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我国烤烟施肥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

我国烤烟施肥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

我国烤烟施肥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
我国烤烟施肥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

我国烤烟施肥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

宋国菡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 济南 250100)

杨献营 (山东省烟草公司)

潘吉焕 (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

摘 要 本文分析了我国烤烟施肥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探讨了施肥对烟叶产量和质量的影响;明确了改进烤烟施肥技术的重要意义;提出了优质烟合理施肥,提高肥料利用率,研制开发新型烟草专用肥等综合性技术措施。

关键词 烤烟 施肥 问题 对策

烤烟是我国主要经济作物之一,是卷烟工业重要的基础原料。我国烤烟种植范围广,气候条件和土壤条件差异大,加之烤烟生长有其自身的营养规律和特殊的品质要求,形成了烤烟特有的施肥技术和施肥特点。80年代以来,我国烟草工作者重视烤烟施肥技术的研究,开展了大量有针对性的工作,取得了重要研究成果,促进了我国烟叶生产水平的提高。但是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影响,目前我国烤烟施肥技术还存在许多问题和不足。为了提高我国烟叶质量,满足卷烟工业要求,必须进一步研究改进烤烟施肥技术以及相应的策略和措施。

1 我国烤烟施肥的发展及现状

50年代,我国烤烟施肥以农家肥和饼肥为主,每公顷烟叶产量1500kg左右。由于肥料中各种营养元素齐全,烟叶质量较好。50年代末期,由于全国性原料缺乏,烟叶生产上以增加产量为主,烟叶质量受到一定影响。60至70年代,单位面积产量出现盲目增高趋势,烟叶质量受到很大影响。这一阶段烟草栽培存在的主要问题,在品种上,主要是采用了多叶型品种,高密度、多留叶;在施肥上,以施用氮素化肥为主,轻施磷钾肥,土壤养分不全,以至营养元素比例失调。这一时期我国烟叶质量较差,上中等烟比例减少,低次烟增加。由于烟叶质量变劣,直接导致出口量锐减。在烟叶生产质量处于低谷的形势下,我国烟叶生产者普遍存在“恐氮心理”,只采取降低氮肥措施,未从均衡营养、全面协调营养供给等方面入手,结果造成烟叶营养不良,发育不全,烟叶质量难以达到卷烟工业的要求。

从80年代开始,我国广泛开展了提高烟草品质的技术研究。

第一,提出推行烟草“种植区域化、栽培规范化和品种优良化”。

宋国菡,硕士,副研究员,从事作物和烟草营养及抗旱研究工作。 收稿日期:1998—09—01

品种成为可能。

参考文献

1 D em ando lx D,D avoust J.M ultico lour analysis and local i m age co rrelati on in confocal m icro scopy.J M icro s,1997,185:21~362 Juskaitis R,W ilson T,N ellM AA,et al.Efficient real2ti m e confo2 cal m icro scopy w ith w h ite ligh t sources.N ature,1996,383:804~805

3 A tassiM Z等主编1郑昌学,吴安然,等译1分子免役学1北京:科学出版社,1988187~91

D etection of auto-f luorescen t i n ten sity of tobacco pollen

by Laser Scann i ng Confocal M icroscope

H e Chuan sheng L u X iup ing

(Yunnan P rovincial Tobacco Science In stitu te Yux i653100)

Abstract A u to2fluo rescen t in ten sity of six differen t typ es of tobacco po llen w as detected by L aser Scann ing ConfocalM icro scop e(L SC M).D istinct differences w ere ob served fo r au to2fluo rescen t in ten sity am ong six typ es of tobacco po llen.D etecti on of au to2fluo rescen t in ten sity of tobacco po llen by L SC M is a po ten tial m ethod fo r variety iden tificati on.

Key words:L aser Scann ing ConfocalM icro scop e;Tobacco;F luo rescen t in ten sity

(责任编辑 徐秀红) 中国烟草科学 1998,(4):32—34

第二,引进国外优良品种。

第三,提出优质适产,即将烟叶单位面积产量限制在每公顷2250~2625kg水平上。1982~1985年,在中国农牧渔业部和中国烟草总公司的支持下,由广东省农科院经作所和中国农科院烟草研究所主持组织开展了“全国烤烟优质适产栽培技术研究”。经全国10个省试验,提出了烤烟优质适产指标:在长江以北和云贵高原诸省产量较高地区,烤烟适产指标为每公顷2250~2625kg;在长江以南诸省丘陵坡地低产区,适产指标为每公顷1875~2250kg。

第四,以优质适产为标准,进行了烤烟施肥量化技术研究。在一定范围内,烟叶产量与烟叶质量有相关性。根据烟叶产量与质量相互关系的试验结果,80年代后期,明确了在中国现行生产条件下,以每公顷烟叶产量2250~2625kg为我国烤烟的最佳产量范围值。在此基础上因地制宜确定烤烟的最佳施肥水平。由于全国自然条件和土壤肥力水平的差异,一般来讲,南方雨水大、肥料流失严重,相应施肥量较北方烟区多。山东烟区的试验结果表明,在每公顷烟叶2625kg的产量水平下,其施肥指标是:一般低肥力烟田(有效氮40×10-6以下),每公顷施氮9715kg,优质圈肥27000kg;中等肥力烟田(有效氮40×10-6~50×10-6)每公顷施氮8215kg,优质圈肥22500kg;高肥力烟田(有效氮50×10-6)每公顷施氮8215kg,优质圈肥18000kg。氮磷钾比例应根据土壤有效养分含量、土壤中氮磷钾的有效性及气候特点,因地制宜确定。在多数情况下,氮磷钾比例由田间试验结果确定。一般来讲,中等肥力烟田烤烟的施肥比例为1∶1∶2时,烟叶品质最好,效益最高;在速效磷含量低及磷容易被固定的土壤上,可相应增加磷的用量,氮磷比例可以为1∶115~2;在缺钾及钾容易淋失的土壤上钾肥用量可相应增加,氮钾比可为1∶2或1∶3。

第五,研究了优质烟施肥时间和施肥方法。烤烟的营养吸收和分配是确定施肥的重要依据。在这方面主要研究了影响烟叶产量和质量的氮磷钾吸收时期、吸收量及烟株干物质的积累,从而确定烤烟施肥的最佳时间。烟草吸收大量元素氮、磷、钾,中量元素钙、镁、硫以及微量元素硼、锌、铜、锰、铁等营养元素。吸收规律是生长初期(移栽后至团棵前)少,中期(团棵至打顶前)吸收量最多,后期(打顶后)吸收量逐渐减少,整个生长期营养吸收呈S型曲线。在最大吸收期,各种营养元素吸收量占全生育期营养元素吸收量的比例是:氮(N)为70%,磷(P2O5)为58%,钾(K2O)为58%,钙(Ca)为55%,镁(M g)为70%,硼(B)为63%,锰(M n)为58%,铜(Cu)为67%,锌(Zn)为70%,铁(Fe)为54%。烟叶进入成熟期时养分的吸收量逐渐减少。这个时期,吸收大量营养元素的数量占全生育期吸收营养元素的比例是氮(N)为23%,磷(P2O5)为37%,钾(K2O)为36%。烤烟生产以收获具有一定内在质量和外观质量的叶片为目标,叶片充分成熟即应适时采收。施肥量和施肥时间直接影响着烟叶落黄成熟的时间。一般认为土壤中的有效养分应在烟叶开始落黄时基本耗尽,为此所有肥料必须在烟草移栽后第一个月内全部施用完毕。在施肥方法上,根据不同自然条件下的气候特点和烟株的营养吸收特征,遵循“少时富,老来贫”的施肥方法,即先将烤烟所需肥料的70%作为基肥,其余30%移栽后30d内追施完毕。

