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分区给水系统
- 格式:docx
- 大小:36.88 KB
- 文档页数:2
给排水及暖通(1~8章)总结设备第1-8章总结第一篇建筑给排一、建筑给水系统的分类(P1)1.生活给水系统――供给人们饮用、盥洗、沐浴、烹饪用水。
1)生活饮用水系统。
2)杂用水系统。
特点:(1)用水量不均匀(2)水质应达《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2. 生产给水系统――供给生产原料和产品洗涤、设备冷却及产品制造过程用水。
特点:用水量均匀;水质要求差异大。
设备第1-8章总结3. 消防给水系统――供给各类消防设备特点:用水量大;对水质无特殊要求;压力要求高。
分类:1)消火拴给水系统2)自动喷水灭火系统二、建筑给水系统组成P21.引入管:室外给水管网与室内给水管网之间的联络管。
2.水表节点:水表节点是指引入管上装设的水表及其前后设置的闸门、泄水装置的总称。
3.给水管网(管道干管、立管、支管)。
4.附件:(P12-14)配水附件――各式龙头调节附件――截止阀、闸板阀、蝶阀、止回阀5.升压和贮水设备6.消防设备7.给水局部处理设备设备第1-8章总结三、建筑给水方式P41.直接给水方式供水方式:适用范围:室外管网压力、水量在一天的时间内均能满足室内用水需要,H0>H。
特点:系统简单,安装维护方便,充分利用室外管网压力;建筑内部无贮水设备,供水的安全程度受室外供水管网制约。
2.设水箱供水方式P4-5供水方式:适用:室外管网水压周期性不足,一天内大部分时间能满足需要,仅在用水高峰时,由于水量的增加,而使市政管网压力降低,不能保证建筑上层的用水时。
特点:①节能②无需设管理人员③减轻市政管网高峰负荷(众多屋顶水箱,总容量很大,起到调节作用) ④水箱水质易污染。
设备3.贮水池、水泵和水箱联合供水P5-6供水方式:适用:室外管网压力低于或经常不足,且室内用水又不很均匀的建筑。
特点:水泵及时向水箱充水,使水箱容积减小,又由于水箱的调节作用,使水泵工作状态稳定,可以使其在高效率下工作,同时水箱的调节,可以延时供水,供水压力稳定,可以在水箱上设置液体继电器,使水泵启闭自动化。
给排水管网系统复习题污水管道内容排水工程的主要内容:1、污水的分类,污水的最后出路,重复使用的方法及其定义污水可分为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和降水;污水最终处置或者是返回到自然水体,土壤、大气或是经过人工处理使其再生为一种资源回到生产过程中,又或者是采取隔离措施;重复使用的方法有:①自然服用:河流即作为给水水源,又接纳沿河城市排放的污水;②间接复用:将城市污水注入地下,补充地下水;③直接复用:将城市污水作为城市饮用水源、工业用水水源、杂用水水源等重复使用;2排水体制义及分类污水的不同排放方式所形成的排水系统,称排水体制,分为合流制和分流制;3、排水系统的主要组成城市污水排水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①室内污水管道系统及设备;②室外污水系统;③污水泵站及压力管道;④污水厂;⑤出水口及事故排出口;工业废水排水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①车间内部管道系统和设备;②厂区管道系统;③污水泵站及压力管道;④废水处理站雨水排水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