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译汉的步骤与技巧示例
- 格式:doc
- 大小:31.00 KB
- 文档页数:8
英译汉技巧和方法以下是 8 条关于英译汉技巧和方法:1. 哎呀,一定要注意理解原文的语境啊!比如说,“How are you?” 简单的一句,如果不结合具体场景,可能就会翻译得很生硬。
想象一下有人笑着对你说这句话,那可不是简单的“你怎么样”,可能就是“你好呀”之类的更亲切的翻译呀!2. 嘿,词性转换很关键哦!像“She has a good knowledge of Chinese”,这里的“knowledge”就不能死板地翻成“知识”,而要灵活处理成“她很了解中文”,是不是很巧妙?3. 哇塞,分清楚句子的主次结构可重要啦!就像“He who laughs last laughs best”,这就得搞清楚“who laughs last”是修饰部分,主要说的是“笑得最好”,然后再准确翻成“谁笑到最后,谁笑得最好”。
4. 天呐,千万别忽略文化差异呀!比如“a piece of cake”可不能直译成“一块蛋糕”,而是“小菜一碟”呀,不然就闹笑话咯!5. 注意哦,遇到长难句得学会拆分呀!像是“If the law is bad, you should not follow it”,拆成小部分理解再翻译,不就清楚多了嘛——“如果法律不好,你就不应该遵守它”。
6. 哎呀呀,适当增减词会让翻译更通顺呢!比如“He gave me a book”翻成“他给了我一本书”,要是原文强调只给了一本,那就可以加上“仅仅”之类的词更准确。
7. 哈哈,反复琢磨很有必要呀!像“Love me, love my dog”要是不仔细想,可能就翻译成“爱我,爱我的狗”,这就不对啦,应该是“爱屋及乌”呀!8. 记住哟,选取合适的汉语词汇来对应英语很有讲究哒!比如说“black tea”总不能翻成“黑茶”,而是“红茶”呀!总之,英译汉靠的就是这些小技巧和方法,多练多总结准没错!。
英译汉翻译方法范文翻译是将一种语言的内容转化为另一种语言的过程。
在英语和汉语之间进行翻译时,需要考虑许多因素,包括语法、词汇、语义和文化等方面。
本文将介绍一种有效的英译汉翻译方法,并提供一些实例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
首先,了解原文的内容至关重要。
在开始翻译之前,仔细阅读原文,了解其上下文和意图。
对于一些有特殊背景或专业词汇的文章,可能需要进行进一步的研究,以确保正确地理解其含义。
其次,掌握目标语言的语法和词汇。
在翻译过程中,必须熟悉目标语言的语法规则和词汇用法。
在英译汉翻译时,需要注意英语和汉语的句子结构和词序的不同。
此外,中文有许多固定搭配和成语,因此,正确地选择适当的词汇和表达方式是非常重要的。
第三,保持语义的准确性。
翻译的目标是传达原文的意义,因此,要确保翻译的语义与原文一致。
然而,由于语言之间的差异,直译可能无法完全捕捉原文的含义,因此,在翻译过程中,有时需要进行适度的调整和解释。
为了实现语义的准确性,翻译者可以使用一些翻译技巧,如比喻、类比等,以更好地传达原文的含义。
第四,保持风格和语气的一致性。
在翻译过程中,应尽量保持原文的风格和语气。
无论是正式的文学作品还是非正式的口语表达,翻译都应该与原文一致。
这需要翻译者灵活地运用目标语言的表达方式,并根据原文的特点进行调整。
最后,校对和修订是翻译过程中不可忽视的一步。
在完成翻译后,翻译者应仔细检查翻译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特别是对于一些易被忽视的细节,比如标点符号和拼写错误,要进行仔细的校对。
此外,翻译者还可以请其他人进行审查,以确保翻译的质量。
为了更好地说明以上翻译方法,以下是一个实例:原文(英文):“The future belongs to those who believe in the beauty of their dreams.” - Eleanor Roosevelt翻译(中文):“未来属于那些相信梦想之美的人。
”-埃莉诺·罗斯福在这个例子中,翻译者首先理解了原文的含义,然后考虑到中英文的语法和词序差异,将原文翻译为符合中文表达习惯的句子。
翻译步骤及策略(汉译英英译汉)一、汉译英的步骤二、英译汉的步骤三、校对五原则四、英文中可帮助行文地道的三个句型五、英译汉时遇到不会的词怎么办?一、汉译英的步骤1.找准核心主语和核心谓语,确定句子主框架。
2.分析原文剩下内容的语法成分。
3.分析逻辑,通过语法进行串句,化零为整。
