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人民服务》阅读理解答案
- 格式:docx
- 大小:13.48 KB
- 文档页数:6
2022年六年级语文下册三四单元模拟试卷一、基础知识(40分)1. 读拼音,写词语。
(10分)zhēnɡ rónɡ()dānɡ e()pái huái()xī shēnɡ()yán jùn()2. 选择加点字读音正确的一项。
(5分)A. 燕山(yān)坚劲(jìn)荒凉(huāng)缥缈(miǎo)B. 头涔涔(cén)绊倒(bàn)暂时(zàn)噎着(yē)C. 蒸融(zhēng)依偎(wēi)哽咽(yàn)绞刑(jiǎo)D. 埋怨(mán)铭记(míng)追悼(diào)蚁穴(xué)3. 补充成语,并选择恰当的成语填空。
(5分)死()其()()湖()海精()简()三()()短()()一息喜()()外填空: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牺牲的,他是()的。
4. 判断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5分)《匆匆》通过比喻、拟人等手法生动地描写了时光的流逝,表达了作者的感慨感伤、苦闷消沉。
()《为人民服务》是一篇演讲稿,全文围绕“为人民服务”展开论述。
()《马诗》《石灰吟》《竹石》这三首诗都采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
()5. 按课文内容填空。
(5分)于谦的《石灰吟》里和“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意思相近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理解(40分)(一)文言文阅读(10分)阅读以下文言文,回答问题:蚌方出曝,而鹬啄其肉,蚌合而箝其喙。
鹬曰:“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
”蚌亦谓鹬曰:“今日不出,明日不出,即有死鹬。
”两者不肯相舍,渔者得而并禽之。
解释词语意思: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雨: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则故事可以概括成一个成语:______________(二)现代文阅读(30分)阅读以下现代文,回答问题:①我女儿数她的亲人时,总要提到游,一位曾经带过她的保姆。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第12课《为人民服务》课后题及答案一、看拼音,写词语。
chè dǐ() xī shēnɡ() yā pò()ɡé mìnɡ() tài shān() mù biāo()二、选字填空。
(炊、吹)()具()嘘(牺、栖)()息()牲(泰、秦)()山()朝(鼎、顶)()峰()立三、查字典填空。
1.“炊”字用音序查字法,应先查首字母________,再查音节________。
2.“鼎”字共有______画,第六笔是______,用部首查字法应查________部。
四、对下面句子中画线词语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张思德为人民利益而死,死得其所。
(死后得到自己想要的地方)B.精兵简政是减轻群众负担的一项好措施。
(缩小机构,精简人员)C.为个人利益而死,轻于鸿毛。
(比大雁的毛还轻,多形容轻微或不足道)D.新建的贸易广场吸引了五湖四海的客商。
(指全国各地)五、品读下面的句子,完成练习。
1.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
(1)改为感叹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我们()有缺点,()不怕别人批评指出。
()是什么人,谁向我们指出()行。
()你说得对,我们()改正。
你说的办法对人民有好处,我们就照你的办。
(1)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语。
(2)这段话共有四句:第一句讲________,第二句讲________,第三、四句讲________。
部编版2021-2022学年六年级下册语文第12课《为人民服务》同步练习一、基础知识(共8题;共37分)1.(3分)下面每组词语中有一组划线的字的读音是错误的,把它选出来()。
A.颧(quán)骨熬(áo)夜抽噎(yē)保姆(mǔ )B.收敛(liǎn)勉强(qiǎng )青稞(kē)功勋(xūn)C.和(huó)面倔强(jiàng)衰(āi)弱事迹(jì)D.堵塞(sè)难(nán)题芦秆(gǎn)鬓(bìn)角2.(3分)下列加点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个犯罪分子平时干了很多伤天害理的事情,也算是死得其所....。
B.每年10月到11月香山红叶遍野的时候,五湖四海....的游客就会纷至沓来,欣赏美丽的红叶。
C.2021年8月19日天空出现“五星连珠”,天文爱好者们目不转睛....地观测着这一天文奇观。
D.这篇文章使读者身临其境....地感受到了长城壮丽的景色。
3.(3分)下列句子中,与其他句子意思不同的一项是()。
A.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
B.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难道不是比泰山还要重?C.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不得不说他的死比泰山还要重。