①建筑物的雨水管道系统和设备;②居住小区或工厂雨水管渠系统;③接到雨水管渠系统;④排洪沟;⑤出水口;4、排水系统的布置形式、特点及其适用范围;①正交布置:干管长度短,管径小,因而经济,污水排出也迅速;氮由于污水未经处理就排放,会使体受到严重污染,影响环境;适用于排出雨水;②截流式布置:在正交布置的前提下,沿河岸在铺设主干管,并将各干管的污水截流送至污水厂,对减轻水体污染,改善和保护环境有重大意义;但因雨天时有部分混合污水写入水体,会造成水体污染;适用于分流制污水处理系统和区域排水系统;③平行式布置:干管与等高线及河道基本平行、主干管与等高线及河道成一定斜角铺设,在地势坡度较大的地区能避免因干管坡度及管内流速过大而使管道受到严重冲刷;适用于地势向河流方向有较大倾斜的地区;④分区布置形式:在地势高低相差很大的地区,高地取得污水靠重力流直接流入污水厂,低地区的污水用水泵抽送至高低区干管或污水厂,充分利用地形排水,节省电力,适用于个别阶梯地形或起伏很大的地区;⑤分散布置:各排水区域有独立的排水系统,干管呈辐射状分布,其干管长度短,管径小,管道埋深可能浅,便于污水灌溉,但污水厂和泵站的数量多,适用于当城市周围有河流或城市中央部分地势高,地势向周围倾斜的地区;⑥环绕式:沿四周布设主干管,将各干管的污水截流送至污水处理厂,是分散布置的发展,适用于建造污水厂用地不足及建造大型污水厂的基建投资和运行管理费用比建小型厂经济的地区;5、区域排水系统的定义:将两个以上城镇地区的污水同意排除和处理的系统;6、基建程序的阶段及主要任务:①可行性研究阶段:论证基建项目在经济上技术上等方面的可行性;②计划任务书阶段:确定基建项目、编制设计文件的主要依据;③设计阶段:设计单位根据上级有关部门批准的计划任务书文件进行设计工作,并编制预算;④组织施工阶段:建设单位采用施工招标或其他形式落实施工工作;⑤竣工验收交付使用阶段:建设项目建成后,竣工验收交付使用时建筑安装施工的最后阶段;7、污水设计流量,日时及总变化系数的定义污水管道及其附属构筑物能保证通过的污水最大流量称为污水设计流量;一年中最大日污水量与平均日污水量的比值成为日变化系数Kd最大日中最大污水量与该日平均污水量的比值称为时变化系数Kh最大日最大时的污水量与平均日平均时污水量的比值称为总变化系数Kz8、城市污水设计总流量的计算包括:居住区生活污水、工业企业生活污水及淋浴污水、工业废水、地下水渗入及公建污水;9、最大设计充满度的规定,为什么污水按照不满流的规定设计:管径300~400:;350~450:;500~900:;1000:.原因:①污水流量时刻在变化很难计算精确,而且雨水或地下水可能通过检查井盖或管道接口渗入污水管道,因此有必要保留一部分的管道断面,为未预见水量的增长留有余地,避免污水一处妨碍环境卫生;②污水管道内沉积的污泥可能分解出一些有害气体,此外,污水中含有汽油、苯、石油等易燃液体时可能形成爆炸性气体;故需要留出适当的空间,以利于管道的通风,排出有害气体,防止管道爆炸;③便于管道的疏通和维护管理;;10、设计流速及流速范围的规定和设计流量、设计充满度相应的水流平均速度叫设计流速;污水管道的最小设计流速定位s,最大设计流速与管道材料有关;金属管道的为10m/s,非金属的为5m/s;11、什么叫不计算管段:根据最小管径在最小设计流速和最大充满度的情况下,能通过的最大流量值进一步估算出设计管段的服务排水面积,若设计管段的服务排水面积小于此值,即直接采用最小管径和相应的最小坡度,而不需进行水力计算,这样的管段称为不计算管段;12、最小设计坡度给定设计充满度下,规定最小管径便可得最小设计坡度;具体规定是,管径200