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册地理 6.2自然环境 练习题
- 格式:doc
- 大小:376.99 KB
- 文档页数:8
七年级下地理《自然环境》练习册答案人教版每个人都知道,把语言化为行动,比把行动化为语言困难得多。
做七年级地理练习册习题难,用功就不难。
小编整理了关于七年级下地理练习册答案人教版,希望对大家有帮助!七年级下地理练习册答案人教版(一)自然环境目标导航基础梳理基础梳理1、(1)① 分布在亚洲中部。
② 亚洲的大河多发源于中部山地、高原,呈放射状流向周边海洋。
③ 喜马拉雅山脉、阿尔泰山脉、昆仑山脉等青藏高原、帕米尔高原、德干高原、伊朗高原等西西伯利亚平原、东北平原、华北平原、恒河平原等长江、黄河、湄公河、鄂毕河、叶尼塞河、勒拿河、恒河、印度河等(2)地区气候类型气候特点或景观北冰洋沿岸寒带气候一年中的大部分时间银装素裹,冰封千里马来群岛热带雨林气候长年皆夏,森林常绿阿拉伯半岛热带沙漠气候干旱少雨,沙漠广布地中海沿岸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少雨青藏高原高原山地气候自然景观呈现明显的垂直变化广大的内陆地区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季寒冷干燥,夏季温暖、降水较多,气温日较差和年较差大亚洲东部和南部季风气候雨热同期2、① 青藏高原② 喜马拉雅山脉③ 珠穆朗玛峰④ 死海⑤ 阿拉伯半岛⑥ 马来群岛⑦ 里海⑧ 贝加尔湖3、不正确。
亚洲由于面积广大,很多地方距海遥远,形成了分布面积广大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因此,亚洲分布面积最广的气候类型是温带大陆性气候;最典型的气候类型是季风气候。
4、(1)气候复杂多样,大陆性气候分布广,季风气候显著。
(2)季风的形成主要是由海陆热力性质差异造成的,亚洲东部背靠世界最大的大陆亚欧大陆,东临世界最大的大洋太平洋,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显著。
所以亚洲东部季风气候显著,尤其是东亚最突出。
(3)季风气候雨热同期,有利于农业生产,但是降水很不稳定,容易发生旱涝灾害。
合作探究重点突破诱思探究1、(1)地势:起伏很大,中部高,四周低;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对河流的影响:亚洲的大河多发源于中部山地、高原,呈放射状流向周边的海洋,源远流长。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第六章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6.2 自然环境同步测试题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一、选择题(本题共计 30 小题,每题 2 分,共计60分,)1. 读“亚洲范围略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亚洲地形以平原为主,高原和山地面积较小B.图中a、b、c三处是亚洲人口最稠密的地区C.亚洲分布范围最广的气候类型是温带季风气候D.亚洲地跨热带、温带和寒带,是世界上跨纬度最广的大洲2. 下列对亚洲“世界之最”描述错误的是()A.人口最多的大洲B.跨纬度最广大的大洲C.面积最大的大洲D.跨经度最多的大洲3. 读世界部分地区简图,回答(1)∼(4)题.()(1)对亚洲地理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A.全部位于热带和温带B.全部都位于北半球C.全部位于东半球D.跨寒、温、热三个温度带4. 亚洲主要位于南北半球中的()半球,东西半球中的()半球.A.南、东B.南、西C.北、西D.北、东5. 读“亚洲大陆沿30∘N的地形剖面图”,该图反应了亚洲()A.地形以平原为主B.地面起伏大,高低悬殊C.山地,平原分布于沿海地区D.地势中部高,四周低6. 亚洲有世界上最大的湖泊,该湖泊是()A.里海B.贝加尔湖C.黑海D.苏必利尔湖7. 关于亚洲人类文明发祥地的共同特征叙述,不正确的是()A.