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题型结构变化及语法新题型 10
- 格式:doc
- 大小:24.00 KB
- 文档页数:3
一、试卷结构的变化1. 题型比例调整新高考语文试卷结构在题型比例上进行了调整,更加注重对学生语文能力的全面考察。
具体表现为:(1)文言文阅读:新高考文言文阅读题量增加,注重考查学生的文言文阅读理解和翻译能力。
(2)现代文阅读:新高考现代文阅读题量减少,但更加注重考查学生的阅读速度和深度,以及分析、概括、评价等能力。
(3)作文:新高考作文题量保持不变,但更加注重考查学生的思辨能力、创新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
2. 题目难度调整新高考语文试卷在题目难度上有所调整,更加注重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具体表现为:(1)选择题:新高考选择题难度降低,更加注重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2)非选择题:新高考非选择题难度有所提高,更加注重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思维。
3. 考察内容调整新高考语文试卷在考察内容上进行了调整,更加注重考查学生的语文素养和综合素质。
具体表现为:(1)文学素养:新高考语文试卷更加注重考查学生的文学素养,如对经典文学作品的阅读和理解。
(2)文化素养:新高考语文试卷更加注重考查学生的文化素养,如对中国传统文化、民族精神等方面的了解。
(3)生活素养:新高考语文试卷更加注重考查学生的生活素养,如对现实生活中的语文现象的观察和思考。
二、变化原因及意义1. 变化原因(1)适应新时代教育需求:新高考语文试卷结构的变化,旨在适应新时代教育需求,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2)改革教育评价体系:新高考语文试卷结构的变化,有助于改革教育评价体系,更加关注学生的实际能力和综合素质。
2. 变化的意义(1)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新高考语文试卷结构的变化,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他们的阅读、写作、思辨等能力。
(2)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新高考语文试卷结构的变化,有助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总之,新旧高考语文试卷结构的变化,体现了我国教育改革的方向和目标,有助于培养适应新时代需求的高素质人才。
新高考(全国卷)地区数学试卷结构及题型变化新高考数学考试试卷及试卷结构说明:新高考数学试卷结构:第一大题,单项选择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第二大题,多项选择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部分选对得3分,有选错得0分,共20分.第三大题,填空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第四大题,解答题,共6小题,均为必考题,涉及的内容是高中数学的六大主干知识:三角函数,数列,统计与概率,立体几何,函数与导数,解析几何。
单项选择题考点分析:多项选择题考点分析:①新高考全国Ⅰ卷与新高考全国Ⅱ卷相同新高考选择题部分分析:①新高考与之前相比,最大的不同就是增加了多项选择题部分,选择题部分由原来的12道单选题,变成了8道单选题与4道多选题。
这有利于缩小学生选择题部分成绩的差距,过去学生错一道单选题,可能就会丢掉5分,在新高考中,考生部分选对就可以得3分,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得分率。
②新高考的单项选择题部分主要考察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运算能力,总体上难度不大,只要认真复习,一般都可以取得一个较好的成绩。
在多项选择题上,前两道较为基础,后两道难度较大,能够突出高考的选拔性功能,总体上来看,学生比以往来讲,更容易取得一个不错的成绩,但对于一些数学基础比较的好的同学来说,这些题比以往应该更有挑战性。
过去,只需要在四个选项中选一个正确答案,现在要在四个选项中,选出多个答案,比以往来说,要想准确的把正确答案全部选出来,确实有一定的难度、③新高考数学试卷的第4题,第6题和第12题都体现了创新性。
第4题,以古代知识为背景,考察同学们的立体几何知识,这体现了数学考试的价值观导向。
弘扬传统文化的同时也鼓励同学们走进传统文化。
近年来,对于这类题目也是屡见不鲜,平时也应该鼓励学生去关注一些古代的数学著作,如《九章算术》,《孙子算经》等等,通过对这些著作的了解,再遇到这类题目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减少恐惧感与焦虑感。
第6题则体现了聚焦民生,关注社会热点。
新高考(全国卷)地区语文试卷结构及题型变化新高考语文考试试卷及试卷结构说明:新高考语文试卷结构:考试时间15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