mm的最小设计坡度为,300mm的为;13、覆土厚度和埋设深度覆土厚度是指管道外壁顶部到地面的距离;埋设深度是指管道内壁到地面的距离;污水管道的最小覆土厚度满足三个要求:①必须防止管道内污水冰冻和因土壤冻胀而损坏管道;②必须防止管壁因地面荷载而受到破坏;③必须满足街区污水连接管衔接的要求;14、支管的布置形式:低边式布置、周边式布置、穿坊式布置;15、什么是控制点,如何确定控制点的标高在污水排水区域内,对管道系统的埋深起控制作用的地点称为控制点;确定控制点的标高一方面应根据城市的竖向规划,保证排水区域内各点的污水都能够排除,并考虑发展,在埋深上适当留有余地;另一方面,不能因照顾个别控制点而增加整个管道系统的埋深;16、污水泵站的设置地点及分类中途泵站:当管道埋深接近最大埋深时,为提高下游管道的管位而设置的泵站;局部泵站:将低洼地区的污水抽至地势较高地区的管道中,或是将高层建筑地下室、地铁、其他地下建筑的污水抽送至附近管道系统;重点泵站:污水处理厂处理后出水因受收纳水体水位的限制,需要抽升污水;17、管段污水设计流量组成及定义本段流量:从管段沿线街坊流来的污水量;传输流量:从上游管段和旁侧管段流来的污水量;集中流量:从工业企业或其他大型公共建筑物流来的污水量;18、管段衔接的方法及定义水面平接:上游管段终端与下游管段起端的水面标高相同;管顶平接:上游管段终端和下游管段的起端管顶标高相同;19、污水主干管水力计算表;20、降雨量、年降雨量、降雨历时、暴雨强度、汇水面积;降雨量:指降雨的绝对量;年平均降雨量:多年观测所得的各年降雨量的平均值;降雨历时:指连续降雨的时段,可以指一场雨的全部降雨时间;也可以指其中个别的连续时段;暴雨强度:指某一连续降雨时段内的平均降雨量;汇水面积:指雨水管渠汇集雨水的面积;21、暴雨强度公式及其各符号的意义公式:q=167A11+clgP/t+b^nQ:设计暴雨强度,P:设计重现期at:降雨历时min;A1,c,b,n地方参数,根据统计方法进行计算确定;22、雨水管区设计流量计算公式及各符号的意义公式:Q=q·F·ψ径流系数23、径流系数径流量与降水量的比值成为径流系数;径流系数通常采用地面覆盖种类确定的经验数值,若汇水面积是由各种性质的地面覆盖所组成,则按照各地面占用的面积比例,用加权平均法计算而得;24、特殊情况下雨水设计流量的确定;当汇水面积的轮廓不规则,即汇水面积呈畸形增长时,或是汇水面积地形坡度变化较大或汇水面积各部分径流系数由显着差异时,可能发生管道的最大流量不是发生在全部面积参与径流时,而使发生在部分参与径流时;即只有部分雨水流过来;25、雨水管区系统的平面布置特点:①充分利用地形,就近排入水体;②根据城市规划布置雨水管道;③合理布置雨水口,以保证路面雨水排除通畅;④雨水管道采用明渠或暗渠,应结合具体条件确定;⑤设置排洪沟排除涉及地区以外的雨洪径流;26、雨水干管水力计算表27、下述情形应当考虑合流制:①排水区域内有一处或多处水源充沛的水体,其流量和流速都足够大,一定量的混合污水排入水体后对的、水体造成的污染危害程度在允许的范围以内;②街坊和街道的建设比较完善,必须采用暗管渠排除雨水,而街道横断面较窄,管渠的设置位置受到限制时可考虑采用合流制;③地面有一定的坡度倾向于水体,当水体高水位时岸边不受淹没,污水在中途不需要泵汲;28、旱流流量、截流倍数旱流流量:晴天时的设计流量截流倍数:不从溢流井泄出的雨水量与旱流流量的比值29、合流制排水管渠的设计流量Q=n0+1Qf+Q1+Q2;n0:截流倍数,Qf:上游旱流流量,Q1:下游排水面积上的雨水设计流量,Q2:下游生活污水与工业废水之和;30、三种溢流井的简图及各部分的组成:截流槽式溢流井、溢流堰式溢流井、跳跃堰式溢流井;排水工程上册P123~12431、截流式合流干管水力计算表p12632、常用的管渠断面形式:圆形、半椭圆形、马蹄形、拱形矩形、蛋形、矩形、弧形流槽的矩形、带低流槽的矩形、梯形;常用的排水管渠:混凝土管和钢筋混凝土管、陶土管、金属管、浆砖管、石或钢筋混凝土大型管渠、其他管材;33、排水管道接口形式:柔性、刚性、半柔半刚性常用接口方式:水泥砂浆抹带接口、钢丝网水泥砂浆抹带接口,石棉沥青卷材接口、橡胶圈接口、预制套环石棉水泥接口、顶管施工常用的接口形式混凝土内套石棉水泥接口,沥青油毡,石棉水泥接口34、排水管道基础组成:地基、基础、管座常用的管道基础有三种:①砂土基础:包括弧形素土基础及砂垫基础,弧形素土基础适用于无地下水、原土能挖成弧形的干燥土壤,砂垫基础适用于无地下水,岩石或多石土壤;②混凝土枕基:适用于干燥突然中的雨水管道及不太重要的污水支管;③混凝土带型基础:适用于各种潮湿土壤,遗迹地基软硬不均匀的排水管道;35、排水管渠系统附属构筑物:雨水口、连接暗井、溢流井、检查井、跌水井、水封井、倒虹管、冲洗井、防潮门、出水口;简图见于排水工程上册第六章;36、倒虹管及其组成;排水管渠遇到河流、山涧、洼地及低下构筑物等障碍物时,不能按原有的坡度埋设,而是按下凹的折线方式从障碍物下通过,这种管道称为倒虹管,倒虹管由进水井,下行管,平行管,上行管,和出水井等组成;排水工程上册P148.给水管内容给水系统分类1按水源种类:分为地表水江河、湖泊、蓄水库、海洋等和地下水浅层地下水、深层地下水、泉水等给水系统;2按供水方式:分为自流系统重力供水、水泵供水系统压力供水系统和混合供水系统;3按使用目的:分为生活用水、生产给水和消防给水系统;4按服务对象:分为城市给水和工业给水系统;在工业给水中,又分为循环系统和复用系统;2、给水系统组成给水系统由取水构筑物、水处理构筑物、泵站、输水管渠和管网、调节构筑物组成; 什么是统一给水、分质给水和分压给水,那种系统目前用得最多统一给水:用同一系统供应生活、生产和消防等各种用水,称为统一给水系统;目前用的最多分质给水:利用相同或不同水源,经过不同水处理过程和管网后,将不同水质的水供给各类用户分压给水:由同一泵站内的不同水泵分别供水到水压要求高的高压水管和水压要求低的低压水管设计用水量的组成及相关定额和计算设计用水量的组成:1综合生活用水;2工业企业生产用水和工作人员生活用水;3消防用水;4浇洒道路和绿地用水;5未预计水量及管网漏失水量;水塔和清水池容积的计算水塔:W=W1+W2W1 :调节容积;W2 :消防贮水量,按10min室内消防用水量计算;清水池:W=W1+W2+W3+W4W1调节容积;W2消防贮水量按2h火灾延续时间计算;W3水厂冲洗滤池和沉淀池排泥等生产用水,等于最高日用水量的5%--10%;W4安全贮量管网布置用哪两种基本形式,各适合用于何种情况及其优点树状网:适用于小城市和小型工矿企业;树状网的供水可靠性较差,管网中任一段管线损坏时,该管段以后的所有管线就会断水;另外,树状网的末端,用水量小,管中的水流缓慢,甚至停滞不流,水质容易变坏,有出现浑水和红水的可能,但造价低; 环状网:适用于用水保证率较大的地区;这类管网当任一断管网损坏时,可以关闭附近的阀门使其余管线隔开,让后进行检修,水还可以另外从其他管线供应用户,断水的地区可以缩小,从而供水可靠性增加,还可以大大减轻水锤作用产生的危害,但造价高;管网的简化方法有一条管线连接的两管网,可以把连接管断开,分解成两个独立管网;管径较小、互相平行且靠近的管线可考虑合并;省略水利条件影响较小的管线P30什么叫经济流速,如何确定其范围采用优化方法求得流速或管径的最优解,在教学上表现为求一定年限内管网造价和管理费用之和为最小值的流速,管径mm 