第六,确定了烤烟用肥的种类及对烟叶产质的影响,研究了微量元素的使用技术。近年来为适应工业开发高烟碱、高香气、高浓度卷烟产品的需要,烤烟生产重点开始由产量型转向质量型。为此,在施肥上确定以无机肥为主的施肥原则,以便于氮素调节。同时根据不同种类肥料对烟叶产量和质量的影响,提出硝态氮的比例在氮肥中至少占一半以上。作为追肥,则全部用硝态氮为好。在烟草有机肥中,以豆饼、芝麻饼、菜籽饼等饼肥为最佳,所产烟叶油润,香气质好,香气量充足。由于磷在土壤中容易被固定,有效性差,所以应增加磷肥用量,保证氮磷比例至少应为1∶1。与其他作物相比,烤烟对钾肥的需要量较大。最佳的钾肥为硝酸钾。我国钾肥资源短缺,为此一方面从国外进口钾肥,另一方面加强了钾肥资源的国产化研究,并初步取得效果。50至60年代,中国烤烟施肥种类多,特别是大量农家优质圈肥及饼肥的施用比例较大,微量元素含量丰富且比例协调,很少或基本没有缺素症状的发生。70年代后随着植烟面积的扩大,烟田常年连作,加之缺乏良好的土壤保护,土壤中的某些营养元素特别是微量元素含量不足,常出现缺素症状,烟叶产质受到一定影响。据报道我国农田缺锌面积达4860万hm2,缺硼面积2860万hm2,分别占耕地面积的51115%和34155%;缺钼、锰、铜、铁的耕地面积分别占全国耕地面积的4618%、21%、619%和510%。近几年,根据烟田土壤微量元素分布及提高烟叶品质的需要,主要进行了硼、锌肥对提高烟叶产质的影响研究,确定了使用方法和使用量。试验结果表明,在山东条件下基施硫酸锌每公顷15kg,喷施硼砂每公顷12kg,烟叶产质最佳。在西南烟区的研究结果也证明增施硼锌肥具有提高烟叶产量和品质及上等烟的作用。

2 我国烤烟施肥存在的问题

211 营养不平衡,重氮轻磷缺钾,是目前我国烤烟生产上的突出问题

一是由于氮是形成烟叶产量的主要因子,烟叶生产偏重施氮。二是国内钾肥资源缺乏,难以满足生产需要。现在全国烟区缺钾面积进一步扩大,过去一些不缺钾的北方省份近几年来也发生缺钾现象。三是由于烟草种植者对磷的作用认识不足,轻视磷的使用。

212 烟田土壤肥力不同程度出现下降趋势

由于缺乏良好的培肥地力措施,加之轮作条件差,烟田常年连作,土壤主要营养元素都不同程度出现下降趋势,同时土壤物理性状变劣。据山东烟区调查,常年连作的烟田,有机质含量一般在013%~1%之间,超过1%的烟田只占有相当少的比例;速效磷含量在1×10-6~9×10-6之间,5×10-6

中国烟草科学

左右的烟田占多数;速效钾含量虽多在90×10-6~150×10-6之间,但因其利用率不高,烟叶含钾量较低。

213 肥料利用率不高

有资料表明我国烤烟肥料利用率较低,南方一些省份肥料利用率仅20%左右。其原因是对肥料利用率的相关性技术缺乏深入研究,特别是对南方烟区肥料流失的控制和北方烟区的营养吸收障碍等没有从根本上研究解决。

214 对旱作烟草的施肥技术缺乏研究

北方烟区如黄淮海烟区,缺水少雨是普遍的现象和问题。近年来为解决后期烟草赤星病发生危害的问题,北方烟区烤烟普遍提前移栽,其结果是烤烟生长与大气自然降水不协调,烤烟生长前期基本处于干旱之下,生长发育受到严重影响。相反当雨季来临时,大量肥料发生作用,烟株徒长、干物质积累少。此外由于烤烟生育期有限,大量肥料难以短期内发生作用,成熟期推迟,烟叶质量受到影响。

3 改进烤烟施肥技术,提高烟叶产量和质量的对策

311 坚持优质适产栽培技术,科学合理施肥

我国是烟草生产大国,烤烟生产在农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随着烟草生产逐步走向稳定协调发展,要求烤烟生产必须从数量效益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施肥是影响烟叶产量和质量的重要因子,为此必须从提高中国烟叶的产量和质量出发,制定科学合理的烤烟施肥技术,使烟草生长发育过程必需的营养元素得到完全、均衡、协调、适时、适量的供应。目前要严格控制氮肥的使用量,减轻或避免由于施氮量过大而造成的烟叶过厚,燃烧性不良,烟碱含量过高等现象,同时注意增加微量元素的使用和使用比例。在南方烟区还应增施中量元素。

312 开展连作烟田肥力变化规律及控制技术研究由于我国人多地少,轮作条件差,粮烟争地矛盾突出。目前烟草连作现象不可避免。为落实种植面积,实现烟叶生产的连续性发展,应加强对现有土壤肥力的调查研究,特别是重视连作对烟叶产量和质量及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有针对性地设置长期定位试验,以了解土壤中主要营养元素的变化规律,为制订科学合理的施肥技术和施肥标准提供依据。313 研究提高肥料利用率的途径

重点研究环境对烟草吸收营养元素的影响,制订合理的施肥时间、施肥浓度和施肥比例,减少肥料流失。通过配套技术研究,促进烟株根系发育,提高对营养的吸收能力;开展提高烟草钾肥利用率研究。烟草是需钾较多的作物,提高烟叶钾的含量是改善我国烟叶质量的关键措施之一。由于我国钾肥资源短缺,烟草钾肥缺口量较大,大量钾肥依赖进口,同时钾肥的需求量还要进一步增加。因此提高钾肥利用率研究显得极为重要。在南方多雨地区还应研究防止烟田钾素流失的技术措施。

314 研究旱作条件下烤烟的施肥技术

研究旱作条件下优质烟叶的施肥技术,如通过增施有机肥及轮作栽培技术来改善土壤理化性状,提高烟田保水能力,以水调肥,水肥结合;制定合理的水肥控制指标体系,提高烟叶产量和质量;研究土壤保水剂对烟田肥效的影响,旱作烟田施肥覆盖栽培技术等。

315 研究提高土壤肥力的相关技术

坚持用地与养地相结合,多方式培肥地力,注意增施优质绿肥、饼肥,推广秸秆还田及其养分转化技术;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烟田物理性状。

316 研制开发新型烟草专用肥料

根据不同烟田的营养状况及提高烟叶品质的需要,研制营养元素不同配比、不同含量的烟草专用肥料;加强肥料制造工艺技术改造,提高肥料的理化性能指标,满足不同条件下烤烟生长发育的需要。

中国是产烟大国,烟叶面积和总产量均居世界首位。与世界优质烟生产国相比,虽然我国烟叶质量尚存在一定差距,但通过研究调控烤烟的营养,实现烤烟完全、平衡的施肥控制,同时配合以优质品种和科学合理的栽培措施,我国烟叶质量必将获得显著提高,进而赶上国际先进水平。

参考文献

1 中国农业科学院烟草研究所主编1中国烟草栽培学1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

2 王恩沛1关于改进我国烤烟质量的意见1中国烟草,1980(1): 18~20

3 刘怀旭1土壤肥料1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1987

4 史瑞和等1植物营养原理1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89

5 朱尊权1当前我国优质烤烟生产中存在的问题1中国烟草工作11993(5):37~39

6 吴正举,刘书欣等1福建烟区土壤特性及其与烟叶品质的关系1中国烟草学报,1996(1):46~53

7 宋承鉴1山东烟区主要土壤性状分析1中国烟草,1986(1):6~9 8 宋承鉴1中国优质烟最佳土壤条件1中国烟草学报,1990(2): 68~73

9 苏德成,刘树杰等1烤烟品质下降原因、解决途径及优质烟栽培技术研究(研究报告)

10 陈伦寿,李仁岗1农田施肥原理与实践1农业出版社,1985 11 陈瑞泰,宋志林1全国烟草种植区划研究报告11985

12 赵元宽1我国优质烤烟生产中应注意和解决的十个重要问题1中国烟草工作11993(2):41~43

13 胡国松,张国显等1河南烟区烤烟叶片含钾量低的原因初探1中国烟草学报11996(1):13~18

14 胡霭堂1植物营养学1北京农业大学出版社,1985

15 周涛臣1配方施肥技术1科学普及出版社(北京),1985

16 曹志洪1优质烤烟生产的土壤与施肥1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1

17 熊毅,李庆奎1中国土壤(第二版)1科学技术出版社(北京), 1987

18 A kkehurst,B.C.1981Tobacco.H um anities P ress,N ew Yo rk 19 H aw k s J r S.N.and Co llinsW.K.P rinci p les of F lue2cured To2 bacco P roducti on.N.C.State U niversity,1983

20 T.C.T so.P roducti on,Physi o logy and bi ochem istry of Tobacco P lant1990

21 F lue2cured Tobacco Info rm ati on,1996,N o rth Caro lina Co2o r2 perative Extensi on Service and N o rth Caro lina State U niversity

(责任编辑 王华彬)