温带或热带气候B.以丘陵为主的地形C.丰富的水源D.肥沃的土地8. 读“亚洲示意图”,回答(1)∼(2)题(2)亚洲河流呈放射状流向周边海洋的主要原因是()A.发源于亚洲南部,呈向心状流入中部海洋B.发源于亚洲中部,呈放射状流入周边海洋C.发源于亚洲东部,自东向西流入太平洋D.发源于亚洲北部,自北向南流入北冰洋9. 有关亚洲地形特征的说法,正确的是()A.亚洲是世界上海拨最高的大洲B.亚洲地面起伏平缓,以平原为主C.亚洲地势中间高,四周地,以高原、山地为主D.亚洲地势西北高、东北低10. 下列有关亚洲地形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A.地形以平原为主B.有世界陆地最低点–里海C.有世界上最大的平原–西西伯利亚平原D.有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原一一青藏高原11. 关于亚洲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亚洲的各种气候中季风气候分布最广,其外流区面积广大B.亚洲地势中间高,四周低,河流呈放射状分布C.亚洲气候复杂多样,没有温带海洋气候D.受地形地势影响,湄公河自北向南流,叶尼塞河自南向北流12. 亚洲中部雄踞着世界上最高的高原–青藏高原,许多大江大河都从那里发源,奔流入海.如图中,甲、乙两图分别为亚洲大陆沿30∘N纬线和80∘E经线所作的地形剖面示意图,亚洲的地势特点是()A.中部高,四周低B.中部低,四周高C.南部高,北部低D.东部高,西部低13. 亚欧大陆面积达5000多万平方千米,地理环境复杂,自然景观各异,读亚洲部分地区气候分布图,回答:图中①∼⑤地气候产生差异的主要因素是()A.海陆位置B.经度位置C.纬度位置D.海拔高度14. 南亚水旱灾害频繁的根本原因是()A.东北季风不稳定B.西南季风不稳定C.植被遭到严重破坏D.水利设施不健全15. 亚洲气候的叙述正确的是()A.气候复杂多样,包括世界上所有的气候类型B.亚洲大陆内部沙漠广布是由于人口太多C.亚洲气候的大陆性特征显著D.亚洲的西部和东部季风气候都显著16. 亚洲气候类型中,面积最大的是()A.亚热带季风气候B.热带季风气候C.温带季风气候D.温带大陆性气候17. 关于亚洲湖泊的说法正确的是()A.贝加尔湖是世界上最大的淡水湖B.咸海是世界上最大的咸水湖C.死海是世界上湖面海拔最低的湖泊D.里海是一半咸水一半淡水的湖泊18. 亚洲气候类型复杂多样,但下列在亚洲没有分布的气候类型是()A.地中海气候B.热带沙漠气候C.热带草原气候D.温带海洋性气候19. 关于南亚地形和河流的叙述,正确的是()A.南亚北部是喜马拉雅山脉,中部是恒河、印度河平原,南部是德干高原B.南亚地势北高南低,由北向南倾斜C.印度河源于喜马拉雅山脉,在印度境内注入孟加拉湾D.恒河冲积形成恒河平原,自东向西注入阿拉伯海20. 读亚洲大陆沿北纬30∘的地形剖面图,回答(1)~(3)题.(1)该图反映亚洲地势东西方向变化的特点是()A.西部高,东部低B.中间高,东西两侧低C.东西低,南北高D.东西低,南北高(2)受地势影响,亚洲河流()A.呈放射状流向周边的海洋B.呈环状围绕着青藏高原C.呈放射状从四周流向中心D.由东向西流(3)图中C处的高原是世界上最高的高原()A.伊朗高原B.青藏高原C.蒙古高原D.中西伯利亚高原21. “我们亚洲,山是高昂的头,我们亚洲,河像热血流…”听到这首《亚洲雄风》的歌曲,我们的脑海中会涌现出亚洲山河的壮丽画卷.据此回答(1)~(4)题.(1)下列有关亚洲的叙述,正确的是()A.亚洲是世界上跨经度最多、面积最大的大洲B.亚洲地形以平原为主C.世界上各种气候类型在亚洲都有分布D.亚洲地跨寒、温、热三带(2)下列关于亚洲地理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A.亚洲西临大西洋,东临太平洋,南临印度洋B.亚洲大部分位于北温带C.亚洲西北隔苏伊士运河,与非洲相望D.亚洲全部位于东半球、北半球(3)“我们亚洲,山是高昂的头…”,歌词中的山应该指世界最高山峰,她是()A.昆仑山 B.天山C.喜马拉雅山D.阿尔泰山(4)歌词中,“我们亚洲,河像热血流…”,亚洲第一,世界第三的大河是()A.恒河B.长江C.黄河D.印度河22. 