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双曲面齿轮的设计解读
- 格式:pdf
- 大小:6.63 MB
- 文档页数:48
准双曲面齿轮偏置距1.引言1.1 概述齿轮是一种常见的传动装置,广泛应用于机械工程领域。
在许多工程应用中,齿轮的准确传动是至关重要的,因为齿轮的传动效率和精度直接影响整个机械系统的工作性能。
准双曲面齿轮是一种具有特殊曲线齿面形状的齿轮,其曲面形状能够提供较大的接触比例,并实现平滑的齿轮传动。
与传统的圆柱齿轮相比,准双曲面齿轮具有更高的传动效率、更小的传动误差和更低的噪声水平。
在准双曲面齿轮的设计和制造过程中,齿轮偏置距是一个关键参数。
齿轮偏置距是指齿轮齿面与中心线之间的垂直距离。
通过调整齿轮偏置距,可以改善齿轮传动的性能,例如减小齿轮啮合时的接触应力和振动。
因此,准确确定和控制齿轮偏置距对于实现高效、稳定的齿轮传动至关重要。
本文将对准双曲面齿轮的定义和特点进行介绍,并详细阐述齿轮偏置距的概念和意义。
通过对相关文献的综合分析和总结,我们将探讨齿轮偏置距的重要性,并展望未来在该领域的研究方向。
通过对准双曲面齿轮偏置距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齿轮传动的原理和性能影响因素,并为工程实践提供指导和支持。
同时,深入研究齿轮偏置距还有助于优化齿轮设计和制造技术,提高整个机械系统的工作效率和可靠性。
在接下来的章节中,我们将详细介绍准双曲面齿轮的定义和特点,阐述齿轮偏置距的概念和意义,并对准双曲面齿轮偏置距的重要性进行总结。
最后,我们将展望未来在该领域的研究方向,以期为齿轮传动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做出贡献。
文章结构是指文章的组织和布局方式,它是整篇文章的框架和脉络。
一个良好的文章结构能够使读者更好地理解文章的内容,并且能够使文章的逻辑关系更加清晰。
本篇长文的文章结构如下所示:1. 引言1.1 概述1.2 文章结构1.3 目的2. 正文2.1 准双曲面齿轮的定义和特点2.2 齿轮偏置距的概念和意义3. 结论3.1 对准双曲面齿轮偏置距的重要性进行总结3.2 对未来研究方向的展望在引言部分,我们会首先对准双曲面齿轮偏置距进行简要的说明,并介绍其背后的概念和原理。
MASTA 培训手册:螺旋锥齿轮和准双曲面齿轮设计、校核和优化MASTA 5.4版商业机密目录1介绍 (3)2在MASTA设计中添加螺旋锥/准双曲面齿轮副 (4)2.1在设计中添加一个螺旋锥齿轮副 (4)2.2在设计中定位螺旋锥齿轮副 (4)2.2.1方向 (5)2.2.2转角 (7)3把Gleason尺寸参数表输入到一个螺旋锥齿轮副设计 (9)3.1定义节锥 (9)3.2定义齿形属性 (11)3.3定义面锥和根锥 (13)3.4定义螺旋角 (14)3.5定义齿厚 (14)3.6定义旋向 (17)3.7刀尖圆角半径 (17)3.8重合度 (17)3.9几何系数 (18)4在MASTA中设计一个螺旋锥齿轮副 (19)4.1齿轮速比和节锥尺寸 (19)4.2选择螺旋角 (21)4.3压力角 (21)4.4大轮刀盘半径 (22)4.5定义齿形属性 (22)4.5.1AGMA和齿顶高/齿高系数定义 (22)4.5.2Gleason系数定义 (23)4.6齿形收缩 (24)4.7定义齿厚 (24)4.7.1齿厚定义的方法 (24)4.7.2侧隙 (25)4.8定义旋向 (26)5把Gleason尺寸参数表输入到一个准双曲面齿轮副设计 (27)5.1定义节锥 (28)5.2定义齿形属性比例、面和根锥角 (32)5.2.1定义齿厚 (33)5.3定义旋向 (34)5.4刀尖圆角半径 (34)5.5重合度 (35)5.6几何系数 (35)6螺旋锥齿轮和准双曲面齿轮材料 (36)6.1锥齿轮材料数据库窗口 (36)6.2默认锥齿轮材料 (37)6.3自定义锥齿轮材料 (39)7螺旋锥齿轮校核 (41)7.1接触校核 (42)7.2弯曲校核 (47)8螺旋锥/准双曲面齿轮宏观参数优化 (50)8.1载荷谱列表 (51)8.2优化目标 (51)8.3优化变量 (52)8.3.1螺旋锥齿轮优化变量 (52)8.3.2准双曲面齿轮优化变量 (53)8.4其它设置 (53)8.5优化结果和结果选项卡 (54)8.6多优化运行 (55)8.7添加一个优化的设计到MASTA模型中 (56)1介绍MASTA能够建立各种类型的齿轮。
准双曲面齿轮和螺旋锥齿轮设计的统一算法准双曲面齿轮传动是锥齿轮传动中的普遍形式,螺旋锥齿轮是它的一种特殊情况.当准双曲面齿轮的偏置距E12=0时,就成为螺旋锥齿轮传动.在外形和加工方法上,准双曲面齿轮与螺旋锥齿轮无本质区别,切齿计算方法差别也不大[1,2].在实际设计中,它们的几何计算方法却不相同.当偏置距E12趋近于零时,现行的准双曲面齿轮的几何计算公式误差增大,甚至失效.因此螺旋锥齿轮设计的几何计算不能采用准双曲面齿轮几何计算公式和计算方法.在CAD软件开发中必须对这两种锥齿轮分别进行处理. 作者提出一种适合于准双曲面齿轮和螺旋锥齿轮设计的统一几何计算方法,其特点是当偏置距E12较大时,它与准双曲面齿轮现行计算结果一致;当偏置距E12为零时,得到正确的螺旋锥齿轮几何参数;当E12较小时,计算误差很小.因此在锥齿轮CAD软件开发中,可将这两种锥齿轮甚至包括直齿锥齿轮统一处理.1 分度锥参数基本公式准双曲面齿轮与螺旋锥齿轮几何计算中最大的区别在于分度锥参数的确定方法.分析现行准双曲面齿轮几何计算公式可知,当偏置距E12趋近于零时,齿轮的偏置角η,ε,ε′也趋近于零,因而导致公式计算误差增大甚至失效.作者在分析过程中发现,虽然E12趋近于零时,齿轮的偏置角η,ε,ε′也趋近于零,但它们属于同阶无穷小.即极限和存在.令式中e1和e2为偏置角系数.根据偏置角系数,可给出分度锥参数基本公式为式中k为放大系数;上面这组基本公式不仅适合于准双曲面齿轮,也适合于螺旋锥齿轮,不会因E12=0而失效.2 分度锥参数的求解上面给出的基本公式是一组非线性方程组,其中有5个参数是在几何计算前确定的.根据传动和强度等要求先确定齿轮的偏置距E12,轴交角ζ=90°-Σ,齿轮齿数z1和z2,大齿轮中点端面模数mt2,小齿轮中点螺旋角β1.则上面基本公式中的已知参数为i12=z2/z1, r2=mt2z2/2,及E12,ζ,β1. 由于基本公式是非线性方程组,在此采用迭代法求解.即初选k和e1值,按下面步骤进行迭代:若|k*-k|≤ξ(由计算精度确定的某一小量),则可进行下面的迭代;否则改变k初值重新迭代.式中rc为刀盘半径. 若|k0-kc|>ξ,则改变e1初值重新迭代,直到|k0-kc|≤ξ为止.迭代完毕,便得到了所有的分度锥参数.然后根据齿宽、齿高系数、变位系数和齿根倾斜类型,按准双曲面齿轮的方法进行其它所有几何尺寸参数的计算.3 算例作者采用上面的统一公式和算法分别对准双曲面齿轮和螺旋锥齿轮两种情况进行了大量的计算分析.表1是偏置距E12=0的螺旋锥齿轮算例结果;表2是偏置距E12=30mm的准双曲面齿轮算例结果.大量的计算分析结果表明:当E12=0时,上面方法所确定的分度锥参数与现行螺旋锥齿轮几何计算结果一致;当E12≠0时,上面方法与现行准双曲面齿轮几何计算结果一致;特别是当E12非常小时,本方法所得结果比较精确.因此,可用上面方法将这两种锥齿轮的几何计算方法统一起来.这对CAD软件开发特别有利.表1 螺旋锥齿轮参数表2 准双曲面齿轮参数4 统一设计中的问题现行准双曲面齿轮和螺旋锥齿轮的标准参数,如模数、齿高系数、变位系数等都定义在大端.