第4期 我国烤烟施肥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

茶树的灌溉和施肥

茶树的灌溉和施肥,与环境条件和栽培措施以及目标产量、质量要求密切相关。很难泛泛而谈。 水分的不足和过多,都会影响茶树的生育。当水分不足时,不易生长或延迟发芽,降低发芽率;有时虽能发芽,但抽生的新梢矮小,很快形成“对夹叶”。严重干旱,会引起新梢的顶端生长停止,顶芽和幼叶向树冠面上成熟叶子“夺水”,接着这些成熟叶萎蔫下垂,严重时焦枯脱落,甚至整个植株枯萎死亡。 茶树对雨湿条件的适应性较为广泛。一般适宜种茶地区要求年降水量在1000毫米以上,通过种植遮荫树与灌溉也能正常生长。年雨量在1000-3000毫米,年平均相对湿度在70-80%之间,而且雨量分布均匀,对温度稳定在80%左右,基本能满足茶树正常生长发育的需要。 但是土壤过湿,尤其是地下水位过高,通气不良,氧气缺乏,会产生硫化氢等有毒物质,阻碍根系的呼吸和养分吸收,致使根部受害。 茶树根系庞大,吸肥力强。一般栽培茶树,一足龄茶苗的主根长达30厘米以上,成龄茶树主根生长旺盛,可深及1米以下,且根系发达,在土壤表层四散分布。 云南一般的茶园多是赤红土壤土,主要用来生产红茶和乌龙茶,著名的有“粤红”、“滇红”、“凤凰水仙”等。赤红土型茶土是在南亚热带湿润条件下形成的,在其成土过程中富铝化和脱硅化作用比红壤要强烈,铝大量富集,铁进一步氧化,剖面中常有一层“赤红”色的心土层,淋溶作用强烈,盐基迁移率高,两极分化严重,盐基只有1-2me/100克土饱和度只有10-30%,酸性强、PH4-5.5,粘土矿物以高岭土为主,磷、钾含量低,有机质分解快。茶园施用磷、钾、镁及微量元素。 茶树对矿质营养的需求方面表现有多元性、喜铵性、聚铝性、低氯性和嫌钙性。施肥是最有效果的措施之一。但由于各种肥料的性质和作用不同,施肥时期和方法也不尽相同。要根据茶园土壤性质,茶树吸肥特性,以及天气条件进行综合考虑。 茶园施肥量参考表 树龄施肥量(公斤N/亩) 1年生施稀薄农家肥 2年生3-4 3-4年生5-8 5-6年生8-10 茶树根外肥施用浓度参考表

江苏茶园土壤环境质量现状分析_宗良纲

*江苏省科技厅攻关项目“江苏省无公害茶叶产业化生产技术体系研究”(BE2002315)资助 收稿日期:2005-01-07 改回日期:2005 -05-15江苏茶园土壤环境质量现状分析* 宗良纲 周 俊 罗 敏 陆丽君 (南京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南京 210095)   费新东 (江苏省农林厅 南京 210029) 摘 要 通过对江苏20多个典型茶场的调查取样,分析了江苏典型茶园的土壤肥力和环境质量状况。结果表明,江苏茶园土壤总体肥力状况良好,少数茶场的土壤有机质含量偏低。茶园土壤施用的有机肥中,菜饼肥有机质含量较高,养分组成合理,重金属含量低,适合茶园长期施用。在茶园施肥管理方面,普遍存在有机肥施用时间偏晚的现象。此外,江苏茶园土壤存在较明显的酸化现象,且有加重趋势。个别茶场的土壤中Pb 含量超标需引起重视,否则会导致茶叶中P b 含量超标而影响茶叶质量的安全性。关键词 茶园 土壤环境质量 施肥管理 土壤酸化 Pb Analysis on current status of soil environmental quality of tea gardens in Jiangsu Province .Z ONG Liang -Gang ,ZHO U Jun ,LU O M in ,LU Li -Jun (College of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s ,Nanji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N anjing 210095,China ),FEI Xin -Dong (Department of Agriculture and F orestry of Jiangsu ,Nanjing 210029,China ),CJEA ,2006,14(4):61~64 A bstract Based on two y ears field research ,the soil fer tility and the soil environmental quality of typical tea gardens in Jiangsu Province w ere analy zed .T 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tea garden soils are generally fecund ,but the soil organic mat -ter content is appreciably low in some tea gardens .Among the fertilizers applied ,the rapeseed meal is o f reasonable nutri -ent composition ,high organic matter co ntent and low heavy mental content ,so it is the best o rganic fertilizer fo r a long -term application in tea g ardens .I n the regular management of tea gardens ,the fertilization is usually delayed 1~2months .Acidification is serious in the majority of tea garden soil ,moreo ver ,the lead co ntent of soil exceeds the standard in a few areas .T he hig h lead co ntent of soil can cause the lead content in tea to ex ceed the standard ,thus influencing the safety of tea quality . Key words T ea g arden ,Environmental quality of soil ,M anag ement o f fertilization ,Acidification ,Lead (Received Jan .7,2005;revised M ay 15,2005) 江苏是我国重要的茶叶生产省份之一,其茶叶生产一直呈稳步发展的趋势,这对促进江苏经济发展,提高农民收入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工业“三废”的排放和化肥农药的大量施用,茶园土壤受到污染,茶叶质量降低。近年来,国内不断有关于茶叶中重金属和农药残留等有害物超标[1,2] 的报道。同时,茶园土壤重金属污染,在土壤酸化[3] 背景下危害极大,直接影响了茶叶的产量和品质。本研究试图通过对江苏典型茶园的调查分析,从总体上掌握江苏茶园土壤的肥力水平、施肥管理状况、土壤酸化程度以及重金属含量状况,分析影响江苏茶叶生产的主要限制因子,旨在为进一步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促进茶叶生产的合理区划和科学管理、加快江苏无公害茶叶生产基地建设提供依据。 1 研究方法 根据江苏省无公害茶叶生产基地的分布状况,于2003年4月~2004年5月实地调查了苏州、无锡、常州、扬州、镇江、南京等地区的20多个较大规模典型茶场,了解各茶场的种植环境和施肥管理等情况。按统一方法分别采集各茶场代表性茶园土壤和茶叶样品,进行实验室分析。土壤样品以0~20cm 的表层混合土样为主,采样时根据茶园的面积和地形,决定采样点的数量和分布。每个茶场选择代表性茶园,设置6~8个采样点,将各采样点的土样混合均匀,用四分法弃取至各混合土样保留1kg 左右。土样经风干、磨碎分别过2mm 筛和0.149m m 筛备用。茶叶鲜样的采集均以1芽1叶为准,采样点与土壤样点对应,以便分析土壤质 第14卷第4期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Vol .14 No .42006年10月 Chinese Journal of Eco -Ag riculture Oct ., 2006

浅谈烟叶采烤中常见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浅谈烟叶采烤中常见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作者:黄琪 俗话说:“田间是基础,采烤是关键”,烟叶采烤工作技术要求严密、操作工序烦杂,是烤烟生产工作中至关重要的一个关键环节,也是当前烟农表现最为突出的技术短板。 随着烤烟大田移栽的结束,一年一度的烟叶采烤工作也即将拉开序幕,笔者结合贵州绥阳烟叶采烤工作实际,浅谈烟叶采烤工作中常见的问题和应对措施。 一、烟叶采烤中常见的突出问题: 一是烟叶不能正常分层落黄,成熟度不一致;由于控氮适密不到位,定根旺长水灌得不充足,土壤肥料残留过多;后期田间管理不到位,烟地排水不畅,烟田积水,在成熟采烤期烟叶就会出现贪青,落黄成熟差,烟叶成熟度不一致,烟农难以按部位成熟标准尺度来采收,成熟度难以把握,烤后叶片易现青片、青黄或微带青。

二是鲜烟叶未进行分类上炕,同竿异质混色编竿的现象普遍存在。一些烟农怕麻烦,图省事,编竿时未进行鲜烟叶分类编竿。青黄混编,同一杆鲜烟叶上往往出现不同成熟度、不同部位、甚至不同品种的杂花烟,烘烤质量难以保障。 三是不能眼观手熟,过分依赖控制器。过分依赖烤房自动控温排湿系统,有些烟农认为有了自控仪,就万事大吉,往往忽视烘烤的火力配合,导致烤房温度升温控温不稳,温度忽高忽低,挂灰烟由此而生。 四是烘烤技术不精,关键点监控不到位。一是变黄期稳温时间过短;由于烟农烘烤技术的把握不够精,为了省时省力省事或节约成本,在变黄阶段38℃和42℃的重要温度关键点,稳温时间过短,没有达到变黄末期要求的烟叶发软塌架状态就转入定色,造成变黄期失水和变黄不协调,烟叶内在物质转化不足,导致烤后微带青烟叶较多。二是定色期过急;46度是烟筋变黄和黄烟等青烟的重要关键点,有些烟农认为有点青筋无所谓,为了节省时间,在这个重要温度点稳温时间过短,快速升温和大风量排湿,烟叶来不及收缩变化,就容易出现青筋。三是烤熟烤香意识不强。大部分烟农对烘烤质量标准要求不高,满足于能够烤黄、烤干即可,在烤香54℃时稳温时间短,导致烟叶颜色不鲜亮,香气质变差,香气量不足。 五是特殊烟叶烘烤技术把握不到位。烟叶进入采烤期后,往往暴雨、干旱,高温高湿气候交替,特殊气候条件下的烟叶烘烤技术基本

