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敦煌阳关导游词最新文档大全

敦煌阳关导游词最新文档大全

敦煌阳关导游词最新文档大全
敦煌阳关导游词最新文档大全

阳关位于敦煌市西南70公里外的南湖乡境内,为汉武帝开辟河西,“列四郡,据两关”的两关之一,自古为丝绸之路西出敦煌,通西域南道的必经关卡,西部边境之门户。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敦煌阳关导游词最新范文,供大家参考学习。

敦煌阳关导游词1

阳关,因坐落在玉门关之南而取名阳关。阳关,始建于汉武帝元鼎年间,在河西“列四郡、据两关”,阳关即是两关之一。阳关作为通往西域的门户,又是丝绸之路南道的重要关隘,是古代兵家必争的战略要地。据史料记载,西汉时为阳关都尉治所,魏晋时,在此设置阳关县,唐代设寿昌县。宋元以后随着丝绸之路的衰落,阳关也因此被逐渐废弃。旧《敦煌县志》把玉门关与阳关合称“两关遗迹”列敦煌八景之一。

阳关,始建于汉武帝“列四郡、据两关”时期,阳关在古代水源充足,渥洼池和西土沟是最大的独立水源,至少在三四千年前,这里就已成绿洲盆地,有发达的火烧沟文化。早在公元前121年,西汉王朝为抵抗匈奴对边疆的骚扰,经营西域,在河西走廊设置了武威、张掖、酒泉、敦煌四郡,同时建立了阳关和玉门关。阳关建于汉元封四年(前107年)左右,曾设都尉管理军务,自汉至唐,一直是丝路南道上的必经关隘。自西汉以来,许多王朝都把这里作为军事重地派兵把守,多少将士曾在这里戌守征战;多少商贾、僧侣、使臣、游客曾在这里验证出关;又有多少文人骚客面对阳关,感叹万千,写下不朽诗篇。高僧玄奘从印度取经回国,就是走丝路南道,东入阳关返回长安的。汉唐时期,阳关军士即借以此水而生息。西土沟平时上游干涸,下游有泉水汇成水溪北流,时有山洪暴发。洪峰过后,沟岸纷纷塌落,河床加宽,大量泥沙顺流而下,遂在下游沉积。泥沙在西北风吹扬搬运下,形成条条沙垄,阳关古城送逐渐被水毁沙埋。隋唐时期废弃后,慢慢荒芜,只剩下被称为“阳关耳目”的墩墩山烽燧立于大漠戈壁之上。

敦煌阳关导游词2

提起阳关,人们马上会想到一首诗“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唐代大诗人王维的这首杰作,可谓千古绝句,经配曲吟唱,广为流传。

一般来阳关之前,并不知阳关和玉门关是什么关系,只是在唐诗中知道了这两个让人心驰神往的名字。一是在“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中知道了阳关,另一是在“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中知道了玉门关。

阳关、玉门关是丝绸之路上敦煌段的主要军事重地和途经驿站,通西域,连欧亚。名扬中外,情系古今。在离开两关以后就进入了茫茫戈壁大漠。

早在公元前121年,西汉王朝为抵抗匈奴对边疆的骚扰,经营西域,在河西走廊设置了武威、张掖、酒泉、敦煌四郡,同时建立了阳关和玉门关。从地图可以看出,阳关和玉门关都是通往西域的门户,一个在南,一个在北。出敦煌后必须走两个关口的其中一个,两者都是“丝绸之路”的重要关隘。自西汉以来,许多王朝都把这里作为军事重地派兵把守,多少将士曾在这里戌守征战;多少商贾、僧侣、使臣、游客曾在这里验证出关;又有多少文人骚客面对阳关,感叹万千,写下不朽诗篇。高僧玄奘从印度取经回国,就是走丝路南道,东入阳关返回长安的。

敦煌阳关导游词3

阳关位于河西走廊的敦煌市西南七十公里南湖乡“古董滩”上,因坐落在玉门关之南而取名阳关。阳关,始建于汉武帝元鼎年间,在河西“列四郡、据两关”,阳关即是两关之一。阳关作为通往西域的门户,又是丝绸之路南道的重要关隘,是古代兵家必争的战略要地。据史料记载,西汉时为阳关都尉治所,魏晋时,在此设置阳关县,唐代设寿昌县。宋元以后随着丝绸之路的衰落,阳关也因此被逐渐废弃。旧《敦煌县志》把玉门关与阳关合称“两关遗迹”列敦煌八景之一。

阳关建于汉元封四年(前107年)左右,曾设都尉管理军务,自汉至唐,一直是丝路南道上的必经关隘。历史的久远使关城烽燧少有遗存,据(元和郡县志)载阳关,在县(寿昌县)西六里。以居玉门关之南,故曰阳关。本汉置也,渭之南道,西趣鄯善、莎车。后魏尝于此置阳关县,周废。”巴黎藏敦煌石室写本(沙州地志)(P.5034)载阳关,东西二十步,南北二十七步。右在(寿昌)县西十里,今见毁坏,基址见存。西通石城、于阗等南路。以在玉门关南,号日“阳关”(注古人以山南水北为阳)。可见唐时阳关已毁,仅存基址。古寿昌城在今敦煌市南湖乡北工村附近,阳关在寿昌故城西6里,或10里处,当指约数而言。专家考证,阳关故址就在今南湖乡西面对‘古董滩”的流沙地带。

出敦煌市西南行75公里路程即可到达阳关故址“古董滩”。1943年向达先生在这里考察时写道“今南湖西北隅有地名古董滩,流沙壅塞,而版筑遗迹以及陶片遍地皆是,且时得古器物如玉器、陶片、古钱之属,其时代自汉以迄唐宋皆具,古董滩遗迹迤逦而北以迄于南湖北面龙首山俗名红山口下,南北可三四里,东西流沙湮没,广阔不甚可考”。1972年酒泉地区文物普查队于古董道西14道沙渠后,发现大量版筑墙基遗址,经试掘、测量,房屋排列整齐清晰,面积上万平方米,附近有继续宽厚的城堡垣基。阳关故址当位于此处。

古代阳关向北至玉门关一线有70公里的长城相连,每隔数十里即有烽燧墩台,阳关附近亦有十几座烽燧。尤以古董滩北侧墩墩山顶上的称为“阳关耳目”的烽燧最大,地势最高,保存比较完整。

阳关古塞何以建在这片荒漠之中考古学家研究发现,阳关占有“一夫当关,万人莫开”之险要地势。附近在古代又水源充足,渥洼池和西土沟是最大的独立水源,至少在三四千年前,这里就已成绿洲盆地,有发达的火烧沟文化;汉唐时期,阳关军士即借以此水而生息。西土沟平时上游干涸,下游有泉水汇成水溪北流,时有山洪暴发。洪峰过后,沟岸纷纷塌落,河床加宽,大量泥沙顺流而下,遂在下游沉积。泥沙在西北风吹扬搬运下,形成条条沙垄,阳关古城送逐渐被水毁沙埋。

