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Oracle数据库备份将本地数据库环境整体复制到云端
- 格式:pdf
- 大小:623.00 KB
- 文档页数:16
ORACLE数据库备份方案1.简介ORACLE数据库备份是数据安全和恢复的关键环节之一、数据库备份可以用来恢复意外删除、数据损坏或系统故障等情况下的数据。
为了保障数据库的可靠性和完整性,提供一个高效的备份方案是数据库管理人员的重要任务。
2.备份类型在设计ORACLE数据库备份方案之前,需要了解备份的不同类型,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最合适的备份策略。
完全备份:备份数据库的所有数据和日志文件,包括数据文件、控制文件和日志文件。
增量备份:只备份从上次完全备份或增量备份之后发生的所有数据和日志文件变化。
差异备份:只备份从上次完全备份或差异备份之后的所有数据和日志文件变化。
3.备份方案根据备份类型,我们可以使用以下备份方案来保护ORACLE数据库的数据:3.1.完全备份方案完全备份是最简单也是最常见的备份类型。
该备份方案要求备份所有的数据文件、控制文件和日志文件。
进行完全备份时,可以遵循以下步骤:1)选择一个合适的时间窗口,在此时间窗口内执行数据库的下线操作。
2)使用ORACLE提供的备份工具,如RMAN(Recovery Manager),执行完全备份操作。
3)备份文件可以存储在本地磁盘、网络共享文件夹或云存储等位置,以防止本地硬件故障。
4)一旦备份完成,数据库可以重新上线并提供正常的服务。
3.2.增量备份方案增量备份方案可以减少备份时间和所需的存储空间。
它只需备份自上次完全备份或增量备份后发生的变化。
以下是增量备份的一个示例方案:1)每天或每周执行完全备份。
2)根据实际需求,每隔一定时间(如每小时)执行增量备份。
3)使用ORACLERMAN执行增量备份时,可以选择增量备份策略,如增量备份级别0、1或24)备份文件的存储和恢复与完全备份方案相似。
3.3.差异备份方案差异备份方案与增量备份方案类似,但其要求备份时仅备份自上次完全备份或差异备份后发生的变化。
以下是差异备份的一个示例方案:1)执行完全备份。
2)选择一个时间点,例如每天或每周的固定时间点,执行差异备份。
通过数据库复制功能实现数据库同步备份在当今数字化的时代,数据已成为企业和组织的重要资产。
为了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完整性和可用性,数据库备份是一项至关重要的任务。
而数据库复制功能作为一种有效的手段,可以实现数据库的同步备份,为数据保护提供了可靠的解决方案。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什么是数据库复制。
简单来说,数据库复制就是将一个数据库中的数据实时或定期地复制到另一个或多个数据库中。
这样,在主数据库出现故障或数据丢失的情况下,可以迅速切换到备份数据库,从而减少数据损失和业务中断的风险。
数据库复制主要有几种常见的类型。
一种是基于快照的复制,它会定期对数据库进行快照,并将这些快照复制到目标数据库。
这种方式相对简单,但数据的实时性可能不够强。
另一种是基于日志的复制,它通过捕获数据库的事务日志,并将其应用到目标数据库来实现同步。
这种方式能够提供更接近实时的数据同步,但实现起来相对复杂一些。
那么,如何通过数据库复制功能来实现数据库的同步备份呢?以下是一些关键的步骤和要点。
第一步,需要对源数据库和目标数据库进行配置。
这包括设置数据库的连接参数、确定复制的频率和方式等。
在配置过程中,要确保源数据库和目标数据库的版本兼容,并且网络连接稳定可靠。
第二步,选择合适的复制工具或技术。
市场上有许多数据库管理系统都提供了内置的复制功能,例如 MySQL 的主从复制、Oracle 的 Data Guard 等。
此外,还有一些第三方的复制工具可以选择,它们可能提供了更灵活和强大的功能。
第三步,建立复制关系。
这通常涉及在源数据库中指定要复制的对象,如表、视图、存储过程等,并在目标数据库中创建相应的结构。
然后,启动复制过程,让数据开始同步。
在实现数据库复制的过程中,还需要注意一些问题。
性能是一个重要的考虑因素。
复制过程可能会对源数据库和目标数据库的性能产生一定的影响,尤其是在数据量较大或复制频率较高的情况下。
因此,需要合理调整复制参数,如缓冲区大小、并发线程数等,以平衡性能和数据同步的及时性。
如何实现ORACLE数据库完整备份远程磁盘镜像是一种被广泛应用的数据保护技术,然而在对Oracle数据库进行备份的实际应用中,由于该技术本身所固有的局限,使得其无法很好地实现数据库的完整备份,为此,本文提出以Oracle的容灾技术Data Guard,来实现Oracle数据库的完整备份。
Data Guard是Oracle公司提出的数据库容灾技术,它提供了一种管理、监测和自动运行的体系结构,用于创建和维护一个或多个备份数据库。
与远程磁盘镜像技术的根本区别在于,Data Guard 是在逻辑级,通过传输和运行数据库日志文件,来保持生产和备份数据库的数据一致性。