第一部分:现代文阅读(35分)现代文阅读Ⅰ:材料型论述类文本阅读(19分)2020新高考全国Ⅰ卷题型:分析:新高考现代文阅读Ⅰ在第1和第2道选择题上与之前的全国卷保持一致,都是对于文章内容的分析,理解与判断。
第3题开始有所变化,第3题是根据文章中的某一个定义或者一个解释去推断文章之外的事物,这与之前全国卷的第3题有了很大的区别。
第4题给某一个事物下定义和第5题概括文章的行文脉络都是新题型,与过去文学类文本阅读和实用类文本阅读的问答相比,更加考察学生的语文功底,即阅读理解的能力和学生对全文内容的把握程度,对语文的要求提高了一个层次。
现代文阅读Ⅱ:现代诗歌阅读(16分)①*表示新题型②*表示新题型③*表示新题型2020新高考全国Ⅰ卷题型:分析:与现代文阅读Ⅰ相比,现代文阅读Ⅱ在6-8题的考察上与之前的全国卷类似,对文章内容的分析,理解与判断,对文章的赏析。
考点与过去基本保持一致,这也体现了高考试卷的平稳过渡。
第9题的考察形式又是一个创新,考察文章的行文线索,这与现代文阅读Ⅰ第5题较为类似,都是对文章的一个整体把握。
如果对文章理解的不够深入,对于这两道题的作答一定是不够理想的。
新高考对于考生整体把握文章内容的要求有所提高。
这与之前相比,对于学生语文能力的要求更高。
只有准确的把握文章,才能够有一个较为清晰的脉络。
对于只抓部分,对文章总体把握不好的同学来说这类题目解答起来可能会④*表示新题型有些困难。
第二部分:古代诗文阅读(35分)文言文阅读(20分)2020新高考全国Ⅰ卷题型:分析:在新高考文言文阅读部分,大部分题目与原来题型相同,考察的仍然是传记。
与原来相比,翻译题的分值减少,在此基础上增加了一⑤*表示新题型道问答题。
文言文阅读基本保持稳定,问答题的增加让文言文阅读的难度也有所增加。
高考英语语法填空题解题技巧总结(含例题解析)语法填空是近年来高考英语推出的一种新题型。
这种题型能全面检测学生在英语词汇、语法,甚至是句法上的运用才能,能更科学地反应学生的英语综合程度。
本题型分两种情形:一种为已给单词提示;一种为不给单词提示。
一、已给单词提示题型的技巧此类题可以考查学生对单词形式变化的掌握水平。
单词形式变化主要有两种,一是词的形、数、式的变化,一是词的派生变化。
在判断出词的变化之后还应该进一步审题,看是否需要应用复合的变化形式,这一点是很重要的。
技巧一:名词形式变化。
名词的形式变化主要有单数、复数、所有格的变化。
例:There are many students living at school,the(child) houses are all far from schoo1.由students一词可以判断出横线处应填复数,且作为houses的定语,所以应用其所有格形式,故答案为child的复合变化形式——复数的所有格children’s。
技巧二:动词形式变化。
动词的形式变化比较多,有谓语的变化(时态、语态、语气),有非谓语的变化(不定式、动名词、现在分词、从前分词)。
例:A talk(give) tomorrow is written by Professor Zhang.句中的is written是整句的谓语,所以横线所在的动词应当用作非谓语。
从tomorrow可以看出,报告是“未来”作的,故用不定式;且报告是give动作的承受者,故可以判断出横线所在处用give的不定式被动式——to be given。
技巧三:代词形式变化。
代词形式变化通常是与人称变化有关的三大类五小类,即人称代词(主格和宾格)、物主代词(形容词性和名词性)、反身代词。
另外还有几个不定代词的形式变化,如no one/none、other/another等。
例:The king decided to see the painter by(he).由介词by可以看出,横线处应填反身代词himself。
高考2024新高考试卷结构
2024年新高考的试卷结构将会有一些调整,特别是在数学科目上。
以下是一些具体的变化:
1. 题型调整:2024年九省联考数学试卷在整体上延续了全国新课标卷的单选题、多选题、填空题、解答题的结构。
但是,相比以前,试题数量有所减少,总题数从22个变为更少的数量。
2. 考查重点:未来的高考试卷将会加强对核心素养、关键能力和必备知识的整体性考查,注重考生的逻辑思维、形象思维、抽象思维等多方面的能力。
3. 分值变化:在外语科目上,将会减少语言知识运用类试题的题量和分值,相应地增加语言运用能力试题的分值,以更好地考查学生的语言实际运用能力。
综上所述,这些调整反映了教育部门对高考内容和形式不断优化的努力,旨在更好地适应新时代教育的需求,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思维。
对于即将参加高考的学生来说,了解这些变化对于他们的备考是非常重要的。
同时,这也提醒教师和学校在教学安排和复习指导上要及时做出相应的调整,以帮助学生适应新的考试模式。
新高考(全国卷)地区数学试卷结构及题型变化新高考数学考试试卷及试卷结构说明:新高考数学试卷结构:第一大题,单项选择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第二大题,多项选择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部分选对得3分,有选错得0分,共20分.第三大题,填空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第四大题,解答题,共6小题,均为必考题,涉及的内容是高中数学的六大主干知识:三角函数,数列,统计与概率,立体几何,函数与导数,解析几何。
