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河北省武邑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Word版含解析
- 格式:doc
- 大小:403.50 KB
- 文档页数:15
2017-2018学年河北省武邑中学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化学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第I 卷(选择题)一、单选题1.在下列反应中,反应物的总能量低于生成物的总能量的是 A. 2H 2+O 22H 2O B. CaCO 3CaO+CO 2↑ C. CaO+CO 2=CaCO 3 D. C 2H 5OH+3O 22CO 2+3H 2O2.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 ) A. MgO 、Al 2O 3熔点高,均可用作耐高温材料 B. NH 4HCO 3受热易分解,可用作氮肥 C. Fe 2(SO 4)3易溶于水,可用作净水剂 D. SO 2具有氧化性,可用于漂白纸浆 3.下列事实与平衡移动原理无关的是A. 向含酚酞的Na 2CO 3溶液中滴加BaCl 2溶液,红色变浅B. 加热MgCl 2·6H 2O 固体最终得到Mg(OH)ClC. 将FeS 2矿石粉碎更有利于焙烧制备SO 2气体D. NO 2气体经过冷凝和加压成无色液体 4.反应A(g)+3B(g)2C(g)+2D(g),在不同的情况下测得反应速率,其中反应速率最快的是A. v(D)=0.4 mol·(L·s)-1B. v(C)=0.5mol·(L·s)-1C. v(B)=0.6mol·(L·s)-1D. v(A)=0.15mol·(L·s)-1 5.在Na 2CO 3溶液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溶液呈碱性B. 若升高温度,溶液中c(OH ─)增大C. 若加入少量NaOH 固体,溶液中c(CO 32─)增大D. 溶液中的离子浓度存在关系:c(Na +)+c(H +)=c(OH ─)+c(HCO 3─)+c(CO 32─)6.常温下,将0.1 mol·L -1盐酸溶液与0.06 mol·L -1氢氧化钡溶液等体积混合,该混合溶液的pH 等于( )A. 1.7B. 2.0C. 12.0D. 12.47.两种气态烃的混合气体共1 mol ,在空气中燃烧得到1.5 mol CO 2和2 mol H 2O ,关于该混合气体的说法正确的是A. 一定含有甲烷,不含乙烷B. 一定含乙烷,不含甲烷C. 一定是甲烷和乙烯的混合气体D. 一定含甲烷,但不含乙烯8.最近美国宇航局(NASA )马里诺娃博士找到了一种比二氧化碳有效104倍的“超级温室气体”﹣全氟丙烷(C 3F 8),并提出用其“温室化火星”使其成为第二个地球的计划。
2017-2018学年河北省衡水市武邑中学高二(下)期中化学试卷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60分)1.2014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超高分辨率荧光显微镜的贡献者.人类借助于这种显微镜可以观察到单个的蛋白质分子.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是()A.蛋白质中含有碳、氢、氧、氮等元素B.蛋白质属于高分子化合物C.蛋白质可完全水解生成氨基酸D.消毒过程中细菌蛋白质发生了盐析2.2014年我国纪念“世界水日”活动的宣传主题为“加强河湖管理,建设水生态文明”.下列与水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A.加聚反应也可能有水生成B.水、乙醇、氢氧化钠中都存在羟基C.王水、溴水、水银、水晶中均含有“H2O”D.在某些有机反应中,水可能是反应物也可能是生成物3.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A.四氯化碳分子比例模型B.羟基的电子式C.醛基的结构简式﹣COH D.丙烯的键线式4.下列反应无论怎样调整反应物的用量,都只能生成纯净物的是()A.甲烷和氯气混合后光照发生反应B.乙烯与氯化氢的加成反应C.丙烯的加聚反应D.乙炔和氯气的加成反应5.下列四个反应中,有一个与另外三个的反应类型不同,该反应是()A.溴乙烷与NaOH水溶液共热B.油脂与NaOH水溶液共热C.甲酸钠与NaOH、Cu(OH)2悬浊液混合共热D.2,2﹣二甲基﹣1﹣丙醇与浓硫酸共热6.下列有机物的命名及名称书写均正确的是()A.CH2BrCH2Br 二溴乙烷B.CH3CH(NH2)CH2COOH 3﹣氨基丁酸C.硬酯酸甘油脂D.2,2﹣二甲基﹣3﹣丁醇7.下列各种化合物中,能发生酯化、还原、加成、消去四种反应的是()A.CH3﹣CH=CH﹣CHOB.png_iVBORw0KGgoAAAANSUhEUgAAAIIAAAAjCAYAAABYQ9K2AAAAAXNSR0IArs4c6QAAAARnQU1BAA Cxjwv8YQUAAAAJcEhZcwAADsMAAA7DAcdvqGQAAAJYSURBVHhe7ZeBkYQgDEWty4Ksx2psxmI4QaJfBIWFLNmb vJnMjgGSvySiDkZRNrQRFMdPNcIwDBdDSv01YMwwbqlfCjJVRYhtYGyzY7TcfCk6WiNXGfC0gTjGXQApOjiQqwyQUg ApOjiQqwwoKUDKWvAUB8cwb2hSkasMeNpAHEvNa1UAKTo4kKsMkFIAKTo4kKsMkFIAKTo4kKssILaJoe8bBZCiozVyl UWwG4mGlPprwJhh3FK/FGSqUr7OTzaClLtK6t39CdoIFWgjdEYboT3aCBV oI3RGG6E92ggVaCN0RhuhPdoIFWgjKP+On2s EexeS0TX9op9I+WsJ4+Iv+omUXwoRVYuZQPQ4r8ass5nmxczj6R+G0dghOzbC/GGcjXVzYOMjlJMIx4mU/1P662hfo6syv8A F9qzz6BaTz13fAq1OAK5rjdUQA/05c2rproOpRqBsnzhMi78GbHLvl9YICGsBPH118NXoVLZMm1B/lDwgvRFS1oqcWGFut CoYa3Qoc4tzk0T+oLWcRoitCy1Gyo/krqU8T5biaYxIzQn9lOvJEM4aHZn2xdP2GvKMm/fWbcfLybvoXOyfeCM1J2dtLj11cNb oVNby2FnXfXyLmXNK5JCzuVwFQLrqYKwRKPOfJLEXETv2wYvIOs+v3VtCuJFv10R1AQL66eCr0VWZ67hwsk1+Hkcuy e14uidZpv2ZFNVcgY1JhpT6a0nFLfUXw1Sju6rj2UFGAfdAp98fUeF87ET4pFEawlCjtrdJyJZkunSuIg5fI5ZGoCPn/pxSpHCtk TF/SuQLlHeFcXwAAAAASUVORK5CYILoj4HkvJjnvZE=C.HOCH2﹣CH2﹣CH=CH﹣CHO D.8.设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标准状况下,2.24 L甲醛中含氧原子数目为0.1N AB.标准状况下,2.24 LCCl4中含Cl原子数目大于0.4N AC.常温常压下,1 mol羟基所含的电子数为9N AD.常温常压下,10 g 46%酒精水溶液中含氧原子总数为0.1N A9.科学家最近在﹣100℃的低温下合成一种烃X,此分子的模型如图(图中的连线表示化学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X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B.X是一种在常温下能稳定存在的液态烃C.X分子中在同一平面上的碳原子最多5个D.充分燃烧等质量的X和甲烷,X消耗氧气多10.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乙酸乙酯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CH3COOCH2CH3+OH﹣CH3COO﹣+CH3CH2O﹣+H2OB.向CH2BrCOOH中加入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并加热:CH2BrCOOH+OH﹣CH2BrCOO﹣+H2OC.苯酚钠溶液中通入少量二氧化碳:CO2+H2O+2C6H5O﹣→2C6H5OH+2CO32﹣D.乙醛溶液与新制氢氧化铜碱性悬浊液共热CH3CHO+2Cu(OH)2+OH﹣CH3COO ﹣+Cu2O↓+3H2O11.一定条件下某有机分子可发生如图所示的变化,下列关于两物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分子式相同,互为同分异构体B.均可发生加聚反应、氧化反应C.均含有苯环,都是苯的同系物D.分子中所有碳原子均可能处于同一平面上12.下列实验中,可以不用温度计的是()A.制乙烯B.制溴苯C.制硝基苯D.石油分馏13.下列实验装置或操作正确的是()A.除去附着在铁屑表面的铝B.实验室制取乙酸乙酯C.实验室制乙烯D.分离酒精和水14.已知乙炔、苯蒸汽、乙醛蒸汽的混合气体中含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8%,则混合气体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A.84% B.60% C.91% D.42%15.手性化合物一般是指含手性碳原子的化合物,手性碳原子是指连接有四个不同的原子或原子团的碳原子.化合物CH2(OH)﹣CH2﹣CH(OH)﹣CH2﹣CHO中含有一个手性碳原子,则下列变化中不能使该手性化合物的手性消失的是()A.氧化反应B.取代反应C.加成反应D.消去反应16.乙烯酮(CH2=C=O)在一定条件下能与含活泼氢的化合物发生加成反应,反应可表.乙烯酮在一定条件下可与下列试剂加成,其产物不正确的是()A.与CH3OH加成生成CH3CH2COOHB.与H2O加成生成CH3COOHC.与CH3COOH加成生成D.与HCl加成生成CH3COCl17.有一系列α﹣氨基酸按如下特点排列:…该系列化合物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的最大值为()A.85.7% B.92.3% C.32.0% D.无法计算18.X、Y、Z、W均为常见的烃的含氧衍生物且物质类别不同,存在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则以下判断正确的是()A.X是羧酸,Y是酯B.Z是醛,W是羧酸C.Y是醛,W是醇D.X是醇,Z是酯19.某天然拒食素具有防御非洲大群蚯蚓的作用,其结构简式如图(未表示出原子或原子团的空间排列).该拒食素与下列某试剂充分反应,所得有机物分子的官能团数目增加,则该试剂是()A.Br2的CCl4溶液B.Ag(NH3)2OH溶液C.HBr D.H220.某有机物A(C8H16O2)能发生如图所示的变化,其中C与F是同分异构体.则符合该条件的A的同分异构体有()A.1种B.2种C.4种D.16种21.与OHC﹣CH2﹣CH2﹣CHO互为同系物,比它相对分子质量大28的同分异构体有()A.9种B.8种C.7种D.6种22.