一旦数据库因某种情况而不可用时,备份数据库将正常切换或故障切换为新的生产数据库,以达到无数据损失或最小化数据损失的目的,为业务系统提供持续的数据服务能力。
Data Guard体系结构一个Data Guard环境可配置一个生产数据库和最多至9个备份数据库系统,生产和备份数据库之间通过Oracle Net技术互联,并且没有任何距离上的限制(Data Guard体系结构如图2所示)。
物理备份数据库物理上提供了与生产数据库在数据块级的一致性镜像。
物理备份数据库是通过Redo Apply技术来保障数据镜像能力。
逻辑备份数据库通过SQL Apply(即Log Miner)技术,将接收到的日志文件还原成SQL语句,并在逻辑备份数据库上执行,从而达到数据一致性的目的。
Data Guard的保护模式● 最大保护模式: 该模式以牺牲生产数据库性能为代价,换取无数据损失的能力。
● 最大可用模式: 该模式也能提供无数据损失,对生产数据库的影响较小。
● 最大性能模式: 该模式允许少量数据损失,但能为生产数据库提供最大性能。
与远程磁盘镜像技术比较Data Guard和远程磁盘镜像技术的总体比较远程磁盘镜像技术是存储层的数据保护方案,对于Oracle数据库而言,Oracle Data Guard提供了更有效、可行,更完备的数据库容灾方案。
Oracle数据库-备份整个数据库与还原整个数据库数据这个功能是为了防止数据库中的数据损坏,而拿备份的表去顶替损坏的表这个功能是在DOS窗口实现的,可并非是在Oracle数据库中执行的先说本地的导出与导入:备份(也叫导出):exp 用户名/密码@本地服务名 file=目标地址举例: exp sys/sys@orcl file=C:\Users\Administrator\Desktop注:1、@orcl一般本地库的没动的话都叫这个2、C:\Users\Administrator\Desktop是本地桌面地址3、导出的文件是在硬盘上生成后缀名为dmp的文件还原【导入】:imp 用户名/密码@本地服务名 file=文件的位置 ignore=y举例:imp sys/sys@orcl file=C:\Users\Administrator\Desktop\某.dmp full=y ignore=y注:1、ignore=y的作用是忽视一些不必要的错误如果不加的话有时候会报:ORACLE 这些对象由 XXXX 导出, 而不是当前用户2、有时候会提示IMP-00031:必须指定 FULL=Y 或提供 .....(记不清了)这时候需要 ignore=y 改为 full=y 就可以了(在这里向评论区的那位同志道歉我之前没遇见过这个问题,抱歉)3、(2020年10月26日12:08:26改)full=y是导入全部文件的含义有本地的当然有远程的导出与导入:备份【导出】:exp 用户名/密码@网络服务名 file=目标地址还原【导入】:imp 用户名/密码@网络服务名 file=文件位置 ignore=y注意:如果从A用户导出,然后导入B用户,则需要加上 fromuser=A touser=B举例:imp 用户名/密码@网络服务名 file=文件位置 ignore=y fromuser=A touser=B如果你发现导入数据报错,请往下看oracle 导入DMP文件时IMP-00013: 只有DBA 才能导入由其他 DBA 导出的文件 IMP-00000: 未成功终止导入报这个错误主要是一个DBA用户权限问题,导出数据的用户拥有DBA权限,而我要导入的用户没有这个权限而已,我们需要给要导入的用户加上DBA权限按照网上的其他教程用同一个用户给同一个用户权限.... 对不起我在想,要是他没有权限是怎么给同一用户赋予权限的首先在DOS窗口,执行sqlplus然后会让你输入用户名,你可以输入用system或者sys用户赋予登录密码就是管理口令然后就会碰见如下就如上图一样,挨个执行grant dba to usernam注:2这里直接敲回车grant dba to 用户名;即可-全文完-。
Oracle数据库迁移的⼏种⽅式⾯试:⼀、exp/imp逻辑备份与恢复:⼆、Storage存储迁移:将数据⽂件、控制⽂件、⽇志⽂件、spfile挂到新机器上,然后在新机器上启动数据库。
三、利⽤data guard迁移:四、⽤rman做迁移:我们常常需要对数据进⾏迁移,迁移到更性能配置更⾼级的主机OS上、迁移到远程的机房、迁移到不同的平台下,以下介绍ORACLE的⼏种数据库迁移⽅案: ⼀、exp/imp逻辑备份与恢复: 它是最常⽤最简单的⽅法,⼀般是基于应⽤的owner级做导出导⼊。
操作⽅法为:在新库建⽴好owner和表空间,停⽼库的应⽤,在⽼库执⾏:$ exp user/pwd owner=XXX file=exp_xxx.dmp log=exp_xxx.log buffer=6000000,导⼊dmp⽂件到新库,在新库执⾏如下命令:$ imp user/pwd fromuser=XXX touser=XXX file=exp_xxx.dmp log=imp_xxx.log ignore=y. 优缺点:优点是可以跨平台使⽤;缺点是停机时间长,停机时间为从exp到⽹络传输到新库,再加上imp的时间。