(机械制造行业)播种施肥机械

第三章播种施肥机械 §1 概述 一、播种目的意义 1、根据农艺技术要求,使作物获得良好的生长发育条件,保证苗齐苗壮,为增产增收打下良好基础; 2、机播质量好,效率高;适时保证,为田间管理创造好条件。 二、播种方法(9种) 1、撒播:将种子按亩播量均匀撒于地表。 不均匀,不能完全覆盖,出苗率低,主要在大面积种草、植树和绿肥种植方面采用。(非中耕作物为主) 2、条播:按要求的行距、播深、播量将种子播成条状。 只注意区段粒数,条播利于田管(中耕、除草、植保)。 普通条播/窄行条播/带状条播(中耕作物) 3、穴播:按要求的行距、穴距、播深将种子定点播入土中。(也称点播) 较条播节种(棉花等),提高出苗率,利于田管。 普通点播/方格点播/等距点播 4、精播:按精确的粒数、粒距、行距、播深播种。 单粒精播/多粒精播 节种,减少间苗用工。但种子要求好,苗出率高,预防病虫草害好,保证总株数可靠。发展趋势是单粒精播。 5、铺播:播时将塑膜铺于地表,待种子出苗时,使幼苗生长于膜外。 先铺后播(打孔播种)/ 先播后铺(破膜放苗) 优点: (1)提高并保持地温。(利发芽和苗生长) (2)减少土壤水分蒸发。(减蒸发、凝水气、保水分) (3)改善植株光照条件。(膜及膜下雾反光,株下光照改善) (4)改善土壤理化性状和肥力(水分的液态、气态循环变化和灌溉水雨水横渗浸润,使土疏松地、温较高、持水力强,利微生物活动,加快了有机质分解,有利提高肥力) (5)抑制杂草生长。 缺点: (1)技术要求高 (2)耗劳多

(3)成本较高 (4)残膜污染 6、免播:前茬作物收后,不进行土壤翻耕让原桔杆、残茬覆盖地表。待下茬作物播种时,直接在茬地上局部松土播种,并喷洒除草剂。即保护性耕作方法。 7、平播:种子播在平整的土地上。 8、垄播:种子播在垄脊上。如直播水稻 9、沟播:种子播在垄沟内。保护幼苗免风沙袭(半干旱区) 图3-1 播种方式 a.条播 b.点播 三、种子特性 1、种子粒型:长宽厚表示,差别较大、很大,影响排种。为提高排种质量:精选→分级→丸粒化

有机茶园的肥料使用原则和无害化解决

有机茶园的肥料使用原则和无害化解决有机茶是一种按照有机农业的方法进行生产加工的茶叶。在其生产过程中,完全不施用任何人工合成的化肥、农药、植物生长调节剂、化学食品添加剂等物质生产,并符合国际有机农业运动联合会(LFOAM)标准,经有机(天然)食品颁证组织发给证书。有机茶叶是一种无污染、纯天然的茶叶。以下就是有机茶园的培肥管理的方法:肥料的使用原则 1。制止使用化学合成肥料,制止使用城市生活垃圾,制止使用医院的粪便、垃圾和含有有害物质(如毒气、病原微生物、重金属等)的工业垃圾。 2。人畜粪便在使用前必须经过无害化解决,比方用高温发酵来杀灭各种寄生虫卵和病原菌、杂草种子,去除有害的有机酸和蔼体,使之达到无害化的卫生标准。严禁使用未腐熟的粪便。 3。有机肥原则上要就地生产就地使用,外来有机肥经确认合乎恳求后能力使用。商品化有机肥、有机复混肥、叶面肥、微生物肥等在使用前必须经确认已经得到有机肥论证机构的颁证或认可。叶面肥料最后一次喷施必须在茶园采摘前20天进行。使用微生物肥料时要威严遵守使用说明书的恳求操作。 4。所有有机或无机(矿质)肥料,应按对环境和茶叶品格不会造成不良结果的方法使用,同时应截断一切因施肥而携入重金属和有机污染物的污染源。 许可使用的肥料

1。有机肥:畜禽粪(经过无害化解决)、绿肥(利用栽培或野生的绿肥植物作肥料)、其余肥料(如腐酸类肥、饼肥、沼气液肥和残渣等)。 2。微生物肥:如根瘤菌肥料、固氮菌肥料、磷细菌肥料、硝酸盐细菌肥料、复合微生物肥料等。 3。半有机肥(有机复混肥):加入适量的营养微量元素制成的有机肥料。 4。无机(矿质)肥:如矿物钾肥、矿物磷肥(磷矿粉)、煅烧磷酸盐(钙镁磷肥、脱氧磷肥)、白云石、石膏等。 5。叶面肥:微量元素叶面肥(以CU、FE、MN、ZN、B、MO等微量元素及其余有益元素为主配制的肥料)和含有植物生长辅助物质的叶面肥(天然有机物提取液或接种有益菌类的发酵液,添加一些腐殖酸、藻酸、氨基酸等配制的肥料)。 6。其余肥料:不含有毒物质的食品工业、纺织工业的有机副产品,以骨粉、骨酸废渣、氨基酸残渣、家禽家畜加工废料、制糖废料等制成的肥料。 无害化解决 在有机肥料比方人畜粪便中经常带有各种病原菌、病毒、寄生虫卵等,杂草中经常带有各种病虫害传染体及种子等,因此有机肥料在用于有机茶园之前通常都要经过无害化解决,变有害为无害。目前,有机肥料无害化解决主要有3种方法,即物理方法、化学方法和生物方法。物理方法如暴晒、高温解决等,但会使养分的丧失严重且成本

湖南省桂阳县烤烟施肥资料

桂阳县烤烟施肥参考资料 烤烟部分: 烤烟施肥的目的不但要提高产量和经济效益,更重要的是要有利于品质的形成和提高。烟叶产质量是土壤、气候环境与人为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在这一体系中,施肥是最大的可变因素。烤烟营养不良时,即使充分成熟并烘烤得很好,烟叶的香吃味也会大打折扣;而营养过剩时,即使成熟采烤,烟叶也会因过大过厚,刺激性和劲头过大而使可用性大大降低。施肥是制约烤烟品质提高的重要技术措施之一。 一、烤烟生长发育的营养要求 烤烟正常生长发育需要16种必需的营养元素。需要量较大的元素有:碳、氢、氧、氮、磷、钾、钙、镁、硫;需要量甚微的元素有铁、锰、硼、锌、铜、钼、氯。这些大量和微量元素对烤烟的生长发育是必不可少的,缺少任何一种元素,都会带来严重的影响。这些元素可以从空气、土壤、水分中吸收。氮、磷、钾需要量大,必须通过施肥加以补充。 二、烤烟需肥特点 烤烟在移栽初期,烟株对NPK各种养分的吸收都很少,随着时间的推移,吸收速率逐渐加大,在移栽后1个月开始急剧增加,并在移栽后约55天左右达到最大,然后又快速下降,其中又以氮素下降最快,钾素次之,磷在整个生育期的变化相对都较平稳。所以,要特别注意这段时期的养分的充分供应,以满足烤烟的需求,并在栽后30-75天保证充足的水分,以水调肥,促进养分的吸收,促进叶片的充分展

开,以便叶片正常落黄与成熟,最终得到厚薄适中的烟叶。否则,如果养分充足,使得叶片细胞分化较多,但由于水分不足使得细胞不能充分展开,最后导致叶片过厚,成熟缓慢,烤后烟叶品质下降。根据桂阳烟区30个“3415”田间试验结果,每生产100公斤烟叶需吸收N素2.7公斤,P2O5 2.5公斤,K2O 7.3公斤。 三、测土推荐施肥技术 (一)氮肥推荐 一般而言,基础产量(不施任何肥料获得的产量)可以反映土壤肥力的高低。肥力高的土壤可以获得较高的目标产量,对应的最佳施N量较少;反之,肥力低的土壤可以获得的目标产量较低,相对应的最佳施N量较高。根据田间试验结果,我们经过多年多点田间肥效试验结果分析,制作成烤烟推荐施N量检索表(表1)。烟农可根据对应的肥力状况,查表确定合理的施氮量。 (二)磷、钾肥推荐 我们通过多年多点田间肥效试验,建立了桂阳县植烟土壤的养分丰缺指标体系,获得了不同肥力水平下推荐施肥量的上、下限,制作成如下所示的磷、钾肥推荐用量表,烟农可以去县农业局土肥站或打农技110电话查询所属土壤的有效养分含量状况,然后根据土壤有效养分含量查找表2和表3所属范围,进行科学磷、钾肥施用。

