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心得体会 机械设计基础实验总结与体会

心得体会 机械设计基础实验总结与体会

心得体会 机械设计基础实验总结与体会
心得体会 机械设计基础实验总结与体会

机械设计基础实验总结与体会

机械设计基础实验总结与体会

广西科技大学鹿山学院

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

指导教师:班级:姓名:学号:成绩评定:指导教师签字:

年月日

实验一机构运动简图的测绘与分析

一、实验目的:

1、根据各种机械实物或模型,绘制机构运动简图;

2、学会分析和验证机构自由度,进一步理解机构自由度的概念,掌握机构自由度的计算方法;

3、加深对机构结构分析的了解。

二、实验设备和工具;

1、缝纫机头;

2.学生自带三角板、铅笔、橡皮;

三、实验原理:

由于机构的运动仅与机构中所有构件的数目和构件所组成的运动副的数目、类型、相对位置有关,因此,在绘制机构运动简图时,可以撇开构件的形状和运动副的具体构造,而用一些简略符号(见教科书有关“常用构件和运动副简图符号”的规定)来代替构件和运动副,并按一定的比例尺表示运动副的相对位置,以此表明机构的运动特

征。

四、实验步骤及方法:

l、测绘时使被测绘的机械缓慢地运动,从原动件开始,仔细观察机构的运动,分清各个运动单元,从而确定组成机构的构件数目;2、根据相联接的两构件的接触特征及相对运动的性质,确定各个运动副的种类;

3、选定投影面,即多数构件运动的平面,在草稿纸上徒手按规定的符号及构

件的连接次序,从原动件开始,逐步画出机构运动简图。用数字1、2、

3、……。分别标注各构件,用英文字母A、B、C、,……分别标注各运动副;

4、仔细测量与机构运动有关的尺寸,即转动副间的中心距和移动副导路的方向等,选定原动件的位置,并按一定的比例画出正式的机构运动简图。

五、实验要求:

l、对要测绘的缝纫机头中四个机构即a.压布、b走针、c.摆梭、d.送布,只绘出机构示意图即可,所谓机构运动示意图是指只凭目测,使图与实物成比例,不按比例尺绘制的简图;

2、计算每个机构的机构自由度,并将结果与实际机构的自由度相对照,观察计

算结果与实际是否相符;

3、对绘制的机构进行结构分析(高副低代,分离杆组;确定机构级别等)。

六、思考题:

1、一个正确的机构运动简图应能说明哪些内容?

2、机构自由度的计算对测绘机构运动简图有何帮助?

实验二齿轮范成实验

一、实验目的

1、掌握用范成法切制渐开线齿轮齿廓的基本原理;

2、了解渐开线齿轮产生根切现象的原因和用变位修正来避免根切的方法;

3、分析比较标准齿轮和变位齿轮的异同点。

二、设备和工具

1、齿轮范成仪;

2、圆规、三角板、绘图纸、剪刀、两支不同颜色的铅笔或圆珠笔,计算器(学生自备)

三、试验原理和方法

范成法是利用一对齿轮互相啮合时其共轭齿廓互为包络线的原理来加工齿轮的一种方法。加工时其中一轮为刀具,另一轮为轮坯,它们保持固定的角速比传动,完全和一对真正的齿轮互相啮合传动一样,同时刀具沿轮坯的轴向作切削运动,这样制得的齿轮的齿廓就是刀具刀刃在各个位置的包络线。若用渐开线作为刀具齿廓,则其包络线亦为渐开线。由于在实际加工时,看不到刀刃在各个位置形成包络线的

过程,故通过齿轮范成仪来实现轮坯与刀具间的传动过程,并用铅笔将刀具刀刃的各个位置记录在绘图纸上,这样就清楚地观察到齿廓形成的过程。

齿轮范成仪所用刀具模型为齿条插刀,仪器构造如下:

圆盘1绕其芯轴O转动,在圆盘的后面装了一个齿轮与横拖板2上的齿条啮合传递运动,横拖板可以沿水平方向左右移动,通过齿条、齿轮的啮合带动

圆盘转动,在横拖板上通过螺钉固定了一个齿条刀具模型3,齿条插刀的参数为:压力角α=20°;齿顶高系数hax=1;径向间隙系数Cx=0.25;摸数m=20;圆盘芯轴直径=20mm

四、实验步骤

1、根据已知的刀具参数和被加工齿轮分度圆直径,计算被加工齿轮的基圆、最小变位系数、最小变位量,标准齿轮的齿顶圆与齿根圆直径以及变位齿轮的齿顶圆与齿根圆直径,然后根据计算数据将上述六个圆画在同一张图纸上,并沿最大圆的圆周剪成圆形纸片,作为本实验用的“轮坯”;

2、把“轮坯”安装到仪器的圆盘上,必须注意对准中心;

3、调节刀具中线,使其与被加工齿轮分度圆相切,刀具处于切制标准齿轮时的安装位置上;

4、“切制”齿廓时,先把刀具移向一端,使刀具的齿廓退出轮坯中标准齿轮的齿顶圆,然后每当刀具向另一端移动2-3mm时,即在代表轮坯的图纸上用铅笔沿刀具轮廓描下其位置,此时应注意铅笔的落笔

方向必须始终保持一致,直至形成一至两个完整的轮齿为止,描画的过程中应注意齿廓形成过程;

5、观察根切现象,即观察刀具齿顶线是否超过被加工齿轮的啮合极限点;

6、重新调整刀具,即调整螺钉,使刀具中线对准与分度圆相切的位置,然后向后平行移动刀具,移动距离为避免根切的最小变位量,对好刀后,再用与切制标准齿轮的同样方式移动横拖板,加工变位齿轮。

五、原始数据:

(1)齿条:模数m=20压力角:α=20°齿顶高系数hax=1径向系数cx=0.25

(2)标准齿轮:分度圆半径r=80mmZ=8

1、齿轮几何参数计算:第二篇、《机械设计基础》实验报告3

机械设计基础实验总结与体会

-+实验二:渐开线齿轮齿廓范成原理实验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

目的:掌握用范成法制造渐开线的基本原理;掌握渐开线产生切齿干涉的原因和克服切齿干涉的方法;分析比较标准齿轮与变位齿轮的异同点。二、实验原理

范成仪上所用的刀具模型为齿条插刀。范成仪的构造如图所示,圆盘1绕其固定的轴心O转动,在圆盘的周缘有凹槽,槽内绕有尼龙绳2,尼龙绳在槽内以后,其中心线所形成的圆应该等于被加工齿轮的分度圆。尼龙绳的一端固定在横拖板3的a处,另一端固定在横板拖板的

b处。横拖板可以在机架4上沿水平方向移动,通过尼龙绳的作用,使圆盘相对于横拖板的运动等于被加工齿轮相对齿条的运动(新的范成仪根据此原理已采用齿轮与齿条传动)。在横拖板上另有一个带有刀具6的纵拖板5,转动螺旋8时,可使纵拖板相对于横拖板沿垂直方向移动,以调节刀具中线到轮抷中心的距离。

图齿轮展成仪结构示意图

1-托盘;2-轮坯分度圆;3-滑架;4-支座;5-齿条(刀具);6-调节螺旋;7、9-螺钉;8-刀架;10-压环

三、主要仪器设备及材料

1仪器:齿轮范成仪

2自备:圆规、铅笔、剪刀、三角板、绘图纸。四、试验方法与步骤1切制标准齿轮时,将刀具中线调节至与被加工分度圆相切的位置。2切制变位齿轮时,将刀具中线调节至离开被加工齿轮分度圆的切线一段距离xm,此值可由横拖板端面上的刻度读出。

3根据刀具的原始参数和被加工齿轮分度圆直径,计算出被加工的标准齿轮和变位齿轮的基

圆、根圆以及顶圆的直径,并将上述四个圆画在纸上。然后将纸剪成比顶圆直径大出1-2mm的圆形作为轮抷。变位齿轮顶圆直径以高度变位传动计算。4把代表轮抷的图纸放在圆盘上,对准中心后用压环压紧。

5开始切制齿廓时,可移动横拖板,将刀具推到范成仪的一端。然后每次向另一端移动一个不大的距离,这时就在代表轮抷的图纸上有铅

笔押下刀具刃的位置,直到形成2-3个完整的轮齿为止。

6用渐开线标准齿形样板检验齿轮的渐开线齿廓,观察有无切齿干涉现象。如有切齿干涉现象,则分析其原因,并计算出最小变位系数Xmin。

7按教师指定的变位系数X和步骤2所述的方法,重新调切刀具的位置,使其处于切削变位齿轮的位置进行切制齿轮。然后进行变位齿轮的齿廓检验。

8比较切制出的标准齿轮和变位齿轮的具厚、齿槽宽、齿距、齿顶厚、基圆齿厚、根圆、顶圆、分度圆和基圆的相对变化情况。五、实验数据记录、处理及结果分析

附页:渐开线齿轮范成原理实验报告

六、讨论、心得

通过实验,对渐开线标准齿轮以及变位齿轮的形成过程进行了深入了解,对它们的区别有了更深的认识。并且对齿条刀具的结构形状进行了了解,对根切现象以及根切现象的形成原因有了深入认识

渐开线齿轮范成原理实验报告

班级:学号:姓名:

一、原始数据

思考题:

1用齿轮刀具加工标准齿轮时,刀具和轮抷之间的相对位置和相对运动有何要求?为什么要有这样的要求?