⼆、Storage存储迁移: 这种情况下,数据⽂件、控制⽂件、⽇志⽂件、spfile都在存储上(⼀般情况下是裸设备),我们可以直接把存储挂到新机器上,然后在新机器上启动数据库。
操作⽅法:将⽼库的pfile(因为⾥⾯有指向裸设备的spfile链接),tnsnames.ora,listener.ora,密码⽂件传到新库的对应位置。
将存储切⾄新机,或者⽤⽂件拷贝或dd的⽅式复制数据⽂件,启动数据库。
优缺点:优点是该迁移⽅式⾮常简单,主要的⼯作是主机⼯程师的⼯作,dba只需配合即可,停机时间为停库、切存储、起库的时间;缺点是要求新⽼库都是同⼀平台,是相同的数据库版本。
三、利⽤data guard迁移: ⽤dg我们不仅可以⽤来做容灾,物理的dg我们还可以作为迁移的⽅式。
oracle数据库备份与恢复方案在数据库管理中,备份和恢复是至关重要的任务,以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Oracle数据库是业界广泛使用的一种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因此建立一个有效的备份与恢复方案对于保障数据的连续性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种基于Oracle数据库的备份与恢复方案。
备份策略1. 定期完全备份:定期进行完全备份是数据库备份方案的核心。
在该方案中,每隔一段固定的时间,如每周或每月,进行一次完整的数据库备份,将整个数据库的数据和日志都保存起来。
这样,在发生故障时可以方便地还原数据库到最新的备份点。
2. 增量备份:为了减少备份时间和存储空间的占用,可以采用增量备份作为补充措施。
增量备份只备份自上次完全备份以来所做的更改,有效地减少了备份所需的时间和存储空间。
每次增量备份时,将存储增量日志,记录了从上次备份至备份时间点之间的所有更改。
这样,在恢复时只需要应用增量日志即可。
3. 归档日志备份:归档日志是Oracle数据库的重要组成部分,记录了数据库操作的详细信息。
定期对归档日志进行备份,可以保证数据库操作的完整性,以及为数据库灾难恢复提供必要的数据。
恢复策略1. 完整恢复:在发生灾难性故障或数据库崩溃时,首先进行完整恢复。
这需要使用最近的完全备份和所有的增量备份进行数据库的还原。
还原数据库后,再应用归档日志以恢复到最新的状态。
2. 点时间恢复:除了完整恢复外,有时候也需要进行点时间恢复,即将数据库恢复到某个特定的时间点。
这通常发生在误操作或者数据丢失的情况下。
在点时间恢复中,需要找到离指定时间点最近的完全备份,然后逐渐应用增量备份和归档日志,直到恢复到指定时间点。
3. 数据库复制和灾难恢复:为了防止单点故障,可以考虑使用数据库复制和灾难恢复方案。
通过将数据库复制到另一个地理位置的服务器,可以实现实时或定期的同步备份。
当主数据库发生故障时,可以快速切换到备份服务器,实现业务的持续运行。
总结在Oracle数据库管理中,备份与恢复方案是确保数据安全的重要措施。
带有oracle数据库的数据迁移方案数据迁移是将现有的数据从一个数据库系统迁移到另一个数据库系统的过程。
对于带有Oracle数据库的数据迁移,有以下几种方案可以考虑:1.数据备份和还原:这是一种简单且常用的迁移方案,适合小规模数据迁移。
首先,对Oracle数据库进行数据备份,可以使用Oracle的expdp命令或其他备份工具。
然后,在目标数据库中创建一个新的数据库实例,将备份文件导入到新的数据库中,可以使用Oracle的impdp命令或其他还原工具。
优点:简单易用,适用于小规模数据备份和迁移。
缺点:需要删除目标数据库并重新创建,无法实现实时数据迁移。
2.数据库复制:这是一种常用的迁移方案,适用于大规模数据迁移和实时数据同步。
可以使用Oracle的数据复制工具(如Oracle GoldenGate)将源数据库的数据同步到目标数据库。
优点:可以实现实时数据同步,无需停机维护。
缺点:配置和管理复制过程较复杂,需要考虑网络带宽和延迟。
3.ETL工具:ETL(Extract-Transform-Load)工具是一种用于数据迁移和转换的技术,可以将源数据库的数据抽取、转换和加载到目标数据库中。
常见的商业ETL工具有Informatica、IBM DataStage等。
优点:支持数据转换和清洗,可以按需选择需要迁移的数据。
缺点:商业ETL工具费用较高,需要学习和配置工具的使用。
4.自定义脚本:对于较为复杂的数据迁移需求,可以使用自定义脚本来实现。
可以使用Oracle的PL/SQL编程语言编写脚本来抽取、转换和加载数据。
优点:可以满足各种复杂的数据迁移需求。
缺点:需要熟悉Oracle的PL/SQL编程语言,编写和测试脚本较为复杂。
无论选择哪种迁移方案,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注意事项和最佳实践:-事先进行充分的规划和测试,确保迁移过程可以顺利完成。
-在迁移前,对源数据库进行彻底的清理和优化,删除不必要的数据、索引和对象。
oracle 備份方法大家好呀!今天咱就来聊聊oracle备份方法这个事儿。
这在数据库管理里可是个挺重要的部分呢,万一数据出了啥岔子,有备份就能轻松应对啦。