游客到丝路必到敦煌,到敦煌必到阳关。古迹并没有多少好看,关键是去凭吊历史,在想象的空间里去延续历史的哀音。阳关附近有一南湖和葡萄长廊,风格殊具,可参观当地民俗。

敦煌阳关导游词4

与丝绸之路的关系说到阳关,就不得不提它和丝绸之路的关系。丝绸之路开辟时,商队

从长安出发,到敦煌进行补给后,再从两个关口出发,阳关就是其中一个。经过阳关后,商队穿过沙漠,到达鄯善(今新疆若羌),再到于阗,接着经过葱岭(今帕米尔高原和喀喇昆仑山)到达安息(今伊朗高原和两河流域)后,和从玉门关出发的商队会合,再到塞琉西亚,最远到达土耳其南部和埃及地区。阳关石碑及古董滩古董滩因地面曾暴露大量汉代文物,如铜箭头、古币、石磨、陶盅等而得名。《西关遗址考》谓古董滩是汉代以后阳关。但据清《甘肃新通志》及《敦煌县志》认为红山口即阳关。宋代以后,因与西方和陆路交通逐渐衰落,关遂废圮。古董滩因地面曾暴露大量汉代文物、如铜箭头、古币、石磨、陶盅而得名。在古董滩随手捡到古代钱币、兵器、装饰品、陶片等并不稀奇,所以当地人有“进了古董滩,空手不回还”之说。沙滩上的古董为什么多呢相传唐天子为了和西域于阗国保持友好和睦关系,将自己的女儿嫁给了于阗国王。皇帝下嫁公主,自然带了好多嫁妆,金银珠宝,应有尽有。送亲队伍带着嫁妆,经长途跋涉,来到了阳关,便在此地歇息休整,做好出关准备。不料,夜里狂风大作,黄沙四起,天黑地暗。这风一直刮了七天七夜。待风停沙住之后,城镇、村庄、田园、送亲的队伍和嫁妆全部埋在沙丘下,从此,这里便荒芜了。天长日久,大风刮起,流沙移动,沙丘下的东西露出地面,被人们拾拣。当地人曾在这里拣到过金马驹和一把精致的将军剑。这个传说是野史还是正史,不得而知。评价如今,昔日的阳关城早已荡然无存,仅存一座汉代烽燧遗址,耸立在墩墩山上,依靠这座墩墩山,远近百里尽收眼底。墩墩台处在阳关的制高点,它是阳关历史唯一的实物见证在山南面,有一片望不到头的大沙滩,被当地人称为“古董滩”。这里流沙茫茫,一道道错落起伏的沙丘从东到西自然排列成二十余座大沙梁。沙梁之间,为砾石平地。汉唐陶片、铁砖、瓦块、兵器、装饰品、陶片等古遗物,俯拾皆是。故当地人有“进了古董滩,空手不回还”之说。除此之外,这里还残存部分房屋、农田、渠道等遗址,当大风过后,这些遗址清晰可见,引人瞩目。阳关,一座被流沙掩埋的古城,一座被历代文人墨客吟唱的古城。自古以来,阳关在人们心中,总是凄凉悲惋,寂寞荒凉。今日的阳关,不再是王维笔下“西出阳关无故人”凄凉委婉的代名词,今天的阳关、已是柳绿花红、林茂粮丰、泉水清清、葡萄串串的好地方。烽火台高耸的墩墩山上,修建了名人碑文长廊,漫步在长廊里,既可欣赏当代名人的诗词书法,又可凭吊古阳关遗址,还可以远眺绿洲、沙漠、雪峰的自然风光。相关诗歌《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风宣玄品》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须忆重还当遂志,莫因此别便伤神,前程万里鲲鹏运。名位三台雕鹗伸。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渭城渭水自潺湲。祖饯临岐一晌间。执手笑谈辞故旧。转头重叠是云山。牵衣更把瑶琴束。折柳休将玉液闲。分携不独长亭别。曲栏杆外是阳关。渭城微雨洒青莎。客路无尘景物多。念我邀朋同一饯。劝君须尽酒三螺。忽闻绿柳鸣鹦鹉。又见苍松卦薜萝。行色匆匆留不住。回头不忍意如何。渭城微雨洗青山。柳绿花红万物鲜。翠袖唉留行客住。青莎柔衬醉人眠。离情默默重斟酒。话别匆匆暂歇鞭。可惜何戡诚意切。不分重叠唱阳关。渭城晓霁碧天晴。弱柳垂青花绽红。道义养充方静定。功名引惹又西东。举头渭水陈情处。执手阳关话别中。饯酒劝君须饮尽。离忧何苦即忡忡。晓雨初情出渭城。同临渭水送君行。菱花琐碎荷花整。草穗高低麦穗平。美景鲜妍宽眼界。新诗奇巧快心情。劝君酒到休停手。唱彻阳关几断声。新情晓出渭城西。花柳争妍鸟乱啼。酌酒慢留临路马。停鞭遥听叫村鸡。丈夫志欲功名遂。君子心期道德齐。聚散往来今古有。阳关回首莫凄凄。莫凄凄。西出阳关屡送行。渭滨渭水几浑清。秋天云外闻征雁。春日林间听巧莺。曰交曰朋皆老去。或卿或相半凋零。故人为友何戡在。又与殷勤唱渭城。阳关三叠唱无休。一句离歌一度愁。南去北来无了期。离思嬴得恨悠悠。

敦煌阳关导游词5

沙滩上的古董之所以多,相传唐天子为了和西域于阗国保持友好和睦关系,将自己的女儿嫁给了于阗国王。皇帝下嫁公主,自然带了好多嫁妆,金银珠宝,应有尽有。送亲队伍带着嫁妆,经长途跋涉,来到了阳关,便在此地歇息休整,做好出关准备。不料,夜里狂风大作,黄沙四起,天黑地暗。这风一直刮了七天七夜。待风停沙住之后,城镇、村庄、田园、送亲的队伍和嫁妆全部埋在沙丘下,从此,这里便荒芜了。天长日久,大风刮起,流沙移动,沙丘下的东西露出地面,被人们拾拣。当地人曾在这里拣到过金马驹和一把精致的将军剑。这个传说是野史还是正史,不得而知。

历史的久远使关城烽燧少有遗存,古代阳关向北至玉门关一线有70公里的长城相连,每隔数十里即有烽燧墩台,阳关附近亦有十几座烽燧。尤以古董滩北侧墩墩山顶上的称为“阳关耳目”的烽燧最大,地势最高,保存比较完整。昔日的阳关城早已荡然无存,仅存一座汉代烽燧遗址,耸立在墩墩山上,依靠这座墩墩山,远近百里尽收眼底。墩墩台处在阳关的制高点,它是阳关历史唯一的实物见证在山南面,有一片望不到头的大沙滩,被当地人称为“古董滩”。这里流沙茫茫,一道道错落起伏的沙丘从东到西自然排列成二十余座大沙梁。沙梁之间,为砾石平地。汉唐陶片、铁砖、瓦块、兵器、装饰品、陶片等古遗物,俯拾皆是。故当地人有“进了古董滩,空手不回还”之说。

到丝路必到敦煌,到敦煌必到阳关。说到阳关,就不得不提它和丝绸之路的关系。丝绸之路开辟时,商队从长安出发,到敦煌进行补给后,再从两个关口出发,阳关就是其中一个。经过阳关后,商队穿过沙漠,到达鄯善(今新疆若羌),再到于阗,接着经过葱岭(今帕米尔高原和喀喇昆仑山)到达安息(今伊朗高原和两河流域)后,和从玉门关出发的商队会合,再到塞琉西亚,最远到达土耳其南部和埃及地区。

敦煌阳关导游词最新范文

敦煌阳关导游词

敦煌阳关导游词 敦煌阳关导游词 阳关位于敦煌市西南70公里外的南湖乡境内,为汉武帝开辟河西,“列四郡,据两关”的两关之一,自古为丝绸之路西出敦煌,通西域南道的必经关卡,西部边境之门户。唐代诗人王维首“渭城朝雨邑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更使阳关名扬千古。 阳关建于汉元封四年(前107年)左右,曾设都尉管理军务,自汉至唐,一直是丝路南道上的必经关隘。历史的久远使关城烽燧少有遗存,据(元和郡县志)载阳关,在县(寿昌县)西六里。以居玉门关之南,故曰阳关。本汉置也,渭之南道,西趣鄯善、莎车。后魏尝于此置阳关县,周废。”巴黎藏敦煌石室写本(沙州地志)(P.5034)载:阳关,东西二十步,南北二十七步。右在(寿昌)县西十里,今见毁坏,基址见存。西通石城、于阗等南路。以在玉门关南,号日:“阳关”(注:古人以山南水北为阳)。可见唐时阳关已毁,仅存基址。古寿昌城在今敦煌市南湖乡北工村附近,阳关在寿昌故城西6里,或10里处,当指约数而言。专家考证,阳关故址就在今南湖乡西面对‘古董滩”的流沙地带。 出敦煌市西南行75公里路程即可到达阳关故址:“古董滩”。1943年向达先生在这里考察时写道:“今南湖西北隅有地名古董滩,流沙壅塞,而版筑遗迹以及陶片遍地皆是,且时得古器物如玉器、陶片、古钱之属,其时代自汉以迄唐宋皆具,古董滩遗迹迤逦而北以迄于南湖北面龙首山俗名红山口下,南北可三四里,东西流沙湮没,广阔不甚可考”。1972年酒泉地区文物普查队于古董道西14道沙渠后,发现大量版筑墙基遗址,经试掘、测量,房屋排列整齐清晰,面积上万平方米,附近有继续宽厚的城堡垣基。阳关故址当位于此处。 古代阳关向北至玉门关一线有70公里的`长城相连,每隔数十里

