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数学期末复习专题讲义(知识归纳+典例讲解+同步测试)-加与减(含详解)
- 格式:doc
- 大小:98.50 KB
- 文档页数:14
三年级数学上册《加与减》知识点北师
大版
小学课堂上学习的数学知识点大家要及时进行复习回顾,这样才能加深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从而在数学学习中做到温故知新,下面xx为大家带来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加与减》知识点,希望有助于大家掌握数学知识点。
数量关系式记忆:
①桃子的总数量-筐里桃的数量=篮子里桃的数量
篮子里桃的数量÷篮子的个数=每个篮子里桃子的个数
②鸭的数量×鸡是鸭的倍数=鸡的只数
鸡的数量+鸭的数量=一共的数量或鸡的数量-鸭的数量=多的数量
③大汽车的数量+小汽车比大汽车多的数量=小汽车的数量
小汽车的数量+大汽车的数量=一共的数量
④甲的邮票数—乙比甲少的邮票数=乙的邮票数
甲的邮票数+乙的邮票数=一共的邮票数
⑤上衣的价格—裤子比上衣便宜的价格=裤子的价格
上衣的价格+裤子的价格=一套衣服的价格
⑥上午借书的本数+下午比上午多借的本数=下午借的本数
上午借的本数+下午借的本数=一天一共借的本数
xx为大家带来了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加与减》知识点,希望大家能够在学习完数学知识点后及时的进行复习总结,这样才能提高对数学知识点的记忆效率。
(2023年秋季班北师大版三上)知识拓展考点培优讲练知识点01:捐书活动-连加运算三个数相加的计算方法:三个数相加,把前两个数相加,再用所得之和与第三个数相加。
直接列一个竖式进行计算。
知识点02:运白菜-连减运算1.三位数连减的计算方法:竖式计算时相同的数位对齐,从个位减起,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要向前一位借1当10合起来再减,减完的结果写到相应的数位上。
2.减法的性质: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等于一个数减去这两个数的和。
知识点03:节余多少钱-加减混合运算加减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1.没有小括号的,按照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2.有小括号的,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小括号外面的。
知识点04:里程表(一)-起点为0和非0的里程问题1.起点为0的里程问题的计算方法:(1)分析数量关系的方法:借助行驶路线图或线段图理解数量关系,线段图要更灵活、直观。
(2)解决起点为0的里程问题的方法:用总的路程减去部分路程等于另一部分路程。
2.起点非0的里程问题的解题方法:当天的里程表读数-前一天里程表读数=当天行驶的里程数。
易错01:两、三位数的连加运算1.列竖式计算时,一定要把相同数位对齐。
2.列竖式计算连加时,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几十,一定要向前一位进几。
易错02:两、三位数的连减运算1.列竖式计算连续退位减法时,从哪一位借1,在哪一位的上面点一个小点,避免计算时忘记减去。
2.列综合算式时,若要改变运算顺序,就要加小括号。
易错03:两、三位数的加减混合运算及里程表1.列综合算式时,若要改变运算顺序,就要加小括号。
2.在计算两地的路程时,最好画出线路图,明白一地到另一地的路程表示的是哪一段。
3.要想判断一个数量关系式表示哪两个城市之间的路程,首先看数量关系式中的两个数分别指的是什么,要是指的是同一个城市到两个不同的城市的路程,那么两个数的差就是这两个不同城市之间的路程。
4.利用里程表求每天所行驶的里程数,用当天停车时的里程数减去当天开车时的里程数即可。
第三单元加与减(讲义)三年级数学上册专项训练(知识梳理+典例精讲+专项训练)1. 三位数连加的估算。
可以把每个加数估成与它最接近的整百数或几百几十数进行计算。
2. 三位数连加的计算方法。
可以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用所得的和与第三个数相加;也可以把三个数直接列一个竖式计算,从个位加起,哪一位上满十就向前一位进1。
3. 三位数连减的计算方法。
通常是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计算,也就是先把前两个数相减,得到的结果再减第三个数;也可以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用第一个数去减这两个数的和。
4. 三位数连减的验算方法。
可以用差和两个减数相加,看结果是否等于被减数。
5. 三位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没有小括号的,都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依次计算;有小括号的,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小括号外面的。
6. 里程表。
解决根据里程表提出的问题,一般先把里程表转化成线段图来观察,再列式计算。
(1)求起点为0的两站(或两个点)里程的实际问题:用较长的里程减去较短的里程。
(2)求起点非0的有关里程的实际问题:当天行驶的路程=当天里程表上的读数-前一天里程表上的读数。
【典例一】为三个年级的学生注射疫苗,至少要准备多少个一次性注射器?一年级184人二年级175人三年级192人【分析】三个年级的学生人数相加即可解答。
【详解】184+175+192=359+192=551(个)答:至少要准备551个一次性注射器。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整数加法计算方法的掌握。
【典例二】微信提现收费规则:每位新用户注册享有1000元免费提现制度,妈妈第一次提现了635元,第二次提现了165元,还剩多少元免费提现额度?【分析】用1000减去第一次提现的金额再减去第二次提现的金额即可解答。
【详解】1000-635-165=1000-(635+165)=1000-800=200(元)答:还剩200元免费提现额度。
【点评】本题考查了整数加、减法计算及应用。
【典例三】妙想家的电表读数如下。
