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美术《书法》模块教学研究(一)
- 格式:docx
- 大小:13.31 KB
- 文档页数:2
高中美术选修《毛笔书法》模块教学案广州市第八十一中学1、通过书法模块的学习开展艺术普及教育,培养学生对书法艺术的欣赏能力、审美能力和实际表现水平。
2、教学形式通过课堂教学,辅之以互相观摩、单独辅导、组织小型展览等形式开展教学活动。
3、展览形式可分为作业展览和作品展览两大部分。
作业展览是根据教学计划和步骤,选择完成较好的作业进行展览;作品展览是在教学工作进行到一半,学生掌握了一定基础之后,规定内容,完成作品,在学期中及学期末举办作品展示活动〔展览形式是在专业教室墙上悬挂展出和专业教室门口展板上展出或以展板的形式举办中心展览〕。
4、教学进度以书法种类为单位完成相应的教学计划和内容。
5、教学内容本学期的书法教学主要以基本笔画的教学为主,在掌握基本笔画的同时,把笔画应用到简单的字当中。
美术选修《毛笔书法》模块学习方法一、学会用笔。
笔:笔有四德,尖,圆,齐,健。
下尖上圆如锥,纵向受压力有基础支撑。
整个毛笔象刀的横断面,所以有用笔如刀之说。
齐直锋毫至尖顶,含墨凝聚密贴形成真空不易散锋。
健是有良好的弹性,能紧随提按而变化。
笔锋就是一个点,笔提按变化,点的直径也随之变化。
点运行留下各种弧线,直线的痕迹。
正如:人行走,奔跑,跳跃都会留下痕迹。
古人的运输工具----独轮车,千古不变“中锋行笔”。
不能把书法理解成单纯的线条,这黑色的痕迹上,有作者丰富的思想动机,结构,章法审美等等,以及身体各部运动能力,利用工具熟练程度等等。
二、学会分析笔划的走向。
三、学会分析字帖。
在书法中点和线有规律的组合,形成了一个个变化多端的汉字, 书法作品总起来说, 主要有以下三个特点:1、整齐一律。
在书法学习的初级阶段, 字距、行距的整齐一律, 能给读者以清楚、稳定醒目之感。
王羲之批评宋翼的字“平直相似、状如算子、上下平整、前后齐平”,则是书法家高水平的要求。
古人所说“先求平易, 后求波澜”是练习书法过程中的最基本规律, 也是书法从美学角度的最基本要求。
分析高中美术书法模块的教学及意义
高中美术书法模块的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能力。
通过学习书法,学生可以欣赏到传统艺术的美感,学习到书法的形式美、意境美以及内涵美。
通过欣赏优秀的书法作品,学生可以培养自己对于艺术美的敏感度,并从中获得审美的享受和启发。
高中美术书法模块的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艺术创造力。
书法是一门要求高度的艺术形式,通过练习和研习书法,学生可以提高自己的手眼协调能力、创造力和表现力。
学生在书写中体会到形与神的统一,掌握艺术表现中的节奏、韵律和造型等要素。
通过创作自己的作品,学生可以展示自己的艺术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自信心和艺术品味。
高中美术书法模块的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提高专注力和观察力。
书法练习需要学生具备高度的专注力和耐心,只有经过反复揣摩、仔细观察,才能掌握书法的基本笔画和结构。
通过书法的练习,学生可以培养自己的专注力和观察力,并将这种能力运用到生活和学习中的其他方面,提高学习效率和质量。
高中美术书法模块的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
书法作品是学生情感的外化和表达,通过书法的练习和创作,学生可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使自己的内心世界得到宣泄和解放。
通过学习书法的篆刻和鉴赏等技能,学生可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及其与当代社会的联系,培养对于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传承意识。
高中美术选修《毛笔书法》模块教学案广州市第八十一中学1、通过书法模块的学习开展艺术普及教育,培养学生对书法艺术的欣赏能力、审美能力和实际表现水平。
2、教学形式通过课堂教学,辅之以互相观摩、单独辅导、组织小型展览等形式开展教学活动。
3、展览形式可分为作业展览和作品展览两大部分。
作业展览是根据教学计划和步骤,选择完成较好的作业进行展览;作品展览是在教学工作进行到一半,学生掌握了一定基础之后,规定内容,完成作品,在学期中及学期末举办作品展示活动(展览形式是在专业教室墙上悬挂展出和专业教室门口展板上展出或以展板的形式举办中心展览)。
4、教学进度以书法种类为单位完成相应的教学计划和内容。
5、教学内容本学期的书法教学主要以基本笔画的教学为主,在掌握基本笔画的同时,把笔画应用到简单的字当中。
美术选修《毛笔书法》模块学习方法一、学会用笔。
笔:笔有四德,尖,圆,齐,健。
下尖上圆如锥,纵向受压力有基础支撑。
