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五单元综合检测题 (新版)苏教版
- 格式:doc
- 大小:104.50 KB
- 文档页数:11
苏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综合测试题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考试须知: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
一、选择题1 . 下列关于古诗文的理解与赏析,有误的一项是()A.《卖油翁》通过写一个卖油翁让善于射箭的陈尧咨折服的故事,告诉人们人不可貌相,不要瞧不起那些看似不起眼的人的道理。
B.《竹里馆》是一首优美而有韵味的诗,其中的“幽”“深”等字,渲染了一种幽静、雅致的境界。
C.《木兰诗》是一首南北朝时的乐府民歌,也是一首叙事诗,叙述了花木兰替父从军、征战沙场、得胜后却辞官返乡的传奇故事,塑造了一个深受人们喜爱的女英雄形象。
D.《孙权劝学》通过孙权劝告吕蒙读书,吕蒙读书后大有长进的故事,告诉我们“开卷有益”道理,同时也告诉我们不要以一成不变的眼光来看看待别人。
2 . 下列各组中加点字意思不相同的一组是()A.无从致书以观专心致志B.益慕圣贤之道精益求精C.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患得患失D.未尝稍降辞色义正辞严3 . 下列文段中加点的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发闾左谪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
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
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
失期,法当斩。
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
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A.发:征发B.次:旅行或行军在途中停留C.法:按法律D.以:因为4 . 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趱行(zǎn)麾军(huī)孱水(chàn)咬文嚼字(jué)B.朴刀(pō)绰刀(chāo)妖娆(yáo) 断壁残垣(yuán)C.恁地(rèn) 腆着(tiǎn)襁褓(qiǎng)坍塌破败(tān)D.兀地(wù)画缯(zēng) 佝偻(lóu)义愤填膺(yīng)5 . 下列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空乏其身其真无马邪B.舜发于畎亩之中与民由之C.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舜发于畎亩之中D.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择其善者而从之二、对比阅读王禹偁(chēng),北宋初文学家,政治上主张改革又刚直敢言,屡受贬谪。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综合检测题新版苏教版2020-12-12【关键字】作文、英语、语文、台阶、传统、地方、问题、机制、现代、良好、和谐、文明、执行、举行、建立、发现、研究、特点、位置、突出、内涵、信念、理想、精神、要素、利益、重点、方式、作用、任务、反映、关系、搞好、培育、丰富、保护、鼓励、支持、宣传、扩大、影响力、中心、内心、痛心、用心一、积累与运用(25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1分)A.嗟.乎(jiē)鸿鹄.(hú)俨.然(yǎn)阡陌.(mò)B.攻蕲.(qí)社稷.(jì)轩邈.(miǎo)千转.(zhuàn)C.垂髫.(tiáo)啮.人(niè)谯.门(qiáo)山肴.(yáo)D.辍.耕(chuò)数.谏(shuò)野蔌.(sù)阴翳.(yì)2.下列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2分)A.苦.秦久矣(苦于)发.闾左(征发)当.其租入(抵)B.往往..语(到处)之.次所旁(去、往)可以已.大风(治愈)C.尉果笞.广(竹板)苟.富贵(倘使)貌若甚戚.者(忧伤)D.为.坛而盟(筑)甚异.之(对……感到诧异)醉翁之意.(情趣)3.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1分)A.固以怪之矣B.便要还家C.醒能述以文者D.属予作文以记之4.下列加点词的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2分)A.仿佛若.有光貌若.甚戚者B.或.以为死而或.长烟一空C.辍耕之.垄上先天下之.忧而忧D.山水之乐.乐.其乐5.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2分)A.《捕蛇者说》中的“说”是一种叙事兼议论的文体,比较重视文采。