单项选择题考点分析:多项选择题考点分析:①新高考全国Ⅰ卷与新高考全国Ⅱ卷相同新高考选择题部分分析:①新高考与之前相比,最大的不同就是增加了多项选择题部分,选择题部分由原来的12道单选题,变成了8道单选题与4道多选题。
这有利于缩小学生选择题部分成绩的差距,过去学生错一道单选题,可能就会丢掉5分,在新高考中,考生部分选对就可以得3分,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得分率。
②新高考的单项选择题部分主要考察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运算能力,总体上难度不大,只要认真复习,一般都可以取得一个较好的成绩。
在多项选择题上,前两道较为基础,后两道难度较大,能够突出高考的选拔性功能,总体上来看,学生比以往来讲,更容易取得一个不错的成绩,但对于一些数学基础比较的好的同学来说,这些题比以往应该更有挑战性。
过去,只需要在四个选项中选一个正确答案,现在要在四个选项中,选出多个答案,比以往来说,要想准确的把正确答案全部选出来,确实有一定的难度、③新高考数学试卷的第4题,第6题和第12题都体现了创新性。
第4题,以古代知识为背景,考察同学们的立体几何知识,这体现了数学考试的价值观导向。
弘扬传统文化的同时也鼓励同学们走进传统文化。
近年来,对于这类题目也是屡见不鲜,平时也应该鼓励学生去关注一些古代的数学著作,如《九章算术》,《孙子算经》等等,通过对这些著作的了解,再遇到这类题目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减少恐惧感与焦虑感。
第6题则体现了聚焦民生,关注社会热点。
最新2024高考英语题型盘点,高考改革后的英语题型2024年高考英语题型盘点与改革后的英语题型随着新高考改革的不断推进,2024年高考英语试卷的题型也将发生一些变化。
本文将为大家盘点2024年高考英语的最新题型,并分析改革后的英语题型,探讨其可能对学生的影响。
一、听说题型:1、听说测试:作为高考英语试卷的重要组成部分,听说测试将更加注重考察学生的实际交流能力。
听说测试可能会包括一些情境模拟,如对话、短文听力、角色扮演等,旨在评估学生的听力理解、口语表达和交流技巧。
2、机考形式:部分省份的听说测试将采用机考形式进行,这对学生适应现代化考试模式和电子设备操作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阅读理解:1、多项选择题:阅读理解仍将沿用多项选择题的形式,但可能会增加题量或提高难度,以更好地考察学生的阅读速度和准确度。
2、主观题:为了更好地评估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可能会出现一些主观题,例如问答题或短文摘要写作等。
三、完形填空:1、取消单项选择:完形填空可能将不再采用单项选择的形式,而是提供一些语境空白,让学生根据上下文填写适当的单词或短语。
2、注重语用能力:这种改革旨在更加注重学生的语用能力和语境理解,而非单一的语法知识。
四、语法填空:1、整体考查:语法填空题可能会更加注重学生对英语语法结构的整体掌握,通过提供一些语境线索,让学生在空格中填写适当的单词或词组。
2、形式变化:语法填空的形式可能会发生变化,例如可能会采用短文或对话形式,以更好地融入听说测试和阅读理解的情境。
五、写作:1、应用文写作:写作部分将继续强调应用文写作,例如信函、通知、便条等,以评估学生在实际情境中的写作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
2、读后续写:为了考察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创作能力,写作部分可能会采用读后续写的方式,让学生根据所提供的文章进行续写或改写。
3、内容概要: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写作部分可能会要求学生对所提供的文章进行内容概要或评论,以评估学生的阅读理解、写作技巧和批判性思维。
高考英语新题型
高考英语新题型可能包括以下几种:
1. 阅读理解题型的变化:除了常见的选择题、填空题和判断题,可能还增加了更多的细节理解题、推理判断题、观点态度题等,考察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2. 概括归纳题型:要求学生根据所给文章或对话的内容,将其中的重点、要点概括出来,考察学生对文章结构和信息的整合能力。
3. 表格填空题型:给出一张表格或图表,要求学生根据所给资料填写相关的信息,综合运用语法和词汇知识。
4. 语法填空题型:给出一篇短文,将其中一些空格处标号,要求学生根据语法规则和上下文的意思填写适当的词语或短语,考察学生对英语语法的掌握程度。
5. 完形填空题型:给出一篇短文,其中有若干个空格处要求填入一个适当的词语,考察学生对词汇、语法和语言逻辑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6. 图文匹配题型:给出一组图片或图表,要求学生根据所给的图片或图表内容,从一些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文字描述,考察学生对图片或图表信息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以上是对高考英语新题型的一些猜测和推测,具体题型以各地
