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重点强化练9区域资源开发与经济发展中图版
- 格式:doc
- 大小:426.50 KB
- 文档页数:6
重点强化练(九) 区域资源开发与经济发展(建议用时:40分钟)一、选择题人工生态浮岛是在富营养化水体中建设的生态工程。
气候及水域条件影响了浮岛的成本和效益。
读人工浮岛示意图,完成1~2题。
【导学号:92040134】1.人工浮岛的生态效益主要体现在( )A.遮蔽阳光,抑制水体温度剧烈变化B.根系吸收水中营养物质,抑制藻类生长C.为鱼类提供饵料和繁殖场所D.提高水域景观的观赏性2.以下水域中最适宜建设人工生态浮岛的是( )A.北美五大湖B.亚马孙河C.太湖D.里海1.B 2.C[第1题,人工浮岛具有净化水质、创造生物的生存空间、改善景观等综合性功能。
在水体富营养化区域,其生态效益主要体现在根系吸收水中营养物质,从而抑制藻类植物生长,净化水体。
第2题,由材料可知,人工生态浮岛是在富营养化水体中建设的生态工程。
我国太湖周边城市居民生活和工农业生产排放的污水中氮、磷浓度较高,导致太湖水体富营养化,最适宜建设人工生态浮岛。
]山药是缠绕性藤本植物,其地下根茎可食、可入药,幼苗期不耐寒,性喜光,宜在排水良好处种植。
下面的左图示意华北某山药种植基地的地形情况,右图示意该地采用攀爬网种植山药。
读图,完成3~4题。
【导学号:92040135】3.甲、乙、丙、丁四地中,种植山药条件最好的是( )A.甲地B.乙地C.丙地D.丁地4.种植山药采用攀爬网的主要目的是( )A.减轻霜冻对幼苗的危害B.有利于田间排水C.有利于山药的充分采光D.便于果实的收获3.D 4.C[第3题,根据材料信息可知,山药性喜光,宜在排水良好处种植。
根据等高线数值和弯曲方向可知,丁地位于向阳坡,光照充足,利于山药的生长,且丁地海拔较高,利于排水,种植条件最好。
甲、乙、丙三地均位于背阴坡,气温较低,光照不足,对山药生长不利。
第4题,根据材料信息可知,山药性喜光,采用攀爬网能够增加山药的采光面积,有利于山药充分采光。
]2015年年末我国城镇常住人口77 116万人,比2014年年末增加约2 200万人,乡村常住人口60 346万人,减少约1 520万人,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约为56.1%。
重点强化练(九) 区域资源开发与经济发展(建议用时:40分钟)一、选择题三门峡水利枢纽是新中国第一个大型水利工程,也是新中国治理黄河的第一个大型工程。
读咸阳—潼关河段纵坡剖面示意图,回答1~2题。
1.三门峡水利枢纽对黄河下游的治理所发挥的主要作用有( )①防洪②减少水土流失③减缓河床抬高速度④有利于建设高耗能工业为主的综合型工业基地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2.三门峡水利枢纽对渭河平原造成的不利影响是( )A.潼关水位下降,河流下切深度增加B.地下水水位上升,土壤盐渍化现象严重C.加快渭河净化速度,提高水质D.有利于发展航运,促使渭河平原的工农业产品向东输送1.C 2.B[第1题,三门峡水利枢纽对黄河下游的治理发挥的作用主要是防洪和减缓河床抬高速度。
第2题,受三门峡水利枢纽工程蓄水的影响,潼关水位升高,渭河水流速度变慢,泥沙沉积,逐步变成地上河,引发洪涝灾害;同时由于河床水位升高,地下水水位升高,土壤盐渍化严重。
](2018·南昌模拟)青海省油气资源比较丰富,加上近年来新能源的开发,出现能源过剩现象。
下图示意青海省电力构成情况。
读图,回答3~4题。
3.图中新能源主要包括( )A.风能、太阳能B.核能、太阳能C.核能、地热能D.风能、地热能4.青海省为解决能源过剩问题应该大力发展( )A.纺织工业B.电子工业C.食品加工工业D.石油化学工业3.A 4.D[第3题,青海省位于青藏高原,具有太阳能、风能优势,故图中新能源主要是风能和太阳能。