B.《醉翁亭记》的作者欧阳修是南宋文学家、史学家,号醉翁、太白居士。
C.《陈涉世家》节选自《史记·陈涉世家》。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苏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测试(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基础知识与积累(20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2分)A.阴翳.(yì) 嗟.叹(jiē) 顿踣.(bó) 隳.突(huī)B.颓.然(tuí) 鸿鹄.(hú) 鞭笞.(chì) 恂恂.(xǘn)C.动辄.(zhé) 辍.耕(zhuì) 社稷.(jì) 缥.碧(piǎo)D.霪.雨(yín) 篝.火(gōu) 招募.(mù) 伛偻.(lǒu)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2分)A.怅恨篝火岸芷汀兰负势竟上B.林壑薄暮心旷神怡政通人和C.谪守哗然横无际崖觥筹交错D.轩邈波澜朝辉夕阴豁然开朗3.下列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2分)()(2分)A.去.国怀乡游人去.而禽鸟乐也开.日出而林霏开.于.虎行者休于.树D.得.之心而寓之酒也得.而腊之以为饵5.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李煜《相见欢》一词,从渲染环境入手,形象地展现了心头无可解脱的愁苦之情。
B.X仲淹借《某某楼记》委婉地表达了对友人滕子京的劝勉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伟大抱负。
C.《陈涉世家》节选自《史记》,《史记》是一部编年体通史,鲁迅称它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D.南朝文学家吴均在《与朱元思书》这封信中生动而简练地描写了富阳、桐庐一带富春江优美的景色,抒发了向往自然、厌弃世俗的心态。
⒍根据提示默写课文原句。
(10分)(1)《某某楼记》动静结合写月影的句子是,。
(2),死即举大名耳,。
(3),,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4)《醉翁亭记》中描写春夏景象的两句是,。
(5)鸢飞戾天者,。
,窥谷忘反。
二.阅读理解(40分)(一)赏析下面的宋词,完成下列8-10题。
(6分)浣溪沙晏殊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苏教版初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综合检测卷(附答案)苏教版初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综合检测卷附答案一、基础知识及其运用(32分)1.阅读下面文字,把文中拼音所表示的汉字或加点汉字的拼音依次写在文下方框里。
(4分)当生活的困rǎo 袭来,请你丢下负荷,仰头遥望那明丽、zhàn 蓝的天空,让温柔的蓝色映入你的心田。
(---选自《打造一片宁静的心田》)2.下列词语中共有4个错别字,一一找出来,然后按顺序改正在方格里。
(4分,书写工整、规范、美观可另加1分)缤纷揭杆而起民风淳朴豁然开朗贻然自得仟陌世外桃园鸿鹄之志民不聊生歃血为盟错别字改正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全部正确的一项是(2分)A.皆指目陈胜(眼睛) 固以怪之矣(已经)怅恨久之(助词,不译)B. 等死,死国可乎(为而死) 以数谏故(因为)宁有种乎(难道)C.若为佣耕(你) 欲穷其林(穷尽)才通人(才能)D.乃大惊(于是) 便扶向路(沿着)为具言所闻(向)4.根据提示填写课文原句。
(12分)(1)且壮士不死即已,,。
(2)问今是何世,,。
(3)默写《桃花源记》中反映桃花源人们幸福生活的句子:,,,,(4)沙尘肆虐之下,人们对蓝天碧水、茂林修竹的珍爱愈加强烈。
你心中的自然环境是怎样的?请借用《桃花源记》中的句子来表达,写出连续的两句,。
5.阅读《相见欢》,完成题目相见欢李煜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1)请用生动的语言描写词中画线句所表现的画面。
(3分)(2)这首词所以成为千古传诵的名篇,是由于它对“离愁”所做的真切、深刻的描写。
试举例说说这一特点。
(3分)6.根据所给句子的句式、修辞和境界仿造句子,使上下文构成前后连贯合理的排比句。