注意:(1)翻译时一定不要出现语法错误。
(2)汉译英时,要把每一个成分分析得明明白白再动笔。
二、英译汉的步骤1.根据意群将原文进行断句2.读懂大意(这是翻译的前提)3.划分语法成分,例如:定语从句。
好处:①避免错译;②确定基本翻译手法4.调整语序①先在脑海中进行第一次翻译——确定基本句式和用词(考虑需要句中换还是句间换)②第二次翻译——确定翻译技巧③第三次翻译(校对)——得出最终的译文三、校对五原则1.准确传达原文意思(所有原文传达的意思都要在译文中体现,不要漏译任何信息。
)2.检查是否有语法错误(英译汉和汉译英后都要检查,千万不要因为语法问题而丢分!)3.检查翻译技巧是否正确运用(该用的翻译技巧都要用上)4.检查自己的译文是否有翻译腔(若拘泥于原文、不合目的语表达规范——尝试脱离语言外壳,通过改表达,尽量用地道的语言传达信息。
)5.打磨语言(尽量使自己的译文正式、简洁和地道)四、英文中可帮助行文地道的三个句型1.形式主语句式2.形式宾语句式3.there be结构五、英译汉时遇到不会的词怎么办?1.根据上下文去猜。
尽量不要用太绝对的词,选词在语境中要合适。
2.模糊处理法①根本不认识——模棱两可、似翻未翻②不确定时——一律模糊处理。
初中英语汉译英答题技巧哎呀,说到初中英语汉译英,这可真是个让人头疼的活儿。
不过别担心,我来给你支几招,让你在考试的时候能轻松应对。
首先,咱们得先搞清楚,汉译英不是简单的单词对单词的翻译,而是要理解整个句子的意思,然后再用英语表达出来。
这就像是做一道菜,你得先知道这道菜的原料和做法,才能做出美味的菜肴。
比如说,有这么一个句子:“他每天早晨都去公园跑步。
” 你不能直接翻译成“He every morning go park run”,这样可就闹笑话了。
你得先理解这句话的意思,然后用英语的语法规则来表达。
正确的翻译应该是“He goes running in the park every morning.” 看,这样是不是就顺眼多了?接下来,咱们得注意时态。
英语里的时态可比中文复杂多了,你得根据上下文来判断是用一般现在时、过去时还是将来时。
比如,如果句子是“他昨天去公园跑步了”,那你就得用过去时,翻译成“He went running in the park yesterday.”还有,别忘了那些小词,比如介词、连词,这些词虽然不起眼,但在英语里可是大有讲究。
比如“在公园里”,你不能直接翻译成“in park”,得加上“the”,变成“in the park”。
这些小词用对了,句子就地道多了。
再来说说同义词替换。
有时候,一个词在英语里可能有很多同义词,这时候你就得根据上下文来选择最合适的词。
比如“好”,在英语里可以是“good”,“well”,“nice”,“great”等等。
你得根据句子的意思和语境来选择最合适的词。
最后,别忘了检查。
翻译完了,你得回头看看,看看有没有语法错误,有没有漏掉什么,或者有没有更地道的表达方式。
有时候,多读几遍,或者换个角度想想,就能发现更好的翻译。
总之,汉译英是个技术活,得多练,多思考。
别怕犯错,错了就改,慢慢你就能找到感觉了。
加油,我相信你一定能搞定这个难题的!。
英译汉的步骤与技巧实例(一)英译汉的步骤由于英译汉试题中的句子结构一般都较为复杂,很难一步到位地给出准确的译文,因此建议采用由大到小的步骤逐步翻译,以达到译文的“忠实”、“通顺”,这一方法是指先从大处着眼找出句子的主干结构和主要元素,然后再填补细节,分析句子的外围成分,最后再加以润色,下面举例说明。
【例1】Whether to use tests, other kinds of information , or both in a particular situation depends , therefore , upon the evidence from experience concernimg comparative validity and upon such factors as cost and availability.步骤1:主谓宾whether从句depend onevidence and factors是……还是……取决于依据和因素步骤2:采用测试其他信息同时经验依据费用、来源因素步骤3:是采用测试还是其他种类信息,或是两者同时使用,取决于诸如费用和有无来源等因素。
步骤4:补上:in a particular situation, therefore, concerning comparative validity等成分,并对整句加以润色。