2019-2020学年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期末复习专题讲义混合运算【知识点归纳】整数四则混合运算1.加、减、乘、除四种运算统称四则运算.加法的意义:把两个(或几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叫做加法.减法的意义:已知两个加数的和与其中的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叫做减法.减法中,已知的两个加数的和叫做被减数,其中一个加数叫做减数,求出的另一个加数叫差.乘法的意义:一个数乘以整数,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或是求这个数的几倍是多少.除法的意义: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叫做除法.在除法中,已知的两个因数的积叫做被除数,其中一个因数叫做除数,求出的另一个因数叫商.四则运算分为二级,加减法叫做第一级运算,乘除法叫做第二级运算.2.方法点拨:运算的顺序:在一个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含有同一级运算,要从左往右依次计算;如果含有两级运算,要先算第二级运算,再算第一级运算.在有括号的算式里,要先算括号里的,再算括号外的.【典例分析】例1:72-4×6÷3如果要先算减法,再算乘法,最后算除法,应选择()A、72-4×6÷3B、(72-4)×6÷3C、(72-4×6)÷3分析:72-4×6÷3的计算顺序是先算乘法,再算除法,最后算减法,要把减法提到第一步,需要只给减法加上小括号.解:72-4×6÷3如果要先算减法,再算乘法,最后算除法,应为:(72-4)×6÷3;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小括号改变运算顺序的作用,看清楚运算顺序,是把哪一种运算提前计算,在由此求解.例2:由56÷7=8,8+62=70,100-70=30组成的综合算式是()A、100-62+56÷7;B、100-(56÷7+62);C、不能组成分析:由于56÷7=8,8+62=70,则将两式合并成一个综合算式为56÷7+62=70,又100-70=30,则根据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将56÷7=8,8+62=70,100-70=30组成的综合算式是:100-(56÷7+62).解:根据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可知,将56÷7=8,8+62=70,100-70=30组成的综合算式是:100-(56÷7+62).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根据分式及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列出综合算式的能力.同步测试一.选择题(共10小题)1.24+16÷8,要先算()A.24+16 B.16÷8 C.24+82.把3×6=18,18+2=20写出一个综合算式是()A.3×6+2 B.3×(6+2)C.(3+2)×63.与280÷(2×4)的结果相等的算式是()A.280÷2×4 B.280÷4×2 C.280÷2÷44.下列算式的结果是600的是()A.80×6+120 B.370+530﹣200C.640+160÷4 D.640+160÷45.250先减去70,再加上60,结果()A.大于250 B.小于250 C.等于2506.下面四个算式,()应该先算除法.A.(210﹣154)÷7 B.10×8÷4C.210﹣154÷7 D.40÷(4×2)7.把35÷5=7,40﹣7=33合并成一道综合算式是()A.40﹣35÷5 B.35÷5﹣40 C.35÷5﹣78.下题中和27+8×6运算顺序一样的是()A.64÷8×6 B.96﹣80÷8 C.45﹣30+17 D.(53﹣25)×69.不改变计算结果,下面各题中的小括号不能去掉的是()A.(12.45﹣1.96)﹣0.8 B.(56÷7)﹣4C.102÷(52﹣35)10.从2600除以10的商里减去12与15的积,差是多少?正确的列式是()A.10×2600﹣12×15 B.2600÷10﹣12×15C.10÷(2600﹣12×15)二.填空题(共8小题)11.计算45+10×2,应先算法,再算法,结果是.12.在横线上填上“>”“<”或“=”.30﹣15+934(25+7)÷41018+8×23213.在18×3÷6中应该先算法,在45÷(12﹣3)中应该先算法,在42÷7+28中应该先算法.14.计算33+8×4时,应该先算法,再算法,结果是.15.100+20×3,先算法,再算法,结果是.16.下面的括号里应该填几?8×9﹣=25×6+20=7417.在口里填上合适的数,再写出综合算式综合算式:.18.要使600+15÷40﹣25先算加减法,最后算除法,需要添上两个小括号,添上小括号的算式是.三.判断题(共6小题)19.38﹣8×3=90.(判断对错)20.一个算式的运算顺序都是从左往右.(判断对错)21.60×6÷3和60×(6÷3)的运算顺序相同..(判断对错)22.算式中只有加、减运算的,要先算加法,后算减法..(判断对错)23.221﹣21×4=200×4=800.(判断对错)24.27÷(3+9)=27÷3+27÷9.(判断对错)四.计算题(共2小题)25.直接写出得数.400÷5×3=40+40÷5=6×(5+4)= 2.8×2=2.1÷7=20﹣20÷4=8.9﹣5= 5.5×0=26.脱式计算.①322+168﹣274②168+72÷8③(238+162)×9④7×(66﹣53)五.解答题(共4小题)27.在〇里填上“>”“<”或“=”.450÷30÷3〇450÷(30÷3)210+30×6〇(210+30)×635×99+35〇35×100(21×A)÷(3×A)〇7(A≠0)28.先填数,再列综合算式.(1)综合算式:.(2)综合算式:.29.列式计算.①58与75的积减去644除以4的商,差是多少?②17减去68除1020的商,所得的差再缩小1000倍是多少?30.森林医生,(将不对的改正过来)126﹣96÷3=30+3=10381+120﹣272=400﹣272=128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10小题)1.【分析】根据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先除法,再算加法即可.解:24+16÷8=24+2=2624+16÷8,要先算16÷8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简单的四则混合运算,计算时先理清楚运算顺序,根据运算顺序逐步求解即可.2.【分析】先用3乘6求出积,再用求出的积再加上2即可求解.解:把3×6=18,18+2=20写出一个综合算式是3×6+2.故选:A.【点评】解决这类题目,要分清楚先算什么,再算什么,然后根据运算顺序列式求解.3.【分析】280÷(2×4)根据除法性质进行计算,连续除以两个数等于除以这两个数的乘积.解:280÷(2×4)=280÷2÷4故选:C.【点评】解决本题根据除法的性质:a÷b÷c=a÷(b×c).4.【分析】根据整数四则的混合运算的顺序计算出结果再进行选择即可.解:80×6+120=480+120=600370+530﹣200=900﹣200=700640+160÷4=640+40=680所以下列算式的结果是600的是80×6+120;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简单的四则混合运算,计算时先理清楚运算顺序,根据运算顺序逐步求解即可.5.【分析】先算250减去70得出差,再用差加60得解,用其解与250进行比较,据此判断.解:250﹣70+60=180+60=240240<250所以250先减去70,再加上60,结果小于250.故选:B.【点评】这类型的题目要分清楚数量之间的关系,先求什么再求什么,找清列式的顺序,列出算式求解.6.【分析】根据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逐个进行分析即可判断.