整个毛笔象刀的横断面,所以有用笔如刀之说。
齐直锋毫至尖顶,含墨凝聚密贴形成真空不易散锋。
健是有良好的弹性,能紧随提按而变化。
笔锋就是一个点,笔提按变化,点的直径也随之变化。
点运行留下各种弧线,直线的痕迹。
正如:人行走,奔跑,跳跃都会留下痕迹。
古人的运输工具----独轮车,千古不变“中锋行笔”。
不能把书法理解成单纯的线条,这黑色的痕迹上,有作者丰富的思想动机,结构,章法审美等等,以及身体各部运动能力,利用工具熟练程度等等。
二、学会分析笔划的走向。
三、学会分析字帖。
在书法中点和线有规律的组合,形成了一个个变化多端的汉字, 书法作品总起来说, 主要有下列三个特点:1、整齐一律。
在书法学习的初级阶段, 字距、行距的整齐一律, 能给读者以清楚、稳定醒目之感。
王羲之批评宋翼的字“平直相似、状如算子、上下平整、前后齐平”,则是书法家高水平的要求。
古人所说“先求平易, 后求波澜”是练习书法过程中的最基本规律, 也是书法从美学角度的最基本要求。
分析高中美术书法模块的教学及意义高中美术书法模块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书法基本功训练、书法史和经典作品赏析、书法艺术欣赏等。
而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应该注重学生的创造力和表现力的培养,引导学生深度思考书法艺术的意义和价值。
美术书法模块的教学对于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和审美情趣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在高中美术书法模块的教学中,学生可以通过书法基本功训练来提高自己的造型能力和技术水平。
书法的基本功训练包括笔画、结构、比例等基本要素的训练,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动手能力和专注力。
通过书法的基本功训练,学生可以提高自己的审美水平和艺术表现能力,为以后的艺术创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通过书法史和经典作品赏析的教学,学生可以了解书法的发展历程和不同风格的特点,培养自己对于传统文化的尊重和理解。
通过对名家书法作品的赏析,学生可以学习到丰富的艺术表现技巧,并且可以激发自己的创作灵感。
在赏析过程中,老师要注重引导学生去发现作品中的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培养学生的文化修养和审美情趣。
书法艺术的欣赏也是美术书法模块教学中的重要内容。
通过对不同书法作品的欣赏,学生可以了解到书法艺术的魅力和独特之处,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和表现能力。
书法的美感是需要通过长期的观摩和欣赏来培养的,因此让学生在教学中多接触不同风格和流派的书法作品,可以帮助他们形成独特的审美眼光和艺术品味。
值得一提的是,在美术书法模块的教学中,老师也应该注重学生的创造力和表现力的培养。
学生可以在教学中进行书法艺术的创作,表现自己对于艺术的理解和表达。
通过创作过程,学生可以提高自己的艺术表现能力和审美情趣,培养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老师也需要给予学生充分的自由空间,鼓励他们进行艺术实践和表现,发挥自己的特长和个性。
美术书法模块的教学还可以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提高。
书法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学习书法可以帮助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和特点,增强对于传统文化的认同和自信心。
通过书法的教学,学生可以培养自己的艺术修养,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分析高中美术书法模块的教学及意义1. 引言1.1 背景介绍高中美术书法模块的背景介绍:高中美术书法模块作为高中美术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表达能力。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教育理念的更新,美术书法模块在高中美术教学中逐渐受到重视。
传统的中国书法艺术融入到现代美术教学中,不仅传承了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也拓展了学生的艺术视野和表现形式。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美术书法模块的教学效果和意义,探讨如何更好地引导学生发展艺术兴趣和才华。
通过对高中美术书法模块的教学内容、方法和意义进行深入分析,可以更好地指导教师在教学中的实践,激发学生对艺术的热爱,提升他们的审美水平和综合素质。
