绥化市水资源开发对策
- 格式:pdf
- 大小:117.42 KB
- 文档页数:2
在呼兰河高漫滩辟建绥化市供水新水源的可行性分析[摘要]通过对在绥化市城区边缘建新水源和在呼兰河高漫滩建新水源两种方案的对比分析,确定在呼兰河高漫滩建井群向绥化市区供水的方案,在水文地质条件、开采影响、可持续利用、投资成本、可供水能力和发展空间等方面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关键词】辟建城市供水新水源;两种方案;对比分析;确定高漫滩方案可行绥化市地处松嫩平原东南部,呼兰河从城区北流过,其高漫滩距城区9km,已建红兴水库因库区渗漏问题,尚未蓄水。
现状城区供水水源单一,生产、生活用水全部开采第四系松散层承压水。
绥化市城区地下水资源相对比较丰富,但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开采强度持续增加,造成近年城区地下水位持续下降,供水水源面临枯竭问题。
因此,辟建新供水水源直接关系着绥化人民的正常生产、生活和社会的长治久安。
1、辟建新水源的两种方案方案一、在已建红兴水库净水厂北西侧凿井,向净水厂提供原水经初步查勘设计,在红兴水库净水厂北西侧可布80米深井10眼,井间距500米,单井出水量200m3/h。
在原有供水能力基础上,基本可满足未来10年绥化市城市供水的需求。
包括征地、凿井、管网、配电等项目共需投资960万元。
方案二、在呼兰河高漫滩建井群,利用红兴水库输水管线向净水厂供水通过分析红兴水库地质勘查及补充地质勘查资料,发现红兴水库及周边所处的呼兰河高漫滩的水文地质条件非常适合建集中供水井群。
同样凿井10眼,井深40米,达到向净水厂输水标准,工程总投资为700万元。
2、两种新水源方案的比较上述两种方案均以开采地下水为供水水源,但其性质、水文地质单元、开采的可持续性及经济对比均存在显著差异:2.1水文地质条件不同方案一拟开采绥化市区第四系松散层承压水,该含水层岩性为中粗砂、含砾中粗砂、卵砾石,厚30米左右;其上覆30~40米亚粘土、黄土状亚粘土,构成隔水顶板;下伏泥岩,构成隔水底板;流向自东北向西南,水质较好,只有铁、锰超标;补给源主要为庆安境内呼兰河底侧向径流补给。
黑龙江垦区绥化分局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与保护对策王士兰;杨臣
【期刊名称】《水利科技与经济》
【年(卷),期】2006(012)004
【摘要】绥化分局位于黑龙江省中部,小兴安岭北及东南麓的丘陵地带与松嫩平原。
所辖农场分布于庆安、铁力、海伦、绥棱、嘉荫、安达、肇源等8个市、县。
地理坐标:E124°00′~E130°30′;N45°30′-N49°00′。
分局地处欧亚大陆东岸中
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全区年平均气温-1~6℃,多年平均降水量551.3mm。
多年平均水面蒸发量650—770mm,年平均相对湿度53%-74%。
【总页数】1页(P239-239)
【作者】王士兰;杨臣
【作者单位】黑龙江农垦勘测设计研究院,黑龙江,佳木斯,154002;黑龙江农垦勘测
设计研究院,黑龙江,佳木斯,15400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V21
【相关文献】
1.关于绥化市寒地黑土可持续开发利用的研究 [J], 温东亮
2.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的综合技术体系分析 [J], 徐箴
3.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的综合技术体系分析 [J], 徐箴
4.以小谋大追求最佳——黑龙江垦区绥化分局发展理念剖析 [J], 于胜军
5.基于禀赋差异性的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评价——以德阳市为例 [J], 高东东; 吴勇; 陈盟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关于绥化分局水资源开发利用的调查与思考李锐□一、水资源概况绥化分局位于黑龙江垦区西部, 全区总面积2 013.13 平方公里,其中耕地120.26万亩。
全局地表水资源中,当地产水量为3.05亿立方米,可利用量为0.364 6亿立方米;入境水量为1 267.8亿立方米,可利用水量为 1.896 7亿立方米;地表水已利用量为1.082亿立方米。
全局地下水资源总量为0.967 1亿立方米/年,可利用量为0.501 1亿立方米/ 年,实际开采量为0.438 5亿立方米。
(一)江河水系。
绥化分局境内河流众多,分属黑龙江、嫩江、呼兰河三大水系。
有黑龙江、嫩江及结烈河、乌云河、小呼兰河、通肯河、努敏河、双岔河、扎音河、欧根河、依吉密河、靠山河等较大的10条河流。
(二)降水。
全局年均降水量为522毫米,东部场为552.3毫米,北部场为562.3毫米,西部场为385毫米。
雨量多集中在7~9月份,占全年降水量的50%以上。
在地域分布上,东、北部场降雨较多,西部场降雨稀少,和平、安达、肇源3场多年平均降雨量只有东部场和北部场的一半,特别是和平、安达两场连年干旱,素有十年九旱之说。
