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药膳中药材重点
- 格式:ppt
- 大小:747.50 KB
- 文档页数:67
常用药膳中药材相关黄芪【基原】为豆科植物黄芪等的干燥根。
【异名】又叫黄耆。
【性味归经】甘,微温,归肺、脾经。
【功效】补气升阳,益卫固表,脱毒生肌,利水退肿。
【应用】1. 黄芪粥:黄芪煮浓汁去渣,入米煮粥食。
用于表虚自汗,痘疹不起,痈疽内溃,不能成浆,及一切虚阳下陷,子肠不收,脱肛等症。
2. 黄芪大枣汤:黄芪15克,大枣5枚煮汤食。
用于体虚易患感冒,及一切气血虚弱之证。
3. 黄芪鲤鱼汤:黄芪30克,入纱布袋,与鲤鱼煮汤。
用于气虚水肿,小便不利等。
【使用注意】常用量为10~30克。
【按语】为补气强壮佳品。
适于脾胃虚弱体质、内脏下垂、体虚易汗、年老体衰及无病强身等使用。
常用食疗方如黄芪汽锅鸡、黄芪粥等。
相关西洋参【基原】为五加科植物西洋参的根。
【异名】又叫洋参、花旗参。
【性味归经】甘,微苦,凉。
归心、肺、肾经。
【功效】补气养阴,清火生津。
【应用】1. 西洋参蒸桂圆:西洋参、桂圆,蒸服。
用于肠红血痢。
(《类聚要方》)2. 西洋参汤:西洋参15克,煮汤频服。
用于津液不足,口干舌燥。
(《经验方》)3. 西洋参粥:西洋参、粳米,煮粥食。
用于体虚劳倦,气短乏力,口干口渴。
【使用注意】常用量为3~6克,不宜用铁质器具加工。
【按语】为补阴益气佳品。
日常食之可补阴益气、泻虚火、固精神,夏季并能清暑消暑。
适于虚热体质、气阴虚弱者或夏季进补食用。
多冲泡代茶饮。
相关当归【基原】为伞形科植物当归的根。
【性味归经】甘、辛、温。
归心、肝、脾经。
【功效】补血,活血,止痛,润肠。
【应用】1. 当归生姜羊肉汤:当归30克,生姜60克,羊肉500克煮汤食。
用于产后腹中绞痛,并腹中寒疝,虚劳不足。
(《金匮要略》)2. 当归酒:当归煎浓汁酿酒饮,用于补血虚,行一切血滞。
(《调疾饮食辨》)3. 当归炖乌骨鸡:当归30克,乌鸡1只,炖食。
用于妇女气血虚弱,月经不调。
【使用注意】常用量为10~15克。
脾虚湿盛及便溏者不宜食用。
【按语】为补血和血中药。
入膳中药16味,你可知道?入膳中药16味,你可知道?素材/网络编辑/学问有没有进步中药与食物相配,既能做到药借食味,又能做到食助药性,但二者又不是简单的相加,而是要在科学的配膳理论指导下,由药物、食物和调味料三者精制而成。
中药入馔要根据每个人的体质不同选择不同的药材,还要特别注意药材的禁忌。
药膳是食物与药物等成分的混合体,食物冲淡了药物的性味,因此,药膳比单纯的药物性味平和一些,它通过调整人体的气血阴阳,调动脾胃的运化功能来逐渐达到康复的目的,是一个慢性、长期的调养过程。
玉竹功效:有滋阴生津,润肺养胃的功效,其强心滋养气血的作用,对改善血液循环有一定的作用。
玉竹含有黏液质及维生素A,具有抗衰老、润肤的功效。
禁忌:脾虚有痰者忌服,心跳过快及高血压者慎用。
烹饪方式:可以和芹菜一起炒食或者和鸡、蛤蜊、排骨等原料煲汤食用。
天麻功效:天麻有益气强阴、通血脉的功效,是治疗晕眩、头痛的良好药材,而在改善慢性风湿性关节炎上,也有一定效用。
禁忌:贫血或类似中风症状者忌用天麻。
烹饪方式:可以煲汤或者煮饮山药(淮山)功效:适用于气虚的人。