下列芳香烃的一氯代物的同分异构体数目最多的是()A.连二苯B.连三苯C.菲D.蒽23.乙烯醚()是一种麻醉剂,其合成路线如下,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X可能为Br2B.乙烯醚的分子式为C2H6O,且易溶于水C.X可能为HClOD.①②③反应类型依次为加成反应、酯化反应和消去反应24.下列有关工程塑料PBT()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PBT是通过加聚反应得到的高分子化合物B.PBT的单体中有芳香烃C.PBT分子中含有羧基、羟基和酯基D.PBT的单体均能与Na、NaOH、Na2CO3反应25.2001年11月,美军为打击躲藏在阿富汗山洞中的恐怖分子,使用了BLU﹣82高能燃料空气炸弹,该炸弹的成分之一是环氧乙烷,其化学式为C2H4O.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A.环氧乙烷是甲醛的同系物B.环氧乙烷是乙醛的同分异构体,肯定能发生银镜反应C.等质量的环氧乙烷与乙酸乙酯分别完全燃烧时耗氧量相同D.环氧乙烷性质非常稳定,不易燃烧26.下表中所列的都是烷烃,它们的一卤取代物均只有一种,分析下表中各项的排布规律,按此规律排布第5项应为()1 2 3 4 5 ……CH4 C2H6 C5H12 C8H18………A.C14H30 B.C17H36 C.C22H42 D.C26H5427.己知:|||+,如果要合成,所用的起始原料可以是()①2﹣甲基﹣1,3﹣丁二烯和2﹣丁炔②1,3﹣戊二烯和2﹣丁炔③2,3﹣二甲基﹣1,3﹣戊二烯和乙炔④2,3﹣二甲基﹣1,3﹣丁二烯和丙炔.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28.一种具有除草功效的有机物的结构简式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该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A.分子中含有2个手性碳原子B.能发生氧化、取代、加成反应C. 1 mol该化合物与足量浓溴水反应,最多消耗3 mol Br2D.1 mol该化合物与足量NaOH溶液反应,最多消耗4 mol NaOH29.咖啡酸可用作化学原料和中间体,其结构如图.下列关于咖啡酸说法不正确的是()A.能发生加聚反应B.能使高锰酸钾酸性溶液褪色C. 1 mol咖啡酸最多能与3 mol NaOH反应D.1 mol咖啡酸最多能与 3 mol Br2反应30.丙烯醇在一定条件下可转化为丙烯醛:CH2=CHCH2OH CH2=CHCHO+H2,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丙烯醇与丙醛(CH3CH2CHO)互为同分异构体B.丙烯醇、丙烯醛均含有两种官能团C. 1 mol丙烯醛可以和2 mol氢气发生加成反应D.此转化过程中丙烯醇被还原二、解答题(共4小题,满分40分)31.如图是某有机物的球棍模型,该物质只含C、H、O、N四种元素,请回答:(1)该有机物的分子式为(2)该有机物不可能发生的反应有(填编号)①取代反应②消去反应③氧化反应④加聚反应⑤酯化反应⑥缩聚反应(3)该物质与NaOH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有机物用结构简式表示)(4)在浓硫酸加热条件下,该有机物可以与甲醇发生化学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有机物用结构简式表示).32.(12分)(2015春•衡水校级期中)实验室制取少量溴乙烷的装置如图所示.根据题意完成下列填空:(1)圆底烧瓶中加入的反应物是溴化钠、和1:1的硫酸(浓硫酸与水的体积比为1:1),配制1:1硫酸时所用的定量仪器为(选填编号)a.天平b.量筒c.容量瓶d.碱式滴定管(2)加热时烧瓶中发生两个主要反应,请补充完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①NaBr+H2SO4HBr↑+NaHSO4②(3)将生成物导入盛有冰水混合物中,冰水对产物冷却并液封,试管A中的物质分为三层(如图所示),产物在第层.(4)试管A中除了产物和水之外,还可能存在(化学式,任意写出一种)(5)用浓的硫酸进行实验,若试管A中获得的有机物呈棕黄色,除去其中杂质的正确方法是(填序号)a.蒸馏b.用NaOH溶液洗涤c.用CCl4萃取d.用Na2SO3溶液洗涤若试管B中的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使之褪色的物质的名称是(6)实验员老师建议把上述装置中的仪器连接部分的橡胶管改成标准玻璃接口,橡胶塞最好用锡箔包住,其原因是.33.(10分)(2015春•衡水校级期中)姜黄素(C21H20O6)具有抗基因突变和预防肿瘤的作用,其一种合成路线如下:请回答下列问题:(1)有机物的含氧官能团的名称为醚键和(2)反应①的反应条件(填序号)a.浓H2SO4、加热b.NaOH溶液、加热c.银氨溶液、加热d.NaOH乙醇溶液、加热(3)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4)反应③的反应物的原子利用率为100%,该反应的类型为所需另一种反应物的结构简式为(5)写出一种符合下列条件的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i.苯环上的一氯取代物有2种ii.遇FeCl3溶液显紫色iii.1mol该物质在NaOH溶液中水解,最多消耗3mol NaOH.34.(10分)(2015春•衡水校级期中)现有A、B、C、D、E、F、G、H 8种有机物,存在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已知:i.羟基连在双键碳原子上时,易自动发生下列转化:ii.A、B的分子式分别为C4H6O2、CxHxO2iii.B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62请回答下列问题:(1)G的分子构型为,B的分子式为(2)写出下列反应的反应类型:反应①,反应③(3)F是生产高分子光阻剂的主要原料,F具有如下特点:i.遇氯化铁溶液显紫色ii.能发生加聚反应生成Hiii.含苯环且苯环上的一氯代物只有两种根据F→H的转化,写出H的结构简式(4)与A具有相同官能团的同分异构体,除A外还有种(5)B与氢氧化钠溶液共热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017-2018学年河北省衡水市武邑中学高二(下)期中化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60分)1.2014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超高分辨率荧光显微镜的贡献者.人类借助于这种显微镜可以观察到单个的蛋白质分子.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是()A.蛋白质中含有碳、氢、氧、氮等元素B.蛋白质属于高分子化合物C.蛋白质可完全水解生成氨基酸D.消毒过程中细菌蛋白质发生了盐析考点:氨基酸、蛋白质的结构和性质特点.专题:糖类与蛋白质专题.分析:A、蛋白质含有C、H、O、N、S、P等元素;B、蛋白质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C、蛋白质完全水解生成氨基酸;D、消毒过程中细菌蛋白质发生了变性.解答:解:A、蛋白质属于有机物,含有C、H、O、N、S、P等元素,故A正确;B、蛋白质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相对分子质量在10000以上,故B正确;C、蛋白质完全水解生成各种氨基酸,故C正确;D、消毒过程中细菌蛋白质发生了变性,不是盐析,故D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的是蛋白质的元素组成、水解产物以及蛋白质的性质,蛋白质遇强酸、强碱、重金属盐等发生的水变性.2.2014年我国纪念“世界水日”活动的宣传主题为“加强河湖管理,建设水生态文明”.下列与水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A.加聚反应也可能有水生成B.水、乙醇、氢氧化钠中都存在羟基C.王水、溴水、水银、水晶中均含有“H2O”D.在某些有机反应中,水可能是反应物也可能是生成物考点:聚合反应与酯化反应;烃的衍生物官能团.分析:A.加聚反应为小分子有机物通过加成反应生成高分子化合物的反应,不会有水生成;B.水和乙醇中都存在羟基,而氢氧化钠为离子化合物,存在的是氢氧根离子;C.水银是金属汞单质,水晶是二氧化硅晶体;D.乙烯可以与水发生加成反应,酯化反应中生成水.解答:解:A.根据加聚反应原理可知,加聚反应中不会有水生成,如乙烯生成聚乙烯,反应物的原子完全转化成生成物,故A错误;B.水、乙醇中存在羟基,而氢氧化钠中存在钠离子和氢氧根离子,不存在羟基,故B错误;C.水银是金属汞单质,不存在水分子,同理水晶为二氧化硅晶体,属于化合物中的原子晶体,不存在水分子,故C错误;D.乙烯与水加成反应中水是反应物,在酯化反应中水是生成物,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氧化物的判断、烃的衍生物的官能团判断、有机反应类型等知识,题目难度不大,注意掌握常见有机物结构与性质,明确有机反应类型、氧化物的概念及常见的官能团结构.3.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A.四氯化碳分子比例模型B.羟基的电子式C.醛基的结构简式﹣COH D.丙烯的键线式考点:电子式、化学式或化学符号及名称的综合.分析:A.四氯化碳分子中Cl原子半径大于C原子;B.羟基为中性原子团,氧原子最外层含有7个电子;C.醛基的结构简式为:﹣CHO;D.中含有4个C原子,为1﹣丁烯.解答:解:A.可以表示甲烷的比例模型,四氯化碳中氯原子的原子半径大于碳原子,四氯化碳的比例模型为:,故A错误;B.羟基中含有1个氧氢键,氧原子最外层含有7个电子,羟基的电子式为,故B正确;C.醛基为醛类的官能团,其结构简式为:﹣CHO,故C错误;D.丙烯的结构式为,故其键线式为:,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常见化学用语的书写判断,题目难度中等,涉及电子对、比例模型、键线式、结构简式等知识,明确常见化学用语的书写原则为解答关键,注意明确甲烷与四氯化碳的比例模型、羟基与氢氧根离子的电子式的区别,为易错点.4.下列反应无论怎样调整反应物的用量,都只能生成纯净物的是()A.甲烷和氯气混合后光照发生反应B.乙烯与氯化氢的加成反应C.丙烯的加聚反应D.乙炔和氯气的加成反应考点:取代反应与加成反应.分析:A.甲烷光照下的取代反应为连锁式反应;B.乙烯与氯化氢只能以1:1加成;C.丙烯发生加聚反应的产物聚丙烯是混合物;D.乙炔中含碳碳三键,氯气的量不同,产物不同.解答:解:A.甲烷与Cl2在光照条件下发生取代反应可得到各种氯代产物和氯化氢,故A 不选;B.乙烯与氯化氢以1:1加成,只有一种氯乙烷,故B选;C.丙烯发生加聚反应生成聚丙烯,聚丙烯是混合物,故C不选;D.