,有助于形成坦诚直言、追求发展的教研文化。
显然在新课程标准下,评课已不再是“重点是否突出,内容是否完成,技能是否掌握”等单一的知识目标观,也不再是“板书是否清晰,语言是否流畅,用词是否合理”等片面的艺术价值观。
新课程标准下的评课,要求教师不但能发现问题,分析课堂教学行为背后隐藏的观念,而且能以现代教育科学理论为指导,以新课程标准为依据,对数学课堂教学的课前目标设计、课堂实施过程、课后跟踪反馈等内容进行多角度、多视点的审视。
1.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目标应具有科学性、全面性、层次性科学性:指教学目标的制定符合教学大纲及教材要求,切合学生实际,符合学生认识规律,符合知识的产生、形成、发展规律。
全面性:指目标的多元化,既要有知识传授,能力的培养,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又要有思想品质的教育。
层次性:反映在了解、理解、掌握、灵活应用四个层次上。
在传授基本数学思想程度上有渗透、介绍、突出之分。
根据以上三性,评课时可从以下四点加以评价。
(1)能否对照课标,确定知识的要求;(2)对四种能力的要求是否符合教学实际;(3)是否含有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4)是否体现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和初步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2.教学内容的选择“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学内容的安排,既要注意数学知识的系统性,又要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
而现行的数学课本反映了数学的逻辑体系,而不是数学的认识体系,因此在不违背逻辑体系的前提下,尽可能按照数学知识的形成与发展的过程进行教学。
课程简介初中数学综合与实践活动以及评价建议【课程简介】本模块对标准的“初中数学综合与实践活动”及“评价建议”分别进行了分析和解读。
在综合与实践活动部分,探讨标准设置综合与实践活动的的背景、价值及意义,提出了设计综合与实践活动的教学设计思路及教学建议,提供并详细分析了几个综合与实践活动的案例。
在评价建议部分,重点分析了评价的主体与方法的多元化、中考的变化趋势以及面临的挑战。
通过学习本课程,学员可以达到如下目标:(1 )熟知并理解《标准》中对综合与实践活动、评价建议的相关要求;(2 )乐意尝试探索综合与实践活动的教学,积极探索多种评价方式和手段对学生进行激励性的评价。
【学习要求】带着对综合与实践活动、评价的具体案例、问题进入学习,学习中可以认真倾听别人的观点,积极思考相关问题,并及时记录学习过程中的思维火花或困惑,能够在研修平台上共享具体的案例及问题,学习结束后能够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积极尝试提出的建议,努力探索更多、更好好的实施综合实践活动以及评价的策略,并将策略和思考与更多的人沟通和共享。
专题讲座初中数学综合与实践活动以及评价建议王尚志(首都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张思明(北京大学附属中学)刘静(北京教育学院宣武分院)一、综合与实践的价值、案例分析及教学建议(一)设立综合与实践的背景和价值综合与实践之所以要作为一个独立的领域,其中很重要的原因是要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要培养学生综合利用知识的能力,如果仅仅满足于每一个具体的领域里的知识,就没有给学生综合使用知识提供机会。
另外,数学的发展非常关注应用,用数学去解决其他学科的问题,用数学去解决其它领域的问题,用数学去解决我们日常生活的问题,这都是数学发展越来越重视的事情。
创新能力在实践中同样十分重要,创新的基础需要有问题,需要解决问题,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出自己的想法。
而综合与实践活动,恰恰就为学生这方面的能力,提供了一个可操作、可实践平台。
从这几个方面来说,综合与实践活动,是非常重要的事情。
中学数学学科课堂教学评价方案(试行)北京教科院基教研中心一、基本理念和设计思路1、坚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
要发挥教学评价的教育功能,“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
确定中小学课堂教学评价指标体系,要从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出发,注重学生的学习状态和情感体验,注重教学过程中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和主体作用的发挥,强调尊重学生人格和个性,鼓励发现、探究与质疑,以利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注重考察体现素质教育课堂教学特征的基本要素课堂教学是一个准备---实施---目标达成的完整过程,是一个复杂多变的系统,要全面反映这个过程需要罗列相当多的因素。
确定课堂教学评价指标体系,既要着眼于课堂教学的全过程,又不能面面俱到,要突出体现素质教育课堂教学不可缺少的基本要素,以利于在评价中进行有针对性的诊断和正确的导向。