平均经济流速m/sD=100~400 ~D>400 ~ 什么叫连续性方程,什么是能量方程连续性方程:对任一节点来说,流向该节点的流量必须等于从该节点流出的流量;能量方程:表示管网每一环中各管段的水头损失和等于零的关系分区给水系统根据城市地形特点将整个给水系统分成几区,每区有独立的泵站和管网等,但各区之间有适当的联系,以保证供水可靠性和调节灵活,称为分区给水系统;管网附件和附属构筑物管网附件包括:阀门、止回阀、排气阀和泄水阀、消火栓附属构筑物:阀门井、支墩管网的技术管理1建立技术档案;2检漏和修漏;3水管清垢和防腐蚀;4用户接管的安装、清洗和防冰冻;5管网事故抢修;6检修阀门、消火栓、流速计和水表等;给水管网第一章名词解释给水系统:保证城市工矿企业等用水的各项构筑物和输配水管网组成的系统给水管网:将经过给水处理后的水送到各个给水区域的全部管道生活用水:日常生活中所用水量消防用水:扑灭火灾所需的水量分质给水:利用相同或不同的水源,经过不同的水处理过程和管网后,将不同水质的水供给各类用户;分压供水:由同一泵站内的不同水泵分别供水到水压要求高的高压管网和水压要求低的低压管网;简答题给水管网在给水系统中的作用:给水管网按照用户的需求将处理后的水送至用户处,起运输作用;简述多水源给水系统的优缺点:优点:便于分期发展给水系统,供水比较可靠,管网内水压比较均匀;缺点:随着水源的增多,设备和管理工作相应增加;简述影响给水系统布置的主要因素;城市规划的影响:给水系统的布置应密切配合城市和工业区的建设规划,做到通盘考虑分期建设,既能及时供应生产、生活和消防用水,又能适应今后发展的需要; 水源的影响:水源种类,水源距给水区的远近及水质条件的不同,会影响到给水系统的布置;地形的影响:地势比较平坦,工业用水量小,对水压无特殊要求时采用统一给水系统,地形起伏较大,采用分区给水系统;说明调节构筑物的作用和类型高地水池,水塔、清水池等类型,用以储存和调节水量;工业给水系统中水的重复利用有何意义工业给水系统中水的重复利用不仅是解决城市水资源缺乏的一种措施,还可以提高环境效益,减少使城市水体污染的废水量,同时能节省工业给水的投资,对水量大的企业具有重大意义;何谓水量平衡水量平衡是冷却用水量和损耗水量、循环用水量补充水量以及排水量保持平衡工业用水中,做水量平衡的目的,以及可采取的途径目的是达到合理用水;途径有改革生产工艺,减少耗水量,或是提高重复利用率,增大回用水量,以相应减少排水量;由高地水库供水给城市,如按水源和供水方式考虑,应属于地表水自流给水系统;给水系统中投资最大的一部分是输配水系统是投资最大的部分,因为输水管渠和管网都埋设于地下,施工难度较给水系统其他部分来说,都要大,且管材也不便宜,而泵站和调节构筑物等都需要定期进行维护检修,其基建费用也很大;给水系统是否必须包括取水构筑物,水处理构筑物,泵站,输水管和管网,调节构筑物等,哪种情况可省其中一部分设施;并不一定要包括全部;当区域的地势起伏较大,自来水厂建在高地的时候,可完全由重力流供水,不需要泵站加压,若区域用水比较均匀时可以省去水塔;水源对给水系统布置有哪些影响;任何城市都会因水源种类、水源距给水区的远近、水质条件的不同,影响到给水系统的布置;当地如有丰富的地下水,则可在城市上游或就在给水区内开凿管井和大口井,井水经消毒后由泵站加压送入管网,供用户使用;水源处于适当的高程,能借助重力输水,可省去一级泵站或二级泵站;城市附近山上有泉水时,建造泉室供水的给水系统最为经济简单;取用蓄水库水时,也可能利用高程以重力输水,熟睡能量费用可以节省;以地表水