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古文2011年习题
- 格式:doc
- 大小:64.00 KB
- 文档页数:8
《秦医缓和》一、单项选择题1.在“是谓近女室,疾如蛊”中,“谓”的意义是()。
A所谓B通“为”,因为C通“胃”D称得上E过分2.在”晋侯梦大厉,被发及地“中,”被“的意义是()。
A长B同“披”C散D脱落E覆盖3.在“烦手淫声,慆堙心耳”中,“堙”的意义是()。
A淹没B填塞C惑乱D打扰E娱乐4.在“今君至于淫以生疾,将不能图恤社稷”中,“社稷”的意义是()。
A政权B国家C和平D社会E治理5.在”谁当良臣“中,”当“的意义是()。
A称得上B担当C担任D媲美E晋职6.在“烦手淫声,慆堙心耳”中,“慆”的意义是()。
A娱乐B怠慢C惑乱D填塞E调适7.在”天有六气,降生五味,发为五色,征为五声,淫生六疾“中,”征“的意义为()。
A征求B显现C征兆D迹象E证明8.在”天有六气,降生五味,发为五色,征为五声,淫生六疾”中,“淫”的意义是()。
A荒淫B惑乱C过度D邪气E久雨9.在“公疾病,求医于秦,秦伯使医缓为之”中,“为”的意义是()。
A治疗B做C出差D去E因为10.在”公觉,召桑田巫,巫言如梦“中,”觉“的意义是()。
A感觉B睡醒C发觉D明白E启发11.在”于是有烦手淫声,慆堙心耳“中,”慆堙心耳“的修辞手法是()。
A分承B比喻C借代D割裂E互备12.在“主不能御,吾是以云也”中,“御”的意义是()。
A防御B驾驭C管理D制止E预测13.在”主相晋国,于今八年“中,”相“的意义是()。
A宰相B看好C互相D专权E辅佐14.在“风淫末疾,雨淫腹疾“中,”末“的意义是()。
A头B脚C四肢D轻微E没有15.在“君子之近琴瑟,以仪节也”中,“琴瑟”的意义为()。
A乐器B音乐C女色D君王E朋友16.在”厚为之礼而归之“中,”为“的意义()。
A为了B给……置办C索取D赠送E因为17.在“厚为之礼而归之”中,”归“的意义是()。
A打发B使……归C通“馈”,赠送D贿赂E归还18.在”居肓之上,膏之下,若我何“中,”若我何“可译为()。
医古文课后练习题及部分课外练习题答案一、扁鵲過趙趙王太子暴疾而死鵲造宮門曰吾聞國中卒有壤土之事得無有急乎中庶子之好方者應之曰然王太子暴疾而死扁鵲曰入言鄭醫秦越人能活太子中庶子難之曰吾聞上古之爲醫者曰苗父苗父之爲醫也以菅爲席以芻爲狗北面而祝發十言耳諸扶而來者舉而來者皆平復如故子之方能如此乎扁鵲曰不能又曰吾聞中古之爲醫者曰俞柎俞柎之爲醫也搦腦髓束肓莫炊灼九竅而定經絡死人復爲生人故曰俞柎子之方能若是乎扁鵲曰不能中庶子曰子之方如此譬若以管窺天以錐刺地所窺者甚大所見者甚少鈞若子之方豈足以變駭童子哉扁鵲曰不然物故有昧揥而中蛟頭掩目而別白黑者太子之疾所謂尸厥者也以爲不然入診之太子股陰當溫耳中焦焦如有嘯者聲然者皆可治也中庶子入報趙王趙王跣而趨出門曰先生遠辱幸臨寡人先生幸而有之則糞土之息得蒙天履地而長爲人矣先生不有之則先犬馬填溝壑矣言未已涕泣沾襟扁鵲遂爲診之先造軒光之竈八成之湯砥針礪石取三陽五輸子容擣藥子明吹耳陽儀反神子越扶形子游矯摩太子遂得復生天下聞之皆曰扁鵲能生死人鵲辭曰予非能生死人也特使夫當生者活耳夫死者猶不可藥而生也悲夫亂君之治不可藥而息也詩曰多將熇熇不可救藥甚之之辭也(漢·劉向《說苑·辨物》)要求:1.給上文標點2.注釋文中加點號的詞語3.今譯文中加橫線的句子4.文意理解①中庶子讚揚俞柎的一段文字,反映俞柎命名的含義是什麼?②趙王所稱“糞土之息”與“犬馬”指什麼?反映古人稱謂上的什麼現象?③“亂君之治,不可藥而息也”與全文是什麼關係?参考答案:1.扁鵲過趙,趙王太子暴疾而死,鵲造宮門,曰:“吾聞國中卒有壤土之事,得無有急乎? ”中庶子之好方者應之曰:“然。
王太子暴疾而死。
”扁鵲曰:“人言鄭醫秦越人能活太子。
”中庶子難之曰:“吾聞上古之爲醫者曰苗父,苗父之爲醫也,以菅爲席,以芻爲狗,北面而祝,發十言耳,諸扶而來者,舉而來者,皆平復如故。
子之方能如此乎? ”扁鵲曰:“不能。
”又曰:“吾聞中古之爲醫者曰俞柎,俞柎之爲醫也,搦腦髓,束肓莫,炊灼九竅,而定經絡,死人復爲生人,故曰俞柎。
一、单项选择题1、在“以上池之水饮之”中;“上池之水”之义为A.天池之水B.上面的池水C.未沾地的水D.倒入池中的水2、“至今天下言脉者;由扁鹊也”中;“由”之义为A.听随B.任从C.遵从D.盲从3、在“每一书已;向辄条其篇目”中的“条”之义为A.条理B.条目C.分条D、分条列出4、在“然性褊甚;恃能厌事;难得意”中;“褊”之义为A、衣服狭小B、心胸狭小C、心胸不正D、偏心眼儿5、以下除……之外;都有病愈之义A、差B、起C、闲D、苏6、“夫病多而方少;未有甚于温病者矣”中的“于”是A.介词;在B.介词;对于C.介词;被D.介词;比7、“发明至理;以遗教后世”中的“发明”义为A、阐发说明B、创造C、明显D、解释8、在“经方者;本草石之寒温;量疾病之浅深;假药物之滋”中;“假”之义为A、伪劣B、凭借C、假冒D、使用9、在“若当灸;不过一两处;每处不过七八壮”中;“壮”之义为A.动词;刺B.量词;灸的次数C.名词;艾灸名D.指壮年人的体质..10、“蒇谋虽属乎生知;标格亦资于诂训”意在强调A、天资之聪明B、知识之完备C、方法之得当D、训诂之重要11、“佗舍去;妇稍小差”中;“稍”之义为A、稍微B、逐渐C、缓慢D、大略12、“崇饰其末;忽弃其本;华其外而悴其内;皮之不存;毛将安附焉”中;表示“身体”的一组词是A、末、内、皮B、本、外、毛C、末、外、毛D、本、内、皮13、“曾不可以告咳婴之儿”中;“咳婴”之义是A.