这对准双曲面齿轮会导致理论啮合节点偏离齿宽中点而与螺旋锥齿轮不同.因此建议将标准参数定义在齿宽中点,这样也可以与强度计算方法一致[3].此外,现行准双曲面齿轮标准参数中的螺旋角是小齿轮螺旋角,而标准参数中的模数是大齿轮端面模数.建议标准参数取大齿轮螺旋角和法向模数,这样更合理.5 结论大量算例和实际应用表明,作者提出的几何计算方法是可行的.作者已经根据此原理开发了CAD应用软件,并用于实际设计中.这样就使准双曲面齿轮和螺旋锥齿轮甚至直齿锥齿轮设计中的几何计算方法的统一有了依据.结果也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准双曲面齿轮和螺旋锥齿轮理论上的本质联系.对锥齿轮的标准化、系列化和CAD技术也有一定的意义.。
准双曲面齿轮参数引言准双曲面齿轮是一种特殊的齿轮,其齿形曲线为准双曲面。
准双曲面齿轮具有较大的传动比范围、高效稳定的传动特性和较低的噪音振动水平等优点,在工业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
本文将介绍准双曲面齿轮的参数及其设计原理。
1. 准双曲面齿轮的基本概念1.1 准双曲面准双曲面是一个二次方程表达式所定义的数学曲面,其方程形式为:x^2 / a^2 - y^2 / b^2 = z^2 / c^2 - 1其中,a、b、c分别为准双曲面在x、y、z三个坐标轴上的半轴长度。
1.2 准双曲面齿轮准双曲面齿轮是以准双曲线作为齿形基础,通过旋转和平移运动形成的一种传动装置。
它由两个或多个相互啮合的准双曲面齿轮组成,通过齿轮的啮合运动实现传递动力和扭矩。
2. 准双曲面齿轮的参数准双曲面齿轮的设计需要确定一系列参数,包括模数、齿数、压力角、分度圆直径等。
2.1 模数模数是指准双曲面齿轮每毫米的齿距。
一般情况下,模数越大,齿距越小,传动效率越高。
模数的选择应根据具体应用需求和传动效率进行综合考虑。
2.2 齿数齿数是指准双曲面齿轮上的齿的数量。
通常情况下,两个啮合的准双曲面齿轮的齿数应满足等于或互为整数倍关系,以确保它们能够完全啮合并实现传递动力。
2.3 压力角压力角是指啮合点处法线与切线之间的夹角。
在准双曲面齿轮设计中,压力角需要根据传动效率和工作条件进行选择。
较小的压力角可以提高传动效率,但也会增加齿轮的弯曲应力。
2.4 分度圆直径分度圆直径是指准双曲面齿轮上的一条虚拟圆的直径,它与模数和齿数有直接关系。
分度圆直径是确定准双曲面齿轮其他参数的基础。
3. 准双曲面齿轮的设计原理准双曲面齿轮的设计原理包括齿形生成、啮合分析和传动特性分析等方面。
3.1 齿形生成准双曲面齿轮的齿形生成是通过旋转和平移运动来实现。
首先,在一个基础准双曲面上生成一条切线,然后通过旋转和平移操作得到一整个齿槽。
最后,根据模数和压力角等参数,生成整个齿轮的所有齿槽。
准双曲面齿轮传动1.1概述1.1.1准双曲面齿轮的特点和用途准双曲面齿轮传动用于传递交错轴之间的运动和动力(图一)无特殊要求时取轴交角∑=90°。
按齿线和齿高分为弧齿收缩齿和长幅外摆线等高齿。
小轮偏置可达到下面目的:(1)传动比i较大时,可增大小轮直径,便于实现跨装支承,从而增大小轮的刚度和强度;(2)小轮下偏,车辆重心下降,可以减小振动,增加轿车的舒适性;(3)小轮上偏可以提高越野车通过障碍的能力。
小轮偏置使相接触两齿面间的相对滑动较大,需要选用极压润滑油,减小齿面的摩擦和防止胶合。
准双曲面齿轮多用于汽车后轿的减速传动。
1.1.2准双曲面齿轮的瞬轴面和分锥面交错轴齿轮的相对运动为绕相对转动滑动轴的转动和沿该轴移动。
此轴与两轮轴线的公垂线正交;分别绕两齿轮轴线回转时,得到一对单叶双曲面,称为瞬轴面。
以瞬轴面为基础设计准双曲面齿轮有以下缺点:齿数比u大时,小轮直径小,刚度和强度差;大轮直径较大,总体结构不紧凑;轮坯做成单叶双曲面,形状复杂难加工。