第4题,为解决能源过剩问题,可大力发展高耗能工业,同时要注意结合本身资源条件,材料中提及青海省油气资源丰富,则可大力发展石油化学工业。
] 东北是我国大豆的主产区,但近几年的播种面积和产量都不稳定,下图为2009和2010年四省区大豆种收情况统计图。
读图,完成5~6题。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内蒙古的大豆单位面积产量在降低B.内蒙古和吉林省的大豆播种面积增减幅度大体相当C.辽宁省的大豆播种面积最小,是因为热量条件差D.内蒙古大豆的单产增幅最大,是因为荒漠化治理成果显著6.受产销收益的影响,东北地区减少的大豆播种区域最可能改种的作物是( ) A.冬小麦B.棉花C.油菜D.玉米5.B 6.D[第5题,依据图中信息,内蒙古的大豆种植面积减少,总产量增加,即单位面积产量增加;内蒙古和吉林省的大豆播种面积增减幅度大体相当;辽宁省纬度相对其他三省区纬度低、热量条件好;内蒙古大豆的年产量增幅最大,主要是农业科技的投入。
重点强化练(九) 世界地理(建议用时:40分钟)一、选择题(2018·海南中学模拟)读欧洲某区域示意图,回答1~3题。
1.20世纪40年代,甲国在M地建立大型钢铁公司,最主要的区位优势是充分利用甲国( ) A.丰富的煤炭资源B.丰富的铁矿资源C.丰富的水资源D.丰富的水能资源2.20世纪80年代,该钢铁公司将生产厂迁至乙国N地,主要是因为( )A.M地煤炭枯竭,能源短缺B.M地工业发展趋缓,乙国市场狭小C.N地距离海港近,可以通过海运获取原料D.N地土地、劳动力价格低3.该钢铁公司于2015年与中国合作,在上海建立分公司,如果都以当地时间8:00~18:00作为工作时间,分公司若在双方工作时间内向总公司报业务,应选在当地时间的( ) A.8:00~9:00 B.10:00~11:00C.14:00~15:00 D.17:00~18:001.A 2.C 3.D[第1题,读图可知,图中甲国为德国,M地为鲁尔区,鲁尔区有丰富的煤炭资源,A项正确。
第2题,读图可知,N地为荷兰的鹿特丹港,鲁尔区钢铁生产需要进口铁矿石,为了降低运输成本,鲁尔区将炼铁高炉搬到鹿特丹附近海边,是为了就近获得通过该港进口的铁矿石,故选C。
第3题,读图可知,M公司位于零时区,上海位于东八区,两地相差8小时,当上海8~9点时,M地为0~1点,不在工作时间内,A错。
上海10~11点时,M为2~3点,不在工作时间内,B错。
上海14~15点时,M地为6~7点,不在工作时间内,C错。
上海17~18点,M地为9~10点,在工作时间内,D对。
](2018·辽宁师大附中模拟)通过多年探索,地处非洲北部内陆的N国终于在沙漠咸水湖中养鱼成功,使鲜鱼摆脱“奢侈”标签而进入普通家庭的餐桌。
研究过程中发现,鱼苗直接投入湖泊养殖则会当天死亡,而将鱼苗投入室内装满湖水的鱼缸中养殖则能正常生长。
据此完成4~6题。
4.鲜鱼曾是N国的“奢侈”标签,其直接原因是( )A.活鱼运输成本过高B.鱼类养殖成本过高C.鱼类养殖技术落后D.境内鱼类资源匮乏5.N国在沙漠咸水湖中养鱼成功的关键措施是( )A.降低湖水盐度B.投放大量饵料C.增加湖泊水量D.调节湖水温度6.与滨海鱼类养殖相比,沙漠咸水湖鱼类养殖的优势在于( )A.水域广B.温差小C.污染少D.品种全4.A 5.D 6.C[第4题,非洲北部的内陆地区为热带沙漠气候,淡水河湖稀少,故N国的鲜鱼基本依赖于进口。
鲁教版2019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精练-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解析)高三地理一轮复习精练-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一、单选题山东半岛某入海河流的流域内在1952-2009年期间修建了大量水库,实施大面积坡耕地改梯田和拦河闸坝修建,大规模林地、园地建设等,但该河流输入海洋的泥沙受其影响不大。