刚会笑的婴儿B、咳嗽的婴儿C、男孩和女孩D、会咳嗽的女孩14、在“从老得终;闷若无端”中;“端”之义为A、开头B、防备C、原因D、道理15、在“壮士之怒;赫然殊观”中;“赫然”之义为A、显赫的样子B、盛怒的样子C、可怕的样子D、脸红的样子16、“使必待渴而穿井;斗而铸兵”中;“兵”之义为A、士兵B、军队C、武器D、战争17、“然而其文简;其意博;其理奥;其趣深”中的“趣”的意思是A、趣味B、旨意C、兴趣D、趋向18、在“昧经权之妙者;无格致之明”中;“经权”之义为A、常规和变化B、义偏于“经”;常法C、经常和权变D、义偏于“权”;变化19、以下喻废物利用的典故是A、他山之石可以攻玉B、断流之水可以鉴形C、壁影萤光;能资志士D、竹头木屑;曾利兵家20、“小儿戏门前;逆见;自相谓曰”中;“逆”之义为A、迎面B、背面C、转身D、不顺21、“昔仲尼没而微言绝;七十子丧而大义乖”中;“没”之义为A、没有B、埋没C、去世D、停止22、“姓秦氏;名越人..少时为人舍长”中;“少时”是指A、小时候B、年轻时候C、时间很少D、没有时间23、“然吾乡诸医鲜克知之者”中;“鲜”之义为A、鲜明B、很少C、清楚D、新鲜24、“厥后博物称华;辨字称康;析宝玉称倚顿;亦仅仅晨星耳”中;“晨星”之喻义为A、喻人才难得B、喻人才稀少C、喻人才宝贵D、喻天降神才25、“如对冰壶玉鉴;毛发可指数也”中;“冰壶玉鉴”是比喻本草纲目的内容显得A、珍贵B、美好C、精彩D、清楚明白26、以下“之”用作第一人称代词的是:A.先生得无诞之乎何以言太子可生也B.闻太子不幸而死;臣能生之..C.以通闭解结;反之于平..D.此余之所以载思而不敢避也..27、类经序的作者是:A.张介宾B.王冰C.张从正D.李时珍28、在“赍百年之寿命;持至贵之重器”中;“赍”之义为A、钱财B、凭借C、根据D、持29、“阳明勋业烂然;胡世宁笑其多一讲学”;中;“多”之义为A、只是B、增加C、多了D、还是30、“固非敢弄斧班门;然不屑沿街持钵” ;“沿街持钵”是指A、喻乞讨B、化缘C、此谓一味地依赖他人D、指和尚31、“忘躯徇物;危若冰谷”中;“冰谷”的喻义为:A.寒冷B.深渊C.险境D.困苦32、在“巨细通融;歧贰毕彻”中;“贰”之义为:A.基数词;二B.序数词;第二C.可疑D.分歧;不一致33、“世俗乐其浅近;相与宗之;而生民之祸亟矣”;“亟”的意思是A、急切B、快速C、频繁D、非常34、“普依准佗治;多所全济”的“所全济”是A、主语B、谓语C、宾语D、定语35、“俾工徒勿误;学者惟明”;“工徒”的意思是A、工匠B、木匠C、医生D、庸医36、以下不含有宾语前置的语句是A、翁穷昼夜是习B、夫壹人向隅;满堂不乐C、皮之不存;毛将安附焉D、孜孜汲汲;唯名利是务37、在“但竞逐荣势;企踵权豪”中;“企踵”之义为A、踮起脚跟B、仰慕C、盼望D、渴求38、下列句中;“之”用作宾语前置标志的是:A.若是轻生;彼何荣势之云哉B.皮之不存;毛将安附焉C.多闻博识;知之次也..D.下此以往;未之闻也..39、“驰骋常人之域;故有一切之寿”中的“一切”意思是:A.一般的B.全部的C.完整的D.简单的40、在“处判针药;无得参差”中;“参差”之义为A 、不齐 B、差错 C、交互 D、混乱41、在“稽其言有征;验之事不忒”中;“忒”之义为A、特别B、虚假C、差错D、过分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列出的五个选项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正确答案;多选、少选均不得分..42、下列构成古今字的关系的是A、齐-剂B、蚤-早C、荒—肓D、见—现E、燿—耀43、以下含有使动用法的句子是A、庶厥昭彰圣旨;敷畅玄言B、一以参详;群疑冰释C、咸日新其用;大济蒸人D、考校尊卑;增益以光其意E、凡所加字;皆朱书其文44、下列句子中的“故”可释为“特地”的是A.若不得此药;故当死..B.已故到谯;适值佗见收;怱怱不忍从求..C.胎死;血脉不复归;必燥着母脊;故使多脊痛.. D.忍病十岁;寿俱当尽;不足故自刳裂..E.故甘陵相夫人有娠六月..45、下列文句中属于通假字的是A、“扁鹊乃使弟子子阳厉针砥石”的“厉”B、“使圣人预知微;能使良医得蚤从事”的“蚤”C、“太子何病;国中治穰过于众事”的“穰”D、“是以阳缓而阴急;故暴蹷而死”的“蹷”E、“搦髓脑;揲荒爪幕”的“荒”“幕”46、下面划线的词属“名词作状语”的是A、始皆心服口誉B、并是书且弁髦置之C、余欲针除其疾病D、处判针药;无得参差E、圣学莫如仁47、下面的文字属于“会意字”的是A、日B、休C、武D、盥E、江48、以下表时间短暂义的词语有A、少选B、有间C、须臾D、斯须E、不暇49、以下有偏义复词的是A、佗常在左右B、士大夫不耐痛痒C、询谋得失;深遂夙心D、扁鹊谓左右曰E、昧经权之妙者;无格致之明50、具有“死亡“义的词语是A、“昔仲尼没而微言绝“的”没”B、“无先生则弃捐填沟壑”的“弃捐填沟壑”C、“哀帝复使向子侍中奉车都尉歆卒父业”的“卒”D、“高年不禄”的“不禄”E、“使夭札之民咸登仁寿者”的“夭札”51、“吾今此方所以不用生命为药者;良由此也”中;与“良”同义的有A、若B、实C、信D、谅E、诚52、下列句中有形容词词尾的是A.夫以蕞尔之躯;攻之者非一涂..B.从老得终;闷若无端..C.泊然无感;而体气和平..D.仰观俯察;莫不皆然..E.翁闻之;涣焉无少凝滞于胸臆53.属于词义范围缩小的是A 闻B涕 C 禽 D 走E丈夫三、繁体字写简体字略四、词语注释题1、扁鹊以其言饮药三十日;视见垣一方人..垣:2、今主君之病与之同;不出三日必间..间:3、此病后三期当发;遇良医乃可济救..三期:4、卒然遭邪风之气;婴非常之疾..婴:5、夫子之为方也;若以管窥天;以郄视文..以管窥天:6、或阴阳两虚湿热自盛者;又当消息而用之..消息:7、孔安国序尚书曰:“伏羲、神农、黄帝之书;谓之三坟;言大道也..”三坟:8、合欢蠲忿;萱草忘忧..蠲:9、处判针药;无得参差..参差:10、丝竹凑耳;无得似有所娱..丝竹:11、若其虚诈;便收送之..收:12、漆叶屑一升;青黏屑十四两;以是为率..率:13、建安纪年以来;犹未十稔..稔:14、至秦患之;乃燔灭文章;以愚黔首..黔首:15盖义有深邃;而言不能该者;不拾以图;其精莫聚该:16、今删其要;以备篇籍..