为水源时,需从上游取水,并对其进行水处理后才能成为饮用水;城市附近的水源丰富时可以考虑建成多水源给水系统;工业给水有哪些系统,适用于哪些情况循环给水系统:使用过的水经过适当处理后再行回用,为了节约工业供水,并有一定水处理能力的工业企业可使用;复用给水系统:按照各车间对水质的要求将水顺序重复利用,车间排出的水可不经过处理或略加处理就可供其他车间使用时;工业用水量平衡图如何测定和绘制,水量平衡图起什么作用进行工业企业水量平衡测定工作时,先查明水源水质和取水量,各用水部门的工艺过程和设备,现有计量仪表的状况,测定每台设备的用水量、耗水量、排水量、水温等,按厂区给水排水管网图核对,对于老的工业企业还应测定管道和阀门的漏水量;根据测定结果绘制出水量平衡图利用水量平衡图便可了解工厂用水现状,采取节约用水措施,健全工业用水计量仪表,减少排水量,合理利用水资源以及对厂区给水排水管道的设计都有很大的用处;第二章设计用水量名词解释:生活用水量标准:包括居民家庭、浴室、学校、影剧院、医院等的生活及饮用水量;与地区、设备水平、生活习惯、供水方式、等有关;一般按每人每日所需的生活用水量确定;最高日用水量:在设计规定的年限内,用水最多的一日的用水量;最高时用水量:一天内用水最高一小时内的用水量;日变化系数:一年中,最高日用水量与平均日用水量的比值;时变化系数Kh:最高一小时用水量与平均时用水量的比值;用水量变化曲线:横坐标为时间,纵坐标为占最高日用水量百分数的曲线,表现了当天用水量的变化;简答题:设计城市给水系统时应考虑哪些用水量;综合生活用水、工业企业生产用水和工作人员生活用水,消防用水、浇洒道路和绿地用水、未预计水量及管网漏失水量;居住区生活用水量定额是按哪些条件制定的城市规划、工业企业生产情况、居民生活条件和气象条件等,结合现状用水调查资料分析,进行远近期水量预测;影响生活用水量的主要因素有哪些主要有生活习惯、气候变化、一天的时间变化等城市大小和消防流量的关系如何;城市越大,其发生火灾的次数会越多,历时也越长,所谓的消防流量也越大;怎样估计工业生产用水量Q4=q·B1-n m3/d,其中,q城市工业万元产值用水量,单位立方米/万元;B:城市工业总产值,万元;n: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工业企业为什么要提高水的重复利用率用水量变化曲线对给水工程有什么知道意义利用用水量变化曲线可以了解一天众各时段的用水量,适当调整工业生产工艺,设备能力和供水量,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给水系统设计时,用水定额有什么作用用水量定额是确定设计用水量的主要依据,它可影响给水系统想应设备的规模工程投资、工程扩建的期限,今后水量的保证等方面;工业用水正常是指工业企业在生产过程中,用于冷却、空调、制造、加工、净化和洗涤方面的用水;对于新设计的给水工程,用水量变化规律如何确定对于新设计的给水工程,用水量变化规律只能按该工程所在地区的气候、人口、居住条件、工艺生产工艺、设备能力、产值等情况,参考附近城市的实际资料确定;给水系统的工作情况管网控制点:管网中控制水压的点简答题如何确定有水塔和无水塔时的清水池调节容积有水塔时,清水池的调节容积等于每一时段二级泵站供水量与一级泵站供水量之差的累加正值无水塔时,清水池的调节容积等于每一时段用水量与一级泵站供水量之差的累加正值;取用地表水源时,取水口、水处理构筑物、泵站和管网按什么流量设计取水口、水处理构筑物、一级泵站按最高日平均时流量计算;管网中有水塔或高地水池时,二级泵站和管网按最高日最高时流量计算,管网内设有水塔或高地水池时,二级泵站的设计流量按用水量变化曲线。