解:A:(210﹣154)÷7,先算减法,再算除法;B:10×8÷4,先算乘法,再算除法;C:210﹣154÷7,先算除法,再算减法;D:40÷(4×2),先算乘法,再算除法;四个算式,210﹣154÷7应该先算除法.故选:C.【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要熟练掌握,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要明确.7.【分析】先用35除以5求出商,再用40减去求出的商即可.解:把35÷5=7,40﹣7=33合并成一道综合算式是40﹣35÷5故选:A.【点评】整数混合运算的关键是抓住运算顺序,正确按运算顺序计算即可.8.【分析】27+8×6是先算第二级运算乘法,再算第一级运算加法,找出选项中先算第二级运算,再算第一级运算的算式即可.解:64÷8×6是同级运算,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依次计算;96﹣80÷8是先算第二级运算除法,再算第一级运算减法;45﹣30+17是同级运算,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依次计算;(53﹣25)×6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减法,再算括号外的乘法.故选:B.【点评】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1、如果是同一级运算,一般按从左往右依次进行计算;2、如果既有加减、又有乘除法,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3、如果有括号,先算括号里面的.9.【分析】观察算式,看去掉小括号前后计算顺序是否变化,计算顺序不变的,小括号可以去掉,计算顺序变化的小括号不能去掉,由此求解.解:A:(12.45﹣1.96)﹣0.8是按照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减法,再算括号外的减法的顺序;去掉小括号后变成12.45﹣1.96﹣0.8,是先算左边的减法,再算右边的减法,计算顺序不变,小括号可以去掉;B:(56÷7)﹣4是先算小括号里面的除法,再算括号外的减法;去掉括号后变成56÷7﹣4,是先算除法,再算减法,计算顺序不变,小括号可以去掉;C:102÷(52﹣35)是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减法,再算括号外的除法;去掉括号后变成102÷52﹣35,是先算除法,再算减法,计算顺序变了,小括号不可以去掉;故选:C.【点评】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1、如果是同一级运算,一般按从左往右依次进行计算;2、如果既有加减、又有乘除法,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3、如果有括号,先算括号里面的.10.【分析】先用2600除以10求出商,再用12乘15求出积,最后用求得的商减去求得的积即可.解:2600÷10﹣12×15=260﹣180=80答:差是80.故选:B.【点评】这类型的题目要分清楚数量之间的关系,先求什么再求什么,找清列式的顺序,列出算式求解.二.填空题(共8小题)11.【分析】根据整数四则混合运算顺序先算乘法,再算加法据此解答.解:45+10×2=45+20=65先算乘法,再算加法计算得65.故答案为:乘;加;65.【点评】此题考查整数四则混合运算顺序,分析数据找到正确的计算方法.12.【分析】根据整数四则混合运算计算出结果再进行大小比较即可.解:30﹣15+9=15+9=2424<34所以30﹣15+9<34;(25+7)÷4=32÷4=88<10所以(25+7)÷4<10;18+8×2=18+16=3434>32所以18+8×2>32;故答案为:<,<,>.【点评】本题考查了简单的四则混合运算和整数大小比较的方法,计算时先理清楚运算顺序,根据运算顺序逐步求解即可.13.【分析】根据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可得:在一个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既有加、减法,又有乘、除法,要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有括号要先算括号里面的.解:在18×3÷6中应该先算乘法,在45÷(12﹣3)中应该先算减法,在42÷7+28中应该先算除法.故答案为:乘,减,除.【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要熟练掌握,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要明确.14.【分析】计算33+8×4时应先算乘法,再算加法;据此解答.解:33+8×4=33+32=65计算33+8×4时,应该先算乘法,再算加法,结果是65.故答案为:乘,加,65.【点评】本题考查了简单的四则混合运算,计算时先理清楚运算顺序,根据运算顺序逐步求解即可.15.【分析】根据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乘除法和加减法,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据此解答.解:100+20×3=100+60=160;100+20×3,先算乘法,再算加法,结果是160.故答案为:乘、加、160.【点评】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及应用.16.【分析】(1)先用8乘9,再用求出的积减去25即可;(2)先用74减去20,求出差,再用求出的差除以6即可.解:(1)8×9﹣25=72﹣25=47即:8×9﹣47=25;(2)(74﹣20)÷6=54÷6=9即:9×6+20=74;故答案为:47,9.【点评】解决本题逆着计算的顺序,根据加减法的互逆关系以及乘除法的互逆关系求解.17.【分析】先用68加上112求出和,再用求出的和除以6即可.解:填数如下:综合算式:(68+112)÷6.故答案为:(68+112)÷6.【点评】解决本题关键是先找出计算的顺序,再合理利用小括号写出综合算式.18.【分析】600+15÷40﹣25是先算除法,再算加法,最后算减法;要使算式先算加减法,最后算除法,就分别给加减法加上小括号,由此求解.解:要使600+15÷40﹣25先算加减法,最后算除法,是把加减法提前;需要添上两个小括号,添上小括号的算式是(600+15)÷(40﹣25).故答案为:(600+15)÷(40﹣25).【点评】解决本题关键是找清楚运算顺序的变化,看哪一步运算顺序提前,然后合理利用小括号求解.三.判断题(共6小题)19.【分析】根据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计算出结果再进行比较即可.解:38﹣8×3=38﹣24=1414≠90所以原题说法错误;故答案为:×.【点评】本题考查了简单的四则混合运算,计算时先理清楚运算顺序,根据运算顺序逐步求解即可.20.【分析】根据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直接判断即可.