删:五、翻译题1、怪当今居世之士;曾不留神医药;精究方术;上以疗君亲之疾;下以救贫贱之厄;中以保身长全;以养其生..2、圣学莫如仁;先生能以术仁其民;使无夭札;是即孔子老安少怀之学也..3、老君曰:“人行阳德;人自报之;人行阴德;鬼神报之..人行阳恶;人自报之;人行阴恶;鬼神害之..”寻此二途;阴阳报施;岂诬也哉4、夫田种者;一亩十斛;谓之良田;此天下之通称也..不知区种可百余斛..田、种一也;至于树养不同;则功效相悬..5、自古名贤治病;多用生命以济危急;虽曰贱畜贵人;至于爱命;人畜一也..6、危急之际;奚堪庸妄之误投疑似之秋;岂可纷纭之错乱一着之谬;此生付之矣..7、独以应策多门;操觚只手;一言一字;偷隙毫端..凡历岁者三旬;易稿者数四;方就其业..8、夫释缚脱艰;全真导气;拯黎元于仁寿;济羸劣于获安者;非三圣道;则不能致之矣..9、予窥其人;睟然貌也;癯然身也;津津然谈议也;真北斗以南一人..解其装;无长物;有本草纲目数十卷.. 10、世有愚者;读方三年;便谓天下无病可治;及治病三年;乃知天下无方可用..故学者必须博极医源;精勤不倦;不得道听途说;而言医道已了;深自误哉六、句读题用“o”号断句..抱朴子曰俗民既不能生生而务所以煞生夫有尽之物不能给无已之耗江河之流不能盈无底之器也凡人利入少而费用多者犹不供也况无锱铢之来而有千百之往乎人无少长莫不有疾但轻重言之耳而受气各有多少多者其尽迟少者其竭速其知道者补而救之必先复故然後方求量表之益若令服食终日则肉飞骨腾导引改朔则羽翮参差则世间无不通道之民也患乎升勺之利末坚而钟石之费相寻根抵之据未极而冰霜之毒交攻不知过之在己而反云道之无益故捐丸散而罢吐纳矣葛洪抱朴子·内篇·极言抱朴子曰o俗民既不能生生o而务所以煞生o夫有尽之物o不能给无已之耗o江河之流o不能盈无底之器也o凡人利入少而费用多者o犹不供也o况无锱铢之来o而有千百之往乎o人无少长o莫不有疾o但轻重言之耳o而受气各有多少o多者其尽迟o少者其竭速o其知道者o补而救之o必先复故o然後方求量表之益o若令服食终日o则肉飞骨腾o导引改朔o则羽翮参差o则世间无不信道之民也o患乎升勺之利未坚o而钟石之费相寻o根抵之据未极o而冰霜之毒交攻o不知过之在己o而反云道之无益o故捐丸散而罢吐纳矣o葛洪抱朴子·内篇·极言参考答案:一、单选1-5CCDBD 6-10DABBD 11-15BDACB 16-20CBDDA21-25CBBBD 26-30AADAC. 31-35CDCAC 36-41BBAABC二、多选42AD 43ACD 44BD 45BCDE 46ABC 47BCD 48ABCD 49BCE 50ABDE 51BCDE 52ABCE 53CE四、词语注释垣:矮墙间:病愈三期:三年婴:缠染、遭受以管窥天:比喻诊察片面消息:斟酌、增减三坟:泛指古代典籍蠲:消除参差:差错丝竹:音乐收:拘捕率:比例稔:年黔首:百姓该:包括删:选取..。
医古文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哪部医学典籍被誉为“医家之圣”?A. 《黄帝内经》B. 《伤寒杂病论》C. 《神农本草经》D. 《难经》2. “医圣”是指哪位古代医学家?A. 扁鹊B. 张仲景C. 华佗D. 李时中3. “望闻问切”是中医诊断疾病的基本方法,其中“切”指的是什么?A. 观察病人的面色B. 闻病人的气味C. 询问病人的病史D. 触摸病人的脉象4. 下列哪项不是中医的“四诊”?A. 望B. 闻C. 问D. 切5. 中医理论中的“五行”指的是金、木、水、火、土,它们分别对应人体的哪些器官?A. 肺、肝、肾、心、脾B. 肝、心、脾、肺、肾C. 肾、肝、心、肺、脾D. 心、肺、肾、肝、脾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6. 中医认为,人体是一个整体,各个器官之间存在着相互________的关系。
7. 《黄帝内经》中提到,人体的正常生理活动依赖于“气”的升降出入,其中“气”的升降出入主要通过________来实现。
8. 在中医理论中,“五脏”指的是心、肝、脾、肺、肾,而“六腑”则是指胆、胃、大肠、小肠、膀胱和________。
9. 中医治疗疾病时,常用的方法有针灸、按摩、拔罐和________。
10. 中医认为,人体的健康状态与“阴阳”平衡密切相关,其中“阴”代表________,“阳”代表活力和动力。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1. 简述中医的“治未病”理念。
12. 解释“辨证论治”在中医中的含义及其重要性。
13. 描述“五行相生相克”在中医理论中的应用。
四、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14. 论述《黄帝内经》对后世中医发展的影响。
15. 论述中医在现代医疗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答案一、选择题1. A2. B3. D4. D5. A二、填空题6. 制约与协调7. 经络8. 三焦9. 草药10. 营养和滋润三、简答题11. 中医的“治未病”理念是指在疾病未发生之前,通过调整生活方式、饮食习惯、情志调摄等手段,预防疾病的发生。
2011年中医学主治医师考试(医古文)精选习题㈡A1每一道试题下面有若干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