【译文】因此,在某一特定情况下,究竟是采用测试还是其他种类的信息,或者两者同时使用,须凭有关相对效度的经验依据而定,也取决于诸如费用和有无来源等因素。
这种方法适用于内容复杂,较多从句、并列的比较、选择词组也较多的句子。
(二)英译汉的技巧示例1 谨慎选词、意达文顺连词成句,句成篇章,这是行文的一般规律。
翻译过程中,选词是一个重要方面。
尤其能不能从众多的近义词中选出最恰当的一个,一方面得看译者的语言功底,另一方面得参考上下文的语境——考研翻译其实提供了充分的语境。
英译汉的方法和技巧
1. 哎呀,要做好英译汉,咱得先理解原文啊!就像你要了解一个人,得先知道他的性格一样。
比如说“Love me, love my dog”,可别直接翻成“爱我,爱我的狗”,得理解这是表示“爱屋及乌”呀!
2. 嘿,注意语境可重要啦!就好比说话要看场合,不同的地方说不同的话。
“How are you?”你总不能不管啥场景都翻成“怎么是你”吧!哈哈哈!
3. 哇塞,词性转换得掌握好呀!有时候英语的名词到了汉语可能就得变成动词咯。
像“She has a good command of English”,就得翻成“她精通英语”,这里“command”就从名词变成动词啦。
4. 哟呵,增减词也得会呢!不是所有词都非要直译的哦。
“as busy as a bee”,直接翻成“像蜜蜂一样忙”好像还差那么点意思,咱得加上“非常”,变成“像蜜蜂一样非常忙”才行。
5. 咦,文化差异得考虑到呀!英语和汉语的文化背景不一样,可不能乱翻。
“black tea”可不是黑茶,而是红茶呀!
6. 呐,拆分长句子有技巧哦!就像拆积木一样,得找到关键的连接点。
“The book that I bought yesterday is very interesting”,就可以拆成“我昨天买的那本书,非常有趣”。
7. 哈,翻译也得灵活应变呀!不能死脑筋。
“It rains cats and dogs”,总不能翻成“下猫和狗”吧,那得是“倾盆大雨”呀!
8. 嘿,多积累多练习可不能忘呀!只有这样才能越来越厉害。
就像学骑自行车,多骑骑就会啦!
我觉得呀,英译汉的方法和技巧都掌握了,那翻译起来就能又快又好啦!。
英译汉的翻译方法和技巧英译汉的翻译方法和技巧语序调整主要指词序、句序两方面的调整。
英汉语句中的、主要成分主语、谓语、宾语或表语的词序基本上是一致的,但各种定语的位置和各种状语的次序在英、汉语言中则有同有异。
一、定语位置的调整1.单词作定语英文中,单词作定语时,通常放在它所修饰的名词前,汉语中也大体如此。
有时英文中有后置的,但译成汉语时一般都前置。
somethingimportant (后置)重要的事情(前置)如果英文中名词前的定语过多,译文中则不宜完全前置,因为汉语不习惯在名词前用过多的定语。
alittle, yellow, raggedbeggar (前置)一个要饭的,身材矮小,面黄肌瘦,衣衫褴褛(后置)2.短语作定语英文中,修饰名词的短语一般放在名词之后,而汉语则反之,但间或也有放在后面的,视汉语习惯而定。
theirattempttocrosstheriver (后置)他们渡江的企图(前置)二、状语位置的调整1.单词作状语Hewasveryac ti veinclass.(前置)他在班上很活跃,专业英文《专业英文的翻译技巧讲与练》。
(前置)英文中单词作状语修饰动词时,一般放在动词之后,而在汉语里则放在动词之前。
Modernscienceand technologyaredevelopingrapidly.(后置)现代科学技术正在迅速发展。
(前置)2.短语作状语英文中短语状语可放在被修饰的动词之前或之后,译成汉语时则大多数放在被修饰的动词之前,但也有放在后面的。
Seeing this, someofusbecameveryworried. (前置)看到这种情况,我们有些人心里很着急。
(前置)Ajeepfullspedfast, drenchingmeinspray.(后置)一辆坐满人的吉普车急驶而过,溅了我一身水。
(后置)英文中地点状语一般在时间状语之前,而汉语中时间状语则往往放在地点状语之前。
翻译中英文互译的技巧和练习题及习题分析翻译中英文互译的技巧和练习题及习题分析中英文互译是语言学习中重要的一环,对于提高语言能力和跨文化交流起着关键作用。
本文将介绍一些翻译中英文互译的技巧,并提供一些练习题及分析,以帮助读者提升翻译能力。
一、技巧分享1. 优化词汇替换:在翻译过程中,总有一些词汇很难直译,这时我们可以通过寻找更准确的词汇来优化翻译。
例如,将“很高兴见到你”翻译成“Nice to meet you”,可以更准确地表达出意思。
2. 理解句子结构:中英文句子结构不同,需要我们理解并转换句子结构。