一、物理备份方法。
咱先说说物理备份哈。
这种备份方法就像是给数据拍个“照片”,把数据库的实际文件都复制一份存起来。
1、冷备份。
冷备份呢,就是在数据库关闭的情况下进行备份。
这时候数据库没啥活动,数据也不会变啦,所以备份出来的内容就特别稳定。
操作起来也不复杂,就是把数据库相关的文件,像数据文件、控制文件啥的,直接复制到另外一个地方就行啦。
比如说你可以把这些文件复制到一个专门的存储设备上,或者是网络上的另一个存储位置。
不过呢,它也有个小缺点,就是备份的时候数据库得关闭,这可能会影响到正常的业务使用哦。
2、热备份。
热备份就牛啦,它可以在数据库运行的时候进行备份。
就好像给正在工作的机器做个“实时快照”一样。
这得借助oracle的一些工具,比如RMAN(Recovery Manager)。
用RMAN进行热备份的时候,它会在不影响数据库正常运行的情况下,把数据文件、控制文件等都备份好。
而且它还能对备份进行管理,比如设置备份的策略,是每天备份一次还是每周备份一次,都能轻松搞定。
不过热备份相对来说配置会复杂一点,需要对RMAN有一定的了解才行哦。
二、逻辑备份方法。
逻辑备份就和物理备份不太一样啦,它备份的不是实际的文件,而是数据的逻辑结构和内容,就像是把数据的“含义”都记录下来。
1、导出数据。
oracle里有个工具叫exp或者expdp,用它们就能把数据导出来。
exp是传统的导出工具,expdp呢是数据泵导出工具,功能更强大一些。
你可以通过写一些命令来指定要导出哪些数据,是整个数据库的数据,还是某个用户的数据,或者是某个表的数据,都随你。
导出的数据一般会保存成一个文件,以后要是需要恢复数据,再用对应的导入工具把数据导回去就行啦。
比如说你在开发环境里做了一些测试数据,想把这些数据备份一下,就可以用这个方法哦。
oracle数据库转移教程Oracle数据库转移是指将一个数据库实例移动到另一个位置或环境中的过程。
这可能是因为服务器升级、数据库版本升级、数据中心迁移等原因。
本文将介绍Oracle数据库转移的详细步骤和注意事项。
1. 数据库备份在进行数据库转移之前,首先需要对数据库进行备份。
数据库备份的目的是防止数据丢失或损坏,在转移过程中可以作为恢复的依据。
2. 建立目标环境在目标环境中建立一个新的Oracle数据库实例。
这可以通过Oracle安装程序来实现。
确保目标环境中的数据库版本和原始数据库的版本相同或兼容。
3. 目标数据库配置在目标数据库中进行必要的配置,包括数据库字符集、数据库块大小、内存参数等。
这些参数应与原始数据库保持一致,以确保数据的一致性。
4. 数据文件复制将原始数据库的数据文件复制到目标数据库的合适位置。
数据文件通常位于ORACLE_HOME/dbs目录下。
可以使用操作系统的文件复制命令来完成此步骤。
5. 控制文件和参数文件将原始数据库的控制文件和参数文件复制到目标数据库。
控制文件通常位于ORACLE_HOME/dbs目录下,参数文件通常位于ORACLE_HOME/dbs目录或ORACLE_HOME/dbs/hostname目录下。
同样,可以使用操作系统的文件复制命令来完成此步骤。
6. 导出原始数据库使用Oracle的工具,如exp或expdp工具,对原始数据库进行数据导出。
导出工具将数据库中的数据导出为一个或多个文件。
确保将这些文件保存在安全位置,以便在需要时进行导入。
7. 导入目标数据库使用Oracle的工具,如imp或impdp工具,对目标数据库进行数据导入。
按照导入工具的指导,从第6步中的导出文件中导入数据。
导入工具将会创建表、索引、视图等数据库对象,并将数据填充到这些对象中。
8. 数据库链接和用户权限在目标数据库中,确保与原始数据库相同的数据库链接和用户权限。
这可以保证在转移后的系统中可以继续使用原来的应用程序。
详细讲解Oracle数据库的数据迁移方法Oracle数据库的数据迁移可以使用多种方法,包括传统的物理备份和恢复,逻辑备份和恢复,以及逻辑复制。
下面将详细介绍这些方法。
1. 物理备份和恢复(Physical Backup and Recovery):物理备份和恢复是最常用的数据迁移方法之一、它基于数据库的物理结构,通过将数据文件、控制文件和日志文件等直接复制到目标数据库来完成数据迁移。
具体步骤如下:(1)在源数据库上执行全量备份,包括数据文件、控制文件和日志文件。
(2)将备份文件传输到目标数据库主机。
(3)在目标数据库上恢复备份文件。
物理备份和恢复的优点是速度快,适用于大规模数据迁移,但缺点是需要额外的存储空间以及停机时间。
2. 逻辑备份和恢复(Logical Backup and Recovery):逻辑备份和恢复是另一种常用的数据迁移方法,它基于逻辑结构,通过导出和导入数据来完成数据迁移。
具体步骤如下:(1) 在源数据库上执行逻辑备份,例如使用expdp命令将数据导出为数据泵文件。
(2)将数据泵文件传输到目标数据库主机。
(3) 在目标数据库上执行逻辑恢复,例如使用impdp命令将数据导入。
逻辑备份和恢复的优点是可以选择性地备份和恢复数据,不需要额外的存储空间,但缺点是速度较慢,适用于小规模数据迁移。
3. 逻辑复制(Logical Replication):逻辑复制是一种将源数据库的数据变更应用到目标数据库的方法,它可以实时地将数据更新传输到目标数据库。