1、“持至贵之重器,委付凡医,恣其所措”的“重器”义为_____A.物品B.身体C.武器D.宝贝E.贵重参考答案:B2、“众乃敛衽而服”中,“敛衽”是提起衣襟夹在腰带间,表示_____A.自谦B.自卑C.佩服D.敬意E.赞赏参考答案:D3、“合欢蠲忿,萱草忘忧”的“蠲”义为_____A.增加B.减少C.消除D.淡忘E.激发参考答案:C4、在“幸遇真经,式为龟镜”中,“式”之义为_____A.试B.用C.尝D.方E.当参考答案:B5、在“然吾乡诸医鲜克知之者”中,“鲜”之义为_____A.鲜明B.很少C.清楚D.新鲜E.绝对参考答案:B6、“子之所慎,斋战疾”中,“子”指的是_____A.孔子B.孟子C.老子D.庄子E.荀子参考答案:A7、在“然而时钟鼎峙,闻见阙于殊方”中,“钟”之义为_____A.正当B.钟鼓C.时钟D.钟情E.刚刚参考答案:A8、在“六气之中,君相两火无论已”中,“已”的意义是_____A.已经B.说尽C.通“以”D.通“矣”E.停止参考答案:D9、在“拯黎元于仁寿,济羸劣以获安者”中,“羸劣”之义为_____A.恶劣B.瘦弱C.贫民D.体弱多病者E.顽劣参考答案:D10、在“有宗子柏云者,挟是术遍游南北”中,“宗子”之义为_____A.宗室之子B.同宗之子C.同宗兄弟中年长者D.嫡长子E.皇子参考答案:C11、在“据此,则凭脉决症,似乎如响斯应矣”中,“如响斯应”比喻_____A.徒有虚名B.偶然成功C.应验迅速D.反应迟钝E.声音相应参考答案:C12、“颇甚则传久而难已”的“颇”义为_____A.偏颇B.略微C.很D.极E.巨大参考答案:B13、在“风湿候隙,遘手足之灾”中,“遘”之义为_____A.遇到B.碰上C.看待D.遭受E.造成参考答案:E14、在“驹隙百年,谁保无恙”中,“驹隙百年”之喻为_____A.喻时光迅快B.喻时光缓慢C.喻人生漫长D.喻人生短暂E.喻路途遥远参考答案:D15、“化而裁之,推而行之”典出_____A.《周易》B.《论语》C.《孟子》D.《史记》E.《老子》参考答案:A16、在“子幸赐之一言,多贾君之善”中“多”的义为_____A.赞扬B.美好C.增加D.指出E.推崇参考答案:A17、在“病应见于大表,不出千里,决者至众,不可曲止也”中,“止”的意义是_____A.停止B.完了C.来到D.语气助词E.同“之”,动词参考答案:D18、在“过邯郸,闻贵妇人,即为带下医”中,“带下医”之义为_____A.妇科医生B.腰带以下的医治C.带脉以下的医治D.经带产诸病之医治E.妇儿科医生参考答案:A19、在“扁鹊出,桓侯谓左右曰”中,“左右”的意义是_____A.左边右边B.前边后边C.辅助E.亲人参考答案:D20、以下哪个不含有“百姓”义_____A.二竖B.蒸人C.含灵D.苍生E.黔首参考答案:A21、在“佗曰:‘寻当下之,延当发汗。
医古文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医”字最早出现在以下哪部著作中?A. 《黄帝内经》B. 《山海经》C. 《说文解字》D. 《礼记》答案:C2. “望闻问切”是中医的四诊法,其中“切”指的是?A. 望诊B. 闻诊C. 问诊D. 切脉答案:D3. 下列哪部著作被誉为“医家之祖”?A. 《伤寒杂病论》B. 《黄帝内经》C. 《神农本草经》D. 《本草纲目》答案:B4. “金匮要略”是哪位医家的主要著作?A. 张仲景B. 孙思邈C. 李时珍D. 华佗答案:A5. “五运六气”是中医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其中“五运”指的是?A. 五行B. 五脏C. 五味D. 五色答案:A6. “阴阳五行”是中医理论的基础,其中“五行”包括以下哪些元素?A. 金、木、水、火、土B. 心、肝、脾、肺、肾C. 酸、苦、甘、辛、咸D. 青、赤、黄、白、黑答案:A7. “四气五味”是中药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其中“四气”指的是?A. 寒、热、温、凉B. 酸、苦、甘、辛C. 金、木、水、火D. 心、肝、脾、肺答案:A8. “八纲辨证”是中医诊断学中的一个重要方法,其中“八纲”包括以下哪些?A. 阴阳、表里、虚实、寒热B. 五脏、六腑、经络、气血C. 风、寒、暑、湿、燥、火D. 气血、津液、阴阳、五行答案:A9. “脏腑经络”是中医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其中“脏腑”指的是?A. 五脏六腑B. 十二经络C. 奇经八脉D. 任督二脉答案:A10. “针灸”是中医治疗的一种方法,其中“针”指的是?A. 银针B. 钢针C. 金针D. 铜针答案:A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1. 下列哪些著作属于中医经典著作?A. 《黄帝内经》B. 《伤寒杂病论》C. 《神农本草经》D. 《本草纲目》答案:ABCD12. 中医的“四诊”包括以下哪些?A. 望B. 闻C. 问D. 切答案:ABCD13. “五行”与“五脏”相对应,下列哪些对应关系是正确的?A. 木-肝B. 火-心C. 土-脾D. 水-肾答案:ABCD14. “六淫”是中医病因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包括以下哪些?A. 风B. 寒C. 暑D. 湿答案:ABCD15. “七情”是中医情志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包括以下哪些?A. 喜B. 怒C. 忧D. 思答案:ABCD三、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6. 中医理论认为,人体是一个以________为中心的整体。
普专中医专业《医古文》考试班级学号姓名A1型题:单句型最佳选择题答题说明:以下每一道题下面有A、B、C、D、E五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并在答题卡上将相应题号的相应字母涂黑。