D.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怎么会比泰山还要重?4.(3分)读《为人民服务》,选择下面说法正确的一项()。
A.“五湖四海”是指五个湖四个海,形容面积很大。
B.“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这句话是司马迁说的。
C.“精兵简政”这条意见是毛泽东早就提出来的。
5.(3分)下列各句分别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②固执和懒惰是滋生失败的土壤。
③通过勤奋认真学习获得成功的范例很多,童第周就是其中的一个人。
6.(6分)写出下列各词的反义词。
兴旺——光明——提高——批评——紧张——团结——7.(8分)课文内容梳理。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群文阅读专项训练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练习。
(24分)【甲】十五夜望月【乙】天竺寺①八月十五日夜桂子②中庭地白树栖鸦,玉颗珊珊下月轮,冷露无声湿桂花。
殿前拾得露华新③。
今夜月明人尽望,至今不会天中事,不知秋思落谁家。
应是嫦娥掷与人。
【注释】①天竺寺:位于天竺山山麓。
②桂子:特指桂花。
③露华新:桂花瓣带着露珠更显湿润。
1. 《十五夜望月》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一句委婉地表达了游子的思念之情,《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一句用比喻修辞描写桂花的掉落场景。
(8分)2. 两首诗都描写了我们熟知的中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民俗,但表达的情感是不同的,我们从【甲】诗中似乎看到了一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图画,而【乙】诗却让我们觉得诗人的心情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
(16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练习。
(38分)【文段一】《鲁滨逊漂流记》(节选)在岛上待了十一二天以后,我忽然想到,由于没有本子、笔和墨水,我将没法估算日子,甚至分不清休息日和工作日。
A.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我用刀子在一根大木杆上刻了一些字,并把它竖在我第一次登岸的地方,上面刻着:“1659年9月30日,我在这里登岸。
”在这根方木杆的侧面,我每天用刀子刻一道痕,每第七道刻痕比其他的长一倍,每月第一天的刻痕再长一倍,这样,我就有了日历。
…………没有工具,干什么都困难重重。
我几乎花了一年工夫才完全布置好我那个用栅栏围起来的小小的住所。
那些尖桩或者圆桩沉得很,我要使出全力才举得起来。
我花了好长的时间才砍下那些木材,并且在林子里加工好,再花上更长的时间把它们运回家。
也就是说,我需要花两天时间砍成一根木桩并运回来,在第三天才把它打进地里。
专题四六年级下册课内阅读专项练习一、阅读《北京的春节》第三到六自然段,完成下面的练习。
1.解释词语:万象更新:。
2.文中破折号的作用是()A.表示意思的转换,跳跃或转折B.表示解释说明C.表示意思的递进D.表示插说3. 选文中的一个过渡句是。
4.大人们也紧张是因为。
5. 孩子们准备过年要做的事都有什么?..二、阅读《腊八粥》第一到八自然段,完成下面的练习。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合拢——()浓稠——()搅拌——()好奇——()2.如果用两个四字词语来形容一下八儿对腊八粥的期待,这两个词语可以是、。
3.根据选文,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选文第一句采用排比的修辞手法,选取三个不同年龄段的人对腊八粥的态度,来说明腊八粥受所有人喜爱。
B. 选文第二句采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来说明腊八粥的制作过程。
C.“喜的快要发疯了”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来形容八儿对腊八粥的喜爱和期盼。
D.“塞灌”写出了人们吃腊八粥时的痛快淋漓。
4.选文是通过什么描写来表现八儿对腊八粥的期待的?..5.小朋友,你喜欢吃腊八粥吗?写一写你吃腊八粥的心情吧。
..三、阅读古诗《十五夜望月》,完成下面的练习。
1.解释词语:十五夜: .尽: .2.这首诗的作者是朝诗人,诗中描写的景物有、、、、、等,表现了诗人的感情。
3.根据古诗判断对错。
(1)这是一首中秋之夜望月思远的七言律诗。
()(2)这首诗第一句写景,不带一个“月”字,我们却可以从词语“地白”看出月色的皎洁,写出了萧瑟苍凉之景。
()(3)“冷露无声湿桂花”这句诗描写了冷气袭人、桂花怡人的情景。
()(4)“不知秋思落谁家”中“落”给人以生动形象的感觉,仿佛那秋思随着银月的清辉,一齐洒落人间。
()4.解释诗句“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并简单地说说这两句的妙处。
..5.描写中秋节的古诗很多,再写两句关于中秋节的古诗句吧。
..四、阅读《鲁宾逊漂流记》(节选)第一到四自然段,完成下面的练习。
1.解释词语。