解答:当切制标准齿轮时,相当于齿轮与齿条处于“标准安装”位置,

即:齿坯的分度圆与节圆重合、齿条刀具的中线与机床节线重合,所以齿坯的分度圆与齿条刀具的中线相切。齿坯的分度圆与齿条刀具的中线亦在做无摩擦的纯滚动,即在节点处V刀=V坯=r1ω坯。2齿条刀具的齿顶高为什么等于(hax+cx)m?

解答:与齿条不同的是,在刀具的齿顶多了一个顶部C=Cm部分,以便于在齿坯的根部切制出顶隙C=Cm。

3通过实验,你认为根切现象产生的原因是什么?避免根切的方法有哪些?解答:根切现象原因:刀具的齿顶线(或齿顶圆)超过理论啮合线极限点N避免根切:变位修正

※第三篇、机械设计基础实验报告

机械设计基础实验总结与体会

河北工程大学水电学院

机械设计基础实验报告

专业班级姓名学号

机构运动简图绘制

一实验名称:二实验原理:

三实验目的:

四实验仪器及设备:

五实验步骤:

六简要回答下列问题:

1、平面连杆机构有哪些类型?曲柄存在的条件是什么?哪些四连杆

机构能由转动转换为移动?

2、凸轮机构由哪些构件组成?在示教板上所列的几种凸轮机构中,指出凸轮和推杆运动形式?

平面机构自由度的计算公式:F=3n-2pL-pH

式中:F——机构自由度数目n——活动构件数

pL——低副数pH——高副数

渐开线齿轮范成实验报告

一、实验名称:二、实验原理:

三、实验目的:

四、实验仪器及设备:

五、实验步骤:第四篇、《机械设计基础》本科实验报告汇总

机械设计基础实验总结与体会

实验一:平面机构认知实验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

目的:通过观察机械原理陈列柜,认知各种常见运动副的组成及结构特点,认知各类常见机构分类、组成、运动特性及应用。加深对本课程学习内容及研究对象的了解。

要求:1、认真观察陈列柜,仔细揣摩分析

2、结合有关的实验展柜和教材的相关章节内容回答下列简答题,完成实验报告。二、实验原理

分批地组织学生观看、听讲陈列柜的展出和演示。初步了解《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所研究的各种常用机构的结构、类型、组成、运动特性

及应用。三、主要仪器设备及材料

JY-10B型机械原理陈列柜,共10柜,有近80个常用机构。四、试验方法与步骤第1柜机构的组成

1机构的组成:蒸汽机、内燃机

2运动副模型:平面运动副、空间运动副。第2柜平面连杆机构

1铰链四杆机构三种形式:①曲柄摇杆机构;②双曲柄机构;③双摇杆机构2平面四杆机构的演化形式

①对心曲柄滑块机构②偏置取冰滑块机构③正弦机构④偏心轮机构⑤双重偏心机构⑥直动滑杆机构⑦摇块机构⑧转动导杆机构⑨摆动导杆机构⑩双滑块机构第3柜连杆机构的应用

1鄂式破碎机、飞剪;2惯性筛;3摄影机平台、机车车轮联动机构;4鹤式起重机;5牛头刨床的主体机构;6插床模型。第4柜空间连杆机构

RSSR空间机构、4R万向节、RRSRR机构、RCCR联轴节、RCRC揉面机构、SARRUT机构第5柜凸轮机构

盘形凸轮、移动凸轮、圆柱凸轮、圆锥凸轮、槽状凸轮、等宽凸轮、等径凸轮和主回凸轮等多种形式;移动和摆动从动件;尖顶、棍子和平底从动件等;空间凸轮机构第6柜齿轮机构类型

1平行轴齿轮机构;2相交轴齿轮机构;3交错轴齿轮机构

第7柜轮系的类型

根据轮系中各齿轮的几何轴线是否变动分:定轴轮系、周转轮系、复合轮系第8柜轮系的功用:摆线针轮减速器、谐波传动减速器第9柜

间歇运动机构

间歇运动机构的类型:齿式棘轮机构、摩擦式棘轮机构、超越离合器、外槽轮机构、内槽轮机构、球面槽轮机构、不完全齿轮机构、凸轮式间歇运动机构。第10柜组合机构

反馈组合机构、叠加组合机构、串联组合机构、并联组合机构、复合组合机构五、实验数据记录、处理及结果分析思考题1:机构由哪几部分组成?

解答:机构由构件和运动副组成。其中,机构中的构件又可分成机架、原动件和从动件;而运动副又有低副和高副之分。

思考题2:平面连杆机构的特点是什么?

解答:优点:①平面连杆机构中的运动副都是低副,组成运动副的两构件之间为面接触,压强小、耐磨损,可承受较大的载荷;②低副的接触面容易加工,容易获得较高的制造精度;③连杆的长度尺寸可做的较大,可在较长距离传递运动,适合于操纵机构;④低副的约束为几何约束,无需附加约束装置。机械设计基础实验总结与体会

缺点:①低副有间隙,会引起运动误差积累,运动精度不高。②连杆机构设计复杂,难于实现复杂的运动规律。③连杆机构运动时产生惯性力难以平衡,所以不适用于高速的场合。思考题3:轮系的功用?解答:1实现大功率传动;2获得较大传动比;3用作运动合成;4用作运动分解;5实现变速传动;6实现换向运动。六、讨论、心得

通过实验了解了机构的基本组成、分类及实际模型。

实验二:机构运动简图测绘与分析实验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机械设计基础实验总结与体会

掌握根据实际的机器绘制机构运动简图的方法,学会用机构运动简图表达机械系统设计方案。二、实验原理

撇开实际机构中与运动关系无关的因素,并按一定比例及规定的简化画法表示各构件间相对运动关系的工程图形称为机构运动简图。三、主要仪器设备及材料1、测绘的机构

2、草纸、铅笔、橡皮、直尺、圆规等用品(自备)。四、试验方法与步骤

1、分析机构的运动情况,判别运动副的性质

通过观察和分析机构的运动情况和实际组成,先搞清楚机构的原动部分和执行部分,使其缓慢运动,然后循着运动传递路线,找出组成机构的构件,弄清各构件之间组成的运动副类型、数目及各运动副的相对位置。2、恰当地选择投影面

选择时应以能简单、清楚地把机构运动情况表示清楚为原则。一般选机构中多数构件的运动平面为投影面,必要时也可以就机械的不同部分选择两个或多个投影面,然后展开到同一平面上。

3、选择适当的比例尺

根据机构的运动尺寸,先确定各运动副的位置(如转动副的中心位置、移动副的导路方位及高副接触点的位置等),并画上相应运动副的符号,然后用简单的线条和规定的符号画出机构运动简图,最后要标出构件号数、运动副的代号字母及原动件的转向箭头。比例尺:

l

实际长度lAB(m)机械设计基础实验总结与体会

图上长度AB(mm)

4、计算机构自由度并判断该机构是否具有确定运动

在计算机构自由度时要正确分析该机构中有几个活动构件、有几个低幅和几个高副。并在图上指出机构中存在的局部自由度、虚约束及复合铰链,在排除了局部自由度和虚约束后,再利用公式计算机构的自由度,并检查计算的自由度数是否与原动件数目相等,以判断该机构是

否具有确定的运动。机构自由度计算公式为

F3n2PL PH

五、实验数据记录、处理及结果分析见附页:实验报告六、讨论、心得

通过对模型的实际测绘,了解并掌握了机构的运动简图的实际绘制方法。

附页:平面机构运动简图测绘实验报告

1绘制机构运动简图

2、思考题

(1)机构运动简图应包括哪些内容?

解答:比例尺、机架、原动件、从动件、运动副。(2)自由度大于或小于原动件数目时,会产生什么结果?解答:F=原动件数:机构各构件间的相对运动确定原动件数F:构件间的运动是不确定的原动件数>;F:构件间不能运动或产生破坏第五篇、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总结

机械设计基础实验总结与体会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总结

本学期我在3+2机电1301和3+2机电1302班进行机械设计基础的教学。《机械设计基础》是中职机电类专业的一门专业技术基础课。通过这一学期的教学,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效果,但也存在一些问题,现总结如下:

首先在教学内容方面。本学期注重教学内容的重组,重视结论,忽略详细的推导证明,删减过时内容。完善设计所必要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增加基本设计方法和实践性内容。比如在机构分析中,增加了解析法内容。解析法更能准确全面地反映工程实际,同时也是机械系统向智能化、高精度、高可靠性等方向发展的要求。结合专业培养目标整合教学内容。整合教学内容以后,简化了很多内容,学生负担减轻了,同时也提高了同学们的学习积极性、能够很好地参与到教学中。其次在教学方法改革方面。采用启发式、师生互动、诱导激励等教学方法,培养创新意识,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在课堂教学中,鼓励学生积极思考,敢于提出问题,回答问题,营造一个活跃的课堂氛围,使学生养成积极主动思维的习惯。通过教学方法的改革,改变了以往灌输式的教学模式,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

再次在实践性教学环节方面。实践教学是理论教学的最终落脚点,能够充分体现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灵活运用程度。实践教学包括实验教学和课程设计。实验教学是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工程意识的重要手段,是学生来验证一些结论现象的有效途径,本来应该增设设计型机

构方案构思组装实验,但是由于实践条件有限,不能很好实施。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是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的最后一个环节,其目的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基础理论知识的能力、工程分析能力和运用资料等基本设计能力。通过16、17两周的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同学们通过设计多套方案,进行比较选择,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性。在这次实践环节过程中,同学们都能积极参与进来,细心查阅资料,计算数据,最终完成设计图纸及说明书,通过同学们的完成程度可以看出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得到了提升,为以后从事机械设计行业打下了一定基础,收到了学生的好评,达到了很