下列有关亚洲自然地理特征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以高原高山为主,世界上的主要高原都位于亚洲B.世界上的陆地最高点和最低点都在亚洲C.大河全部发源于中部高山地带,流入太平洋和印度洋D.湖泊分布广泛,淡水湖主要分布在中部地区23. “我们亚洲,山是高昂的头,河像热血流,莽原(指草长得繁密茂盛的原野)缠玉带;亚洲风乍起,亚洲雄风震天吼.”歌词中蕴藏着亚洲重要地理事物特征.歌词中提到的自然地理环境要素有(要求选全)()A.地形B.地形、河流C.地形、河流、气候D.地形、河流、气候、植被24. 关于亚洲和欧洲的说法,错误的是()A.欧洲是世界上平均海拔最低的大洲B.欧洲气候以温带海洋性气候和地中海气候为主C.亚洲南部三大半岛自西向东依次是阿拉伯半岛、印度半岛、中南半岛D.亚洲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是多瑙河25. 小薇暑假随父母去非洲旅游,到了如图所示的四个地点。
《台湾省》(第1课时)同步练习一、基础达标1.台湾东、西两侧濒临的海域分别是()A.大西洋、琼州海峡B.太平洋、琼州海峡C.大西洋、台湾海峡D.太平洋、台湾海峡2. 台湾自古以来是我国神圣领土的一部分,下面对台湾省自然地理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A.大部分地区气候为热带季风气候B.山脉多为东西走向C.台湾岛的主要地形是山地D.包括台湾岛和澎湖列岛3. 下列属于台湾旅游景点的是()A. 天池B. 日月潭C. 武夷山D. 天涯海角4. 台湾省的主要少数民族为()A.回族B.高山族C.蒙古族D.满族5. 下列关于台湾岛地理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A.北回归线穿过其北部B.东临台湾海峡,西临太平洋C.我国南海中最大的岛屿D.位于亚热带和热带6. 下列关于台湾岛地理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A.北回归线穿过其北部B.东临台湾海峡,西临太平洋C.我国南海中最大的岛屿D.位于亚热带和热带二、综合提升1.台湾是祖国领土的一部分.以下资料说明了台湾与祖国大陆的密切关系,请你根据材料归纳下列问题.A、约在几百万年前,由于部分陆地下沉,海水进入,形成了台湾海峡,台湾岛才与大陆分离.但是,众多的考古成果表明,海峡两岸在经济、文化上的联系从未间断.B、目前,台湾省的居民中,汉族约占97%,他们主要是明清以来福建和广东移民的后代,大部分还保留着乡音.C、台湾,在我国史书记载曾称夷州,明代称台湾.历史上曾多次遭受外来侵略.1661年郑成功率兵赶走荷兰侵略者,收复台湾.1885年清政府正式设台湾省建制.1895年台湾被日本侵占,直至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才回归祖国.D、台湾和福建等省许多居民都共同供奉妈祖.材料______说明了台湾与祖国大陆的地缘关系;材料______说明了海峡两岸人民的血缘关系:材料______说明了台湾与祖国大陆的历史与文化渊源.2.读下面的台湾地图,按要求完成各题:图中字母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是:A、______省B、______列岛C______洋 D、______海峡 E、______岛《台湾省》(第1课时)同步练习答案一、基础达标1.解析:台湾岛东西两侧濒临的海域分别是太平洋和台湾海峡.答案:D.2.解析:A、台湾大部分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叙述错误,不符合题意;B、台湾山脉多为东北-西南走向,叙述错误,不符合题意;C、台湾岛的主要地形是山地,叙述正确,符合题意;D、台湾省位于我国东南海域,主体是台湾岛,此外,还有周围的澎湖列岛、钓鱼岛等200多个岛屿,叙述错误,不符合题意.答案:C.3.解析:台湾的旅游景点有日月潭和玉山等.答案:B.4.答案:B.5.解析:A、北回归线穿过台湾岛的中南部,叙述错误,不符合题意;B、台湾岛东临太平洋,西临台湾海峡,叙述错误,不符合题意;C、台湾岛是我国东海中最大的岛屿,叙述错误,不符合题意;D、台湾岛大部分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小部分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叙述正确,符合题意.