通常以一对圆锥面代替单叶双曲面作为分度曲面,因而这种齿轮被称为准双曲面齿轮。
1.1.3准双曲面齿轮的3种齿制(1)弧齿锥齿轮与格里森制多年来我国一直生产弧齿锥齿轮铣齿机及其配套设备,能满足一般工业要求。
美国格里森(Gleason)公司是弧齿锥齿轮铣齿机著名厂家,其产品销售世界各地,格里森制几何设计,强度计算和切齿调整计算法被各国广泛采用。
格里森制采用圆弧收缩齿,以端铣刀的直径刀刃由切削运动形成的刃锥面为产形面,用间歇分齿法展成锥齿轮和准双曲面齿轮切削运动与展成运动无关,可用拉齿法加工半展成齿轮副的大轮,提高生产率;便于用砂轮磨齿提高加工精度。
由于只能用间歇分齿法加工,增加了辅助时间。
大批量生产时,大齿轮用双面法铣齿,一次加工出齿槽的两面;按大轮齿面用单面法配切小轮的凸面和凹面。
(2)摆线齿锥齿轮的两种齿制生产摆线齿锥齿轮铣齿机的厂家有瑞士原奥利康(Oerlikon)公司和德国克林根贝尔格(Klingelnberg)公司,分别形成奥利康制(简称“奥”制)和克林根贝尔格制(简称“克”制)几个设计、强度计算和切齿调整计算法。
HFT准双曲面齿轮模拟分析与评价叶绍仲(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技术中心基础研究部吉林长春 130011)摘要:准双曲面齿轮在汽车后桥总成开发中的重要性越来越受到开发者的重视,对齿轮的重量、传动的平稳性、承载能力、及寿命方面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本文用HFT 准双曲面齿轮传动的设计制造与分析系统提供的准双曲面齿轮有限元模型,用ABAQUS 软件模拟了在载荷作用下,准双曲面齿轮瞬态啮合过程,较好地获得了准双曲面齿轮的传动误差、齿面接触应力和齿根弯曲应力的瞬态变化过程。
关键词:HFT准双曲面齿轮有限元接触一、HFT准双曲面齿轮模拟分析:准双曲面齿轮,由于齿面是复杂的曲面,用通常的方法很难得比较精确的几何模型,更难得到比较精确的有限元模型,而要较准确地模拟分析这种复杂的曲面接触过程,对有限元模型的精确性要求是很高的,本文采用的有限元模型是由HFT准双曲面齿轮传动的设计与分析系统提供的比较准确的六面体有限元模型。
为了模拟分析准双曲面齿轮在载荷作用下的瞬态啮合过程,初始边界条件的正确建立是很重要的,初始边界条件主要包括初始速度和初始变形,初始速度是通过局部柱坐标,加给大、小轮上各节点的初始角速度实现的;初始变形是采用隐式静态计算使小轮和大轮在载荷作用下达到接触静平衡,此时大轮和小轮的变形可作为初始变形,由于瞬态过程是采用显式算法模拟分析的,故需要采用从隐式到显式的方法,将隐式静态计算的变形结果加给大轮和小轮,作为它们的初始变形。
建立好瞬态模拟的初始边界条件,才能避免瞬态模拟初始时,两接触齿面间由于缺少正确的接触应力(由初始变形算得)分布,而出现很大的撞击现象,使瞬态模拟失败。
隐式静态计算边界条件:小轮和大轮齿面间建立面面接触,对大轮内圈一层节点自由度完全约束,在小轮的转轴上建立一个点刚体,将小轮内圈一层节点自由度刚体约束到此点刚体上,并且使此点刚体仅保留对小轮转轴的转动自由度,在该点刚体上加输入载荷(驱动力矩)。
准双曲面齿轮副的齿坯设计准双曲面齿轮广泛应用于车辆后桥传动中。
尽管外形与弧齿锥齿轮类似,只是小轮轴线偏置了一个距离,但由此引起的齿轮副几何关系的变化却极其复杂。
本章关于准双曲面齿轮的几何分析、计算与格里森计算卡有所不同,格里森计算卡主要依靠空间几何进行解析,所涉及的点、线、面与角度众多,本章对于准双曲面齿轮的几何分析,更多应用了坐标变换与矢量运算,涉及的中间变量较少。
1.准双曲面齿轮概述准双曲面齿轮强度高,运动平稳,适用于减速比较大的传动,其齿数比(即大轮齿数与小轮齿数的比值)可由10:1,60:1 以至于100:1。