乙炔与Cl2发生加成反应,可以得到CHCl═CHCl或CHCl2CHCl2,故D不选;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有机物的反应,把握取代反应、加成反应的特点为解答的关键,题目难度不大.5.下列四个反应中,有一个与另外三个的反应类型不同,该反应是()A.溴乙烷与NaOH水溶液共热B.油脂与NaOH水溶液共热C.甲酸钠与NaOH、Cu(OH)2悬浊液混合共热D.2,2﹣二甲基﹣1﹣丙醇与浓硫酸共热考点:取代反应与加成反应;消去反应与水解反应.分析:A、卤代烃与NaOH水溶液发生取代反应;B、油脂在碱性条件下发生水解反应,属于取代反应;C、甲酸钠与NaOH、Cu(OH)2悬浊液混合共热发生氧化反应;D、2,2﹣二甲基﹣1﹣丙醇与浓硫酸共热发生分子间反应.解答:解:A、溴乙烷与NaOH水溶液共热生成乙醇、溴化钠和水,属于取代反应;B、油脂与NaOH水溶液共热生成高级脂肪酸钠和甘油,属于取代反应;C、甲酸钠与NaOH、Cu(OH)2悬浊液混合共热生成碳酸钠、氧化亚铜和水,属于氧化反应;D、2,2﹣二甲基﹣1﹣丙醇与浓硫酸共热发生分子间反应生成醚,属于取代反应;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有机物的性质与反应类型,难度不大,注意D选项,醇消去反应的条件:与羟基所连碳原子相邻的碳原子有氢原子时,才可发生消去反应.6.下列有机物的命名及名称书写均正确的是()A.CH2BrCH2Br 二溴乙烷B.CH3CH(NH2)CH2COOH 3﹣氨基丁酸C.硬酯酸甘油脂D.2,2﹣二甲基﹣3﹣丁醇考点:常见元素的名称、符号、离子符号.分析:A、卤代烃的命名中,必需标明卤素原子所在的位置;B、氨基酸的命名一羧基为母体,需要标出氨基的位置;C、硬脂酸甘油酯为饱和三元酯;D、醇类的命名选取距离羟基最近的一端命名为1号碳.解答:解:A、CH2BrCH2Br为卤代烃,Br原子分别在1、2号碳上,正确命名为1,2﹣二溴乙烷,故A错误;B、3﹣氨基丁酸符合氨基酸的命名,故B正确;C、硬脂酸甘油酯,属于酯类,命名中出现错字“脂”,故C错误;D、为丁醇,羟基在2号碳上,正确命名为3,3﹣二甲基﹣2﹣丁醇,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卤代烃的命名、醇类的命名以及酯类的命名,难度不大,掌握各种的命名原则是解决本题的关键,注意“酯”和“脂”的区别.7.下列各种化合物中,能发生酯化、还原、加成、消去四种反应的是()A.CH3﹣CH=CH﹣CHOB.png_iVBORw0KGgoAAAANSUhEUgAAAIIAAAAjCAYAAABYQ9K2AAAAAXNSR0IArs4c6QAAAARnQU1BAA Cxjwv8YQUAAAAJcEhZcwAADsMAAA7DAcdvqGQAAAJYSURBVHhe7ZeBkYQgDEWty4Ksx2psxmI4QaJfBIWFLNmb vJnMjgGSvySiDkZRNrQRFMdPNcIwDBdDSv01YMwwbqlfCjJVRYhtYGyzY7TcfCk6WiNXGfC0gTjGXQApOjiQqwyQUg ApOjiQqwwoKUDKWvAUB8cwb2hSkasMeNpAHEvNa1UAKTo4kKsMkFIAKTo4kKsMkFIAKTo4kKssILaJoe8bBZCiozVyl UWwG4mGlPprwJhh3FK/FGSqUr7OTzaClLtK6t39CdoIFWgjdEYboT3aCBV oI3RGG6E92ggVaCN0RhuhPdoIFWgjKP+On2s EexeS0TX9op9I+WsJ4+Iv+omUXwoRVYuZQPQ4r8ass5nmxczj6R+G0dghOzbC/GGcjXVzYOMjlJMIx4mU/1P662hfo6syv8A F9qzz6BaTz13fAq1OAK5rjdUQA/05c2rproOpRqBsnzhMi78GbHLvl9YICGsBPH118NXoVLZMm1B/lDwgvRFS1oqcWGFut CoYa3Qoc4tzk0T+oLWcRoitCy1Gyo/krqU8T5biaYxIzQn9lOvJEM4aHZn2xdP2GvKMm/fWbcfLybvoXOyfeCM1J2dtLj11cNb oVNby2FnXfXyLmXNK5JCzuVwFQLrqYKwRKPOfJLEXETv2wYvIOs+v3VtCuJFv10R1AQL66eCr0VWZ67hwsk1+Hkcuy e14uidZpv2ZFNVcgY1JhpT6a0nFLfUXw1Sju6rj2UFGAfdAp98fUeF87ET4pFEawlCjtrdJyJZkunSuIg5fI5ZGoCPn/pxSpHCtk TF/SuQLlHeFcXwAAAAASUVORK5CYILoj4HkvJjnvZE=C.HOCH2﹣CH2﹣CH=CH﹣CHO D.考点:聚合反应与酯化反应;取代反应与加成反应.专题:有机反应.分析:能发生酯化反应应具有醇羟基或羧基;还原反应是可以加氢或去氧的反应、加成反应是不饱和碳原子和其他原子或原子团结合使化学键断裂的反应、消去反应是有机物分子中消去一个小分子形成含不饱和键的化合物.解答:解:A、CH3﹣CH=CH﹣CHO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和醛基官能团,不能发生酯化反应,消去反应,能发生加成反应,还原反应,故A错误;B、结构简式中含醇羟基,能发生酯化反应,消去反应,不能发生加成反应,故B错误;C、分子中含有醇羟基、碳碳双键、醛基,能发生酯化反应、还原反应、加成反应、消去反应,故C正确;D、分子中含醇羟基、羰基、醛基,不能发生消去反应,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有机反应的基本类型判断,主要是官能团的分析判断,决定物质的化学性质的应用,题目难度中等.8.设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标准状况下,2.24 L甲醛中含氧原子数目为0.1N AB.标准状况下,2.24 LCCl4中含Cl原子数目大于0.4N AC.常温常压下,1 mol羟基所含的电子数为9N AD.常温常压下,10 g 46%酒精水溶液中含氧原子总数为0.1N A考点:阿伏加德罗常数.分析:A、求出甲醛的物质的量,然后根据1mol甲醛中含1mol氧原子来分析;B、标况下,四氯化碳为液态;C、羟基不带电荷;D、46%酒精水溶液中,除了酒精含氧原子,水也含氧原子.解答:解:A、标况下,2.24L甲醛的物质的量为0.1mol,而1mol甲醛中含1mol氧原子,故0.1mol甲醛含0.1mol氧原子即0.1N A个,故A正确;B、标况下,四氯化碳为液态,而对于液体来讲,相同状态下,液体分子之间的间距小于气体,故1mol四氯化碳的体积肯定小于22.4L,则2.24L四氯化碳的物质的量大于0.1mol,故含有的氯原子的个数大于0.4N A个,故B正确;C、羟基不带电荷,1mol羟基含9mol电子即9N A个,故C正确;D、溶剂水中含有氧原子,10g92%酒精水溶液含氧原子总数大于0.2N A,故D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阿伏伽德罗常数的有关计算,熟练掌握公式的使用和物质的结构是解题关键,难度不大.9.科学家最近在﹣100℃的低温下合成一种烃X,此分子的模型如图(图中的连线表示化学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X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B.X是一种在常温下能稳定存在的液态烃C.X分子中在同一平面上的碳原子最多5个D.充分燃烧等质量的X和甲烷,X消耗氧气多考点:球棍模型与比例模型;有机物的结构式.专题:有机物分子组成通式的应用规律.分析:由结构简式可知,X为C5H4,分子中含2个C=C键,结合烯烃的性质来解答.解答:解:由结构简式可知,X为C5H4,分子中含2个C=C键,A.分子中含2个C=C键,能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能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故A 正确;B.在﹣100℃的低温下合成一种烃X,则常温下不能稳定存在,故B错误;C.分子中5个碳原子形成的构型为正四面体,5个原子不共面,在同一平面上的碳原子最多3个,故C错误;D.充分燃烧等质量的X和甲烷,×2>×6,则甲烷消耗氧气多,故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有机物的结构与性质,注意把握图中结构简式中含C=C键,明确烯烃的性质即可解答,题目难度不大.10.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乙酸乙酯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CH3COOCH2CH3+OH﹣CH3COO﹣+CH3CH2O﹣+H2OB.向CH2BrCOOH中加入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并加热:CH2BrCOOH+OH﹣CH2BrCOO﹣+H2OC.苯酚钠溶液中通入少量二氧化碳:CO2+H2O+2C6H5O﹣→2C6H5OH+2CO32﹣D.乙醛溶液与新制氢氧化铜碱性悬浊液共热CH3CHO+2Cu(OH)2+OH﹣CH3COO ﹣+Cu2O↓+3H2O考点:离子方程式的书写.专题:离子反应专题.分析:A.发生酯化反应生成乙酸钠、乙醇、水;B.﹣Br发生水解,﹣COOH发生中和反应;C.反应生成苯酚钠和碳酸氢钠;D.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乙酸盐、氧化亚铜、水.解答:解:A.乙酸乙酯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离子反应为CH3COOCH2CH3+OH﹣CH3COO﹣+CH3CH2OH+H2O,故A错误;B.向CH2BrCOOH中加入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并加热的离子反应为CH2BrCOOH+2OH﹣CH2OHCOO﹣+H2O+Br﹣,故B错误;C.苯酚钠溶液中通入少量二氧化碳的离子反应为CO2+H2O+C6H5O﹣→C6H5OH+HCO3﹣,故C错误;D.乙醛溶液与新制氢氧化铜碱性悬浊液共热的离子反应为CH3CHO+2Cu(OH)2+OH﹣CH3COO﹣+Cu2O↓+3H2O,故D正确;点评:本题考查离子方程式的正误判断,为高频考点,把握发生的反应及离子反应的书写方法为解答的关键,侧重有机物性质及反应的考查,综合性较强,题目难度不大.11.一定条件下某有机分子可发生如图所示的变化,下列关于两物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分子式相同,互为同分异构体B.均可发生加聚反应、氧化反应C.均含有苯环,都是苯的同系物D.分子中所有碳原子均可能处于同一平面上考点: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分析:两种分子式相同,互为顺反异构,含有碳碳双键,可发生加成、加聚和氧化反应,结合苯、乙烯的结构特点解答该题.解答:解:A.两种物质的分子式相同,都为C16H16,为顺反异构,故A正确;B.含有碳碳双键,可发生加成、加聚和氧化反应,故B正确;C.