区教育考试部门的要求和出题习惯为准。
深入了解和掌握各种题型,培养综合运用英语知识和技能的能力是应对高考的关键。
上海高考英语新题型今年的高考一共七套英语试题,分别是新高考I卷、新高考II卷、全国甲卷、全国乙卷,以及北京、上海、天津的自主命题卷。
四套卷的题型和分值新高考I卷和新高考II卷全国甲卷和全国乙卷新高考卷题型和分值变化一、题型“一增一减”新高考英语试题新增读后续写题型。
二、分值“两升一降”具体体现在增加了阅读和写作两部分试题的分值,相应减少了完形填空题的题数和分值。
阅读理解试题的分值由满分40分提高到新高考卷的50分,增幅为25%。
写作分值由35分增加到40分,增幅为14.3%。
与此同时,完形填空题数与分值由20题、满分30分降到15题、满分15分,题数减低25%,分值减少了50%。
应考策略有哪些?一、听力高考英语听力考试主要考查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对于母语非英语的学生来说,听力可能是最难的一项。
以下是一些提高高考英语听力成绩的建议:1、精听与泛听相结合在备考阶段,学生应该将精听和泛听结合起来进行训练。
精听可以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对话的内容和语言结构,而泛听则可以扩大学生的词汇量,提高语感。
2、注重听力技巧在考试中,学生应该注意听力技巧。
例如,在听前先浏览题目,预测对话内容;听时抓住关键词,判断正确选项;遇到听不懂的词汇或句子时不要停留,继续听下去。
3、增加听力材料学生可以尝试增加听力材料,例如看英语电影、听英文歌曲、收听英语广播等,这些都可以提高英语听力水平。
二、阅读理解阅读理解是高考英语考试中分数比重最大的一项。
要想提高阅读理解成绩,学生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扩大词汇量扩大词汇量是提高阅读理解成绩的基础。
学生可以通过背单词、阅读英文文章、收听英文广播等方式来增加词汇量。
加强考纲词汇的积累和运用能力;加强构词法知识的学习;加强词汇的一词多义和熟词生义的学习。
2、提高阅读速度与精度在考试时,学生需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阅读理解题目。
因此,平时训练时要注重提高阅读速度和精度。
可以通过阅读英文文章、英文报刊等方式来提高阅读速度和精度。
热点11 语法填空【命题趋势】在一篇约200词左右的短文中留出10个空白,部分空白后面给出单词的基本形式,要求考生根据上下文在空白处填写1个适当的单词或所给单词的正确形式。
语法填空则更侧重考查考生语法和词汇在语境中的运用,强调词汇的变形。
同时强调语篇分析能力,凸显交际性和语境化特征。
作为高考新题型的语法填空试题,近年高考英语该题型具有下面这些特点:文章以记叙文和说明文为主,文章长度控制在190~220词,10道题中,有6~7个试题给出提示词,要求考生;考查的要点分为词法和语法两部分,词法部分包括:1)词类的转换,结合语境考查给出的提示词的名词、形容词或副词变化;2)介词的固定搭配,名词的复数形式及运用;语法部分包括:时态和语态的综合运用,非谓语动词,各种从句等。
从近年课标卷的语法填空试题看,给出提示词的考点主要包括:词类的转换(名词与动词的转换,形容词与副词的转换);形容词比较级与最高级的变化;名词单复数的变化;动词的时态语态、情态动词和虚拟语气、谓语动词与非谓语动词的变化等。
给出提示词考点多为实词,所填写的词汇根据语境和短文或对话内容可以是1~3个单词。
挖空分布均匀,考点的安排注重多样化。
不给提示词的考点主要包括:连词(并列连词和从属连词)、介词(动词与介词的搭配、介词与名词的搭配、代词和冠词等。
【满分技巧】当句子缺少谓语动词时,括号中的动词就是谓语动词。
此时,要根据语境确定用哪种时态,根据主语与该动词的主动或被动关系确定用主动语态还是用被动语态。
具体解题技巧如下:第一步:确定句中是否缺谓语或并列谓语,如缺谓语动词,则填谓语动词。
第二步:若为谓语动词,就要看主语与谓语之间是主动关系还是被动关系,以确定用主动语态还是被动语态,同时还要根据语境考虑用哪种时态。
第三步:要注意主谓一致。
当句中已有谓语动词又没有并列连词与括号中的动词并列,该动词就是非谓语动词。
此时,就要根据非谓语动词的用法确定用具体的某种形式。
上海高考英语语法填空新题型语法填空2022上海英语高考改革,语法填空由2022年语法改革后的两篇16空改成一篇10个空,这对同学们把握语篇,在较短时间内完成填空,并有较高的正确率提出了新的要求。
在语法填空中要搞清楚几点基本原则:一、语法填空虽然是语段里填空而不是传统选择,但是考查的内容仍然是基本的语法内容,而不是对上下文语篇的理解,因此无需对文章做深层次的理解,只需从题目所在的单句进行入手。
只有个别题目(尤其是状语从句的关联词填空)需要关注上下文的关系。
切记,不要因为阅读文章而浪费了时间。
一般10道题目需要在8分钟内完成。
二、注意:除了后面括号后给了词,所填的词可能不止一个,其他的一定是一个空一个词,特别要掌握两个或者三个空的介词、连词或者情态动词。
如:incaeof;inpiteof;dueto;awella;othat;inadditionto;alonga;evenif;a if;haveto;oughtto等。
三、不少同学在做题时将所给词改变了词性,这是万万不可的【除了动词加ed/ing】,这也是上海卷的语法填空区别于外地语法填空的明显之处。
四、副词诸如even、almot、often等是不可能填的;同样的在没有给出否定词not或者never的情况下,自己是不能添加的。
