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种群生态学概要
- 格式:ppt
- 大小:3.61 MB
- 文档页数:165
种群生态学(population ecology)一、种群生态学的历史种群生态学的鼻祖马尔萨期(Malthus),马尔萨期于1798年提出了著名的“人口论”。
植物种群生态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其形成是以哈珀(Harper)的“Population Biology of Plants”和Silvertown的”Introduction to Population Ecology”两本著作的出版为标志。
二、种群概论(一)生物因子的特点1环境的生物性指任何一种(个)生物同时也是相邻或周围的另一种(个)生物的环境。
2法尔规律(Farr rule):人口密度越大,越集中栖居在一个地方,许多流行病就越容易扩散和暴发。
(二)种群(居群、群体)概念:同一物种某一特定时间和特定空间中个体的集合。
举例说明实践中种群界限的判别(种群的界限通常以生境界限为界限)。
(三)一般地说,种群具有以下三个基本特征:(1)空间特征:即种群具有一定的分布区域和分布格局;(2)数量特征:种群在单位面积上(空间内)有一定的个体数量,并将随时间而发生变化;(3)遗传特征:种群有特定的基因构成,种群内的所有个体具有一个共同的基因库,基因频率具有空间分布型,并随时间而变化(进化)。
(四)植物种群的特性1系统发育和生态适应:系统发育:物种的进化途径。
(生态)适应(adaptation):植物在生长发育和系统进化过程中为了应对所面临的环境条件,在形态结构、生理机制、遗传特性等生物学特征上出现的能动响应和积极调整。
2植物的趋同适应和趋异适应:趋同适应:不同种类的植物当生长在相同(或相似)的环境条件下,往往形成相同(或相似)的适应方式和途径。
(举例说明)趋异适应:同一种植物的不同个体群,由于分布地区的间隔,长期接受不同环境条件的综合影响,于是在不同个体群之间就产生了相应的生态变异。
(举例说明)3植物种群的特性与动物不同的是,植物有自己的特性:固着生长,个体不能移动;自养性营养;具有无限的分生生长和多样的繁育系统;具有构件结构和可塑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