含有苯环,但侧链含有不饱和键,不是苯的同系物,故C错误;D.分子中含有苯环和碳碳双键,具有苯、乙烯的结构特点,则两物质分子中所有碳原子可能处于同一平面上,故D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为高考常见题型和高频考点,侧重于学生的分析能力的考查,本题注意把握有机物的结构特点,难度不大.12.下列实验中,可以不用温度计的是()A.制乙烯B.制溴苯C.制硝基苯D.石油分馏考点:计量仪器及使用方法.专题:化学实验常用仪器.分析:A.乙醇和浓硫酸在170℃的条件下发生消去反应生成乙烯;B.由苯制取溴苯,在苯中加入少量的铁粉就可以反应;C.苯和浓硝酸之间发生取代反应制硝基苯,须在50﹣60℃下发生反应;D.石油分馏是指通过石油中含有的物质的沸点不同而使各种物质分离开的一种方法.解答:解:A.乙醇和浓硫酸在170℃的条件下发生消去反应生成乙烯,需要温度计测量反应液的温度,故A错误;B.由苯制取溴苯,在苯中加入少量的铁粉就可以反应,不需要加热,无需温度计,故B正确;C.苯、浓硫酸、浓硝酸在50﹣60℃的水浴中反应生成硝基苯,需要温度计测量水浴的温度,故C错误;D.石油的分馏,水银温度计测定的是馏分蒸汽的温度,温度计的水银球在蒸馏烧瓶支管处,故D错误;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温度计的使用,掌握实验室制取乙烯、硝基苯、溴苯以及石油的分馏的实验条件是解答的关键,题目难度不大.13.下列实验装置或操作正确的是()A.除去附着在铁屑表面的铝B.实验室制取乙酸乙酯C.实验室制乙烯D.分离酒精和水考点: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分析:A.Fe与NaOH溶液不反应,Al与NaOH溶液反应,则溶解后过滤即可;B.导管在碳酸钠溶液液面下,可发生倒吸;C.制备乙烯测定反应液的温度为170℃;D.酒精与水不分层.。
一、单项选择题 (每题 3 分,共 48 分 )1.以下有机物的命名正确的选项是A.3, 4,5-三甲基己烷B. 2 , 3-二甲基 -3- 乙基 -4-戊烯C. 1, 8-二硝基萘D. 3- 甲基 -5-乙基 -1-己炔2.以下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 铬原子的电子排布式:ls22s22p63s23p63d44s2B. Na 、 Mg 、 Al 的第一电离能渐渐增大C.碳原子的轨道表示式:D. N 、O、 F 的电负性渐渐增大3.固体融化时,一定损坏非极性共价键的是A. 冰B. 晶体硅C.溴 .D.二氧化硅4.以下举措中,必定能使化学均衡挪动的是A. 改变温度B. 改变压强C.使用催化剂D.改变容器体积5.某化合物有碳、氢、氧三种元素构成,其红外光谱图有C-H键、 C=O键、 C-O键的振动汲取,该有机物的相对分子质量是60,则该有机物的构造简式是A. CH 3COOCH 3B.HCOOCH 3C.CH3 CH(OH)CH 3D.CH 3CH2OCH 36.以下对于晶体的说法中,不正确的选项是①晶体中原子呈周期性有序摆列,有自范性;而非晶体中原子摆列相对无序,无自范性②含有金属阳离子的晶体必定是离子晶体③共价键可决定分子晶体的熔、沸点④Mg的晶格能远比NaCl大,这是由于前者离子所带的电荷数多,离子半径小⑤晶胞是晶体构造的基本单元,晶体内部的微粒按必定规律作周期性重复摆列⑥晶体尽可能采纳密切聚积方式,以使其变得比较稳固⑦干冰晶体中,一个CO2分子四周有12 个CO2分子紧邻;CsCl和NaCl晶体中阴、阳离子的配位数都为6A. ①②③B. ②③④C.④⑤⑥D. ②③⑦7.下表是某饼干包装袋上的说明:品名苏打饼干面料、鲜鸡蛋、精华食用植物油、白沙糖、奶油、食盐、配料苏打保质期12 个月生产日期2018年2月1日以下说法不正确的选项是A. 精华食用植物油能使溴水和酸性KMnO 4溶液退色B.白沙糖属于双糖,在人体内水解而转变为单糖C.向该苏打饼干粉末上滴加KI 溶液可出现蓝色D.葡萄糖与白沙糖不是同分异构体,也不是同系物8.某一溴代烷的同分异构体水解后的产物在红热铜丝催化下,最多可被空气氧化生成 4 种不一样的醛,该一溴代烷的分子式可能是A.C 3H 7BrB.C 4H 9BrC.C 5H 11BrD.C 6H13Br9.如图是某分子的比率模型,黑色的是碳原子,白色的是氢原子,灰色的是氧原子。
河北省武邑县2016-2017学年高二化学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本试题分第I卷和第II卷两部分。
试卷满分为100分。
考试时间为90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a-23 S-32 Cl-35.5第I卷(选择题共55分)一、本卷包括25小题,1-20每题2分,21-25每题3分,共55分。
1.化学与社会、生产、生活密切相关。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福尔马林可用作食品的保鲜剂B.把浸泡过KMnO4溶液的硅藻土放在水果箱里可延长水果的保鲜期C.变质的油脂有难闻的气味是因为油脂发生了加成反应D.煤的干馏可得煤油、石蜡和沥青【答案】B2.下列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A.羟基的电子式为: B.乙醇的实验式为,CH3CH2OHC.丙烷的键线式:D.丙烷分子的球棍模型:【答案】D【解析】A.羟基的电子式为:,A错误;B.乙醇的实验式为:C2H6O,B错误;C.丙烷的键线式:,C错误;D.丙烷分子的球棍模型:,D正确,答案选D。
【点睛】注意掌握常见有机物化学用语的书写,易错选项是B、C和D,注意实验式、键线式和比例模型以及球棍模型的区别。
3.下列有机物的命名正确的是()A.2-甲基丁烷 B.CH2=CH-CH=CH2 1,3-二丁烯C.3-甲基苯酚 D.1,3,4-三甲苯【答案】A【解析】A.有机物的名称是2-甲基丁烷,A正确;B.有机物CH2=CH-CH=CH2的名称是1,3-丁二烯,B错误;C.有机物的名称是邻甲基苯酚,C错误;D.名称是1,2,4-三甲苯,D错误,答案选A。
【点睛】有机物系统命名中常见的错误有:①主链选取不当(不包含官能团,不是主链最长、支链最多);②编号错(官能团的位次不是最小,取代基位号之和不是最小);③支链主次不分(不是先简后繁);④“-”、“,”忘记或用错。
4.下列物质中,没有顺反异构体的是( )A.2-丁烯 B.1,2-二氯乙烯 C.2-甲基-2-丁烯 D.2-氯-2-丁烯【答案】C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甲苯分子中的7个碳原子一定在同一平面上B.2-丁烯分子中4个碳原子可能在同一条直线上C.乙烷分子中碳原子和全部氢原子可能在同一平面上D.丙烷分子中3个碳原子一定在同一条直线上【答案】A【解析】A、苯是平面结构,甲苯中甲基C原子处于苯中H原子的位置,甲苯分子中7个碳原子都在同一平面,A正确;B、2-丁烯分子中,键角约为120°,若为顺式结构,碳原子不可能共线,若为反式结构,2个不饱和C原子连接的甲基碳原子,分别处在两条平衡直线上,B错误;C、乙烷分子中含有2个甲基,具有甲烷的四面体结构,所以原子不可能处于同一平面,C错误;D、丙烷中CH2具体四面体结构,分子中两个甲基位于四面体的顶点上,CH2中C原子处于四面体中心,三个C原子呈角形,D错误;答案选A。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处处留心皆知识,生活中遇到下列问题,不涉及到化学变化的是()A.蜂蚁蛰咬处涂抹稀氨水可解痛痒B.用四氯化碳可擦去圆珠笔油C.自来水厂用液氯消毒D.可用食醋洗掉水垢2.下列化学用语中,表示正确的是()A.2s的电子云模型是:B.肽键的结构式为:C.H2S分子的球棍模型为:D.最外层电子排布式为ns2np3对应的轨道表示式为:3.下列有机物系统命名正确的是()A.2-甲基-氯丙烷B.2-甲基-3-丁烯C.2,4,4-三甲基戊烷D.2,3-二甲基-4-乙基己烷4.乙烷、乙炔分子中碳原子间的共用电子对数目分别是1、3,则C20H32分子中碳原子间的共用电子对数目可能为()A.20B.24 C.25D.775.下列各项中,左、右两边说明的逻辑关系正确的是()6.如图所示的试管内,已知一层是水,另一层是有机物,下列操作肯定能确定哪一层是水层的为()①取上层液体放在另一试管Q中,向Q中加水,若不分层则上层是水②向试管中加溴水,振荡静置后呈仍为无色的是水层③直接向试管中加水,振荡,高度增加的液体层是水层④向试管中加酒精,高度增加的液体层是有机层A.①③B.①②③C.②④D.①②③④7.下列关于有机物的说法错误的是()A.硬脂酸与软脂酸互为同系物B.植物油、矿物油的主要成分都是高级脂肪酸甘油酯C.蔗糖、淀粉都属于非还原性糖,它们水解的最终产物都含有葡萄糖D.甲烷的二氯代物只有1种,新戊烷的二氯代物有2种8.将含O2和CH4的混合气体充入有23.4gNa2O2的密闭容器中,电火花点燃,反应结束后,容器内于150℃时压强约为0。
将残留物溶于水,无气体逸出。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原混合气体中O2和CH4体积比为2︰1 B.原混合气体中O2和CH4体积比为1︰1C.残留固体中只有Na2CO3D.残留固体中只有Na2CO3和NaOH9.把一升含乙烯和氢气的混和气体通过镍催化剂,使乙烯和氢气发生加成反应,完全反应后,气体体积变为y升(气体体积均在同温同压下测定),若乙烯在1升混和气体中的体积分数为x%,则x和y的关系一定不正确的是()A.y=1·x% B.y=(1-1·x%)C.y=1·x%=0.5 D.y=(1-1·x%)<0.510.将0.2mol两种气态组成的混合气完全燃烧后得到6.72升二氧化碳(标准状况下)和7.2克水,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OCH 3O C OH CH(CH 3)2A .一定有乙烷B .一定有甲烷C .一定没有甲烷D .一定没有乙烷11.有机物M 的结构简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M 中不含有手性碳原子B .M 中所有碳原子均可能在同一平面C .M 可以发生加成、取代、消去等反应D .1mol M 常温下最多可以与3 mol NaOH 反应12.苯乙烯在一定条件下能和氢气完全加成,加成产物的一溴取代物有( ) A .7种 B .6种 C .5种D .4种13.对于分子NO 2O 2N ,苯环上的二氯取代物共有多少种( ) A .7种B .8种C .9种D .10种14.脑白金主要成分的结构简式如图所示,下列对脑白金主要成分的推论肯定正确的是( ) A .该分子含有一个肽键,属于二肽 B .该物质能发生水解反应 C .该物质不能与溴水反应D .其官能团和营养成分与葡萄糖相同15.始祖鸟烯形状宛如一只展翅低头飞翔的鸟,其键线式结构表示如下图,其中R 1、R 2为烷烃基。
