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京大学法学部
- 格式:ppt
- 大小:165.00 KB
- 文档页数:21
司法考试刑法命题人简介之张明楷司法考试刑法命题人张明楷张明楷,教授,男,1959年7月生,湖北仙桃人。
1982年毕业于原湖北财经学院(后改名为中南财经大学,2002年与中南政法学院合并成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律系,同年攻读本校法学硕士学位,1985年留校任教,1989年到日本东京都立大学法学部研修,1995年任日本东京大学法学部客座研究员,1996年任日本东京都立大学法学部客座研究教授,曾任中南政法学院法律系主任。
1998年2月调入清华大学。
学历背景中南政法学院(现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学士、法学硕士。
教授,博士生导师。
社会职务中国法学会理事,中国刑法学研究会干事,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刑法研究所特约研究员,法律出版社特约编审,最高人民检察院研究室顾问,最高人民检察院“百千万”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带教导师,北京市人民检察院顾问,深圳市人民检察院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北京市东城区人民检察院咨询监督委员,教育部高等学校法学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刑法研究所特约研究员,北京大学刑法专业博士点指导小组成员;曾为日本东京大学客员研究员,东京国立大学客员研究教授,德国波恩大学高级访问学者等职。
多次参与中国司法考试出题工作。
研究方向张明楷教授主要从事刑法学领域的教学与研究。
出版《犯罪论原理》(武汉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刑事责任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刑法的基础观念》(中国检察出版社1995年版)、《市场经济下的经济犯罪与对策》(中国检察出版社1995年版)、《未遂犯论》(法律出版社1997年版)、《刑法学》(上、下)(及《〈刑法学〉教学参考书》)(法律出版社1997年版)、《外国刑法纲要》(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刑法格言的展开》(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法益初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刑法的基本立场》(中国法制出版社2002年版)等10余部,曾独立承担了多项科研课题,参加过联合国预防犯罪委员会科研项目,并在《中国社会科学》、《中国法学》、《法学研究》等国家重点核心刊物上发表论文120余篇。
去日本读法学专业怎么样?选什么学校好?申请日本留学的学生中法学专业也是众多申请专业中比较常见的一个专业。
今天,蔚蓝留学小编将为大家介绍的是去日本读法学专业怎么样?选什么学校好?。
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日本法学专业研究领域法学又称为法律学、法律科学,是以法律,法律现象以及其规律为研究内容的科学,它是研究与法相关的问题的专门学问,是关于法律问题的知识和理论体系。
法学,是关于法律的科学,法律的直接目的在于维持社会秩序并通过秩序的构建与维护,实现社会公正。
作为法律为研究对象的法学,其核心就是对于秩序与公正的研究,是秩序与公正之学。
法学的专业分支包括:理论法学,法律史学,部门法学,外国法学,国际法学,交叉法学。