浅谈提高上部烟叶可用性的 基本途径

浅谈提高上部烟叶可用性的基本途径 ——-罗华国 国际型优质烟叶对上部叶要求:充分发育,顶叶充分展开,无肥厚 下垂现象,成熟度好,组织结构疏松,内在化学成分协调,烟碱含量适 宜,还原糖高,烟叶香气质好,香气量充足,吃味醇和,烟叶配伍性较 强。目前我国的烟叶质量与国际优质烟叶和工业要求相比,仍然存在着 一定的差距,主要表现在上部烟叶的质量和可用性。由于受到传统烟叶 质量意识和农业栽培技术措施及生态因素的影响,导致上部烟叶片窄而 偏厚,组织结构致密、僵硬、填充性差、含梗率高、加工经济性状较 差,内在化学成分欠协调、烟碱含量过高,还原糖及糖碱比偏低,烟叶 香气质差,香气量不足,刺激性过强,烟叶的配伍性较差,不但影响了 上部烟的质量,而且影响上部的可用性,给卷烟配方工业带来了困难, 制约了上部烟叶市场经营。这与国外上部叶在卷烟组方中高达40%的利 用率相比,其形势是非常严峻的。因此提高上部叶可用性已成为我国烟 草行业急需解决的重点问题之一。 为了提高上部烟叶的可用性,经过多年实践,结合他人研究成果, 总结分析,提出了以下基本途径,以期对优质烟叶的研究开发提供参 考。 一、提高上部烟叶可用性研究的基本技术途径  技术路线:在不降低中部烟叶质量的前提下,以适当减少上部烟叶 的氮化合物含量尤其是总氮含量作为重点,通过株型控制,单叶重和单 位叶面积重量的控制,达到烟株各部位叶片之间的协调平衡,叶片的化 学成分之间的协调平衡,从而提高上部烟叶的品质和控制上部烟的比 率。 提高上部烟叶可用性研究涉及两方面内容:一要改善上部烟叶的物 理特性。叶宽对提高上中等烟比例影响很大,而叶长是烟叶分级的限制 性因素,与烟叶的产量关系更密切。有关研究表明:烤烟叶片大小与烟 叶化学成分也存在着一定的相关性;叶片厚度与总糖,还原糖含量及糖 碱比呈负相关,与蛋白质,总氮及烟碱呈正相关;上部叶位单叶重重的

茶树修剪和合理施肥技术

1.茶树修剪。茶树幼年期的修剪时为了培养合理的茶树树冠与采摘面,因此修剪应注意如下图: 2.农场卫生管理。农场应合理放置农药瓶等废弃物,茶厂应保持卫生整洁,努力向标准化清洁化厂房建设。 3.茶园施肥。茶园施肥特别是名优茶茶园只采摘春季一季的茶园一定要重施基肥、合理追肥,有机肥与无机肥(化肥)相结合。 茶园在在栽种之前就要施足基肥,施肥深度50厘米以上,施肥

量一般为饼肥或商品有机肥200公斤-400公斤。 1-2年生幼年茶树,每亩施用基肥100公斤饼肥,修剪后追肥一次,每亩施用5公斤硫酸钾复合肥(15:15:15)。施肥在距根颈部10-15厘米处开宽15厘米、深15-20厘米平行于茶行的施肥沟施入。 3-4年生幼年茶树,每亩施用基肥150公斤饼肥,修剪后追肥一次,每亩施用10-15公斤硫酸钾复合肥(15:15:15)。施肥在距根颈部35-40厘米处开宽15厘米、深20-25厘米平行于茶行的施肥沟施入。 成年茶树每亩施用基肥200斤饼肥,修剪后追肥一次,每亩施用20公斤硫酸钾复合肥(15:15:15)。施肥在距根颈部沿树冠垂直位置开宽15厘米、深20-30厘米平行于茶行的施肥沟施入。

4.茶园生态建设 在发展新茶园和改造低产茶园时,应因地制宜的有目的地保留部分林木植被,在山顶、山坡梯田之间应保留一定数量的自然植被。茶园四周营造防护林带。茶园中应当适当种植豆科植物(豇豆、花生、大豆、绿豆、紫云英蚕豆、豌豆、肥田萝卜等)及遮阴树(樟树、红叶石楠、樱花、桂花等),可以增加土壤肥力,减少水土流失与风蚀,改善小气候,提高茶叶质量。遮阴树每亩种植5-8棵,并随茶园海拔高度升高,遮荫幅度应适当减小。

浅谈提高上部烟叶可用性的基本途径

浅谈提高上部烟叶可用性的基本途径 ——-罗华国 国际型优质烟叶对上部叶要求:充分发育,顶叶充分展开,无肥厚下垂现象,成熟度好,组织结构疏松,内在化学成分协调,烟碱含量适宜,还原糖高,烟叶香气质好,香气量充足,吃味醇和,烟叶配伍性较强。目前我国的烟叶质量与国际优质烟叶和工业要求相比,仍然存在着一定的差距,主要表现在上部烟叶的质量和可用性。由于受到传统烟叶质量意识和农业栽培技术措施及生态因素的影响,导致上部烟叶片窄而偏厚,组织结构致密、僵硬、填充性差、含梗率高、加工经济性状较差,内在化学成分欠协调、烟碱含量过高,还原糖及糖碱比偏低,烟叶香气质差,香气量不足,刺激性过强,烟叶的配伍性较差,不但影响了上部烟的质量,而且影响上部的可用性,给卷烟配方工业带来了困难,制约了上部烟叶市场经营。这与国外上部叶在卷烟组方中高达40%的利用率相比,其形势是非常严峻的。因此提高上部叶可用性已成为我国烟草行业急需解决的重点问题之一。 为了提高上部烟叶的可用性,经过多年实践,结合他人研究成果,总结分析,提出了以下基本途径,以期对优质烟叶的研究开发提供参考。 一、提高上部烟叶可用性研究的基本技术途径 技术路线:在不降低中部烟叶质量的前提下,以适当减少上部烟叶的氮化合物含量尤其是总氮含量作为重点,通过株型控制,单叶重和单位叶面积重量的控制,达到烟株各部位叶片之间的协调平衡,叶片的化学成分之间的协调平衡,从而提高上部烟叶的品质和控制上部烟的比率。 提高上部烟叶可用性研究涉及两方面内容:一要改善上部烟叶的物理特性。叶宽对提高上中等烟比例影响很大,而叶长是烟叶分级的限制性因素,与烟叶的产量关系更密切。有关研究表明:烤烟叶片大小与烟叶化学成分也存在着一定的相关性;叶片厚度与总糖,还原糖含量及糖碱比呈负相关,与蛋白质,总氮及烟碱呈正相关;上部叶位单叶重重的比单叶轻的颜色浅些,光泽、油分、厚度、叶片结构也是单叶重重的比单叶轻的档次稍高,外观品质表现好,同时认为上部叶随叶重的增加烟碱也增加,还原糖降低,灰分增加;因此通过选育新品种和栽培农艺措施改善上部叶的生育状况以获得适宜的物理特性对提高上部烟叶的可用性有一定的作用。二是协调上部烟叶的化学成分,降低烟碱和氮化合物的含量,提高还原糖,提高糖碱比。研究表明:还原糖含量的多少对香气物质的形成有很大的关系,还原糖、烟碱是目前制约烤烟吃味品质的主要化学成分。糖不仅增加卷烟的柔和性,而且在烟叶烘烤、醇化和吸食过程中能够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挥发性香气物质。在生产上,控制烟碱的过高积累,提高还原糖和总糖的比例,能有效地提高烤烟吃味品质。因此,改善上部叶农艺性状,促使物理特性的形成,协调内在化学组分的平衡是提高上部烟叶可用性的基本技术途径。

茶园施肥技术措施

茶园施肥技术措施 一、茶园施肥的目的 茶园施肥的目的,主要是满足茶树生长的需要、给茶树补充所需的营养物质和改良土壤。 二、茶树所需营养元素 在茶树生长发育过程中,需要的营养元素有碳、氢、氧、氮、磷、钾、硫、铁、铝、钙、镁等40多种,其中:碳、氢、氧主要从空气和水中获取,而其他营养元素则主要来自土壤,在来自土壤的营养元素中,对氮、磷、钾要求的数量最多,又称茶叶(植物)营养三要素。由于茶树是叶用作物,在三要素中又以氮素为主。因此,选择适宜茶树生长的肥料对提高茶叶的产量和质量起着关键性作用。 三、肥料的选择 一是要根据茶树的生物学特性选择肥料(茶树适宜生长在呈酸性的土壤环境中):施肥会引起土壤酸碱度的明显变化。如果碱性肥料或生理碱性的肥料施入茶园后,会引起茶园的(酸碱度)增高,而当茶园的(酸碱度)增高到超出茶树生长的适宜范围时,茶树生长就会受到影响。因此,除某

