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环化反应
- 格式:ppt
- 大小:930.50 KB
- 文档页数:54
教学目标:了解键状共轭多烯烃的电环化反应教学重点:共轭二烯烃电环化反应的特点教学按排:F>F24;45min19—在化学反应过程中,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同步进行的反应称做协同反应,通过环状过渡态的协同反应又称做周环反应。
周环反应有两个特点:第一,反应受加热或光照制约,加热和光照的反应结果不同,不受极性溶剂、试剂、酸、碱、催化剂和自由基引发剂的影响;第二,产物有高度的立体选择(立体专属)性。
产物的立体化学只与反应物的结构和加热或光照有关。
链状共轭多烯烃两端的π电子形成一个σ-键,其余的π电子进行相应地组合,形成环状不饱和化合物的反应或其逆反应称为电环化反应,电环化反应属周环反应。
一、共轭二烯的电环化反应1,3-丁二烯在热或光的作用下发生电环化反应都得到环烯。
而两端二取代共轭二烯烃在热或光作用下,得到收式或反式环丁烯。
例如:(2Z,4E)-2,4-己二烯在热作用下得到顺-3,4-二甲基环丁烯;在光作用下得到反-3,4-二甲基环丁烯。
(E,E)-2,4-己二烯在热作用下,得反-3,4-二甲基环丁烯,在光作用下得顺-3,4-二甲基环丁烯,两者的结果相反:二、电环倾反应机理1.分子轨道对称守恒原理伍德和霍夫曼提出化学反应的分子轨道对称守恒原理认为:化学反应是分子轨道重亲组合的过程,对一些由分子轨道的对称性控制反应进行的周环反应过程来说,反应过程中分子轨道的对称性必须是守恒的,即反应分子轨道的对称性必须与产物分子轨道的对称性保持一致,才能容易进行,称为对称性允许,反之,不能保持一致,反应就难进行或不能进行,称为对称性禁阻。
2.分子前沿轨道学说化学家福井谦一根据形成分子时只有原子介电子变化的概念,提出化学反应与分子前沿轨道有关的分子前沿轨道学说:在化学反应中,分子轨道要重新组合,这种组合主要发生在分子前沿轨道上,即发生在HOMO和LUMO之间。
分子前沿轨道学说和分子轨道对称守恒原理,是近代有机化学理论研究的重大成果之一,获得诺贝尔化学奖,这两个理论结合揭示了周环反应的机理问题。
Pschorr环化反应分子内的芳香自由基对另外一个芳环进行自由基取代关环得到二芳基三环化合物的反应。
通常情况下是通过重氮化、铜或铜盐催化形成自由基。
此反应是分子内的Gomberg-Bachmann反应,机理同Gatterman反应。
另外也有其他溶解较好的单电子供体进行催化,可以提高产率并缩短反应时间。
反应机理相关文献1、Kupchan, S. M.; Kameswaran, V.; Findlay, J. W. A. J. Org. Chem. 1973, 38, 405-406.2、Wassmundt, F. W.; Kiesman, W. F. J. Org. Chem. 1995, 60, 196-201.3、Qian, X.; Cui, J.; Zhang, R. Chem. Commun. 2001, 2656-2657.4、Hassan, J.; Sévignon, M.; Gozzi, C.; S chulz, E.; Lemaire, M. Chem. Rev. 2002, 102, 1359-1469. (Review).6. Karady, S.; Cummins, J. M.; Dannenberg, J. J.; del Rio, E.; Dormer, P. G.; Marcune, B. F.; Reamer, R. A.; Sordo, T. L. Org. Lett. 2003, 5, 1175-1178.反应实例Xu, Y.; Qian, X.; Yao, W.; Mao, P.; Cui, J. Bioorg. Med. Chem. 2003, 11, 5427-5433Tetrahedron2003, 59, 5919-5926F. W. Wassmundt, W. F. Kiesman, J. Org. Chem., 1995, 60, 196-201J. Org. Chem. 2007, 72, 9786-9789Org. Lett. 2011, 13, 5628-5631参考文献一、Name Reactions (A Collection of Detailed Reaction Mechanisms), Jie Jack Li, Pschorr cyclization,page 499-500.二、Organic Chemistry Portal:/namedreactions/pschorr-reaction.shtm。
有机化学八大反应机理有机化学是研究有机分子结构和反应的分支化学。
它的研究方法包括反应机理研究,反应产物的分析和结构推断,以及计算机模拟技术的应用。
反应机理研究是有机化学的核心,它的研究方法包括实验证明、模型推断和计算机模拟。
在有机化学中,有八种主要的反应机理,这八种反应机理是有机反应的基础,它们共同构成了有机反应的复杂系统。