解: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1、如果是同一级运算,一般按从左往右依次进行计算;2、如果既有加减、又有乘除法,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3、如果有括号,先算括号里面的.原题说法错误.故答案为:×.【点评】熟练掌握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是解决本题的关键.21.【分析】算式60×6÷3,乘法和除法是同级运算,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算式60×(6÷3),是有小括号的运算,应先算小括号里的除法,再算括号外的乘法.解:60×6÷3=360÷3=120;60×(6÷3)=60×2=120;所以60×6÷3和60×(6÷3)的运算顺序相同,说法错误;故答案为:×.【点评】本题考查了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要明确加减是第一级运算、乘除是第二级运算,有括号的要先算括号里的运算.22.【分析】算式中,只有加减法的,要按照从左向右的顺序进行计算,然后再进一步解答.解:算式中,只有加减法的,要按照从左向右的顺序进行计算;所以,算式中只有加、减运算的,要先算加法,后算减法是错误的.故答案为:×.【点评】只含有一级运算的,按照从左向右的顺序进行计算.23.【分析】221﹣21×4先算乘法,再算减法,由此求出算式的结果,再与800求解.解:221﹣21×4=221﹣84=137≠800原题计算错误.故答案为:×.【点评】一个算式里,如果含有两级运算,要先做第二级运算,后做第一级运算.24.【分析】27÷(3+9)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加法,再算括号外的除法,求出结果;27÷3+27÷9先同时计算两个除法,再算加法求出结果,然后比较即可判断.解:27÷(3+9)=27÷12=27÷3+27÷9=9+3=12<12,原题说法错误.故答案为:×.【点评】解决本题关键是找清楚计算的顺序,不要错用运算定律.四.计算题(共2小题)25.【分析】根据小数减乘除法和乘法计算法则以及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计算即可.解:400÷5×3=24040+40÷5=486×(5+4)=54 2.8×2=5.62.1÷7=0.320﹣20÷4=158.9﹣5=3.9 5.5×0=0【点评】本题属于基本的计算,在平时注意积累经验,逐步提高运算的速度和准确性.26.【分析】①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②先算除法,再算加法;③先算加法,再算乘法;④先算减法,再算乘法.解:①322+168﹣274=490﹣274②168+72÷8=168+9=177③(238+162)×9=400×9=3600④7×(66﹣53)=7×13=91【点评】本题考查了简单的四则混合运算,计算时先理清楚运算顺序,根据运算顺序逐步求解即可.五.解答题(共4小题)27.【分析】(1)(2)根据运算顺序和计算法则求出算式的结果,再比较;(3)根据乘法分配进行比较;(4)根据商不变的规律,把被除数和除数同时除以A即可求解.解:(1)450÷30÷3=15÷3=5450÷(30÷3)=450÷10=455<45所以:450÷30÷3<450÷(30÷3);(2)210+30×6=210+180(210+30)×6=240×6=1440390<1440所以:210+30×6<(210+30)×6;(3)35×99+35=35×(99+1)=35×100即:35×99+35=35×100;(4)(21×A)÷(3×A)=(21×A÷A)÷(3×A÷A)=21÷7=7所以:(21×A)÷(3×A)=7(A≠0).故答案为:<,<,=,=.【点评】解决本题注意找清楚算式的特点,根据算式的不同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比较.28.【分析】(1)先用34乘5求出积,再用230加上求出的积,得到和,最后用905减去求出的和;(2)先用371减去221求出差,再用求出的差除以25求出商,最后用130乘求出的商即可.解:图如下:(1)综合算式:905﹣(230+34×5);(2)综合算式:130×[(371﹣221)÷25].故答案为:905﹣(230+34×5),130×[(371﹣221)÷25].【点评】解决本题关键是找清楚计算的顺序,合理利用括号进行求解.29.【分析】①先用58乘75求出积,再用644除以4求出商,最后用求出的积减去求出的商即可;②先用1020除以68求出商,再用17减去求出的商,最后再除以1000即可.解:①58×75﹣644÷4=4350﹣161=4189答:差是4189.②(17﹣1020÷68)÷1000=(17﹣15)÷1000=2÷1000=0.002答:再缩小1000倍是0.002.【点评】这类型的题目要分清楚数量之间的关系,先求什么再求什么,找清列式的顺序,列出算式求解.30.【分析】①先算除法,再算减法;②先算加法,再算减法.解:126﹣96÷3=30+3=10 (×)改正:126﹣96÷3=126﹣32=94②381+120﹣272=400﹣272=128(×)改正:381+120﹣272=501﹣272=229【点评】此题考查整数四则混合运算顺序,分析数据找到正确的计算方法.。
第5讲加与减【知识点归纳】1、整百和整百相加减的口算方法:直接用百位上的数字相加减,末尾保留相同个数的零。
2、三位数加法的竖式计算:计算过程中数位要对齐,从个位开始加起,满十就进一。
3、三位数减法的竖式计算:计算过程中数位要对齐,从个位开始减起,减不够就借位。
公式:加数+另一个加数=和和-加数=另一个加数被减数-减数=差差+减数=被减数被减数-差=减数典例精讲【典例1】(2020秋•天河区期末)最大的三位数和最小的三位数的和是()A.899B.1000C.1099【分析】最大的三位数是999,最小的三位数是100,它们的和是1099。
【解答】解:999+100=1099最大的三位数和最小的三位数的和是1099。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整数的计算及其应用。
【典例2】(2020秋•磐石市期末)不能作为验算654+268=922的算式是()A.268+654B.922﹣654C.654﹣268【分析】根据加法交换律的意义,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这叫做加法交换律。
再根据加减法之间的关系,一个加数=和﹣另一个加数。
所以整数加法的验算可以用加法交换律验算,也可以用减法验算。
据此解答。
【解答】解:654+268=922可以用加法交换律验算,即268+654=922;也可以用减法验算,即922﹣654=268;故选:C。
【点评】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整数加法的验算方法及应用。
【典例3】(2021春•洪泽区期中)一件衣服原价450元,先降价200元,后来又降价80元,现在这件衣服比原来便宜了多少元?【分析】把两次减价的钱数相加,就是现在这件衣服比原来便宜的钱数。
据此解答。