答案:D.6.解析:A、北回归线穿过台湾岛的中南部,叙述错误,不符合题意;B、台湾岛东临太平洋,西临台湾海峡,叙述错误,不符合题意;C、台湾岛是我国东海中最大的岛屿,叙述错误,不符合题意;D、台湾岛大部分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小部分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叙述正确,符合题意.答案:D.二、综合提升1.解析:约在几百万年前,由于部分陆地下沉,海水进入,形成了台湾海峡,台湾岛才与大陆分离.但是,众多的考古成果表明,海峡两岸在经济、文化上的联系从未间断.该材料说明了台湾与祖国大陆的地缘关系;目前,台湾省的居民中,汉族约占97%,他们主要是明清以来福建和广东移民的后代,大部分还保留着乡音,该材料说明了海峡两岸人民的血缘关系:.台湾在我国史书记载曾称夷州,明代称台湾.历史上曾多次遭受外来侵略.1661年郑成功率兵赶走荷兰侵略者,收复台湾.1885年清政府正式设台湾省建制.1895年台湾被日本侵占,直至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才回归祖国,台湾和福建等省许多居民都共同供奉妈祖,该材料说明了台湾与祖国大陆的历史与文化渊源关系.答案:A;B;CD.2. 答案:福建澎湖太平台湾台湾。
亚洲的地形与河流一、亚洲的地形和地势特点二、亚洲的主要地形区三、亚洲地形剖面图亚洲大陆沿北纬30°纬线由西向东,地势呈现“低—高—低”的变化。
四、亚洲的河流特征1. 地形对河流的影响:亚洲的大河多发源于中部山地、高原,呈放射状流向周边的海洋;地势对河流的影响:亚洲地势高低悬殊,导致许多大河落差很大,蕴藏着丰富的水能资源。
2. 外流河——最终流入海洋的河流3. 内流河——最终未流入海洋的河流①概念:亚洲有众多的内流河,最终消失在沙漠中或注入内陆湖泊。
②举例:塔里木河、阿姆河、锡尔河等。
亚洲的气候一、气候复杂多样1. 气候类型2. 成因3. 各地气候差异大二、大陆性气候分布广1. 分布:亚洲的九种气候类型中,温带大陆性气候面积最大,几乎占亚洲的一半。
2. 成因: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内陆面积广大,亚洲内陆距海较远,受海洋影响较小。
3. 特征:冬季寒冷干燥,夏季温暖、降水较多,气温日较差和年较差均较大的温带大陆性气候。
4. 大陆性气候与海洋性气候的特征对比三、季风气候显著1. 分布:亚洲东部和南部是世界上季风气候分布面积最广、季风特点最为典型的地区。
2. 季风形成原因及规律:3. 影响亚洲东部和南部夏季的降水与夏季风的强弱有着密切的关系。
一般来说,夏季风强的年份,从海洋上带来的水汽多,降水也多;反之,夏季风弱的年份,降水就较少。
如果降水过多,就可能造成洪涝灾害;反之,降水过少,就可能造成旱灾。
因此,亚洲东部和南部常受季风的影响而发生旱涝灾害。
例题1 (福州中考)读亚洲大陆沿30°N地形剖面示意图(甲)和亚洲大陆80°E地形剖面示意图(乙),回答(1)~(2)题。
(1)亚洲地势特点是()A. 西部高,中部低B. 东部高,西部低C. 中部高,四周低D. 中部低,四周高(2)亚洲北部河流主要注入()A. 太平洋B. 北冰洋C. 印度洋D. 大西洋思路分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对剖面图的正确判读。
中图版七年级地理下册:6.2四⼤区域⾃然环境对⽣产和⽣活的影响同步练习题教案资料中图版七年级地理下册:6.2四⼤区域⾃然环境对⽣产和⽣活的影响同步练习题6.2四⼤区域⾃然环境对⽣产和⽣活的影响同步练习⼀、单选题读我国四⼤地理区域图,回答下列各题。