对于精神不振、食欲不振、疲倦、慢性咳嗽、女性更年期症状适用,同时具有调节血糖的作用,适用于糖尿病患者服用。
禁忌:体质极端燥热、便秘严重的人要尽量少吃,急性腹泻者或患有感冒发烧的人不宜服用。
烹饪方式:煲粥或者炖汤均可党参功效:各种原因所引起的衰弱症,缺铁性、营养不良性贫血,慢性咳嗽等症状,都可以服用党参加以改善。
禁忌:不宜于藜芦同用。
烹饪方式:可以加排骨、牛尾煲汤,也可以加山药和大米一起煮粥食用。
麦门冬(麦冬)功效:对于慢性支气管炎、慢性咽炎等有一定的疗效。
同时有清热解暑、清心安眠、降低血糖、软化血管、改善便秘现象的效用。
禁忌:麦冬心服用之后容易导致心烦,因此一般使用时常会去心服用。
另外,有风寒咳嗽、拉肚子的人最好忌用。
特别注意不要和鲫鱼一起食用。
烹饪方式:可以和排骨一起煲汤食用,也可以和茯苓、西洋参一起泡茶饮用。
中药材养生食谱推荐
以下是一些中药材养生食谱推荐:
1. 人参鸡汤:取鸡胸肉250克,鸡汤1000毫升,加入10克人参片,用文火炖煮2小时,加入适量盐调味。
具有补气血、益肺安神的功效。
2. 枸杞炖鸡:取鸡腿肉300克,枸杞子15克,加入适量水炖煮1小时,加入适量海盐调味。
具有滋补肝肾、明目养颜的作用。
3. 黄芪炖猪蹄:取猪蹄500克,黄芪30克,加入适量水炖煮2小时,加入适量生姜和盐调味。
具有补虚益气、强筋壮骨的功效。
4. 当归红枣糯米粥:取糯米100克,当归10克,红枣10个,加入适量水煮熟成粥状,加入适量冰糖调味。
具有补血养颜、调经养胃的作用。
5. 熟地黄炖牛尾:取牛尾500克,熟地黄15克,加入适量水炖煮3小时,加入适量盐调味。
具有滋阴补肾、强筋壮骨的功效。
6. 百合炖羊肉:取羊肉300克,百合15克,加入适量水炖煮2小时,加入适量料酒和盐调味。
具有清热润肺、补虚养颜的作用。
这些养生食谱以中药材为辅助成分,具有一定的药食同源效果,可以帮助促进身体的健康与平衡。
但请在食用之前咨询专业医师或中医师,以确保适合个人情况。
天麻,又名赤箭、明天麻,为兰科多年生草本寄生植物。
主治风湿,四肢拘挛,瘫痪不遂,小儿风痫,惊气。
可助阳气,补五痨七伤;通血脉,开窍,服食无忌。
淮山,是山药的别名,性平、味甘,能长志安神,补中益气、助五脏、强筋骨。
现代化学分析,淮山含丰富淀粉、蛋白质、无机盐和维生素B1、B2、烟酸、抗坏血酸、胡萝卜素等营养物质,因此,食用山药能使人体摄入大量黏液蛋白,具有特殊的保健功能,可预防心血管系统的脂肪沉积,保持血管弹性,防止过早发生动脉硬化;其次,食用山药,能防止肝肾中结缔组织的萎缩,预防胶原病的发生。
鹌鹑蛋,被营养学家公认为天然食物中之佼佼者。
其卵磷脂比鸡蛋高5-6倍。
中医认为,鹌鹑蛋有补气益血,强身健脑,降脂降压之功效。
莲子,俗名藕实,莲蓬子,莲子味甘、涩,性平,入心、脾和肾经,具有补脾止泻、养心安神、益肾固精的功效。
莲子还有抗氧化和抑制鼻咽癌的作用。
花旗参,从东方医学上看,花旗参性凉,有滋阴作用。
其性温,不仅可以补气、提神,也有滋阴、补水的功效,在调节神经功能时,能够双向调节,在人亢奋时,起镇静作用,当人萎靡不振时,可以提神醒脑。
此外花旗参亦是解酒醉、清烟毒之纯天然健康食品。
全年四季享用,能达到精神饱满和强身健体之效。
可用于药膳的常见药材和常见的药膳形式
一、可用于药膳的常见药材:
补气黄芪、党参、太子参
补阴麦冬、石斛
温肾巴戟天、苁蓉、肉桂
活血红花、当归、川芎
治头疼天麻
治腰酸杜仲