中文一般为主谓宾结构,而英文则更倾向于主+谓结构。
在翻译过程中要注意这一点,确保译文的句子结构通顺。
3. 注意语气和语法:不同语言的语气和语法规则也不同,所以在翻译时要注意保持原文的语气和语法特点。
例如,英文中重要的信息一般放在句首,而中文则倾向于放在句中。
4. 理解文化背景:翻译中,文化背景的理解至关重要。
有些词汇或者表达方式在另一种语言中可能没有对应的翻译,这时我们可以借助文化背景进行适当的解释。
例如,中文里常用“临时抱佛脚”,英文中则可翻译成“eleventh-hour attempt”。
二、练习题及分析1. 中译英:中国的国家树是国槐,它是一种能够承受恶劣环境的树种。
解答:The national tree of China is the scholar tree, which is a species capable of withstanding harsh environments.分析:在这个例子中,我们首先要了解中国的国家树是国槐,然后通过描述其特点“能够承受恶劣环境”进行翻译。
可以选择用“scholar tree”来替代“国槐”,因为这样更准确地表达出意思。
2. 英译中:The concept of “gig economy” has gained popularity in recent years, referring to a labor market characterized by short-term or freelance jobs.解答:“零工经济”这个概念近年来越来越受欢迎,它指的是一个以短期或自由职业工作为特点的劳动力市场。
英汉互译的方法和技巧英汉互译就像在两个不同的语言世界之间搭起一座桥梁,那这座桥要怎么搭呢?咱先说说方法。
理解原文那可是超级重要的一步!就好比你要去一个陌生的地方,得先搞清楚自己的起点在哪儿吧?把英文句子或者文章读懂了,才能准确地翻译成中文呀!遇到不认识的单词咋办?赶紧查字典呗!这就像在旅途中遇到了路障,得找工具清除它。
然后呢,翻译的时候可不能死搬硬套,得根据中文的表达习惯来调整语序啥的。
比如说英文里习惯把状语放在后面,咱中文可不一定哦!这就像给一件衣服改尺寸,得让它合身才行。
那互译过程中有啥要注意的呢?可不能瞎翻呀!得注意上下文的语境,一个词在不同的地方可能有不同的意思呢!这就跟人在不同场合说不同的话一样。
还有哦,文化差异也不能忽视,有些英文的表达在中文里可能根本找不到对应的,这时候就得动点脑筋,用合适的方式表达出来。
不然就像穿着不合时宜的衣服出门,会让人觉得怪怪的。
英汉互译安全不?稳定不?嘿,只要你认真仔细,遵循正确的方法,一般不会出啥大问题。
就像走在平坦的大路上,只要你小心看路,就不会摔跤。
而且,随着经验的积累,你会越来越熟练,翻译得也会越来越准确稳定。
英汉互译都用在啥场景呢?那可多了去了!比如你看英文电影,没有中文字幕,这时候就得靠翻译来理解剧情啦!还有学习英语的时候,翻译可以帮助你更好地理解课文。
出去旅游,遇到外国人,翻译能让你和他们交流无阻。
这多棒呀!英汉互译的优势也很明显呢!可以让你开阔视野,了解不同的文化。
就像给自己打开了一扇通往新世界的大门,多让人兴奋呀!给你举个实际案例哈。
有一次我看一本英文小说,里面有个句子“Love is a journey, not a destination.”刚开始我直接翻译成“爱是一个旅程,不是一个目的地。
”总觉得有点别扭。
后来我调整了一下语序,翻译成“爱,是一场旅程,而非终点。
”是不是感觉好多了?这就是英汉互译的实际应用效果呀!英汉互译就是这么神奇,能让我们在不同的语言世界里自由穿梭。
英译汉的应试技巧和步骤(一)理解(Comprehension)这一阶段的主要目标是读懂英语原文,理解原文中心大意。
它包括以下几点:1.通读全文目的在于从整体把握整篇文章的内容,理解划线部分与文章其它部分之间的语法与逻辑关系。
在段落中要搞清划线的句子和其他句子之间的关系,特别要弄清代词it, they, them, this, that, these, those和other等所指代的词或词组。
2.分析划线部分的句子结构从翻译试题来看,划线部分一般来说句子结构都比较复杂,如果不搞清楚它的语法结构,很难达到正确完整地理解原文的要求。
在分析划线部分的句子结构时,首先要找出句子的主、谓、宾成分,明确句子的骨干结构;同时要注意分析句子成分是否有省略的地方,主句和从句之间的关系是否明确等等。
3.理解划线部分的含义不仅要弄清句子中所有实词和虚词的词汇意义,还要理解全句的整体意思及该句所处的具体语言环境。