1.AB线是我国⼀条重要的地理界线,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 该线以南椰林婆娑菠萝⾹B. 该线以北⽓候属于亚热带C. 该线以南耕地以⽔⽥为主D. 该线以北旱地麦浪⼤⾖⾹2.《晏⼦春秋》中说:“橘⽣淮南则为橘,橘⽣淮北则为枳”,造成这⼀差异的主要因素是A. ⼟壤因素B. ⽓候因素C. 地形因素D. ⼈为因素3.关于我国四⼤地理区域⼯农业⽣产的叙述,正确的是A. 西北地区发展种植业的主要制约因素是⼈⼝少B. 环渤海地区是我国重要的⾼新技术产业聚集区C. 青藏地区主要是发展⾼⼭牧业和绿洲农业D. 南⽅地区有我国最⼤的重⼯业基地《中国诗词⼤会》成了⼀档全民节⽬,诗词的背后,浸透着中国古⼈对⾃然、社会、经济等各⽅⾯的观察和思考,不少诗词蕴含有丰富的地理知识。
据此回答下列⼩题。
4.“尔来四万⼋千岁,不与秦塞通⼈烟”,出⾃唐朝诗⼈李⽩的古诗词作品《蜀道难》。
下列关于诗句中描述地区叙述正确的是( )A. 农业发达,被称为鱼⽶之乡B. ⽓候⾬热同期,种植⽔稻C. 雪⼭连绵,冰川⼴布D. 地形崎岖,喀斯特地貌⼴布5.“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门关”中的“春风”对我国的影响是( )A. 带来丰富的降⽔B. 寒冷⼲燥C. 北⽅易受寒潮影响D. 加剧北京雾霾读“中国四⼤地理区域⽰意图”,完成下列⼩题。
6.我国四⼤地理区域⼈⼝密度最⼩的是( )A. ①B. ②C. ③D. ④7.我国不同的地理环境有不同的饮⾷习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①地区的传统主⾷是⽩⽶饭B. ②地区的特⾊美⾷是烤全⽺C. ③地区的传统美⾷是⿇辣⽕锅D. ④地区的居民喜爱喝青稞酒8.关于①、②区域分界线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暖温带与亚热带的分界线B. 农耕区与畜牧区的分界线C. 季风区与⾮季风区的分界线D. 半⼲旱区与半湿润区的分界线读“我国南、北⽅景观图”,完成下列题。
初中地理·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六章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第二节自然环境第1课时地势起伏大,长河众多测试时间:15分钟一、选择题1.(2021江苏泰兴实验中学期中)歌曲“我们亚洲,山是高昂的头;我们亚洲,河像热血流……”,这里的“山”如果是世界的“头”,那么这座“山”是指()A.天山B.阿尔卑斯山C.昆仑山D.珠穆朗玛峰答案D歌曲“我们亚洲,山是高昂的头;我们亚洲,河像热血流……”,这里的“山”如果是世界的“头”,这座“山”是指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
读六大洲最高、最低海拔与平均海拔比较图,完成2—3题。
2.(2021山东青岛二十六中期中)地势起伏最悬殊的大洲是()A.北美洲B.南美洲C.亚洲D.非洲答案C亚洲的珠穆朗玛峰海拔为8 848.86米,是世界陆地最高点,死海海拔为-415米,是世界陆地最低点,亚洲地势起伏最悬殊。
3.(2021山东青岛二十六中期中)平均海拔最低的大洲是()A.南美洲B.北美洲C.大洋洲D.欧洲答案D欧洲平均海拔为340米,是平均海拔最低的大洲。
读“亚洲大陆沿30°N的地形剖面图”,完成4—5题。
亚洲大陆沿30°N的地形剖面图4.(2021广西河池凤山期中)图中甲、乙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分别是()A.青藏高原、大西洋B.青藏高原、太平洋C.德干高原、太平洋D.蒙古高原、北冰洋答案B甲地位于喜马拉雅山脉与横断山脉之间,海拔高,是青藏高原;乙地位于长江中下游平原东方,是太平洋。
5.(2021广西河池凤山期中)下面能反映出亚洲地势东西方向变化特点的是()A B C D答案C由“亚洲大陆沿30°N的地形剖面图”可知,亚洲地势中部高,东西两侧低。
读“亚洲地势与河流分布示意图”,完成6—7题。
6.(2021山东东营广饶期中)图中甲大洋是()A.太平洋B.大西洋C.北冰洋D.印度洋答案A亚洲地处亚欧大陆东部,占据亚欧大陆的大部分,北临北冰洋,东临太平洋,南临印度洋。