清肝明目枸杞
二、常见的药膳形式:
药膳既可单独由食用中药加工制成,又可以中药材和食品为原料,按照一定的组方,加工、烹调而成。
常见的有以下几类:鲜汁是指新鲜水果等食用中药或与某些新鲜中药材一起洗净、压榨出的汁。
药茶亦称“代茶饮”,是指含有茶叶或不含茶叶的药物经粉碎、混合而成的粗末制品。
饮是一种液体食疗剂型。
一般是用食用中药或与部分药材一起,加水略煎煮,去渣取汁而成,作饮料日常饮服。
药酒是中药与酒相结合的一种液体剂型,可用浸泡法或酿制法制备。
其中的药物,也常选食用中药。
汤是将食用中药、药材和溶媒(一般用水,也可用酒、蜜等)混合煎煮而得的液体,即汤剂药膳。
药粥是由药物或药汁与米同煮而成,具有治疗或保健作用的粥。
蜜膏亦称膏滋或煎剂,是将食用中药或与中药材一起加水煎煮,去渣,取汁、浓缩后,加入蜂蜜或蔗糖而制成的稠厚状半流剂。
煲汤常备中草药及其药性芡实:性味甘涩、平,归脾肾经,补脾祛湿,益肾固精,滋补强壮,开胃进食,助气培元,补中益气。
益秋令平补。
枸杞子:性味甘平,归肝肾经,滋补肝肾,益精明目,益用于虚劳精亏,腰膝酸痛,眩晕耳鸣,内热消渴,血虚萎黄,目昏不明。
益长期进补。
核桃仁:性味甘温,归肺、肾、大肠经,补肾助阳。
补肺温肺止咳,润畅通便,补肾固精,消肿散毒。
益用于肾虚腰痛,筋骨无力,肺虚或肺身两虚,久咳气喘,虚寒喘咳,津枯肠燥。
淮山(山药):性味甘平,归脾、肺、胃经,健脾,补肺肾,厚肠胃。
益用于脾虚泄泻,久痢,虚劳咳嗽,遗精带下,小便频数,消渴,子宫脱垂。
忌:感冒,湿热,实邪及肠胃积滞者慎用党参:性味甘平,归脾、肺经,补中益气,健脾益肺,用脾肺虚弱,气短心悸,食少便溏,虚喘咳嗽,内热消渴。
忌与藜芦同用。
茯苓:性味甘淡平,归心、肺、脾、肾经,利水渗湿,健脾宁心,益用于水肿尿少,痰饮眩悸,脾叙食少,便溏泄泻,心神不安,惊悸失眠。
白芷:味辛微苦,气芳香,性温,归肺、胃经,祛风湿,活血排脓,生肌止痛,通窃,燥湿止带,益用于头痛,牙痛,鼻渊,肠风,痔漏,赤白带下,痈疽疮疡,皮肤搔痒。
忌:阴虚血热者忌用白芍:性味苦蒜,微寒,归肝、脾经,平肝止痛,养血调经,敛阴止汗,益用于头痛,眩晕,肋痛,腹痛,四肢挛痛,血虚萎黄,月经不调,自汗,盗汗。
忌:不宜与藜芦同用白术:性温味苦甘,燥温,健脾,归脾、胃经,健脾益胃,燥湿和中,健脾益气,燥湿利水,益用于止汗,安胎,治胃癌,食道癌,肝癌等消化系统癌肿,易于脾虚食少,腹胀泄泻,痰饮眩悸,水肿,自汗,胎动不安。
白果:味甘苦涩,性平,有小毒,归肺经,敛肺定喘,止带浊,缩小便,益用于痰多喘咳,带下白浊,遗尿尿频。
忌:咳嗽痰稠不利者慎用。
当归:味甘辛,性温,归肝、心、脾经,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畅通便,消炎止泻,祛风除湿,益用于血虚萎黄,悸晕心悸,月经不调,经闭痛经,虚寒腹痛,肠燥便秘,跌朴损伤。
黄芪:性味甘温,归肺、脾经,补气固表,利尿托毒,排脓,敛疮生肌,益用于期许乏力,食少便溏,中气下陷,久泻脱肛,便血崩漏,表虚自汗,气血水肿,痈疽难溃,久溃不敛,血虚萎黄,内热消渴,慢性肾炎,糖尿病。
中药材(药膳)知识大全麦冬:百合科植物麦冬的小块根,主产四川、浙江等地。
功效:养心润肺、清心除烦、养胃生精。
适应症:用于肺燥干咳、吐血、咯血、虚劳烦热等症。
天冬:百合科植物天冬的块根,主产四川、浙江、广西等地。