在此阶段应理清下列问题:(1)句子中是否有代词和其他具有指代意义的词,如果有,应根据上下文确定他们具体指代的内容;(2)句子中的短语和一些常用的词具有多种含义和用法的,应结合其上下文语境,确定其具体含义;(3)该部分的意义是否与全篇文章的内容一致,是否相互矛盾。
(二)表达(Representation)就是译者把自己对英语原文理解的内容用汉语表达出来,表达的好坏取决于译者对英语原文的理解程度以及汉语的修养。
在表达上有许多具体的方法和技巧,一般分为直译和意译。
1.直译(Literal translation)。
就是在译文语言条件许可时,在译文中既保持原文的内容,又保持原文的形式。
但也不能生搬硬套地硬译,如果这样来翻译一篇文章或段落,结果可想而知了。
Now Darrow sprang his trump card by calling Bryan as a witness for the defense.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意译(Free translation)。
英译汉的步骤与技巧实例(一)英译汉的步骤由于英译汉试题中的句子结构一般都较为复杂,很难一步到位地给出准确的译文,因此建议采用由大到小的步骤逐步翻译,以达到译文的“忠实”、“通顺”,这一方法是指先从大处着眼找出句子的主干结构和主要元素,然后再填补细节,分析句子的外围成分,最后再加以润色,下面举例说明。
【例1】Whether to use tests, other kinds of information , or both in a particular situation depends ,therefore , upon the evidence from experience concernimg comparative validity and upon such factors as cost and availability.步骤1:主谓宾whether从句depend onevidence and factors是……还是……取决于依据和因素步骤2:采用测试其他信息同时经验依据费用、来源因素步骤3:是采用测试还是其他种类信息,或是两者同时使用,取决于诸如费用和有无来源等因素。
步骤4:补上:in a particular situation, therefore, concerning comparative validity等成分,并对整句加以润色。
【译文】因此,在某一特定情况下,究竟是采用测试还是其他种类的信息,或者两者同时使用,须凭有关相对效度的经验依据而定,也取决于诸如费用和有无来源等因素。
这种方法适用于内容复杂,较多从句、并列的比较、选择词组也较多的句子。
(二)英译汉的技巧示例1 谨慎选词、意达文顺连词成句,句成篇章,这是行文的一般规律。
翻译过程中,选词是一个重要方面。
尤其能不能从众多的近义词中选出最恰当的一个,一方面得看译者的语言功底,另一方面得参考上下文的语境-—考研翻译其实提供了充分的语境。
英译汉的步骤与技巧实例(一)英译汉的步骤由于英译汉试题中的句子结构一般都较为复杂,很难一步到位地给出准确的译文,因此建议采用由大到小的步骤逐步翻译,以达到译文的“忠实”、“通顺”,这一方法是指先从大处着眼找出句子的主干结构和主要元素,然后再填补细节,分析句子的外围成分,最后再加以润色,下面举例说明。
【例1】Whether to use tests, other kinds of information , or both in a particular situation depends , therefore , upon the evidence from experience concernimg comparative validity and upon such factors as cost and availability.步骤1:主谓宾whether从句depend onevidence and factors是……还是……取决于依据和因素步骤2:采用测试其他信息同时经验依据费用、来源因素步骤3:是采用测试还是其他种类信息,或是两者同时使用,取决于诸如费用和有无来源等因素。
步骤4:补上:in a particular situation, therefore, concerning comparative validity等成分,并对整句加以润色。
【译文】因此,在某一特定情况下,究竟是采用测试还是其他种类的信息,或者两者同时使用,须凭有关相对效度的经验依据而定,也取决于诸如费用和有无来源等因素。
这种方法适用于内容复杂,较多从句、并列的比较、选择词组也较多的句子。
