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晋城市城区基本情况介绍
- 格式:docx
- 大小:306.76 KB
- 文档页数:21
山西省晋城市城区基本情况介绍一、自然地理概况(一)、地理位置山西省晋城市城区是1985年8月实行市管县体制,成立省辖地级市时,由原晋城市(县级)分为城区和泽州县后,新组建而成的县级行政区,位于山西省的东南部,晋城市中部,西靠依侯山,东临丹水河。
地理位置界于东经112°44′40″~112°5′和北纬35°25′38″~35°10′之间,东西宽15.4公里,南北长17.5公里,北宽南窄,构成一个“蘑菇”形,整个城区被泽州县环绕,总面积为144.38平方公里,占整个晋城市土地总面积的1.53%,在晋城市各县(市、区)中土地面积最小,是晋城市人民政府的所在地,以及全市的政治、文化、经济、交通和信息中心。
(二)、地貌条件全区地势南北高,东南低,平均海拔高度图1晋城市城区区划图为800米。
海拔最高点位于北石店镇小车渠村境内的方山主峰,海拔高度为1065米;海拔最低点位于钟家庄办事处东武匠村南白水河的出境处,海拔高度为580米,全区相对高差485米。
呈中低山、丘陵、河谷平川3种地貌类型。
山地、平川和丘陵分别占全区土地总面积的16.5%、52.6%和30.9%。
平川区主要分布在市区和北石店镇,地势较为开阔,土壤肥沃,人口稠密,工矿集中,是全区工农业生产基地。
(三)、气候条件晋城市城区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阳光充足,雨热同季。
多年平均气温为9℃-11.5℃,无霜期为180-120天;多年平均降雨量为400-700毫米,由于受大陆性季风气候的影响,年平均降水量的60%集中在6、7、8三个月;多年平均日照时数为2300-2650小时,光能资源丰富。
(四)、土壤条件由于地貌类型的不同和人为因素的影响,造成土壤类型的地域差异。
全区有2个土类、4个亚类、10个土属,29个土种类型。
其中褐土是城区的主要土壤类型,广泛分布于全区海拔580~1065米的丘陵、低山、中山地区,是本区主要的农业土壤,团粒块状结构明显,并有不同程度的石灰反应。
山西省晋城市自然条件分析报告学院: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班级:地信1201班规划1201班成员:李萱、李俊兴、陈丽雅、林佳亮指导老师:何晓蓉时间:2015/4/201 自然生态环境特征1。
1 地理位置晋城市位于山西省东南部,山东与山西交界处,西与运城、临汾衔接、北与长治交界,东、南与河南省的新乡、济源、焦作接壤,地理坐标为北纬35度12′—35度42′,东经112度31′—113度14′,南北长约58.85公里,东西宽约62.75公里,面积约为9490平方里。
晋城市区位图1.2 地貌环境晋城市地貌以山地丘陵为主。
山地和丘陵面积占总面积87。
1%,其中山地占58.6%,丘陵占28。
5%。
东部、西部和南部,群山连绵,山崇岭峻,北部和中部丘陵起伏,盆地相间。
盆地及山间宽谷占总面积的12。
9%。
晋城市地处晋豫交界的泽州盆地中央,平面轮廓略呈卵形,境内丘陵、平原纵横交错,整个地区的地势呈北高,中、南部低的簸箕状。
其中丘陵面积577.9平方公里,平原面积 116。
7平方公里。
盆地及宽谷平原占总面积的12.9%.境内大部分地区海拔600—700米.最高的中条山舜王坪,海拔2358米,最低处是丹河、沁河下游河谷地,海拔接近300米,抗震设防烈度6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0.05g.基本风压0.45kN/m2。
1。
3 地质环境晋城地层以古生界和新生界地层为主。
东部和西南部在陵川横水、大河口和迈河一带及阳城县羊圈底庙一带零星分布有太古界,阳城县羊圈底庙以南一带分布有元古界。
陵川大河口主要为片麻岩系地层;阳城县羊圈底庙一带以变质岩和片岩为主;陵川县和阳城县一带,由石英砂岩、石英岩状的砂岩、页岩、含海绿隶石石英砂岩夹页岩及含灰岩、泥灰质白云岩组成。
市区东部和南部分布有古生界寒武系,陵川、晋城、阳城和沁水呈弧形带状分布,奥陶系分布较广,石炭系主要分布于陵川、阳城、沁水,二叠系主要分布于沁水拗陷中,从高平、陵川经晋城到阳城、沁水弧形出路。
晋成市情概括行政区划晋城市古称泽州,位于山西省的东南端,东南两面与河南省的林县、辉县、修武、济源、沁阳、博爱诸县接壤,西与临汾、运城地区相交,北与长治市毗邻。
东西宽160公里,南北长100公里,市境总面积9490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147平方公里,人口201万人。
1985年5月设市,辖城区、郊区、高平、阳城、陵川、沁水4县,管辖范围与古泽州一致。