(4分)在春天里拔节的不只是小草,也有我们的梦想;在春天里, ;在春天里,。
二、阅读理解(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7―9题。
(12分)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苏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综合测试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篝.火(gōu) 关雎.(jū) 溯.洄(sù) 鲲.鹏(kūn)B.霪.雨(yín) 山肴.(yáo) 垂髫.(tiáo) 豁.然开朗(huò)C.荇.菜(xìnɡ) 伛偻.(lǚ) 颓.然(tuí) 觥.筹交错(gōng)D.阴翳.(yì) 水中坻.(dǐ) 恂.恂(xún)岸芷.汀兰(zhǐ)2.下列加点词的解释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若.为佣耕(你) 辍耕之.垄上(去、往) 欲穷.其林(尽) 晓雾将歇.(消散)B.扶苏以.数谏故(因为) 朝晖.夕阴(日光) 与.其奇者(与……比较) 怒.而飞(奋发) C.皆次.当行(依次) 春和景.明(景色) 连月不开.(放晴) 便扶.向路(沿着) D.无问津.者(渡口) 宜.多应者(适宜) 皆指目.陈胜(眼睛) 长烟一.空(全) 3.下列各组句子中只含有一个通假字的一项是( )A.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发闾左適戍渔阳B.便要还家若垂天之云C.百废具兴属予作文以记之D.将军身被坚执锐为天下唱,宜多应者4.下列语句中加点的文言虚词解释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怅恨久之.(音节助词,无实义) 鹏之.徙于南冥也(用于主谓之间,无实义) B.佣者笑而.应曰(连词,表修饰) 杂然而.前陈者(连词,表转折)C.扶苏以.数谏故(介词,因为) 醒能述以.文者(介词,用来)D.不足为.外人道也(介词,对,跟) 士卒多为.用者(介词,为了)5.给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这就是享誉中外的醉翁亭。
②道旁两侧,浓荫蔽空,如入苍黑色的幽寂之境。
③那天秋雨连绵,驱车出城,在琅琊古道上下车步行。
苏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综合测试题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考试须知: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
一、选择题1 . 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人们在不断改变着观点,例如昨天鼓吹革命,今天讴歌保守,昨天崇洋,今天尊儒,但是这些变化与他们的灵魂无关,我们从中看不到精神历程,只能看到时尚的投影。
他们或____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___,把他们先后鼓吹过的观点搜集到一起,我们只能得到一堆意见的碎片,用它们是怎么拼凑不出一个完整的个性的。
所以,知识分子首先要自教,在踩动中保持静观沉思,在_______________中做智者,守护好人类和人生的那些永恒的基本价值。
A.随遇而安标新立异凡夫俗子B.随波逐流标新立异芸芸众生C.随遇而安异想天开芸芸众生D.随波逐流异想天开凡夫俗子2 . 下列加点字注音没有错误的一项是()A.祈祷(qí)亘古(gèn)拾级(shí)称心如意(chèn)B.寒噤(jìng)倔强(jiànɡ)地壳(qiào)鄙夷不屑(xiè)C.静谧(mì)教诲(huì)粗犷(guǎnɡ)咬文嚼字(jiáo)D.庇护(bì)干涸(hé)聆听(líng)矫揉造作(jiāo)3 . 对下列句中“于”字的用法分类正确的一项是()①欲有求于我也②于是入朝见威王③以其无礼于晋④皆以美于徐公⑤且贰于楚也⑥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⑦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⑧此所谓战胜于朝廷A.①③⑤/⑥⑦⑧/②/④B.①③⑤⑦/②④/⑥⑧C.①③⑤⑦/②⑥⑧/④D.①③⑤/②⑥⑧/④/⑦4 . 下列加点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九(上)语文第五单元试卷姓名班级学号得分积累运用(20%)一、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4%)jié()乎lǘ()左huī()突gōng()筹交错阴yì()伛lǚ()顿bó()qiáng()倾楫摧二、默写。