准双曲面齿轮的优点远不止这些,概括起来有如下几点:(1) 准双曲面齿轮的小轮与正交弧齿锥齿轮相比,在同一齿数比及大轮法向模数相同的条件下,小轮的轮齿各部分尺寸变大,从而轴径也变大,使得轮齿及各部分的强度增加,同时增加了刚度及承载能力。
(2) 由于小轮轴线的偏置,使传动轴在空间的布置具有了更大的自由度。
如下偏可以用于降低汽车的重心增加平稳性;减小偏置则可以增加车身的高度,增加汽车的越野性。
大小轮轴线交错排列,可在小轮轴上采用锥齿轮传动难于实现的跨装支承(一般锥齿轮传动中,小轮是悬臂支承),从而提高了承载能力与结构强度。
(3) 由于沿齿长方向和齿高方向都有相对滑动,易于跑合。
热处理后便于研磨,改善接触区、提高齿面光洁度和降低噪声。
(4) 传动平稳性几乎接近蜗轮副,且与蜗轮传动相比具有同样的或更好的承载能力,而不需要采用耐磨材料,制造远比蜗轮副简单。
准双曲面齿轮齿轮的传动与其他类型交错轴传动相比也有一些的缺点:(1) 计算、设计远比其它齿轮副复杂,按照格里森方法,以几何计算为例,基本的公式有150项之多,其中还有三次叠代计算(通常叠代三次,有时需要更多次)(2)与一般正交弧齿锥齿轮相比,切齿调整计算更加复杂,接触区配切也比较困难。
(3)润滑条件要求高,需特殊的准双曲面齿轮润滑油。
由于准双曲面齿轮较高的承载能力,现已成功代替螺旋圆柱齿轮、锥齿轮以及齿数比为10~12的蜗轮传动。
高减速比准双曲面齿轮的加工仿真及试验高减速比准双曲面齿轮的加工仿真及试验摘要:近年来,随着机械制造技术快速发展,准双曲面齿轮作为一种重要的减速传动装置,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
然而,由于其复杂的几何形状和加工难度,目前对于高减速比准双曲面齿轮的加工工艺研究还相对较少。
本文通过加工仿真及试验的方法,研究了高减速比准双曲面齿轮的加工工艺参数,为其高效加工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验验证。
1. 引言准双曲面齿轮是一种特殊的齿轮形状,具有高扭矩传递能力和减速比大的特点,被广泛应用于机床、船舶、风电装备等领域。
然而,由于其齿轮面的非球面特性带来了加工的复杂性,使得高减速比准双曲面齿轮的加工工艺研究变得更为困难。
2. 准双曲面齿轮的几何形状准双曲面齿轮的几何形状通常由两个曲面构成,即齿根曲面和齿顶曲面。
齿根曲面是一个非球面,而齿顶曲面则是一个曲率半径逐渐变小的球面。
这样的特殊形状使得准双曲面齿轮在加工时需要采用特殊的工艺参数和加工设备。
3. 高减速比准双曲面齿轮的加工仿真为了研究高减速比准双曲面齿轮的加工工艺参数,本文采用了加工仿真的方法。
首先,根据准双曲面齿轮的几何形状,建立了数学模型,并使用CAD软件对其进行了三维建模。
然后,通过有限元软件对齿轮加工过程进行了仿真,得到了不同工艺参数下的加工力和切削温度分布情况。
仿真结果表明,在高减速比准双曲面齿轮的加工过程中,合适的切削速度和进给量能够显著影响加工力和切削温度。
在保证加工质量的前提下,通过合理地调整加工工艺参数,可以降低切削力和切削温度,提高加工效率和加工精度。
4. 高减速比准双曲面齿轮的加工试验为了进一步验证仿真结果的准确性,本文进行了高减速比准双曲面齿轮的加工试验。
首先,选用适当的材料和刀具,并根据仿真结果确定了初始加工工艺参数。
然后,通过数控加工中心实施了一系列的试验,记录了加工过程中的切削力、刀具磨损情况和加工质量。
试验结果验证了仿真结果的准确性。
通过对试验数据进行分析,得到了不同工艺参数下的切削力和切削温度变化规律,并得出了最优的加工工艺参数组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