1993年高平撤县设省辖县级市,由晋城市代管。
历史渊源晋城是中国开发最早的地区,也是华夏文化的发祥地之一。
据1986年在陵川县夺火乡塔水河发现古人类头骨化石、动物化石、打制石器、灰烬等考证,早在两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塔水河文化就已存在,1972年在沁水县下川乡发现的旧石器时代晚期的“下川文化遗址”,也证明了中华民族的祖先很早就在这里繁衍生息。
相传女娲、神农氏、九黎部落首领蚩尤及尧、舜、禹等,都曾在这里活动过。
新石器时代,泽州先民又定居在黄河的两条支流——丹河、沁河流域,创造了以郊区高都、沁水县八里坪等遗址为代表的新石器文化。
春秋战国时晋城属晋国版图,自西汉起有了明确的县制建置,隋朝以州领县,置泽州。
唐高祖武德三年始称晋城。
由于晋城位处太行山通往中原的咽喉地带,自古以来就是交通要道和重要的商品集散地,在军事上、经济上都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
在军事上,它地处太行屋脊,扼守晋豫边界,有史以来就被视做中州的重要门户,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
闻名古今的秦赵“长平之战”就发生在晋城市境内。
经济上,它地处我国东部和中部两大经济区结合部位。
东与海运口岸相连,南探苏南大经济带,又近承冀鲁豫,远交陕甘宁,是“承东启西”的一个重要战略支点。
地理资源晋城市境内群山连绵,太行山雄距东部,中条山横卧西南,四周山崇岭峻,峰峦迭嶂。
南面山势蜿蜒而下,伸向中州平原。
整个地形,状若簸箕。
中部丘陵起伏,盛产粮食的高平、泽州、阳城三块盆地镶嵌其间。
沁丹两河从西北向东南畅流出境,归入黄河。
山地占全市总面积的58.6%。
介绍晋城城区的家乡作文三年级嘿,小伙伴们!我要给你们介绍一下我的家乡晋城城区,这个地方可好玩儿了!让我来给你们讲讲吧。
咱们晋城城区的地理位置可好了,它位于山西省的中部,是个山城。
这里的山可高了,有一座叫做“天脊山”的大山,据说是山西省的第二高峰呢!这座山可漂亮了,山上有很多树木和花草,还有很多小动物。
我经常和爸爸妈妈一起去天脊山玩儿,我们会爬山、看风景、野餐,还会在山上捡到很多漂亮的石头和贝壳。
晋城城区的人们都很友好,他们说话可好听了。
有一次,我在街上遇到了一个老奶奶,她问我:“小朋友,你要去哪儿呀?”我说:“我要去公园玩儿。
”老奶奶笑着说:“那你去吧,小心点儿哦!”我觉得晋城城区的人们都很热情,他们总是愿意帮助别人。
晋城城区的美食也很多呢!我最喜欢的就是烤肉串和豆腐脑。
烤肉串的味道可好了,是用羊肉、牛肉、鸡肉等各种肉做的,还有蔬菜和豆腐皮。
豆腐脑的味道也很棒,是用黄豆做的,有时候还会加一些辣椒油和酱油。
每次吃完这些美食,我都觉得好幸福啊!晋城城区的房子也很有特色。
这里的房子都是用红砖砌成的,看起来很古朴。
有些房子上面还会盖一层瓦片,这样就更显得有历史感了。
我家的房子也是这样的,虽然不是很大,但是我很喜欢。
晋城城区的交通也很方便。
这里有公交车、出租车和共享单车,我们可以随时随地出行。
而且,晋城城区的环境也很好,空气质量很高,所以我们可以呼吸到很新鲜的空气。
晋城城区是一个非常美丽、宜居的地方。
我很喜欢这里,也希望你们有机会能来看看这个美丽的家乡。
当然啦,如果你们来了,我一定会带你们去天脊山玩儿,一起爬山、看风景、野餐,还会在山上捡到很多漂亮的石头和贝壳哦!。
晋城百科名片晋城市晋城位于山西省东南部,太焦铁路线上,是山西省下辖的一个地级市。
中国煤炭工业基地。
面积9490平方千米。
人口约200万,以汉族为主。
主要语言为北方方言,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交通以太焦铁路、侯月铁路为骨干,公路四通八达。
中文名称:晋城市外文名称:Jincheng City 别名:古称泽州行政区类别:地级市所属地区:中国山西省下辖地区:城区、泽州县、阳城县、沁水县等政府驻地:城区凤台西街与建设路交叉口电话区号:0356(+86) 邮政区码:048000 地理位置:华北地区南部面积:9490平方公里人口:222.33万人方言:晋城话、阳城话、高平话等气候条件:温带季风气候著名景点:皇城相府、蟒河、王莽岭等火车站:晋城站(客运)、晋城北站车牌代码:晋E 城市精神:崇实守信,开放包容,争先创新目录1城市概况人口结构1主要语言1市树市花1城市名片1城市定位行政区划1历史沿革发展历史1政区设置1四大优势资源之富1交通之便1气候之宜1人文之名城市建设1经济建设经济指标1移动通信1地方特产1文化遗产上党梆子1晋城剪纸:1晋城动画影视1晋城民间美术1围棋1上党二簧1旅游资源皇城相府1文化巨族风味小吃历史名人陈廷敬郝天挺赵树理孔祥祯阎捷三徐春阳李元喜李买富王文理卫殿斌王继堂申勇友好城市展开编辑本段城市概况晋城市位于山西省东南部,东枕太行,南临中原,西望黄河,北通幽燕,区位适中,交通便捷,是山西通往中原的重要门户。