别名:天门冬、明天冬、明冬。
功效:滋阴清热、润肺生精。
适应症:用于阴虚发热、咳嗽、消渴、咽喉痛等症。
黄精:百合科植物互卷黄精、卷叶黄精等植物的干燥根。
功效:补脾润肺、益气养阴。
百合:百合科植物卷丹百合、细叶百合,及其同属多种植物的鳞茎。
主产湖南、浙江、安徽、江苏等地。
功效:润肺止咳、清心安神。
适应症:阴虚久咳、痰中带血、虚烦惊悸等症。
玉竹:百合科植物玉竹的根,主产河南、江苏、辽宁、湖南、浙江等地。
功效:养阴润燥、生津止咳。
适应症:治热病伤阴、咳嗽、烦渴、虚劳发热等。
金钗:别名石斛(h u)。
兰科石斛属植物金钗石斛及同属植物的茎,主产四川、云南、贵州、广西、广东等地。
功效:益胃生津、养阴清热、益精明目。
适应症:用于热病伤津、口干烦渴、病后虚热、阴伤目暗等症。
川贝母:别名尖贝、川贝。
百合科植物川贝母的鳞茎,主产四川、青海等地。
功效:化痰止咳、润肺散结。
适应症:用于阴虚燥咳、痰中带血。
山楂:蔷薇科多年生小乔木或灌木植物山楂或野山楂的果实,主产东北、山东、华北、河北、江苏等地。
功效:消食化积、活血化瘀。
适应症:用于食积不化、脘腹胀满、血脂症等症。
菌灵芝:多孔菌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紫芝或赤芝子实体。
含糖类、蛋白脂、有机酸、甘露醇等,有保肝、降血糖、调节植物神经功能、降低胆固醇、升高白血球、提高机体抗病能力等作用。
人们又称为仙草。
功效:补肺益肾、健脾安神。
适应症:神经衰弱、失眠、食欲不振等症。
茯苓:多孔菌科多年生植物茯苓的菌科,含蛋白脂、组氨酸、茯苓酸、茯苓多酸、钾盐等,有强心、健胃、滋补、利尿、抗菌、降血糖、降血脂、提高人体免疫功能等作用。
茯苓多糖还显著的抑制肿瘤细胞,有防癌抗癌的作用。
功效:利水渗湿、宁心安神。
药膳食材集锦药材类:玉竹:养阳润燥、生津、清热。
川贝:润心肺、清热痰。
百合:补肝肺清热益脾。
(清水浸1小时)支竹:清肺补脾、润燥化痰。
(清水浸10分钟,切4CM块,最多煲半小时)夏枯草:清肝热、降血压。
(最多煲2小时)生地:凉血解毒、利尿。
罗汉果:清肺润肠。
老苋菜梗:解毒清热、补血止血、通利小便。
(中药店有卖,洗净切短)白果:益肺气。
(去壳,入滚水5分钟取起去衣,去心)芡实:补肾固精、健脾止泻。
无花果:润肺清咽、健胃清肠。
(切片)竹蔗:润燥、和胃、清热解毒,可辟去蛇等腥味。
土茯苓:清热去湿、解毒利尿。
当归:补和血、调经止痛。
天麻:祛风、定惊。
冬虫草:补损虚、益精气、化痰。
茉莉花:提神醒脑,清虚火、去寒积。
雪蛤:滋肾、补肺、健脾。
(清水浸发5小时,入葱姜水滚5分钟取起,入炖盅一个半小时)陈皮:调中带滞、顺气消痰、宣通五脏。
(要刮瓤洗净)田七:又名三七,止血、散瘀。
(洗净,桩碎)枸杞子:又名杞子,益精明目、润肺清肝、滋肾益气。
(洗净)淮山:补脾肺、清虚热、固肠胃。
银耳:滋阴养胃、润肺生津、养颜,不含胆固醇。
(清水浸1小时,撕碎)木耳:补气血、润肺止血,对动脉硬化有疗效。
(清水浸1小时,入滚水5分钟,取出过冷水)南杏仁:又名甜杏仁,润肺平喘、生津开胃、润大肠。
(入滚水5分钟,去衣洗净)北杏仁:又名苦杏仁,去痰宁咳、润肠。
(同南)清补凉:清补(包括玉竹、百合、莲子、龙眼肉、薏米、淮山、芡实)北芪:又名黄芪,补血、补脾益气、壮筋骨。
花旗参:益血补脾肺。