(12%)1._______________,月如钩。
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
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3.一曲新词酒一杯,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_____,,小园香径独徘徊。
4.且壮士不死即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悍吏之来吾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哗然而骇者,___________________。
三、找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指出其本字。
(4%)1.固以怪之矣_______同_____2.身被坚执锐_______同_____3.属予作文以记之_______同_____4.百废具兴_______同_____阅读理解(40%)四、阅读下面的语段,回答问题。
(13%)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滁人游也。
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冽,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
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这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1、上文可分为几个层次?用文中的原话概括各层次的层意。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2、对上文场面描写的内容,有下面几种不同的概括:A铺张热闹,B简朴欢乐,C与民同乐,D忧国忧民。
苏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综合检测题(有答案)
5
第五单元综合素质检测(二)
一、积累与运用(30分)
1古诗名句默写。
(6分)
(1),辗转反侧。
(《诗经关雎》)
(2)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庄子北冥有鱼》)
(3)晓雾将歇,猿鸟乱鸣;,。
(陶弘景《与谢中书书》)
(4)晏殊《浣溪沙》中“ ,”两句将景物与人事紧密联系在一起,景中寓情,赋中有比,委婉地抒写了词人伤别怀旧之情。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A辍耕之垄上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B亦若是则已矣
若为佣耕,何富贵也
c召令徒属曰
属予作以记之
D不足为外人道也
化而为鸟,其名为鹏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2分)
A经过多年的战乱,叙利亚国内经济百废俱兴,大部分地区依然面临着严峻的人道主义危机。
B麸皮价格在1tif
张家界国家森林园苏州园林醉翁亭风景区
二、阅读与理解(40分)。
2024-2025学年九年级语文(上)第五单元综合测试卷一、积累与运用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玄.虚(xuán)豢.养(huàn)彷.徨(fáng)腐草为萤.(yíng)B.亵.渎(xiè)省.悟(xǐng)嗤.笑(chī)孜.孜不倦(zī)C.虚妄.(wàng)嗔.怒(chēn)诓.骗(kuàng)苦心孤诣.(yì)D.懦.夫(nuò)压榨.(zà)渺.茫(miǎo)中流砥.柱(dǐ)2.下列词语的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遁词愕然辨伪去妄怒不可遏B.翩然澜语头晕目眩前仆后继C.灌溉沉湎义愤填膺历尽心血D.狡黠停滞走头无路自欺欺人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伯恩斯坦把美国爵士乐与欧洲交响乐结合得天衣无缝....。
B.企业家将要开发新项目,附近的村民对此望眼欲穿....。
C.我们的语文老师被评为“学生最爱戴的老师”,这个称号她当之无愧....。
D.小明在市里取得了作文大赛一等奖,他重蹈覆辙....,又在省里面获得了大奖。
4.青春,是人生交响曲中最灿烂的乐章。
正值花季雨季的我们,应该珍爱青春,健康成长。
现在,让我们一起走进“青春随想”综合性学习活动。
【海报宣传】为扩大本次活动的影响力,班长负责设计一张海报。
他根据下面语段中的画线句拟出了海报宣传语的前半句,请你续写后半句。
(要求:与前半句语意相关,字数相等)曾经年少爱追梦,一心只想往前飞。