1.理论法学:指的主要研究方法的基本概念、原理和知识的法学分支学科,大体包括,法理学,法哲学,法社会学,实证法的理论,法经济学,立法学,法律解释学,比较法总论,法人类学,法学文化等2.法律史学:是从历史角度研究法律思想与法律制度的科学,包括法律思想史,法律制度史,例如中国法律制度史,中国法律思想史,也包括断代史,如先秦法律思想史、明清法律制度史等。
3.部门法学:是以一个国家的各个法律部门为研究对象的学科,是整个法学体系的主题部分,包括宪法学、行政法学、刑法学、民法学、商法学、经济法学、劳动与社会保障法学、环境资源法学、诉讼法学、军事法学等。
4.外国法学:是以研究外国的法律制度和法律思想为研究对象的学科,包括一个国家的法律制度或思想,如英国刑法,美国宪法等,以及以法律制度和思想的比较研究为对象的各种比较法学,例如比较刑法,比较宪法等。
5.国际法学:是以研究国家之间,国际组织所签订的国际条约和国际惯例为对象的学科,包括国际公法学,国际私法学,国际经济法学。
6.交叉法学:是法学与其他社会科学或自然科学相结合的产物,比较多的运用了其他学科的既有知识,包括法律与经济学,法律与计算机科学,法律与文学,法律与性别,法医学,法律心理学,法律统计学等。
日本东京大学专业类别1. 工学部东京大学最庞大的学部,含有23个系109个讲座,几乎覆盖了所有的工程学科,包括土木、机械、电子、船舶、航空、原子能、资源、金属、材料、应用化学、应用物理、计算等领域的众多学科,还设有一个工程基础系,一个原子能工程研究和综合试验场。
2.经济学部仅含经济学、经营学两系,附属有日本产业经济研究室。
3.理学部设数学、信息科学、物理、天文、地球物理、化学、生物化学、生物科学、地学9系,附属部门有临海实验场、植物园、基本粒子物理国际中心、光谱化学研究中心、地壳化学研究室、天文学教学研究中心等。
4.法学部为东京大学历史最老,也是声望极大的学部,为东京大学支下的部门机构,为东京大学所管辖。
日本历很多政界要人均出自该学部。
设有民主、公法、政治学3系,附属部门有外国法文献中心,近代日本法政史资料中心。
5.文学部设文学、史学、语言学、行动学4系,附设文化交流、北海文化研究两实习实验部门。
该学部亦出过众多名扬日本的文学家、诗人、俳名作家、艺人等明星。
6.教育学部设教育学、教育心理学、学校教育、教育行政、体育和健康教育5系,附属学校有中学、高中各一所。
7.医学部有医学、健康护理学两系,附设脑研究实验室、医学电子实验室、声音语言医学实验室、实验动物饲养室,两所附属医院,附属学校有养护学校、接生护士学校。
该学部以外科,特别是脑外科在世界上十分有名。
8.经济学部仅含经济学、经营学两系,附属有日本产业经济研究室。
9.教养学部负责全校低年级学生的公共基础课,下分综合文化、地区文化、社会科学相关学科、系统自然科学、自然科学相关学科5系,并设有美国研究资料中心,语言文化中心、数理科学研究室等。
10.农学部开设农业生物学、农业化学、林业学、水产学、农业经济学、农业工程、兽医学、林产学8系,附设有农场,实习林场、牧场、兽医院、水产实验场、绿地植物实验场等实习实验设施。
日本法学博士回国
2014年,我毕业于美国大学,取得日本法学博士学位,此后,我
回国了。
当时的回国让我充满了期待。
我曾在日本学习了大量的法律理论,梦想着将来在我的祖国应用它们。
此外,在异国他乡的日子也让我思
乡之情满溢,心怀渴望回家看看,于是,当筹备全部完成之时,我终
于开返故乡了。
回到祖国,我才渐渐了解日本先进法律理论对国内法律基础体系
的重要性。
拿着各类认证及日本法律正式文件,我开始就职于一家法
律机构,展开了我的法律职业生涯。
在工作中,我不断学习汲取日本的法律理念和经验,并将其结合
我所掌握的现代国际法学知识,努力帮助中国改善法律体制,为人民
和社会服务,为维护正义正义而努力。
虽然时间紧凑,但我仍坚持从事我热爱的学术活动,组织一些研
讨会,给学术集论撰写文章,为了更好地服务中国法律体系,我参与
了许多法律改革和法规制定工作,并倾入了许多心血。
当然,父老乡亲的满眼笑容也是我回国最大的收获,与故乡的亲人朋友相聚,共谈过去的欢乐,想到这样,真是太开心了。
可以说,回国是一段充满期待及收获的旅程,让我受益匪浅,带来可观的成果!。
赴日留学私塾排名日本一直以来都是留学生的热门目的地之一,而私塾则是日本留学生们选择的重要学习方式之一。