莫高窟导游词400字大全

莫高窟导游词400字大全 莫高窟,位于敦煌市东南部,距城约25公里,洞若观火窟开在鸣沙山东的断崖上。它是中国最大的古典艺术宝库,也是佛教艺术中心。下面是学识网为大家带来的莫高窟导游词400字,希望可以帮助大家。 莫高窟导游词400字范文1: 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敦煌莫高窟,我是你们的张导游,请大家保护它的卫生,不要乱涂乱画,随时注意安全。 莫高窟又名千佛洞,坐落于中国西部甘肃省敦煌市东南二十五公里处鸣沙山的悬崖上,石窟南北长一千六百余米,上下共五层,最高处达五十米,现存洞窟四百九十二个,壁画四万五千余米,彩塑两千四百一十五身,飞天塑像四千余身,莫高窟规模宏大,历史悠久,与山西省云南石窟、河南龙门石窟并称为中国的“三大石窟艺术宝库。” 莫高窟最初开凿于公元三六六年,至公元一二一七年——一三六八年基本结束,期间经过不断开凿,使莫高窟成为集各时期世界上最庞大、内容最丰富、历史最悠久的佛教艺术宝库,同时也表现出历代劳动人民的杰出智慧和非凡的成就。 莫高窟旁边长满了草,这些杂草不仅在旁边装饰,还长得又高又密,两旁栽了粗壮的大树,便也成了这里一道风景,从远望去,莫高窟在青草绿树之间,多漂亮呀! 好了,各位游客,游览现在开始,莫高窟确实很美丽,祝愿大家

旅行快乐、心情愉快。 莫高窟导游词400字范文2: 女士们、先生们: 大家好!我是这次敦煌莫高窟一日游的导游,我姓陈,你们就叫我陈导吧!你们的眼前就是莫高窟的大门,想知道莫高窟是什么样的吗?听我慢慢道来。 莫高窟,位于敦煌市东南部,距城约25公里,洞若观火窟开在鸣沙山东的断崖上。它是中国最大的古典艺术宝库,也是佛教艺术中心。 游客们,洞窟数目达到492个,塑像2000尊以上,其中最大者33米,最小者仅10厘米。所以,塑像在莫高窟中最有名。 壁画总面积为45000平方米,若将所有壁画排列起来,就有30公里长。如果说是莫高窟使的敦煌闻名全球的话,那么,使得莫高窟闻名的就首推这些壁画,是旅游时的参观重点。 游客们,你们知道吗?莫高窟始建于东晋太和元年(公元366年)。传说有个名叫乐尊的各党路过此地,忽然见到金光闪耀,似有千佛显现,认为这就是佛家的圣地,遂四处募捐,开掘了第一个石窟。消息传开后,商旅纷纷差使在此修造石窟,以期旅途平安。这样一直延续到元代,经历1000多年。 1987年莫高窟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受最重点的文物保护。 好了,现在我介绍到这儿,请大家漫步欣赏。不能乱扔果皮等垃

(完整版)莫高窟的导游词

女士们,先生们,欢迎来到历史悠久的敦煌莫高窟,我是你们的导游,大家叫我小潘吧!敦煌莫高窟可是中国四大石窟之一哦!四大石窟还有:龙门石窟、云冈石窟和麦积山石窟。但是这些石窟都不能和敦煌莫高窟比美,因为敦煌莫高窟可是世界上最大的石窟呢!它的历史也很悠久,它修建于十六国的前秦时期,北朝、隋朝、唐朝、五代、西夏和元朝这几个朝代都修建过。说完了这些,就跟我到敦煌莫高窟中去看看吧! 你们看,这就是敦煌莫高窟西南方向的一个洞窟:西千佛洞,你们猜这个洞有多长吗?一定不知道吧,其实这个洞有2.5公里长呢!这些泥巴彩塑在这个洞里有34个呢,但是整个莫高窟的彩塑就有2415 个呢! 各种各样的石窟大小不一,最大的第16窟达268平方米,最小的第37窟才高不到一英尺。莫高窟壁画绘于洞窟的四壁,窟顶和佛龛内。内容非常的博大精深,主要有佛像、佛教的故事、佛教史迹、经变、神怪、供养和装饰图案等七类题材,此外还有很多生活方面的画作。好了,说了那么多,我们就去参观下一个景观吧! 好了,敦煌莫高窟游览结束,欢迎有机会再到这里来玩。 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敦煌莫高窟,我是你们的张导游,请大家保护它的卫生,不要乱涂乱画,随时注意安全。 莫高窟又名千佛洞,坐落于中国西部甘肃省敦煌市东南二十五公里处鸣沙山的悬崖上,石窟南北长一千六百余米,上下共五层,最高处达五十米,现存洞窟四百九十二个,壁画四万五千余米,彩塑两千四百一十五身,飞天塑像四千余身,莫高窟规模宏大,历史悠久,与山西省云南石窟、河南龙门石窟并称为中国的“三大石窟艺术宝库。” 莫高窟最初开凿于公元三六六年,至公元一二一七年——一三六八年基本结束,期间经过不断开凿,使莫高窟成为集各时期世界上最庞大、内容最丰富、历史最悠久的佛教艺术宝库,同时也表现出历代劳动人民的杰出智慧和非凡的成就。 莫高窟旁边长满了草,这些杂草不仅在旁边装饰,还长得又高又密,两旁栽了粗壮的大树,便也成了这里一道风景,从远望去,莫高窟在青草绿树之间,多漂亮呀! 好了,各位游客,游览现在开始,莫高窟确实很美丽,祝愿大家旅行快乐、心情愉快。 亲爱的游客们,大家好!我姓王,大家可以叫我王导。 今天我们要去的地方是敦煌莫高窟。现在,我来为大家介绍一下敦煌莫高窟。莫高窟又名千佛洞,坐落于中国西部甘肃省敦煌市东南二十五公里处鸣沙山的悬崖上,石窟南北长一千六百余米,上下共五层,最高处达五十米,现存洞窟四百九十二个,壁画四万五千余米,彩塑两千四百一十五身,飞天塑像四千余身,莫高窟规模宏大,历史悠久,与山西省云南石窟、河南龙门石窟并称为中国的“三大石窟艺术宝库。” 莫高窟最初开凿于公元三六六年,至公元一二一七年——一三六八年基本结束,期间经过不断开凿,使莫高窟成为集各时期世界上最庞大、内容最丰富、历史最悠久的佛教艺术宝库,同时也表现出历代劳动人民的杰出智慧和非凡的成就。 莫高窟旁边长满了草,这些杂草不仅在旁边装饰,还长得又高又密,两旁栽了粗壮的大树,便也成了这里一道风景,从远望去,莫高窟在青草绿树之间,多漂亮呀!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欣赏到的风景。现在我的游览开始,最后说一句:莫高窟确实很美丽,我祝愿大家旅行快乐、心情愉快。

