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钢7号高炉布料溜槽磨穿的处理
- 格式:pdf
- 大小:265.30 KB
- 文档页数:4
新钢公司1号高炉炉凉处理的经验及教训孙武全华小飞胡剑刚(新钢公司第二炼铁厂)摘要对新钢l号高炉2009年4月份,由于原燃料条件变化,特别是的炉顶布料溜槽在不断地磨穿过程中,由于没有炉项成像设备,未能被及时发现,当布料溜槽被严重磨穿至落料点时,诱发了4月24日晚上高炉炉凉事故。
通过分析高炉炉凉的具体原因,炉凉处理的经验及教训,总结了处理实践的成功和不足。
关键词高炉炉凉经验教训1事故经过2009年4月24日,早班炉况顺行。
炉温后期偏高,由于喷煤房限量,从中午12﹕00时减轻负荷,3.96t/t减到3.44t/t,14﹕34限煤从8.5t/h降至5t/h炉温合适,16﹕45改装制压边缘气流。
晚班18﹕00接班后,炉况顺行,炉温合适20﹕10到21﹕05出现小的边缘管道,透气性指数最高到17000(正常透气性指数为12000一13500),压差0.077MPa,顶压0.120MPa,料线正常。
到22﹕00时料速逐渐加快料线不正常,基本在2.1米左右(正常料线在0.9米)。
23﹕29第一次塌料到3.09米,塌料后压差为0.085MPa,透气性指数16700,风量为1330m3/min。
4月25日0﹕22和0﹕47两次减氧赶料线。
1﹕00料线赶为正常后恢复富氧量。
此时[si]=0.40%下降到0.3%。
3﹕12第二次塌料到2.3米,塌料后出现明显的管道气流,项温上升较快,从160℃上升到300℃,压差从0.092MPa 下降到0.075MPa,透气性指数17600,风量依然保持在1350m3/min。
3﹕40第三次塌料,料线从1.0米到2.7米,塌料后悬料,热压从0.187MPa上升到0.221MPa,3﹕50[si]=0.31%。
4﹕03第四次塌料到2.9米,塌料又出现管道,管道堵塞后,透气性从18000下降到7600,压差从0.075MPa上升到0.126MPa,风口挂渣,加净焦2车约3t。
5﹕07第五次塌料到2.84米探尺一直未动,5﹕20[si]下降到0.15%,5﹕2l停富氧,座料,料线到3.4米,座料后风量恢复至1130m3/min,料尺依然打横。
高炉布料溜槽故障分析及长寿化应用实践张荣军;于成忠【摘要】The causes leading to the failure of the furnace-top-burden-distribution chutes for BFs with the capacity of over 3200 m3in Ansteel were analyzed. Then lots of optimized improvements for existing BFs in Ansteel were carried out.The production practice showed that the improved distribution chutes can meet the requirements needed by blast-furnace process at high temperature and high intensity of BFs with the capacity of over 3200 m3and also the expected service life of the improved chute was achieved, indicating that it is the improved distribution chute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long service and high temperature resistance. So the economic benefits were achieved.%对鞍钢3200 m3以上高炉炉顶布料溜槽故障原因进行了分析,对鞍钢现有高炉布料溜槽进行一系列的优化改进.生产实践表明,改进的布料溜槽完全满足3200 m3高炉高温高强度的冶炼需求,达到预期使用寿命,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是一种耐高温长寿型高炉布料溜槽.【期刊名称】《鞍钢技术》【年(卷),期】2018(000)001【总页数】4页(P49-52)【关键词】高炉;布料溜槽;长寿【作者】张荣军;于成忠【作者单位】鞍钢股份有限公司炼铁总厂,辽宁鞍山114021;鞍钢股份有限公司炼铁总厂,辽宁鞍山11402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F321高炉炉顶布料溜槽是高炉装料的关键设备,一旦发生故障,就会直接造成高炉休风的恶性事故。