具体步骤如下:(1) 在源数据库上启用逻辑复制功能,例如使用Oracle GoldenGate或Oracle Streams。
(2)配置源数据库和目标数据库之间的连接。
(3)在目标数据库上创建复制进程,用于接收源数据库发送的数据变更。
(4)启动复制进程,开始数据复制。
逻辑复制的优点是实时性好,可以减少停机时间,但缺点是配置和管理复杂,需要考虑数据一致性和传输性能等问题。
ORACLE数据库备份方法大总结ORACLE数据库备份方法ORACLE数据库备份方法大总结ORACLE数据库系统是美国ORACLE公司(甲骨文)提供的以分布式数据库为核心的一组软件产品,是目前最流行的客户/服务器(CLIENT/SERVER)或B/S体系结构的数据库之一。
而对于ORACLE数据库的备份方法主要分为两大类。
第一类是物理备份,第二类是逻辑备份。
而物理备份又分为冷备份和热备份,现在来详细讲解一下这两种备份方法。
物理备份中的冷备份。
冷备份是最简单的一种备份。
其操作方法是首先关闭数据库,然后备份所有相关的数据库文件,如初始化参数文件、控制文件等。
而冷备份一般备份出来的文件脚本是coldbackup.bat。
冷备份操作起来特别的快速,而且简单,但是在备份前必须关闭数据库,而且不能进行点恢复。
ORACLE数据库备份方法物理备份中的热备份。
热备份是在数据库运行过程中进行数据备份的过程。
热备份有一个前提那就是数据库运行时在归档模式,而且操作方法有些复杂,主要有以下几个步骤:(1)拷贝init.ora文件到备份目录(参数文件在数据库启动后处于关闭状态)。
(2)将需要备份的某个表空间置于开始备份模式。
(3)使用ocopy.exe拷贝表空间,然后将该表空间置于结束备份模式中(ocopy.exe不能用于直接拷贝联机的数据库文件)。
(4)对数据库中的每个表空间执行步骤2和3(可以通过视图dba_tablespaces和v$datafile查看数据库中有哪些表空间和数据文件)。
(5)通过在sqlplus上执行archive log list命令获取当前的日志顺序号,从oldest online log sequence开始到current log sequence的联机redo日志应该是热备份的一部分。
(6)在sqlplus上执行alter system switch logfile;命令来强迫日志切换,以便所有的日志都被归档。
oracle数据库迁移方案Oracle数据库迁移方案概述在企业中,由于各种原因,可能需要将Oracle数据库迁移到其他环境中,比如在服务器硬件升级、数据中心迁移或者云环境迁移等情况下。
数据库迁移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仔细计划和准备,以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可用性。
本文将介绍Oracle数据库迁移的一般步骤和常见的迁移方法。
迁移步骤下面是Oracle数据库迁移的一般步骤:1. **规划和准备阶段**:- 定义迁移目标:确定将Oracle数据库迁移到哪个环境。
例如,迁移到新的物理服务器、虚拟化平台或云环境等。
- 收集信息:收集相关的数据库信息,包括数据库版本、大小、运行时间窗口、性能指标和依赖关系等。
- 制定迁移计划:根据收集到的信息,制定详细的迁移计划,包括时间表、资源需求、风险评估等。
2. **备份和恢复阶段**:- 备份数据库:在进行任何迁移操作之前,务必进行数据库的完整备份。
这是防止数据丢失的关键步骤。
- 恢复测试:针对备份的数据库进行恢复测试,以确保备份文件的可用性和正确性。
3. **迁移和验证阶段**:- 安装目标环境:根据迁移计划,在目标环境中安装和配置Oracle数据库软件。
- 迁移数据:将备份的数据库导入到目标环境中。
可以使用Oracle Data Pump工具或物理备份恢复来完成数据导入。
- 数据验证:在迁移完成后,进行数据验证,比较源数据库和目标数据库中的数据是否一致。
- 重新配置:在目标环境中重新配置和优化数据库,以适应新的硬件或环境。
4. **测试和优化阶段**:- 性能测试:在目标环境中进行性能测试,以确保迁移后的数据库可以满足业务需求。
- 优化和调整:根据性能测试的结果,对数据库进行优化和调整,以提高数据库的性能和可靠性。
5. **切换和验证阶段**:- 切换数据库:将应用程序切换到新的目标数据库。
这包括配置应用程序连接信息、测试应用程序的可用性等。
- 验证和测试:在切换完成后,进行验证和测试,确保应用程序能够正常访问和使用新的数据库。
oracle数据库备份操作流程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practical materials,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appreciation,sentence excerpts,ancient poems,classic articles,topic composition,work summary,word parsing,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writing methods,please pay attention!Oracle数据库备份操作是一个关键的维护任务,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可恢复性。