比如有的同学填can’t是不可能的。
五、一定要学会句子成分的划分,不仅可以用于语法填空也可以用于小猫钓鱼的词汇填空。
尤其是在需要填写动词形式的题目中。
六、动词单复数形式要利用好,很多时候可以判定所填的词是否正确。
如:Evenamallamount,heay,_______makeaperonick.七、注意助动词,如2022年倒装句;过渡词如however,intead,moreover等词也可能考查。
八、有些固定词组搭配中介词可要可不要,如果填写在空格中,介词一定不能带入。
如:havedifficulty(in)doing,pend…(in)doing,bebuy(in)doing,prevent…(from)doing.九、高考中动词及连词的填空占主要分数,因此需着重关注这两大块的语法要点。
高考英语语法填空十三条技巧语法填空是近年来高考英语推出的一种新题型。
这种题型能全面检测学生在英语词汇、语法,甚至是句法上的运用能力,能更科学地反映学生的英语综合水平。
本题型分两种情况:一种为已给单词提示,一种为不给单词提示。
这十三个破解语法填空的技巧,非常实用。
一、已给单词提示题型的技巧此类题可以考查学生对单词形式变化的掌握程度。
单词形式变化主要有两种,一是词的形、数、式的变化,一是词的派生变化。
在判断出词的变化之后还应该进一步审题,看是否需要使用复合的变化形式,这一点是很重要的。
技巧一:名词形式变化。
名词的形式变化主要有单数、复数、所有格的变化。
例:There are many students living at school,the (child) houses are all far from schoo1.由students一词可以判断出横线处应填复数,且作为houses的定语,所以应用其所有格形式,故答案为child的复合变化形式复数的所有格childrens。
技巧二:动词形式变化。
动词的形式变化比较多,有谓语的变化(时态、语态、语气),有非谓语的变化(不定式、动名词、现在分词、过去分词)。
例:A talk (give) tomorrow is written by Professor Zhang.句中的is written是整句的谓语,所以横线所在的动词应当用作非谓语。
从tomorrow 可以看出,报告是将来作的,故用不定式;且报告是give动作的承受者,故可以判断出横线所在处用give的不定式被动式to be given。
技巧三:代词形式变化。
代词形式变化通常是与人称变化有关的三大类五小类,即人称代词(主格和宾格)、物主代词(形容词性和名词性)、反身代词。
另外还有几个不定代词的形式变化,如no one/none、other/another等。
例:The king decided to see the painter by (he).由介词by可以看出,横线处应填反身代词himself。
新高考(全国卷地区)数学考试试卷结构及题型变化(不分文理)错误和重复的段落已被删除,以下是修改后的文章:新高考(全国卷)地区数学试卷结构及题型变化新高考数学考试试卷及试卷结构说明:新高考数学试卷结构包括四大题型: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填空题和解答题。
其中,单项选择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多项选择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部分选对得3分,有选错得分,共20分;填空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解答题共6小题,均为必考题,涉及的内容是高中数学的六大主干知识:三角函数、数列、统计与概率、立体几何、函数与导数、解析几何。
每小题12分,共60分。
题型: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题量:8、4、4、6分值:40、20、20、70单项选择题考点分析:新高考全国Ⅰ卷(全国Ⅰ卷①)的单项选择题考点包括:集合的基本运算、复数的基本运算、统计与概率-排列组合、日晷模型-立体几何、统计与概率-概率基本公式(积事件)、疫情模型-指数与对数函数、平面向量与平面几何、函数与导数-函数的性质。
多项选择题考点分析:新高考全国Ⅰ卷(全国Ⅰ卷②)的多项选择题考点包括:解析几何-双曲线的简单性质、三角函数-三角函数的图像。
新高考全国Ⅰ卷与新高考全国Ⅱ卷的其他题型相同。
新高考选择题部分分析:新高考与之前相比,最大的不同就是增加了多项选择题部分,选择题部分由原来的12道单选题,变成了8道单选题与4道多选题。
这有利于缩小学生选择题部分成绩的差距,过去学生错一道单选题,可能就会丢掉5分,在新高考中,考生部分选对就可以得3分,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得分率。
新高考的单项选择题部分主要考察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运算能力,总体上难度不大,只要认真复,一般都可以取得一个较好的成绩。
在多项选择题上,前两道较为基础,后两道难度较大,能够突出高考的选拔性功能。
总体上来看,学生比以往更容易取得一个不错的成绩,但对于一些数学基础比较好的同学来说,这些题比以往应该更有挑战性。
2023年高考语文试卷变化