3、坚持评教与评学相结合,侧重评学课堂教学是教师组织和引导学生进行有效学习的过程,是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共同实现具体发展目标的过程。
“评教”,建立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这样才有利于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
“评学”,建立评价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学习效果的评价体系,以具体评价一堂课的教学效果。
课堂教学评价要以评学为重点,以此来促进教师转变观念,改进教学。
4、体现开放性课堂教学具有丰富的内涵,学科、学生、教师、教学条件诸方面的不同,使课堂教学情况千变万化。
确定课堂教学评价指标体系,既要体现课堂教学的一般特征,又要为不同学科和不同条件的课堂教学留有可变通的余地。
提倡创新,鼓励个性化教学。
5、坚持可行性可行性是实施评价的前提。
课堂教学评价指标体系要符合当前课堂教学改革的实际,评价标准是期待实现的目标,但又必须是目前条件下能够达到的,以利于发挥评价的激励功能;评价要点必须是可观察、可感受、可测量的,便于评价者进行判断;评价办法要注重质性评价和综合判断,力求简单、易于操作。
中学数学学科课堂教学评价表评课人姓名:评课人单位:课题名称:
讲课人姓名:讲课人单位:
对体现中学数学学科特色的三个评价要点的特征描述(1)数学思维活动的体现
1提出有数学特点的问题
2学生拥有足够的思维时空
3准确恰当地运用数学语言
4注重学习过程的质疑与反思
(2)数学思想方法的学习
1领悟数学知识中蕴含的数学思想方法
2准确地提炼与揭示数学思想方法
3有意识地运用数学思想方法解决问题
(3)数学应用意识的培养
1感受数学的美学价值
2灵活运用数学知识与方法解决数学本身的问题
3有意识地运用数学知识与方法解决社会实践中的问题
4数学建模的教学恰当有效
课堂教学评价基本登记评定办法。
初中数学学习中的实践活动评估方法第一篇范文:初中数学学习中的实践活动评估方法在当前的教育环境中,实践活动被认为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在数学学科。
实践活动的目的是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然而,如何有效地评估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成为了教育工作者面临的一大挑战。
本文将探讨初中数学学习中的实践活动评估方法,以期为教师提供一些实用的建议。
实践活动评估的原则1.过程性原则:实践活动评估应注重学生参与过程的表现,而不仅仅是最终成果。
2.个性化原则:评估应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尊重学生的学习风格。
3.多元化原则:评估方法应多样化,包括观察、访谈、作品分析等。
4.反馈性原则:评估结果应及时反馈给学生,帮助他们调整学习策略。
实践活动评估的方法1.观察法:教师通过直接观察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记录其行为、态度和合作情况。
2.访谈法:教师与学生进行一对一的访谈,了解他们的思维过程、困惑和解决方案。
3.作品分析法:教师对学生完成的实践作品进行分析,评估其知识运用、问题解决和创新能力。
4.自我评估法:学生对自己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进行评估,反思学习过程和成果。
5.同伴评估法:学生相互评估对方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促进互相学习和交流。
实践活动评估的指标1.知识运用:评估学生是否能正确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问题解决:评估学生是否能有效识别问题、分析问题并找到解决方案。
3.创新能力:评估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是否能提出新的观点、方法或思路。
4.合作能力:评估学生在团队中的沟通、协作和共享意识。
5.态度与习惯:评估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参与度、专注度和自律性。
实践活动评估的实施步骤1.制定评估标准:根据实践活动目标和内容,制定具体的评估标准。
2.培训评估人员:对教师进行评估方法的培训,确保评估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3.进行评估:在实践活动过程中或结束后,采用多种评估方法收集数据。
4.分析评估结果: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总结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
初中数学综合与实践活动总结报告数学是一门既严谨又富有创造性的学科,它不仅仅是一系列公式和定理的堆砌,更重要的是它能够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抽象思维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为了提高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兴趣和理解,以及培养他们的实际动手能力,我们组织了一系列的数学综合与实践活动。
本报告将对这些活动进行总结和分析。