【背景介绍完毕】.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旨在探究高中美术书法模块教学的重要性和意义,分析该教学内容在学生美术素养、审美观念和文化传承方面的作用和价值。
通过深入分析高中美术书法模块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我们旨在为教师提供更科学、有效的教学策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书法艺术技法,培养其审美能力和创作能力。
本研究也旨在探讨美术书法模块的发展趋势,探讨如何更好地将传统书法艺术与现代美术教育相结合,推动美术书法模块在高中美术教育中的发展和应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实现美育目标。
通过本研究,我们希望能够提升高中美术书法模块教学的质量和水平,为学生提供更丰富、更深入的艺术教育体验,促进学生成为具有创造力和审美能力的现代公民。
1.3 研究对象研究对象指的是进行研究的主要对象或主要研究群体。
在分析高中美术书法模块的教学及意义时,研究对象主要是高中学生和美术教师。
高中学生是教学的主体,他们是接受教育的对象,需要通过美术书法模块的学习来提高审美能力、创作能力以及文化素养。
而美术教师则是教学的主导者,他们需要全面了解学生的需求和特点,合理设计教学内容和方法,引导学生进行艺术创作,从而实现教学目标。
通过对高中学生和美术教师的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他们在美术书法模块学习中的需求和困难,有针对性地改进教学内容和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分析高中美术书法模块的教学及意义高中美术教学是培养学生审美情趣和创造能力的重要途径,而书法作为中国传统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中美术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个模块。
分析高中美术书法模块的教学及其意义,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书法教学在高中美术教学中的重要性。
分析高中美术书法模块的教学。
高中美术书法模块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书法基本功的训练、书法笔法的学习、碑帖的模仿和创作等内容。
在书法基本功的训练中,学生需要掌握书法的笔画、结构和布局等基础知识,通过反复练习,提高笔墨的稳健和流畅度。
在书法笔法的学习中,学生需要学习不同书体的笔画特点和技法,掌握不同书体的基本结构和表现特点。
在碑帖的模仿和创作中,学生通过模仿名家作品,了解书法的传统和发展,同时也可以通过创作,体验书法艺术的乐趣和创造力。
在实际的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创新教学方式和手段,使书法教学更加生动有趣。
可以结合多媒体技术,在课堂上播放名家书法作品的视频,让学生在欣赏的了解书法的历史和发展。
也可以结合实践教学,组织学生去实地考察碑帖和名家书法作品,让学生亲身体验书法之美。
还可以通过书法作品的展示和比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作热情,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通过以上方式,可以使书法教学更加生动有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书法教学的效果和意义。
高中美术书法模块的教学及其意义是非常重要的。
书法教学可以促进学生的文化传承和文化自信,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创造能力,同时也可以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文化修养。
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应该不断创新教学方式和手段,使书法教学更加生动有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升书法教学的效果和意义。
希望未来在高中美术教育中,书法教学能够得到更多的重视和关注,为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做出更大的贡献。
高中美术书法教案模板第1篇:高中《书法》教案(教材分析:中国书法是一门以文字为素材的抽象的线条艺术,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历代书法大家、名作迭出。