2023年高考语文试卷的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试卷结构调整:2023年高考语文将采用新题型,试卷结构将发生较大变化。
具体而言,现代文阅读、古诗文阅读、语言文字应用和写作等部分都可能发生变化。
2. 题目数量减少:与往年相比,2023年高考语文试卷的题目数量将有所减少,这意味着考生需要在更短的时间内完成更多任务。
3. 阅读量增加:与往年相比,2023年高考语文阅读量将有所增加,这要求考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更快地阅读和理解文本。
4. 作文题目类型变化:2023年高考语文作文题目类型将有所变化,可能更加注重考查考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如书信、演讲稿等。
5. 文学常识考查加强:2023年高考语文文学常识的考查将更加深入,要求考生具备更扎实的文学基础。
6. 传统文化占比增加:传统文化在高考语文中的占比将进一步增加,要求考生对传统文化有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
7. 阅读理解难度提高:2023年高考语文阅读理解的难度将有所提高,要求考生具备更高的阅读能力和分析能力。
8. 语言文字应用更加灵活:2023年高考语文语言文字应用的题目将更加灵活多变,要求考生具备较强的语言运用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总体而言,2023年高考语文试卷的变化将更加注重考查考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和综合素质,要求考生具备更扎实的文学基础、更高的阅读能力和分析能力、更强的语言运用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2014年高考题型及试卷结构变化:
1. 语法与词汇部分:
取消16题语法选择题,改为2个语段,16个填空题(共16分)。
词汇部分改为11选10。
2. 阅读部分:
取消Section C快速阅读部分;
Section B由原来的3篇11个选择题改为3篇12个选择题(共24分);3. 翻译部分:
仍为5句,但分值调整为4-4-4-5-5(共22分)。
附:关于语法新题型的说明
1、给关键词的空格:填写所给关键词(一般为动词、形容词或副词)的适当形式(时态、语态、非谓语、比较级、最高级等)。
注意:每空所填字数不限。
2、不给关键词的空格:填写冠词、代词、介词、连词、情态动词等。
注意:每空填一词。
3、答题纸上每题后只划一条横线。
Directions: After reading the passages below, fill in the blanks to make the passages coherent and grammatically correct. For the blanks with a given word, fill in each blank with the proper form of the given word; for the other blanks, use one word that best fits each blank.
(A)
As Christopher Walsh saved his brother and then his sister from the water of a river, his mother shouted to him: “I’m proud of you.”
Christopher was in the car with his parents, sister Rosie, and brother Mac, (25)__________ his father drove into a metal barrier. The family’s car fell down a hill (26)__________ the river, and landed with its wheels up.
Christopher, then 12, swam through a broken window and got out into the fresh air. But (27)__________ (see) the rest of his family were still in the car—in the water, he took a big breath and swam back to save first Mac, and then Rosie. Christopher said: “I was frightened, but it was all happening so fast and I really had no time (28)__________ (think) about the danger.”
Christopher freed Mac and then swam back to get Rosie, (29)__________ was under the cold, cloudy water, in the car. Christopher had to feel for her seatbelt because he could not see anything. He took the seatbelt off her, and then went up for air. Finally he went back to pull her out of (30)__________ car.