晋城市晋城市下辖城区、泽州、高平市、阳城、陵川和沁水六县(市、区),总面积9490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的6%。
总耕地面积为283.38万亩,人均耕地1.42亩。
人口结构2007年末全市常住人口222.33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96.09万人,占总人口的43.33%)全市民族以汉族为主,占全市总人口99.18%(2000年人口普查数据),其余以回族为主,城区、阳城(润城)分布较多。
主要语言晋城人的主要语言为北方方言,但是有差异,晋城各地方言差异亦颇大,比如陵川人说话,晋城其他地方人不一定听的懂,沁水西的语言也比较难懂,阳城西的方言也是很有个性,外人也不能细懂。
晋城市城区与高平市经济发展比较情况报告书学院:专业:班级:姓名:学号:晋城市包括城区、泽州县、高平市、阳城县、陵川县和沁水县六县(市、区),总面积9490平方公里,人口228万人。
我的家乡位于城区,本文就城区和高平市进行比较。
一.城市简介(一)城区晋城市城区位于山西省东南部。
总面积149.6平方公里。
为晋城市经济、政治、文化中心地域。
晋城市城区区位优越,交通便捷;矿产资源十分丰富,尤以煤与石灰岩为著;城区手工业历史悠久,名冠全市;城区组建后,随着市区的扩大,人流物流的增多,城区的商贸服务业蓬勃发展;晋城市城区城乡兼半,优势互补,城乡一体化建设在不断推进;在着力建设市区的同时,以小康建设为龙头,大力推进乡村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农村城镇化建设的工作也在大步前进。
(二)高平市高平市位于山西省东南部,太行山西南边缘,1993年撤县设市,是晋城市唯一的县级市。
全市总面积946平方公里,辖9镇4乡3个街道办事处、461个行政村和居委会,总人口48万人。
经济发展的主攻方向是:集中精力、财力、物力,认真搞好六大基地建设。
即清洁能源基地、化肥化工基地、冶炼铸造基地、轻工食品基地、优质生猪基地、旅游文物基地。
围绕上述目标任务,经济工作的重点是“六个倾斜”:向“三农”倾斜;向重大调产项目倾斜;向城市建设倾斜;向教科文卫特别是教育倾斜;向社会弱势群体倾斜;向生态环境倾斜。
二.数据分析过程:1.2006年至2011年期间城区与高平市的经济指数状况比较:(表1~表6)图1 2006年经济指数状况比较县级单位城区高平市项目绝对数排位为年度计划(%)排位比去年同期增减(%)排位绝对数排位为年度计划(%)排位比去年同期增减(%)排位地区生产总值单位(亿元)18.484 72.19 4 13 253.351 77.88 1 16.8 1财政总收入(万元)3.24 5106.23232.82110.791108.991 29.17 2固定资产投资(万元)7.28 2137.361 26 3 6.94 3 30.18 6-63.576农民人均现金收入(元)3623 1 ————8.79 5 2905 4 ————13.3 1第二产业工业增加值(万元)1.34 6 83.75 4 0.22 626.481166.861 30.43 3第三产业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万元)23.561 93.5 318.311 9.92 93.53 2 17.63 2图2 2007年经济指数状况比较县级单位城区高平市项目绝对数排位比去年同期增减(%)排位绝对数排位比去年同期增减(%)排位地区生产总值单位(亿元)77.8 4 14.5 5 93 2 21.8 1 财政总收入(万元)40142 5 19.4 3 151688 1 33.2 1 固定资产投资(万元)372537 3 8.4 5 362741 4 55.1 2 农民人均现金收入(元)5074 1 8.7 6 4688 3 16.1 1 一般预算收入(万元)20591 5 20.8 2 50864 1 -12.1 6一般预算支出(万元)38630 6 37.6 2 75486 2 27.4 3第二产业工业增加值(万元)57728 5 34 1 347092 2 16.3 3第三产业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万元)506477 1 20.7 4 176042 2 38 1图3 2008年经济指数状况比较县级单位城区高平市项目绝对数排位比去年同期增减(%)排位绝对数排位比去年同期增减(%)排位地区生产总值单位(亿元)100.3 4 10.5 3 120.3 1 12.8 2 