敦煌西千佛洞导游词

敦煌西千佛洞导游词 西千佛洞开凿在敦煌市西南35公里处的党河河岸崖壁上,因地处莫高窟之西而得名。石窟的结构、彩塑、壁画艺术风格等与莫高窟体系相近。因而 也成为敦煌艺术的一个组成部分。 从敦煌市西南行至阳关途中,道左不远处即为党河,河床北岸为寸草不生 的戈壁滩,南岸是透迄蛇曲的沙山,西千佛洞就位于沙山尽头的河床北岸陡崖上。这里的陡崖深壑上有浓荫蔽天,崖下滩地红柳丛生,古木参天,涓涓小溪 流过,环境清幽。西千佛洞开窟年代无从稽考。巴黎藏敦煌遗书(沙州都督府 阁经)有记佛龛之文日:“右在县东(寿昌县)六十里,香旧图云,汉(阙) 佛龛百姓更营造。”推测文中所记佛龛当指此。据此可知,西千佛窟始创年代 应早于莫高窟,至少应与莫高窟属同时代建造。 西千佛洞现存石窟16个(窟、龛22个),其中1-3窟为唐窟,4-8窟 为魏窟,16窟为晚唐窟,这9个洞窟保存较好,其它多有坍塌,壁画也剥蚀不清,时代难以确认。一般认为洞窟属北魏至宋代所凿。保存较好的9个石窟中,中央大多有中心座,座四周凿龛,内塑佛像,四壁多绘贤劫千佛、佛跌坐说法图、佛涅槃像。中心座和四壁的佛像下,绘金刚、力士像。北魏一石窟内南壁 西段绘(睐子经)故事,东段绘(劳度叉斗圣变)故事,为莫高窟北魏洞窟所 没有的佛本生故事,可填补其空白,有独特价值。其余窟龛的四壁和藻井则很 少绘佛本生故事。

西千佛洞与莫高窟经历了类似的盛衰历程,受各种自然和人为的破坏,艺术宝库损失惨重。近年来,人民政府全面加固、修缮了洞窟,使面临崩塌的崖体和洞窟恢复了整体性和稳定性,崖体回廊保证了游人的安全。今天,西千佛洞得到了有效的保护,有10个洞窟开放,成为游人在敦煌至阳关旅游线上重要的参观内容。 (玉门关历史导游词·兰州导游词·伏羲庙导游词·嘉峪关关城导游词)

甘肃兰州导游词3篇

甘肃兰州导游词3篇 下面是为大家带来的甘肃兰州导游词,希望可以帮助大家。 甘肃兰州导游词范文1:兰州是黄河流域唯一黄河穿城而过的城市,市区依山傍水,山静水动,形成了独特的城市景观。 为了突出山水城市特色,目前正在加快实施南北两山环境绿化和黄河风情旅游线综合开发工程,把黄河市区段40公里两岸道路桥梁建设、河堤修砌加固、航运河道疏浚、旅游景点开发、城市建筑风格以及绿化美化亮化融为一体,将丝绸之路文化、黄河文化和民族文化汇集其中。 黄河不仅养育了兰州人民,也给这里带来丰富的特产,白兰瓜、软儿梨、冬果梨、白粉桃等瓜果久负盛名,百合、黑瓜子、玫瑰、蕨菜、水烟等土特产品蜚声中外,使兰州成为享誉海内外的瓜果城。 兰州是古丝绸之路上的重镇。 早在5000年前,人类就在这里繁衍生息。 西汉设立县治,取\"金城汤池\"之意而称金城。 隋初改置兰州总管府,始称兰州。 古丝绸之路也在这里留下了众多名胜古迹和灿烂文化,吸引了大批中外游客前来观光旅游,使兰州成为横跨2000公里,连接敦煌莫高窟、天水麦积山、永靖炳灵寺、夏河拉卜楞寺等著名景点的丝绸之路大旅游区的中心。 甘肃兰州导游词范文2:兰州是甘肃省省会,位于黄河上游,是中

国陆域的几何中心,有着“西部黄河之都,丝路山水名城的美誉。 兰州现辖城关、七里河、西固、安宁、红古5个区和永登、榆中、皋兰3个县,市域总面积1.31万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1631.6平方公里。 2011年全市常住人口362.09万人。 户籍总人口323.29万人,其中,市区人口209.06万人。 户籍总人口中非农业人口202.67万人。 2011年,兰州市行政区划共设置城关、七里河、西固、安宁、红古5个市辖区,永登、皋兰、榆中3个市辖县。 全市辖26个乡人民政府,35个镇人民政府,52个街道办事处。 399个社区居委会,731个村民委员会。 兰州是一座具有悠久历史文化的城市。 早在5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中华民族的先民就在这里繁衍生息。 西汉时设立县制,取“金城汤池之意而称金城。 隋初改制兰州总管府,史称兰州。 汉唐以来,兰州作为丝绸之路上的交通要道和商埠重镇,在中西经济文化交流中发挥过重要作用。 清康熙时隶甘肃行省,省会由陇西迁至兰州。 1941年正式设市,1949年8月26日解放。 兰州是黄河上游资源富集区的中心。 境内探明的黑色金属、有色金属、贵金属、稀土等35个矿种,极

阳关导游词范文

阳关导游词范文 各位游客: 真是抱歉让大家起个大早,但是,能避开热情过度的大日头,相信大家也会觉得值得。 稍后我们将沿着张骞的足迹去探寻文人笔下那个让人吟之伤怀的千年古阳关。我们的车正在向敦煌城的西南方向行进,景区距市区大约70公里,需要大约大一个多小时的车程,这一路上,各位会目不暇接地看到各种只有在沙漠戈壁中才能看见的戈壁奇观。例如: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海市蜃楼,各种景色。对于阳关的历史,各位恐怕已经在来敦煌之前就已经做足了功课。敦煌早期的繁盛的汉代,这要归功于雄韬大略的汉武大帝,“列四郡·据两关;就是他的手笔,阳关,玉门关其实就是中国最早的海关。阳关凭水为隘,据川当险,与玉门关南北呼应,再加上敦煌郡就构成了一个能功易守的三角形,成为汉王朝防御西北游牧名族入侵的重要关隘,也是丝绸之路上中原通往西域及中亚等地的重要门户。在宝石东来,丝绸西去的年代里,它为东西方经济文化的交流发挥过着重要作用,所以”阳关大道“被誉为康庄大道,比喻有光前途的道路,后来繁殖通行便利的大路。所以便有了”你走你的阳关道,我过我的独木桥“这样的佳话。

很多朋友会问起阳关为什么会被称之为阳关,说起来就要提到 大家下一个要去的景点玉门关了,古时西域多出玉石,如和田玉,这些玉石出入中原,经玉门验关纳税放行,故称玉门关,而古人以山南水北为阳,阳关位于玉门关之南,所以称为阳关。我相信,每一个想起阳关,提到阳关即将奔赴阳关和到过阳关的人,都会吟诵”劝君更饮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这首千古绝唱。在很多人心中,阳关,不仅与浪迹天涯这个概念连在一起,有时候干脆就成了”一去不复还“的代名词!他仿佛是一种地理上的极限,似乎一出阳关,便意味着人生的一种跨越:或住守边疆,流放终生:或碧血黄沙,马革裹尸!唐代诗人王维的这首《渭城曲》,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历称千古绝句,经配曲吟唱,如泣如诉,名《阳关三叠》更为千古绝唱,流芳百世。各位朋友现在在路旁看到的都是葡萄架,近年来,敦煌的经济作物以葡萄为主,这也被称为中国第二个 ___,从这里产的葡萄的品质和规模不亚于吐鲁番。 从阳关景区出来,我们将在阳关镇的农家园用中餐,可以在葡 萄架下品味当地的农家风味。在那里大家不仅能品尝到鲜美的甘甜的葡萄,更能体验一下亲自采摘的乐趣。各位朋友大家眼前看到矗立在墩墩山上的烽火台就是当年阳关遗留下的遗迹。感受一呼一吸之间,金戈铁马的悲壮,古道驼铃的沧桑。而阳关烽燧南侧的:古董滩”,版筑遗迹以及陶片遍地皆是,在设立围栏之前,古器物如预期。陶片。