下图示意1952-2009年间该河入海年径流量(108m3),输沙量(104t)累积折线(图中数据为河口水文站监测资料)。
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下列人类活动可能对该河年输沙量造成影响较大的是( )A.坡地改梯田B.种植苹果树C.种植夏玉米D.上游修水库2.图中某项人类活动对该河流输沙量影响极小,其原因可能是( )A.腾库容为了防灾B.涵养水源为主C.水库拦截粗沙为主D.建设的规模较小【答案】1. A 2. C【解析】1.根据图中的累积输沙量拆线,拆线斜率越大,输沙量越大。
人类活动可能对该河年输沙量造成影响较大的是坡地改梯田,图中坡地改梯田、修建拦河闸坝后,折线斜度明显减小,说明影响较大,A对。
种植苹果树、种植夏玉米的拆线斜度较小,影响较小,B、C错。
上游修水库后,拆线基本没变化,说明影响小,D错。
2.根据拆线形态,图中水库修建这项人类活动对该河流输沙量影响极小,原因可能是水库拦截粗沙为主,细沙悬浮于水中,粗沙没有水库拦截,也会沉积,C对。
为了防灾腾库容,径流量、输沙量会增大,A错。
水库的主要作用是调节径流为主,B错。
水库建设的规模不是对输沙量影响小的因素,D错。
划艇运动因水域性质不同而分为平水运动、白水运动和开放水域运动三大类。
白水即激流之水,白水运动是指在江河中有波浪的激流中行舟,是划艇运动中最具技术挑战性、最有乐趣与刺激的类型。
下图示意我国白水资源核心区的分布。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 / 163.图示区域成为我国白水核心区的主导因素是A.地理纬度B.河流水量C.河网密度D.地形地势4.我国最好的、最合适的白水资源往往用来A.旅游开发B.水产养殖C.农业灌溉D.蓄水发电【答案】3. D 4. D【解析】3.白水运动是指在江河中有波浪的激流中行舟,图示区域成为我国白水核心区的主导因素是地形地势,落差大,激流多,D对。
易错排查练(第九~十章)(建议用时:40分钟)(对应学生用书第341页)易错点1资源跨区域调配分析1.我国主要能源生产区、消费区的正确叙述是()A.华北地区能源消费主要以石油为主B.东部沿海消费水电、核电为主C.西南基地能源主要是水能、天然气D.蒙东基地生产主要是煤炭、石油2.目前,能缓解我国能源生产与消费矛盾的有效措施主要为()①大力开发西部能源资源,加强区域能源调配②节约能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③用油气资源全面替代煤炭资源④大力研发潮汐能,开发新能源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1.C 2.A [第1题,西南地区水能资源位居我国首位,同时四川有丰富的天然气资源,故C 正确。
华北地区主要的消费能源是煤炭;东部沿海消费能源以火电、水电为主;蒙东基地主要生产煤炭资源。
第2题,从图中可看出,我国主要能源生产区在西部,而消费区在东部,则加强区域能源调配是缓解矛盾的主要措施;另外节约能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也能减少需求,可缓解供需矛盾。
] 易错点2 区域差异及成因分析材料一 大不列颠岛某月等温线分布图(左图)。
材料二 日本北海道岛略图(右图)。
材料三 日本东西两岸气温和降水对比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影响因素主要有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
(2)北海道岛冬季多暴雪。
根据材料三的数据可知,暴雪主要分布在________侧,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大不列颠岛和北海道岛的地带性植被都是________。