财政总收入(万元)50312 5 24.3 4 215888 1 29.1 2 固定资产投资(万元)597013 2 118.2 1 463444 3 27.8 2 农民人均现金收入(元)5506 2 8.5 5 5184 3 10.6 3 农民人均消费支出(元)3448 4 16.4 3 3722 1 43.4 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14146 1 ——12556 3 ——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元)9223 1 ——7359 4 ——一般预算收入(万元)27636 5 32 2 58624 2 24.8 5 一般预算支出(万元)45318 6 16 5 100688 1 33.4 2 第一产业肉类总产量(吨)1097 6 20.3 6 46238 1 35.5 4第二产业工业增加值(万元)52887 5 -13 7 563207 2 20.4 3 工业企业实现利税(万元)14113 6 -28.6 6 292607 1 133.1 2工业亏损企业亏损额(万元)2745 5 152.7 5 1187 3 -73.2 1第三产业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万元)798340 1 23 4 224903 2 30.4 1房地产开发投资(万元)74356 1 94.6 3 4070 5 69.6 4图4 2009年经济指数状况比较县级单位城区高平市项目绝对数排位比去年同期增减(%)排位绝对数排位比去年同期增减(%)排位地区生产总值单位(亿元)124.8 3 8.3 2 137.4 1 5.8 5 财政总收入(万元)56779 5 12.9 5 288000 1 30.4 2 固定资产投资(万元)905246 1 51.6 2 538326 3 16.2 4 农民人均现金收入(元)5968 1 8.4 3 5629 3 8.6 2 农民人均消费支出(元)4681 1 35.8 1 3826 3 2.8 6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15161 1 7.2 5 14086 3 12.2 2 城镇居民人均消费9470 1 2.7 6 9057 2 23.1 2支出(元)一般预算收入(万元)32510 5 17.6 5 73457 2 25.3 3 一般预算支出(万元)56787 6 24.1 6 127688 1 26.8 4 第一产业农业总产值(万元)18536 6 6.7 1 139764 1 5.8 2第二产业工业增加值(万元)112541 5 -2.1 7 609522 2 2.4 5 工业企业实现利税(万元)33964 5 -46.3 6 202926 2 -31.7 5工业亏损企业亏损额(万元)7768 4 114.7 3 31707 7 1965.5 6第三产业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万元)955402 1 19.7 4 284846 2 26.7 1房地产开发投资(万元)159566 1 114.6 3 22188 4 445.2 1图5 2010年经济指数状况比较县级单位城区高平市项目绝对数排位比去年同期增减(%)排位绝对数排位比去年同期增减(%)排位地区生产总值单位(亿元)149.2 3 13.3 5 163.1 115.8 1财政总收入(万元)64317 5 13.3 4 314288 1 9.1 7 固定资产投资(万元)1113595 1 23 5 663776 3 23.3 2 农民人均现金收入(元)6655 1 11.5 4 6340 3 12.6 2 农民人均消费支出(元)4407 1 -5.9 6 4239 2 10.8 1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17353 1 14.5 1 15853 3 12.5 3 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元)10586 2 11.8 3 11959 1 32 1 一般预算收入(万36208 5 16.6 75485 1 4元) 2 11.2一般预算支出(万元)67404 6 18.7 3 143688 1 12.5 6第一产业农业总产值(万元)21831 6 5.8 6 156913 1 10.1 4 羊生产情况(万只)0.5 6 0.5 6 1 5 1.3 5 禽生产情况(万只)17.8 6 22.9 5 68.9 2 59 2 猪生产情况(万只)0.961.4 6 24.8 1 62.9 1第二产业工业增加值(万元)161561 