1.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是()A.、《汉书》B、.《后汉书》 C.、《三国志》D.、《史记》E、《二十五史》2.“血脉治也,而何怪”句中“治”的含义是()A、治疗B、正常C、治理D、整理E、.举行3.“更适阴阳”中的“更”义为()A、交替B、.进一步C、.更换D、打更E、更衣4、在“过邯郸,闻贵妇人,即为带下医”中,“贵”之义为()A、高贵B、昂贵C、尊重D、贵重E、珍贵5、“秦太医令李希自知伎不如扁鹊也,使人刺杀之”中的“伎”含义是()A、歌姬B、舞姬C、妓女D、技术E、方剂6、“日记千言”中的“日”含义是()A、日子B、日月C、每日D、时间E、升起7、“翁穷昼夜实习”是下列那种语法()A、宾语前置B、名词作状语C、主谓倒装D、定语后置E、使动用法8、在“然性褊甚,恃能厌事,难得意”中,“褊”之义为()A、衣服狭小B、偏心眼儿C、心胸不正D、心胸狭小E、刚直不阿9、在“学者多诵习而取则焉”中,“则”的意义是()A、效法B、法则C、条文D、遵循E、依从10.“若翁者,殆古所谓直谅多闻之益友,又可以医师少之哉”句中“少”的含义是()A.、少数B、年少. C.、认为……是少数D、.减少 E.、轻视11.在“未尝不慨然叹其才秀也”中,“秀”之义为()A、秀气B、华美C、出众D、秃E、平庸12.在“但竞逐荣势,企踵权豪”中,“企踵”之义为()A、踮起脚跟B、仰慕C、盼望D、渴求E、谋求13. “患及祸至,而方震栗”是哪种修辞手法()A、引用B、. 典故C、. 分承D、.借代E、.比喻14.“不念思求经旨,以演其所知”中,“演”意为()。
A、演员B、表演C、推广D、演化E、演绎15.在“稽其言有征,验之事不忒”中,“忒”之义为()A、特别B、虚假C、模糊D、过分E、差错16.“冰弱龄慕道,夙好养生,幸遇真经,式为龟镜”中“弱龄”意为()。
医古文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哪项不是《黄帝内经》中提到的养生四要?A. 饮食有节B. 起居有常C. 情志内守D. 劳逸结合2. “不治已病治未病”是哪位医学家的主张?A. 扁鹊B. 华佗C. 张仲景D. 孙思邈3. “望闻问切”是中医诊断疾病的基本方法,其中“望”指的是?A. 观察病人的面色B. 闻病人的气味C. 询问病人的病史D. 切诊,即诊脉4. “五味”指的是?A. 酸、甜、苦、辣、咸B. 酸、甜、苦、辣、涩C. 酸、甜、苦、咸、淡D. 酸、甜、苦、辣、淡5. 下列哪项是《伤寒杂病论》的主要贡献?A. 创立了中医基础理论B. 系统论述了伤寒病的治疗C. 首次提出了“辨证论治”的原则D. 制定了中医的“五运六气”学说6. “四气调神大论”是《黄帝内经》中的一篇,其中“四气”指的是?A. 春、夏、秋、冬B. 风、寒、暑、湿C. 喜、怒、忧、思D. 酸、苦、甘、辛7. “三焦”是中医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指的是?A. 人体的三个主要脏器B. 人体的三个主要能量系统C. 人体的三个主要排泄系统D. 人体的三个主要防御系统8. “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作用是?A. 指导疾病的诊断和治疗B. 描述人体结构C. 指导药物的配伍D. 描述人体的生理功能9. “六淫”指的是?A. 风、寒、暑、湿、燥、火B. 酸、甜、苦、辣、咸、淡C. 喜、怒、忧、思、悲、恐D. 春、夏、秋、冬、长夏、短夏10. “七情”在中医理论中指的是?A. 七种基本情绪B. 七种基本病因C. 七种基本治疗方法D. 七种基本药物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 《黄帝内经》是中医学的经典著作,分为《素问》和______两部分。
2. 中医理论中的“五行”指的是木、火、土、金、水,它们之间存在相生相克的关系,如木生______,火克金。
3. 中医的“四诊”包括望、闻、问、______。
4. 中医认为,人体的健康状态与“正气”和“邪气”的平衡有关,其中“正气”指的是______。
医古文练习题(打印版)一、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黄帝内经中,五脏六腑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与______密切相关。
2. 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中提出“______”的治疗原则,强调辨证施治。
3. 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对药物的分类采用了______、______、______三级分类法。
4. 孙思邈在《千金方》中提出了“______”的治疗原则,强调预防为主,治疗为辅。
5. 王叔和在《脉经》中详细论述了______种脉象,为后世脉诊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6. 朱丹溪在《格致余论》中提出了“______”的治疗原则,强调调和阴阳,平衡脏腑。
7. 吴鞠通在《温病条辨》中提出了“______”的治疗原则,强调辨证论治,因时制宜。
8. 金元四大家之一的李东垣在《脾胃论》中提出了“______”的治疗原则,强调脾胃为后天之本。
9. 明代医家张景岳在《景岳全书》中提出了“______”的治疗原则,强调补肾为本,调和阴阳。
10. 清代医家叶天士在《温热经纬》中提出了“______”的治疗原则,强调清热解毒,凉血养阴。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1. 简述《黄帝内经》中“治未病”的思想及其对现代中医临床的指导意义。