高炉布料溜槽脱落的原因及处理作者:孙宝银浏览次数:96西钢炼铁总厂摘要:高炉布料溜槽脱落将直接影响布料规律及装料制度,若没有及时发现,极易导致难行,频繁悬、崩料,甚至会导致炉缸大凉或炉缸冻结等恶性事故。
西钢高炉自2005年3月份以来,曾多次出现布料溜槽脱落,影响了技术经济指标的改善。
尤其是第一次布料溜槽脱落,由于发现不及时,导致炉况失常,边缘煤气流过分发展,焦炭负荷持续低,炉况处于失控状态,导致产量低、消耗高、成本高。
关键字:1 前言高炉布料溜槽脱落将直接影响布料规律及装料制度,若没有及时发现,极易导致难行,频繁悬、崩料,甚至会导致炉缸大凉或炉缸冻结等恶性事故。
西钢高炉自2005年3月份以来,曾多次出现布料溜槽脱落,影响了技术经济指标的改善。
尤其是第一次布料溜槽脱落,由于发现不及时,导致炉况失常,边缘煤气流过分发展,焦炭负荷持续低,炉况处于失控状态,导致产量低、消耗高、成本高。
2 布料溜槽脱落的判断布料溜槽的脱落可通过探尺、红外成像、β角电机电流、布料分析等方式来判断。
⑴定点布料。
固定β角下料,放探尺进行料面探测,若两探尺变化与β角旋转布料时一样,可以初步判定溜槽脱落。
⑵炉顶红外成像。
通过画面显示,可直接观察到溜槽运动的情况,若脱落可直接发现。
⑶β角电机电流。
若只有一个探尺可用,且炉顶红外成像装置失灵时,可以通过β角电机电流的对比(正常生产时的电流突然持续降低)来判断溜槽是否脱落。
西钢第一次溜槽脱落发现不及时的客观因素是东探尺不能使用、红外成像失灵,由于没能很好地观察β角电机电流,导致溜槽脱落后两天才发现。
⑷炉况判断。
若溜槽脱落,会引起边缘煤气流过分发展,中心煤气流受阻,上部调剂不起作用,炉喉煤气边缘和中心突然发生剧烈变化,炉温失控、碱度失控、负荷持续走低、悬崩料频繁。
⑸煤气曲线。
炉喉煤气边缘和中心突然发生剧烈变化,探尺经常出现滑尺走料现象。
3 布料溜槽脱落的原因分析西钢高炉布料溜槽脱落的原因可归结为五方面原因。
韶钢7号高炉炉况失常的处理聂红卫凌志宏(韶钢炼铁厂)摘要:韶钢7号2200m3高炉采纳铜冷却壁、陶瓷杯、薄炉衬结构等先进技术。
开炉1年后,由于原燃料质量变差、操作制度调整不及时、风口中套变形、风机频繁故障等缘故,导致炉况失常。
通过合理调整装料制度、改善原料质量,优化风口布局,狠抓治理等措施后,炉况逐步得到复原正常。
关键词:高炉炉况1 概述韶钢7号2200m3高炉于2005年8月18日点火投产,开炉后当月达产,一直到2006年11月高炉顺行良好。
进入12月后由于原料质量大幅下滑,专门是自产焦质量的下滑以及外购焦炭质量和数量的不稳固,同时烧结矿质量明显变差,粉末增多,而高炉未能采取有效的措施,高炉开始吃崩料、悬料,经常处于慢风状态。
2007年2月开始管道行程、崩料、塌料、悬料频繁,高炉顺行程序遭到完全破坏,风口小套显现频繁烧损现象,炉况失常。
后来由厂技术人员组成攻关组,认真吸取湘钢、涟钢、武钢等大高炉炉况复原的体会。
通过狠抓原料、合理调整装料制度、优化风口布局、加强炉前出铁等措施,到2007年9月才扭转高炉炉况失常的被动局面,高炉生产差不多趋于正常。
2 炉况失常的表现2.1 高炉顺行程度差要紧表现为崩、悬料、塌料不断,管道行程更是频繁。
如2007年2月始,高炉顺行不稳,炉况波动大,专门是边缘管道行程频繁,月悬料次数在10次以上,高炉炉内压差极高,风量难以加上。
2.2 风口烧损多2007年1月~7月共更换风口小套178个。
观看风口经常有生降,个别风口常挂渣,风口凉热差别大,焦炭下落轨迹不正常。
2.3 气流稳固性差炉腹气流周向温度稳固,不冒尖。
但炉腰、炉身下部如标高19m、21m、23m炉衬温度变动频繁,波动幅度大,有时温度趋势曲线呈锯齿状波动,边缘气流十分不稳。
2.4 透气性指数经常显现类似换炉时的波峰式波动常因边缘管道气流透气性指数会突然冒尖,及而崩料,从炉顶成像能明显看到边缘气流,从十字测温枪、炉顶温度数据显示西南、西北点经常突然冒尖。