oracle数据库备份还原(本地及远程操作)执行环境:可以在SQLPLUS.EXE或者DOS(命令行)中执行,DOS中可以执行时由于在oracle 8i 中安装目录\ora81\BIN被设置为全局路径,该目录下有EXP.EXE与IMP.EXE文件被用来执行导入导出。
oracle用java编写,我想SQLPLUS.EXE、EXP.EXE、IMP.EXE这俩个文件是被包装后的类文件。
SQLPLUS.EXE调用EXP.EXE、IMP.EXE他们所包裹的类,完成导入导出功能。
用IMP和EXP处理的:EXP userid=<username>/<password>@<service_name> file=<dmpname> IMP userid==<username>/<password>@<service_name> file=<dmpname> fromuser=<fromuser> touser=<touser>实例:数据的导出exp qhmis/qhmis@qhmis file='d:\backup\qhmis\qhmis20060526.dmp' grants=y full=n1 将数据库TEST完全导出,用户名system 密码manager 导出到D:\daochu.dmp中exp system/manager@TEST file=d:\daochu.dmp full=y2 将数据库中system用户与sys用户的表导出exp system/manager@TEST file=d:\daochu.dmp owner=(system,sys)3 将数据库中的表table1 、table2导出exp system/manager@TEST file=d:\daochu.dmp tables=(table1,table2)4 将数据库中的表table1中的字段filed1以"00"打头的数据导出exp system/manager@TEST file=d:\daochu.dmp tables=(table1) query=\" where filed1 like '00%'\"上面是常用的导出,对于压缩我不太在意,用winzip把dmp文件可以很好的压缩。
数据库云服务将数据库迁移到云端现今,数据库云服务是越来越流行的解决方案。
许多企业都在考虑将自己的数据库迁移到云端以提升其性能和可用性。
本文将探讨数据库云服务,如何将数据库迁移到云端以及如何选择最适合自己企业的云服务提供商。
什么是数据库云服务?数据库云服务是将数据库托管到云平台上的解决方案。
此解决方案可以让企业将自己的数据库放置在云端,由云服务提供商进行管理。
这包括负责数据备份、高可用性、扩展性和性能等一系列问题。
通过数据库云服务,企业可以摆脱数据库管理方面的繁琐工作,并且可以将其重点关注于业务层面。
为什么要将数据库迁移到云端?数据库云服务可以提供许多好处,如:- 数据库的高可用性:云服务提供商通常会为其客户提供高可用性解决方案,且大多数服务商都拥有多个数据中心,这可以减少服务器宕机的可能性,并确保数据的可用性和可靠性。
- 数据库的可扩展性:在传统基础设施下,企业需要投入大量时间和人力以构建和管理自己的数据库环境。
然而,当企业选择将其数据库放置在云端后,就可以利用强大的云服务平台来管理数据和基础设施,实现更好的可扩展性和更快的应用程序开发速度。
- 数据库的灵活性与弹性:通过云服务,企业可以在需要时轻松调整资源和工作负载,无需购买和部署前提下即可获得更灵活的扩展能力。
如何将数据库迁移到云端?将数据库迁移到云端需要一些准备工作。
企业需要评估自己的业务需求、数据量大小、数据类型以及系统可用性等因素。
以下是一些基本步骤:- 选择云服务提供商:在选择云服务提供商时,需要考虑诸如服务可用性、价格、隐私保护、数据备份和恢复等因素。
- 选择合适的数据库类型和架构: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数据库类型和架构。
常见的云数据库类型包括关系型数据库、非关系型数据库,以及其他架构类型。
- 数据库迁移:迁移工作的规模和复杂性有多种不同的解决方案。
企业可以采用手动迁移,或寻求云数据库提供商提供的专业迁移服务来协助。
如何选择最适合企业的云服务提供商?在选择适合自己企业的云服务提供商时,企业需要考虑多种要素:- 服务质量和性能 : 这包括网络性能、安全性和维护服务的质量,以及提供的数据库的查询性能。
通过数据库备份将本地数据库环境整体复制到云端.将本地数据库迁移到云端有多种方法,如在Oracle Database 12中可以将某一个容器数据库方便、轻松的搬到云端(通过SQL Develop图形化、向导式迁移,实现一键式迁移);将本地数据库的备份在云端进行恢复,等等。
有时我们需要将本地数据库的环境完整迁移到云端,如应用整体环境的云端化,在云端建立一个Standby数据库等。