是的,正值花季雨季的我们,都拥有灿烂的天真笑容,都拥有五彩的青春梦想,但只有珍惜美好的青春岁月,不让似水的年华付之东流,用我们的活力、智慧、汗水去拼搏,去奋斗,才能谱写一曲无悔的青春之歌。
宣传语:拥有青春五彩梦,。
【板块设计】活动期间,每位同学都要办一期以“青春畅想”为主题的手抄报,请你参照示例,再设计两个板块。
示例板块一:青春的宣言板块二:青春座右铭板块三:板块四:【青春感想】迈进“青春的门槛”,我们会尝到人生的酸甜苦辣。
苏教九年级语文(上)第五单元检测卷一、基础知识及运用(30分)1.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4分huī突 qiáng 倾楫摧刘子jì水皆 piǎo 碧2.根据原文填空。
6分(1)《醉翁亭记》中表现作者饮酒情趣并不在酒的名句是,。
(2)陈胜发动起义时,他们向士卒发出的号召是:“”并提出了“”这一千古流传的闪耀着人人平等的唯物主义思想光辉的名言。
(3)《岳阳楼记》中表现作者远大抱负的句子,。
(4)《捕蛇者说》中引用孔子“”的话抨击朝廷残酷统治。
文中点明中心的句子是。
3.给下列加点的字词选择恰当的义项。
4分(1)佳木秀.而繁阴 A.清秀 B.秀丽 C.发荣滋长()(2)若毒.之乎 A.凶狠 B.怨恨 C.毒害()(3)予观夫巴陵胜.状 A.美好 B.超出 C.胜利()(4)薄.暮冥冥 A.淡薄 B.迫近 C.轻视()4.选出下列译句不准确的一项是()2分A.失期,法皆斩译句:误了期限,按照秦朝的法律都要被杀头。
B.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译句:办理政务的人,看到这些幽美的山谷就会流连忘返。
C.予尝求古仁人之心译句:我经常探求古时品德高尚的人们的思想感情。
D.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译句:顺着山势走六七里路,听到水声潺潺从两座山峰中泻出来的是酿泉。
5.选出下列句子朗读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嘱予作文/以记之 B.宝剑锋/从磨砺出C.先天下之忧/而忧 D.不足为外人/道也6.选出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2分7.下列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2分A.陈胜、吴广皆次.当行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B.会.天大雨号令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C. 为天下唱,宜.多应者牡丹之爱,宜.乎众矣D. 当立者乃.公子扶苏乃.丹书帛曰“陈胜王”8.选出下列分析有误的一项()2分A、本文选略述滕子京修岳阳楼一事,交代作记缘由,然后着力描写“迁客骚人”登楼时的两种不同的“览物之情”,由此直接过渡到议论,表达了作者的阔大情怀和政治抱负,显示了不向旧势力妥协的决心,并以此来勉励友人,敬策自己。
第五单元单元检测题一、积累与运用(25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1分)A.嗟.乎(jiē)鸿鹄.(hú)俨.然(yǎn)阡陌.(mò)B.攻蕲.(qí)社稷.(jì)轩邈.(miǎo)千转.(zhuàn)C.垂髫.(tiáo)啮.人(niè)谯.门(qiáo)山肴.(yáo)D.辍.耕(chuò)数.谏(shuò)野蔌.(sù)阴翳.(yì)2.下列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2分)A.苦.秦久矣(苦于)发.闾左(征发)当.其租入(抵)B.往往..语(到处)之.次所旁(去、往)可以已.大风(治愈)C.尉果笞.广(竹板)苟.富贵(倘使)貌若甚戚.者(忧伤)D.为.坛而盟(筑)甚异.之(对……感到诧异)醉翁之意.(情趣)3.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1分)A.固以怪之矣B.便要还家C.醒能述以文者D.属予作文以记之4.下列加点词的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2分)A.仿佛若.有光貌若.甚戚者B.或.以为死而或.长烟一空C.辍耕之.垄上先天下之.忧而忧D.山水之乐.乐.其乐5.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2分)A.《捕蛇者说》中的“说”是一种叙事兼议论的文体,比较重视文采。
B.《醉翁亭记》的作者欧阳修是南宋文学家、史学家,号醉翁、太白居士。
C.《陈涉世家》节选自《史记·陈涉世家》。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D.《与朱元思书》,作者吴均,南朝梁文学家。
本文是作者写给友人的一封信。
6.按要求用原文默写。