根据北海道岛的地形和气候特征判断,日本的________、________资源均较丰富。
(4)大不列颠岛和北海道岛____________(东或西)侧海域有世界著名的渔场,共同的成因是________________。
第二节资源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一一以德国鲁尔区为例(限时:40分钟)一、选择题(2018 •江西检测)青海省油气资源比较丰富,加上近年来新能源的开发,出现能源过剩现彖。
下图是青海省电力构成情况。
读图回答1〜2题。
【导学号:98510166]1.图中新能源主要包括()A.风能、太阳能B.核能、太阳能C.核能、地热能D.风能、地热能2.青海省为解决能源过剩问题应该大力发展()A.纺织工业B.电子工业C.食品加工工业D.石油化学工业1. A2.D [笫1题,青海省位于青藏高原而具有太阳能、风能优势,故图屮新能源主要是风能和太阳能。
第2题,为解决能源过剩问题,可大力发展高耗能工业,同吋要注意结合本身资源条件;材料中提及青海省油气资源比较丰富,则可大力发展石油化学工业。
]为减轻能源压力,我国目前正在积极发展风电产业。
下图是我国风电基地分布示意图,读图, 回答3〜4题。
火力发电水力发电新能源发电3.我国内蒙古自治区建设风电基地的有利条件是()A.地势起伏大,发电稳定B.距离冬季风源地近,风力强劲C.城市密集,市场需求暈大D.廉价劳动力资源丰富,生产成本低4.发展风电的生态意义在于()A.有利于缓解温室效应B.减轻当地酸雨严重问题C.有利于产业结构调整D.减少对煤炭资源的依赖3. B4. A [第3题,风电基地建设的前提是风能资源丰富,内蒙古距离冬季风源地近而具有风能资源丰富的优势,利于建设风电基地。
第4题,注意生态意义,风电属于清洁能源,使用风电,可以减少火电的使用量,从而减少了温室气体的排放,利于缓解温室效应。
](2018 •湖南醴陵二屮模拟)所谓资源型经济,是指依靠区域资源优势,通过对资源的开采、初级加工,形成初级产品的经济增长模式。
据此回答5〜6题。
5.山西实施经济转型的原因包括()①煤炭等资源已近枯竭②单位GDP能耗高③工业产品的市场日渐狭小④区域生态环境破坏严重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6.目前加快山西资源型经济转型的有效途径屮,不包括()A.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B.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C.大力寻求绿色替代能源D.进一步发展资源深加工5. D6.C [第5题,山西煤炭等资源储量较丰富;工业产品的市场没有出现狭小的状况;山西由于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单位GDP能耗高;山两省由于煤炭开采、使用过程屮的不合理的人为活动,区域生态环境破坏严重。
模块综合检测(时间:60分钟分值:100分)第Ⅰ卷(选择题共44分)本卷共11小题,每小题4分,共4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宣纸易保存,不易褪色,被誉为“纸中之王”,青檀树树皮和沙田稻稻草是制造宣纸的重要原料。
2009年,宣纸制作技艺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下图示意皖南某区域等高线分布(图a)和宣纸原料晾晒场景观(图b)。
据此完成1~3题。
1.沙田稻最可能种植在图a中的( )A.甲地B.乙地C.丙地D.丁地2.宣纸不易褪色得益于原料的晾晒,图b宣纸原料晾晒场景观最可能出现在图a中( ) A.甲地B.乙地C.丙地D.丁地3.青檀树树皮晾晒是宣纸制作的重要工序,在宣纸原料晾晒场铺垫卵石的主要目的是防止宣纸原料受到( )A.炙烤B.冻害C.雨淋D.浸泡解析:第1题,沙田稻种植需要在平坦开阔的地方进行,以便于灌溉和增加产量;结合图a 中等高线分布特征,可判定等高线稀疏的甲地,地形平坦开阔,适合种植沙田稻,A对。