(二)英译汉的技巧示例1 谨慎选词、意达文顺连词成句,句成篇章,这是行文的一般规律。
翻译过程中,选词是一个重要方面。
尤其能不能从众多的近义词中选出最恰当的一个,一方面得看译者的语言功底,另一方面得参考上下文的语境——考研翻译其实提供了充分的语境。
就社科作品来说,则以名词的问题更为突出。
因为这类作品中,往往有许多名词术语,必须是“一个萝卜一个坑”,任何的误译漏译都会影响读者的理解,达不到翻译“等值”的效果,选词大体可从以下几方面考虑:概念的内涵和外延、词义褒贬、词性判断、词的文体特色、词的本义和转义等。
考虑到其重要性,这是将选词进行重点讨论。
【例1】T he catch, says Oparil, is“Nobody could eat only that on their own”. And at the other two measured levels; she says there was little impact in dropping from 3,300 milligrams to 2,400, especially for those without high blood pressure. The problem isn’t just that the NHBLI is clinging stubbornly to old ideas. It is that focusing on salt to control blood pressure also diverts attention from the more proven techniques of limiting calories or increasing activity.“People will pick one that they’re going to do,” Oparil says.“And if they pick the salt restriction, they’ll get a very minor benefit, in my opinion.”【原译】奥帕里尔说这个量是“谁也不能够让自己吃这一点点盐”。
在种两个可量化的数据方面,奥帕里尔说从3,300毫克降到2,400毫克几乎没有产生影响,特别是对没有患高血压的人是如此。
问题并不在于心肺和血液研究所(NHBLI)顽固地抱着旧的观念,而是把注意力集中在限制盐的摄入量上就会转移人们对已被证明是行之有效的限制卡路里或增加体育锻炼的方法的注意力。
奥帕里尔说:“人们将会从中选择一种方法,如果他们选择了限制盐的摄取量,依我看效果将是微不足道的。
”【分析】原译有多处不足。
一是选词不准确;二是有的句子过长;三是该增词时未增词。
原文第一句中,原译将catch译为“这个量”并无根据,属猜译。
从该语段来看,该词的概念意义等同于下文的“problem”。
《英汉大词典》中catch作名词,也有一条词义为“隐藏的困难”,相当于problem,这个词义与全文很吻合;on their own译为“让自己”也属望文生义,准确的译法是:自愿地;主动地。
在at the other two measured levels短语中,measured意为“测量过的”,level意外“标准”,联系上下文,可认定这两个词指“试验过的用量”,可见原译的“可量化的数据”之说不妥。
“……而是把注意力集中在限制盐的摄入量上就会转移人们对已被证明是行之有效的限制卡路里或增加体育锻炼的方法的注意力”,这么长的句子,使人还没读懂其意就“憋”死了。
People will pick one that they’re going to do一句,据上文可理解为:People will pick one of the ways that they’re going to use to control blood pressure. 所以译文中应增加“降压”二字。
【改译】奥帕里尔说:问题是“谁也不会自愿食用这么一点盐”。
对于另两个试验用量,她说从3,300毫克降到2,400 毫克几乎没有什么差异对未患高血压的人来说更是如此。
问题不仅在于心肺和血液研究所(NHBLI)顽固地抱着陈旧观念,而是过分关注利用盐摄入量来控制血压,会忽略更多的、已经证实有效的、限制卡路里或增加体育锻炼的方法。
奥帕里尔说:“人们会从中选择一种降压方法,依我看,如果他们选择限制用盐量,其效果将微乎其微。
”2 代词指代、心中有数英汉表达的另一种重要的区别是:英语多用代词,汉语少用代词。
英语多用代词,如it(they)等用得十分广泛,几乎每个句子中都会碰到代词,这主要是为了避免重复名词。