5 32.4 3 884950 1 22.7 6 工业企业实现利税(万元)30931 5 57.6 5 288170 2 44.8 6工业亏损企业亏损额(万元)6315 4 -21 3 44259 7 38.9 7第三产业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万元)999017 1 17.3 6 298914 2 19.7 3房地产开发投资(万元)215456 1 35 2 20049 4 -9.6 5图6 2011年经济指数状况比较县级单位城区高平市项目绝对数排位比去年同期增减(%)排位绝对数排位比去年同期增减(%)排位地区生产总值单位(亿元)126.5 3 15 3 157.4 1 161财政总收入(万元)79699 5 34.4 3 338435 1 19.5 5 固定资产投资(万元)981743 1 52.9 3 708365 3 50.8 4 农民人均现金收入(元)49845 5 37.7 2 92782 2 22.9 6 农民人均消费支出(元)64077 5 26.7 7 140243 1 32.1 6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14472 1 14.9 6 12728 3 15.2 4 城镇居民人均消费9149 3 13.4 4 9727 1 9.3 5支出(元)一般预算收入(万元)49845 5 37.7 2 92782 2 22.9 6 一般预算支出(万元)64077 5 26.7 7 140243 1 32.1 6第一产业农业总产值(万元)18935 6 5.3 4 148102 2 6 3 羊生产情况(万只)1 6 0.5 6 3.1 5 1.5 5 禽生产情况(万只)20 6 7.8 6 90.4 3 39.1 3 猪生产情况(万只)1 6 0.8 6 35.3 1 50.1 1第二产业工业增加值(万元)199692 6 21 4 1088818 1 19.5 5 工业企业实现利税(万元)31352 6 23.8 5 462123 1 84.7 2工业亏损企业亏损额(万元)14191 3 90.6 5 37074 7 -8.2 2第三产业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万元)809698 1 18.6 1 242887 2 14.1 6房地产开发投资(万元)220098 1 15.8 1 16736 3 -12.1 42.下图为2006年至2011年城区和高平市的地区生产总值变化状况:3.下表为2009年至2011年农业、工业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状况:县级单位年份农业总产值(万元)工业增加值(万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万元)总计农业总产值所占比例(%)工业增加值所占比例(%)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所占比例(%)城区2009 18536 112541 955402 1086479 0.02 0.10 0.88 2010 21831 161561 999017 1182409 0.02 0.14 0.84 2011 18935 199692 809698 1028325 0.02 0.19 0.79高平2009 139764 609522 284846 1034132 0.14 0.59 0.28 2010 156913 884950 298914 1340777 0.12 0.66 0.22 2011 148102 1088818 242887 1479807 0.10 0.74 0.16三.得出结论:由以上表格和折线图分析可以得出:在2006年时,城区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的生产总值和增长速度都要逊于高平市,但其第三产业的生产总值和增长速度要高于高平市。
晋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概况晋城市位于山西省中南部,是山西省重要的制造业和煤炭生产基地。
随着开放的进程,晋城市的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一、经济发展晋城市的经济以工业为主导,特别是以煤炭、化工、机械制造和食品加工为主要产业。
煤炭是晋城市的支柱产业,存在丰富的煤矿资源。
晋城市煤炭产量占全省总量的三分之一左右。
晋城市具有先进的煤炭加工技术,煤矸石综合利用率居全国前列。
化工产业也是晋城市的重要产业,涉及到石油化工、化肥、塑料、纺织等领域。