(三)地表水资源。
绥化分局农场区域内当地产水量为3.05亿立方米,可利用量为0.364 6亿立方米;入境水量为 1 267.8亿立方米,可利用水量为 1.896 7亿立方米;地表水已利用量为1.082亿立方米。
(四)地下水资源。
全局地下水资源总量为0.967 1亿立方米/年,可利用量为0.501 1亿立方米/年,实际开采量为0.438 5亿立方米。
西部和平、安达、肇源3场地质构造为第四纪洪积冲积层,上部为第四纪新冲积粘土及亚沙土,下部为砂及砂砾石,地下水资源较为丰富,承压水在120~170 米之间,居民饮用水一般深20~50米,水质浑浊,需要打深井取水,以保证人畜正常饮用。
红光、海伦、绥棱农场属第四纪新生代冲积层,表层多砂土、粘土层,以下为砂砾层和页岩层,陡坡褶曲地带有露头页岩。
绥化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绥化市养殖水域滩涂规划(2019年-2030年)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绥化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公布日期】2019.03.06•【字号】绥政办发〔2019〕11号•【施行日期】2019.03.06•【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畜牧业正文绥化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绥化市养殖水域滩涂规划(2019年-2030年)的通知绥政办发〔2019〕11号第一章总则一、前言在土地资源日益紧缺、水环境污染日益严重,水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急需稳步提升,渔业产业的信息化、装备水平和组织化程度不断提高、渔业发展的质量效益和产品竞争力不断增强的前提下,为实现养殖业、捕捞业、加工流通业、增殖渔业、休闲渔业协调发展和产业相互融合发展,促进渔业绿色、健康、和谐、稳定、共享发展,合理规划水域滩涂并进行有序开发,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内渔业生产发展的重要工作,也是保护人们对食品安全的基本需求。
为实现绥化市养殖水域滩涂合理规划,科学管理,加快推进水产养殖产业转型升级步伐,保护养殖水域生态环境,提高渔业发展质量和效益,不断推动我市水产养殖产业持续健康发展,按照农业部《关于印发<养殖水域滩涂规划编制工作规范>(简称《工作规范》)<养殖水域滩涂规划编制大纲>的通知》(农渔发〔2016〕39号)要求,结合我市实际,特制定本规划。
二、编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中发〔2015〕12号)、《国务院关于印发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通知》(国发〔2015〕17号)、《农业部关于加快推进渔业转方式调结构的指导意见》(农渔发〔2016〕1号)、《农业部关于印发<养殖水域滩涂规划编制工作规范>和<养殖水域滩涂规划编制大纲>的通知》(农渔发〔2016〕39号)、《黑龙江省渔政局关于认真做好全省养殖水域滩涂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2017年2月20日)。
第1篇一、引言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基础设施建设成为推动地区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绥化市作为黑龙江省的重要城市,近年来在交通、能源、水利等领域开展了大量重点工程。
其中,绥化大型施工降水工程作为一项重要的基础设施项目,对于保障工程顺利进行、提升地区综合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工程背景、施工方案、实施效果等方面对绥化大型施工降水工程进行详细介绍。
二、工程背景1. 地理位置及气候特点绥化市位于黑龙江省中部,地处松嫩平原东南部,地势平坦,气候属于温带季风气候。
该地区雨量充沛,但时空分布不均,易发生洪涝灾害。
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如何有效降低地下水位,确保工程顺利进行,成为一项重要课题。
2. 工程建设需求绥化市在交通、能源、水利等领域开展了大量重点工程,如高速公路、铁路、水电站、水库等。
这些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地下水位过高会对工程造成严重影响,如地基沉降、边坡失稳、隧道涌水等。
因此,实施降水工程,降低地下水位,是保障工程顺利进行的关键。
三、施工方案1. 工程设计根据工程地质条件、水文地质条件、施工需求等因素,绥化大型施工降水工程采用井点降水方案。
该方案通过在施工区域设置降水井,利用水泵将地下水抽出,降低地下水位,确保工程顺利进行。
2. 施工工艺(1)降水井施工:降水井采用冲击钻进法进行施工,井径为600mm,井深根据地下水位及施工需求确定。