乙、丙、丁三地等高线密集,地势不平坦,不利于水稻种植业发展。
第2题,由图b所示景观可知,宣纸原料晾晒场光照条件好,应位于山地阳坡;结合图a可以判断,晾晒场最可能位于图a中乙地,B对。
甲地地势平坦,不是坡地;丙地、丁地位于山脉北坡,是阴坡。
第3题,图b晾晒场在晾晒青檀树树皮时在下面铺垫卵石,主要目的是防止宣纸原料受到雨水浸泡,D对。
卵石在下面,不能防止上面的宣纸原料被雨淋;卵石不能防止宣纸原料受到炙烤、冻害的影响。
答案:1.A 2.B 3.D反向创新是跨国公司全球研发战略的一种新思路:海外研发中心创新研发,根据新兴市场研发出具有高性价比的产品,随后将在新兴市场研发的产品推向全球市场。
读下表,完成4~5题。
印度班加罗尔从软件外包到反向创新的发展历程4A.优惠的政策B.丰富的技术人才C.廉价的劳动力D.广阔的市场5.反向创新表明班加罗尔( )A.工作中心是为母国研发中心提供支持B.可以代表符合全球市场趋势的新兴市场C.与发达国家承担的工作处于平等地位D.整体的研发水平已超过发达国家解析:第4题,由于重视教育和第一阶段政府鼓励软件出口,班加罗尔聚集了大量软件人才,而且印度的人才成本远远低于美国等发达国家,所以班加罗尔可以吸引大量跨国公司海外研发中心入驻,辅助发达国家研发机构进行研发,降低研发成本。
重点强化练(九)区域资源开发与经济发展(建议用时:40分钟)一、选择题三门峡水利枢纽是新中国第一个大型水利工程,也是新中国治理黄河的第一个大型工程。
读咸阳—潼关河段纵坡剖面示意图,回答1~2题。
1.三门峡水利枢纽对黄河下游的治理所发挥的主要作用有()①防洪②减少水土流失③减缓河床抬高速度④有利于建设高耗能工业为主的综合型工业基地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2.三门峡水利枢纽对渭河平原造成的不利影响是()A.潼关水位下降,河流下切深度增加B.地下水水位上升,土壤盐渍化现象严重C.加快渭河净化速度,提高水质D.有利于发展航运,促使渭河平原的工农业产品向东输送1.C 2.B(第1题,三门峡水利枢纽对黄河下游的治理发挥的作用主要是防洪和减缓河床抬高速度。
第2题,受三门峡水利枢纽工程蓄水的影响,潼关水位升高,渭河水流速度变慢,泥沙沉积,逐步变成地上河,引发洪涝灾害;同时由于河床水位升高,地下水水位升高,土壤盐渍化严重。
)青海省油气资源比较丰富,加上近年来新能源的开发,出现能源过剩现象。
下图示意青海省电力构成情况。
读图,回答3~4题。
3.图中新能源主要包括()A.风能、太阳能B.核能、太阳能C.核能、地热能D.风能、地热能4.青海省为解决能源过剩问题应该大力发展()A.纺织工业B.电子工业C.食品加工工业D.石油化学工业3.A 4.D(第3题,青海省位于青藏高原,具有太阳能、风能优势,故图中新能源主要是风能和太阳能。
第4题,为解决能源过剩问题,可大力发展高耗能工业,同时要注意结合本身资源条件,材料中提及青海省油气资源丰富,则可大力发展石油化学工业。
)东北是我国大豆的主产区,但近几年的播种面积和产量都不稳定,下图为2009和2010年四省区大豆种收情况统计图。
读图,完成5~6题。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内蒙古的大豆单位面积产量在降低B.内蒙古和吉林省的大豆播种面积增减幅度大体相当C.辽宁省的大豆播种面积最小,是因为热量条件差D.内蒙古大豆的单产增幅最大,是因为荒漠化治理成果显著6.受产销收益的影响,东北地区减少的大豆播种区域最可能改种的作物是() A.冬小麦B.棉花C.油菜D.玉米5.B 6.D(第5题,依据图中信息,内蒙古的大豆种植面积减少,总产量增加,即单位面积产量增加;内蒙古和吉林省的大豆播种面积增减幅度大体相当;辽宁省纬度相对其他三省区纬度低、热量条件好;内蒙古大豆的年产量增幅最大,主要是农业科技的投入。