Beryl, the mother, said: “When I got to the side and looked back, I thought Christopher and Rosie had gone. I thought (31)__________ were dead. Then I saw him come up out of the water like a dolphin, and I could see he had Rosie. I shouted across the canal, ‘I’m so proud of you.’”
(B)
I’m reading this brilliant book, (32)__________ (call) The Great Kapok Tree. It’s by Lynne Cherry. My parents gave it to me as my birthday present and I just (33)__________ hardly put it down.
The story (34)__________ (set) in the tropical Amazon rainforest. The author visited the rainforest (35)__________ __________ she could find out about what was happening for herself. As I’m sure you know, man is cutting down so many of the forests and trees there. A lot of animals and plants are in danger (36)__________ __________ this.
So, here’s what happens in the story. The main character is the woodcutter. He comes into the wood with an axe in his hand. All the animals are chatting happily in the forest. As soon as they see the man, they stop (37)__________ (talk) and become quiet. They know what the woodcutter’s job is—to cut down the great kapok (木棉) tree. But it’s the (38)__________ (large) tree in the forest and the rainforest is very hot. The woodcutter soon gets tired and falls asleep under the tree. As he sleeps, all the animals come up to him and whisper in his ear. One of them says to the woodcutter, “What happens tomorrow depends on what you do tod ay. If you destroy our home, we (39)__________ (have) nowhere to live. Please think twice.”
The woodcutter wakes up but I’m not going to tell you what happens in the end. You’ll have to read the book to see (40)__________ he cuts the great kapok tree down or not.
25. ____________________ 26. ____________________ 27. ____________________
28. ____________________ 29. ____________________ 30. ____________________
31. ____________________ 32. ____________________ 33. ____________________
34. ____________________ 35. ____________________ 36. ____________________
37. ____________________ 38. ____________________ 39. ____________________
40. ____________________
Keys:
25. when 26. into 27. seeing 28. to think 29. who 30. the 31. they / both 32. called 33. can 34. is set / was set 35. so that 36. because of / owing to / due to 37. talking 38. largest 39. will have 40. if / wheth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