今天要介绍的主题就是将本地数据库的环境完整迁移到云端。
RMAN是Oracle数据库提供的功能强大的备份、恢复及管理的功能组件。
我们将借助RMAN的Database Duplication功能来实现。
RMAN提供2种类型的数据库复制:●Backup-based duplication基于RMAN备份或拷贝进行数据库复制。
●Active database duplication通过网络从活动的源数据库COPY到复制数据库,可以同时结合使用备份集(backup sets)或文件拷贝(image copy)。
Backup-based duplication又分为3种情形,●连接到源数据库,但不连接到恢复目录(Backup-Based Duplication with a TargetConnection)●不连接到源数据库,但连接到恢复目录(Backup-Based Duplication Without a TargetConnection)●不连接到源数据库和恢复目录(Backup-Based Duplication Without a TargetDatabase and Recovery Catalog Connection)我们要介绍和演示的就是Backup-based duplication的第3种情形:不连接到源数据库和恢复目录(Backup-Based Duplication Without a Target Database and Recovery Catalog Connection)。
为了节省些时间,下面的Backup-based duplication操作都是基于本地网络环境。
数据库环境说明:●操作系统:Oracle Linux 7.1●数据库:Oracle Database 12.1.2.0源数据库(target db):SID_NAME =ORCL要复制到的数据库(auxiliary db):SID_NAME =ORCL_DUP操作步骤包括如下5步:●源数据库的必要配置●源数据库上通过RMAN进行备份●准备要复制到的数据库(auxiliary db)●启动rman复制数据库●验证数据库复制结果1.源数据库的配置需要配置源数据库自动备份控制文件和spfile,在复制时要用到备份的spfile读取数据库的配置参数。
rman target sys/Wj#112233@//192.168.56.101/ORCL catalog C##rman/Wj#112233@//192.168.56.101/ORCLconfigure controlfile autobackup on;2.源数据库上通过RMAN进行备份rman target sys/Wj#112233@//192.168.56.101/ORCL catalog C##rman/Wj#112233@//192.168.56.101/ORCLbackup database force plus archivelog;(加上force参数,可以备份只读表空间等,备份的信息更全面。
加上plus archivelog参数,可以备份archivelog,复制时选择将archivelog中的数据也应用到要复制到的数据库中。
)3.准备要复制到的数据库(auxiliary db)源数据库(target db):SID_NAME =ORCL要复制到的数据库(auxiliary db):SID_NAME =ORCL_DUP3.1修改监听文件本次操作是在同一操作系统环境中进行的,target db与auxiliary db用同一监听。
修改监听文件,静态注册监听vi /u01/app/oracle/product/12.1.0/dbhome_2/network/admin/listener.ora 原来内容为:在前面增加内容:重新启动监听,lsnrctl start3.2修改tnsnames.ora文件vi /u01/app/oracle/product/12.1.0/dbhome_2/network/admin/tnsnames.ora增加后的内容为:3.3为auxiliary数据库创建参数文件参数文件名称:initORCL_DUP.oraLinux上建立目录:mkdir -p /u04/app/oracle/product/12.1.0/dbhome_2/dbsmkdir -p /u04/app/oracle/oradata/ORCL_DUP/pdborclmkdir -p /u04/app/oracle/oradata/ORCL_DUP/pdb8mkdir -p /u04/app/oracle/oradata/ORCL_DUP/pdb3mkdir -p /u04/app/oracle/oradata/ORCL_DUP/pdb2mkdir -p /u04/app/oracle/oradata/ORCL_DUP/pdb1mkdir -p /u04/app/oracle/oradata/ORCL_DUP/rootmkdir -p /u04/app/oracle/oradata/ORCL_DUP/rootmkdir -p /u04/app/oracle/oradata/ORCL_DUP/pdbseedmkdir -p /u04/app/oracle/oradata/ORCL_DUP/catadbvi /u04/app/oracle/product/12.1.0/dbhome_2/dbs/initORCL_DUP.ora 内容如下:3.4创建口令文件直接copy原口令文件cp /u01/app/oracle/product/12.1.0/dbhome_2/dbs/orapwORCL/u01/app/oracle/product/12.1.0/dbhome_2/dbs/orapwORCL_DUP3.5启动auxiliary 数据库export ORACLE_SID=ORCL_DUPsqlplus / as sysdba4.