莫高窟壁画的导游词

莫高窟壁画的导游词 莫高窟又名千佛洞,坐落于中国西部甘肃省敦煌市东南二十五公里处鸣沙山的悬崖上。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莫高窟壁画的导游词。 莫高窟壁画的导游词篇1 女士们、先生们: 大家好!我是这次敦煌莫高窟一日游的导游,我姓陈,你们就叫我陈导吧!你们的眼前就是莫高窟的大门,想知道莫高窟是什么样的吗?听我慢慢道来。 莫高窟,位于敦煌市东南部,距城约25公里,洞若观火窟开在鸣沙山东的断崖上。它是中国最大的古典艺术宝库,也是佛教艺术中心。 游客们,洞窟数目达到492个,塑像20xx尊以上,其中最大者33米,最小者仅10厘米。所以,塑像在莫高窟中最有名。 壁画总面积为45000平方米,若将所有壁画排列起来,就有30公里长。如果说是莫高窟使的敦煌闻名全球的话,那么,使得莫高窟闻名的就首推这些壁画,是旅游时的参观重点。 游客们,你们知道吗?莫高窟始建于东晋太和元年(公元366年)。传说有个名叫乐尊的各党路过此地,忽然见到金光闪耀,似有千佛显现,认为这就是佛家的圣地,遂四处募捐,开掘了第一个石窟。消息传开后,商旅纷纷差使在此修造石窟,以期旅途平安。这样一直延续到元代,经历1000多年。 1987年莫高窟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受最重

点的文物保护。 好了,现在我介绍到这儿,请大家漫步欣赏。不能乱扔果皮等垃圾,不能在壁画上乱涂乱画,要保护文物。 谢谢! 莫高窟壁画的导游词篇2 尊敬的各位游客.欢迎大家到敦煌旅游,欢迎来到莫高窟。 你们好,现在我带大家去参观举世闻名的佛教艺术宝库--敦煌莫高窟。莫高窟呀离敦煌市区东南25公里处,我用这段时间,就莫高窟先做一点简单的介绍。 敦煌莫高窟和洛阳龙门石窟、大同的云冈石窟并称为中国三大石窟。莫高窟的开凿比龙门石窟早120xx年、比云冈石窟早94年。莫高窟以它创建年代之久。建筑规模之大、壁画数量之多、塑像造型之多、保存之完整,其艺术价值之博大精深而闻名天下,享誉国内外。一年中游客接踵而来,络绎不绝,对促进文化交流,传播学说,弘扬民族艺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莫高窟的壁画艺术是龙门、云冈石窟所没有的,是世界上任何石窟寺所无法相比的,它是莫高窟艺术的精髓。如果所45000平方米壁画一张张连接起来将长达25公里,要把这些壁画哪放在路边的话,可以构成个从市区到莫高窟的一条长长的画廊。其规模之宏大,题材之广泛,艺术之精湛,被日本学者称之为“一大画廊”;法国学者称之为“墙壁上的图书馆”;正如一位学者看了莫高窟后感慨的说:“看了离煌石窟就等于看到了世界的古代文明”。

鸣沙山月牙泉讲解词王小璐

神秘的敦煌之旅——鸣沙山月牙泉 各位团友: 大家早上好!经过长途跋涉大家与我在这座的美丽城市,“敦煌”相遇,在此我仅代表我所在的旅行社欢迎各位的到来。首先为各位团友介绍本次的服务团队。坐在我右手边的这位就是我们本次的驾驶员王师傅,王师傅对待工作十分认真,所以大家可以放心的把安全问题交给我们的王师傅,那么我就是本次的导游员,我姓王,叫小璐大家可以叫我小王或者小璐,怎么顺口怎么叫。最后呢小王预祝大家本次敦煌之旅开心愉快!

(敦煌城标) 下面呢就要先了解这座神秘的城市敦煌,首先要向大家解释“敦煌”二字的含义,“敦”表示大,“煌”则表示盛,连起来就表示这里是盛大而辉煌的地方了,同时被称之为“戈壁绿洲”敦煌市是我们黄河的最西端也是河西走廊的最西端,坐中四连,占地面积3.12万平方公里城区仅有6.5平方公里,是非常之小的人口也只有15万人。敦煌市的气候属于及干旱大陆性气候,也许大家想象不到这里有多么的干旱,在此呢小王给大家一组数据通过对比的形式大家就会了解了。年降水量39.9毫米,蒸发量2486毫米,因此敦煌是甘肃省降雨量最少的城市,说到敦煌不得不提起敦煌的历史了,敦煌呢是我们首批的历史文化之一,在司马迁的史记里记载着“汉武帝,据两关,列四郡”那么敦煌就是我们的四郡之一敦煌郡,而在古时候这里却不叫敦煌而叫做“沙洲”。 讲了这么多关于敦煌的概况,那么下面小王要讲到的就是大家最

,在此小王为大家介绍四种风物特产,首先说到的就是长绒棉,它具有柔韧而不断的特点,所以也是在当时姑娘们出嫁时的最好陪嫁品。第二类呢就是李广杏,鸣山大枣,和阳关葡萄,由于敦煌的日照量非常充足所以它们的含糖量非常高,口感非常好,不妨各游客给家人带些也让他们品尝一下。第三类就是“驴肉黄面,雪山驼掌”有一句话是这样的“天上的龙肉,地下的驴肉”拿驴肉与龙肉作比较说明了驴肉的美味,第四类就是敦煌的地毯和水晶眼镜,敦煌的地毯做工是非常细致的可代代相传说不定还能成为我们的传家之宝而水晶眼镜则选用上好的水晶材料制作有保护眼睛的功效。 (驴肉黄面) 敦黄不仅风物特产多,旅游资源也毫不逊色,不仅有我们今天所能去到的“鸣沙山月牙泉”,还有21世纪最有价值大发现的莫高窟,阳关,玉门关,等等小王希望各位下次来敦煌的时候能够游览的到。

敦煌莫高窟英语导游词

mogao caves are the nation key cultural relic preservation organ, isnamed thousand buddhas cave, is situated west the gansu corridor enddunhuang, is world famous by the fine mural and the cast. itsbeginning constructs at 16 countries' former qin times, has beenthrough repeatedly 16 countries, the northern dynasty, sui, tang, fivegenerations, tangut , the yuan and so on all previous dynastiesconstructing, forms the huge scale, existing cavern 735, the mural45,000 square meter, argillaceous painted sculpture 2,415, are in theworld the extant scale is biggest, the content richest buddhism artplace. since the modern times had discovered the buddhist scriptureshole, in had 50,000 ancient times cultural relics, and grew speciallyto study the buddhist scriptures hole ancient book and dunhuang artdiscipline - dunhuang studies. but since mogao caves receive many people in the modern times for thedamage, the cultural relic massively drain, its integrity wasseriously destroyed. in 1961, mogao caves are announced by the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state council one of for first batch ofnational key cultural relic preservation organs. in 1987, mogao cavesare listed as the world culture inheritance. mogao caves are located southeast the chinese gansu province dunhuang east 25 kilometer place mt. mingsha on the foothill cliff, first near dawdle quan river, face east, north and south length 1680 meters, height 50 meters.cavern distribution height scattered about, row after row, about most has five.its beginning constructs at 16 country times, ?°the li obliging repairs mogao caves niche for a statue of buddha tablet?± according to tang the record. the mogao caves extant northern wei dynasty to yuan cavern 735, divides into the north and south two areas.south the area is mogao caves' main body, is engaged in the religious activities for the clergy the place, some 487 caverns, have the mural or make an idol.north the area has 248 caverns, in which only then 5 existence murals or makes an idol,but after other all is the clergy leads a pious life the place which, the housing and the death buries, has life facilities and so on the adobe bed, stove kang, flue, niche, desk lamp.two area total 492 cavern existence mural and makes an idol, has the mural 45,000 square meter, the argillaceous painted sculpture 2415, tang songmu constructs cliff eave 5, as well as several thousand lotus flower pillars, spread out on the floor the decorative brick and so on.