这八种反应机理是:酸催化反应、氢转移反应、羰基反应、缩合反应、氧化反应、环化反应、加成反应和复分解反应。
首先,酸催化反应是有机反应中最常见的反应机理,它是由一种有机酸催化剂引发的。
酸催化反应可以分为三类:羧基质子化反应、烷基质子化反应和烯基质子化反应。
它们的反应机理都是酸催化剂将原料中的电子富集,使其形成质子中心,从而引发了反应。
其次是氢转移反应,它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反应机理,在此反应中,原料中的一个氢原子被转移到另一个原料上,从而形成新的分子结构。
氢转移反应可以分为四类:单位氢转移反应、双位氢转移反应、羰基氢转移反应和烯基氢转移反应。
第三是羰基反应,它是指一种反应机理,在此反应中,羰基会与另一个原料发生反应,形成新的化合物。
羰基反应可以分为两类:无水羰基反应和有水羰基反应。
无水羰基反应是指在无水条件下,羰基与另一个原料发生反应,而有水羰基反应又可分为水解反应和加水羰基化反应。
第四是缩合反应,它是指两个原料发生反应,形成新的化合物的反应机理。
缩合反应可以分为三类:烷基缩合反应、羰基缩合反应和烯基缩合反应。
它们的反应机理都是两个原料的原子发生相互作用,形成新的化合物。
第五是氧化反应,它是指一种反应机理,在此反应中,氧将原料中的一个原子氧化,形成新的分子结构。
氧化反应可以分为四类:氢氧化反应、羰基氧化反应、烯基氧化反应和烃氧化反应。
它们的反应机理都是将原料中的一个原子氧化,形成新的分子结构。
第六是环化反应,它是指一种反应机理,在此反应中,原料中的一个或多个原子被添加到另一个原料上,形成新的环状结构。
第八章聚合物的化学反应聚合物的化学反应的研究目的对天然或合成高分子化合物进行化学改性合成某些不能直接通过单体聚合而得到的聚合物,例如聚乙烯醇和维尼纶等的合成研究聚合物结构的需要,了解聚合物在使用过程中造成破坏的原因及规律研究高分子的降解,有利于废旧聚合物的回收处理聚合物的化学反应的分类(1)聚合物的相似转变--------聚合物侧基的反应(2)聚合物的聚合度变大的化学反应--------聚合物主链的反应如扩链(嵌段、接枝等)和交联(3)聚合物的聚合度变小的化学反应--------聚合物主链的反应如降解和解聚第一节聚合物化学反应特征及影响因素CH2CHnCH2CH CH2CNCN反应产物结构复杂性能变化聚乙烯氯化氯含量<30%,溶解度增加>30~60%,溶解度降低>60%,溶解度增加2、影响聚合物基团反应的因素(1)物理因素:如聚合物的结晶度、溶解性、温度等参与反应的基团的裸露程度或基团与反应的小分子的接触程度影响着聚合物的化学反应。
结晶性晶态高聚物的分子几乎不能反应,在熔体状态或溶液状态反应较快。
溶解性聚乙烯氯化氯含量<30%,溶解度增加>30~60%,溶解度降低>60%,溶解度增加反应在哪一阶段氯化不容易进行?扩散控制反应速度(2)化学因素聚合物本身的结构对其化学反应性能的影响,称为高分子效应,这种效应是由高分子链节之间的不可忽略的相互作用引起的。
------几率效应、邻近基团效应、空间位阻效应、静电效应几率效应(基团隔离效应)当高分子链上的相邻功能基成对参与反应时,由于成对基团反应存在几率效应,即反应过程中间或会产生孤立的单个功能基,由于单个功能基难以继续反应,因而不能只能达到有限的反应程度。
一般缩醛化程度约86%,尚有约14%的羟基未参加反应邻近基团效应:a. 位阻效应:由于新生成的功能基的立体阻碍,导致其邻近功能基难以继续参与反应。
如聚乙烯醇的三苯乙酰化反应,由于新引入的庞大的三苯乙酰基的位阻效应,使其邻近的以再与三苯乙酰氯反应。
i2催化nazarov环化反应i2催化nazarov环化反应介绍Nazarov环化反应是一种化学反应,以俄罗斯化学家Igor Pavlovich Nazarov的名字命名。
该反应通常涉及将二烯酮转化为四碳酸的烯酮化合物。
这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合成反应,可以用于合成复杂有机分子的前体,例如天然产物或药物。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i2催化下的Nazarov环化反应,并分析其反应机理、应用和未来的发展。
I. 反应机理Nazarov环化反应的催化剂往往是溴化氢(HBr)和碘(I2)。
原始的Nazarov环化反应条件下,碘催化剂(I2)会促进二烯酮上的羰基氧化,生成一个带有阳离子特征的中间体。
该中间体会发生C-C键移位,形成一个新的碳碳键。
通过质子源(通常是HBr)的参与,最终生成所需的烯酮化合物。
令人惊讶的是,尽管i2是常见的催化剂,但在Nazarov环化反应中的催化活性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理解。
最近的研究表明,i2催化的Nazarov环化反应的关键步骤是通过分子间的卤键相互作用来完成的。
卤键相互作用形成了一个稳定的催化体系,有利于中间体的形成和碳碳键的转移。