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为人民服务》课文练习(带答案)一、看拼音写词语。
nuóyípái huái pìjìnɡchèdǐyīwēicán bào fěi túzhàn jùbōxuēmóɡuǐ二、给下列加点的字选择正确读音打“√”。
羞涩.(sè shè)衣襟.(jīnɡ jīn)蒙.古(ménɡ měnɡ)擎.着(qín qínɡ)瞻.仰(zhān zān)璀.璨(cuǐ chuǐ)三、比一比,再组词。
瞻(_________)潮(_________)瑕(_________)讯(_________)檐(_________)嘲(_________)暇(_________)迅(_________)四、把下列成语补充完整,再选词填空。
斩钉(____)铁威风(____)(____)热血沸(____)技高一(____)(____)露无遗(____)(____)有词汹涌澎(____)(____)躬尽瘁1.周总理__________,为新中国的建设做出了丰功伟绩。
2.在竞争如此激烈的社会,__________的人往往能够抢占先机,抓住机遇。
五、选词填空。
检测推测猜测1.这件事非常复杂,又没有线索,叫人很难(______)。
2.飞船在火星的土壤中未(______)到有机分子。
3.据专家(______),这里曾经有恐龙活动。
精美精致精巧4.她生活得很(______),让人羡慕。
5.这辆汽车模型制作十分(______)。
6.故宫建筑群规模宏大,建筑(______)。
六、课文内容梳理。
《为人民服务》是毛泽东同志于1944年9月8日在_____________追悼会上所作的演讲。
文章开头就鲜明地提出了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的宗旨——____________;然后结合当前的实际,从三个方面来写:树立__________;正确对待________;搞好________、克服________、提高_______、互相________,使整个人民团结起来。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第12课《为人民服务》课后题及答案一、看拼音,写词语。
ɡé mìnɡ() tài shān() mù biāo()chè dǐ() xī shēnɡ() yā pò()二、查字典填空。
1.“炊”字用音序查字法,应先查首字母________,再查音节________。
2.“鼎”字共有______画,第六笔是______,用部首查字法应查________部。
三、选字填空。
(泰、秦)()山()朝(鼎、顶)()峰()立(炊、吹)()具()嘘(牺、栖)()息()牲四、对下面句子中画线词语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精兵简政是减轻群众负担的一项好措施。
(缩小机构,精简人员)B.张思德为人民利益而死,死得其所。
(死后得到自己想要的地方)C.新建的贸易广场吸引了五湖四海的客商。
(指全国各地)D.为个人利益而死,轻于鸿毛。
(比大雁的毛还轻,多形容轻微或不足道)五、品读下面的句子,完成练习。
1.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
(1)改为反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改为感叹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我们的同志在困难的时候,要看到成绩,要看到光明,要提高我们的勇气。
这句话运用________的修辞手法,增强了气势。
我会学着写:我们在______________的时候,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六年级语文下册12《为人民服务》课时练提高篇一、看词语写拼音鸿毛铭记追悼炊烟剥削哀思迁移泰山压迫彻底二、填空题1.理清脉络内容梳理(1).写出文中论证生死观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2).这篇文章开头指出革命的队伍的宗旨是彻底地为人民利益工作﹐并且点明张思德同志就是其中一员,接着论证如何贯彻这一宗旨,也就是树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生死观,为人民利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减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最后发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号召。
(3).这篇文章高度赞扬了张思德的精神,号召全党全军____________________,真正做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下列各词的反义词。
兴旺——( ) 光明——( ) 提高——( )批评——( ) 紧张——( ) 团结——( )3.把下面句子中画线的部分用成语替代。
(1).我们都是来自全国各地。
( )(2).“缩小机构,精简人员”这一条意见,就是党外人士李鼎铭先生提出来的。
( )(3).我们为人民而死,就是死得有意义,有价值。
( ) 4.按要求写出相应的四字词语。