(8分,每空1分)(1)无可奈何花落去,_________________。
(晏殊《浣溪沙》)(2)_________________,隳突乎南北。
(柳宗元《捕蛇者说》)(3)浮光跃金,_________________。
(范仲淹《岳阳楼记》)(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吴均《与朱元思书》)(5)成语“无人问津”出自“_________________”(填句子)。
(6)《醉翁亭记》中是这样写春景和夏景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A.从传统文化角度看,良好的家教不仅是中华文明中一种至为重要的精神财富,更是构建和谐家庭,搞好邻里关系的必备要素。
B.国家发改委发出通知,决定将汽、柴油每吨分别上调390元和375元,这是2015年以来成品油新定价机制执行以来最大的上调幅度。
C.《平凡的世界》以一种浓烈、执着的人生意志和清纯、质朴的理想主义情怀打动了我们。
D.故宫文物保护基金会由故宫博物院牵头成立,其宗旨是以保护博物院的现有藏品、为博物院的学术研究提供支持、扩大博物院的国际影响力为目的。
8.综合性学习。
(7分)在2015年第31个教师节来临之际,班级举行了以“悠悠师恩润我心”为主题的专题实践活动。
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
(1)请你为教师节拟写一则标语。
(2分)(2)如果要在教师节向老师表达一下心中的感激之情,你会选择下面的哪种方式?请将你的创意做法略作说明。
(2分)A.给老师做一张贺卡B.送老师一束鲜花C.课前给老师端上一杯水(3)2015年4月14日,一封辞职信在朋友圈和微博热评如潮,辞职的理由仅有10个字:“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引发热评。
经采访得知,作者为2004年7月入职河南省实验中学的一名女心理教师。
如此“任性”的辞职信,领导最后真批准了。
对于上面的女教师辞职这件事,你如何看?(3分)二、阅读与理解(45分)(一)阅读《相见欢》,完成9~10题。
(4分)相见欢李煜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9.请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上阕所写的内容。
(2分)10.下列对本词赏读有误的一项是()(2分)A.景物缺月、梧桐、深院渲染出了一种凄凉的境界,反映出词人内心的孤寂之情,同时也为下阕的抒情做了铺垫。
B.这首词是写愁情的名篇,词中表现的是亡国之愁、失去自由之愁。
C.“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这句里,“寂寞”的只是“梧桐”,被“锁”的只是“清秋”。
D.“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以麻丝喻离愁,将抽象的情感具象化,表现了词人心灵深处的寂寞、万般的无奈和无法排遣的离愁。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1~16题。
(15分)【甲】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
将尉醉,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
尉果笞广。
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
陈胜佐之,并杀两尉。
召令徒属曰:“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
藉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
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徒属皆曰:“敬受命。
”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
袒右,称大楚。
为坛而盟,祭以尉首。
陈胜自立为将军,吴广为都尉。
攻大泽乡,收而攻蕲。
蕲下,乃令符离人葛婴将兵徇蕲以东。
攻铚、酂、苦、柘、谯,皆下之。
行收兵。
比至陈,车六七百乘,骑千余,卒数万人。
攻陈,陈守令皆不在,独守丞与战谯门中。
弗胜,守丞死,乃入据陈。
数日,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
三老、豪杰皆曰:“将军身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复立楚国之社稷,功宜为王。
”陈涉乃立为王,号为张楚。
当此时,诸郡县苦秦吏者,皆刑其长吏,杀之以应陈涉。
(节选自《陈涉世家》)【乙】陈胜王凡六月。
已为王,王陈。
其故人尝与佣耕者闻之,之陈,扣宫门曰:“吾欲见涉。
”宫门令欲缚之。