甘肃敦煌导游词

甘肃敦煌导游词1 各位游客: 大家好! 我是这次敦煌莫高窟一日游的导游,我叫殷佳怡。希望能在我的介绍下,让中国四大石窟之一的敦煌莫高窟给你们留下深刻的印象! 四大石窟还有:龙门石窟、云冈石窟和麦积山石窟。但是这些石窟都不能和敦煌莫高窟比美,因为敦煌莫高窟可是世界上最大的石窟呢!它位于敦煌市东南部,距城约25公里,洞若观火窟开在鸣沙山东的断崖上。是中国最大的古典艺术宝库,也是佛教艺术中心。它的历史也很悠久,它修建于十六国的前秦时期,北朝、隋朝、唐朝、五代、西夏和元朝这几个朝代都修建过。 现在,大家就跟我到敦煌莫高窟中去看看吧! 你们看,这就是敦煌莫高窟西南方向的一个洞窟:西千佛洞,你们猜这个洞有多长吗?一定不知道吧,其实这个洞有2。5公里长呢!这些泥巴彩塑在这个洞里有34个呢,但是整个莫高窟的彩塑就有2415个呢! 各种各样的石窟大小不一,最大的第16窟达268平方米,最小的第37窟才高不到一英尺。莫高窟壁画绘于洞窟的四壁,窟顶和佛龛内。内容非常的博大精深,主要有佛像、

佛教的故事、佛教史迹、经变、神怪、供养和装饰图案等七类题材,此外还有很多生活方面的画作。好了,说了那么多,我们就去参观下一个景观吧! 大家看到了吗?这个建筑是一个九层的遮檐,也叫“北大像”,正立于崖窟中段,与崖顶等高,巍峨壮观。其间有弥勒佛坐像,高36米,由石胎泥塑而成,是除了乐山大佛和荣县大佛之外的第三大佛哦! 好了,下面请大家自由活动。在活动之前,我还是那句老话:请大家保护环境,珍惜莫高窟的每一寸土地。她不仅是游览名胜地,还是我们中国的骄傲,让我们共同祝愿:拥有无限魅力、栩栩如生的莫高窟,永远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留下灿烂辉煌的一页……欢迎有机会再到这里来玩。 甘肃敦煌导游词2各位游客: 大家好! 这里是敦煌莫高窟景区。我是你们的.导游,我姓龚,大这可以叫我龚导。 敦煌莫高窟是祖国西北的一颗明珠。它坐落在甘肃省三危山和鸣沙山的怀抱中,也就是我们这个地方。大家向下望,四周丰满沙丘,再抬头望一望,492个洞窟像蜂窝似的排列在断崖绝壁上。大家可以想象,修筑这宏伟的敦煌莫高窟的人民多么不容易。为了保护这些遗产,请大家在内不扔垃圾,不拍照。

敦煌莫高窟导游词1000字

敦煌莫高窟导游词1000字 导游词是导游人员引导游客观光游览时的讲解词,是导游员同游客交流思想,向 游客传播文化知识的工具,也是应用写作研究的文体之一。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敦煌莫 高窟导游词1000字,欢迎阅读参考! 敦煌莫高窟导游词1000字(一) 大家好!我是来自“绝不一般”旅行社的导游,我姓袁,大家可以叫我小袁或者袁导。今天,我们要参观的莫高窟景区,是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还被联合国 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它与山西大同云冈石窟、河南洛阳云门石窟、甘 肃麦积山石窟并称为中国四大石窟。在参观时,要做到走路不观景,观景不走路,注 意安全 。大家还要注意,因为洞窟中的壁画年代久远,请不要触摸,也不要用强光照射。谢谢配合! 我们现在来到了景区大门口。莫高窟始建于十六国时期,一个僧人经过此地,发 现金光闪闪,如现万佛,于是便开凿国第一个洞窟。日后又有很多法师凿窟修禅。原 名“漠高窟”,沙漠的“漠”,意为沙漠的高处,因“漠”与“莫”发音相同,因而现在叫“莫高窟”。 请大家抬头看,整个崖壁上都是整齐排列的洞窟,一个紧挨着另一个,像蜂巢一样。这些洞窟的开凿先后共经历了十个朝代,才形成了大家目前看到的规模。到元朝 以后,这里就禁止开窟了。后来这里还成为游牧地区,慢慢地衰落了。又经过了几百年,敦煌的经济又开始恢复,莫高窟也重新被人们注意。 不久之后就发生了震惊全国的藏经洞事件。莫高窟的主持王道士在清扫时发现了 藏经洞,里面有五万余件珍贵的文物。但清政府腐败无能,文物都被西方探险家以不 正当的手段抢走了,造成了中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浩劫。 游客朋友们跟紧了,我们要进洞窟了。因为洞窟中的壁画年代久远,颜料与空气 长时间接触容易氧化褪色,所以为了保护这些珍贵的文物,景区每天会选择不同的石 窟向游客开放。 这里就是我们今天要参观的是243号窟。洞内比较暗,请大家小心脚下,跟着我 的手电筒光向正前方看。我们可以看到的是一座北魏时期的释迦牟尼佛像。他身穿印 度式样的袈裟,头扎扁圆形发髻,可见我们北魏时期的佛教深受印度佛教的影响。不

甘肃旅游景点导游词5篇

甘肃旅游景点导游词5篇 导游词是导游人员引导游客观光游览时的讲解词,是导游员同游客交流思想,向游客传播文化知识的工具,也是应用写作研究的文体之一。下面是小编搜集的甘肃旅游景点导游词5篇,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甘肃旅游景点导游词(一) 鸣沙山和月牙泉风景名胜区位于甘肃省河西走廊西端的敦煌市。敦煌是古代“丝绸之路”上的名城重镇。在漫长的中西文化交流的历史长河中,这里曾经是中西文化名流荟萃之地。由于彼此之间的取精用宏,相互交融,创造了世界瞩目的“敦煌文化”,为人类留下了众多的文化瑰宝。 它不仅有举世闻名的文物宝库——莫高窟,还有“大漠孤烟、边墙障,古道驼铃,清泉绿洲”等多姿多采的自然风貌和人文景观。其中鸣沙山月牙泉风景名胜区,就是敦煌诸多自然景观中的姣姣者。古往今来以“沙漠奇观”著称于世,被誉为“塞外风光之一绝”。 它和鸣沙山东的莫高窟艺术景观、融为一体是敦煌城南一脉相连的“三大奇迹”。成为中国乃至世界人民向往的旅游胜地。鸣沙山位距城南五公里,因沙动成响而得名。山为流沙积成,沙分红、黄、绿、白、黑五色。汉代称沙角山,又名神沙山,晋代始称鸣沙山。其山东西绵亘40余公里,南北宽约20余公里,主峰海拔1715米,沙垄相衔,盘桓回环。沙随足落,经宿复初,此种景观实属世界所罕风。

月牙泉处于鸣沙山环抱之中,其形酷似一弯新月而得名。古称沙井,又名药泉,一度讹传渥洼池,清代正名月牙泉。面积13.2亩,平均水深4.2米。水质甘冽,澄清如镜。流沙与泉水之间仅数十米。但虽遇烈风而泉不被流沙所掩没,地处戈壁而泉水不浊不涸。这种沙泉共生,泉沙共存的独特地貌,确为“天下奇观”。 鸣沙山和月牙泉是大漠戈壁中一对孪生姐妹,“山以灵而故鸣,水以神而益秀”。游人无论从山顶鸟瞰,还是泉边畅游,都会骋怀神往。确有“鸣沙山怡性,月牙泉洗心”之感。 近年随着旅游事业的蓬勃发展,当地政府地对风景区采取了各种建设和保护措施,使其面貌大为改观,同时还开展了沙疗、涌滑沙、滑翔跳伞,骑驼遨游等沙漠娱乐项目,使游人趣味盎然,络绎不绝。 甘肃旅游景点导游词(二) 西千佛洞开凿在敦煌市西南35公里处的党河河岸崖壁上,因地处莫高窟之西而得名。石窟的结构、彩塑、壁画艺术风格等与莫高窟体系相近。因而也成为敦煌艺术的一个组成部分。 从敦煌市西南行至阳关途中,道左不远处即为党河,河床北岸为寸草不生的戈壁滩,南岸是透迄蛇曲的沙山,西千佛洞就位于沙山尽头的河床北岸陡崖上。这里的陡崖深壑上有浓荫蔽天,崖下滩地红柳丛生,古木参天,涓涓小溪流过,环境清幽。西千佛洞开窟年代无从稽考。巴黎藏敦煌遗书(沙州都督府阁经)有记佛龛之文日:“右在县东(寿昌县)