私塾是一种传统的教育形式,它不同于普通大学,私塾的教学内容更加注重深度和广度,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要求更高。
在日本,私塾分为很多种类,主要分为宗教私塾、武术私塾、文学私塾等。
那么,在众多的私塾中,哪些是日本留学生们比较推崇的呢?下面,我们就来看看赴日留学私塾排名。
一、慶應義塾大学神田外語学部慶應義塾大学是日本著名的私立大学,成立于1858年,是日本最早的私立大学之一。
慶應義塾大学神田外語学部是该校的一部分,成立于1986年,是一所以外语教育为主的私立学院。
该学院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和国际视野,开设了英语、法语、德语、西班牙语、中国语等多种语言课程。
学院的教学质量一直以来都备受日本留学生的赞誉,同时学院还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校园生活和实践机会。
二、早稲田大学政治经济学部早稻田大学是日本著名的私立大学,成立于1882年,是日本最早的私立大学之一。
早稻田大学政治经济学部是该校的一部分,成立于1899年,是一所以政治经济学为主的私立学院。
学院注重培养学生的政治、经济和国际视野,开设了政治、经济、国际关系等多种课程。
学院的教学质量一直以来都备受日本留学生的赞誉,同时学院还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校园生活和实践机会。
三、日本大学法学部日本大学是日本著名的私立大学,成立于1889年,是日本最早的私立大学之一。
日本大学法学部是该校的一部分,成立于1899年,是一所以法学为主的私立学院。
学院注重培养学生的法律素养和国际视野,开设了民法、刑法、商法、国际法等多种课程。
学院的教学质量一直以来都备受日本留学生的赞誉,同时学院还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校园生活和实践机会。
四、東京大学文学部东京大学是日本著名的国立大学,成立于1877年,是日本最早的国立大学之一。
东京大学文学部是该校的一部分,成立于1890年,是一所以文学为主的国立学院。
白鸟敏夫是谁日本外交官白鸟敏夫简介
本文导读:
人物生平
白鸟敏夫(1887—1949),1887年出生于日本千叶县,日本外交官。
1914年毕业于东京大学法学部,然后入外务省就职。
先后在驻奉天(今沈阳)、香港、美国和德国的使领馆任职。
1930年晋升为外务省情报部长。
从这时开始,白鸟敏夫与军部来往密切,主张实行强硬外交政策,积极推行日本的大陆扩张政策。
1931年日本侵略中国东北的九一八事变爆发后,白鸟敏夫受内阁书记长森恪和陆军中佐铃木贞一影响,在外务省内首倡“革新外交”,站在军部和关东军的立场上,积极鼓动日本拒绝接受李顿调查团报告书,主张不惜退出国际联盟亦要独霸中国东北。
在回答记者为什么要承认满洲国的时候,他说道:“就像美国为了修建运河而承认巴拿马是一个国家一样,承认满洲国也是为了建设它。
”由于他的鼓吹,松冈洋右退出国联后反而成了日本的国民英雄。
1933 年任驻瑞典公使兼驻挪威、丹麦和芬兰公使,断言斯拉夫人与日本人注定在亚洲发生冲突。
1936年回国,担任了两年闲职。
期间在外交部组织了一
个50人左右的小集团,鼓动三国结盟。
1937年4月,白鸟敏夫嘲笑民主已经过时,宣称“集权主义肯定将成为未来的政治哲学。
1938年,经首相近卫文麿推荐,白鸟敏夫出任驻意大利大使。
期间协同驻德大使大岛浩,极力发展日本同德意志、意大利的同盟关系。
1939年1月,平沼骐一郎内阁成立,纳粹德国为了击败英法,独霸欧洲,窥视苏联,再次向平沼内阁提出三国结盟方案(1938年8月,德国曾向近卫内阁提出议案,因内阁意见不统一未能实现),希望日本在亚洲战场控制英美和苏联,由三国瓜分世界。
1学部制的概念学部制是超越学院层次的更高起点、更高标准、更高要求的一种开放式跨学科组织。
其基本形式是:在综合性大学里,学科相近的不同学院被整合在一起,形成“学部”,即院务会议领导下的学术指导、科研组织和协调机构。