自辩数,乃置,不肯为通。
陈王出,遮道而呼涉。
陈王闻之,乃召见,载与俱归。
入宫,见殿屋帷帐,客曰:“伙颐①!涉之为王沉沉者②!”楚人谓多为伙,故天下传之,伙涉为王,由陈涉始。
客出入愈益发舒,言陈王故情。
或说陈王曰:“客愚无知,颛③妄言,轻威。
”陈王斩之。
诸陈王故人皆自引去④,由是无亲陈王者。
(节选自《陈涉世家》)【注释】①伙颐:伙,众多的意思;颐,通“矣”,叹词。
②沉沉者:富丽深邃的样子。
③颛(zhu ān):独一,专擅。
④引去:自动离开。
1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2分)(1)并.杀两尉()(2)从民欲.也()(3)自辩数..而呼涉()..,乃置()(4)陈王出,遮道1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1)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
(2)客出入愈益发舒,言陈王故情。
13.【甲】文中有一句话既能表现陈胜豪壮的性格和反抗的信念,又能表现他出众的宣传才能,请把这句话写在下面。
(2分)14.有人认为【乙】文所被斩之故人是咎由自取,请你说出“故人”做得不恰当的两点。
(2分)15.【甲】【乙】两段文字,都是选自司马迁的《史记·陈涉世家》。
请用自己的话概括【甲】【乙】两段文字的主要内容。
(2分)【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6.从【甲】文看,陈胜能够率众起义、建立起政权,靠的是什么?从【乙】文看,陈胜丢失政权的缘故何在?这两则短文给了我们怎样的启示?(3分)(三)阅读下文,完成17~21题。
(15分)清澈的声音包利民有一些声音就似遗落在人间的精灵,偶入耳中,便入心底,濯洗着那些漫漫尘埃,让心温润如初,仿佛流年沧桑还不曾浸染。
十多年前,在一个大山深处的小村当了一段时间代课老师,那时正失意,在这天涯一般的地方,一种朴素的美很能将一颗烦躁的心平抚得极为柔软而易感。
离开的时候,正是秋天,满山的树都斑斓着离别的心绪。
翻过那座山,便是一条通往镇上的路,脚步刚刚踏上那片崎岖,就听到身后的山顶,一个孩子的声音遥遥传来:“老师,我会想你——”那声音带着山间溪水的清透,穿过满山的树,直击在我心灵最柔软处。
那个女生,我上课的这三个月时间里,从不举手回答问题,也不敢读课文,甚至课间也不大声地说话。
不管我怎样鼓励她,她都是怯怯的,只是有一次,悄声对我说:“老师,我一定会大声地说话的,可是现在还不能!”在我悄悄离开的时刻,她用她响亮的声音为我送行,回望,她小小的身影,在远远的山顶,那声音依然在回荡,回荡成一片温暖的海,漫流过我以后所有的日子。
记得去年回故乡的城市,正是冬季,漫天飞雪。
慢慢行走在大街上,脚步声敲醒着许多沉睡的过往,在这个小小的县城里,曾度过我整个的中学时代,二十年的烟云易散,不散的只有这个城市每个角落拥挤着的回忆。
忽然,便听到有人喊我的名字,隔着风雪,隔着车流人海的喧嚣,仿佛久违的呼唤。
这许多年中,无数次听到别人喊我的名字,却都没有此刻的感受。
那声音里,带着一种清澈的亲切,一种纯净的惊喜,我转头看,一个和我年纪相仿的男人,正目光闪亮地看着我。
我一声惊呼,虽然过去了那么多的岁月,我依然一眼认出了曾经的中学同学。
相拥的那一刻,周围全是直入人心的暖。
说了些什么已经不记得了,而那一声呼喊,却一直响在耳畔,将心一次次拉回那圣洁遥远的时光里,那些朴素而温暖的情谊,总是在风尘漫漫落寞重重时,悄悄浸润着心中所有的希望。
有一年离家很久很远,归来时风尘仆仆,且满心失落,当梦想失落在追逐里,黯淡的心境便契合了秋的萧瑟。
刚走进自家所在的那个小胡同,便传来几声长长的叫声:“哇……哇……”心里便忽然一暖,眼睛一下子就濡湿了。
那是胡同里一个聋哑的孩子,且有些智力低下,他只能发出这一种声音,一直以来,都能听到他的喊声。
原来总是觉得难听至极,而此刻,却如流淌的长风,将我心底的阴霾吹散。
有时很羡慕那个孩子,没有长久的烦恼,每一天自在无忧,唯一的声音,可以是笑,可以是哭,没有任何的修饰和伪装,自然而然。
而我们,却在世事劳碌中丢了最真实的声音,丢了最真实的自己。
所以,当我失意归来,那个孩子的叫声才会如天籁入耳,而那一刻,我的泪也应该是极清澈的。
去年夏天,在老家,中午时小睡,梦见自己依然是儿时,睡在母亲的身边,做了噩梦,大哭,梦中醒来,却发现母亲不在,便大喊。
却听见母亲就在耳畔叫我,一如童年。
迷梦归来,母亲白发萧然,问我是不是做噩梦了,因为听见我不停地喊她,就像小时候一样。
我知道,我在梦里听见的母亲的呼唤,是此生最美的声音;而我在梦里喊出来的“妈妈”,却是母亲耳中永远响着的眷恋,纯纯如山顶的月。
(选自《辽宁青年》2015年第1期)17.文章依次写了“我”听到的几种“清澈的声音”:十多年前,离开大山的时候,听到女生响亮的送行声;去年回故乡时,在县城大街上,__________;有一年离家很久很远,归来时在自家所在的小胡同,__________;去年夏天,在老家中午小睡做梦,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