课本以书法的发展历程为线,以历代书法名作为面,综合叙述了文字的各体发展,向学生讲授时以文字、书法发展和书作的年代发展分别向学生讲述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草书、楷书和行书等字体。
书法发展历经甲骨文、金文、秦篆、汉隶(章草)、魏碑、唐楷,至唐朝中国书法的各种字体、书体均已出现。
另外,课本还对书法的表现形式有所阐释。
为提高学生对书法的认识水平,特意让学生做一简单练习。
唐楷(因唐朝在楷书成就最高故名)中的《醴泉铭》法度森严、遒劲雄强、浑穆高简、清雅秀丽,《颜氏家庙》骨力遒劲、庄严端悫、静穆古拙、浑厚刚健,《神策军碑》精练苍劲、风神整峻、法度谨严,以上三种书体分别代表了唐楷三个时期的不同特点。
《兰亭序》和《洛神赋》作者分别是晋代王羲之、王献之父子是中国书法史上的两座高峰,前者气骨雄骏、风神跌宕、秀逸萧散的境界,后者在技法上达到了由拙到巧、笔墨洗练、丝丝入扣的微妙的境界。
课本还选取了“草圣”张旭的狂草作品《古诗四首》,宋代大书法家米芾的行草作品《虹县诗卷》,他们都是不拘泥于传统的章法和技能,勇于创新的大书法家,对后世学书者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明代文征明的书法文雅自如,现代书家沈尹默在继承传统书法方面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
教学设想:初步设想为书法入门课,主要面向初次接触书法的同学;内容主要为书法基础知识和基本书写方法,使其具备今后握笔写字的基础;让学生提高写字的自信心,写出风格,写得合情合理。
课型:单一课教法:知识讲授、教师示范、现场试笔、互相点评(师生点评、生生点评)、名作鉴赏教学目标:1、理解书法的审美价值。
2、了解书法发展史。
3、了解书法工具材料。
4、掌握正确的执笔方法。
教学重点:了解书法发展史。
教学难点:感受、理解书法的审美价值。
教学准备:教材资料(一人一份)、字帖(包括硬笔和毛笔,一人一份)报纸(自备,或提供,用作个人练习)1 盛水容器(中号水杯),盛墨的小盘子(一人一份,浅底小磁盘)毛笔(大长锋羊毫)(集中选购,一人一支)墨水(可采取买一瓶大瓶装的墨水,全班用,或单独购买小瓶装)宣纸(4尺生宣,一人两张)注:以上材料购买,或向美术科组借。
浅谈高中新课程美术学科书法模块课堂教学随着高中美术新课程的全面实施,书法模块教学成为高中美术课一个新增设的的选修内容,目前已有很多学校开设此模块教学。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人们在工作、生活、学习中书写已经被计算机代替,就连学校也开设了微课教学,这严重导致了学生书写水平退化,书法---中国古老的传统文化正在渐渐被人们忽略。
高中新课程美术学科书法模块开设以后,中国的传统艺术受到空前重视。
为了提高学生兴趣,进入中国书法艺术教育研究,更是百家争鸣。
标签:高中;书法教学;特征;运用在高中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人们逐渐认识到美术教育在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发展学生的美术素养有着及大的推动作用,尤其是高中的美术课程既要体现基础教育的特征,又要与义务教育美术课程和专业院校的美术课程相区别。
对于美术领域的技法学习要求更高,又要有别于象义务教育阶段一样的面面俱到,更要求教师要注意学生的兴趣是什么。
从学生喜欢学到我要学的培养是教师的重点。
但相对于专业院校学习的难度相对低,尤其是技能学习方面要求比专业学院更低,但要学生理解祖国的优秀艺术,尊重多元文化。
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对教师的要求更高。
新的教学方法和传统教学融为一体。
一堂好的书法课,除了传授必要书体的用笔以外,讲明文字的演变到字体的形成,到思想的境界,审美观念,知识的修养都要做到面面俱到。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差异做到不同的传授方法,所以,我认为学好书法课应该做到以下几点:一、注重培养学生领悟书法的艺术特征世界上的文字有很多种,只有中国汉字是唯一可以作为艺术来欣赏的文字,是运用线条的变化来表达感情的抽象艺术,它可以从用笔、结构去传递感情的思想的一种重要的文化行为。
教学中,教师通过培养高中学生对书法模块的学习提高自己书写能力同时,注重感受中国汉字艺术的独特魅力,增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和理解。
我们在领悟科学特征,也要防止过分强调科学特征。
如:书法作品字如其人、表达感情。
高中美术《书法》模块教学研究(一)