2. 试述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中提出的“六经辨证”体系及其临床应用。
3. 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对药物分类的方法有哪些特点?请举例说明。
4. 孙思邈在《千金方》中提出的“治未病”原则有哪些具体内容?请结合现代中医临床实践进行分析。
三、论述题(每题20分,共40分)1. 论述王叔和在《脉经》中对脉诊的贡献及其对后世中医脉诊的影响。
2. 论述朱丹溪在《格致余论》中提出的“阴阳平衡”治疗原则及其在现代中医临床的应用。
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 五行学说2. 辨证论治3. 草部、木部、金石部4. 治未病5. 二十四6. 调和阴阳7. 辨证论治8. 脾胃为后天之本9. 补肾为本10. 清热解毒二、简答题1. 《黄帝内经》中“治未病”的思想强调预防为主,治疗为辅,主张通过调养身体,增强正气,预防疾病的发生。
医古文及答案一、1.“ 邯,人,即下医”中,“ ”的意思是:(A 高B 尊重C 尊D 富B)2.“舍客桑君,扁独奇之”中的“奇”,可:A 奇怪B 惊奇C 使⋯⋯奇异(D)D ⋯⋯奇异3.“太尉黄琬辟”中“辟”的意思是:(A 回避B 要求C 征召C)D4.“扁乃使弟子砥石”中,“ ”的意思是:(A 研磨B 利C 害D 灸A)5.“太祖而召佗,佗常在左右”中,“太祖”是:A 号B 年号C 号D 号(C)6.“佗舍去,稍小差”中,“稍”意思是:A 稍微B 逐C 很快D 一点儿(B)7.“文懿得末疾,医不能者十余年”中,“末疾“的意思是:(B)A 微的病B 四肢的病C 体表的病D 重的病8.“得,班班可”中,“ ”的意思是:(B)A 念B 通“ ”C 回D9.“昔仲尼没而微言”中的“没” :(C)A .没有B.沉没C.死亡 D .没10.“今其要,以篇籍”中“ ”的是:(D)A .去B .减C.整D.取11.“余宗族素多,向余二百”中“向”意思是:(B)A .一向B.从前C.向 D .才12.“省病疾,在口”中的“口”意思是:A .才能出众B.明敏C.解高明(D)D.口才敏捷13.“ 百年之寿命,持至之重器”中的“ ”意思是:(B)A .奉献B.拿着C. D .断送14.“范金揉木”中“揉”的意思是(A)A 使木材弯曲B 揉搓C 使方木D 柔15 “ 于先生郭子堂”中“ 堂”指(B)A 堂B 房C 卧房D 戒之所16 “至道流行,徽音累属”中的“属”的意思是(A)A 接B 属于C 种D 通“嘱”,嘱托17 “拯黎元于仁寿,羸劣以安者”中“羸劣”的意思是(C)A 衣食粗劣之人B 品劣之人C 体弱多病之人D 境之人18 “幸遇真,式”中的“式”的意思是(A)A 用B 通“ ”C 法式D 形式19.“去圣寖,其学精”中“寖”的意思是A 浸B 久C 逐D 已(C)20.“洪惟我后,勤哀兆庶”中的“洪”的意思是A 表副B 大德C 洪大(DD 句首气助)21.“后世有子云其余而之斤正焉”中“”的意是 A .金属之一 B.通“ ” C.帮助(D .B)22.“藏府治内,经络治外”中的“治”可解释为(A)A .主宰B .治疗C.治理 D .正常23.“因敢忘陋效颦,勉图蚊负”中“蚊负”比喻(B)A .见识浅陋B .能力小而责任重C.力不从心 D .事物繁多,数不胜数24“木敷者,其叶发”中“发”字含义为:(C)A .开放B.萌芽C.草木枝叶凋落 D .发现25.“黔首共余食,莫知之也”中“黔首”和下列词语意义不同的是:( A )A .鄙人B.苍生C.平民 D .布衣26.“圣智不能欺也”中“欺”的正确含义是:(A)A .超越B.欺骗C.诬陷D.轻视27“夫壹人向隅,满堂不乐”中“向隅”义为(A)A “向隅而泣”的缩写B 面向窗口C 面向大家D 面向医生28“谅非忠恕之道”中“谅”义为( B )A 原谅B 确实C 诚实D 正直29“偶然治差一病,则昂头戴面”中“戴面”义为(A)A 仰面B 戴面具C 戴方巾D 戴帽子30.“游学徐土,兼通数经”中,“游学”的意思是(A)A 到远方拜师学习B 旅游学习C 到各地学习D 游玩二、多项选择题31.以下词语表示“病愈”的是:(ABC)A“吾疾其遂瘳矣乎”中的“瘳”B“其后服人参膏尽数斤,病已”中的“病已”C“乃以法大吐之,吐已,病如失”中的“病如失”D“然但语及荣利事,则拂衣而起”中的“起”E“翁闻其言,涣焉无少凝滞于胸臆”中的“少”32.以下不含有偏义复词的是:(BCDE)A则依蓍龟为陈其利害。
2011年中医学主治医师考试(医古文)精选习题1、在“然吾乡诸医鲜克知之者”中,“鲜”之义为A. 鲜明B. 很少C. 清楚D. 新鲜E. 绝对2、在“人体欲得劳动,但不当使极尔”中,“尔”的意义是A. 尽B. 完C. 语气词,罢了D. 指示代词,这里E. 以上都不是3、在“太祖大怒,使人往检,若妻信病,赐小豆四十斛”中,“信”的意义是A. 相信B. 确实C. 两宿D. 通“伸”E. 以上都不是4、在“有宗子柏云者,挟是术遍游南北”中,“宗子”之义为A. 宗室之子B. 同宗之子C. 同宗兄弟中年长者D. 嫡长子E. 皇子5、在“扁鹊出,桓侯谓左右曰”中,“左右”的意义是A. 左边右边B. 前边后边C. 辅助D. 身边的人E. 亲人6、在“佗曰:‘寻当下之,延当发汗。