甘肃敦煌阳关旅游导游词

甘肃敦煌阳关旅游导游词 导读:本文甘肃敦煌阳关旅游导游词,仅供参考,如果能帮助到您,欢迎点评和分享。 阳关位于敦煌市西南70公里外的南湖乡境内,为汉武帝开辟河西,“列四郡,据两关”的两关之一,自古为丝绸之路西出敦煌,通西域南道的必经关卡,西部边境之门户。唐代诗人王维首“渭城朝雨邑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更使阳关名扬千古。 阳关建于汉元封四年(前107年)左右,曾设都尉管理军务,自汉至唐,一直是丝路南道上的必经关隘。历史的久远使关城烽燧少有遗存,据(元和郡县志)载阳关,在县(寿昌县)西六里。以居玉门关之南,故曰阳关。本汉置也,渭之南道,西趣鄯善、莎车。后魏尝于此置阳关县,周废。”巴黎藏敦煌石室写本(沙州地志)(P.5034)载:阳关,东西二十步,南北二十七步。右在(寿昌)县西十里,今见毁坏,基址见存。西通石城、于阗等南路。以在玉门关南,号日:“阳关”(注:古人以山南水北为阳)。可见唐时阳关已毁,仅存基址。古寿昌城在今敦煌市南湖乡北工村附近,阳关在寿昌故城西6里,或10里处,当指约数而言。专家考证,阳关故址就在今南湖乡西面对‘古董滩”的流沙地带。 出敦煌市西南行75公里路程即可到达阳关故址:“古董滩”。1943年向达先生在这里考察时写道:“今南湖西北隅有地名古董滩,

流沙壅塞,而版筑遗迹以及陶片遍地皆是,且时得古器物如玉器、陶片、古钱之属,其时代自汉以迄唐宋皆具,古董滩遗迹迤逦而北以迄于南湖北面龙首山俗名红山口下,南北可三四里,东西流沙湮没,广阔不甚可考”。1972年酒泉地区文物普查队于古董道西14道沙渠后,发现大量版筑墙基遗址,经试掘、测量,房屋排列整齐清晰,面积上万平方米,附近有继续宽厚的城堡垣基。阳关故址当位于此处。 古代阳关向北至玉门关一线有70公里的长城相连,每隔数十里即有烽燧墩台,阳关附近亦有十几座烽燧。尤以古董滩北侧墩墩山顶上的称为“阳关耳目”的烽燧最大,地势最高,保存比较完整。 阳关古塞何以建在这片荒漠之中?考古学家研究发现,阳关占有“一夫当关,万人莫开”之险要地势。附近在古代又水源充足,渥洼池和西土沟是最大的独立水源,至少在三四千年前,这里就已成绿洲盆地,有发达的火烧沟文化;汉唐时期,阳关军士即借以此水而生息。西土沟平时上游干涸,下游有泉水汇成水溪北流,时有山洪暴发。洪峰过后,沟岸纷纷塌落,河床加宽,大量泥沙顺流而下,遂在下游沉积。泥沙在西北风吹扬搬运下,形成条条沙垄,阳关古城送逐渐被水毁沙埋。 游客到丝路必到敦煌,到敦煌必到阳关。古迹并没有多少好看,关键是去凭吊历史,在想象的空间里去延续历史的哀音。阳关附近有一南湖和葡萄长廊,风格殊具,可参观当地民俗。 扩展阅读: 导游词结构

玉门关历史导游词

玉门关历史导游词 Document number:WTWYT-WYWY-BTGTT-YTTYU-2018GT

玉门关历史导游词 唐代王之涣的《凉州词》诗中那悲壮苍凉的情绪引发人们对玉门关这座古老而富有神奇传说的关塞的向往。 玉门关,俗称小方盘城,相传和阗美玉经此输入中原而得名。在河西走廊西端的敦煌市境内,位于敦煌市西北约90公里处,为汉代西陲两关之一,是丝绸古道西出敦煌进入西域北道和中道的必经关口,自古为中原进入西域之门户。 玉门关名称的来历有一个传说。相传丝绸之路畅通之后,西域诸国的商队络绎不绝地经此入关。于阗国的特产"和田玉"也源源不断地经此运往内地。于阗国王为换回中原王朝的大批丝绸,派了官兵,专门押解运送玉石。官兵押运了几次后,就出现了怪事--驮运玉石的骆驼一进城就口吐白沫,昏迷不醒。押运官对此束手无策。一个拉骆驼老人告诉押运官:"骆驼入关生病,事出有因。咱们长年途经此地运玉石,从未祭礼关神。再不祭祀,恐怕下一趟也要生病"。押运官问:"依你之见,如何才能消病除灾,确保人畜平安呢"老人说:"用上等玉石,在此城关门上镶嵌一圈,这样关楼就有了光彩,关神也就高兴了。"押运官按老人的建议办了,骆驼灾病果然消除,平安到达了长安。关城因为城门砌了一圈闪光的玉石从此就称为玉门关。 玉门关的设立,始自西汉武帝时,距今已有2千多年的历史。秦汉以来,好战的匈奴对汉民族威胁很大。汉初,匈奴东败东胡,西逐大月氏,占据河西,并以河西为基地,屡犯汉境。汉王朝开始曾对匈奴采取和亲政策,希图换取暂时的安宁。汉武帝时,放弃了和亲政策,对匈奴发动了大规模的军事反击。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骠骑将军霍去病率兵西征,沉重打击了匈奴右部。同年,汉分河西为武威、酒泉两郡。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又增设张掖、敦煌两郡,同时建玉门关和阳关。从此,玉门关和阳关就成为西汉王朝设在河西走廊西部的重要关隘。 西归汉以后,内地通往西域及欧洲诸国的通路打开了,中国特有的丝绸源源不断运往西方,西方的音乐、宗教以及葡萄、石榴、核桃,苜蓿等也从此传入中国。人们习惯把东起长安(西安),联络亚、欧、非3大洲,遥遥数千里的交通大道称为"丝绸之路"。这条路自敦煌以西分为两路,一条出敦煌向西北经玉门关、鄯善北行,叫天山北路;一条出敦煌向

兰州概况经典导游词3篇

兰州概况经典导游词3篇 兰州概况经典导游词范文1 兰州,地处西北要塞,地势险要,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西汉时期,在此设立金城郡,取“固若金汤”之意,到了隋朝,废郡设州,因其城南有皋兰山而得名兰州,沿用至今。 兰州是黄河唯一穿城而过的城市,黄河在这里将城市一分为二,为其增添了不少美丽的景色,在美丽的绿色长廊——滨河路上,有关黄河的各个景点一字排开,沿途可欣赏到众多精美的雕塑,有平沙落雁、搏浪、丝绸古道、黄河母亲、西游记等,当然最著名的就是黄河母亲的雕塑了;还可看到有“天下黄河第一桥”之称的中山铁桥、参观白塔山公园和游玩水车园,同时还可体验“吹牛皮,渡黄河”的意趣,也可乘坐橡皮筏子在母亲河上漂流。要是傍晚时分,登顶兰山,则可一览市容全景,霓虹闪烁,母亲河穿城而过,尽收眼底。 古代的兰州曾是“茶马互市”的著名商埠重镇,也是丝绸之路上的交通要道,号称“四省通衢”,被誉为“丝绸之路上璀璨的明珠”,悠久的历史,给这里遗留下了许多文物古迹,由此辐射开来,周围有著名的永靖炳灵寺、夏河拉卜楞寺、麦积山、敦煌等。