(2)降水系统:降水系统采用离心泵进行降水,水泵流量为50m³/h,扬程为20m。
(3)排水系统:排水系统采用排水沟、排水管进行排水,确保降水井排水顺畅。
3. 施工步骤(1)施工准备:对施工现场进行勘察,确定降水井位置、数量及施工工艺。
(2)降水井施工:按照设计要求进行降水井施工,确保井径、井深符合设计要求。
(3)降水系统安装:将水泵、排水管等设备安装到位,确保降水系统正常运行。
(4)降水运行:启动水泵,将地下水抽出,降低地下水位。
(5)监测与调整:对降水效果进行监测,根据实际情况调整降水井位置、数量及施工工艺。
绥化市城市污水控制与水资源问题浅析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我国城市化程度也越来越商,中心城区和小城镇建设步伐不断加快。
随之而来的是,城市的生活污水对城区及附近河流的污染也越来越严重,城市生活污水控制问题必须尽早提上政府工作日程上来。
就绥化市来讲,则必须按照黑龙江省政府关于松花江流域水污染防治工作的总体部署,重点做好城市水污染防治工作。
本文从绥化市城市污水治理工作现状入手,提出城市污水控制措施,进而促进奎市经济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
标签:绥化市;城市污水;污水控制;水资源;排放置一、绥化市城市污水治理工作现状(一)绥化市城市地表饮用水源的保护近年,绥化市在全市饮用水源地进行环境调查及风险评估的基础上,又依据国家的《饮用水源环境管理规范》对当地饮用水源地保护区进行了审核,对不符合要求的保护区进行了调整,按国家规定的饮用水源地管理办法进行管理。
对调整和重新划分的饮用水源地保护区进行重新报批。
同时按国家统一部署,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乡镇饮用水源地调查及评估工作,并从2009年开始,全市重点开展了饮用水源地专项后督查工作,确保了人民群众的饮用水安全。
(二)主要污染物减排工作的落实1.珈快了治污工程建设,通过工程治理减排。
绥化市2009年列入年度工程减排计划企业共有3家,分别是黑龙江青冈龙凤玉米开发有限公司、安达龙新公司和黑龙江兰西朝阳亚麻纺织工业有限公司(其中上年接转黑龙zr&凤玉米加工有限公司),预计COD削减量为850吨。
2009年以来,绥化市对减排项目单位加强环境监管,每月进行一次现场环境监察,每季度进行一次环境监测,这客观上控制了城市工业污水的排放。
同时,还加大了城市污水处理厂建设的力度,彻底改变了城市工业污水处理难的问题。
2.加紧淘汰了落后产能,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减排。
绥化市按照国务院发布的《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和相关产业政策要求,严格执行了松花江水污染防治的有关规定。
对生产工艺落后,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重污染企业实行退出市场。
绥化市城区地下水超采情况评价[摘要]概述绥化市城区水文、水文地质情况,并通过对该区地下水长观资料的整理分析,结合多年实际开采情况,研究评价该区地下水超采情况,并对今后的地下水开发利用和保护提出具体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地下水观测资料分析;水位逐年下降;超采;引水限采;健全观测网绥化市(城区)位于黑龙江省中南部,松嫩平原中东部高平原区,是全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和交通枢纽。
城市建成区面积42km2,规划2020年城区面积发展到52km2,现有人口33万人。
本评价工作范围包括绥化市城区及近郊区,面积200km2。
1、自然条件1.1气象水文条件绥化市地处欧亚大陆东部,属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
降水年内分配很不均衡,夏季占全年降水量的69%;冬季仅占全年的2%;春、秋季分别占12%和17%;多年平均年降水量545mm。
评价区位于呼兰河中游左岸岗阜状台地区,受地形、地貌控制,境内没有天然河流、湖泡发育,也没有水库,只有北侧14km的呼兰河、南侧9.5km的泥河从两翼流过。
1.2水文地质条件绥化市位于松嫩中断陷带东北隆起区的绥化凹陷中心,第四系松散层沉积较厚,评价区200km2范围内广泛分布。
上层普遍赋存第四系中更新统上荒山组黄土状亚粘土孔隙潜水。
该含水层厚5~15m,水位埋深2~4m,渗透系数0.1~0.5m/d,单井涌水量小于15m3/d,水质污染较严重,没有开采意义。
下伏第四系中更新统下荒山组冲洪积砂砾石孔隙承压水,为绥化市地下水唯一开采层。
其上覆中更新统上荒山组黄土状亚粘土、亚粘土层,构成隔水顶板;下伏白垩系上白垩统四方台组泥岩、粉砂质泥岩,构成隔水底板,该岩层水平产状,呈西北与东南两翼翘起,东北与西南略高,构成良好的储水构造。
含水层岩性以砾质中粗砂为主,呈灰白色,其中中粗砂约占65%,细砂约占10~15%,砾石占20~25%。