2

好的教学效果。

最后在考核模式改革方面。结合实际情况,本学期在班上组织3次综合测评,针对每个阶段的学习内容尽量给出一些创新型的题目,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的同时,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同时注重应用基础理论与方法独立完成习题、作业情况的考核,通过布置作业等形式来考核学生的能力,针对学生的作业质量等进行详尽的评定,把平时作业的完成状况纳入课程的最终考评中。同时强调同学们平时学习的参与程度,大部分学生能积极地参与到

教学中来,能够针对不同时期的学习内容提出一定的想法。通过这种考核方式,加大了期末考核的过关率,同时也激发了同学们平时学习的积极性。

综上所述,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的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到课

程教学的每个环节,由于本学期时间和精力有限,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效果,但是不是很理想,我会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逐渐去完善教学每个环节,同时也应该加强在实践方面的教学探索。在今后的教学中注重基本理论知识的同时,增加新内容,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不断培养学生的动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创新能力、设计能力等。机械设计基础实验总结与体会

谢斌

xx-1-12第六篇、机械设计实训心得

机械设计基础实验总结与体会

机械设计实训心得

太多太多的感慨,太多太多的话想说。虽然很累,每天要算那么多的数据,画那么多的图,有时候连空闲的时间都没有,反反复复,有时算了几天的数据到最后就不合适了。还要从新确定数据。从新计算。有时候就想:搞设计咋就这么难呢!所有的可能性都是未知的,要自己一步步算,一步步校核,在一步步确定数据。

但心里却挺自豪的,自己终于做了一回设计人员,这要是在工厂里那可就宝贝蛋儿啦!我敢肯定,我爷爷要是活着,他肯定对他那些哥们说自己的孙子是科学家了,哈哈!

看到自己的作品装订成书,感觉自己是英雄!h-e-r-o我是我的hero!机械设计实训心得(2):

一、课程设计的目的: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是培养学生具有设计简单机械能力的一个重要教

学环节,其目的是:

1、综合运用机械设计课程及有关先修课程的理论和生产实际知识进行机械设计训练,从而使这些知识得到进一步巩固和扩展。

2、学习和掌握设计机械传动和简单机械的基本方法与步骤,培养学生工程设计能力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提高学生在计算、制图、运用设计资料、进行经验估算等机械设计方面的基本技能以及机械cad技术。

二、课程设计的内容、要求及学时分配: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是学生第一次进行较为全面的机械设计训练,其性质、内容以及培养学生设计能力的过程不能与专业课程设计或工厂的产品设计相等

同。机械设计课程设计一般选择由机械设计课程所学过的大部分零部件所组成的机械传动装置或结构较为简单的机械作为设计题目,通常包括以下主要设计内容:

1.总体设计(约占总学时的10%)

主要包括传动方案的分析和拟定;原动机的选择;传动装置运动和动力参数的计算确定。

2.各级传动零件的主体设计(约占总学时的5%)

主要包括传动零件主要参数和尺寸的确定。

3.装配草图的设计绘制(约占总学时的40%)

包括分析和选定主要机械部件的结构方案;各零件的结构设计及强度校核;零部件结构形状及装配组合关系的表达。

4.装配工作图的绘制和总成(约占总学时的20%)

主要包括装配工作图的绘制;装配尺寸及配合关系的确定;技术要求及技术特征的确定。

5.零件工作图的设计和绘制(约占总学时的10%)

主要包括零件结构尺寸、精度等级及技术要求的确定。

6.设计计算说明书的编写(约占总学时的10%)

7.答辩(约占总学时的5%)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一般要求每个学生完成以下工作:

1.方案简图2~3张;,主要机械部件装配图(a1或a0号图纸)1张;

2.零件工作图若干张;第七篇、机械设计基础实验报告_百度文库

机械设计基础实验总结与体会

机械设计基础实验报告_百度文库分享到一键分享QQ空间新浪微博百度搜藏人人网腾讯微博百度相册开心网腾讯朋友百度贴吧豆瓣网搜狐微博百度新首页QQ好友和讯微博更多...百度分享加油周晨我的主页帐号设置退出一级(22)|个人中心我的文库我的贡献我的课程我的任务我的收藏||私信(0)|下载客户端|百度首页文库君已有近万本图书,还会不断收罗精品免费内容双手奉上,请及时续费哦!经济管理职场励志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新闻网页贴吧知道音乐图片视频地图百科文库搜试试帮助全部DOCPPTTXTPDFXLS百度文库专业资料工程科技机械/仪表上传文档支持以下设备:扫二维码下载AndroidiPhoneiPad扫描二维码下载支持Android/iPhone/iPad文档信息举报文档天灵元会贡献于xx-12-183.8

分(41人评价)暂无用户评价我要评价#52903;x总体评价:请帮我们完善下面的评价,这会帮到更多的用户:丰富度:阅读体验:点击标签,留下你对这篇文档的印象五个以上用户留下相同印象即可显示在页面中。最新专业适合入门内容过时好多错误文不对题确认提交大家印象:还没有用户留下印象呢,点击“我要评价”留下您的印象吧。贡献者等级:初试锋芒二级格式:doc关键词:暂无1/2相关文档推荐机械设计基础实验报告22页免费《机械设计基础实验报告》16页5财富值《机械设计基础》本科实验...25页2财富值《机械设计基础》实验报告...14页免费“减速器拆装”实验报告_机...2页免费《机械设计基础》实验报告...暂无评价4页免费机械设计基础AI实验报告(0 (5)

页免费机械设计基础AII实验报告(...9页5财富值机械设计基础73页免费机械设计基础3页免费喜欢此文档的还喜欢机械设计基础实验报告22页免费机械设计综合实验指导书及...44页免费机械设计基础实验指导书12页免费机械设计基础实验14页免费机械设计实验报告19页2财富值如要投诉违规内容,请到百度文库投诉中心;如要提出功能问题或意见建议,请点击此处进行反馈。机械设计基础实验报告4074人阅读隐藏>;>;河北工程大学机电学院机械设计基础实验报告专业班级姓名学号机构运动简图绘制一实验名称:二实验原理:三实验目的:四实验仪器及设备:五实验步骤:六简要回答下列问题:1、平面连杆机构有哪些类型?曲柄存在的条件是什么?哪些四连杆机构能由转动转换为移动?2、凸轮机构由哪些构件组成?在示教板上所列的几种凸轮机构中,指出凸轮和

推杆运动形式?平面机构自由度的计算公式:F=3n-2pL-pH式中:F ——机构自由度数目n——活动构件数pL——低副数pH——高副数机构名称机构运动简图机构自由度的计算n=PL=PH=F=机构名称机构运动简图机构自由度的计算n=PL=PH=F=机构名称机构运动简图机构自由度的计算n=PL=PH=F=机构名称机构运动简图机构自由度的计算n=PL=PH=F=机构名称机构运动简图机构自由度的计算n=PL=PH=F=渐开线齿轮范成实验报告一、实验名称:二、实验原理:三、实验目的:四、实验仪器及设备:五、实验步骤:机构运动简图分享到:把文档贴到Blog、BBS或个人站等:复制预览普通尺寸(450x500pix)较大尺寸(630x500pix)你可能喜欢机械设计基础实验指导...机械设计基础试题及答...减速器拆装实验报告工程机械设计基础实验力学机械设计基础实验指导书24页免费机械设计基础实验指导书14页免费机械设计基础实验指导书(修改2)24页1财富值《机械设计基础实验指导书》23页免费机械设计基础实验指导书--专科60页免费更多与“机械设计基础实验指导书”相关的文档>;>;《机械设计基础》试题库及答案26页免费机械设计基础试题及答案5页免费《机械设计基础》试题库及答案22页免费《机械设计基础》试题库及答案9页免费机械设计基础试题及答案9页免费更多与“机械设计基础试题及答案”相关的文档>;>;《减速器拆装分析实验》实验指导书-实验报告11暂无评价5页免费减速器拆装与结构分析实验报告3页2财富值减速器拆装实验报告(含练习题答案)3页2财富值减速器拆装实验报告2页免费减速器拆装实验报告指导书暂无评价4页免费更多与“减速器拆装实

机械设计基础总结讲解

机械设计基础总结 第一章平面机构的自由度和速度分析 1.1构件 ---- 独立的运动单元零件 ----- 独立的制造单元 运动副一一两个构件直接接触组成的仍能产生某些相对运动的连接。 机构——由两个或两个以上构件通过活动联接形成的构件系统。 机器一一由零件组成的执行机械运动的装置。 机器和机构统称为机械。构件是由一个或多个零件组成的。 机构与机器的区别: 机构只是一个构件系统,而机器除构件系统之外还包含电气,液压等其他装置;机构只用于传递运动和力,而机器除传递运动和力之外,还具有变换或传递能量,物料,信息的功能。 1.2运动副一一接触组成的仍能产生某些相对运动的联接。 运动副元素——直接接触的部分(点、线、面) 运动副的分类: 1)按引入的约束数分有: I 级副(F=5)、II 级副(F=4)、III 级副(F=3)、IV 级副(F=2)、V 级副 (F=1)。 2)按相对运动范围分有:平面运动副——平面运动空间运动副一一空间运动 平面机构——全部由平面运动副组成的机构。 空间机构一一至少含有一个空间运动副的机构 3)按运动副元素分有: 咼副(;禺)点、线接触,应力咼;低副()面接触,应力低 1.3机构:具有确定运动的运动链称为机构 机构的组成:机构=机架+原动件+从动件 保证机构具有确定运动时所必须给定的独立运动参数称为机构的自由度。 24y 原动件v自由度数目:不具有确定的相对运动。原动件〉自由度数目:机构中最弱的构件将损坏。 1.5局部自由度:构件局部运动所产生的自由度。出现在加装滚子的场合,计算时应去掉Fp。 复合铰链——两个以上的构件在同一处以转动副相联。m个构件,有m—1转动副虚约束对机构的运动实际不起作用的约束。 计算自由度时应去掉虚约束。 出现场合:1两构件联接前后,联接点的轨迹重合,2?两构件构成多个移动副,且导路平行。3.两构件构成多个转动副,且同轴。4 运动时,两构件上的两点距离始终不变。5.对运动不起作用的对称部分。如多个行星轮。6.两构件构成高副,两处接触,且法线重合。