高考真题专练⑲[2020·海南卷,15~16]下图示意鄱阳湖入湖和出湖年输沙量的年际变化。
2003年三峡工程运营后,鄱阳湖水量、泥沙等水情变化明显,对湖区供水、灌溉、航运等造成重大影响。
据此完成1~2题。
1.三峡工程运营前,鄱阳湖区的泥沙淤积和侵蚀情况是( )A.侵蚀为主B.淤积为主C.侵蚀量和淤积量相当0D.无法判断2.三峡工程运营后,鄱阳湖的水域面积与湖底高程的变化分别是( )A.增大升高 B.增大下降C.减小升高 D.减小下降[全国Ⅱ卷]地处黄土高原的汾川河流域多年来植被覆盖率大幅度提高。
2013年7月,汾川河流域降水异常增多。
下表为当月6次降水过程的时长、降水量和汾川河洪峰情况。
第5次降水形成的洪水含沙量低,第6次降水形成的洪水含沙量极高。
据此完成3~5题。
3.A.减小降水变率 B.减少河水含沙量C.增加降水量 D.加大河流径流量4.第5次降水产生洪峰的原因是此次降水( )①历时长②强度大③下渗少④植被截流少A.①②B.②③ C.③④D.①④5.第6次降水产生的洪水含沙量极高,其泥沙主要源于( )A.河床 B.沟谷C.裸露坡面 D.植被覆盖坡面[全国Ⅱ卷]1994年,我国M公司(服装企业)在浙江温州成立,发展过程如下图所示。
据此完成6~8题。
6.1996年,M公司关闭自有生产厂,主要是为了( )A.提高附加值 B.降低人工成本C.缩小规模 D.加强合作7.M公司依次将研发中心和总部迁入上海,主要是因为上海( )A.基础设施好 B.交通便利C.销售市场大 D.信息通达8.从发展过程看,M公司一直致力于( )A.打造自主品牌 B.扩大生产规模C.产品款式多样 D.增强国际影响9.[2021·湖北卷]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8分)芦林湖是江西庐山风景名胜区内一处著名景点和重要水源地,它是利用原有河谷地形筑坝形成的人工湖,湖水清澈,湖畔浓荫馥郁(图1)。
某研学小组实地调查发现,在该湖东北不远处的谷地里建有一座小型溢流坝,坝体由就地取材的沙、砾石浇筑而成。
重点强化练(九) 区域资源开发与经济发展(建议用时:40分钟)一、选择题三门峡水利枢纽是新中国第一个大型水利工程,也是新中国治理黄河的第一个大型工程。
读咸阳—潼关河段纵坡剖面示意图,回答1~2题。
1.三门峡水利枢纽对黄河下游的治理所发挥的主要作用有( )①防洪②减少水土流失③减缓河床抬高速度④有利于建设高耗能工业为主的综合型工业基地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2.三门峡水利枢纽对渭河平原造成的不利影响是( )A.潼关水位下降,河流下切深度增加B.地下水水位上升,土壤盐渍化现象严重C.加快渭河净化速度,提高水质D.有利于发展航运,促使渭河平原的工农业产品向东输送1.C 2.B[第1题,三门峡水利枢纽对黄河下游的治理发挥的作用主要是防洪和减缓河床抬高速度。
第2题,受三门峡水利枢纽工程蓄水的影响,潼关水位升高,渭河水流速度变慢,泥沙沉积,逐步变成地上河,引发洪涝灾害;同时由于河床水位升高,地下水水位升高,土壤盐渍化严重。
](2018·南昌模拟)青海省油气资源比较丰富,加上近年来新能源的开发,出现能源过剩现象。
下图示意青海省电力构成情况。
读图,回答3~4题。
3.图中新能源主要包括( )A.风能、太阳能B.核能、太阳能C.核能、地热能D.风能、地热能4.青海省为解决能源过剩问题应该大力发展( )A.纺织工业B.电子工业C.食品加工工业D.石油化学工业3.A 4.D[第3题,青海省位于青藏高原,具有太阳能、风能优势,故图中新能源主要是风能和太阳能。
第4题,为解决能源过剩问题,可大力发展高耗能工业,同时要注意结合本身资源条件,材料中提及青海省油气资源丰富,则可大力发展石油化学工业。
] 东北是我国大豆的主产区,但近几年的播种面积和产量都不稳定,下图为2009和2010年四省区大豆种收情况统计图。