[1]学部的职能包括审议该院中长期科研发展规划,对学术研究、学科发展和队伍建设等重要问题提出建议;开展战略性、综合性问题研究,组织协调跨学科和多学科研究,加强研究所及学科之间的横向联系与合作;接受国家委托,组织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的科学研究,为国家决策提供学术咨询和智力支持,等等。
[1]2学部制管理机制从学部的管理组织架构来说,通常设有3个机构:学术委员会、人力资源委员会和学部办公室。
(1)学术委员会主要负责联系和组织专家学者,提出发展规划和学术方向、制定学术标准、进行学术评审、培育研究课题、指导课题研究、提供专家咨询、检查评估科研项目和科研人员等。
学术委员会主要由有学术声誉的专家学者构成。
由于它的性质是咨询机构,因此,它的成员应有较好的代表性。
(2)人力资源委员会是学部的最高人事审议、评定与咨询机构,由学部、学院领导和教授代表组成,学部、学院领导人数一般不超过总人数的一半。
它主要统筹规划学部的师资队伍建设、人才引进与培养、教师业绩考核和岗位聘任、教师职称晋升条件与评审等。
(3)学部办公室主要负责学部的行政事务,具体包括协调有关部门、研究组、研究中心的活动,管理跨学科研究组织体制的建设和运行,确保其科研设施和各项资源实质性到位,督导各平台完成预定的科研目标等工作。
从管理学理论来看,层级越少,管理的效率越高。
为了适应社会的变化,大学应尽可能减少管理层级。
学部是受学校委托,组织协调所辖学院(系)工作的机构,是进行学术分类建设与管理的平台,是落实教授治学、民主管理的重要组织形式。
学术权力机构是层级式的,不具有服从式的等级关系,学术权力属于学者自愿认同的权威式的力量,真理和学问是其权力的来源。
⽇本当代刑法学家之九:福⽥平•⼤塚仁福⽥平教授与⼤塚仁教授同年出⽣(福⽥略长数⽉),同年考⼊东京⼤学并在团藤重光(当时是副教授)门下学习、研究,私交甚笃,虽然两⼈后来并不在同⼀地⽅⼯作,但友谊保持了数⼗年。
1993年,为庆贺两位教授的古稀诞⾠,学界为他们出版了共同古稀祝贺论⽂集《刑事法学的综合检讨》(有斐阁,1993)。
另外,两⼈还共同著有《讲义刑法总论》、《对谈刑法总论》、《刑法判例集》等书,可以看作是⼩野·团藤⼀派最正统的学术传承。
⼤塚仁,1923年⽣于群马县势多郡桂萱村,1949年毕业于东京⼤学法学部,毕业后任东京⼤学法学部助教,受团藤重光教授的指导。
1952年任名古屋⼤学法学部副教授,1959年名古屋⼤学法学部教授,后为法学部部长。
1962年以《间接正犯的研究》获东京⼤学法学博⼠学位,并获得⽇本刑法学会“草野奖”。
1987年任爱知⼤学法经学部教授,1989年任爱知⼤学法学部教授,现为名古屋⼤学名誉教授。
⼤塚仁教授师承团藤重光,深得其真传,并忠实地继承了恩师的刑法学理论体系和主要观点。
其中最重要、影响最⼤的部分,就是“⼈格刑法学”的全⾯建构。
⼈格刑法学,是对团藤重光提倡的“⼈格⾏为论”和“⼈格责任论”的发展和扩张。
在此之前,团藤重光在Mezger的“品⾏责任论”的启发下,将“⼈格”概念导⼊刑法学,但只限于⾏为论(⼈格⾏为)和责任论(⼈格责任)。
⽽⼤塚仁并不满⾜于将⼈格概念的机能仅限于有限的⾏为论和责任论中,他很早以前在东京⼤学就读时,就撰写了《刑事责任的⼈格构想》⼀⽂,提出了⼈格刑法学的最初构想。
⽬前,⼈格刑法学的领域除了传统的⾏为论、责任论以外,还包括了⾏为⼈论、构成要件论、违法论、罪数论、刑罚论等领域,⼏乎贯穿整个刑法总论,成为了刑法理论体系的基轴。
虽然在⽇本当今刑法学界,⼈格刑法学不能称为主流,但是,⼈格刑法学在各个理论领域的主张,都是相关的研究⽆法回避的重要观点。
⼈格刑法学,⾸先是在⾏为⼈论上,将⾏为⼈理解为在⼀定限度内能够作出⾃主决定的普通⼈,虽然⼈的意思决定受制于先天的素质制约和后天的环境制约,在某种程度上是被素质和环境所决定的,但具体到⼀定的社会场景之下,却⼜不能排除⼈具有选择⾃⼰⾏为的可能性,从⽽为主张相对的意思⾃由论铺平道路。
西田典之刑法总论摘要:一、西田典之及其刑法总论简介二、西田典之刑法总论的主要内容1.刑法基本原理2.犯罪论3.刑罚论4.罪数论三、西田典之刑法总论在我国的影响和启示正文:西田典之是一位著名的日本刑法学家,他的《刑法总论》是一部在刑法学界具有重要影响力的著作。