些强酸性茶园需适当调节其酸碱度外,一般不宜施用碱性肥料,如:液氨、硝酸钠、石灰等,最好是选用酸性肥料、生理酸性肥料或中性肥料,如:过磷酸钙、硫酸钾、尿素等。 二是要根据茶园土壤特性选用肥料:施肥不仅是为作物提供营养,同时也是培肥土壤的一项重要农业技术措施。因此,茶树施肥还应该针对土壤特点,选用恰当的肥料。例如:新垦的幼龄茶园,因树冠覆盖面积小,枯枝落叶少,土壤有机质分解的速度大于积累速度,故应多施纤维素含量较高的草肥、腐熟农家肥,也可种植绿肥,适时翻入土中作肥料;对土壤有机质丰富,保肥能力较强的成龄茶园,应多施含肥丰富的饼肥等;对于土壤质地粘重、通气性差的茶园要多施土杂肥(堆沤过的);对于质地粗、沙性重、通气性好的茶园要多施用塘泥、湖泥、河泥等;对于土壤母质为石灰岩发育的茶园,可多选用酸性肥以降低土壤的值(酸碱度);而对酸性较重的茶园,要改施中性肥料或含钙质较多的肥料,以调节土壤的酸度,防止土壤继续酸化。 四、施肥时间 茶园施基肥要早,一般在进入秋季后,茶树地上部分停止生长时结合冬耕除草施用,宜早不宜迟。因为,茶园使用的基肥主要是有机肥(腐熟农家肥),养分释放比较缓慢,为了及时给茶树提供营养物质,必须适当早施基肥,使它在

浅谈烟叶烘烤管理

浅谈烟叶烘烤管理 一、加强烘烤技术培训近年来,随着行业烟田基础设施建设的深入推进,一大批新型的智能密集式烤房在各地陆续兴建。新型密集烤房的投入使用不仅有效地解决了广大烟农的劳动强度,而且也有效地提高了烟叶的烘烤质量,深受广大烟农的喜爱。然而,先进的东西要用先进的技术来操作,否则,它就不会发挥出更大的效能。从当前烟叶烘烤技术上来看,由于烟农习惯沿用过去的烘烤方式,对新型烤房的技术标准掌握得不够到位,即使烟草部门对他们开展了一些培训工作,但在实际操作中经常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技术误差,进而导致烟叶的烘烤质量不高,效益不明显。因此来说,加强烟农技术培训是提高烟叶烘烤质量的基础和关键,必须认真抓好落实。二、搞好现场指导、管理和服务加强烟叶烘烤现场管理和技术指导是提高烟叶烘烤质量的一个重要环节。从烟农的角度来说,由于广大烟农在烘烤期间既要把精力放在烟叶烘烤上,又要把精力放在烟田的管理上,这样一来就很容易导致烟农分心,结果出现“两耽误、两影响”的状况。从烟草部门来说,烟叶烘烤期间也是收购较为忙碌的时候,烟站工作人员既要在烟站开展收购工作,又要抽空下乡指导烟农生产和烘烤。这样一来就很容易导致人力分散,结果出现“两头顾不上,一头出故障”的现象。 如何才能杜绝这两种现象的发生呢?笔者认为,一方面要明确责任分工,在烟站收购、烘烤现场、烟田管理上均要安排专人负责。针对烟农因生产繁忙而出现“顾此失彼”的现象,烟草部门可在烘烤期间派出专门的服务队伍,比如从机关抽调人员,或聘请专业烘烤技术人员,积极主动为烟农搞好现场服务,使烟农有更多的精力和时间投入到烟叶烘烤上。另一方面要加强烟站人员管理,通过完善制度、加大奖惩、搞好监督等措施,杜绝一些职工出勤不出力,或者根本不到现场指导烟农烘烤等问题的发生。通过加强现场管理,搞好服务指导,切实提高烟叶烘烤质量。三、切实把握烘烤技术标准认真落实烟叶烘烤技术是提高烟叶烘烤质量的有效途径。近年来,各地烟草部门都结合当地气候因素、烟叶生长特点等,制定和完善了具有针对性和指导性的烘烤技术要点,广大烟农在实际操作中也摸索和积累了许多有益的经验,这些都为提高烟叶烘烤技术、提高烟叶烘烤质量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众所周知,烟叶烘烤环节非常多,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将影响到烟叶的烘烤质量,因此,烘烤期间必须严格按照技术标准要求,认真落实每一个步骤和每一个环节,不能有丝毫的麻

施肥机械

第八节施肥机的类型与构造 一、肥料的种类及施用方法 肥料施于土壤或植物上,能够改善植物生育和营养条件的一切有机和无机物质。肥料一般可分为化学肥料和有机肥料两大类,每一大类中都有固体和液体两种形态。近年来,我国已成功研制出叶面肥并推广应用。 化学肥料一般加工成颗粒状、晶状或粉状,一般只含有一种或两、三种营养元素,但含量高,肥效快,用量也少。液态化肥主要是液氨和氨水。液氨含氮量约82%,氨水则是氨的水溶液,含氮量仅为15%~20%。 有机肥料主要是由人畜粪尿、植物茎叶及各种有机废弃物堆积沤制而成,亦称农家肥。有机肥能增加土壤中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结构,还能提供作物所需的多种养分。但肥效缓慢。 根据作物的营养时期和施肥时间,可把施用的肥料分成基肥、种肥和追肥。 (1)施基肥在播种或移植前先用撒肥机将肥料撒在地表,犁耕时把肥料深盖在土中。 或用犁载施肥机,在耕翻时把肥料施入犁沟内。水田常用泡水犁田后,均匀撒入肥料,然后再耙田。 (2)施种肥在播种时将种子和肥料同时播入土中。过去多用种肥混施方法,近几年则广泛采用侧位深施、正位深施等更为合理的种肥施用方法。 (3)施追肥在作物生长期间,将肥料施于作物根部附近;或用喷雾法将易溶于水的营养元素(叶面肥)施于作物叶面上,称为根外追肥。 二、施肥机类型及构造 施肥机械根据肥料种类和施用方式的不同,可分为化肥撒肥机、液氨及氨水施用机、厩肥撒布机、厩液施用机及施肥播种机。各种施肥机的工作原理及结构特点见表5-12。 表5—12施肥机的工作原理及结构特点 型式简图工作原理及特点 化肥撒离 心 圆 盘 式 其主要工作部件是一个由拖拉机动力 输出轴带动旋转的撒肥圆盘,盘上一般 装有2~6个叶片。工作时,肥箱中的 肥料在振动板作用下流到快速旋转的 撒肥盘上,利用离心力将化肥撒出。排 肥量通过排肥口活门调节。单圆盘撒肥 机肥料在圆盘上的抛出位置可以改变, 以便在地边左、右单面撒肥,或在有侧 向风时调节抛撒面。双圆盘式撒肥机两 撒肥盘转向相反,能有选择地关闭左边

茶树施肥技术

茶树施肥技术 [日期:2006-06-14] 来源:“三农”科技服务网作者:佚名阅读:2939 次 在茶树高产优质栽培管理中,施肥是最有效果的措施之一。但由于各种肥料的性质和作用不同,施肥时期和方法也不尽相同。要根据茶园土壤性质,茶树吸肥特性,以及天气条件进行综合考虑。 (1)底肥 我国茶园大部分都分布在水热条件较好的红壤上,土壤理化性质差,有机质含量少,保水保肥能力低,特别是土壤经过翻耕之后,水热条件进一步改善,土壤有机质分解加快。据福建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研究,生荒红壤经过量垦殖种茶后,由于土壤通气性增强、表面裸露,土壤有机质的分解远超过积累,当年有机质减少34%,如不及时施足有机肥,土壤有机质的平衡将进一步恶化。因此,在垦翻时要施大量有机肥,以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促进热化,改良土性,保证茶树生长有一个良好的土壤生态条件,这时施给肥料,常称之为茶园底肥。据杭州茶叶试验场的研究,在种茶前深耕配合施底肥,能明显改善理化性质,促进土熟化,5年以后茶叶产量比不施底肥的增长3.6倍,并提早成园,为以后高产、优质、稳产奠定了良好的土壤基础。生产实践表明,茶园种植前的底肥,常常是老茶园