七年级下册地理跟踪训练:自然环境一、单选题1. 世界陆地最低点是()A. 里海B. 吐鲁番盆地C. 刚果盆地D. 死海2.亚洲最大的平原是()A. 西西伯利亚平原B. 华北平原C. 印度河平原D. 恒河平原3.下列“亚洲之最”不是“世界之最”的是()A. 珠穆朗玛峰B. 西西伯利亚平原C. 里海D. 青藏高原4.亚洲季风气候形成的主要因素是()A. 纬度位置B. 海陆位置C. 地形因素D. 人为因素5.亚洲河流流向的特征是()A. 自西向东流向海洋B. 自南向北流向海洋C. 由四周流向中心的盆地D. 呈放射状流向周边的海洋6.有关亚洲气候类型分布的叙述,错误的是( )A. 亚热带和热带沙漠气候分布在亚洲内陆地区B. 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东亚和南亚C. 温带大陆性气候是亚洲分布面积最大的一种气候类型D. 地中海气候主要分布在亚洲的西南部7.亚洲没有的气候类型是()A. 温带季风气候B. 亚热带季风气候C. 温带海洋性气候D. 热带季风气候8.如果从亚洲的南北方向作剖面图,那么下列地形剖面示意图中最合理的一个是A. B. C. D.9. 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地势中都高、四周低的大洲是()A. 亚洲B. 非洲C. 欧洲D. 大洋洲10.关于亚洲气候特点的叙述,错误的是()A. 复杂多样B. 大陆性气候分布广C. 季风气候显著D. 气候类型单一11.亚洲的平原多分布在()A. 中部B. 东部C. 北部D. 四周12.受地形地势的影响。
亚洲河流流向的特点是()A. 呈放射状B. 自东向西C. 呈向心状D. 自北向南13.世界上最高的大高原是()A. 巴西高原B. 青藏高原C. 德干高原D. 伊朗高原二、填空题14.亚洲的地势特征是________。
地形以________为主。
河流呈________分布。
15.亚洲有世界最高大的山脉________山脉,有世界最高的高原________高原。
16.亚洲的地势起伏很大,________高,________低。
兰州市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册地理第6章同步测试:6.2 自然环境(II)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1 . 下列高原以干旱为主要特征的是()A.德干高原B.青藏高原C.阿拉伯高原D.中西伯利亚高原读下列简图,完成下面小题:2 . 下面四个示意图中能够正确反映亚洲河流流向的是A.A图B.B图C.C图D.D图3 . 由此可以看出,亚洲的地势特点是A.西高东低B.南高北低C.中部高,四周低D.东高西低4 . 关于亚洲气候特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气候复杂多样B.季风气候显著C.大陆性气候分布广D.海洋性气候强5 . 下列河流中流入北冰洋的是()A.长江B.黄河C.印度河D.叶尼塞河读“东亚部分地区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6 . ①→③一线,降水量的变化趋势是A.递减B.先增后减C.递增D.先减后增7 . 形成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纬度因素B.地形因素C.海陆因素D.洋流因素8 . 读亚洲地形、河流示意图,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亚洲地势中高周低B.亚洲河流从中部向四周分流C.亚洲面积大,中部地势高,形成了大江大河D.甲是太平洋,乙是北冰洋,丙是大西洋9 . 亚洲地形的特点是()A.以高原为主B.地面起伏很大,中部地势高,四周地势较低C.以平原为主D.西部是山地,中部是平原,东部是高原读亚洲大陆沿30°N地形剖面图,回答下列问题。
10 . 图中的甲、乙、丙、丁分别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是()A.青藏高原、巴西高原、恒河平原、大西洋B.青藏高原、阿拉伯高原、恒河平原、太平洋C.阿拉伯高原、巴西高原、印度河平原、大西洋D.阿拉伯高原、青藏高原、印度河平原、太平洋11 . 该图反映亚洲地势东西方向变化的特点是()A.西部高,东部低B.中部高,东西两侧低C.东西低,南北高D.四周高,中间低12 . 下列河流注入北冰洋的是()A.长江B.恒河C.黄河D.叶尼塞河13 . 下图是世界某大洲的示意图,下列关于该大洲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该大洲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洲B.该大洲主要位于东半球和北半球C.该大洲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洲D.该大洲的西部与非洲相连,东部与欧洲相连读世界不同尺度的区域轮廓图,完成下列各题。