该书以严密的逻辑、独特的见解和全面的论述,对日本刑法理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西田典之刑法总论的内容主要包括刑法基本原理、犯罪论、刑罚论、罪数论四个方面。
一、西田典之及其刑法总论简介西田典之(Noriyuki Nishida)1927 年出生于日本滋贺县,1951 年毕业于东京大学法学部,曾任东京大学教授、日本刑法学会理事长。
西田典之刑法总论是他长期从事刑法教学和研究工作的结晶,自1976 年出版以来,多次修订再版,是日本刑法学界的经典之作。
二、西田典之刑法总论的主要内容1.刑法基本原理- 西田典之认为,刑法的目的是保护法益,即维护社会秩序,保障个人权利。
- 他主张,犯罪是侵害法益的行为,刑罚是对犯罪的报应。
2.犯罪论- 西田典之将犯罪分为实质犯罪和形式犯罪,实质犯罪是指侵害法益的行为,形式犯罪是指违反法律规定的行为。
- 他强调,犯罪的成立需要具备三要件:违法性、有责性和故意或过失。
3.刑罚论- 西田典之认为,刑罚的目的是实现个别预防和社会预防,即防止犯罪人再次犯罪,震慑他人不敢犯罪。
- 他主张,刑罚应当与犯罪的性质、情节和犯罪人的个人情况相适应。
4.罪数论- 西田典之将罪数分为一罪和数罪,一罪包括连续犯、继续犯和状态犯,数罪指同时犯数罪。
- 他强调,罪数的认定要根据犯罪的实际情况,准确判断。
三、西田典之刑法总论在我国的影响和启示西田典之刑法总论对我国刑法学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为我国刑法理论体系的构建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1.丰富了我国刑法学研究的方法和视野。
2.对我国犯罪论体系的完善和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3.为我国刑罚论的研究和实践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学者风采
赫然,长春理工大学副校长,兼任东北亚比较法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中国比较法学研究会副会长,吉林省法学会常务理事,吉林省政府立法咨询委员,长春市政府法律顾问,吉林省及长春市有突出贡献专家。
2003年10月应美国国务院邀请,作为国际访问学者赴美国一个月考察司法制度。
2006年6月—2007年7月国家留学基金委公派赴日本东京大学法学部作高级访问学者。
先后被评为“积极履行职责的政协委员”“吉林省政府优秀决策咨询委员”“全国六五普法先进个人”“教育系统巾帼建功先进个人”“长春市首届十大法治人物”等荣誉称号。
◇主要研究领域:法学理论、法文化、行政法治建设
◇主要学术成果:
在国内外重要学术期刊发表学术论文近40篇,多篇学术论文获奖。
主持并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项目、国家知识产权局科研项目及吉林省社科规划项目等20余项。
出版专著及主编教材10部。
代表性著作:《法社会学视野下的满族法文化活态研究》(2016年知识产权出版社),《社会治理的法治保障研究》(2015年知识产权出版社),《东北亚地区专利法:理论、实践与规范》(2012年知识产权出版社),《东北亚比较法研究》(2011年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高等学校问责法律制度研究》(2008年吉林出版集团),《行政相对方权利研究》(2007年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中国地方立法研究》(合著,第二作者,2006年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法理学》(2006年吉林人民出版社),《商法学》(2004年吉林人民出版社),《行政法学》(2002年吉林人民出版社)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