(1)形容“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人的四字词语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形容“剥削和压迫人民”的人的四字词语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提起周恩来总理,我想到的四字词语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为人民服务》同步练习题一、填空题。
1.读拼音,写词语。
jīng bīng jiǎn zhèng qīng yú hóng máo wǔ hú sì hǎi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2.给划线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剥________(bō bāo)削兴________(xìng xīng)盛尽量________(liáng liàng)困难________(nàn nán)好处________(chùchǔ)追悼________(dào diào)3.比一比再组词。
鸿________ 迁________ 族________ 鼎________宏________ 忏________ 旅________ 顶________4.从课文找出合适的量词填在横线上。
一________写字台一________花生米一________电灯一________文件两________绿茶两________转椅5.写出下列各词的反义词。
兴旺— _______ 光明— ______ 减少— ______ 正确— ______ 批评— ______ 提高— _______ 紧张— ______ 团结— ______ 6.选词填空。
简短简洁简练简明①用词________、准确、生动,是写好作文的重要条件。
②张老师的板书总是很________,又好看又好记。
③他在会上作了一个________的发言。
④电视里正在播放________新闻。
7.查字典填空。
①“鼎”是________结构,用音序查字法应查音序________,音节________;用部首查字法应查________部,再查________画。
第六笔的笔画名称是________。
②“精”在字典里的解释有:①经提炼或挑选的;②完美,最好;③细;④机灵,心细;⑤精通;⑥精神,精力。
《为人民服务》阅读理解答案一、看拼音写词语tàishānhóngmáoxīngwàngwǔhúsìhǎi()()()()āisīlìyìchèdǐjīngbīngjiǎnzhèng()()()()二、给加粗字选择正确读音1.兴旺A.xīngB.xìng()2.追悼A.dǒoB.dàoC.diào()3.受苦受难A.nánB.nàn()4.李鼎铭A.dǐngB.dǐn()三、将下列词语正确搭配在一起遵守看到提高战胜改正改进工作缺点制度成绩困难勇气()──()()──()()──()()──()()──()()──()四、在下面的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语1.()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我们如果有缺点,就不怕别人批评指出。
2.()你说得对,我们()改正。
3.()你认为自己的看法正确,()应该坚持到底。
4.王鹏()接受了大家的批评,()改正了错误。
五、读下面的句子,说说句子的意思1.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
2.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3.我们都是来自五湖四海,为了一个共同的革命目标,走到一起来了。
六、阅读下面文段,回答问题(一)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
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做司马迁的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
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
1.先解释下列加粗的字,再说说全句的意思。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固: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_于:_____________这句话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本段的中心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此句和后面三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关系。
《为人民服务》阅读理解答案
下面是由查字典语文网小编给同学们整理发布的《为人民服务》阅读理解答案。
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的学习这篇课文。
一、看拼音写词语
tài shān hóng máo xīng wàng wǔ hú sì hǎi
( ) ( ) ( ) ( )
āi sī lì yì chè dǐ jīng bīng jiǎn zhèng
( ) ( ) ( ) ( )
二、给加粗字选择正确读音
1.兴旺A.xīng B.xìng ( )
2.追悼A.dǒo B.dào C.diào ( )
3.受苦受难A.nán B.nàn ( )
4.李鼎铭A.dǐng B.dǐn ( )
三、将下列词语正确搭配在一起
遵守看到提高战胜改正改进
工作缺点制度成绩困难勇气
( )──( ) ( )──( )