读图,完成5~6题。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内蒙古的大豆单位面积产量在降低B.内蒙古和吉林省的大豆播种面积增减幅度大体相当C.辽宁省的大豆播种面积最小,是因为热量条件差D.内蒙古大豆的单产增幅最大,是因为荒漠化治理成果显著6.受产销收益的影响,东北地区减少的大豆播种区域最可能改种的作物是( ) A.冬小麦B.棉花C.油菜D.玉米5.B 6.D[第5题,依据图中信息,内蒙古的大豆种植面积减少,总产量增加,即单位面积产量增加;内蒙古和吉林省的大豆播种面积增减幅度大体相当;辽宁省纬度相对其他三省区纬度低、热量条件好;内蒙古大豆的年产量增幅最大,主要是农业科技的投入。
第6题,选项中的作物能在东北发展生产的只有玉米。
]城市化过程包含了人口城市化和土地城市化等过程。
下图示意我国四个省(市、自治区)2000年土地城市化质量的差异。
读图,完成7~8题。
【导学号:29790145】注:城市用地人口密度等于城市人口除以城市用地面积;城市用地经济密度等于城市产业的GDP除以城市用地面积。
7.根据图中信息,推断出关于四省(市、自治区)的结论正确的是 ( )A.内蒙古的城市化进程最合理B.上海的城市化质量最高C.重庆的城市化速度最快D.贵州的滞后城市化程度最高8.重庆城市用地人口密度大于上海,但城市用地经济密度却低于上海,与其相关的因素是( )A.地势起伏较大,经济发展相对落后B.第一产业发达C.城市用地较为完整D.城市化水平较高7.B8.A[第7题,图中显示上海城市用地人口密度较小,说明上海人居环境较好;同时上海城市用地经济密度最高,说明单位面积城市用地的经济产值最高,即土地的经济效益高,则上海的城市化质量最高。
第8题,重庆城市用地人口密度大于上海,即单位面积的人口密度大,可能与重庆多山地,少平地有关;城市用地经济密度低说明单位面积的经济产值低,可能与经济发展较落后有关。
]下图示意我国某省区三大产业产值比重与城市化人口比重的变化,其中①代表第二产业产值比重的变化,②代表城市人口比重的变化,③代表第三产业产值比重的变化,④代表第一产业产值比重的变化。
完成9~11题。
9.分析图中各曲线的变化特点,判断该省区最可能是( )A.江苏省B.河南省C.四川省D.海南省10.图中曲线变化反映出该省区的城市化发展特点是( )A.与我国其他省区相比,城市化水平较低B.城市化发展与当地的经济发展协调一致C.城市人口增长与第二产业发展同步D.20世纪90年代末城市化速度最快11.该省区的第一产业比重逐步下降,其主要原因有( )A.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使耕地大大减少B.农业生产水平落后,产出少C.农民的文化素质较低,农业经济不发达D.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日渐恶化9.A10.D11.A[第9题,从图中可以看出,该省第二、三产业产值比重大,第一产业产值比重较小,而且呈现下降趋势,城市化水平较高,应为经济较为发达的江苏省。
第10题,从图中信息可知,该省在1995年之后城市化水平提高最快,故D项正确。
第11题,该省工业发达,第二、三产业产值增加超过第一产业;再就是工业化、城市化占用了大量耕地,也使农业产值比重下降。
]二、非选择题12.(2018·湖南岳阳二模)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山西多年来发展了煤炭、冶金、电力、焦炭、化工和建材等以资源为核心的资源型产业,其中煤炭、冶金、电力、焦炭成为四大核心传统主导产业。
材料二2015年以来,受国内外市场需求明显下降、国际煤炭钢铁等大宗商品价格持续下跌等影响,山西企业生产经营困难加剧,成为影响经济和就业稳定的一个突出问题。
山西的钢铁、煤炭行业压产能、调结构的任务迫在眉睫。