晋城市的食品加工业也比较发达,主要涉及到粮食、肉制品和饮料等领域。
此外,晋城市还有一些机械制造企业,主要生产建筑机械和农业机械。
晋城市的经济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
2000年以来,晋城市的GDP年均增速保持在10%以上,居省内城市前列。
2024年,晋城市的地区生产总值达到3636亿元,主要经济指标稳步增长。
城市工业总产值稳步上升,农业产业结构逐步优化。
工业增加值从2000年的43亿元增长到2024年的284亿元。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也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农民收入稳步增长。
二、社会发展晋城市的社会事业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
教育是晋城市的重点发展领域之一,教育设施得到了大力改善,双语教育和职业教育得到了推广,高等教育机构也取得了显著的发展。
医疗卫生事业也取得了长足进步,医疗机构和医疗设备得到了改善,医疗服务质量不断提高。
文化事业也受到了重视,晋城市举办了一系列的文化活动和艺术展览,文化事业的发展得到了提升。
三、城市建设晋城市的城市建设取得了明显的进展。
城市规模扩大,城市基础设施得到了大力改善。
交通网络不断完善,高速公路、铁路和航空交通设施得到了改善,方便了人们出行。
城市环境和生态环境得到了改善,水质和空气质量得到了提升。
城市规划也得到了更新,新的商业区和居住区建设起来。
同时,晋城市注重保护文化遗产,历史文化街区得到了修缮和保护,旅游业也逐渐发展起来。
四、民生改善晋城市加强了对民生的保障和改善。
山西晋城市城区行政区划城区是山西晋城市市辖区,位于山西省东南部,居晋城盆地南部,晋豫之交,是晋城市委、市政府所在地,是晋城市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
城区东枕太行,南临中原,西望黄河,北通幽燕,全区白水河、北石店河流经南北,丹河与沁河萦绕其左右。
城区是晋城市的历朝历代州府郡军驻地,清代泽州府府治(泽州府城)即在城区境内,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史称“河东屏翰、冀南雄镇”。
城区总面积149.6平方公里,四周与原晋城市郊区接壤,全区下辖7个街道,1个镇,1个经济技术开发区,共88个社区,67个行政村。
区内四季分明,气候宜人,温和适中。
2010年城区人口近50万人。
城区是为中原经济区、山西省新型能源工业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
城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有泽州鼓书、泽州四弦书、上党梆子等。
行政单位下辖社区、行政村东街街道建设路社区康乐社区东关社区泽北路社区观巷社区凤台社区凤翔社区凤苑社区南环街社区东岭巷社区南大街社区 -西街街道前进路社区西大街社区北大街社区前书院社区景德桥社区泰森社区小西关社区上元社社区五龙河西社区苗孟庄社区晋钢社区太印社区泰康社区天府社区泰安社区后圪塔社区龙泉社区秀水苑社区南街街道西巷社区黄华街社区凤阳社区驿后社区万苑社区金华社区凤西社区泰昌社区 - - - -北街街道东大街社区古书院社区下东关社区东后河社区中后河社区太平仙社区古书院矿社区西后河社区 - - - -矿区街道凤凰山矿社区王台铺矿社区机电总厂社区煤矸石电厂社区晋煤集团机关社区宏圣社区金融街社区 - - - - -钟家庄街道晓庄社区西谢匠社区望川楼社区花园头社区上辇社区下辇社区钟家庄社区白水社区时家岭社区凤鸣社区凤庆社区泽州东街社区回军社区连川社区河东社区文峰社区圪塔社区中原街社区汇仟社区东上庄村陈岭村山门村苇匠村西武匠村东武匠村洞头村寺底村西田石村小白水村 -西上庄街道北岩矿社区金凤社区市水泥厂社区西马匠社区西上庄村道头村东掩村西掩村夏匠村南掩村山西底村五门村坡底村南畔村核桃窳村西吕匠村小后河村冯匠村北岩村苗匠村郜匠村岗头村窑坡村庞疙塔村叶家河村吴家沟村张岭村郭山村牛山村焦山村北闫庄村玉苑村屋厦村 - - -北石店镇北石店村王台铺村东王台村朝天宫村西王台村徐家岭村司徒村南石店村刘家川村临泽村丰安村太平村东上村大车渠村小车渠村窑头村鸿春村孙村七岭店村河东村前村大张村小张村 -晋城经济技术开发区郝匠社区东吕匠社区二圣头社区东谢匠社区侯匠社区金匠社区东田石社区南田石社区茶元社区耿窑社区下庄社区东阳社区青杨掌社区苇元社区 - - - -。
介绍晋城市城区作文
《魅力晋城城区》
嘿,今天我要给你讲讲咱山西省晋城市的城区。
这可是个好地方呀!