高炉布料器的主要故障分析与维护(标准版)Safety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enterprise production management. The object is the state management and control of all people, objects and environments in production.(安全管理)位:_____________________名: ______________________期:_____________________编号:AQ-SN-0901机械安全I Mechanical Safety 机械安全由此可以推测出,在溜槽衬板完全磨掉之后,溜槽本体在料流冲击下最长经过两周时间就会磨漏。
更换溜槽时间一般需要4-5小时。
更换溜槽时应将。
角角度调整到50°左右为最佳角度,如果角度过大,安装时较难挂钩;而如果角度过小,则在溜槽拆下时不易摘脱。
在休风时间不能够满足更换溜槽时,也可以对溜槽进行补焊处理,在接料点处或磨漏的孔洞处补焊圆钢或较厚的耐磨钢板。
布料溜槽的衬板耐磨性能至关重要,新的耐磨材料和工艺将会是溜槽性能提升的研究方向,目前我厂使用的方法是对衬板采取用硬质合金补焊层来增加其耐磨性。
资料显示,对溜槽内衬表面进行碳化镀鸨处理将有效增加溜槽使用寿命,可达18个月之久。
5. 4,气密箱迷宫密封间隙过小布料器安装在炉顶钢圈之上,受到炉喉处高温煤气的加热,同时受到炉喉料面处的高温热源辐射,还有布料器内部转动所产生的热量,这样的高温环境会使部分部件产生热涨。
如果气密箱迷宫密封间隙过小的话,这种热涨就会引起转动部分与固定部分相互干涉, 产生一定的阻力,导致B角电机电流过大而跳闸。
因此在设计迷宫机械安全Mechanical Safety机械安全密封时应考虑到布料器所处高温环境带来的影响。
2332019·6摘要:现阶段,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的现代化建设的发展也突飞猛进。
在无钟高炉炉顶布料器的整体中,溜槽具有重要的作用,它有效的控制着溜槽的旋转和倾动,可以方便地在炉喉中放入炉料,理想中的径向矿焦比得到有效的实现,对煤气进行最好的分布,使煤气的热能以及化学能的利用效率达到最好。
每天,现代大型高炉的溜槽过料量能达到上万吨,由于进行工作的环境比较恶劣,溜槽发生失效的关键原因为磨损,所以经常造成高炉生产事故的发生,极大的影响了高炉的生产。
因此,减少了对溜槽的磨损,使性能能到一定的改善,使溜槽的使用时间加长,有利于促进高炉稳产的顺行,提供了一定的保障。
关键词:高炉布料溜槽;抗磨损结构设计;优化引言为了减少高炉布料溜槽的磨损情况,本文进行了高炉布料溜槽抗磨损结构设计及优化的研究。
对溜槽结构进行一定的确定为分析炉料运动和溜槽磨损分析提供了需要的条件,并且利用离散单元法对不同厚度的料垫的炉料缓冲效果进行了一定的析,采用的制度是高炉装料的制度,然后对溜槽耐磨衬板的结构的参数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经过观察表明:溜槽磨损的情况属于磨料磨损,为了能够有效的对炉料对溜槽的冲击进行分散,对磨料磨损进行一定的减少,需要在炉料的冲击区域设置一个厚度超过60mm 的料垫,对料磨料式衬板进行优化,可以提高溜槽底部的储存量,比以前储存的炉料多出了32.13%,增加了15.5%的溜槽总过料量。
一、溜槽整体的结构通过充分的对炉料在溜槽上的运动进行了分析,仔细观察了现实生活中对溜槽的使用情况,由此可以得出,不同区域的溜槽受到磨损的程度是不同的,对磨料产生的作用形式也不一样,在某些方面存在着不同。
冲击区域是主要发生磨漏的位置的时候,严重影响了磨料的磨损,当炉料受到一定冲击的时候,溜槽衬板应该具备一定的缓冲作用,同时应该具备较强的硬度以及较好的冲击韧性;如果溜槽出口的划伤区域没有受到炉料很大程度的直接冲击,那么磨损率对于衬板来相对比较低,对炉料成功的形成料提供一定的条件,在这个过程中比较平稳,对布料过程的复杂化进行一定的防止。