实验室心得体会

实验室心得体会 实验室即进行试验的场所,在实验室工作要谨慎且细心。下 面是带来的实验室心得体会范文,欢迎大家阅读。 经历了四周共八个学时的焊接学基础实验,我觉得自己学到 了很多东西,虽然大二的时候自己也在金工实习的时候学过电焊,但是那时候自己对焊接原理是完全不了解,到现在基本学习完了 焊接学基础的理论教学再来做实验的我感觉轻松了,因为我懂得 了很多焊接学的原理。也知道了焊接不只是电焊,另外还有气焊 等等。 这四周的焊接学实验我们总的来说学习了气焊和电焊,气焊 中也分了对低碳钢、中碳钢和高碳钢的焊接,我们在焊接过程中 可以明显的感觉到对于高中低碳钢的难易明显不同! 有一次课程我们学习的是铸铁的焊接,对于铸铁的流动性也 明显可以感受到比较差!每次体验实验之前老师总是给我们介绍 实验需要注意的事项以及实验内容!通过老师的介绍和之后亲身 的体验可以说我们对于每次实验的内容都有很好的理解和体会。 对于这次的电焊实验我的记忆尤其深刻,因为在试验过程中 我出现了很多问题,老师总会给我详细解释出现问题的原因和这 些问题应该怎样解决,比如有一次的试验内容是薄板钢的对接。 两块薄薄的钢板,我很认真的摆放在试验板上焊接,我本以为这 是最简单的焊接了,但是结果却不如意,当我用平焊的方式把这

两块钢板焊接完以后才发现焊接后的钢板出现了严重的变形,原 本平的钢板变得翘起来了!而且由于焊接技术不好使得焊缝很不 平整有些地方甚至出现了焊穿的现象,面对这样的焊接产品我真 是无地自容!但是老师给我详细解释了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比 如钢板翘起来了是因为焊接过程中的散热不均匀,这些现象可以 用经验解决。对于焊穿的那个窟窿老师握着我的手一点一点的把 它填上了,老师告诉我这是由于汉弧太短以及焊接速度太慢造成的!他还鼓励我别灰心,我特感动! 我十分懊恼自己有一身的理论知识却还是焊接处这么差的效果,所以我觉得这次的实验是很必要的,对于我们这些学了很多 理论知识的学生来说是很有帮助的,它使得我们看到了自己的差 距和经验的不足,以后需要勤奋的学习的同时多注重实际的运用,这样才应该是全面实际的应用型人才! 透过这次实验,我大开眼界,正因这次实验个性是回转机构 振动测量及谱分析和悬臂梁一阶固有频率及阻尼系数测试,需要 用软件编程,并且用电脑显示输出。能够说是半自动化。因此在 实验过程中我受易非浅:它让我深刻体会到实验前的理论知识准备,也就是要事前了解将要做的实验的有关质料,如:实验要求,实验资料,实验步骤,最重要的是要记录什么数据和怎样做数据 处理,等等。虽然做实验时,指导老师会讲解一下实验步骤和怎 样记录数据,但是如果自己没有一些基础知识,那时是很难作得 下去的,惟有胡乱按老师指使做,其实自己也不知道做什么。

机械设计基础重点

机械设计基础重点文档编制序号:[KK8UY-LL9IO69-TTO6M3-MTOL89-FTT688]

自由度F=3n-2PL-PH(n:活动机构,pl:低副(通过面接触)ph:高副(通过点或线接触))F必须大于0曲柄摇杆机构有急回特性(反行程摆动速度必然大于正行程)和死点位置(从动件出现卡死和运动不确定现象,死点应加以克服,利用构件的惯性来保证机构顺利通过死点) 凸轮与从动件之间依靠弹簧力、重力、沟槽接触来维持。凸轮从动件的三种常用运动规律为:等速运动、等加速等减速运动和摆线运动。 常见间隙机构:槽轮机构(运动系数T必须>0,径向槽的系数z大于等于3,T 总小于1/2,如使T大于1/2,须在构件1安装多个圆角),棘轮,不完全齿轮,凸轮间隙运动间隙(凸优点:运转可靠,工作平稳,可用作高速间隙运动)。 在机器中安装飞轮的目的:调节机器速度的周期性波动(非周期性波动通过调速器调节)一般把飞轮安装在机器的高速轴上。 调节机器速度波动目的:机器速度的波动带来一系列不良影响,如在运动副中产生动压力,引起机械振动,降低机器效率和产品质量等。因此,必须设法调节其速度,使速度波动限制在该类机器容许的范围内. 静平衡条件: P53 动平衡:P54 螺纹连接的主要类型:螺栓、双头螺柱、螺钉、螺母、垫圈。常用的连接螺纹为单线三角形右旋螺纹。细牙螺纹特点:螺距较小,细牙普通螺纹的螺栓的抗压强度较高。一般适用薄壁零件及受冲压零件的联接。但细牙不耐磨,易滑扣不宜经常拆卸,故广泛适用粗牙。 螺纹连接防松原理:1、利用摩擦力(在螺纹间保持一定的摩擦力,且摩擦力尽 可能不随载荷大小而变化)2、机械方法(1.用机械装置把螺母和螺栓连在一起2.

《机械设计基础》复习重点、要点总结

《机械设计基础》 第1章机械设计概论 复习重点 1. 机械零件常见的失效形式 2. 机械设计中,主要的设计准则 习题 1-1 机械零件常见的失效形式有哪些? 1-2 在机械设计中,主要的设计准则有哪些? 1-3 在机械设计中,选用材料的依据是什么? 第2章润滑与密封概述 复习重点 1. 摩擦的四种状态 2. 常用润滑剂的性能 习题 2-1 摩擦可分哪几类?各有何特点? 2-2 润滑剂的作用是什麽?常用润滑剂有几类? 第3章平面机构的结构分析 复习重点 1、机构及运动副的概念 2、自由度计算 平面机构:各运动构件均在同一平面内或相互平行平面内运动的机构,称为平面机构。 3.1 运动副及其分类 运动副:构件间的可动联接。(既保持直接接触,又能产生一定的相对运动) 按照接触情况和两构件接触后的相对运动形式的不同,通常把平面运动副分为低副和高副两类。 3.2 平面机构自由度的计算 一个作平面运动的自由构件具有三个自由度,若机构中有n个活动构件(即不包括机架),在未通过运动副连接前共有3n个自由度。当用P L个低副和P H个高副连接组成机构后,每个低副引入两个约束,每个高副引入一个约束,共引入2P L+P H个约束,因此整个机构相对机架的自由度数,即机构的自由度为 F=3n-2P L-P H (1-1)下面举例说明此式的应用。 例1-1 试计算下图所示颚式破碎机机构的自由度。 解由其机构运动简图不难看出,该 机构有3个活动构件,n=3;包含4个转 动副,P L=4;没有高副,P H=0。因此, 由式(1-1)得该机构自由度为 F=3n-2P L-P H =3×3-2×4-0=1

心得体会 机械设计基础实验体会与收获

机械设计基础实验体会与收获 机械设计基础实验体会与收获 广西科技大学鹿山学院 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 指导教师:班级:姓名:学号:成绩评定:指导教师签字: 年月日 实验一机构运动简图的测绘与分析 一、实验目的: 1、根据各种机械实物或模型,绘制机构运动简图; 2、学会分析和验证机构自由度,进一步理解机构自由度的概念,掌握机构自由度的计算方法; 3、加深对机构结构分析的了解。 二、实验设备和工具; 1、缝纫机头; 2.学生自带三角板、铅笔、橡皮; 三、实验原理: 由于机构的运动仅与机构中所有构件的数目和构件所组成的运动副的数目、类型、相对位置有关,因此,在绘制机构运动简图时,可以撇开构件的形状和运动副的具体构造,而用一些简略符号(见教科书有关“常用构件和运动副简图符号”的规定)来代替构件和运动副,并按一定的比例尺表示运动副的相对位置,以此表明机构的运动特

征。 四、实验步骤及方法: l、测绘时使被测绘的机械缓慢地运动,从原动件开始,仔细观察机构的运动,分清各个运动单元,从而确定组成机构的构件数目;2、根据相联接的两构件的接触特征及相对运动的性质,确定各个运动副的种类; 3、选定投影面,即多数构件运动的平面,在草稿纸上徒手按规定的符号及构 件的连接次序,从原动件开始,逐步画出机构运动简图。用数字1、2、 3、……。分别标注各构件,用英文字母A、B、C、,……分别标注各运动副; 4、仔细测量与机构运动有关的尺寸,即转动副间的中心距和移动副导路的方向等,选定原动件的位置,并按一定的比例画出正式的机构运动简图。 五、实验要求: l、对要测绘的缝纫机头中四个机构即a.压布、b走针、c.摆梭、d.送布,只绘出机构示意图即可,所谓机构运动示意图是指只凭目测,使图与实物成比例,不按比例尺绘制的简图; 2、计算每个机构的机构自由度,并将结果与实际机构的自由度相对照,观察计 算结果与实际是否相符;