兰州四周是祁连山的绵延之地,四周群山遍布,峰青峦秀,有多处依山而建的森林公园可供游玩。 兰州概况经典导游词范文2 兰州位于黄河上游水能富集区,河川径流地表水资源总量384亿立方米,地下水总量9.6亿立方米。以兰州为中心的黄河上游干流段可建25座大中型水电站,总装机容量可达1500万千瓦,现已建成的刘家峡、八盘峡、盐锅峡、大峡水电站与邻近地区的其它水电站构成我国最大的水力发电中心之一。 兰州是闻名全国的“瓜果城”。兰州百合,瓣大肉厚,香甜可口,是高级滋补营养品;兰州的玫瑰花,花大色艳,玫瑰油产量占全国的80%;兰州的黑瓜子,板大形正,被称为“兰州大片”,畅销海内外;兰州的白兰瓜、黄河蜜,清香溢口,素有“赏景下杭州、品瓜上兰州”的赞誉。兰州历史悠久,自然风光独特,人文景观丰富,民族风情多姿,形成了丰富多彩的旅游资源。以兰州为中心的“丝绸之路”大旅游区内,有敦煌莫高窟、夏河拉卜楞寺、天水麦积山石窟、平凉崆峒山、永靖炳灵寺等著名历史古迹。兰州有天下“黄河第一桥”——中山铁桥,有“陇右第一名山”4a级景区——兴隆山,有国家级森林公园——吐鲁沟、石佛沟、徐家山,以及五泉山、白塔山等自然风景区。近几年,兰州依据独特的城市环境建设的“百里黄河风情旅游线”,融“丝路文化、黄河文化、民族文

敦煌莫高窟导游词结尾范文

敦煌莫高窟导游词结尾范文 莫高窟,位于敦煌市东南部,距城约25公里,洞若观火窟开在鸣沙山东的断崖上。下面是学习啦为大家带来的敦煌莫高窟导游词结尾,希望可以帮助大家。 敦煌莫高窟导游词结尾范文1:女士们,先生们,欢迎来到历史悠久的敦煌莫高窟,我是你们的导游,大家叫我小潘吧!敦煌莫高窟可是中国四大石窟之一哦!四大石窟还有:龙门石窟、云冈石窟和麦积山石窟。但是这些石窟都不能和敦煌莫高窟比美,因为敦煌莫高窟可是世界上最大的石窟呢!它的历史也很悠久,它修建于十六国的前秦时期,北朝、隋朝、唐朝、五代、西夏和元朝这几个朝代都修建过。说完了这些,就跟我到敦煌莫高窟中去看看吧! 你们看,这就是敦煌莫高窟西南方向的一个洞窟:西千佛洞,你们猜这个洞有多长吗?一定不知道吧,其实这个洞有2.5公里长呢!这些泥巴彩塑在这个洞里有34个呢,但是整个莫高窟的彩塑就有2415个呢! 各种各样的石窟大小不一,最大的第16窟达268平方米,最小的第37窟才高不到一英尺。莫高窟壁画绘于洞窟的四壁,窟顶和佛龛内。内容非常的博大精深,主要有佛像、佛教的故事、佛教史迹、经变、神怪、供养和装饰图案等七类题材,此外还有很多生活方面的画作。好了,说了那么多,我们就去参观下一个景观吧!

你们看,这个东西是一个九层的遮檐,也叫“北大像”,正立于崖窟中段,与崖顶等高,巍峨壮观。其间有弥勒佛坐像,高36米,由石胎泥塑而成,是除了乐山大佛和荣县大佛之外的第三大佛哦! 敦煌莫高窟导游词结尾范文2:莫高窟最初开凿于公元三六六年,至公元一二一七年——一三六八年基本结束,期间经过不断开凿,使莫高窟成为集各时期世界上最庞大、内容最丰富、历史最悠久的佛教艺术宝库,同时也表现出历代劳动人民的杰出智慧和非凡的成就。 莫高窟旁边长满了草,这些杂草不仅在旁边装饰,还长得又高又密,两旁栽了粗壮的大树,便也成了这里一道风景,从远望去,莫高窟在青草绿树之间,多漂亮呀! 敦煌莫高窟导游词结尾范文3:女士们、先生们: 大家好!我是这次敦煌莫高窟一日游的导游,我姓陈,你们就叫我陈导吧!你们的眼前就是莫高窟的大门,想知道莫高窟是什么样的吗?听我慢慢道来。 莫高窟,位于敦煌市东南部,距城约25公里,洞若观火窟开在鸣沙山东的断崖上。它是中国最大的古典艺术宝库,也是佛教艺术中心。 游客们,洞窟数目达到492个,塑像2000尊以上,其中最大者33米,最小者仅10厘米。所以,塑像在莫高窟中最有名。

甘肃著名景点导游词大全

甘肃著名景点导游词大全 甘肃导游词1 伏羲庙位于天水市秦城区。占地面积1.3万平方米,建于明正德年间,庙堂为一座两进三门的建筑群,自南向北有牌坊、庙宇、月台、碑亭、主殿、古柏等,特别是古柏按六十四卦排列。“先天殿”内有伏羲塑像、屋顶有六十四卦图,大殿通高26.7米,纵深13.5米,面宽7间,通长26.4米,是一座典型的明代风格建筑。 自1988年开始,天水市政府每年在伏羲诞辰日农历五月十三日(传说中龙的生日)举办规模盛大的公祭典礼,吸引了众多的海内外炎黄子孙前来拜祭 伏羲,炎黄儿女共同敬卯的仙祖,中华民族悠久历史的先明,正是由于耸开天名道,诏起文明,才有了我们这个在世界文明史山占据举足轻重地位的古老而伟大的民族。伏羲庙,又名太吴官,俗称人宗庙,是目前我国规模最宏大,气势最雄伟,保存最完整地伏羲氏礼祭祀庙宇。1963年被列为甘肃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今天已成为海内外炎黄子孙寻根祭祖地重要地点。 走进伏羲庙,但见庭院疏阔,古树森森,相传院内原有64株古柏,是按照伏羲先天64卦方位排列种成,遗憾的是现在只剩37棵,这些古柏苍劲挺拨,冠盖参天,自然得到园林专家的称赞,喻为国内罕见的古木殂品,明静清雅的环境衬抚出伏羲庙的周易,堪称一部世

界性经著作,它不仅对哲学、宗教、军事学产生过重大影响,而且对数学、物理、天文、地理遗传不科领域也起到了推动作用,近代和现代一些重要科学技术的进展,都与周易的思想有着密切关系,正是由于伏羲以上古文明的伟大贡献,所以我国祭祀伏羲之礼世代绵延,经久不衰,每年春秋两次,每年正月十六为伏羲诞辰,实为春祭,农历七月十九,为伏羲祭日,举行秋祭,昔皇故里天水对这位人文使祖的祭祀更加重视,每年春秋二季都在伏羲庙隆重举行,在这里多次举办伏羲文化节,吸引海内外各界人士前来旅游观光,寻幽访古,唱着我的中国人,迎着月是故乡明怀着浓浓的乡情,与深深的敬意,海峡两岸的专家学者,侨居异国的炎黄子孙一批批越过万水千山,轻轻地步入伏羲庙寻根祭庙,,显示了优秀的传统文化在华夏儿女中产的强大凝聚力和向心力。 甘肃导游词2 中山桥俗称“中山铁桥”,“黄河铁桥”,旧名镇远桥,位于滨河路中段白塔山下,被称为“天下黄河第一桥”。它建于公元一九○七年(清光绪三十三年)。工程由德国商人承建,共花了白银三十万六千余两。桥两端分别筑有两座大石坊,上刻“三边利济”和“九曲安澜”。桥有四墩,下用水泥铁柱,上用石块。弧形钢架拱梁,是后来进行加固工程时增建的。1920_年,铁桥受战火影响,中断了11个昼,后经补修而复通。1942年,为纪念孙中山先生而改名为“中山桥”,桥名沿用至今。 兰州中山桥俗称“中山铁桥”、“黄河铁桥”,位于兰州滨河路中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