七年级下册地理 6.2自然环境练习题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阅读“中亚地区地理简图”和“中亚地区农业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 . 中亚地区的地势特点是()
A.西高东低B.东北高,西南低
C.北高南低D.东南高,西北低
2 . 下列关于本地区城市分布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降水较多的地区
B.种植业发达的地区
C.畜牧业发达的地区
D.地形平坦水源较充足的河流沿岸
3 . 下列关于该地区小麦区分布特点说法正确的是()
A.降水较多的北部平原B.降水较少的北部高原
C.降水较多的东南部高原D.降水较少的中部平原下图是世界局部地区简图和四种气候类型气温年变化曲线和逐月降水量图,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4 . 图中序号代表的海域名称正确的是()
A.①——亚丁湾B.②——阿拉伯海C.③——安达曼海D.④——爪哇海
5 . 上图中e、f、m半岛及n岛与下图中的气温年变化曲线和逐月降水量图对应正确的是()A.e——图甲B.f——图丙C.m——图乙D.n——图丁
6 . “一带一路”重要节点的岛国n,扼守马六甲海峡,符合该国地理特征有()
A.经济发达,以出口石油为主B.人口稀疏,以华人为主
C.地处亚洲和非洲、太平洋和印度洋的“十字路口”D.国际贸易和金融业发达读“亚洲山河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7 . 关于亚洲河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河流①②自南向北注入北冰洋B.河流③④自西向东注入太平洋
C.湄公河⑤是亚洲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D.亚洲的河流都是外流河,没有内流河
8 . 图中关于亚洲地理事物的描述,与实际情况相符合的是:()
A.甲是世界最大的半岛阿拉伯半岛B.乙是世界最低点死海
C.丙是有世界屋脊之称的伊朗高原D.丁是世界最大的咸水湖里海
9 . 甲处属于亚洲六大地理单元中的:()
A.东南亚B.西南亚C.西亚D.南亚
10 . 下列关于亚洲地理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A.西临欧洲,东濒大西洋
B.西北以巴拿马运河与非洲为界
C.北临北冰洋,东隔白令海峡与北美洲相望
D.亚洲全部位于位于东半球、北半球
读“亚洲主要大河示意图”,回答下面小题。
11 . 亚洲北部的河流主要注入()
A.太平洋B.大西洋
C.印度洋D.北冰洋
12 . 关于亚洲地势、地形特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地势起伏很大B.中部高,四周低
C.以平原为主D.地形类型多样
13 . 图中A区域有“世界屋脊”之称,它是()
A.青藏高原B.德干高原
C.伊朗高原D.帕米尔高原
14 . 下列气候类型中,在亚洲没有分布的是
A.热带雨林气候B.温带海洋性气候
C.季风气候D.热带沙漠气候
15 . 东南亚有“花园城市”之称的国家是()
A.新加坡B.越南C.泰国D.马来西亚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6 . 图示大洲是()
A.欧洲 B. 亚洲 C. 非洲 D. 大洋洲17 . 图中乙是()
A.阿拉伯高原 B. 青藏高原
B.伊朗高原
D. 蒙古高原18 . 如图反映亚洲地势东西方向变化的特点是()
A.西部高,东部低 B. 中部高,东西两侧低
B.东西低,南北高 D. 四周高,中间低