2017-2018学年河北省衡水市武邑中学高二(下)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一、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60分)1.食品卫生与身体健康密切相关,下列做法会导致食品对人体有害的是()①在沥青公路上翻晒粮食②香肠中加过量亚硝酸钠以保持肉类新鲜③用生活用煤直接烧烤鸡、鸭④用“瘦肉精”(一种含激素的饲料)喂饲生猪⑤用小苏打做发酵粉做面包⑥用福尔马林保鲜鱼肉等食品.A.①②③④⑥ B.①②③④⑤⑥ C.①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④2.下列表示物质结构的化学用语或模型正确的是()A.羟基的电子式:B.CH4分子的球棍模型:C.乙烯的实验式:CH2 D.苯乙醛结构简式:3.下列物质全部属于纯净物的是()A.福尔马林、白酒、食醋B.甘油、氯仿、乙醇钠C.苯、汽油、无水乙醇D.二氯乙烷、聚氯乙烯、苯酚4.下列有机反应属于同一反应类型的是()A.苯制溴苯、乙烯制乙醇B.甲烷制一氯甲烷、苯制硝基苯C.乙醇制乙醛、乙醇和乙酸制乙酸乙酯D.苯制环己烷、乙酸乙酯水解5.某有机物X可能发生水解反应,水解产物为Y和Z.同温同压下,相同质量的Y和Z 的蒸气所占的体积相同,化合物X可能是()A.乙酸丙酯B.丙酸乙酯C.乙酸甲酯D.乙酸乙酯6.完全燃烧相同质量的下列各烃,消耗氧气最多的是()A.CH4 B.C2H4 C.C2H2 D.C6H147.若要除去下列有机物中混入的杂质(括号中为杂质),所选用的方法不正确的是()A.乙醇(水):加入新制的生石灰,然后蒸馏B.苯(苯酚):加入氢氧化钠,然后分液C.乙炔(乙烯):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洗气D.乙酸乙酯(乙酸):加入饱和碳酸钠溶液,然后分液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凡能发生银镜反应的有机物一定是醛B.在氧气中燃烧时只生成CO2和H2O的物质一定是烃C.苯酚有弱酸性,俗称石炭酸,因此它是一种羧酸D.在酯化反应中,羧酸脱去羧基中的羟基,醇脱去羟基中的氢而生成水和酯9.玻璃器皿上沾有一些用水洗不掉的残留物,其洗涤方法不正确的是()A.残留在试管内壁上的碘,用酒精洗涤B.残留有苯酚的试剂瓶,用酒精洗涤C.沾附在试管内壁上的油脂,用热碱液洗涤D.做银镜反应后试管内壁上的银镜,用稀氨水洗涤10.下列各物质中既能发生消去反应又能催化氧化,并且催化氧化的产物能够发生银镜反应的是()A.B.C.D.11.某有机化合物3.1g完全燃烧生成4.4g CO2和2.7gH2O,无其它物质生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化合物肯定含O元素B.该化合物可能不含O元素C.该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肯定为3lD.该化合物的结构只有一种12.由2﹣氯丙烷为主要原料制取1,2﹣丙二醇CH3CH(OH)CH2OH时,经过的反应为()A.加成﹣消去﹣取代B.取代﹣加成﹣消去C.取代﹣消去﹣加成D.消去﹣加成﹣取代13.用一种试剂鉴别苯酚、1﹣己烯、碘化钾溶液、苯四种液体,应选用()A.盐酸B.溴水C.FeCl3溶液D.四氯化碳14.有机物分子中基团间的相互影响会导致化学性质不同.下列叙述不能说明上述观点的是()A.甲苯与硝酸作用可得到2,4,6﹣三硝基甲苯,而苯与硝酸作用得到硝基苯B.甲苯可以是高锰酸钾溶液退色,而甲烷不能C.乙烯可发生加成反应,而乙烷不能D.苯酚能与NaOH溶液反应,而乙醇不能15.有机物A的结构简式如图,下列关于A的性质叙述中,错误的是()A.A不能发生水解反应B.A能与碳酸钠溶液反应C.A与氢氧化钠溶液完全反应时,两者物质的量之比是1:3D.A既能与羧酸反应,又能与醇反应16.下列各项中的两种物质无论以何种比例混合,只要混合物的总物质的量一定.则完全燃烧时生成水的质量和消耗O2的质量均不变的是()A.C3H6、C3H8O B.C3H6、C2H6O C.C2H2、C6H6 D.CH4、C2H4O217.某有机物的结构式如图,在一定条件下可能发生的反应有()①加成②水解③酯化④氧化⑤中和⑥消去.A.②③④ B.①③⑤⑥ C.①③④⑤ D.②③④⑤⑥18.黄曲霉素分子结构式如图所示.跟1mol该化合物起反应的H2或NaOH的最大值分别是()A.6 mol,2 mol B.7 mol,2 mol C. 6 mol,1 mol D.7 mol,1 mol19.膳食纤维具有突出的保健功能,是人体的“第七营养素”.木质素是一种非糖类膳食纤维.其单体之一﹣﹣芥子醇结构简式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芥子醇的说法正确的是()A.芥子醇分子中有两种含氧官能团B.芥子醇分子中所有碳原子不可能在同一平面上C. 1 mol芥子醇与足量浓溴水反应,最多消耗3 mol Br2D.芥子醇能发生的反应类型有氧化、取代、加成20.普拉西坦(如图)是一种能改善记忆、抗健忘的中枢神经药.下列关于普拉西坦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一氯取代物有3种B.分子式为C7H10O2NC.可发生氧化反应D.可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二、解答题(共3小题,满分40分)21.(12分)(2015春•衡水校级月考)为测定某有机化合物A的结构,进行如下实验:(一)分子式的确定(1)将有机物A置于氧气流中充分燃烧,实验测得:碳的质量分数是64.86%,氢的质量分数是13.51%,则该物质中各元素的原子个数比n(C):n(H):n(O)=(2)用质谱仪测定该有机化合物,质谱图如图所示,该物质的分子式是(二)结构式的确定(3)A的红外光谱图上有C﹣H键、O﹣H键、C﹣O键的振动吸收峰.根据价键理论,预测A属于类物质,共有种结构.(4)A的核磁共振氢谱有两个峰,则A的结构简式为(三)性质实验(5)A脱水可生成B,在一定条件下,B可合成塑料C,请写出B转化为C的化学方程式:22.(10分)(2015春•衡水校级月考)有机物对香豆酸()主要用于制备香辛樱桃、杏、蜂蜜等香料.(1)写出对香豆酸的分子式(2)下列关于对香豆酸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能与NaOH溶液反应b.能发生加成、取代、银镜反应c.加金属钠,有氢气生成d.加FeCl3溶液,溶液显紫色(3)对香豆酸的某种同分异构体丁,其可通过如图转化关系制得.①甲→乙的反应类型②丙→丁的反应化学方程式:(4)有机物戊与丁互为同分异构体,且满足以下特点:①是苯的对位取代物②能与NaHCO3反应放出气体③能发生银镜反应请写出化合物戊的结构简式(任写一个即可).23.(18分)(2015春•衡水校级月考)有机物W~H 有如下的转化关系.已知W、B、G、H分子中均含有苯环,且苯环上的取代基处于对位,W、A、B、D、H分子中均含有羧基,H分子中还含有醛基,A分子中含有2个甲基,X为卤素原子.已知: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1)反应①、②分别属于反应、反应(填有机反应类型)D 中除羧基外的另一官能团的名称是(2)B的结构简式(3)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是(4)若,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是(5)H有多种同分异构体,且满足下列3个条件(1)遇FeCl3显紫色(2)苯环上一取代物有两种(3)除苯环外无其它环状结构(4)能发生银镜反应请写出符合上述条件所有物质的结构简式.2014-2015学年河北省衡水市武邑中学高二(下)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60分)1.食品卫生与身体健康密切相关,下列做法会导致食品对人体有害的是()①在沥青公路上翻晒粮食②香肠中加过量亚硝酸钠以保持肉类新鲜③用生活用煤直接烧烤鸡、鸭④用“瘦肉精”(一种含激素的饲料)喂饲生猪⑤用小苏打做发酵粉做面包⑥用福尔马林保鲜鱼肉等食品.A.①②③④⑥ B.①②③④⑤⑥ C.①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④考点:常见的食品添加剂的组成、性质和作用.专题:化学应用.分析:①沥青含有很多的致癌物质;②根据亚硝酸钠有毒进行分析;③煤中含有硫,燃烧会释放二氧化硫气体;④猪肉中残留的激素对人有害;⑤根据碳酸钠会与有机酸反应产生二氧化碳进行分析;⑥福尔马林主要含有甲醛,甲醛有毒.解答:解:①沥青是碳数很高的固态烃及其衍生物,是石油分馏剩余的产物,含有很多的致癌物与杂质,不利于人身体健康,故①正确;②亚硝酸钠(NaNO2)外观极像食盐,误食亚硝酸钠,会使人中毒死亡,过量的亚硝酸钠能对人体产生危害,故②正确;③煤燃烧会释放二氧化硫气体,二氧化硫会与食物结合生成有毒物质,故③正确;④“瘦肉精”是国家禁止使用的,猪肉中残留的激素对人有害,故④正确;⑤碳酸钠和有机酸反应产生的二氧化碳会使蒸出的馒头疏松多孔,对人体无害,故⑤错误;⑥福尔马林主要含有甲醛,甲醛有毒,用福尔马林保鲜的鱼肉等食品,食用后能对人体产生危害,故⑥正确;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对人体有害的物质,难度不大,平时注意知识的积累.2.下列表示物质结构的化学用语或模型正确的是()A.羟基的电子式:B.CH4分子的球棍模型:C.乙烯的实验式:CH2 D.苯乙醛结构简式:考点:电子式、化学式或化学符号及名称的综合.专题:化学用语专题.分析:A、根据阴离子电子式的书写方法来判断;B、根据球棍模型和比例模型知识来回答;C、实验式即为最简式;D、醛基的结构简式为﹣CHO.解答:解:A、氢氧根离子中,氢原子和氧原子之间通过共价键相连,电子式为,羟基电子式为,故A错误;B、该模型是甲烷分子的比例模型,不是球棍模型,故B错误;C、乙烯的实验式为CH2,故C正确;D、苯乙醛的结构简式为,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是一道关于化学式、电子式以及化学符号的书写知识的综合考查题,难度不大,注意知识的积累是关键.3.下列物质全部属于纯净物的是()A.福尔马林、白酒、食醋B.甘油、氯仿、乙醇钠C.苯、汽油、无水乙醇D.二氯乙烷、聚氯乙烯、苯酚考点:混合物和纯净物.分析: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混合物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物质.解答:解:A.福尔马林是甲醛的水溶液,属于混合物,白酒的主要成分是乙醇和水,属于混合物,食醋的主要成分是乙酸和水,属于混合物,故A错误;B.甘油、氯仿、乙醇钠都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属于纯净物,故B正确;C.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属于纯净物,汽油主要是由C4~C10各种烃类组成,是混合物,无水乙醇是纯度达到99%以上的乙醇,故C错误;D.二氯乙烷、苯酚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属于纯净物,聚氯乙烯的聚合度不是定值,它一般是由几万到几十万的不定数,所以说它是混合物,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分类方法,解答时要分析物质的元素组成和物质组成,然后再根据各类物质概念的含义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4.下列有机反应属于同一反应类型的是()A.苯制溴苯、乙烯制乙醇B.甲烷制一氯甲烷、苯制硝基苯C.乙醇制乙醛、乙醇和乙酸制乙酸乙酯D.