分区供水知识总结简介分区供水是指将一个大区域划分为多个小区域进行供水,以提高供水效果和管理水资源。
本文将介绍分区供水的原理、优势和应用。
原理分区供水的原理是通过划分管网,将大区域分成多个小区域,每个小区域都有自己的供水网络和水源。
每个小区域的供水网络与其他小区域的供水网络相互独立,以确保供水稳定性和供水质量。
优势1. 提高供水效果分区供水可以根据不同区域的需求进行供水调控,确保每个小区域的供水压力和流量都能够达到要求。
这样可以有效解决远离水源的区域供水不足的问题,提高供水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2. 减少漏损分区供水可以控制每个小区域的供水压力,减少管网的漏损。
当供水压力过高时,管道可能出现渗漏和破裂的情况,分区供水可以限制供水压力,减少漏损,节约水资源。
3. 管网管理更加灵活分区供水可以将管网划分成多个小区域,每个小区域都有自己的水源和供水网络。
这样管网的管理变得更加灵活,可以根据需要对不同小区域进行管网维护和改造,不会对其他小区域的供水造成影响。
应用1. 城市供水系统在城市供水系统中,使用分区供水可以将整个城市划分成多个供水分区,每个分区都有自己的供水网络和水源。
这样可以提高城市供水的稳定性和可靠性,确保每个小区域都能够获得足够的供水。
2. 工业园区供水工业园区通常有复杂的供水需求,不同企业的供水要求各异。
通过将工业园区划分为多个供水小区,可以根据不同企业的需求提供定制化的供水方案,提高供水效果和供水管理的灵活性。
3. 农村供水在农村地区,使用分区供水可以解决水源分散和供水不稳定的问题。
将农村地区划分为供水小区,每个小区都有自己的水库或水井作为水源,可以提供稳定的供水,满足农民的日常用水需求。
总结分区供水是一种将大区域划分为多个小区域进行供水的方法。
通过分区供水,可以提高供水效果,减少漏损,灵活管理管网。
在城市供水系统、工业园区供水和农村供水等方面都有广泛的应用。
分区供水对于提高供水的稳定性、可靠性和灵活性具有重要作用。
2022-2023年公用设备工程师《专业知识(给排水)》预测试题(答案解析)全文为Word可编辑,若为PDF皆为盗版,请谨慎购买!第壹卷一.综合考点题库(共50题)1.混凝土带形基础常用于各种潮湿土壤及地基软硬不均匀的排水管道,但不适用于下述哪种管道?()A.混凝土管B.钢筋混凝土管C.塑料管D.陶土管正确答案:C本题解析:根据《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 50014—2006)(2016年版)第4.3.2B条规定,埋地塑料排水管不应采用刚性基础。
根据《埋地塑料排水管道工程技术规程》(CJJ 143—2010)第4.8.2条规定,塑料排水管地基处理宜采用砂桩、块石灌注桩等复合地基处理方法。
不得采用打入桩、混凝土垫块、混凝土条基等刚性处理措施。
综上所述,C项正确。
2.废水处理电解气浮法的主要作用和功能为下列哪几项?( )A.去除悬浮物B.脱色和杀菌C.氧化还原D.脱盐正确答案:A、B、C本题解析:电解气浮产生的气泡远小于散气气浮和溶气气浮,且不产生紊流,主要作用是气浮分离悬浮物、氧化还原作用、脱色杀菌。
故本题应选择ABC3.某城镇污水处理厂采用活性污泥法工艺,污水自流进入,则计算其二沉池面积时,其设计流量应按下列哪项取值?()A.污水的最大时(最高日)流量,再加上回流污泥量B.污水的平均时(最高日)流量,再加上回流污泥量C.污水的最大时(最高日)流量,不需加上回流污泥量D.污水的平均时(最高日)流量,不需加上回流污泥量正确答案:C本题解析:根据《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 50014—2006)(2016年版)第6.2.4条规定,污水处理构筑物的设计流量,应按分期建设的情况分别计算。