高炉布料溜槽脱落的原因及处理发表时间:2017-11-24T12:25:30.500Z 来源:《基层建设》2017年第23期作者:李洪启[导读] 摘要:布料溜槽脱落是常见的高炉故障,会对装料制度和布料规律等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而且该类故障往往较为隐蔽,很难及时发现,容易导致崩料、难行以及选料等故障的频繁出现,严重的还会导致炉缸冻结或者是炉缸大凉等事故。
宝钢集团上海梅山有限公司设备分公司江苏南京 210039 摘要:布料溜槽脱落是常见的高炉故障,会对装料制度和布料规律等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而且该类故障往往较为隐蔽,很难及时发现,容易导致崩料、难行以及选料等故障的频繁出现,严重的还会导致炉缸冻结或者是炉缸大凉等事故。
对企业来说布料溜槽脱落会阻碍生产技术经济指标的改善,生产效率难以提高且生产成本控制难度也比较大。
针对于此本文就高炉布料溜槽的脱落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处理方法,希望可以为相关企业该类问题的解决提供借鉴。
关键词:高炉;布料溜槽;脱落原因;处理一、高炉布料溜槽工作概述伴随着高炉技术的进步和冶炼强度的提高,无料钟炉顶高炉在我国的应用范围也日趋广泛,成为高炉炼铁的主要设备,布料溜槽作为这类高炉的重要部件,耐磨层的脱落会对生产的稳定性产生直接影响。
布料溜槽工作位置在高炉炉腔顶部,高炉运行过程中布料溜槽的温度会出现大幅度的变化,在冷热交替和频繁的矿料冲击下容易出现损坏,但是从外面进行观察时却无法准确判断布料溜槽的工作状况和内部损坏情况。
布料溜槽一旦出现故障将直接导致休风停炉情况的出现,因而必须要确保布料溜槽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
耐磨层脱落是高炉布料溜槽为常见的故障。
高炉布料溜槽的正常工作压力为0.25MPa,温度在200℃左右,但是异常时短时间内温度就可以达到7000—9000℃,给布料溜槽造成了巨大的压力。
不同批次的炉料经过较高的落差流向布料溜槽,在布料的过程中溜槽的耐磨层会连续遭受冲击摩擦,进而出现耐磨层脱落以及主落料点损坏等情况。
首钢通钢集团通化钢铁公司7号高炉布料溜槽首钢通钢集团通化钢铁公司的7号高炉是该公司第一座2000m3以上的大高炉,高炉容积为2680m3。
高炉于2007年9月投产以来,各项指标不断攀升,高炉保持在良好的运行状态。
布料溜槽是高炉无料钟炉顶设备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炉布料操作的重要设备,但是布料溜槽因为设计上是采用原厂图纸,制作工艺一般以其原图为主。
而实际上高炉操作多以发展中心气流为主,这样就造成布料溜槽受热温度过高,炉内温度在400摄氏度~800摄氏度。
原图纸要求炉顶条件为:正常生产定温是150摄氏度~250摄氏度;在高炉出现事故的条件下,温度不高于600摄氏度,一年不超过20次,每次不超过30分钟。
溜槽设备满足不了现阶段高炉工艺生产要求,须进行优化改进。
一、设计不合理亟待改进布料溜槽的上料过程是:炉料由上料主皮带送到炉顶,由固定受料斗经上料闸进入称量料罐,通过下料调节阀调节后的料经布料器、中心喉管、布料溜槽按照高炉工艺要求装入高炉。
无料钟布料溜槽的耐磨原理是:落料区为料打料结构,衬板为堆焊耐磨材料,具有双重保护作用;料流区衬板为堆焊耐磨合金。
改造前,布料溜槽表现出一些不适应生产的状况:一是炉顶布料溜槽设计不合理,高炉炉内操作以发展中心气流为主,致使溜槽在使用过程中集中受热,鹅头与槽身连接的支撑板经常变形断裂,或掉入炉内,被迫无计划检修、抢修。
二是内部衬板抛料点处磨损量大,而提前检修更换。
三是由于溜槽使用时间短(一般使用平均在6个月),造成设备备件费、维修费用消耗增加,高炉冶炼成本增加,不利于企业降本增效。
造成这些状况的原因主要是溜槽存在的问题:其一,炉顶布料溜槽由于设计不合理,鹅头长度短至720mm,与槽身连接又为两排M24螺栓连接,支撑板也是两个M24螺栓,板厚为30mm,螺栓孔为25mm,支撑板螺栓孔两边各剩2.5mm厚度连接,连接单薄。
槽身和支撑板受力集中在连接处,再加上中心温度高,支撑板螺栓孔处受热变形,并发展为开裂、断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