苯制环己烷、乙酸乙酯水解考点: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有机化学反应的综合应用.分析:A.苯中的H被Br取代,乙烯与水发生加成反应生成乙醇;B.甲烷中H被Cl取代,苯中H被硝基取代;C.乙醇氧化生成乙醛,乙醇和乙酸发生酯化反应生成乙酸乙酯;D.苯与氢气加成反应生成环己烷,乙酸乙酯水解生成乙酸和乙醇.解答:解:A.苯中的H被Br取代,乙烯与水发生加成反应生成乙醇,分别为取代、加成反应,故A不选;B.甲烷中H被Cl取代,苯中H被硝基取代,均为取代反应,故B选;C.乙醇氧化生成乙醛,乙醇和乙酸发生酯化反应生成乙酸乙酯,分别为氧化、取代反应,故C不选;D.苯与氢气加成反应生成环己烷,乙酸乙酯水解生成乙酸和乙醇,分别为加成、取代反应,故D不选;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有机物的结构与性质,为高频考点,把握官能团与性质的关系、有机反应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应用能力的考查,题目难度不大.5.某有机物X可能发生水解反应,水解产物为Y和Z.同温同压下,相同质量的Y和Z的蒸气所占的体积相同,化合物X可能是()A.乙酸丙酯B.丙酸乙酯C.乙酸甲酯D.乙酸乙酯考点:酯的性质;化学方程式的有关计算.专题:有机反应.分析:分子中含有n个C原子的饱和一元醇的相对分子质量与分子中含有(n﹣1)个C原子的饱和一元羧酸的相对分子质量相等,则:M r(C n H2n+2O)=M r[C(n﹣1)H2(n﹣1)O2],为14n+18;同温同压下,相同质量的Y和Z的蒸气所占的体积相同,根据阿伏加德罗定律可得Y和Z的物质的量相等,进一步推得Y和Z的相对分子质量相等.解答:解:同温同压下,相同质量的Y和Z的蒸气所占体积相同,根据阿伏加德罗定律可得Y和Z的物质的量相等,进一步推得Y和Z的相对分子质量相等.A、乙酸丙酯水解生成乙酸和丙醇,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60,故A正确;B、丙酸乙酯水解生成丙酸和乙醇,其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74和46,故B错误;C、乙酸甲酯水解生成乙酸和甲醇,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60和32,故C错误;D、乙酸乙酯水解生成乙酸和乙醇,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60和46,故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的是酯的水解,掌握酯的水解的性质,判断产物是做本题的关键.6.完全燃烧相同质量的下列各烃,消耗氧气最多的是()A.CH4 B.C2H4 C.C2H2 D.C6H14考点:化学方程式的有关计算.专题:烃及其衍生物的燃烧规律.分析:相同质量的各烃完全燃烧,耗氧量取决于H元素的质量分数,分子中H元素的质量分数越高,耗氧量越大,计算分子中C原子与H原子数目之比,相同C原子,H原子数目越大,H元素质量分数越大,据此解答.解答:解:解:由C~O2~CO2,4H~O2~2H2O进行比较,消耗1molO2,需要12gC,而消耗1molO2,需要4gH,可知有机物含氢量越大,等质量时消耗的O2越多,四个选项中CH4的含氢量最大,等质量时消耗的氧气应最多.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有机物耗氧量的判断,题目难度不大,本题可比较C、H原子消耗氧气的关系,利用关系式计算较为简单.7.若要除去下列有机物中混入的杂质(括号中为杂质),所选用的方法不正确的是()A.乙醇(水):加入新制的生石灰,然后蒸馏B.苯(苯酚):加入氢氧化钠,然后分液C.乙炔(乙烯):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洗气D.乙酸乙酯(乙酸):加入饱和碳酸钠溶液,然后分液考点:物质的分离、提纯的基本方法选择与应用.专题: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A.水和生石灰反应,乙醇易挥发,可用蒸馏的方法分离;B.苯酚与NaOH反应生成可溶于水的苯酚钠;C.乙炔和乙烯都能与酸性高锰酸钾反应;D.乙酸与碳酸钠反应,乙酸乙酯不溶于饱和碳酸钠溶液.解答:解:A.水和生石灰反应生成氢氧化钙,乙醇易挥发,可用蒸馏的方法分离,故A 正确;B.苯酚与NaOH反应生成可溶于水的苯酚钠,苯和水互不相溶,可用分液的方法分离,故B正确;C.乙炔和乙烯都能与酸性高锰酸钾反应,不能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分离,故C错误;D.乙酸与碳酸钠反应而被吸收,乙酸乙酯不溶于饱和碳酸钠溶液,可用饱和碳酸钠溶液分离,故D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物质的分离,题目难度不大,本题注意把握物质的性质的异同,为解答该类题目的关键.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凡能发生银镜反应的有机物一定是醛B.在氧气中燃烧时只生成CO2和H2O的物质一定是烃C.苯酚有弱酸性,俗称石炭酸,因此它是一种羧酸D.在酯化反应中,羧酸脱去羧基中的羟基,醇脱去羟基中的氢而生成水和酯考点: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专题:有机反应.分析:A.含﹣CHO的有机物可发生银镜反应;B.烃的含氧衍生物、烃类物质燃烧均生成CO2和H2O;C.苯酚含酚﹣OH;D.酯化反应中,羧酸与醇发生酯化反应生成酯和水,醇失去H,羧酸失去﹣OH.解答:解:A.含﹣CHO的有机物可发生银镜反应,如醛类、葡萄糖、甲酸、甲酸某酯等,故A错误;B.烃的含氧衍生物、烃类物质燃烧均生成CO2和H2O,如乙醇、乙烷等,故B错误;C.苯酚含酚﹣OH,具有酸性,但不含﹣COOH,则不属于羧酸,故C错误;D.酯化反应中,羧酸与醇发生酯化反应生成酯和水,羧酸脱去羧基中的羟基,醇脱去羟基中的氢,示踪原子法可说明断键,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有机物的结构与性质,为高频考点,把握常见有机物的性质及发生的反应为解答的关键,侧重有机物性质及反应类型的考查,选项A为易错点,题目难度不大.9.玻璃器皿上沾有一些用水洗不掉的残留物,其洗涤方法不正确的是()A.残留在试管内壁上的碘,用酒精洗涤B.残留有苯酚的试剂瓶,用酒精洗涤C.沾附在试管内壁上的油脂,用热碱液洗涤D.做银镜反应后试管内壁上的银镜,用稀氨水洗涤考点:化学仪器的洗涤、干燥.专题: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A.碘单质易溶于酒精,可以用酒精洗去残留在试管内壁上的碘;A.苯酚易溶于酒精,可用酒精洗涤残留在试剂瓶上的苯酚;C.碱溶液能和油脂反应,可用热碱液洗涤沾附在试管内壁上的油脂;D.银单质与氨水不反应,无法洗去试管内壁上的银镜.解答:解:A.碘溶于酒精的性质,所以可用酒精清洗残留有碘的试管,故A正确;B.苯酚易溶于酒精,所以残留有苯酚的试管,可用酒精洗涤,故B正确;C.碱溶液能和油脂反应,所以沾附在试管内壁上的油脂,可用热碱液洗涤,故C正确;D.银单质与氨水不反应,所以无法用氨水洗去做银镜反应后试管内壁上的银镜,可用稀硝酸洗涤,故D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方法的判断、试管的洗涤方法,题目难度不大,注意掌握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方法,明确实验室中洗涤试管上的残留物的方法,要求学生注意基础知识的积累.10.下列各物质中既能发生消去反应又能催化氧化,并且催化氧化的产物能够发生银镜反应的是()A.B.C.D.考点:有机物分子中的官能团及其结构.专题:有机反应.分析:既能发生消去反应又能催化氧化,说明﹣OH邻位C原子有H原子,且与﹣OH相连的C原子上有H原子,并且催化氧化的产物能够发生银镜反应,说明生成醛基,则应含有R﹣CH(R')﹣CH2OH的结构特点.解答:解:A.不能发生催化氧化,可发生消去反应,故A错误;B.能发生催化氧化,但不能发生消去反应,故B错误;C.能发生催化氧化、发生消去反应,但氧化产物为丙酮,不能发生银镜反应,故C错误;D.能发生消去反应,催化氧化可生成醛,能发生银镜反应,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题目难度中等,本题注意醇类物质发生消去、催化氧化反应与结构的关系,注意把握相关规律,为易错点.11.某有机化合物3.1g完全燃烧生成4.4g CO2和2.7gH2O,无其它物质生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化合物肯定含O元素B.该化合物可能不含O元素C.该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肯定为3lD.该化合物的结构只有一种考点:有关有机物分子式确定的计算.专题:有机物分子组成通式的应用规律.分析:根据n=计算4.4g CO2和2.7g H2O的物质的量,计算C、H元素的质量,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判断该化合物中是否含有氧元素,再根据原子守恒确定该化合物最简式,据此解答.解答:解:4.4g CO2的物质的量==0.1mol,n(C)=0.1mol,m(C)=0.1mol×12g/mol=1.2g,2.7g H2O的物质的量==0.15mol,n(H)=0.3mol,m(H)=0.3mol×1g/mol=0.3g,由于m(C)+m(H)=1.2g+0.3g=1.5g<3.1g,故该化合物中还含有氧元素,m(O)=3.1g ﹣1.5g=1.6g,n(O)==0.1mol,则n(C):n(H):n(O)=0.1mol:0.3mol:0.1mol=1:3:1,即该有机物最简式为CH3O,有机物中H原子数目一定为偶数,2个C原子最多需要6个H原子饱和,故该有机物的分子式为C2H6O2,相对分子质量为62,其结构简式可能为HOCH2CH2OH、HOCH2OCH3等,综上所述,选项中A正确,BC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有机物组成的判断,侧重质量守恒定律的运用,比较基础,注意利用最简式不一定能确定有机物的组成,若最简式中H原子能饱和C原子,则最简式为其分子式.12.由2﹣氯丙烷为主要原料制取1,2﹣丙二醇CH3CH(OH)CH2OH时,经过的反应为()A.加成﹣消去﹣取代B.取代﹣加成﹣消去C.取代﹣消去﹣加成D.消去﹣加成﹣取代考点:有机物的合成;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专题:有机反应.分析:2﹣氯丙烷为主要原料制取1,2﹣丙二醇CH3CH(OH)CH2OH,﹣Cl变化为两个﹣OH,应先消去生成C=C,再加成引入两个卤素原子,最后水解即可,以此来解答.