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我的母亲第1-2课时
- 格式:doc
- 大小:23.50 KB
- 文档页数:4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课时教学设计
意义的事务上,否则她一定可以成为社会上一个更有
贡献的分子。
1、概括本文叙述的母亲的三件事及表现的母亲的性
格。
2、选文第③段画线文字,主要运用了什么描写方
法?试分析其作用。
3、选文第⑤段提到“她的可爱的性格,她的努力的
精神,她的能干的才具,都埋没在封建社会的一个家
族里,都葬送在没有什么意义的事务上”。
“母亲”
在作者的成长中具有非凡的意义,请结合原文具体内
容谈谈。
4、试着比较本篇与朱德的《回忆我的母亲》不同。
课堂小结课文围绕母亲“勤劳一生”这一叙事线索,以时间为经线,以母亲的优秀品德为纬线,把很多值得永
远回忆的事情编织起来。
文字朴实无华,没有激情澎湃、慷慨激昂的语言,也没有运用什么修辞手法,而是在平静的回忆中,蕴
含着对母亲真挚深沉的爱和怀念。
板书。
6《回忆我的母亲》教案(一)教学目标:1.朗读课文,把握文章主要内容。
2.体会文中真挚的感情和朴素平实的的语言。
3.学习朱德同志母亲的优秀品质,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夹叙夹议、叙议结合的手法对突出文章主题的作用。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朗读课文,积累词语。
2.了解文章的记叙顺序,把握文章主要内容。
3.感受母亲的形象,体会作者的感情。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板书课题当我们呱呱坠地时,我们享受到的人间第一爱就是母爱。
生活在妈妈苦心为我们营造的绿荫下,我们倍感幸福和温馨。
母爱是人世间最普遍而又最广博的一种爱。
今天让我们一起学习朱德同志的《回忆我的母亲》。
二、检查预习1.作者简介。
朱德(1886—1976),字玉阶,四川仪陇人,是中国伟大的革命战士和无产阶级革命家,是党、国家和军队的卓越领导人之一。
2.文体知识。
回忆录主要是记叙文体裁,它把作者对被回忆者的几件能刻画人物性格、表达一个主题的材料组织起来,又加以适当的抒情和评论。
3.给加点的字注音。
佃.农(diàn) 祖籍.(jí) 勉强.(qiǎn g)迁徙.(xǐ) 慰勉..(wèi miǎn) 溺.死(nì)衙.门(yá) 私塾.(shú) 调.料(tiáo)血溅.(jiàn) 瞒着(mán)4.记住重点词语的含义。
不辍劳作:不停地劳动(耕作)。
任劳任怨:做事不辞劳苦,不怕别人埋怨。
宽厚仁慈:(待人)宽容厚道,仁爱慈善。
为富不仁:靠不正当手段发财致富的人没有好心肠。
节衣缩食:省吃省穿,泛指节俭。
三、学习课文1.母亲一生值得叙述的事情很多,快速阅读全文,认真想一想:这篇课文记叙了母亲的哪些事情?这些事情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安排的?表现了母亲什么样的品质?(1)学生读书、思考,完成表格。
时间母亲所做(或经历)的事情母亲的个性品质作者小时候(能记忆时起)1885~1900年前后1905年1908年1919年大革命时期(1924-1927年)抗战以后1944年(2)提问明确。
《回忆我的母亲》教案〖教学目标〗1.默读课文,概括文章主要事件,梳理文章结构,感受母亲平凡而伟大的品格。
2.细读文章,圈点勾画关键词句,品析文章质朴无华而又饱含深情的语言,体会字里行间蕴含的深情。
3.品读议论和抒情语句,理解其含义,体会其表情达意的作用。
4.理解作者母亲对“我”精神品格形成的重要影响,获得精神启迪。
〖教学重点〗1.概括文章主要事件,梳理文章结构,感受母亲平凡而伟大的品格。
2.品析文章质朴无华而又饱含深情的语言,体会字里行间蕴含的深情。
3.品读议论和抒情语句,理解其含义,体会其表情达意的作用。
〖教学难点〗品读议论和抒情语句,理解其含义,体会其表情达意的作用。
〖教学时间〗2课时第二课时一、复习检查 1.提写生字词佃农 祖籍 马鞍 家境 溺死 惨痛 无可奈何 煮饭 养蚕 纺棉 劳碌 私塾 榨油 豌豆红薯 菜籽 调料 任劳任怨 和蔼 妯娌 和睦 周济 宽厚仁慈 为富不仁 豪绅 衙门 横蛮 节衣缩食 东挪西借 慰勉 聊叙 不辍劳作2.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 庚.子(g ēng). 勉强.(qi ǎng) 私塾.(shú) 和睦.(mù) B.调.料(tiáo) 哭泣.(qì) 不辍.(zhuì) 和蔼.(ǎi) C.佃.农(tián) 溺.死(nì) 差.役(ch āi) 慰.勉(wèi) D.妯.娌(zhóu) 衙.门(yá) 支撑.(ch ēng) 横.蛮(héng) 答案:A (B.zhu ì应为chu ò C.ti án 应为di àn D.h éng 应为h èng ) 3.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⑴我家是di àn n ón ɡ( )。
祖籍广东韶关,客籍人,在“湖广填四川”时迁移四川仪陇县马鞍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