当污水为自流进入时,应按每期的最高日最高时设计流量计算;当污水为提升进入时,应按每期工作水泵的最大组合流量校核管渠配水能力。
生物反应池的设计流量,应根据生物反应池类型和曝气时间确定。
曝气时间较长时,设计流量可酌情减少。
对于回流污泥量,设计时不需要包括在二沉池的设计流量中。
第8章 分区给水系统
8.1 概述
分区给水一般是根据城市地形特点将控个给水系统分成几区,每区有独立的泵站和管网等,但各区之间有适当的联系,以保证供水可靠和调度灵活。
分区给水的原因: 技术上
使管网的水压不超过水管可以承受的压力,以免损坏水管和附件,并可减少漏水量; 经济上
降低供水能量费用。
8.2 分区给水的能量分析
8.2.1 输水管的供水能量分析
未分区时泵站供水能量:(仅点5处设置泵站)
H gq E 54-=ρ
或
()∑++=-ij h H Z gq E 1154ρ
假设在节点3处设置加压泵站,将管网分为2个区分区后减少了部分未利用能量(如前图的阴影部分): 注意:
当一条输水管的管径和流量相同时,即沿线无流量分出时,分区后非但不能降低能量费用,甚至基建和设备费反而增加,管理也趋于复杂,这时只有在输水距离远、管内的水压过高,才考虑分区。
8.2.2 管网的供水能量分析 三个假定:
1、给水区地形从泵站均匀升高
2、全区用水量均匀
3、要求的服务水头相同 设:
管网的总水头损失为∑h
泵站吸水井水面和控制点地面高差为▽Z 则未分区时:
分区时: I:
若H<<Hp ,则 II :
利用
管网分区能量分析:
()()()1112233334334Z H h h Z H q q H q q --+++--+∆+=p H z H h
=∆++∑22
I h z H H ∆=
++
∑2
2
I h
Z H ∆=
+
∑22II
h
Z H ∆=+∑
节省的能量
依据分两区的分区原理类推: 当分n 区时,供水能量: 串联分区:
n H n
Q n
H Q
n
n n H Q n
n n H Q
E P P P P n +
+-+
-+= 21
[]E n
n QH n n n n P
211)2()1(12
+=
++-+-+=
并联分区:
P P P P n H n Q H n
n n Q H n
n n Q H n Q E +
+-+
-+
= 21 E n
n H n
Q H n
n n
Q H n
n n
Q H n
Q P P P P 2121+=
++-+
-+
=
8.3 分区给水系统的设计
管网分区后,将增加管网系统的造价,因此须进行技术上和经济上的比较。
分区形式的影响因素:
1.并联分区的优点是各区用水由同一泵站供给,供水比较可靠,管理也较方便,整个给水系统的工作情况较为简单,设计条件易与实际情况一致。
缺点是并联分区会增加输水管造价。
2.串联分区的优点是输水管长度较短,可用扬程较低的水泵和低压管。
缺点是将增加泵站的造价和管理费用。
3.城市地形的影响:当城市狭长发展时,采用并联分区较宜,因增加的输水管长度不多,与此相反,城市垂直于等高线方向延伸时,串联分区更为适宜。
4.水厂位置的影响:水厂靠近高区时,宜用并联分区。
水厂远离高区时,采用串联分区较好。
22Z H h Q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