解答:解:2﹣氯丙烷为主要原料制取1,2﹣丙二醇CH3CH(OH)CH2OH,①先发生氯代烃的消去反应生成C=C,②再发生丙烯的加成反应引入两个卤素原子,③最后发生卤代烃的水解反应(属于取代反应)生成CH3CH(OH)CH2OH,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有机物的合成,注意官能团的变化,结合卤代烃、烯烃的性质即可解答,题目难度不大.13.用一种试剂鉴别苯酚、1﹣己烯、碘化钾溶液、苯四种液体,应选用()A.盐酸B.溴水C.FeCl3溶液D.四氯化碳考点:有机物的鉴别.专题:物质检验鉴别题.分析:根据物质的性质进行鉴别,苯酚能与溴水反应生成三溴苯酚,己烯含有C=C官能团,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碘化钾可与溴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苯不溶于水.解答:解:A.盐酸与四种物质都不反应,不能鉴别己烯和苯,且二则密度都比水小,无法鉴别,故A错误;B.苯酚能与溴水反应生成三溴苯酚沉淀,己烯含有C=C官能团,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而使溴水褪色,碘化钾可与溴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溶液变为紫色或红褐色,苯不溶于水,加入溴水,上层呈橙色,可鉴别故B正确;C.1﹣己烯、苯都不溶于水,且与FeCl3溶液不反应,不能鉴别己烯和苯,故C错误;D.苯酚、1﹣己烯、苯与四氯化碳互溶,不能鉴别,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有机物的鉴别,题目难度不大,本题注意常见有机物的性质,在鉴别有机物时,不要忽略有机物的物理性质.14.有机物分子中基团间的相互影响会导致化学性质不同.下列叙述不能说明上述观点的是()A.甲苯与硝酸作用可得到2,4,6﹣三硝基甲苯,而苯与硝酸作用得到硝基苯B.甲苯可以是高锰酸钾溶液退色,而甲烷不能C.乙烯可发生加成反应,而乙烷不能D.苯酚能与NaOH溶液反应,而乙醇不能考点:烃的衍生物官能团;有机化学反应的综合应用.专题:有机反应.分析:A.受甲基影响,苯环上的邻位、对位氢原子变得比较活泼,容易被取代;B.受苯环的影响,甲基中的碳变得比较活泼,容易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C.乙烯能够发生发生加成反应,原因是含有官能团碳碳双键;D.受苯环的影响,酚羟基中的氢原子变得比较活泼,能够部分电离出氢离子.解答:解:A.甲苯分子中,由于甲基对苯环的影响,导致苯环上的氢原子变得比较活泼,甲苯能够与硝酸作用可得到2,4,6﹣三硝基甲苯,而苯与硝酸作用得到硝基苯,说明了有机物分子中基团间的相互影响会导致化学性质不同,故A错误;B.由于苯环的影响,甲苯可以是高锰酸钾溶液退色,而甲烷不能,是由于有机物分子中基团间的相互影响会导致化学性质不同,故B错误;C.乙烯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所以能够发生加成反应,不能说明有机物分子中基团间的相互影响会导致化学性质不同,故C正确;D.受苯环的影响,苯酚中的羟基氢原子变得比较活泼,所以苯酚能与NaOH溶液反应,而乙醇不能,是有机物分子中基团间的相互影响会导致化学性质不同,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有机物结构与性质的关系,题目难度中等,注意明确有机物结构决定其化学性质,要求学生熟悉常见的官能团类型及具有的化学性质.15.有机物A的结构简式如图,下列关于A的性质叙述中,错误的是()A.A不能发生水解反应B.A能与碳酸钠溶液反应C.A与氢氧化钠溶液完全反应时,两者物质的量之比是1:3D.A既能与羧酸反应,又能与醇反应考点:有机物分子中的官能团及其结构.专题:有机物的化学性质及推断.分析:该有机物中含有酚羟基、羧基、醇羟基,结合醇、羧酸、苯酚的性质来解答即可.解答:解:A.该物质不具有能水解的官能团,则不能发生水解反应,故A正确;B.含有羧基,能与碳酸钠反应,故B正确;C.酚羟基、羧基均能与NaOH以1:1反应,则与氢氧化钠溶液完全反应时,两者物质的量之比是1:2,故C错误;D.因羧酸能与醇反应,醇能与羧酸反应,该物质具有酚羟基、羧基、醇羟基,则A既能与羧酸反应,又能与醇反应,故D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有机物的官能团及性质,明确有机物结构中常见的官能团及物质的性质即可解答,题目难度不大.16.下列各项中的两种物质无论以何种比例混合,只要混合物的总物质的量一定.则完全燃烧时生成水的质量和消耗O2的质量均不变的是()A.C3H6、C3H8O B.C3H6、C2H6O C.C2H2、C6H6 D.CH4、C2H4O2考点:有关混合物反应的计算.专题:烃及其衍生物的燃烧规律.分析:只要混合物的总物质的量一定,完全燃烧消耗O2的质量保持不变,则1mol各组分消耗氧气的量相等;总物质的量一定生成水的质量不变,则有机物分子中含有的H原子数目一定相等,据此进行解答.解答:解:混合物的总物质的量一定,完全燃烧生成水的质量和消耗O2的质量均不变,则1mol各组分消耗氧气的量相等,分子中含有的氢原子数目相等,A.C3H6、C3H8O分子中含有的氢原子分别为6、8,二者含有的氢原子数不同,则不同比例混合后生成水的量不同,故A错误;B.1molC3H6完全反应消耗4.5mol氧气,而1molC2H6O完全反应消耗3mol氧气,所以1molC3H6与1molC2H6O耗氧量不相同,不符合题意,故B错误;C.C2H2、C6H6最简式相同,1molC6H6的耗氧量为1molC2H2耗氧量的3倍,且分子中含有的H数目不同,物质的量一定时二者比例不同,生成水的量不同,故C错误;。
河北省武邑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注意事项: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卷上。
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卷上,写在其它地方无效。
一.单项选择题(3分/题共42分)1. 下列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A. 甲烷的燃烧热为890.3 kJ·mol-1,则甲烷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CH4(g)+2O2(g)===CO2(g)+2H2O(g) ΔH=-890.3 kJ·mol-1B. 500 ℃、30 MPa 下,将0.5 mol N2(g)和1.5 mol H2(g)置于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生成NH3(g),放热19.3 kJ,其热化学方程式为N2(g)+3H2(g)⇌2NH3(g) ΔH=-38.6 kJ·mol-1C. 已知1 g液态肼和足量液态过氧化氢反应生成氮气和水蒸气时放出20.05 kJ的热量,肼和过氧化氢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N2H4(l)+2H2O2(l)===N2(g)+4H2O(g) ΔH=-641.6 kJ·mol-1D. CO的燃烧热是283.0 kJ·mol-1,则2CO2(g)===2CO(g)+O2(g) ΔH=+283.0 kJ·mol-1【答案】C【解析】A、燃烧热是指1mol可燃物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化合物时所放出的能量,气态水不属于稳定的化合物,选项A错误;B、合成氨反应是可逆的,所以0.5mol N2完全反应时放出的热量应该大于19.3kJ,选项B错误;C、1g液态肼和足量液态过氧化氢反应生成氮气和水蒸气时放出20.05kJ的热量,则1mol肼反应放出的热量为32×20.05=641.60(kJ)所以肼和过氧化氢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N2H4(l)+2H2O2(l)═N2(g)+4H2O(g)△H=-641.6 kJ•mol-1,选项C正确;D、CO的燃烧热是指1molCO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CO2(g)放出的热量,故有2CO(g)+O2(g)=2CO2(g)△H=-566kJ/mol,则2CO2(g)═2CO(g)+O2(g)反应的△H=+566.0 kJ•mol-1,选项D错误;答案选C。
河北省武邑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一、单选题(每题3分,共48分)1. 下列有机物的命名正确的是A. 3,4,5-三甲基己烷B. 2,3-二甲基-3-乙基-4-戊烯C. 1,8-二硝基萘D. 3-甲基-5-乙基-1-己炔【答案】C【解析】A.碳链编号不对,取代基位次之和不是最小;依据系统命名法得到名称为:2,3,4-三甲基己烷,故A错误;B.碳链编号不对,依据系统命名法得到名称为:3,4-二甲基-3-乙基-1-戊烯,故B错误;C.的名称为1,8-二硝基萘,符合命名规则,故C正确;D.主链选择错误,依据系统命名法得到名称为3,5-二甲基-1-庚炔,故D错误;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了有机物的命名,解答关键是明确有机物的命名原则。
有机物系统命名中常见的错误有:①主链选取不当(不包含官能团,不是主链最长、支链最多);②编号错(官能团的位次不是最小,取代基位号之和不是最小)。
2.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铬原子的电子排布式:ls22s22p63s23p63d44s2B. Na、Mg、Al的第一电离能逐渐增大C. 碳原子的轨道表示式:D. N、O、F的电负性逐渐增大【答案】D【解析】A. 铬原子的电子排布式:1s22s22p63s23p63d54s1,选项A错误;B.Mg的最外层为3s电子全满,稳定结构,难以失去电子,第一电离能最大,Na的最小,选项B错误;C. 碳原子的轨道表示式:,选项C错误;D. 元素非金属性越强电负性越强,故N、O、F电负性依次增大,选项D正确。
答案选D。
3. 固体熔化时,必须破坏非极性共价键的是A. 冰B. 晶体硅C. 溴.D. 二氧化硅【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冰和单质溴都是分子晶体,熔化破坏的是分子间作用力;晶体硅和二氧化硅都是原子晶体,熔化破坏的分别是非极性键和极性键,答案选B。
考点:考查晶体的结构、性质点评:本题是基础性知识的考查,难度不大。
主要是训练学生的答题能力,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
河北省武邑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一、单选题(每题3分,共48分)1. 下列有机物的命名正确的是A. 3,4,5-三甲基己烷B. 2,3-二甲基-3-乙基-4-戊烯C. 1,8-二硝基萘D. 3-甲基-5-乙基-1-己炔【答案】C【解析】A.碳链编号不对,取代基位次之和不是最小;依据系统命名法得到名称为:2,3,4-三甲基己烷,故A错误;B.碳链编号不对,依据系统命名法得到名称为:3,4-二甲基-3-乙基-1-戊烯,故B错误;C.的名称为1,8-二硝基萘,符合命名规则,故C正确;D.主链选择错误,依据系统命名法得到名称为3,5-二甲基-1-庚炔,故D错误;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了有机物的命名,解答关键是明确有机物的命名原则。