【解答】解:200+80=280(元)答:现在这件衣服比原来便宜了280元。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是要明确:降价了的钱数就是比原来便宜的钱数。
【典例4】(2020秋•新兴县期末)水果店有苹果505千克,上午卖出345千克,下午又运回267千克苹果,现在水果店苹果有多少千克?【分析】用水果店原有的苹果千克数减去上午卖出的千克数,再加上下午运回来的千克数,就是现在水果店的苹果千克数。
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期末数学复习《加与减》专题讲义(知识概括+典例解说+同步测试)姓名 :________班级:________成绩:________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就,一同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必定是最棒的!一、选择题1 . 856 -244 () 745- 196A.=B.>C.<2 . 验算 473-319= 154,以下验算方法错误的选项是().A. 473- 154B. 154+319C. 473+1543 . 操场的跑道一圈长400 米,小松跑了 2 圈,他共跑了()再跑()就是 1 千米.A. 800, 200 B.800, 20 C. 800 米, 200 米D. 800 米, 20 米4 . 990 减去 99 的差是()。
A、 900B、891 C 、 15 . 计算下边算式时,个位、十位相减都要退位的算式是()。
A. 800-207 B.506-472 C. 285-179 D. 673-2516 . 300700400吨读作()A.三亿七十万零四B.三千零七百万零四C.三千零七万四D.三亿零七十万零四百吨百百百7 .下边是张叔叔家的汽车上一周的里程表:第1页共8页张叔叔周四行驶了()千米A. 745 B. 190 C. 2108 . 数学比赛以后,召开表彰大会,获胜者在台上排成一行受奖.李鑫说:“从左数第 6 个人,在他的年级里只有他一人得满分.”刘远辉说:“从右数第10 人正好是他”.请你算算,台上的获奖人数为()人.A. 16 B.15 C. 14 D. 179 . 195+495的和靠近()。
A. 500B. 600C. 70010 . 一个三位数,三个数字的和是11,这个数是()A. 561 B. 544 C. 15511 . “求 8 的 2 倍是多少?”正确的算式是()A.8×2B.8÷212 . 估量下边题目,得数比500 大的是()。
第3讲加与减(思维导图+知识梳理+例题精讲+易错专练)一、思维导图二、知识点梳理知识点一:连加运算1、在计算脱式计算连加时,按从左到右的顺序,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加第三个数,也可以把三个数直接用一个竖式计算,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哪一位上的数字满几十就要向前一位进几,不要认为满十进一。
2、在计算三位数连加时,当后两个数或第一个数与第三个数相加能够得到整百数或整千数时,可以先把这两个数相加,最后再加上剩下的那个数。
知识点二:连减运算用脱式计算连减时,按从左到右的顺序,先把前两个数相减,再减第三个数。
也可以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写在小括号里面,再用第一个数减去这两个数的和。
三位数连减的验算方法:运用连加进行验算,即把差和两个减数相加,看结果是否等于被减数。
知识点三:加减混合三位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没有小括号的按从左到右的顺序依次计算,有小括号的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小括号外面的。
知识点四:里程表1、求两地间的路程,要找准起点,用较远的路程减去较近的路程就得到两地间的路程;2、根据里程表的读数或电表的读数解决问题时,先要弄清里程表或电表的读数所表示的意义,然后联系生活实际解决问题,即用当天的读数减去前一天的读数,就是当前行驶的里程数;用本月月底的电表读数减去前一个月月底的电表读数等于本阅的用电量。
三、例题精讲考点一:连加运算【典型一】超市运进苹果276箱,比运进的桃子少28箱,超市一共运进水果多少箱?【分析】根据“运进的苹果比运进的桃子少28箱”,用苹果的箱数加上28箱求出运进桃子的箱数,然后把运进桃子的箱数和苹果的箱数加在一起即可解答。
【解答】解:276+28+276=304+276=580(箱)答:超市一共运进水果580箱。
【典型二】水费:98元电费:298元燃气费:196元(1)妈妈大约要带多少元去缴费才够,在合适的答案后面打“√”。
200元400元600元(2)算一算,三项开支一共需要多少元?【分析】先求出这三种费用大约多少钱,把98看作100,298看作300,196看作200,所以大约需要100+300+200=600(元)。
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期末数学复习《加与减》专题讲义(知识概括+典例解说+同步测试)(含分析)姓名 :________班级:________成绩:________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就,一同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必定是最棒的!一、选择题1 . 856 - 244 () 745- 196A.=B.>C.<2 . 在 24、 36、 33、 21、 27、 18 中,即是3 的倍数,又是 6 的倍数的数有()。
A.2 个B.3 个C.4 个D.5 个3 . 比 4000 少 100 的数是()A. 1099 B.3900 C. 1009 D. 59994 . 最小的三位数比最大的两位数多()A. 99 B.1 C. 1000 D. 1005 . 下面()能够用来验算506- 327= 179。
A. 327- 179= 148 B. 506+ 179= 785 C. 327+ 179= 5066 . 一个九位数,最高位上的数字是8,百万位上的数字是4,万位上的数字是5,百位上的数字是3,其余数位上的数字都是0,这个九位数是()。
A. 80450300 B.804050300 C. 845000300 D. 8400503007 . 195+495 的和靠近()。
第1页共8页A. 500B. 600C. 7008 . 验算 910+826= 1736,错误的验算方法是()。
A. 1736+ 910= 2646 B. 1736- 910=826 C. 826+ 910= 17369 . 被减数是 520,减数减少70,差()。
A.随减数减少 70 B.反而增添 70 C. 45010 . 最大的三位数与最小的两位数的差是()A. 899 B. 980 C. 98911 . 算式 374-172 的计算结果是()。
A. 202 B. 212 C. 19212 . 最大的三位数与最小的四位数相差()A. 10 B.1 C. 99 D. 10013 . 操场跑道 1 圈是 400 米,跑了 2 圈后还差()米就是 1 千米。