城区里有很多特别有意思的地方呢。
就说那司徒小镇吧,这个地方可太热闹了。
那次我去司徒小镇玩,一进去就被那古色古香的氛围给吸引住了。
街道两旁都是各式各样的店铺,有卖传统小吃的,那香味儿直往鼻子里钻呀。
我顺着街道往前走,看到有人在表演打铁花,那场面简直震撼极了!铁花在空中绽放,像烟花一样绚烂,滚烫的铁水在艺人的挥舞下变成了美丽的图案,周围的观众都发出阵阵惊叹声。
我站在那里,眼睛都舍不得眨一下,生怕错过任何一个精彩瞬间。
看着看着,我都感觉自己仿佛穿越回了古代。
还有那吴王山,也是个很棒的地方。
有一回我和朋友们去爬山,沿着山路往上走,一路上绿树成荫,鸟儿在枝头欢唱。
我们一边走一边聊天,时不时还会停下来看看路边的野花和昆虫。
到了山顶,俯瞰着整个城区的美景,那感觉真是太棒了。
远处的高楼大厦和近处的绿树青山相互映衬,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
我们在山顶上待了好久,享受着那份宁静和美好。
城区的人们也特别热情。
走在路上,如果你迷路了或者有什么问题,随便找个人问问,他们都会很热心地给你解答和帮助。
这里的生活节奏不紧不慢,让人感觉很舒服。
每天早晨,去街边的小店吃上一碗热气腾腾的肉丸方便面,一天都精神满满。
总之,晋城城区就是这样一个充满魅力的地方,有好吃的,好玩的,还有热情的人们。
这里就是我的家,我深深地爱着这个地方,也欢迎你来感受它的独特魅力呀!
这就是我眼中的晋城城区,是不是很有意思呢?下次有机会,一定要来好好体验体验哦!。
晋城简介晋城古称泽州、凤城,它位于山西省东南部,东枕太行,南临河南,西望黄河,北通幽燕,区位适中,交通便捷,是山西通往中原的重要门户。
自古以来,这里物华天宝, 人杰地灵,矿产资源丰富,有"煤铁之乡"之美称。
它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它还是国家级园林城市,也是全国文明城市先进市。
[古代文明]这块神奇的土地上流传着无数动人神话传说。
这里是精卫的家乡,愚公故里,女娲补天处,神农躬耕地,孔子回车处。
晋城雄踞太行之巅,位处三晋东南,俯瞰中原大地,是华夏文化的发祥地之一。
代表旧石器文化的沁水“下川文化遗址”、陵川“塔水河文化遗址”,证明2万多年前就有人类在这一代活动。
距今4000年——10000年前,泽州古代先民已定居丹河、沁河流域,创造了以高都、八里坪文化遗址为代表的新石器文化。
神话传说中的愚公移山、精卫填海就发生在晋城境内。
传说中华人文始祖女娲氏炼石补天遗址和栖息地——蜗皇窟,也在泽州县水东乡丹河北岸浮山北谷。
中华第一大帝神农氏采五谷尝百草的羊头山和古墓冢也在高平市境内。
此外还有源远流长的舜帝传说及驰名中外的长平之战古战场……[历史名人]仰历史文明之光,这里曾哺育和造就了一大批历史名人,如战国末期著名政治家外交家蔺相如,唐代著名佛经注疏家高僧慧远,五代后梁画家荆浩,宋代文学家刘羲叟,首创诸宫调的艺术家孔三传,代水利专家贾鲁,元代外交家郝经,明代经济学家王国光,诗书大家张慎言,清代文渊阁大学士、《康熙字典》总编纂陈廷敬,数学家张敦仁,当代著名作家赵树理等,如浩渺宇宙中熠熠发光的星辰,在人类历史长河中留下了自己闪光的轨迹。
为中华民族的繁荣昌盛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资源优势]地下蕴藏着煤、煤层气、锰铁矿、铝土矿、铜、锌、金、银、大理石、水晶石等数十种矿产资源。
其中,煤炭地质储量458.8亿吨,已探明储量271亿吨,占全国无烟煤储量的四分之一多,占山西省的二分之一多。
煤层气探明地质储量402.2亿立方米,可采储量218.4亿立方米,可以建成年产10亿立方米煤层气的生产能力。
精心整理山西省晋城市城区基本情况介绍一、自然地理概况(一)、地理位置山西省晋城市城区是1985年8月实行市管县体制,成立省辖地级市时,由原晋城市(县级)分为城区和泽州县后,新组建而成的县级行政区,位于山西省业生产基地。
(三)、气候条件晋城市城区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阳光充足,雨热同季。
多年平均气温为9℃-11.5℃,无霜期为180-120天;多年平均降雨量为400-700毫米,由于受大陆性季风气候的影响,年平均降水量的60%集中在6、7、8三个月;多年平(六)、矿产资源条件晋城市城区矿产资源较为丰富,主要有煤、铁、石灰石等,煤铁资源储量大分布广。