II. 应用Nazarov环化反应在有机合成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它不仅可以合成复杂的天然产物和药物前体,还可以用于构建有机分子的多个碳碳键。
这项反应的独特性质使其在药物化学、天然产物合成和材料化学等领域中备受关注。
在药物化学中,Nazarov环化反应已被用于合成多个重要的药物分子,如β-阿片样肽类药物、环骨阿片纳类药物和多肽化合物等。
通过利用二烯酮物质的多样性和反应的高选择性,可以高效地构建复杂的药物骨架。
Nazarov环化反应还在天然产物合成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很多复杂天然产物的核心骨架都包含了环化反应所形成的烯酮化合物。
通过合理设计化学反应顺序和反应条件,可以有效地将多步合成简化为几步。
这对于合成复杂的天然产物非常重要。
III. 未来展望和个人观点Nazarov环化反应是有机合成化学中的重要反应之一,其催化剂i2的作用机制近年来才开始得到较深入的研究。
分子内环化反应
分子内环化反应是一种特定的化学反应,它可以使原有分子中的双键被新连接以形成环状结构。
一般来说,这种反应会涉及活性基团的迁移,以及碳-碳或碳-氮的偶联。
一般来说,环化反应是一种自发的反应,它可以通过加热、溶剂或光照等刺激来促进。
分子内环化反应也被称为加成内环化反应,它在物质的分子结构中形成的环状结构可以为其增加更复杂的化学性质。
此外,环化反应也可以利用特定的外部刺激,如超声波或引发剂,来进行诱导环化反应以获得高度有机结构。
盐酸介导的环化反应
盐酸介导的环化反应通常涉及有机化合物在盐酸的作用下发生分子内的重排或缩合,从而形成一个新的环状结构。
这种反应在有机合成中非常常见,因为它可以高效地构建复杂的碳骨架。
盐酸在环化反应中通常起到以下几个作用:
1. 催化剂:盐酸可以降低反应的活化能,从而使反应在较低的温度下进行。
2. 质子化试剂:盐酸中的氢离子可以与反应物中的亲核部分(如氧原子、氮原子等)结合,形成带正电荷的中间体,这有助于后续的环化过程。
3. 溶剂:盐酸还可以作为反应的溶剂,使反应物在溶液中充分接触,从而加速反应的进行。
盐酸介导的环化反应有很多种类型,例如:
1. 酯化环化反应:在盐酸的作用下,羧酸与醇发生酯化反应,同时伴随着分子内的环化,形成内酯或内酯类化合物。
2. 酰胺化环化反应:在盐酸的作用下,羧酸或羧酸衍生物与胺发生酰胺化反应,同时伴随着分子内的环化,形成内酰胺
或内酰胺类化合物。
3. 缩合环化反应:在盐酸的作用下,两个或多个分子通过缩合反应形成一个新的环状结构。
例如,两个醛分子在盐酸的作用下发生缩合反应,形成呋喃类化合物。
需要注意的是,盐酸介导的环化反应通常需要适当的反应条件和反应物比例,以确保反应的顺利进行和产物的纯度。
此外,由于盐酸具有腐蚀性,操作时应注意安全。
酮类化合物在酸性条件下的环化反应研究导言:酮类化合物是一类含有羰基和碳碳双键的有机化合物,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和重要的研究意义。
在酸性条件下,酮类化合物可以发生环化反应,形成各种有机化合物,如环酯、环醚等。
本文将探讨酮类化合物在酸性条件下的环化反应的机理和应用。
一、酮类化合物在酸性条件下的环化反应机理酸性条件下的酮类化合物环化反应主要包括两个步骤:质子化和亲电环化反应。
1. 质子化在酸性条件下,酮类化合物的羰基氧原子会被质子化,生成质子化的酮。
这一步骤是酮类化合物环化反应的关键步骤之一。
质子化的酮具有较高的反应活性,容易参与后续的亲电环化反应。
2. 亲电环化反应质子化的酮可以发生亲电环化反应,生成环酯或环醚等有机化合物。
亲电环化反应的机理通常可以分为电子推动或电子拉动的方式。
电子推动形式的亲电环化反应中,质子化的酮的质子化基团会与邻近的双键上的电子云形成静电吸引力,从而进一步促使环化反应的进行。
而在电子拉动形式的亲电环化反应中,质子化的酮上的质子化基团可以通过拉电子效应,影响邻近双键上的电子密度,使其极化,从而使环化反应发生。
二、酮类化合物在酸性条件下的环化反应应用1. 合成有机化合物酮类化合物在酸性条件下发生环化反应,可以合成各种有机化合物,如环酯、环醚等。
这些有机化合物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如医药领域、农药领域等。
例如,某些环酯化合物被广泛应用于香料和药物的合成中,而某些环醚化合物则常被用于聚酯化合物的合成中。
因此,对酮类化合物在酸性条件下环化反应的研究对于有机化学领域具有重要的意义。
2. 生物学研究酮类化合物在酸性条件下的环化反应也在生物学研究中得到应用。
例如,在药物研发过程中,有时需要合成具有特定结构和功能的有机化合物,以发现新的药物靶点或改进已有药物的性能。
酮类化合物在酸性条件下的环化反应可以提供一种合成这些有机化合物的有效方法,为药物研发提供了重要的工具。
结论:酮类化合物在酸性条件下的环化反应研究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