另外跟英语句子一般都要求有主语也有关。
汉语中很少使用代词。
这种语言及思维习惯上的差异会造成我们理解和翻译上的困难。
尤其是当语义功能相对较弱但语法作用较为突出的it(they)及其变格形式的频繁出现时,往往让我们在理解其指代内容时需仔细揣摩,认真推敲。
那种不做深层语义和逻辑分析就动辄下笔,将代词“乱点鸳鸯谱”的做法常常会使译者对译文内容都稀里糊涂,根据评分细则常常会被扣分。
【例1】The little pills gave women the kind of control Kelly craved. And they transformed women’s lives——personally, economically and socially——and, in the process, forever changed American society. The pill was a revolution and then some, said sociologistDr. Kristin Luker, a professor at th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at Berkeley.“It was like discovering fire.” The fire took a few years to spread.【原译】这种小药丸给妇女带来了凯利曾经渴望的控制生育的好处。
它改变了妇女的生活——个人生活,经济地位和社会地位——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永远地改变了美国社会。
这种药品对妇女是一场革命,当时,在某种意义上,正如伯克利的加利福尼亚大学社会学家,克里斯廷·卢克所说:“就像人类发现了火种一样。
”这火种有了几年的时间才普及到千家万户。
【分析】首先说,原译将in the process译成“随着时间的推移”,大概是将其看成了in the process of time。
其实,结合上文的they transformed women’s li ves,可以看出process 指的是改变妇女生活的这个进程。
仔细体会上下文的含义,可以这样来理解:避孕药在个人、经济和社会诸方面改变了妇女的生活,同时,也永远地改变了美国社会。
如果说译者此处的疏忽问题还不大,那么下面不定代词some的译法就不一样了。
The pill was a revolution and then some,其中的then some被译为“当时,在某种意义上”真有些风马牛不相及。
由于这个错误,继而出现了硬是把原本属于两个句子的内容搅到一起这种浑水摸鱼的译文。
原因是译者没能识破some指代的是前面的revolution,意思是:避孕药是一次革命,随后又有几次(革命)随之而来。
这一点从下面的篇章中也能得到证实,即:(由于避孕药的问世)妇女通往学业和就业的大门被打开了等等。
【改译】这种小药丸使妇女有了凯利曾经渴求的那种节育的方便。
它们在个人、经济和社会诸方面改变了妇女的生活,同时也永远地改变了美国社会。
社会学家,伯克利加利福尼亚大学教授克里斯廷·卢克说:避孕药是一次革命,并且又有几次随之而来。
“就像人类发现了火种”。
几年的时间火种就遍及千家万户。
3 条分缕析、李冠李戴英语两种语言分属两个不同的语系,在行文组织及句法结构上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英语句法多采用“形合”,而汉语句法多采用“意合”。
有些语言学家形象地将英语句子称为“葡萄型”结构,葡萄主干很短,其上附结着丰硕的果实。
而汉语句子则较短,一个短句接一个短句地往下叙述,逐步展开,信息内容像竹竿子一样一节一节地同下去,很少有叠床架屋的结构,因而常被称为“竹竿型”结构。
英语这种固有的特点有时会给我们的理解和翻译带来一定的困难,也很容易使我们落入误译的陷阱,毕竟我们这些见惯了汉语“竹竿型”短句的人不容易一下子就习惯英语的“葡萄型”结构。
惟一的应对方法就是仔细咀嚼原文,对其各个组成部分进行条分缕析,以求做到“李冠李戴”。
【例1】Casualties, were taken to several hospitals in southwestern Georgia, some of which operated on backup generators.【原译】伤亡人员被送往佐治洲西南部的几所医院里,其中一些伤者在备用发电机的帮助下动了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