材料三山西省煤田分布图和山西省煤炭的综合利用图。
(1)分析山西形成四大核心传统主导产业的区位条件。
(2)简析山西钢铁、煤炭行业要压产能、调结构的原因和措施。
(3)说出山西煤炭综合利用的意义。
[解析]第(1)题,注意材料一中提及四大核心传统主导产业都属于资源型产业,都是对煤炭的开发利用,即可从资源开发条件角度分析。
第(2)题,材料二提及面临的困境:需求下降、价格下跌,侧面说明市场供大于求,行业存在产能过剩现象。
措施可借鉴鲁尔工业区知识,运用传统工业区整治措施(调整结构、发展交通和科技、美化环境等)回答即可。
第(3)题,从可持续发展的三个内涵(经济可持续发展、社会可持续发展、生态可持续发展)角度分析,同时要结合山西的具体情况。
[答案](1)煤炭资源丰富;交通便利;劳动力丰富;市场广阔;政策支持。
(任答3点即可)(2)原因:国内外煤炭、钢铁市场需求下降;煤炭、钢铁价格下跌;行业产能过剩。
措施:调整产业结构,发展新兴产业和第三产业;美化环境;改善交通;发展科技。
(后3点答出2点即可)(3)有利于山西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延长产业链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增加就业机会;提高经济效益,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有利于改善区域环境。
13.(2018·唐山模拟)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野樱桃李是世界上濒临灭绝的野生果木,它具有喜光、喜温凉、喜潮湿的生长习性,在我国仅分布于新疆伊犁,下图示意野樱桃李等野生果木的分布。
1993年专门从事樱桃李开发的甲饮料公司在该区域成立,至2010年该公司的樱桃李饮料已成为新疆三大品牌饮料之一。
2014年甲公司决定进一步拓展市场,扩大生产规模,与此同时,野樱桃李生长地生态环境在不断恶化,出于生态保护的考虑,公司尝试在伊犁河谷仿生试种野樱桃李,但因冬季河谷气温较低,导致野樱桃李大量死亡。
原料危机已经成为制约甲公司发展的瓶颈。
(1)从地形角度指出图中野樱桃李的分布特点。
(2)简析野樱桃李仿生试种区冬季气温较低的原因。
(3)简析当前甲饮料企业拓展市场的优势条件。
(4)试为甲饮料公司克服原料危机提出合理化建议。
[解析]第(1)题,图示野樱桃李主要分布在博洛霍罗山南坡,海拔1 000~1 500 m之间,且密集分布在两条沟谷中。
第(2)题,首先明确野樱桃李仿生试种区在图中的位置,然后分析冬季气温低的原因。
图示仿生试种区纬度低于原生地,则气温低的原因与地形有关;又因海拔也低于原生地,故可能与地形作用导致的气流作用有关。
结合该地冬季受西风影响较大,可得出答案。
第(3)题,可从品质、交通、位置与市场等角度分析;注意结合材料中关键信息“1993年专门从事”“野樱桃李”,以及图中多条交通线、边疆位置等。
第(4)题,原料危机关键是原料不足,可从人工种植区选址、野生物种区保护,以及提高原料利用率、寻找替代原料等角度分析。
[答案](1)位于博洛霍罗山南坡,且分布在海拔1 000~1 500 m的山地;密布于大西沟、果子沟等沟谷地区。
(2)地处河谷,且沟谷走向与西风一致。
地势西低东高,有利于(冬季)寒冷气流的堆积,导致冬季气温过低。
(3)原料优质(或珍贵、无污染等),产品知名度高;多年生产经营,工艺等基础好;地处边疆(靠近霍尔果斯口岸),便于拓展国际市场;公路、铁路交通便利,利于产品运输。
(4)(在1 000~1 500 m高度上)寻找适宜野樱桃李生长的人工种植区(或培育良种,增强野樱桃李的环境适应性)(或实施大棚生产),以确保原料数量;加大科技投入,提高原料利用率;寻找其他野生水果替代,拓展饮料产品种类;加强野樱桃李林区的生态环境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