改种换植和新垦茶园高产优质的成败关键。 茶园底肥一定要结合土壤深耕,施深、施足、施好,并且要做到分层施用,土肥相融,此外,茶园底肥的主要目的是改良土壤,因此,要以含纤维素高的厩肥、堆肥、草肥、绿肥等为主。如果肥料多,可以全面施;如果数量少,要集中条施,条施时,表土移开,开深50厘米的沟,沟底挖松,按层分施,层层覆土,表土移回。施肥后经过几个月的腐解,待土壤下沉后方可整地,在沟上种茶。种茶时,茶苗或茶籽不可直接与底肥接触,应相距15厘米以上。(图)播种沟(穴)底肥深度示意图 (2)基肥 茶树种植后,无法再施底肥了,但每年要不断地施基肥。其目的是不断增加茶园土壤有机质,保证茶园土壤有机质向积累方向发展,进一步改善茶园土壤理化性质和提高肥力水平,同时为茶树秋、冬季根系活动和吸收提供足够的养分,保证茶树对物质的逐步积累。据此,茶园施基肥时必须十分注意施用时间和肥料品种之间的搭配与选择。 基肥施用时间,要按茶树生长的物候期来确定。根据基肥的作用,一般选择在地上部生长即将停止时进行。因为茶树地上部和根系具有交替生长的特点,这时根系生长正逐步趋向旺茂,新根多,吸收和同化能力强,正是施基肥的好时间。如果再晚,一当地湿明显下降,根系生长和吸收能力降低,就会影响秋冬期间对物质的积累,从而影响翌年的产量和品质。在长江中下游广大产茶区,一般在10

烤烟的需肥特点与高效施肥技术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887409508.html, 烤烟的需肥特点与高效施肥技术 作者:闫宏生等 来源:《科学种养》2013年第05期 烤烟属于叶用作物,其产量和品质受施肥的影响很大。了解和掌握其需肥规律,采取合理的施肥技术,为烤烟的生长创造最适宜的营养环境,是获得优质高产的关键措施之一。以下将烤烟的需肥情况以及高效施肥技术进行介绍。 一、烤烟的需肥特点 1. 部位不同吸收量不同烤烟对三要素的吸收量以钾最多,氮次之,磷最少;三要素在烟 株体内的分配以叶最多、茎次之、根最少;茎内以磷、钾含量多,氮较少。一般每生产100千克干烟叶,约吸收氮素3千克、五氧化二磷1.5千克、氧化钾5.5千克,三者比例约为 1∶0.5∶1.7。 2. 生育期不同吸收量不同苗床期吸收的氮、磷、钾很少;大田阶段吸收量大大增加,大 量吸肥时期在移栽后的45~75天,吸收高峰是在团棵、现蕾期,这一时期三要素的吸收量,分别为烟株吸收氮总量的44%~50%、吸收五氧化二磷总量的50%~70%、吸收氧化钾总量的50%~60%;以后各种养分吸收量逐渐下降,但收获前半个月,磷、钾的吸收有增多现象。 3. 施肥期不同作用不同烤烟苗床期至生育前期,对氮、磷、钾的吸收量虽然少,但作用 很大,如这一时期养分供应充足,即使后期稍有缺乏,也没有大的影响;但如果前期缺肥,即使中后期补给,也不能使之恢复正常生长发育。 4. 氮肥的氮源不同吸收量不同用硝态氮做氮肥时,烤烟植株能充分吸收,生长发育健 壮;而以铵态氮做氮肥时,植株吸收受阻,生长发育不良。究其原因是硝态氮肥能促进烤烟植株对钾离子的吸收,抑制对氯离子的吸收:因此可以说,硝态氮肥对烤烟植株有促进生长和提高品质的作用。 5. 忌氯烤烟是忌氯作物,含氯肥料对其产量和品质均有不良影响:氯离子在烤烟植株内 积累过多,会使烟叶厚而脆,叶缘卷起,并使燃烧性变差,烘烤后色味不佳,而且在储藏期间易吸收水分,引起霉烂。 6. 需要中微量元素除了需要大量元素氮、磷、钾外,烤烟生长还需要中量元素钙、镁、 硫以及微量元素铁、锰、硼、锌、铜、钼等,这些元素在烟株内含量虽少,但作用独特,缺一不可。 二、缺肥症状

茶叶生产机械化现状与发展思考

时代农机 TIMES AGRICULTURAL MACHINERY 2019年第4期 第46卷第4期Vol.46No.4 2019年4月Apr.2019 摘要:从神农发现并利用茶开始, 中国茶叶生产和发展已有五千多年的历史。一直以来,茶叶种植和生产是山区农民提高收入的重要来源之一,且山区的自然环境和气候适宜茶叶的种植。 在我国丘陵地区茶园面积正在快速发展, 这就需要更多的劳动力来保证茶叶的正常生产,同时,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农村青壮年劳力急骤下降,造成茶叶生产劳动力季节性短缺、生产成本增加等问题凸显。借鉴先进国家的经验, 在茶叶生产过程中推广使用机械来代替一些用工多、劳动力强度大的环节,能大大缓解茶叶生产密集型用工的矛盾,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 济效益。然而因为种种原因,现有茶叶机械仍难以在茶叶生产和种植过程中得到推广和应用,制约了茶叶的进一步发展。 文章旨在通过对茶叶生产机械化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同时提出相应的对策,为提高茶叶机械化的推广和应用率,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经济效益提供参考。 关键词:茶叶;生产机械化;现状;发展;思考作者简介:陈加土(1969-),男,浙江江山人,大学本科,主要研究方向:茶叶技术与推广。 茶叶生产机械化现状与发展思考 陈加土1,毛伟1,周宇晓2 (1.江山市茶叶技术推广中心, 浙江江山324100;2.江山市农业科技信息咨询指挥中心办公室, 浙江江山324100)中国是茶叶大国, 但还不是茶业强国,改革开放以来,虽然中国茶叶在种植面积、产量、产值和经济效益等方面增长明显, 但是在茶叶采摘、茶园生产管理等茶叶生产方面变化不大, 茶叶生产种植仍以人工作业或借助少量的机械作为茶叶生产主要作业模式,随着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方向转移,茶叶生产劳动力的季节性短缺矛盾越加凸现,制约了茶叶的发展, 推行农业现代化生产种植模式,推广和应用茶叶生产机械化和加大农业科技在茶叶生产中的应用,是当前应着手解决的问题。文章通过对当前茶叶生产机械化的现状进行分析,提出发展茶叶生产机械化的措施和建议,以期为茶叶生产企业和人员提供借鉴。 1我国茶叶生产机械化的现状分析 首先,国内茶叶生产现状难以促进茶叶生产机 械化的发展。有以下几个现状造成茶叶生产机械作业较难开展的原因: 一是我国人口占世界人口的五分之一,且为农业生产大国,20世纪七、八十年代开发的茶园全部是播种茶叶籽的有性系茶园,茶树修剪、病虫害防治和土壤翻耕、施肥等茶园管理及茶 叶采摘大多以人工作业为主要作业模式; 二是茶叶适种区为海拔相对较高的山区,种植地坡度较大,采用随坡而种或梯田种植, 作业面较小或不平整;三是茶叶种植区一般产业体系和经济不够发达,虽然茶园分布较为集中,但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农户经营,集约化、规模化经营占比小;四是茶叶生产仍以名优茶为主,或以名优茶和大宗茶相搭配的生产管理模式,消费市场对茶产品的嫩度、完整度和品相要求较高,人工采茶仍然是茶叶采摘的主要手段。 其次,茶叶生产种植机械化管理水平不高。一是茶叶生产主体以专业合作社、 家庭农场为生产单位,生产规模小、专业作业(技术)人员少、技术水平低,对茶叶生产种植机械的使用、维护和管理缺少相应的知识, 影响茶叶生产机械化的应用;二是现有茶叶机械作业时段集中, 造成作业时间短、作业数量少,作业机械闲置时间长, 效益低。最后,现有产业政策难以推动茶叶机械化的使用和推广。一是政府为促进茶叶机械的使用,对购置茶叶生产机械采用农业机械购置补贴政策,但现有茶叶生产种植作业机械种类繁多,而列入农业机械补贴种类较少, 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茶叶机械化的推广使用;二是茶叶收获和管理季节性强,在单位时间内对茶叶机械数量、作业者数量和技术要求 15