实验心得体会优秀范文

实验心得体会优秀范文 [导语]我们从一些事情上得到感悟后,就很有必要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我们可以养成良好的总结方法。那么如何写心得体会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下面是帮大家整理的《实验心得体会优秀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篇一]实验心得体会优秀范文 在公司实习的这段时间里,我在公司主要负责xxx。我想这些对于一个实习生来说是太难得的锻炼机会,所以我也十分的珍惜。对上头的指示都按时完成,有很多不懂的操作我也进取地去提问在一系列工作的同时,我也尽可能的运用自我所学的专业知识,以便到达能够新颖的全面的展现我公司的实力以及产品或者活动的内涵,从而产生相对进取的社会影响力,因为对于新生的企业,社会影响是企业前进与生存不可忽略的一方面,是容不得怠慢的。 在平时工作的环境中我学会了如何简便地工作同时把工作质量提高这主要窍门在于多与公司部门的职员沟通态度谦卑建立良好的关系不懂就要问要谦虚的理解前辈的提议。 在实习的这段时间里我感受到了要生存于社会之中的不易与艰难。室内设计是个苦差使,每个设计师都不容易。但我既然在填报高考志愿的时候选择了这个专业,我此刻也未曾后悔过我的选择。室内行业是一个需要不断学习的行业,室内设计要提高生活审美质量,如果设计师的思维跟不上趋势,那么室内设计的作用也就无从谈起了。我个人认为室内设计工作者不仅仅要有专攻并且还要博闻强识。经过这次实习,我了解了室内设计方向的一些状况,明确了自我的位置,这些都为我以后的方向选择供给了一个具有借鉴意义的依据,为我走好下一步做好了基础。其次,做一个室内设计师,我深深的体会到知识面越广设计就越做的得心应手。所以,回到学校,我还仍有很多书要看,很多东西要学。文字的东西总是相互关联的,“运用之妙,存乎

机械设计基础重点总结修订稿

机械设计基础重点总结 Document number【AA80KGB-AA98YT-AAT8CB-2A6UT-A18GG】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重点总结 绪论 机器是执行机械运动的装置,用来变换或传递能量、物料、信息。 原动机:将其他形式能量转换为机械能的机器。 工作机:利用机械能去变换或传递能量、物料、信息的机器。 机器主要由动力部分、传动部分、执行部分、控制部分四个基本部分组成,它的主体部分是由机构组成。 机构:用来传递运动和力的、有一个构件为机架的、用构件间能够相对运动的连接方式组成的构件系统。 机构与机器的区别:机构只是一个构件系统,而机器除构件系统外,还含电器、液压等其他装置;机构只用于传递运动和力,而机器除传递运动和力之外,还具有变换或传递能量、物料、信息的功能。 零件是制造的单元,构件是运动的单元,一部机器可包含一个或若干个机构,同一个机构可以组成不同的机器。 机械零件可以分为通用零件和专用零件。 机械设计基础主要研究机械中的常用机构和通用零件的工作原理、结构特点、基本的设计理论和计算方法。 第一章平面机构的自由度和速度分析 1.平面机构:所有构件都在相互平行的平面内运动的机构;构件相对参考系的独立运动 称为自由度;所以一个作平面运动的自由机构具有三个自由度。 2.运动副:两构件直接接触并能产生一定相对运动的连接。两构件通过面接触组成的运 动副称为低副;平面机构中的低副有移动副和转动副;两构件通过点或线接触组成的运动副称为高副; 3.绘制平面机构运动简图;P8 4.机构自由度计算公式:F=3n-2P l -P H 机构的自由度也是机构相对机架具有的独立运动 的数目。原动件数小于机构自由度,机构不具有确定的相对运动;原动件数大于机构自由度,机构中最弱的构件必将损坏;机构自由度等于零的构件组合,它的各构件之间不可能产生相对运动;机构具有确定的运动的条件是:机构自由度F > 0,且F等于原动件数 5.计算平面机构自由度的注意事项:(1)复合铰链:两个以上构件同时在一处用转动 副相连接(图1-13)(2)局部自由度:一种与输出构件运动无关的的自由度,如凸轮滚子(3)虚约束:重复而对机构不起限制作用的约束 P13(4)两个构件构成多个平面高副,各接触点的公共法线彼此重合时只算一个高副,各接触点的公共法线彼此不重合时相当于两个高副或一个低副,而不是虚约束。 6.自由度的计算步骤:1)指出复合铰链、虚约束和局部自由度;2)指出活动构件、低 副、高副;3)计算自由度;4)指出构件有没有确定的运动。 7.发生相对运动的任意两构件间都有一个瞬心。瞬心数计算公式:N=K(K-1)/2 三心定 理:作相对平面运动的三个构件共有三个瞬心,这三个瞬心位于同一直线上。 第二章平面连杆机构 1.平面连杆机构是由若干构件用低副(转动副、移动副)连接组成的平面机构,又称平面 低副机构;最简单的平面连杆机构由四个构件组成,称为平面四杆机构。按所含移动副数目的不同,可分为:全转动副的铰链四杆机构、含一个移动副的四杆机构和含两个移动副的机构。 2.铰链四杆机构:全部用转动副相连的平面四杆机构;机构的固定构件称为机架,与机 架用转动副相连接的构件称为连架杆,不与机架直接相连的构件称为连杆;整转副:

实验报告-心得体会(全)

实验心得体会 在做测试技术的实验前,我以为不会难做,就像以前做物理实验一样,做完实验,然后两下子就将实验报告做完.直到做完测试实验时,我才知道其实并不容易做,但学到的知识与难度成正比,使我受益匪浅. 在做实验前,一定要将课本上的知识吃透,因为这是做实验的基础,否则,在老师讲解时就会听不懂,这将使你在做实验时的难度加大,浪费做实验的宝贵时间.比如做光伏的实验,你要清楚光伏的各种接法,如果你不清楚,在做实验时才去摸索,这将使你极大地浪费时间,使你事倍功半.做实验时,一定要亲力亲为,务必要将每个步骤,每个细节弄清楚,弄明白,实验后,还要复习,思考,这样,你的印象才深刻,记得才牢固,否则,过后不久你就会忘得一干二净,这还不如不做.做实验时,老师还会根据自己的亲身体会,将一些课本上没有的知识教给我们,拓宽我们的眼界,使我们认识到这门课程在生活中的应用是那么的广泛. 通过这次测试技术的实验,使我学到了不少实用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做实验的过程,思考问题的方法,这与做其他的实验是通用的,真正使我们受益匪浅. 实验心得体会

这个学期我们学习了测试技术这门课程,它是一门综合应用相关课程的知识和内容来解决科研、生产、国防建设乃至人类生活所面临的测试问题的课程。测试技术是测量和实验的技术,涉及到测试方法的分类和选择,传感器的选择、标定、安装及信号获取,信号调理、变换、信号分析和特征识别、诊断等,涉及到测试系统静动态性能、测试动力学方面的考虑和自动化程度的提高,涉及到计算机技术基础和基于LabVIEW的虚拟测试技术的运用等。 课程知识的实用性很强,因此实验就显得非常重要,我们做了金属箔式应变片:单臂、半桥、全桥比较,回转机构振动测量及谱分析,悬臂梁一阶固有频率及阻尼系数测试三个实验。刚开始做实验的时候,由于自己的理论知识基础不好,在实验过程遇到了许多的难题,也使我感到理论知识的重要性。但是我并没有气垒,在实验中发现问题,自己看书,独立思考,最终解决问题,从而也就加深我对课本理论知识的理解,达到了“双赢”的效果。 实验中我学会了单臂单桥、半桥、全桥的性能的验证;用振动测试的方法,识别一小阻尼结构的(悬臂梁)一阶固有频率和阻尼系数;掌握压电加速度传感器的性能与使用方法;了解并掌握机械振动信号测量的基本方法;掌握测试信号的频率域分析方法;还有了解虚拟仪器的使用方法等等。实验过程中培养了我在实践中研究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