党参:补脾补气、生津益气。
沙参:养阳润肺、益胃生津、清热。
高丽参须:补气。
莲叶:去暑。
人参:性甘、微苦、微温;含有人参素,人参副素、钙质、镁质、皂素,可安神养心,补肺气、补五脏,健脾胃,皂素有溶血作用,可散发风湿性心脏引起的各种瘀血。
桂枝:性甘、辛、温,能增强代谢剌激粘膜充血,利关节、出汗,本经温筋、通脉去风温。
灵仙:性辛、苦、宜五脏、散风湿、利关节,疏通全身筋脉。
药膳食材的介绍甘草甘草为豆科植物甘草的根和根茎。
性味甘,平。
含有三萜皂甙、甘草酸、还原糖、淀粉、胶质等身分。
具备和中缓急,涧肺,解毒,调和诸药的功能。
炙用,适应于脾胃衰弱,食少,腹痛便溏,劳倦发热,肺痿咳嗽,心悸,惊痫;生用,治咽喉肿痛,消化性溃疡,痈疽疮疡,解药毒,食物中莓等。
药炊事法:甘草饮、甘草粥、甘草糕等。
每次用量3--15克。
当归当归为伞形科植物当归的根。
性味甘、辛,温。
含有皂化部门中含棕榈酸、硬脂酸、肉豆蔻酸、不饱和油酸、亚油酸;不皂化部门中含β-谷甾醇等身分。
具备补血和血,调经止痛,润燥滑肠的功能。
适应于月经不调,经闭腹痛,癥瘕结聚,崩漏;贫血头痛,眩晕,痿痹;肠燥便秘,赤痢后重;痈疽疮疡,跌打损伤等症。
药炊事法:当归炖鸡、当归粥、归芪鸡等。
每次用量5-15克。
肉苁蓉肉苁蓉为列当科植物肉苁蓉、迷肉苁蓉等带鳞叶的肉质茎,性味甘、酸、咸,温。
含有微量生物碱等身分。
具备补肾,益精,润燥,滑肠的功能。
适应于男子阳痿,女子不孕,带下,血崩,腰膝冷痛,血枯便秘等症。
2.药炊事法:肉苁蓉蒸鱼、肉苁蓉粥、肉苁蓉汤等。
每次用量10-15克。
何首乌何首乌为蓼科植物何首乌的块根。
性味苦、甘、涩,微温。
含有蒽醌类、大黄素甲醚、大黄酚蒽酮、淀粉、粗脂肪、卵磷脂等身分。
具备补肝,益肾,益血,祛风的功能,适应于肝肾阴亏,须发早白,贫血头晕,腰膝软弱,筋骨痠痛,遗精,崩漏,久疟,久痢,慢性肝炎,痈肿,瘰疬,肠风,痔疾等症。
药炊事法:何首鸟炖肉、何首乌粥、何首乌汤等。
每次用量15-25克。
黄芪黄芪为豆科植物黄芪和内蒙黄芪的根。
性味甘,微温。
含有多种氨基酸、苦味素、胆碱、甜莱碱、叶酸、蔗糖、葡萄糖醛酸粘液质等身分。
生用,具备益卫固表,利水消肿,托毒,生肌的功能,适用于自汗,冷汗,血痹,浮肿,痈疽不溃或溃久不敛等症。
炙用,具备补中益气的功能,适应于外伤劳倦,脾虚泄泻。
脱肛,气虚,血脱,崩漏,气衰贫血等症。
药炊事法:黄芪蒸鸡、黄芪锅炉鸡、芪蒸鹌鹑、归芪鸡等。
药膳考试题库及答案详解一、单选题1. 药膳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哪个朝代?A. 秦朝B. 汉朝C. 唐朝D. 宋朝答案:B2. 下列哪项不是药膳的特点?A. 营养价值高B. 具有保健作用C. 可以完全替代药物治疗D. 口感好答案:C3. 药膳中常用的中药材是?A. 人参B. 黄芪C. 甘草D. 所有选项都是答案:D4. 以下哪种食材与药膳的结合最为常见?A. 肉类B. 蔬菜C. 水果D. 谷物答案:A5. 药膳的制作需要考虑以下哪个因素?A. 食材的新鲜度B. 食材的营养价值C. 食材的药性D. 所有选项都是答案:D二、多选题6. 药膳的适用人群包括哪些?A. 健康人群B. 亚健康人群C. 疾病康复期人群D. 孕妇答案:A、B、C7. 药膳的烹饪方法包括哪些?A. 炖B. 煮C. 蒸D. 炒答案:A、B、C、D8. 药膳的制作需要遵循哪些原则?A. 根据个人体质选择食材B. 考虑食材的药性C. 保证食材的新鲜度D. 追求口感与营养的平衡答案:A、B、C、D三、判断题9. 药膳可以随意搭配,不需要考虑食材的药性。