’或难其异”中,“难”的意义是A. 犯难B. 为难C. 责问D. 困难E. 解难7、在“稽其言有征,验之事不忒”中,“忒”之义为A. 特别B. 虚假C. 差错D. 过分E. 模糊8、在“此友遂敛手不治,以为热毒以深,噬脐无及”中,“噬脐”比喻A. 痛恨不已B. 忧郁不快C. 怒气冲天D. 惶恐不安E. 后悔不及9、在“内怀殷忧,则达旦不瞑”中,“殷”的意义是A. 深B. 大C. 富D. 强E. 极10、“帷幄有神筹”的“筹”义为A. 谋划B. 计算C. 筹备D. 筹办E. 竹林11、“跋前踬后”比喻A. 顾此失彼B. 前后矛盾C. 本末倒置D. 进退两难E. 反复思考12、在“今删其要,以备篇籍”中,“删”之义为A. 删除B. 保留C. 掌握D. 选取E. 除去13、在“有性急者遭迟病,更医而致杂投”中,“杂投”的意义是A. 乱放B. 乱扔C. 混杂D. 一起用药E. 胡乱用药14、在“从老得终,闷若无端”中,“端”之义为A. 开头B. 防备C. 原因D. 道理E. 征兆15、“先生能以术仁其民”的“仁”义为A. 仁慈B. 仁爱C. 仁德D. 仁学E. 爱怜16、在“处判针药,无得参差”中,“参差”之义为A. 不齐B. 差错C. 交互D. 混乱E. 错综17、在“忘躯徇物,危若冰谷”中,“冰谷”喻义为A. 喻寒冷B. 喻深渊C. 喻险境D. 喻困苦E. 喻艰难18、在“含灵之所保曰命,资亭育以尽年”中,“亭育”之义为A. 养育B. 立貌C. 停止D. 享受E. 生育19、在“盖闻天地之大德曰生,运阴阳以播物”中,“播”之义为A. 播种B. 繁殖C. 传播D. 养育E. 栽种20、在“所不夙夜以求无忝者,有如此木”中,“无忝”的义为A. 不增加B. 不麻烦C. 无愧于D. 不乐于E. 无所谓21、在“剽窃医绪,倡为诡异”中,“绪”的意义是A. 心绪B. 开端C. 事业D. 头绪E. 残余22、“丝竹凑耳,无得似有所娱”的“丝竹”义为A. 蚕丝竹器B. 琴瑟箫管C. 乐器总称D. 泛指音乐E. 丝绸竹简23、在“闻之善赠人者以言,其永矢而勿谖者亦以言”中,“矢”的意义是A. 箭B. 逝C. 誓D. 屎E. 失24、在“《内经》之生全民命,岂杀于《十三经》之启植民心”中,“杀”之义为A. 戮B. 害C. 少D. 多E. 谬25、在“而下士闻道若张景岳之徒”中,“下士”的意义是A. 穷人B. 地位低的人C. 愚蠢的人D. 水平差的人E. 不讲道理的人26、《养生论》的作者是A. 嵇康B. 张仲景C. 华佗D. 黄帝E. 岐伯27、在“不肖体素丰,多火善渴”中,“善”的意义是A. 好B. 爱C. 易D. 多E. 耐28、在“苟见枝叶之词,去本而末是务,辄怒溢颜面,若将浼焉”中,“浼”的意义是A. 水少B. 水多C. 光洁D. 湿润E. 以上都不是29、在“呻吟无赖”中,“无赖”之义为A. 无奈B. 不好C. 无靠D. 无聊E. 无知30、在“未尝不慨然叹其才秀也”中,“秀”之义为A. 出众B. 华美C. 秀气D. 秃E. 平庸31、“使其言而是,则智者所见略同”中,“而”的意义是A. 尚且B. 如果C. 然而D. 而且E. 并且32、在“燕哙、子之何尝不托尧舜以鸣高”中,“鸣高”的义为A. 表示清高B. 表示高贵C. 表示高傲D. 自鸣得意E. 一鸣惊人33、在“卿今强健,我欲死,何忍无急去药,以待不祥”中,“去”的意义是A. 收藏B. 舍弃C. 去掉D. 离开E. 以上都不是34、在“载归家,中宿死”中,“中宿”之义为A. 隔夜B. 次夜C. 半夜D. 睡着E. 三日35、在“学者多诵习而取则焉”中,“则”的意义是A. 效法B. 法则C. 条文D. 遵循E. 依从36、“众乃敛衽而服”中,“敛衽”是提起衣襟夹在腰带间,表示A. 自谦B. 自卑C. 佩服D. 敬意E. 赞赏37、在“六气斯沴,易愆寒燠之宜”中,“沴”之义为A. 不流B. 通“诊”C. 不和D. 通“利”E. 泛滥38、在“过邯郸,闻贵妇人,即为带下医”中,“带下医”之义为A. 妇科医生B. 腰带以下的医治C. 带脉以下的医治D. 经带产诸病之医治E. 妇儿科医生39、“或益之以畎浍,而泄之以尾闾”用的修辞手法为A. 明喻B. 暗喻C. 借喻D. 借代E. 讽喻40、在“兴言撰缉,勒成一家”中,“勒”的意义是A. 统勒B. 合并C. 刊登D. 编写E. 补充41、在“当世以布衣称作者,无虑数十家”中“无虑”的义为A. 没有B. 无忧C. 大略D. 不过E. 可能42、在“但竞逐荣势,企踵权豪”中,“企踵”之义为A. 踮起脚跟B. 仰慕C. 盼望D. 渴求E. 谋求43、在“游食江湖,货药吮舐”中,“货”之义为A. 钱财B. 卖C. 买D. 货物E. 制作44、“化而裁之,推而行之”典出A. 《周易》B. 《论语》C. 《孟子》D. 《史记》E. 《老子》45、在“驰骋常人之域,故有一切之寿”中,“一切”的意义是A. 所有B. 全部C. 普通D. 寻常E. 正常46、在“然性褊甚,恃能厌事,难得意”中,“褊”之义为A. 衣服狭小B. 心胸狭小C. 心胸不正D. 偏心眼儿E. 刚直不阿47、在“风湿候隙,遘手足之灾”中,“遘”之义为A. 遇到B. 碰上C. 看待D. 遭受E. 造成48、在“翌日天甫明,来视予脉”中,“翌日”的意义是A. 前日B. 昨日C. 今日D. 次日E. 过了几日49、在“嗜学不厌,研理务精”中,“厌”之义为A. 满足B. 厌弃C. 讨嫌D. 通“魇”E. 通“压”50、在“因属其高第弟子贾思诚留以护治之”中,“属”之义为A. 属于B. 同“嘱”C. 属性D. 遗属E. 宗属2011年中医学主治医师考试(医古文)精选习题1、“持至贵之重器,委付凡医,恣其所措”的“重器”义为_____A. 物品B. 身体C. 武器D. 宝贝E. 贵重2、“众乃敛衽而服”中,“敛衽”是提起衣襟夹在腰带间,表示_____A. 自谦B. 自卑C. 佩服D. 敬意E. 赞赏3、“合欢蠲忿,萱草忘忧”的“蠲”义为_____A. 增加B. 减少C. 消除D. 淡忘E. 激发4、在“幸遇真经,式为龟镜”中,“式”之义为_____A. 试B. 用C. 尝D. 方E. 当5、在“然吾乡诸医鲜克知之者”中,“鲜”之义为_____A. 鲜明B. 很少C. 清楚D. 新鲜E. 绝对6、“子之所慎,斋战疾”中,“子”指的是_____A. 孔子B. 孟子C. 老子D. 庄子E. 荀子7、在“然而时钟鼎峙,闻见阙于殊方”中,“钟”之义为_____A. 正当B. 钟鼓C. 时钟D. 钟情E. 刚刚8、在“六气之中,君相两火无论已”中,“已”的意义是_____A. 