《机械设计基础》第六版重点复习资料

《机械设计基础》知识要点 绪论;基本概念:机构,机器,构件,零件,机械 第1章:1)运动副的概念及分类 2)机构自由度的概念 3)机构具有确定运动的条件 4)机构自由度的计算 第2章:1)铰链四杆机构三种基本形式及判断方法。 2)四杆机构极限位置的作图方法 3)掌握了解:极限位置、死点位置、压力角、传动角、急回特性、极位夹角。 4)按给定行程速比系数设计四杆机构。 第3章:1)凸轮机构的基本系数。 2)等速运动的位移,速度,加速度公式及线图。 3)凸轮机构的压力角概念及作图。 第4章:1)齿轮的分类(按齿向、按轴线位置)。 2)渐开线的性质。 3)基本概念:节点、节圆、模数、压力角、分度圆,根切、最少齿数、节圆和分度圆的区别。 4)直齿轮、斜齿轮基本尺寸的计算;直齿轮齿廓各点压力角的计算;m = p /π的推导过程。 5)直齿轮、斜齿轮、圆锥齿轮的正确啮合条件。 第5章:1)基本概念:中心轮、行星轮、转臂、转化轮系。 2)定轴轮系、周转轮系、混合轮系的传动比计算。 第9章:1)掌握:失效、计算载荷、对称循环变应力、脉动循环变应力、许用应力、安全系数、疲劳极限。 了解:常用材料的牌号和名称。 第10章: 1)螺纹参数d、d1、d2、P、S、ψ、α、β及相互关系。 2)掌握:螺旋副受力模型及力矩公式、自锁、摩擦角、当量摩擦角、螺纹下行自锁条件、常用螺纹类型、螺纹联接类型、普通螺纹、细牙螺纹。 3)螺纹联接的强度计算。 第11章: 1)基本概念:轮齿的主要失效形式、齿轮常用热处理方法。 2)直齿圆柱齿轮接触强度、弯曲强度的计算。 3)直齿圆柱齿轮、斜齿圆柱齿轮、圆锥齿轮的作用力(大小和方向)计算及受力分析。 第12章: 1)蜗杆传动基本参数:m a1、m t2、γ、β、q、P a、d1、d2、V S及蜗杆传动的正确啮合条件。 2)蜗杆传动受力分析。 第13章: 1)掌握:带传动的类型、传动原理及带传动基本参数:d1、d2、L d、a、α1、α2、F1、F2、F0 2)带传动的受力分析及应力分析:F1、F2、F0、σ1、σ2、σC、σb及影响因素。 3)弹性滑动与打滑的区别。 4)了解:带传动的设计计算。 第14章: 1)轴的分类(按载荷性质分)。 2)掌握轴的强度计算:按扭转强度计算,按弯扭合成强度计算。 第15章: 1)摩擦的三种状态:干摩擦、边界摩擦、液体摩擦。 第16章: 1)常用滚动轴承的型号。 2)向心角接触轴承的内部轴向力计算,总轴向力的计算。 滚动轴承当量动载荷的计算。滚动轴承的寿命计算。 第17章: 1)联轴器与离合器的区别 第一章平面机构的自由度和速度分析 1、自由度:构件相对于参考系的独立运动称为自由度。 2、运动副:两构件直接接触并能产生一定相对运动的连接称为运动副。构件组成运动副后,其运动受到约束,自由度减少。

机械设计基础知识点总结

n P t P α γ C D A B ω P 12δδt h s = 12ωδt h v = 2=a 21222δδt h s =12 1 24δδωt h v =22 124t h a δω=2122)(2δδδ-- =t t h h s )(4121 2δδδω-=t t h v 22124t h a δ ω-=绪论:机械:机器与机构的总称。机器:机器是执行机械运动的装置,用来变换或传递能量、物料、信息。机构:是具有确定相对运动的构件的组合。用来传递运动和力的有一个构件为机架的用构件能够相对运动的连接方式组成的构件系统统称为机构。构件:机构中的(最小)运动单元一个或若干个零件刚性联接而成。是运动的单元,它可以是单一的整体,也可以是由几个零件组成的刚性结构。零件:制造的单元。分为:1、通用零件,2、专用零件。 一:自由度:构件所具有的独立运动的数目称为构件的自由度。 约束:对构件独立运动所施加的限制称为约束。运动副:使两构件直接接触并能产生一定相对运动的可动联接。高副:两构件通过点或线接触组成的运动副称为高副。低副:两构件通过面接触而构成的运动副。根据两构件间的相对运动形式,可分为转动副和移动副。F = 3n- 2PL-PH 机构的原动件(主动件)数目必须等于机构的自由度。复合铰链:三个或三个以上个构 件在同一条轴线上形成的转动副。由m 个构件组成的复合铰链包含的转动副数目应 为(m-1)个。虚约束:重复而不起独立限制作用的约束称为虚约束。计算机构的自由度时,虚约束应除去不计。局部自由度: 与输出件运动无关的自由度,计算机构自由度时可删除。 二:连杆机构:由若干构件通过低副(转动副和移动副)联接而成的平面机构,用以实现运动的传递、变换和传送动力。优点:(1)面接触低副,压强小,便于润滑,磨损轻,寿命长,传力大。(2)低副易于加工,可获得较高精度,成本低。(3)杆可较长,可用作实现远距离的操纵控制。(4)可利用连杆实现较复杂的运动规律和运动轨迹。缺点:(1)低副中存在间隙,精度低。(2)不容易实现精确复杂的运动规律。铰链四杆机构:具有转换运动功能而构件数目最少的平面连杆机构。整转副:存在条件:最短杆与最长杆长度之和小于或等于其余两杆长度之和。构成:整转副是由最短杆及其邻边构成。类型判定:(1)如果:lmin+lmax ≤其它两杆长度之和,曲柄为最短杆;曲柄摇杆机构:以最短杆的相邻构件为机架。双曲柄机构:以最短杆为机架。双摇杆机构:以最短杆的对边为机架。(2)如果: lmin+lmax >其它两杆长度之和;不满足曲柄存在的条件,则不论选哪个构件为机架,都为双摇杆机构。急回运动:有不少的平面机构,当主动曲柄做等速转动时,做往复运 动的从动件摇杆,在前进行程运行速度较慢,而回程运动速度要快,机构的这种性质就是所谓的机构的“急回运动”特性。 压力角:作用于C 点的力P 与C 点绝对速度方向所夹的锐角α。传动角:压力角的余角γ,死点:无论我们 在原 动件上施加 多大的力都不能使机构运 动,这种位置我们称为死点γ=0。解决办法:(1)在机构中安装大质量的飞轮,利用其惯性闯过转折点;(2)利用多组机构来消除运动不确定现象。即连杆BC 与摇杆CD 所夹锐角。 三:凸轮: 一个具有曲线轮廓或凹槽的构件。从动件: 被凸轮直接推动的构件。机架: 固定不动的构件(导路)。凸轮类型:(1)盘形回转凸轮(2)移动凸轮 (3)圆柱回转凸轮 从动件类型:(1)尖顶从动件(2)滚子从动件(3)平底从动件(1)直动从动件 (2)摆动从动件 1基圆:以凸轮最小向径为半径作的圆,用rmin 表示。2推程:从动件远离中心位置的过 程。推程运动角δt ;3远休止:从动件在远离中心位置停留不动。远休止角δs ;4回程:从动件由远离中心位置向中心位置运动的过程。回程运动角δh ;5近休止:从动件靠近中心位置停留不动。近休止角δs ˊ;6行程:从动件在推程或回程中移动的距离,用 h 表示。7从动件位移线图:从动件位移S2与凸轮转角δ1之间的关系曲线称为从动件位移 线图。1.等 速运动规 律: 1、特点:设计简单、匀速进给。始点、末点有刚性冲击。适于低速、轻载、从动杆质量不大,以及要求匀速的情况。 2、等加速等减速运动规律: 推程等加速段运动方程: 推 程 等减速段运动方程: 柔 性冲击:加速度发 生有限值的突变(适用于中速场合) 3、简谐运动规律: 柔性冲击 四:根切根念:用范成法加工齿轮时,有时会发现刀具的顶部切入了轮齿的根部,而把齿根切去了一部分,破坏了渐开线齿廓,如图这种现象称为根切。 根切形成的原因:标准齿轮:刀具的齿顶线超过了极限啮合点N 。 不根切的条件可以表示为: 不根切的最少齿数为: 标准齿轮:指m 、α、ha*、c* 均取标准值,具有标准的齿顶高和齿根高,且分度圆齿厚s 等于齿槽宽e 的齿轮。 成型法:加工原理:成形法是用渐开线齿形的成形铣刀直接切出齿形。加工:(a) 盘形铣刀加工齿轮。(b)指状铣刀加工齿轮。缺点:加工精度低;加工不连续,生产率低;加工成本高。优点:可以用普通铣床加工。 范成法:加工原理:根据共轭曲线原理,利 用一对齿轮互相啮合传动时,两轮的齿廓互为包络线的原理来加工。加工:(a)齿轮插刀:是一个齿廓为刀刃的外齿轮。(b)齿条插刀(梳齿刀):是一个齿廓为刀刃的齿条。原理与用齿轮插刀加工相同,仅是范成运动变为齿条与齿轮的啮合运动。(c)滚刀切齿:原理与用齿条插刀加工基本相同,滚刀转动时,刀刃的螺旋运动代替了齿条插刀的展成运动和切削运动。 九:失效:机械零件由于某种原因不能正常工作时,称为失效。类型:(1)断裂。在机械载荷或应力作用下(有时还兼有各种热、腐蚀等因素作用),使物体分成几个部分的现象,通常定义为固体完全断裂,简称断裂。静力拉断、疲劳断裂。(2)变形。由于作用零件上的应力超过了材料的屈服极限,使零 1 1PN PB ≤2 sin sin * α α mz m h a ≤ α 2* min sin 2a h z = )]cos(1[212δδπt h s -=)sin(2112δδπδωπt t h v =)cos(2122122δδπ δωπt t h a =

机械设计基础知识点总结

机械设计基础知识点总结 1、通用零件, 2、专用零件。一:自由度:构件所具有的独立运动的数目称为构件的自由度。 约束:对构件独立运动所施加的限制称为约束。运动副:使两构件直接接触并能产生一定相对运动的可动联接。高副:两构件通过点或线接触组成的运动副称为高副。低副:两构件通过面接触而构成的运动副。根据两构件间的相对运动形式,可分为转动副和移动副。F =3n-2PL-PH机构的原动件(主动件)数目必须等于机构的自由度。复合铰链:三个或三个以上个构件在同一条轴线上形成的转动副。由m个构件组成的复合铰链包含的转动副数目应为(m-1)个。虚约束:重复而不起独立限制作用的约束称为虚约束。计算机构的自由度时,虚约束应除去不计。局部自由度: 与输出件运动无关的自由度,计算机构自由度时可删除。二:连杆机构:由若干构件通过低副(转动副和移动副)联接而成的平面机构,用以实现运动的传递、变换和传送动力。优点: (1)面接触低副,压强小,便于润滑,磨损轻,寿命长,传力大。 (2)低副易于加工,可获得较高精度,成本低。(3)杆可较长,可用作实现远距离的操纵控制。(4)可利用连杆实现较复杂的运动规律和运动轨迹。缺点:(1)低副中存在间隙,精度低。(2)不容易实现精确复杂的运动规律。CDAB铰链四杆机构:具有转换运动功