答案:错误10. 药膳的制作过程中,应避免使用过多的调料,以免影响药膳的保健效果。
答案:正确四、简答题11. 简述药膳的保健作用。
答案:药膳通过结合食材与中药材的营养成分和药性,具有增强体质、预防疾病、促进疾病康复等保健作用。
12. 描述药膳的烹饪过程应注意的事项。
答案:药膳的烹饪过程中应注意食材的选择、药性的搭配、烹饪方法的选择以及调料的使用,以保证药膳的保健效果和口感。
五、论述题13. 论述药膳在现代生活中的重要性及其推广的途径。
答案:药膳作为传统医学与饮食文化相结合的体现,在现代生活中具有重要的保健作用。
推广药膳可以通过教育普及、媒体宣传、社区活动等方式,提高公众对药膳的认识和接受度。
六、案例分析题14. 某患者因长期工作压力大,导致失眠、疲劳,根据其情况,设计一套药膳调理方案。
答案:针对该患者的情况,可以设计一套包含安神、补气的药膳方案。
102种药膳汤配方,一种汤治一种病!1.淮山党参鹌鹑汤材料:党参15克、淮山15克、鹌鹑2只、瘦肉250克、生姜3片功效:健脾益胃的功效,对脾胃虚弱所致的食欲不振,消化不良,有食辽补益作用。
2.五指毛桃煲鸡或煲瘦肉汤材料:五指毛桃、鸡肉或瘦肉功效:对于风湿对关节痛有帮助疗效。
3.黑豆煲塘鲺鱼或客家娘酒煲母鸡材料:黑豆、塘鲺鱼、客家娘酒母、母鸡功效:补气血健筋骨4.山萸肉芡实煲瘦肉材料:山萸肉、芡实、瘦肉功效:补阳虚5.百合西洋菜猪展生鱼汤材料:百合50克、西洋菜500克、蜜枣4个、生鱼400克、猪展300克、生姜3片。
功效:清润理肺养阴,调肺止咳,安心宁神,补中益气。
6.清补凉乳鸽汤材料:淮山20克、芡实20克、杞子15克、沙参15克、玉竹15克、红枣4个、乳鸽2只、瘦肉150克、生姜3片。
功效:这些均为性味平和而滋补清泣的药材适合广东仲秋气候饮用。
7.独脚金煲瘦肉或麦芽煲鲜陈鸭肾材料:独脚金、瘦肉、麦芽、陈鸭肾功效:主治小儿疳积,或祛积开胃8.太子参无花果瘦肉汤材料:太子参20克、无花果50克、密枣2个、瘦肉400克、生姜3片。
功效:能健胃,理肠,益气润肺,对干咳无痰喉咙痕痒、大声说话便会咳嗽有作用,可用于脾胃虚弱或消化不良。
9.春砂仁煲猪肚或猴头菇煲竹丝鸡材料:春砂仁15克、猪肚200克(一人量)、或猴头菇、竹丝鸡。
功效:慢性浅表性胃炎或急性胃炎适合饮此汤,可减轻病人的难受程度。
10.春砂仁煲鲫鱼汤材料:春砂仁、鲫鱼功效:用于阴虚火旺体质健脾化气。
11.栗子淮山猪蹄汤材料:鲜栗子26个、淮山50克、红枣4个猪蹄1对、生姜3片。
功效:能加强脾胃功能,健肾气,益腰膝,养肠胃,缩小便。
12.白菜干豆腐腊鸭头汤材料;白菜干75克、豆腐2块、芡实25克薏仁25克、蜜枣4个、陈皮适量、腊鸭头连颈2个、鸭肉300克、生姜3片。
功效:滋阴降火,润躁养胃,利水消肿,清热养阴,去火下气,补脑益气。
13.粉葛煲鱼汤材料:粉葛、鲮鱼功效:健筋骨,行气活血,祛水利湿14.猪笼草赤小豆横利汤材料;猪笼草20克(鲜品45克)赤小豆50克、猪横利3条、生姜3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