2019-2020学年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期末复习专题讲义时、分、秒【知识点归纳】时、分、秒及其关系、单位换算与计算两个日期或时刻之间的间隔叫时间.时、分、秒相邻两个单位进率是60,1小时=60分=3600秒,1分=60秒.单位换算:大单位换小单位乘以它们之间的进制,小单位换大单位除以它们之间的进制.【典例分析】点评:此题关键是把时间统一单位,明确同样的路程,用的时间最少的是速度最快的.同步测试一.选择题(共10小题)1.1时50分等于()分.A.150 B.110 C.6502.爸爸每天上午8:00上班,下午17:00下班,中午休息1小时,他一天要工作()A.7小时B.8小时C.9小时3.你认为1分钟可以完成下面那件事?()A.一场排球赛B.步行1千米C.连续跳绳30次4.一部电影播放的时间大约为()A.800秒B.8小时C.90分钟5.拍皮球21下大约要用10()A.小时B.分C.秒6.24时计时法中11:00表示的时刻就是()A.中午11:00 B.晚上11:00 C.11小时7.用24时记时法,下午6时是()A.6时B.18时C.18小时8.钟面上秒针从1走到2,经过的时间是()A.1分B.5分C.5秒9.钟面上的时针在数字“2”和“3”之间,分针指向“7”,秒针指向“1”,这时是()A.2时7分1秒B.3时35分5秒C.2时35分5秒10.体育课上,小华跑了100米用了()A.8秒B.17秒C.10分钟二.填空题(共6小题)11.正常情况下,一个钟表的分针从数字2走到5,秒针要走圈.12.分针从一个数字走到下一个数字,经过的时间是分;时整,时针、分针、秒针重合在一处.13.3时是分.14.百米赛跑中,小鸭子用了55秒,小乌龟爬了31分钟,小兔子跑了25秒,小蜗牛爬了2时零5分.他们中,是冠军.15.妈妈每天上午8.00上班,下午6:30下班,用24时计时法表示下午下班的时间是16.普通记时法和24时记时法的互换.上午9时是下午5时是16时是20时是上午9时半是23:30是三.判断题(共5小题)17.100秒就是1小时.(判断对错)18.王叔叔开车行驶1千米需要1小时.(判断对错)19.时针在3和4之间,分针指向5,此时是3:15.(判断对错)20.9分比90秒时间短.(判断对错)21.爸爸每天的工作总时间是9:00.(判断对错)四.计算题(共1小题)22.计算(1)36分﹣13分30秒=.(2)5小时28分钟+3小时32分钟=.(3)9分14秒﹣5分48秒+1分2秒=.五.操作题(共2小题)23.连线.24.给钟面画时针.六.解答题(共6小题)25.用24时计时法表示下面的时刻.26.写出相邻两个时刻之间的时间差.27.在图上面画出飞机起飞的时间.28.奶奶今天早上6:30去活动中心锻炼身体,比昨天提前了10分钟.她昨天什么时间去锻炼身体的?29.写出下列钟表的时间30.少先队员去李奶奶家打扫卫生,下午3:30开始,4:10结束,共用了多少时间?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10小题)1.【分析】1时50分化成以分为单位的数,先把1小时化成60分,再加上50分即可.【解答】解:1时50分=110分即1时50分等于110分.故选:B.【点评】大单位换小单位乘以它们之间的进制,小单位换大单位除以它们之间的进制.2.【分析】利用下班时间﹣上班时间﹣休息时间,即可求出爸爸的工作时间.【解答】解:17﹣8﹣1=8(小时),答:爸爸一天工作8小时.故选:B.【点评】此题考查时间推算的方法:下午下班时间﹣上午上班时间﹣休息时间=一天工作时间.3.【分析】根据1秒、1分、1小时实际有多长的认识,1分钟不可能完成一场球赛,也不可能步行1千米,只能连续跳绳30次.【解答】解:我认为1分钟可以完成连续跳绳30次.故选:C.【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知道1分钟时间有多长、联系生活实际.4.【分析】根据1秒、1分、1小时实际有多长的认识,结合生活实际即及数值的大小,一部电影播放的时间应用“分钟”作计量单位.【解答】解:一部电影播放的时间大约为90分钟.故选:C.【点评】此题考查根据情景选择合适的计量单位,要注意联系生活实际、计量单位和数据的大小,灵活的选择.5.【分析】根据生活经验、对时间单位和数据大小的认识,可知计量拍皮球21下所用的时间用“秒”做单位,据此解答.【解答】解:拍皮球21下大约要用10秒;故选:C.【点评】此题考查根据情景选择合适的计量单位,要注意联系生活实际、计量单位和数据的大小,灵活的选择.6.【分析】把24计时法转化成普通计时法时,上午时刻不变,只要在时刻前加上“早晨、上午”等词语即可;下午时数减12时,同时加上“下午、中午、晚上”等词语即可.【解答】解:24时计时法中11:00表示的时刻就是中午11:00.故选:A.【点评】本题是考查普通计时法与24计时法的相互转化,属于基础知识,要记住.7.【分析】把普通计时法转化成24记时法时,上午时刻不变,只要去掉“早晨、上午”等词语即可;下午时数加12时,同时去掉“下午、晚上”等词语即可.【解答】解:用24时记时法,下午6时是18时.故选:B.【点评】本题是考查普通计时法与24计时法的相互转化,属于基础知识,要记住.8.【分析】钟面上秒针每走1大格,即1个数字是5秒,针从1走到2经过的时间是5秒.【解答】解:钟面上秒针从1走到2,经过的时间是5秒.故选:C.【点评】此题是考查钟表的认识,属于基础知识,要记住.9.【分析】根据钟表的认识,当分针指向12时,时针指向几就是几时整;不是整时时,时针刚过几就是几时,分针指向多少分,就是几时多少分,秒针指向几就是几个5秒.钟面上的时针在数字“2”和“3”之间,是2时,分针指向“7”,是35分,秒针指向“1”是5秒.此时是2时35分5秒.【解答】解:钟面上的时针在数字“2”和“3”之间,分针指向“7”,秒针指向“1”,这时是2时35分5秒.故选:C.【点评】此题是考查钟表的认识,属于基础知识,要掌握.10.【分析】根据生活经验、对时间单位大小的认识和数据的大小,可知计量小华跑了100米用了17用做单位较为合适;据此得解.【解答】解:体育课上,小华跑了100米用了17秒;故选:B.【点评】此题考查根据情景选择合适的计量单位,要注意联系生活实际、计量单位和数据的大小,灵活的选择.二.填空题(共6小题)11.【分析】分针走1小格,秒针走1圈,一个钟表的分针从数字2走到5,走了3大格,1大格是5小格,即分针走了5×3=15小格,秒针走15圈.【解答】解:正常情况下,一个钟表的分针从数字2走到5,秒针要走15圈.故答案为:15.【点评】关键记住钟面上1大格等于5小格,分针走1小格,秒针走1圈.12.【分析】钟面平均分成12个大格,标有12个数字,一个大格平均分成5个小格,分针经过一个小格是1分,经过一个大格是5分;当12时或0时整时,时针、分针、秒针都指向数字12,它们重合在一处;由此求解.【解答】解:分针从一个数字走到下一个数字,经过的时间是5分;12时或0时整,时针、分针、秒针重合在一处.故答案为:5,12时或0.【点评】此题考查了钟面的认识:分针走一个小格,经过的时间是1分钟,走一个大格,经过的时间是5分钟;12时或0时整,时针、分针、秒针重合在一处.13.【分析】高级单位时化低级单位分乘进率60.【解答】解:3时是180分.故答案为:180.【点评】时、分、秒相邻单位间的进率是60,由高级单位化低级单位乘进率,反之除以进率.14.【分析】将四只小动物所用的时间进行比较,用时少的跑的快.据此解答.【解答】解:2时零5分>31分钟>55秒>25秒,小兔子用的时间最少,所以小兔子跑的快,是冠军.故答案为:小兔子.【点评】本题的关键是明确用时少的跑的快.15.【分析】把普通计时法转化成24记时法时,上午时刻不变,只要去掉“早晨、上午”等词语即可;下午时数加12时,同时去掉“下午、晚上”等词语即可.【解答】解:妈妈每天上午8.00上班,下午6:30下班,用24时计时法表示下午下班的时间是18:30.