能而构件数目最少的平面连杆机构。整转副:存在条件:最短杆 与最长杆长度之和小于或等于其余两杆长度之和。构成:整转副 是由最短杆及其邻边构成。类型判定:(1)如果:lmin+lmax≤其它两杆长度之和,曲柄为最短杆;曲柄摇杆机构:以最短杆的相 邻构件为机架。双曲柄机构:以最短杆为机架。双摇杆机构:以 最短杆的对边为机架。(2)如果: lmin+lmax>其它两杆长度之和;不满足曲柄存在的条件,则不论选哪个构件为机架,都为双摇杆机构。急回运动:有不少的 平面机构,当主动曲柄做等速转动时,做往复运动的从动件摇 杆,在前进行程运行速度较慢,而回程运动速度要快,机构的这 种性质就是所谓的机构的“急回运动”特性。 压力角:作用于C点的力P与C点绝对速度方向所夹的锐角α。传动角:压力角的余角γ,死点:无论我们在原动件上施加多大的力都不能使机构运动,这种位置我们称为死点γ=0。解决办法:(1)在机构中安装大质量的飞轮,利用其惯性闯过转折点;(2)利用多组机构来消除运动不确定现象。即连杆BC与摇 杆CD所夹锐角。 三:凸轮: 一个具有曲线轮廓或凹槽的构件。从动件: 被凸 轮直接推动的构件。机架: 固定不动的构件(导路)。凸轮类型:(1)盘形回转凸轮(2)移动凸轮 (3)圆柱回转凸轮从动件类型:(1)尖顶从动件(2)滚子从动件(3)平底从动件(1)直动从动件 (2)摆动从动件1基圆:以凸轮最小向径为半径作的圆,用rmin表示。2

实验课的心得体会

实验课的心得体会 篇一: 经过半年的生化实验的学习让我受益菲浅。在生化实验课即将结束之时,我对在这半年来的学习进行了总结,总结这一年来的收获与不足。取之长、补之短,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有所受用。 这半年的生化实验主要有folin-酚法测蛋白稀碱法提取酵母RNA 醋酸纤维薄膜电泳 RNA定量测定-UV吸收法纤维素酶活力的测定最适PH选择菲林试剂热滴定定糖法肌糖元的酵解作用 N-末端氨基酸残基的测定--DNS-CL法柱层析分离色素凯式定氮法等实验。 在这些实验中,凯式定氮法是给我印象最深的一个实验,因为这个实验使我认识了改良式凯式蒸馏仪的基本结构,同样的也让我通过这次实验掌握了凯式定氮法的操作技术。在这次实验中,我和我的同组者-韩文志犯了一些错误,而且是很不应该犯的错误,我们都忘了在做实验时要加入新的沸石,这是个很低级的错误,差点引起溶液的暴沸。通过这次错误我认识到,很多知识,即使是老师在怎么说,它也只是理论,当我们不能把它应用到实践中去时,它对我们都是毫无意义的。现在更深的认识到了理论结合实际的观点。在这次实验中我们损坏了改良式凯式蒸馏仪,并且赔了钱,钱不是问题,重要的是操作的问题,我觉得我们在做实验时

还是对仪器不是很熟悉,做实验时不认真。 还有一个是柱层析分离色素,这个实验主要是掌握吸附层析的原理和操作技术,我记得这次实验我是第二个到的实验室,当时还很有成就感,进来后就称菠菜,还有研磨,这是很累人的活,我觉得,因为想把它研磨的好些,又想快点做实验,于是就一直磨一直磨,直到做下一步时才觉得手腕有点累。我记得在加棉花时,由于不知道应该加多厚,提取色素时还很是胆战心惊的。我觉得在这个实验中,装柱这一步是很重要的,于是我们很小心的装,直到柱面很平。直到最后,分离色素后,看到我们的色带分离的很好,很是高兴。 半年实验做下来,最“苦”的要数“菲林试剂热滴定定糖法”这个实验了。这个实验要求我们正确掌握滴定管的使用方法和热滴定的终点。由于全部滴定过程必须在沸腾状态下快速进行,而且终点不容易把握,我们滴了好几十次才确定了终点。当时我的同组者-韩文志已经被火烤的不行了。 在这半年的十几次的实验的学习中,我受益颇多。毫无疑问,它培养了我的动手能力。每个实验我都会亲自去做,不放弃每次锻炼的机会。经过这半年,我的动手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它让我养成了课前预习的好习惯。一直以来就没能养成课前预习的好习惯,但经过这半年,让我不仅深深的懂得课前预习的重要,更领会了课前预习的好处。只有在课

机械设计基础总复习

《机械设计基础》试题库 一、填空题: 1、两个构件接触而组成的可动的联接,称为______;两构件上能够直接接触而构成的表面称为________。 2、由__________和_________的基本杆组称为Ⅱ级组,而由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所组成,而且都有_______________的构件的基本杆组,称为Ⅲ级组。 3、转动副中的总反力的方位,可根据如下三点来确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飞轮实际上是一个_________。它可以用_________的形式,把能量_________或____________。 5、对于齿面硬度大于HRC45(或相当于424HBS)的齿轮,可采用以下热处理方式_________。其加工方式为_________。 6、两个构件接触而组成的可动的联接,称为__________;两构件上能够直接接触而构成的表面称为__________。 7、运动副根据其所引入的约束的数目进行分类,如:引入两个约束的运动副,称为____级副。根据构件运动副的接触情况进行分类,__________称为高副,__________则称为低副。 8、转动副中的总反力的方位,可根据如下三点来确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在机械稳定运转阶段,有以下三种稳定运转情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在____________情况下,不需要进行速度调节。 10、为了不使斜齿轮传动产生过大的轴向推力,设计时,一般取螺旋角β=____________。对于人字齿轮,螺旋角β可

心得体会 心得体会范文 实验心得体会四篇

实验心得体会四篇 实验心得体会(一) 时间过得真快,不经意间,一个学期就到了尾声,进入到如火如荼的期末考试阶段。 在学习单片机这门课程之前,就早早的听各种任课老师和学长学姐们说过这门课程的重要性和学好这门课程的关键~~多做单片机实验。 这个学期,我们除了在课堂上学习理论知识,还在实验室做了7次实验。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强化理论知识。 现在,单片机课程已经结束,即将开始考试了,需要来好好的反思和回顾总结下了。 第一次是借点亮LED灯来熟悉keil软件的使用和试验箱上器材。第一次实验体现了一个人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和敏感度。虽然之前做过许多种实验。但依旧发现自己存在一个很大的问题,对已懂的东西没耐心听下去,容易开小差;在听老师讲解软件使用时,思路容易停滞,然后就跟不上老师的步骤了,结果需要别人再次指导;对软件的功能没有太大的热情去研究探索,把一个个图标点开,进去看看。所以第一次试验相对失败。鉴于此,我自己在宿舍下载了软件,然后去熟悉它的各个功能,使自己熟练掌握。 在做实验中,第二个问题应该是准备不充分吧。一开始,由于没有课前准备的意识,每每都是到了实验室才开始编程,完成作业,导

致每次时间都有些仓促。后来在老师的批评下,认识到这是个很大的问题:老师提前把任务告诉我们,就是希望我们私下把程序编好。于是我便在上机之前把程序编好,拷到U盘,这样上机时只需调试,解决出现的问题。这样就会节约出时间和同学讨论,换种思路,换种方法,把问题给吃透。发现、提出、分析、解决问题和实践能力是作为我们这个专业的基本素质。 三是我的依赖性很大,刚开始编程序时喜欢套用书上的语句,却对语句的理解不够。于是当程序出现问题时,不知道如何修改,眼前的程序都是一块一块的被拼凑整合起来的,没法知道哪里错了。但是编程是一件很严肃的事情,容不得半点错误。于是便只能狠下决心,坚持自己编写,即使套用时,也把每条语句弄懂。这也能激发了学习的兴趣。 还有一次实验是调出电脑里的程序,让它在试验箱上实现其功,让我们去体会别人编程的技巧和程序逻辑美感。看了之后,不得不说我目前的水平简直太小儿科了。还有连线也是个问题,对试验箱内部结构功能的不懂,以至于不知道如何连线让程序实现其功能。这让我意识到单片机是软件和硬件的结合,两者是一个整体。所以必须把硬件方面加强。 五是基础知识的薄弱,也是最基础的问题吧!在用C语言编程时,才发现自己C语言真的太差劲了,虽然这门课程早就学过,但是就目前所掌握的C语言知识,对于单片机编程远远不够。C语言也是我们以后学各种语言的基础,必须要花大量的时间温习强化。