浅谈如何做好烤烟备栽工作

浅谈如何做好烤烟备栽工作 作者:黄琪 做好烤烟移栽前期的各项准备工作,对于顺利开展大田移栽,落实移栽技术规范,提高移栽质量,提升烟叶生产水平和提高烟叶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当前应当把移栽备耕工作作为当前最重要的一项任务来抓。笔者结合贵州绥阳县烤烟备栽工作实际,就如何做好烤烟备栽工作,谈几点浅见。 一要抓好苗床管理工作。 话说“好苗三分收”,烟苗的壮弱直接影响着烟株的成活及栽后大田的长势,培育足额适龄壮苗是烤烟移栽工作的前提和基础。要坚持科学、规范的育苗,把苗床管理的措施落到实处。确保培育出足额适龄高茎壮苗。 二要抓好烟地整理备耕工作。 整地的作用在于增加土壤通气性、改善土壤水、热、气状态,促进土壤养份的释放,能促使烟株根系发达,为烟株生长发育创造一个良好的条件,增加产量、提高品质。要严格按照规范化栽培的技术标准和要求高质量、高标准做好整地理墒工作,确保深耕到位、垄细、沟直、墒饱满,为最佳节令移栽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要抓好物资调配工作 精心组织好大田移栽所需物资的分配和发放工作也是当前的主要工作之一,要做到早衔接、早安排、早调运,确保有机肥、农膜等烟用物资及时供应到烟农手中,确保大田移栽顺利进行。同时,必须严

格按照合同签订计划和种植面积供应物资,杜绝超合同、无合同供应。 四要抓好水源储备工作。 根据烟地分布情况,要在移栽前做好水源排查及储备工作,通过建立小水窖、储水池或打井等措施,确保烤烟大田移栽用水。对水源条件差的区域,要提前组织农户采取抽水、提水、引水、拉水的方式,在保证水源干净卫生的前提下,千方百计做好水源储备工作,确保大田移栽用水充足。 五要抓好技术指导工作。 要严格按照公司要求,指导农户开展标准化生产。要通过召开烟农培训会、发放宣传资料、拉横幅、写标语等措施,切实加强宣传和引导工作。网格经理应深入农户家中开展技术指导,务求烤烟栽培技术标准和相关政策家喻户晓,做到晓之以理、动之以行,确保生产技术标准和要求全面落地。

烤烟平衡施肥技术手册-第3稿

烤烟平衡施肥手册 云南省烟草农业科学研究院 红塔烟草(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烤烟平衡施肥技术手册 烤烟平衡施肥是根据土壤类型、烤烟的需肥特性和肥料性质,协调土壤供肥能力、烤烟需肥量和肥料养分含量之间的关系,从而确定科学合理的施肥种类、数量、时期和方法。烟株正常生长发育需要十六种必需的营养元素。需要量较大的元素有碳、氢、氧、氮、磷、钾、钙、镁、硫;需要量较少的元素有铁、锰、硼、锌、铜、钼、氯。必要的营养元素除碳、氢、氧外,矿质营养元素主要由根系从土壤中吸收,叶面也能吸收一部分。平衡施肥的概念不仅仅是提供给烟株生长足够的氮、磷、钾养分,它更强调的是一种平衡关系,主要包括了五个方面的平衡:①投入与产出的养分平衡;②各种营养元素比例的平衡;③基肥、追肥比例和数量的平衡;④有机养分与无机养分之间的平衡;⑤施肥与耕层土壤养分分布的平衡。简单说来,平衡施肥包括了施肥数量、种类、时期、位置等的平衡,即解决“土壤中缺什么、补施什么肥料、施多少、什么时间施、施在哪里、怎么施”的问题。 一、烤烟对养分的吸收规律 烤烟移栽后,随着植株的生长,养分吸收量也随着增加,通常烟株在旺长期进入养分最大吸收期,以后又急剧下降。烤烟对养分的吸收特点是N和P等的吸收高峰出现在移栽后30~45天,而K与Ca等的吸收高峰延续时间较长,出现在移栽后30~75天。所以,N和P 肥应及早施用,而K肥应分次供给或缓慢释放,才有利于烟株对养分的吸收,以提高肥料利用率。 图1 烟株吸收矿质营养的曲线图 二、云南省植烟土壤基本情况 云南土壤类型较多,为烤烟种植提供了丰富的土壤资源。全省总共有18个土类,占全国土类的1/4。其中红壤占全省土地面积的一半,故云南有“红土高原”、“红土地”之称。

幼龄茶园田间管理技术要点

幼龄茶园田间管理建议 对幼龄茶树的管理要做到勤锄草、勤浇灌,施薄肥,及时防治病虫,以达到保苗、齐苗和壮苗。幼龄茶树定型修剪,主要是抑制茶树顶端优势,促进分枝生长,增加分枝层和枝数,培养形成丰满树冠,这是茶树优质高产栽培的基础措施之一。 1中耕除草 1.1目的 使肥料水分不被杂草争夺消耗,以充分发挥肥、水的经济效益,并化杂草为肥料。使茶园通风透光。使某些茶树病虫害失去中间寄主,减其藏匿、孽殖滋生的场所。 1.2方法及注意事项 幼龄茶园须人工锄草,年除草4次以上,对幼龄茶苗,尽可能先在苗际30厘米左右范围内用手拔草,防止松动茶苗,影响生长,后在行间进行锄草。除草时间在3月下旬~4月上旬,5月下旬~6月上旬,7月下旬~8月上旬,10月下旬~11月各时间段至少1次。 除草时避开旱季,茶园内杂草不要求除尽,但要不影响茶树正常生长。秋冬季要求清理深埋枯草落叶,控制各种病虫害在此越冬。当年移栽的茶苗在小茶行内不能用铁锄耕锄茶苗根部,以免松动茶根,造成茶苗死亡。不提倡推广化学除草剂的使用,如使用方法和配兑浓度不当会造成茶苗死亡或药害,抑制茶树生长,同时造成土壤半角扳结,茶叶中的铅含量超标,不能实现有机茶园建设的标准要求。 2茶园施肥 2.1目的 补充和增进茶园土壤养分,改善土壤理化性质,提高茶叶品质。每年秋冬季,茶树地上部停止生长,而茶树根系活动相对旺盛,有利于根系对养分的吸收和根系养分的贮存,以供应来年春季茶芽的萌发与生长,所以必须十分重视幼龄茶树对基肥的施用。 2.2原则

经济有效,少量多次,雨季多,旱季少,与修剪采摘紧密配合,基肥与追肥配合,基肥为主;有机肥与无机肥配合,有机肥为重。 2.3施肥方法 要根据茶园土壤肥力水平、茶树年龄、茶叶产量、茶树生长势、耕作管理水平等因子综合地加以分析。一般以茶树地上部年生长周期的生长休止规律和修剪采摘情况而定,一般应在休止末期或生长初期,每轮茶或一季茶采完之后,每次修剪之后或在中耕除草之后。根据需要与可能,每年3~4次。幼龄茶实行穴施,在茶苗根颈周围10~15厘米以外将肥料整细,均匀地撒在穴里,复土整平,三年以上茶树和采摘茶园实行沟施。 确定茶园肥料用量与茶园多种因子有关,因此我们不能生搬硬套,要因地制宜,灵活掌握。根据茶园树势、树龄适当增减。 (1)基肥:基肥施用时,要做到"施肥时间要早、施肥数量要足、施肥深度要深、肥料质量要好"。施肥时间一般在茶树停止生长后的10月中、下旬。茶园的基肥主要为有机肥,营养元素含量低,只有足够的数量才能满足茶树生长对养分的需求。一般基肥用量不得少于全年用量的50%,具体可根据幼龄茶树树龄逐渐加大施肥量。以有机肥为主,适当配合化肥。一年一次,农家有机肥(牛、猪圈肥)500~1000kg/亩;菜饼或商品有机肥50~100kg/亩;配施普通复合肥15~20kg/亩。施肥深度一般掌握在15~30厘米。 (2)追肥:每年2~3次,幼龄茶定植当年,每次每亩4~5kg氮肥,合计8~10kg,次年每次8~10kg,全年20~30kg,第三年全年30~40kg。采摘茶园根据土质、树龄、长势和单产来决定。 表1:缺元素症状 元素症状 氮素树势衰退,叶片枯黄无光泽,芽叶细小,大量出现对夹叶,叶质粗硬,叶片提早脱落,开花结实增多。 磷素新生芽叶黄瘦,不易伸长,老叶呈暗绿色,逐渐失去光泽,进而枯黄,叶子寿命短,根系带黑褐色。 钾素下部叶片早期衰老,提前脱落,叶焦且表规则地伴有以缺绿症易感染病虫害。 幼龄茶园采用按龄定氮,2龄茶园年追纯氮2.5~3.0kg/亩,3~4龄茶园年追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