下面两幅图是亚洲大陆沿30°N地形剖面示意图(图甲)和亚洲大陆沿80°E地形剖面示意图(图乙)。
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19 . 亚洲地势特点是
A.东西高,中部低B.南北高,中部低
C.中部高,四周低D.中部低,四周高
20 . 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西临太平洋B.东临北冰洋
C.北临大西洋D.南临印度洋
21 . 两图中字母A表示同一地形区,这个地形区是
A.青藏高原B.西西伯利亚平原
C.东北平原D.德干高原
22 . 世界上最大的高原是()
A.巴西高原B.东非高原C.南非高原D.青藏高原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23 . 图中ABCD四处中降水量最多的是()
A.A地B.B地C.C地D.D地
24 . 在A地测得气温为10℃,若只考虑地形因素,则C地的气温应该是()
A.8℃B.﹣8℃C.8.2℃D.11.8℃
25 . BD降水量不同,影响因素主要是()
A.纬度位置B.海陆位置C.地形D.人类活动
26 .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东西伯利亚──热带干旱草原B.沙特阿拉伯──气候严寒
C.也门──气候湿热,多河湖D.日本──多地震
27 . 夏季风强的年份,亚洲东部和南部可能出现的灾害是()
A.霜冻B.旱灾C.涝灾D.沙尘暴我们亚洲,山是高昂的头,我们亚洲,河像热血流……”听到这首《亚洲雄风》的歌曲,我们的脑海中会涌现出亚洲山河的壮丽画卷。
28 . 下列有关亚洲景观的描述,正确的是()
A.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最高的高原B.喜马拉雅山是世界上最长的山脉。
C.长江是世界第一长河。
D.贝加尔湖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淡水湖。
29 . 亚洲河流呈放射状分布的原因是()
A.四面临海B.降水丰富
C.河流湍急D.地势中部高、四周低
30 . 以下不是亚洲气候特点的是
A.气候复杂多样B.季风气候显著
C.大陆性气候分布广D.温带海洋性气候典型
二、填空题
31 . 亚洲的气候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 . 亚洲的地势高,低,河流呈状流向周边海洋。
33 . 受地势影响,亚洲河流多呈________ 状流向周边的海洋.
34 . 亚洲的地形以、为主,平均海拔,地面起伏
三、解答题
35 . 读南亚地形图回答问题:
(1)图中序号所代表的地形区为①_______平原;②_______平原;④_______山脉;⑤_______高原,从图中可知该高原海拔多在: _______米至_______米之间。
(2)图中⑥代表________岛,德干高原的地势特点为________。
(3)南亚地区的气候:①南亚大部分地区的气候类型是:________;②气候特征:一年分_______季。
3---5月为________季; 6---10月为________季,盛行________风; 11月至次年2月为________季,盛行________风。
36 . 读“亚洲示意图”和“吉尔吉斯斯坦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亚洲东部濒临的大洋为________。
(2)图中B区域季风气候显著,容易发生________。
(3)从图中河流流向可知,亚洲地势特点为________。
(4)亚洲地域广大,气候类型多样。
导致①、②两地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 。
(5) 吉尔吉斯斯坦是“一带一路”上的重要国家。
由图可见,吉尔吉斯斯坦位于亚洲________,与我国的________(省区) 相邻。
(6)下列关于吉尔吉斯斯坦的叙述,正确的是________。
A.地形以高原为主B.城市多分布在谷地
C.盛产棉花和甘蔗D.河流水源主要来自降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