( )──( ) ( )──( )
( )──( ) ( )──( )
四、在下面的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语
1.( )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 ),我们如果有缺点,就不怕别人批评指出。
2.( )你说得对,我们( )改正。
3.( )你认为自己的看法正确,( )应该坚持到底。
4.王鹏( )接受了大家的批评,( )改正了错误。
五、读下面的句子,说说句子的意思
1.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
2.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3.我们都是来自五湖四海,为了一个共同的革命目标,走到一起来了。
六、阅读下面文段,回答问题
(一)
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
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做司马迁的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
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
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
1.先解释下列加粗的字,再说说全句的意思。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固:___________ 或:_____________ 于:_____________
这句话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本段的中心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此句和后面三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关系。
3.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
你怎么理解这
句话?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
只要略有知觉的人就都知道:这回学生请愿,是因为日本占据了辽吉,南京政府束于无策,单会去哀求国联,而国联却正和日本是一伙。
读书呀,读书呀,不错,学生是应该读书的,但一面也要大人老爷们不至于葬送土地,这才能够安心读书,报上不是说过,东北大学逃散,冯庸大学逃散,日本兵看见学生模样的就枪毙吗?放下书包来请愿,真是已经可怜之至。
不道国民党政府却在十二月十八日通电各地军政当局文里,又加上他们捣毁机关,阻断交通,殴伤中委,拦截汽车,攒击路人及公务人员,私逮刑讯,社会秩序,悉被破坏的罪名,而且指出结果,说是友邦人士,莫名惊诧,长此以往,国将不国了。
1.国民党政府对学生请愿事件所持的谬论的论点是( )
A.学生是应该读书的
B.社会秩序,悉被破坏
C.友邦人土,莫名惊诧
D.友邦人士,莫名惊诧,长此以往,国将不国
2.如果将文中只要略有知觉的人就都知道改为人们都知道,其结果将是( )
A.意思一样,语气更加简洁了
B.意思相反,与作者的本意相抵触
C.意思基本一样,但强调和讽刺的意味没有了
D.意思基本一样,但更加通俗易懂了
3.报上不是说过说过的内容是( )
A.东北大学逃散,冯庸大学逃散
B.日本兵看见学生模样的就枪毙
C.东北大学逃散,冯庸大学逃散,日本兵看见学生模样的就枪毙
D.放下书包来请愿,真是已经可怜之至
4.下面所列的词语与文中加粗的又相呼应的是( )
A.但
B.一面
C.不是
D.已经
5.国将不国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为人民服务》阅读理解答案:
一、泰山鸿毛兴旺五湖四海哀思利益彻底精兵简政
二、1.A 2.B 3.B 4.A
三、遵守制度看到成绩提高勇气战胜困难改正缺点改进工作
四、1.因为所以2.只要就3.既然就4.不但而且
五、1.这句话是讲我们党及其领导的军队的根本宗旨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并且做到完全彻底,也就是除了为人民服务,没有任何别的目的,还得做到底,不达目的决不休止。
只有这样才是名副其实的革命者,人活着才有意义。
2.这句话的意思是:人总是要死的,有的人的死比泰山还要重,有的人的死比鸿毛还要轻。
3.这句话的意思是:革命队伍的人来自全国各地,都是为了一个共同的革命目标──为人民服务而集中到一起。
六、(一)1.固:本来。
或:有的。
于:表示比较。
全句:人总是要死的,有的人的死有价值、有意义,比泰山还重,有的人的死无价值,无意义,比鸿毛还轻。
2.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
总分3.张思德同志1933年参加革命,经过长征,负过伤,是一个忠实地为人民利益服务的共产党员。
1944年9月5日,在陕北安塞县山中烧炭,因炭窑崩塌
而牺牲。
张思德同志牢记革命队伍的宗旨,活着为人民的利益工作,死为人民的利益牺牲,体现了完全彻底地为人民服务的精神。
因为他为人民的利益而死,虽然一生中没做出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但他的死却是有意义、有价值的,所以说比泰山还重。
(二)1.D 2.C 3.C 4.D 5.国家将要不能成为国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