地下煤田面积约为102.96平方公里,占全区土地面积的68.9%,总储量为12.4亿吨,是上乘的炼铁燃料和化工原料。
(七)、水资源条件晋城市城区辖区境内河流属黄河水系,主要河流有白水河和北石店河。
全区年平均水资源总量3887万立方米,其中地表径流量549万立方米,地下水补给量3338万立方米,人均占有水资源174.93立方米,低于全区平均水平,远不能满足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的需要。
二、社会经济条件2004年全区现辖1个建制镇、6个办事处,84个行政村。
全区总人口为297688王台、凤凰山、古书院煤矿等18条铁路专用线,铁路通车里总程达42.7公里。
便利的交通条件为全区的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三、1996—2004年晋城市城区自然社会经济发展资料统计数据(一)、2004年土地利用现状(2)建设用地晋城市城区城镇村及独立工矿用地面积为59939.6亩,占建设用地面积的91.11%;交通用地面积为5664亩,占建设用地面积的8.61%;水利设施用地面积为181.7亩,占建设用地面积的0.28%。
其中,城镇村及工矿用地和交通用地全区各镇(办)均有分布,水利设施用地则主要分布在北石店镇和西上庄、钟家庄办事处。
图5图5 晋城市城区建设用地结构(2004)在城镇村及工矿用地中,城市建设用地18990.6亩,占城镇村及工矿用地的31.68%;农村居民点用地20320.7亩,占城镇村及工矿用地的33.90%;独立工矿用地20209.3亩,占城镇村及工矿用地的33.72%;特殊用地419亩,占城镇调整减少耕地1417.86亩。
晋城概况亲爱的各位朋友,大家上午好!很高兴在这个风和日丽的早上与各位朋友相会,也很开心能在这旅途中为各位朋友服务。
首先我代表山西太行国际旅行社欢迎大家的到来,同时也感谢大家对我们公司的支持。
接下来,我做下自我介绍,我姓*,我是咱们大家这次行程的全程陪同导游,大家叫我小*就可以了,我的联系方式是************,大家一定要记牢,您在路上如果遇到什么困难,一定要及时向小*提出,小*会竭尽全力为您服务,此次为咱们开车,保驾护航的是坐在我身后的*师傅,一路上*师傅会比较辛苦,希望大家可以支持和配合我们两个的工作,小*也会在合理而可能的情况下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来为大家提供帮助,最后预祝我们此次行程可以圆满结束。
接下来我给大家简单的介绍一下我美丽的家乡晋城,晋城位于山西省东南部,是山西下辖的一个地级市,东枕太行,西望黄河,北通幽燕,处于太行山、中条山、王屋山三山交界处,交通便捷,是山西省通往中原的重要门户。
中国煤炭工业基地,面积9490平方千米,人口约200万,以汉族为主。
主要语言为北方语言,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晋城市辖1个辖区,4个县,代管一个县级市,分别是城区、泽州、阳城县、沁水县、陵川县和高平市。
在2006年通过市民评选,把雪松列为我们的市树,市花呢就是紫薇了。
为晋城的市容市貌又增添了几分色彩。
晋城市可以说是历史悠久,古称泽州,隋开皇初年就在这里设置州府,虽多年来历经变化,但管辖范围大体不变。
建国后,把山西分七个专区,南5县由长治专署管辖,1958年并大县,将晋城、高平、陵川并为晋城县,阳城、沁水并为阳城县;1983年7月,晋城县改为县级晋城市,1985年5月,经国务院审批,撤销晋东南区,成立省辖地级市晋城市,省辖市也始于此,管辖范围与古泽州版图大致一样。
晋城市境内最高峰为位于西北部的五圣山主峰,海拔1322米,最低处为东南部的三部泉,海拔320米。
全境河流以沁河、丹河为最大,其中沁河发源于沁源北部,流经安泽入本境沁水县,在阳城、晋城之间出河南,注入黄河,境内流长130公里,为黄河五大直流之一,丹河发源于本境高平朱玲,长约80公里,经晋城出河南注入沁河为沁河较大支流,本境气候温和属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