故答案为:18:30.【点评】本题是考查普通计时法与24计时法的相互转化,属于基础知识,要记住.16.【分析】把24计时法转化成普通计时法时,上午时刻不变,只在在时刻前加上“早晨、上午”等词语即可;下午时数减12时,同时加上“下午、晚上”等词语即可.把普通计时法转化成24记时法时,上午时刻不变,只要去掉“早晨、上午”等词语即可;下午时数加12时,同时去掉“下午、晚上”等词语即可.【解答】解:普通记时法和24时记时法的互换.(1)上午9时是9:00(2)下午5时是17:00(3)16时是下午4时(4)20时是晚上8时(5)上午9时半是9:30(6)23:30是晚上11时半故答案为:21:00,17:00,下午4时,晚上8时,9:30,晚上11时半.【点评】本题是考查普通计时法与24计时法的相互转化,属于基础知识,要记住.三.判断题(共5小题)17.【分析】低级单位秒化高级单位小时除以进率3600,即100秒=小时.【解答】解:100秒=小时,即100秒就是小时原题说法错误.故答案为:×.【点评】时、分、秒相邻单位间的进率是60,由高级单位化低级单位乘进率,反之除以进率.18.【分析】根据1秒、1分、1小时实际有多长的认识,结合生活实际即及数值的大小,王叔叔开车行驶1千米需要用“分钟”作计量单位.【解答】解:王叔叔开车行驶1千米需要1分钟原题说法错误.故答案为:×.【点评】此题考查根据情景选择合适的计量单位,要注意联系生活实际、计量单位和数据的大小,灵活的选择.19.【分析】根据钟表的认识,当分针指向12时,时针指向几就是几时整;不是整时时,时针刚过几就是几时,分针指向多少分,就是几时多少分.时针在3和4之间,是3时,分针指向5,是25分.此时是3:25.【解答】解:时针在3和4之间,分针指向5,此时是3:25原题说法错误.故答案为:×.【点评】此题是考查钟表的认识,属于基础知识,要掌握.20.【分析】高级单位分化低级单位秒乘进率60,即9分=540秒,540秒比90秒时间长.【解答】解:9分=540秒540秒>90秒即9分比90秒时间长原题说法错误.故答案为:×.【点评】不同单位的名数的大小比较通常是先化成相同的单位名数,再根据整数或小数或分数的大小比较方法进行比较.21.【分析】9:00是指当时钟面所显示的时刻,爸爸每天工作的时间是经过的时间段,应该是9小时,9小时不能用9:00表示.【解答】解:爸爸每天的工作总时间是9小时,9小时不能用9:00表示,9:00是指当时的时刻原题说法错误.故答案为:×.【点评】时间与时刻要分清,时间是经过的时间段,时刻是钟面当时显示的时间.爸爸每天工作是指工作的时间段是几小时,不能用9:00表示,9:00表示当时的时刻.四.计算题(共1小题)22.【分析】根据时间单位相邻单位之间的进率,1小时=60分,1分=60秒,再根据整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进行计算.【解答】解:(1)36分﹣13分30秒=22分30秒.(2)5小时28分钟+3小时32分钟=9小时.(3)9分14秒﹣5分48秒+1分2秒=4分28秒.故答案为:23分30秒;9小时;4分28秒.【点评】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时间单位相邻单位之间的进率及换算.五.操作题(共2小题)23.【分析】普通计时法换成24时计时法,凌晨和上午的时间不发生变化;而下午和晚上的时间要加上12时,表示出来即可;24时计时法换成普通计时法,一般要分为:小于12时,在时间前加上凌晨(0时﹣5时),上午(6时﹣12时);大于12时,用时间先减去12时,然后再在时间前加上下午(12时﹣6时),晚上(7时﹣12时).【解答】解:【点评】此题主要考查普通记时法和24时记时法的互换,然后根据题意进一步解答即可.24.【分析】根据钟表的认识,当分针指向12时,时针指向几就是几时整;时针刚过几就是几时,分针指向多少分,就是几时多少分.【解答】解:【点评】此题考查了钟面的认识,要熟练掌握,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要明确:整点时,分钟指向12,是几时,时针指向几.六.解答题(共6小题)25.【分析】(1)是上学去,时刻是7:00;(2)是正在上课,时刻是11:30;(3)是在做家庭作数,时刻是16:00;(4)是在看少儿节目,时刻是17:00.【解答】解:用24时计时法表示下面的时刻:【点评】关键是弄清每幅图中小学生在干什么,再根据生活实际确定当时的时刻.26.【分析】用后面的时刻减去前面的时刻就是经过的时间.【解答】解:写出相邻两个时刻之间的时间差.【点评】此题是考查时间的推算.结合时刻﹣开始时刻=经过时间.27.【分析】根据题意,已知现在时刻为9:40,所以,求起飞时间,用开始时刻+经过时间就是起飞时间,然后在钟面上表示.【解答】解:9时40分+20分=10时.如图:【点评】此题考查了时间的推算,属于基础题.28.【分析】已知今天早上6:30去活动中心锻炼身体,比昨天提前了10分钟.说明她昨天比今天晚了10分钟,要求她昨天什么时间去锻炼身体的,用今天到达时刻加晚到达的时间,即可得解.【解答】解:6时30分+10分=6时40分;答:她昨天6时40分去锻炼身体的.【点评】此题考查了时间的推算,昨天到达时刻=今天到达时刻+昨天晚到时间.29.【分析】根据钟表的认识,当分针指向12时,时针指向几就是几时整;不是整时时,时针刚几就是几时,分针指向多少分,就是几时多少分.【解答】解:写出下列钟表的时间【点评】此题是考查钟表的认识,属于基础知识.30.【分析】时间的推算,经过时间=结束时间﹣开始时间.【解答】解:4时10分﹣3时30分=40分;答:共用了40分.【点评】此题考查了时间的推算,经过时间=结束时间﹣开始时间.。
2019-2020学年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期末复习专题讲义加与减【知识点归纳】1.整数的加法和减法(1)加数+加数=和,被减数-减数=差(2)一个加数=和-另一个加数,被减数=差+减数,减数=被减数-差.(3)求几个数的和,a+b+c=(a+b)+c,a+b+c+d=[(a+b)+c]+d(4)任何一个数加上或减去0,仍得这个数.(5)一个数减去它自身,差为零.(6)某数先减去一个数,再加上同一个数,某数不变;或某数先加上一个数,再减去同一个数,某数不变.性质:(1)加法的“和”加“和”的性质,若干个数的和加上若干个数的和,可将第一个和中的各个加数分别加上第二个和中的一个加数,再把所得的和加起来.例:(a1+a2+…+a n)+(b1+b2+…+b n)=(a1+b1)+(a2+b2)+…+(a n+b n)(2)在无括号的加减混合或连减的算式中,改变运算顺序,结果不变.例:a+b-c=a-c+b,或a-b-c=a-c-b(3)一个数加上两个数的差,等于这个数加上差里的被减数,再减去差里的减数(简称为数加差的性质)例:a+(b-c)=a+b-c(4)一个数减去两个数的和,等于这个数依次减去和里的各个加数(简称数减和的性质)例:a-(b+c)=a-b-c(5)一个数减去两个数的差,等于这个数减去差里的被减数,再加上差里的减数(简称数减差的性质)例:a-(b-c)=a-b+c(6)若干个数的和减去若干个数的和,可以把第一个和中的各个加数,分别减去第二个和中不大于它的一个加数,然后,把所得的差加起来(简称和减和的性质)例:(a1+a2+…+a n)-(b1+b2+…+b n)=(a1-b1)+(a2-b2)+…+(a n-b n)【典例分析】例1:一个三位数,三个数字的和是26,这个数是()A、899B、999C、898分析:根据选项,把每个选项的数字之和计算出来,与题意相符的就是正确的选项.