已经B. 说尽C. 通“以”D. 通“矣”E. 停止9、在“拯黎元于仁寿,济羸劣以获安者”中,“羸劣”之义为_____A. 恶劣B. 瘦弱C. 贫民D. 体弱多病者E. 顽劣10、在“有宗子柏云者,挟是术遍游南北”中,“宗子”之义为_____A. 宗室之子B. 同宗之子C. 同宗兄弟中年长者D. 嫡长子E. 皇子11、在“据此,则凭脉决症,似乎如响斯应矣”中,“如响斯应”比喻_____A. 徒有虚名B. 偶然成功C. 应验迅速D. 反应迟钝E. 声音相应12、“颇甚则传久而难已”的“颇”义为_____A. 偏颇B. 略微C. 很D. 极E. 巨大13、在“风湿候隙,遘手足之灾”中,“遘”之义为_____A. 遇到B. 碰上C. 看待D. 遭受E. 造成14、在“驹隙百年,谁保无恙”中,“驹隙百年”之喻为_____A. 喻时光迅快B. 喻时光缓慢C. 喻人生漫长D. 喻人生短暂E. 喻路途遥远15、“化而裁之,推而行之”典出_____A. 《周易》B. 《论语》C. 《孟子》D. 《史记》E. 《老子》16、在“子幸赐之一言,多贾君之善”中“多”的义为_____A. 赞扬B. 美好C. 增加D. 指出E. 推崇17、在“病应见于大表,不出千里,决者至众,不可曲止也”中,“止”的意义是_____A. 停止B. 完了C. 来到D. 语气助词E. 同“之”,动词18、在“过邯郸,闻贵妇人,即为带下医”中,“带下医”之义为_____A. 妇科医生B. 腰带以下的医治C. 带脉以下的医治D. 经带产诸病之医治E. 妇儿科医生19、在“扁鹊出,桓侯谓左右曰”中,“左右”的意义是_____A. 左边右边B. 前边后边C. 辅助D. 身边的人E. 亲人20、以下哪个不含有“百姓”义_____A. 二竖B. 蒸人C. 含灵D. 苍生E. 黔首21、在“佗曰:‘寻当下之,延当发汗。
’或难其异”中,“难”的意义是_____A. 犯难B. 为难C. 责问D. 困难E. 解难22、“夫悠悠者既以未效不求”的“悠悠”义为_____A. 众多之貌B. 疑虑不定C. 逍遥之状D. 自得之态E. 漫长之时23、在“圮桥杰竖”这个典故中,“杰竖”是指_____A. 张良B. 韩信C. 萧何D. 项羽E. 黄石公24、在“呻吟无赖”中,“无赖”之义为_____A. 无奈B. 不好C. 无靠D. 无聊E. 无知25、在“生民之祸亟矣”中,“亟”之义为_____A. 急B. 频繁C. 极D. 多次E. 反复26、在“是以君子知形恃神而立,神须形以存”中,“须”的意义是_____A. 需要B. 必须C. 等待D. 依靠E. 应当27、“今予著此吐汗下三法之诠”的“诠”义为_____A. 诠释B. 说明C. 文论D. 书籍E. 真义28、在“闻之善赠人者以言,其永矢而勿谖者亦以言”中,“矢”的意义是_____A. 箭B. 逝C. 誓D. 屎E. 失29、在“驰骋常人之域,故有一切之寿”中,“一切”的意义是_____A. 所有B. 全部C. 普通D. 寻常E. 正常30、在“然性褊甚,恃能厌事,难得意”中,“褊”之义为_____A. 衣服狭小B. 心胸狭小C. 心胸不正D. 偏心眼儿E. 刚直不阿31、在“亡如世鲜知十之才士,以阙如为耻”中,“鲜”的义为_____A. 鲜明B. 活跃C. 富有D. 缺少E. 轻视32、“丝竹凑耳,无得似有所娱”的“丝竹”义为_____A. 蚕丝竹器B. 琴瑟箫管C. 乐器总称D. 泛指音乐E. 丝绸竹简33、在“今删其要,以备篇籍”中,“删”之义为_____A. 删除B. 保留C. 掌握D. 选取E. 除去34、在“夫经方之难精,由来尚矣”中,“尚”之义为_____A. 崇尚B. 高尚C. 重视D. 宝贵E. 久远35、“身非木石,其能久乎?”的“能”义为_____A. 能够B. 能耐C. 能力D. 能量E. 忍受36、在“稽其言有征,验之事不忒”中,“忒”之义为_____A. 特别B. 虚假C. 差错D. 过分E. 模糊参考答案: C37、在“内怀殷忧,则达旦不瞑”中,“殷”的意义是_____A. 深B. 大C. 富D. 强E. 极38、在“六气斯沴,易愆寒燠之宜”中,“沴”之义为_____A.不流B. 通“诊”C. 不和D. 通“利”E. 泛滥39、在“或尊贵执言难抗”中,“执言”的意义是_____A. 持论B. 偏执之言C. 固执之言D. 提出的意见E. 所说的话40、在“当世以布衣称作者,无虑数十家”中“无虑”的义为_____A. 没有B. 无忧C. 大略D. 不过E. 可能41、在“为稼于汤之世,偏有一溉之功者,虽终归于焦烂,必一溉者后枯”中,“偏”的意义是_____A. 不全B. 不正C. 独D. 仅E. 止42、在“亡如世鲜知十之才士”中,“亡如”之义为_____A. 无奈B. 不如C. 不像D. 不要E. 徒然43、“夫学在躬行,不在讲也”中的“躬”意思是_____A. 躬腰B. 实行C. 痊愈D. 射箭E. 亲身44、“则余窃多江民莹”中的“多”意思是_____A. 同意B. 推崇C. 看中D. 推荐E. 只是45、“或益之以畎浍,而泄之以尾闾”用的修辞手法为_____A. 明喻B. 暗喻C. 借喻D. 借代E. 讽喻46、在“殆古所谓直谅多闻之益友,又可以医师少之哉”中,“少”的意义是_____A. 减少B. 变小C. 低贱D. 轻视E. 不多47、“使其言而是,则智者所见略同”中,“是”的意义是_____A. 这样B. 这些C. 是这样D. 正确E. 认为正确48、在“赍百年之寿命,持至贵之重器”中,“赍”之义为_____A. 钱财B. 凭借C. 根据D. 持E. 得到49、“文具于《补论》条下”的“具”义为_____A. 具备B. 具体C. 存在D. 记载E. 呈现50、在“辞以妻病,数乞期不反”中,“数”的读音是_____A.shuB.shǔC.shuoD.sh 騯E.shu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