一、数学综合与实践活动的目的和意义数学综合与实践活动的目的是通过设计和实施一系列的活动,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增强他们的数学学习动力,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使学生能够将数学知识和技能应用到实际问题中,并发展他们的综合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
这些活动不仅能够增强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而且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潜力,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和创新意识。
通过这些活动的设计和实施,不仅可以增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而且可以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和能力培养,使学生能够更好地应对日后的社会竞争和发展挑战。
二、数学综合与实践活动的设计和实施1.数学游戏竞赛数学游戏竞赛是一种培养学生数学运用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
我们组织了一场数学游戏竞赛,参赛学生分成若干队伍,每个队伍都需要完成一系列的数学游戏题目。
这些题目既具有一定的趣味性,又需要学生进行逻辑推理和计算操作,能够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力。
2.数学建模大赛数学建模是一种培养学生实际问题解决能力的重要方式。
我们组织了一次数学建模大赛,通过给定的实际问题,要求学生利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技能进行建模和解决。
这样的活动能够帮助学生将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应用到实际问题中,培养学生的综合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和实际问题解决能力。
3.数学实验活动数学实验活动是一种培养学生实验能力和动手能力的有效途径。
我们组织了一系列的数学实验活动,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实验操作,感受数学知识的积木,加深对数学概念的理解和把握。
4.数学实例分析活动数学实例分析活动是一种培养学生实际问题分析和推理能力的有效途径。
初中数学实践活动报告(共10篇):实践活动初中数学报告社会实践报告初中暑假实践报告综合实践报告范文篇一:初中数学实习报告金秋九月,我们走进了平果城关初中,进行了为期六周的实习生涯,主要进行数学教学和班主任工作实习.六周的教育实习虽短,却给我们每一位参加实习的同学留下了美好的回忆,通过实习,我们增强了自信,坚定了信念:就是成为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为祖国的建设添砖加瓦!下面我就谈一下这次实习的收获和体会:一.实习收获通过实习,使理论联系实际,使我们接触到与本专业相关的实际工作,培养和锻炼我们运用所学的知识,去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并对学生有了更多的了解,对教师的工作有了更为真实的体验,这些都有利于今后更快地适应新的工作环境。
通过实习,同学们增强了教师的责任感和荣誉感。
教师承担着教书育人重任,因而是光荣的。
因此,备更好的课,讲更多的知识,并且教会学生做人的道理都是我们实习的共同愿望通过实习,同学们增强了交际能力和表达能力。
在和学校领导、指导老师和学生相处的过程中同学们提高了自身的交际与沟通能力,并学会了用诚信、谦虚、好学和负责的态度解决各种问题;而一节课45分钟讲下来,也极大地锻炼了同学们的口头表达能力。
通过实习,提高了我们的教学能力和综合素质。
实习是全方位的实战训练,在艰苦的环境中锻炼了我们的身体素质;在教育教学中提高了我们的专业素质;在文明教育中完美了我们的人格素养.通过这次实习,同学们普遍感到自己在很多方面都有了提高。
直接参与教学工作,学到了实践知识,使理论与实践知识都有所提高,圆满地完成了本科教学的实践任务,提高了实际工作能力同时,可以检验教学效果,为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合格人才积累经验,为将来就业取得宝贵的经验,并为自己能顺利与社会环境接轨做准备。
这次实习使我得到很大的锻炼,一方面,积极地进行学习和积累;另一方面,在为学生传道授业解惑中,领悟到了一名人民教师的责任和使命. 六周里,同学们在教学认识、教学水平、教学技能以及为人处世等方面都受到了很好的锻炼,向社会展示了百院学子的良好素质,也为今后的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矗二.实习心得体会教师,教书育人,既要教书,也要育人,在见习过程中,我首先熟悉初一年级的教材,在此基础上,再听指导教师和其他有经验的教师上课,学习好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感受优秀教师的教学风采,听完课后自己再将听课笔记整理成教案,使自己融会贯通;与此同时,我认真批改作业,并去熟悉初一10(10)班学生的基本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