沉积顺序呈三个轮回,分别为细砂—中砂—粗砂—淤泥质亚粘土夹层(或透镜体),砾石含量由上向下逐渐增多,沿庄家沟—佟家屯—方家园子—绥化市区—吴广健一线含水层底部有一层8~4m厚的卵砾石层,其粒径一般大于5cm,个别大于10cm,卵砾石多为浑圆状,磨园度较好。
绥化市平原区地下水系统分析高淑清【摘要】地下水系统的水资源分布与开发利用,受自然地理条件、含水层的空间结构、社会经济状况、产业结构布局、城市化进程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在不同的地下水系统中,这些因素的作用和影响程度都有明显的差异,因而,开展地下水系统分析,对地下水系统进行合理划分,确定不同层次地下水系统的区、级,是更准确评价地下水资源的基础,是进一步运用地下水系统理论进行地下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研究和正确认识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相互关系的前提.基于以上目的,论文运用地下水系统理论,对绥化市平原区地下水系统进行了具体分析.【期刊名称】《黑龙江水利科技》【年(卷),期】2012(040)010【总页数】5页(P42-46)【关键词】绥化市;地下水系统;平原区;含水层;地下水水势;系统划分【作者】高淑清【作者单位】黑龙江绥化水文局,黑龙江绥化152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641.8绥化市是黑龙江省重要的商品粮和畜牧业发展基地。
但目前水资源问题已经成为各项经济建设发展的制约因素,而且由于水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利用所产生的环境地质问题也日渐突出。
同时,水资源开发利用规划、评价工作薄弱、滞后,与高速发展的经济社会需求不相适应,以往相关的分析评价工作,很少开展地下水系统分析工作。
为了进行地下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研究和正确认识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相互关系,为更准确的评价地下水资源奠定基础,本文在综合分析、参阅大量资料的基础上,运用地下水系统理论,对绥化市平原区地下水系统进行合理划分,确定不同层次地下水系统的区、级。
1 绥化市平原区地下水系统概述绥化市平原区位于松嫩平原中东部,是东面环山,西面与嫩江平原接壤,南北水绕的盆地。
盆地是在长期的内、外动力地质作用下,形成现在的地质、地貌和含水层及其结构格局。
该盆地自上白垩纪以来,沉积了白垩系明水组、四方台组和第四系砂、砂砾石、黄土状土层。
绥化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绥化市2021年河流水质提升意见的通知正文:----------------------------------------------------------------------------------------------------------------------------------------------------绥化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绥化市2021年河流水质提升意见的通知绥政发〔2021〕8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绥化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市政府各有关直属单位:现将《绥化市2021年河流水质提升意见》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绥化市人民政府2021年5月21日绥化市2021年河流水质提升意见为切实提升全市河流水质,有效改善全市水环境质量,结合我市实际,特制定本意见。
一、总体目标以2020年为基准年,2021年Ⅲ类、Ⅳ类水体不低于基准年现状,Ⅴ类、劣Ⅴ类水体主要污染物浓度要削减20%。
全市10个国控断面优良水体比例不低于50%,天然水体不能出现劣Ⅴ类。
到2025年底,全市10个国控断面优良水体比例不低于60%,天然水体不能出现劣Ⅴ类,实现“呼兰河干流水质保优、支流水质提档、肇兰新河水质力争消除劣Ⅴ类”的工作目标。
二、责任划分各地对本行政区域水质提升工作负主体责任,全面负责本行政区域内水质提升工作。
具体负责国控、市控断面河流污染源调查、编制治理方案、环境监察、水质监测、开展水质会商等工作。
各级河(湖)长是所分管河流水质提升工作的具体责任人,负责所辖河湖水资源保护、水域岸线管理、水污染防治、水环境治理、水生态修复、执法监管。
牵头组织河流水质现状和水污染成因调查,采取有效措施解决河流污染问题,协调解决河流水质改善重点难点问题。
各地生态环境部门负责对本行政区域内水生态环境实施统一监督管理。
水务、自然资源、住建、农业农村等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负责本区域水生态环境监督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