启动rman复制数据库export ORACLE_SID=ORCL_DUP运行rman,rmanRMAN>connect auxiliary sys/Wj#112233RMAN> duplicate database to ORCL_DUP backup location '/u02/oracle/arch' SPFILEset control_files='/u04/app/oracle/oradata/ORCL_DUP/control01.ctl'set db_file_name_convert='/u01/app/oracle/oradata/orcl','/u04/app/oracle/oradata/ORCL_DUP' ,'/u02/app/oracle/oradata/orcl/pdbseed','/u04/app/oracle/oradata/ORCL_DUP/pdbseed','/u02/app/oracle/oradata/orcl/pdborcl','/u04/app/oracle/oradata/ORCL_DUP/pdborcl','/u02/app/oracle/oradata/orcl/catadb','/u04/app/oracle/oradata/ORCL_DUP/catadb','/u02/app/oracle/oradata/orcl/pdb1','/u04/app/oracle/oradata/ORCL_DUP/pdb1','/u02/app/oracle/oradata/orcl/cdb_tbs_01.dbf','/u04/app/oracle/oradata/ORCL_DUP/cdb_tbs_01.dbf','/u02/app/oracle/oradata/orcl/pdb1/cdb_user01.dbf','/u04/app/oracle/oradata/orcl/pdb1/cdb_ user01.dbf','/u02/app/oracle/oradata/orcl/catadb/tbs_rman01.dbf','/u04/app/oracle/oradata/ORCL_DUP/ca tadb/tbs_rman01.dbf','/u02/app/oracle/oradata/orcl/cdb_tbs_01.dbf','/u04/app/oracle/oradata/orcl/cdb_tbs_01.dbf' ,'/u02/app/oracle/oradata/orcl/pdb1/cdb_user01.dbf','/u04/app/oracle/oradata/orcl/pdb1/cdb_ user01.dbf','/u01/app/oracle/oradata/orcl/tb_01.dbf','/u04/app/oracle/oradata/orcl/tb_01.dbf','/u01/app/oracle/oradata/orcl/pdbseed/sysaux01.dbf','/u04/app/oracle/oradata/orcl/pdbseed/s ysaux01.dbf','/u01/app/oracle/oradata/orcl/users01.dbf','/u04/app/oracle/oradata/orcl/users01.dbf','/u01/app/oracle/oradata/orcl/pdbseed/system01.dbf','/u04/app/oracle/oradata/orcl/pdbseed/ system01.dbf','/u01/app/oracle/oradata/orcl/undotbs01.dbf','/u04/app/oracle/oradata/orcl/undotbs01.dbf' ,'/u01/app/oracle/oradata/orcl/sysaux01.dbf','/u04/app/oracle/oradata/orcl/sysaux01.dbf ','/u01/app/oracle/oradata/orcl/system01.dbf','/u04/app/oracle/oradata/orcl/system01.dbf'setlog_file_name_convert='/u01/app/oracle/oradata/orcl','/u04/app/oracle/oradata/ORCL_DUP';复制完成后,新复制的数据库已经自动打开,并可以连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