有机物系统命名中常见的错误有:①主链选取不当(不包含官能团,不是主链最长、支链最多);②编号错(官能团的位次不是最小,取代基位号之和不是最小)。
2.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铬原子的电子排布式:ls22s22p63s23p63d44s2B. Na、Mg、Al的第一电离能逐渐增大C. 碳原子的轨道表示式:D. N、O、F的电负性逐渐增大【答案】D【解析】A. 铬原子的电子排布式:1s22s22p63s23p63d54s1,选项A错误;B.Mg的最外层为3s电子全满,稳定结构,难以失去电子,第一电离能最大,Na的最小,选项B错误;C. 碳原子的轨道表示式:,选项C错误;D. 元素非金属性越强电负性越强,故N、O、F电负性依次增大,选项D正确。
答案选D。
3. 固体熔化时,必须破坏非极性共价键的是A. 冰B. 晶体硅C. 溴.D. 二氧化硅【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冰和单质溴都是分子晶体,熔化破坏的是分子间作用力;晶体硅和二氧化硅都是原子晶体,熔化破坏的分别是非极性键和极性键,答案选B。
考点:考查晶体的结构、性质点评:本题是基础性知识的考查,难度不大。
主要是训练学生的答题能力,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
4. 下列措施中,一定能使化学平衡移动的是A. 改变温度B. 改变压强C. 使用催化剂D. 改变容器体积【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A、任何化学反应都伴随能量变化,改变温度一定能使化学平衡移动,正确;B、对于没有气体参与或反应前后气体物质的量相等的反应,改变压强化学平衡不移动,错误;C、使用催化剂,化学平衡不移动,错误;D、改变容器体积相当于改变压强,对于没有气体参与或反应前后气体物质的量相等的反应,改变压强化学平衡不移动,错误。
考点:考查化学平衡的移动。
5. 某化合物有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其红外光谱图有C-H键、C=O键、C-O键的振动吸收,该有机物的相对分子质量是60,则该有机物的结构简式是A. CH3COOCH3B. HCOOCH3C. CH3CH(OH)CH3D. CH3CH2OCH3【答案】B【解析】A. CH3COOCH3相对分子质量为74,故A错误;B、HCOOCH3相对分子质量为60,分子中含C-H键、C-O键、C=O键,故B正确;C.CH3CH(OH)CH3相对分子质量为60,分子中含有C-H键、O-H键、C-O键,不含有C=O键,故C错误;D、CH3CH2OCH3相对分子质量为60,分子中含C-H键、C-O键,不含有C=O键,故D错误;故选B。
6. 下列关于晶体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①晶体中原子呈周期性有序排列,有自范性;而非晶体中原子排列相对无序,无自范性②含有金属阳离子的晶体一定是离子晶体③共价键可决定分子晶体的熔、沸点④Mg的晶格能远比NaCl大,这是因为前者离子所带的电荷数多,离子半径小⑤晶胞是晶体结构的基本单元,晶体内部的微粒按一定规律作周期性重复排列⑥晶体尽可能采取紧密堆积方式,以使其变得比较稳定⑦干冰晶体中,一个CO2分子周围有12个CO2分子紧邻;CsCl和NaCl晶体中阴、阳离子的配位数都为6A. ①②③B. ②③④C. ④⑤⑥D. ②③⑦【答案】D【解析】①晶体中原子呈周期性有序排列,且有自范性,非晶体中原子排列相对无序,无自范性,可以用衍射方法鉴别晶体和非晶体,①正确;②含有金属阳离子的晶体不一定是离子晶体,例如金属晶体中也含有阳离子,但含有阴离子的晶体一定是离子晶体,②不正确;③决定分子晶体的熔、沸点的分子间作用力,共价键决定分子的稳定性,③不正确;④晶格能与离子半径成反比、与离子电荷成正比,镁离子、氧离子电荷都大于钠离子、氯离子,且半径都小于钠离子、氯离子,所以MgO的晶格能远比NaCl大,④正确;⑤晶胞是晶体结构的基本单元,晶体内部的微粒按一定规律作周期性重复排列,⑤正确;⑥在以没有方向性和饱和性的作用力结合形成晶体时,晶体尽量采取紧密堆积方式以使其变得比较稳定,⑥正确;⑦干冰晶体中,一个CO2分子周围有12个CO2分子紧邻,CsCl晶体中阴阳离子配位数是8、NaCl晶体中阴、阳离子的配位数是6,⑦不正确。
综上,②③⑦不正确。
点睛:本题考查了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晶体的构成、晶胞的概念、配位数的判断等,题目涉及的知识点较多,题目难度不大,注意基础知识的积累。
晶体熔沸点高低比较的一般规律是:原子晶体,熔沸点大小和共价键的强弱有关系;金属晶体中,形成金属键的金属阳离子半径越小,电荷数越多,金属键越强,熔沸点越高;分子晶体中形成分子晶体的分子间作用力越大,熔沸点越高;离子晶体中形成离子键的离子半径越小,电荷数越多,离子键越强,熔沸点越高。
7. 下表是某饼干包装袋上的说明: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A. 精炼食用植物油能使溴水和酸性KMnO4溶液褪色B. 白砂糖属于双糖,在人体内水解而转化为单糖C. 向该苏打饼干粉末上滴加KI溶液可出现蓝色D. 葡萄糖与白砂糖不是同分异构体,也不是同系物【答案】C【解析】植物油中含有不饱和键,能使溴水和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A正确;白砂糖为二糖,可水解生成单糖,B正确;碘遇淀粉变蓝色,碘离子不能使淀粉变蓝,滴加KI溶液不可能出现蓝色,C错误;葡萄糖为单糖,白砂糖为二糖,二者既不是同系物也不是同分异构体,D正确;正确选项C。
8. 某一溴代烷的同分异构体水解后的产物在红热铜丝催化下,最多可被空气氧化生成4种不同的醛,该一溴代烷的分子式可能是A. C3H7BrB. C4H9BrC. C5H11BrD. C6H13Br【答案】C【解析】A.C3H7Br水解生成在链端的碳原子上的醇,且该碳上有2个氢原子的卤代烃为:CH3CH2CH2Br,被空气氧化生成1种醛:CH3CH2CHO,故A错误;B.正丁烷有两种一溴代物,异丁烷有两种一溴代物,共4种,所以分子式为C4H9Br的同分异构体共有4种,其中溴原子连接在链端的碳原子上能被氧化成醛的只有1-溴丁烷、1-溴-2-甲基丙烷,故B错误;C.C5H11Br水解生成在链端的碳原子上的醇,且该碳上有2个氢原子的卤代烃为:CH3CH2CH2CH2CH2Br、CH3CH2CH(CH3)CH2Br、CH3CH(CH3)CH2CH2Br、CH3C(CH3)2CH2 Br,水解后的醇被空气氧化生成4种不同的醛为:CH3CH2CH2CH2CHO (戊醛);CH3CH2CH(CH3)CHO (2-甲基丁醛);CH3CH(CH3)CH2CHO(3-甲基丁醛);CH3C(CH3)2CHO(2,2-二甲基丙醛);故C正确;D.C6H13Br水解生成在链端的碳原子上的醇,且该碳上有2个氢原子的醇超过4种,故D错误;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同分异构体的书写和卤代烃的水解、醇的氧化等。
解答本题需要先确定烷烃的一溴代物的种类,然后,溴原子只有连接在链端的碳原子上水解生成的醇,且该碳上有2个氢原子,才能被氧化成醛。
9. 如图是某分子的比例模型,黑色的是碳原子,白色的是氢原子,灰色的是氧原子。
该分子是A. C2H5OHB. CH2(OH)CH2(OH)C. CH3CHOD. CH3COOH【答案】D【解析】由比例模型可以看出分子中有2个碳原子和2个氧原子,4个氢原子,则结构简式为CH3COOH,故选D。
10. 下列用水就能鉴别的一组物质是A. 己烯、甲醇、溴苯B. 苯、己烷、四氯化碳C. 硝基苯、丙醇、四氯化碳D. 溴苯、乙醇、乙酸【答案】A【解析】A. 己烯密度小于水,浮在水面上、甲醇与水混溶、溴苯密度大于水,沉在水下,现象各不相同,可以鉴别,故A正确;B.苯、己烷、四氯化碳都不溶于水,但苯和己烷的密度都小于水,无法鉴别,故B错误;C.硝基苯、四氯化碳都不溶于水,且密度都比水大,无法鉴别,故C错误;D.乙醇和乙酸都与水混溶,无法鉴别,故D错误;故选A。
11. 短周期主族元素R、X、Y、Z在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
已知:Y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既能与强碱反应,又能与强酸反应。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R<XB. Y、Z的简单离子在同一溶液中能大量共存C. 工业上,采用电解法冶炼单质YD. RZ2是含极性键的共价化合物【答案】B【解析】根据题给信息,Y为铝,R为碳,X为氮,Z为硫;原子半径越小,所形成的氢化物越稳定,碳的原子半径大于氮原子半径,所以CH4 <NH3,A正确;Al3+和S2-相遇发生双水解反应,生成沉淀和气体,B错误;工业上电解熔融的氧化铝冶炼金属铝,C正确;CS2为非金属元素间形成的共价化合物,碳与硫原子之间为极性共价键,D正确;正确选项B。
12. 己知298 K时,Mg(OH)2的溶度积常数K p=5.6×10-12,取适量的MgCl2溶液,加入一定量的烧碱溶液达到沉淀溶解平衡,测得pH=13,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所得溶液中的c(H+)=l.×·10-13mol·L-lB. 加入Na2CO3固体,可能生成沉淀C. 所加的烧碱溶液的pH=13D. 所得溶液中的c(Mg2+)=5.6×10-10m〇l·L-l【答案】C【解析】A.pH=13的溶液中,c (H+)=10-13mol/L,故A正确;B.加入Na2CO3固体,当c(Mg2+)×c(CO32-)>ksp(MgCO3)时,生成沉淀,故B正确;C.因为向MgCl2溶液中加NaOH 溶液后混合溶液的pH=13,所以所加NaOH溶液pH>13,故C错误;D.溶液中的c (Mg2+)=5.6×10-12÷10-2=5.6×10-10 mol/L,故D正确;故选C。
13. 下列各组离子在给定条件下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A. 含有 HCO3-的溶液中:K+、OH-、NO3-、Ca2+B. 滴入KSCN溶液显血红色的溶液中:Na+、Mg2+、SO42-、Br-C. 无色并能使石蕊试液变蓝的溶液中:NH4+、Cu2+、NO3-、 Cl-D. 由水电离的 c(H+)=l.0×10-13mol/L的溶液中:NH4+、Fe2+、NO3-、SO42-【答案】B点睛:掌握相关离子的性质、发生的化学反应是解答的关键,另外解决离子共存问题时还应该注意题目所隐含的条件,题目所隐含的条件一般有:(1)溶液的酸碱性,据此来判断溶液中是否有大量的H+或OH-;(2)溶液的颜色,如无色时可排除Cu2+、 Fe2+、Fe3+、MnO4-等有色离子的存在;(3)溶液的具体反应条件,如“氧化还原反应”、“加入铝粉产生氢气”;(4)是“可能”共存,还是“一定”共存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