摘要:本文就高中美术新课标中的选修模块《书法》的内容编排以及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现状进行了剖析,并运用后现代课程范式的课程观和师生观提出了改进建议,同时用一个具体的教学案例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后现代课程范式课程观师生观书法选修模块一、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增设《书法篆刻》内容的意义:
“书法·篆刻”是我国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新增设的一个选修系列,这在以前的《普通高中艺术欣赏课教学大纲》中是没有先例的。
书法、篆刻活动能帮助学生提高书写能力,感受中国汉字艺术的独特魅力,增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和理解,它不仅对陶冶学生的情趣具有巨大的作用,给学生带来愉悦和满足,而且能潜移默化地熏陶,使学生审美情趣得到提高,使学生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基础上,进一步增强对传统文化的兴趣与爱好,学习必要的美术知识,掌握必要的美术鉴赏的方法,开阔视野、启迪智慧,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健康发展,形成人文素养、理解美术文化。
二、广州市高中美术课开设“书法、篆刻”模块的情况:
“书法·篆刻”模块推出后,目前开设此模块的学校很少。
据了解,广州市一百多所中学中,2004——2005学年下学期开设高中美术“书法·篆刻”模块教学的不过三四所学校。
究其原因,简而言之两点:其一,教师不愿教或不能教;其二,学生不愿学(兴趣不大)。
笔者在开设此模块之前曾对我校2004届高一年级学生做了相关的问卷调查,现将部分内容和摘录结果展示如下:问卷选该项人数(人)所占比例(%)1、你学习书法的经历:A、一直坚持不断地学41.97B、只在小学阶段学习过17385.22C、只在初中阶段学过2612.81D、从未学习过002、你学习书法的原因A、自己从小有兴趣20.98B、开始是父母或老师要求学,后来自己渐渐产生兴趣31.48C、看到别人学,自己也跟着学,无所谓兴趣可言3416.75D、自己毫无兴趣,是父母或老师强迫学习的16480.793、你是在哪里学习书法的?A、在家跟父母或祖辈学的31.48B、到青少宫参加书法班或请家教73.45C、在学校参加课外书法班19294.58D、在家自学10.49从问卷中发现,本校该届高一学生真正热爱书法而且一直坚持练习书法的同学寥寥无几。
而且大部分学习过书法的学生都是在小学阶段,大多数学生对书法不感兴趣是普遍存在的现象。
曾经的书法热在我国退潮是不争的事实。
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末这十年是中学当代书法艺术发展的黄金时期,这个时期学习书法的热潮席卷全国,并涌现出一批优秀的青年书法家,他们的作品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也影响了广大青少年。
但90年代以来,由于电脑技术的高速发展与普及使用对书法艺术产生了强烈的冲击,我们新生代的书写能力在不断地被削弱。
以至今天我们很多老师都在感叹在一所学校里找不出几个能写一手好字的同学来。
三、人教社《书法》选修模块的编排特点:
要改变这种现状,首先要求我们的新教材的编写必须做到与时俱进,内容要丰富、要新颖,要有鲜明的时代特色,能引起我们广大青少年的学习兴趣。
人民教育出版社此次把“书法”作为独立的选修模块,其内容大致分为五个部分,结构编排特点如下:
第一部分:字体源流与赏析第二部分:点画、结字训练第三部分:整体临摹训练第四部分:创作训练第五部分:综合实践部分第一至五课:汉字与书法文化、隶书、楷书、行书、草书的源流第七至十课:点画特点分析与练习、结字特点分析及训练一、二、三。
第十一至十三课:整体临摹训练一、二、三第十四至十六课:创作训练一、二、三第十七至十八课:综合知识考察实践该模块教材内容是按照书法学习的常规步骤来编写的,即:
作品赏析点画、结字临摹创作
该编排方式比较符合学生认知规律,比较合理。
但如果在教学中按以往常规书法教学模式(即现代课程范式),即以教师为中心、先由教师讲解示范、然后是学生练习的模式,就会出现
很多问题。
这种教学模式首先要求教师必须有很好的书法功底,否则就无法完成示范等教学工作,这也是我们很多高中美术教师不愿开设此模块的原因之一。
因为在广州市高中美术教师当中,书法专业毕业或专门学习过书法的教师不多;其次在这种课程实践模式中要求教师“准确”地把这些实现的书法知识原封不动地传授给学生,而学生也只是被动地接受来自课程知识的刺激,只是课程的接受者而不是建构者或创造者,这样课程只反映了一种单一的方法、一种单一的知识选择和组织方法,它没有促进师生之间的对话,知识成了客观的商品,由专家传递给教师,由教师传递给学生,教师与学生就成了由课程设计者操纵工具。
这种灌输式、填鸭式的课程实践模式可能最终导致学习失去学习兴趣。
要改变这种状况,大力推广“书法”模块教学,我们有必要引进新的理念、新的课程实践模式,即后现代课程范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