机械设计基础复习资料

机械设计基础复习 概念类 1机器一般由哪几部分组成一般机器主要由动力部分传动部分执行部分控制部分四个基本部分组成。 2机器和机构各有哪几个特征构件由各个零件通过静连接组装而成的,机构又由若干个构件通过动连接组合而成的,机器是由机构组合而成的。机器有三个共同的牲:(1)都是一种人为的实物组合;(2)各部分形成运动单元,各单元之间且有确定的相对运动;(3)能实现能量转换或完成有用的机械功. 3零件分为哪两类零件分为;通用零件、专用零件。机器能实现能量转换,而机构不能。 4什么叫构件和零件组成机械的各个相对运动的实物称为构件,机械中不可拆的制造单元体称为零件。构件是机械中中运动的单元体,零件是机械中制造的单元体。 5什么叫运动副分为哪两类什么叫低副和高副使两个构件直接接触并产生一定可动的联接,称运动副。 6空间物体和平面物体不受约束时各有几个自由度构件在直角坐标系来说,且有6个独立运动的参数,即沿三个坐标轴的移动和绕三个坐标轴转动。但在平面运动的构件,仅有3个独立运动参数。 7什么叫自由度机构具有确定运动的条件是什么机构具有独立的运动参数的数目称为构件的自由度。具有确定运动的条件是原动件的数目等于机构的自由度数目。 8运动副和约束有何关系低副和高副各引入几个约束运动副对成副的两构件间的相对运动所加的限制称为约束。引入1个约束条件将减少1个自由度。 9转动副和移动副都是面接触称为低副。点接触或线接触的运动副称为高副。 10机构是由原动件、从动件和机架三部分组成。 11当机构的原动件数等于自由度数时,机构就具有确定的相对运动。 12计算自由度的公式:F=3n-2P L-P H(n为活动构件;P L为低副;P H为高副) 13什么叫急回特性一般来说,生产设备在慢速运动的行程中工作,在快速运动的行程中返回。这种工作特性称为急回特性。用此提高效率。 14凸轮机构中从动件作什么运动规律时产生刚性冲击和柔性冲击当加速度达到无穷大时,产生极大的惯性力,导致机构产生强烈的刚性冲击,因此等速运动只能用于低速轻载的场合。从动件按余弦加速度规律运动时,在行程始末加速度且有限值突变,也将导致机构产生柔性冲击,适用于中速场合。 15齿轮的基本参数有哪几个模数、齿数、压力角、变位系数、齿宽 16什么叫重合度齿轮连续传动的条件是什么啮合线长度与基圆齿距的比值称为重合度;只有当重合度大于1时齿轮才能连续传动;重合度的大小表明同时参与啮合的齿对数目其值大则传动平稳,每对轮齿承受的载荷也小,相对提高了其承载能力。 17斜齿轮正确啮合的条件:是法面模数和法面压力角分别相等而且螺旋角相等,旋向相反。 18什么叫定轴轮系每个齿轮的几何轴线都是固定的轮系称为定轴轮系。定轴轮系的传动比等于各对传动比的连入乘积,其大小等于各对啮合轮中所有从动齿轮中所有从动轮齿数的连乘积与所有主动轮齿数的连乘积的比值。 19螺纹自锁的条件是什么自锁的条件;螺纹升角小于或等于磨擦角。 20蜗杆与蜗轮的回转方向的判定----“左右手定则”:左旋用左手,右旋用右手握住蜗杆的轴线四指的指向为蜗杆的转向,姆指的反向就为蜗轮的转向。 21平键的工作面是哪个面平键的联接多以键的侧面为工作面 22联轴器和离合器有何不同联轴器连接时只有在机器停止运转,经过拆卸后才能使两轴分离;离合器连接的两轴可在机器运转过程中随时进行接合或分离。 23什么是带传动的紧边和松边带传动的受力分析:绕上主动轮的一边,拉力增加,称为紧边;绕上从动轮的一边,拉力减少,称为松边。 24什么叫打滑和弹性滑动各是什么因素引起的是否可避免当带所传递的有效圆周力大于极限值时带与带轮之间发生显著的相对运动这种现象称为打滑;由于传动带是弹性体受拉后将产生弹性变形,使带的转速低于主动轮的转速的现象称为弹性滑动。弹性滑动是不可避免的,打滑是由于过载引起的应当避免的。25轮齿的失效形式有哪几种形式轮齿折断和齿面损伤。后者又分为齿面点蚀、胶合、磨陨和塑性变形。开式齿轮传动主要失效形式是齿面磨损和轮齿折断。 26轴的分类:(1).既受弯矩同时又受扭矩的轴称为转轴(2).只受弯矩的称为心轴(3).只受转矩或

机械设计基础考试总结

第一章 1机械的组成部分 (1) 动力部分:是机械的动力来源,其作用是把其他形式的能转变为机械能以驱动机械运动并作功。如电动机、内燃机。 (2) 执行部分:是直接完成机械预定功能的部分,如机床的主轴和刀架、起重机的吊钩等。 (3) 传动部分:是将动力部分的运动和动力传递给执行部分的中间环节,它可以改变运动速度、转换运动形式,以满足工作部分的各种要求,如减速器将高速转动变为低速转动,螺旋机构将旋转运动转换成直线运动。 (4) 控制部分:是用来控制机械的其他部分,使操作者能随时实现或停止各项功能,如机器的开停、运动速度和方向的改变等,这一部分通常包括机械和电子控制系统 2.机器的三个共同特征 ①机器是人为的多种实体的组合; ②各部分之间具有确定的相对运动; ③能完成有效的机械功或变换机械能。 机器是由一个或几个机构组成的。 3.机构的两个特征 ①是人为的多种实体的组合; ②各部分之间具有确定的相对运动; 4.零件 零件,是指机器中不可拆的每一个最基本的制造单元体。 分为两类○1通用零件○2专用零件 5.构件 在机器中,由一个或几个零件所构成的刚性单元体,称为构件。 6.构件与零件的区别 1构件是运动的单元,而零件是制造的单元。 2构件可能是由多个零件刚性连接而成,也可能是一个单独零件。 7.部件 部件是指机器中由若干零件所组成的装配单元体,部件中的各零件之间不一定具有刚性连接 8.部件与构件的区别 部件中的各零件不一定具有刚性连接。部件中可以有相对运动。而构件中的各零件无相对运动。 第二章 1自由度计算1(考虑局部约束,虚约束,复合铰链)公式2计算过程3修改4 验证 2机构运动确定性的条件F=W 机构的自由度等于机构原动件数 F=3n-2P L-P H机构的活动构件数n,P L个低副P H个高副 3保证机构具有确定运动的条件是 ○1.必有一机架,作量测机构运动的参考体(坐标); ○2.机构的自由度必须大于零F >0 ; ○3.原动件数目与机构自由度数须相等W=F >0。 例题1 牛头刨床自由度计算

江苏自考机械设计基础复习重点

第一部分机械原理 第一章平面机构组成原理及其自由度分析 1机构是一种具有确定运动的认为实物组合体。机构的组成要素是构件和运动副。 2零件与构件的区别:零件是加工单元体,而构件是运动单元体。 3面接触的运动副称为低副,点或线接触的运动副称为高副。 根据组成平面低副的相对运动性质又可将其分为转动副和移动副。 4每个转动副或移动副都引入二个约束;每个高副都引入一个约束。 5机构运动简图:用国标规定的简单符号和线条代表运动副和构件,(读懂) 并按一定的比例尺表示机构的运动尺寸,绘制出机构的简明图形称为机构运动简图。 6机构运动简图绘制步骤中注意:选择适当的长度比例尺μ(μ=实际尺寸(m)/图示长度(mm)),该比例尺与制图中的比例正好相反。 7 平面机构自由度计算公式(重点):(见P14例1.1.13)F=3n-2PL-PH F-平面机构的自由度;n-活动构件数(不包括机架);PL-低副数;PH-高副数。 8 机构具有确定运动的条件:机构原动件数=机构的自由度F。 9 复合铰链:k 个构件在同一处组成复合转动副,则其转动副数为(k-1)个。 10 局部自由度:点或线接触的运动副,如凸轮副、齿轮副等。 11 虚约束;重复的约束,只需记住简单的几种形式。 12 高副低代:以低副来代替高副。通常用一构件两低副来代替一个高副或简称为一杆两低副。 这部分参考书上练习题P20题1.1.3。(b)(c) 第二章平面连杆机构 1平面四杆机构中最基本的型式――铰链四杆机构,即所有运动副都为转动副。 2铰链四杆机构根据两连架杆是曲柄还是摇杆分为三种基本形式:曲柄摇杆机构,双曲柄机构和双摇杆机构。 3铰链四杆机构中相邻两构件作整圈转动的条件:①此两构件中必有一2构件是最短构件; ②该最短构件与最长构件的长度之和应小于或等于其余两构件长度之和,即lmin+lmax≤l余1+l 余2 4铰链四杆机构的类型及其判别条件:(重点) 当lmin+lmax≤l余1+l余2时: 机架为最短杆时,属双曲柄机构; 机架为最短杆的邻杆时,属曲柄摇杆机构; 机架为最短杆的对面杆时,属双摇杆机构; 当lmin+lmax>l余1+l余2时:只属于双摇杆机构。 5平面四杆机构的急回特性:在四杆机构中摇杆回程的平均速度大于工作行程的平均速度的这种性质称为急回特性。急回特性的大小用行程速比系数K表示: K=(180+θ)/(180-θ)或θ=180度(K-1)/(K+1)。 θ-极位夹角,指摇杆处于两个极限位置时,对应的曲柄所在的两个位置之间所夹的锐角。极位夹角θ越大,K值也越大。 6具有急回特性的机构类型:曲柄摇杆机构、偏置的曲柄滑块机构(重点:画极限位置)、摆动导杆机构等。 而对心曲柄滑块机构不具有急回特性。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