解:根据题意可得:A选项的数字之和是:8+9+9=26;B选项的数字之和是:9+9+9=27;C选项的数字之和是:8+9+8=25;只有A选项的数字之和与题意符合.故选:A.点评:从每个选项给出的数出发,求出各个选项的数字之和,再进一步解答即可.例2:小明把36-12+8错算成36-(12+8),这样算出的结果与正确的结果相差16.分析:要先求出36-12+8的最后结果,然后求出36-(12+8)的最后结果,然后把结果进行相减.解:36-12+8=32,36-(12+8)=16,32-16=16;故答案为:16.点评:此类题先求出正确的结果,然后算出看错算式计算的结果,最后把结果相减即可.2.加法和减法的关系加法和减法是互逆运算关系:加法中的和相当于减法中的被减数,加法中的一个加数相当于减法中的减数(或差),另一个加数相当于减法中的差(或差)加法:a+b=c减法:c-a=b,c-b=a【典例分析】例1:564=()-63.A、501B、627C、170分析:此题是求被减数,根据减法算式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可知:被减数=减数+差,据此列式解答.解:564+63=627;故选:B.点评:此题考查加、减法的关系,用到的关系式为:被减数=减数+差.例2:在一个减法算式里,被减数、减数与差的和是200,被减数是()A、10B、50C、100D、150分析:因为被减数-减数=差,所以被减数+减数+差=被减数+减数+被减数-减数=2个被减数,因此被减数为200÷2=100.解:由以上分析可得被减数为:200÷2=100;答:被减数是100.故选:C.点评:完成此题,关键是运用了被减数、减数、差之间的关系.同步测试一.选择题(共10小题)1.195+495的和接近()A.500 B.600 C.7002.最大的九位数与最小的十位数相差()A.10000000 B.1000000 C.1 D.10003.比800少160的数是()A.640 B.740 C.8404.卡片上的两个数分别是340和153,这两个数的差是()A.187 B.287 C.4935.下面四个算式,计算正确的是()A.B.C.D.6.下列算式中,得数大于300的算式是()A.869﹣689 B.124+286 C.701﹣4077.用800元可以买下面()组的两样电器.A.B.C.8.一件上衣的单价是178元,一条裤子的价钱比这件上衣便宜29元.裤子的单价是()A.207 B.159 C.1499.计算完880﹣229=651之后,正确的验算方法为()A.880+651 B.229+651 C.651﹣22910.水果店原来有一车西瓜,第一天卖出260千克,晚上又运来500千克,现在的西瓜和原来相比,()A.多了760千克B.少了240千克C.多了240千克二.填空题(共10小题)11.计算万以内的加减法,相同数位要,从位算起.12.森林里原来有570只鸟,上午飞走了270只,傍晚又飞回来140只.森林里现在有只鸟.13.比456少278的数是;比29多567;652比最大的三位数少.14.小芳的妈妈带500元钱,买了一双318元的鞋,还剩元.15.王伯伯家今年养了500只鸡,去年比今年少养了123只,去年养了只鸡,今年和去年一共养了只鸡.16.填表.加数345429加数503128232和76065270817.民二小学组织一、二、三年级同学去植树.一年级种了136棵,二年级种了265棵,三年级种了298棵.三个年级一共种了棵.18.口算74﹣56,先算,再算.19.小张家七月份用电358千瓦时,八月份用电267千瓦时,这两月一共用电千瓦时,八月份比七月份节约了千瓦时.20.图书室有1000本书,三年级借走了250本,五年级借走了320本,图书室里少了本书.三.判断题(共5小题)21.三年级有407名学生,比四年级的人数多19名,四年级有426名学生.(判断对错)22.计算万以内的加法要注意从个位加起,相同数位对齐.(判断对错)23.在减法算式中,减数与差的和减去被减数,最后结果是0.(判断对错)24.一道算式中,减数是347,差是120,被减数应是227.(判断对错)25.三位数加三位数,和一定是四位数,三位数减三位数,差一定是三位数.(判断对错)四.计算题(共2小题)26.口算.54+38=33+47=70﹣26=65﹣15=700﹣200=36+20=35﹣26=27+18=62﹣28=23+65=27.竖式计算.(带★的要验算).415﹣325=★702﹣546=766+687=★325+436=五.应用题(共5小题)28.(1)从小河家到小川家一共有多少米?(2)谁的家到学校近一些?近多少米?29.三年级学生植树380棵,四年级学生比三年级多植树150棵,两个年级一共植树多少棵?30.水果店运来485筐水果,上午卖了270筐,下午又运来175筐,现在水果店里有多少筐水果?31.服装超市里裤子每条178元,羊毛衫每件289元,皮靴每双165元,奶奶带了600元,这些商品各买一件,钱够吗?32.花店里有玫瑰花478束,百合花比玫瑰花少96束,花店里有玫瑰花和百合花共多少束?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10小题)1.【分析】求195+495的和,只要把它们加在一起,计算时把195看成200,495看成500进行计算,由此求解.【解答】解:195+495≈200+500=700;答:195+495的和接近700.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整数加法的估算,计算时把两个加数看成和它接近的整百数,再计算.2.【分析】最大的九位数是999999999,最小的十位数是1000000000,然后再相减即可得出结论.【解答】解:1000000000﹣999999999=1;所以,最大的九位数与最小的十位数相差1.故选:C.【点评】根据整数的知识,知道最大的九位数与最小的十位数是多少是解答此题的关键.3.【分析】要求比800少160的数是多少,用800减去160即可.【解答】解:800﹣160=640答:比800少160的数是640.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比多比少的加减法,关键是确定求的是较大数还是求的是较小数,如果求较大数用加法计算,如果求较小数,用减法计算.4.【分析】由题意,用340减去153即可得解.【解答】解:340﹣153=187答:这两个数的差是187.故选:A.【点评】此题考查了求两数之差用减法解答.5.【分析】根据整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计算出结果再进行比较即可.【解答】解:所以四个算式,计算正确的是只有选项D.故选:D.【点评】考查了整数加减法的笔算,根据其计算方法进行计算即可.6.【分析】首先根据整数加法和整数减法的运算方法,求出每个算式的结果是多少;然后比较大小,判断出得数大于300的算式是哪个即可.【解答】解:A、869﹣689=180B、124+286=410C、701﹣407=294因为410>294>180所以得数大于300的算式是:124+286故选:B.【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整数加法和整数减法的运算方法,以及整数大小比较的方法,要熟练掌握,注意求出每个算式的结果是多少.7.【分析】运用估算的方法,把选项中两种商品的价格相加,求出和不大于800元即可.【解答】解:A:598+195≈600+200=800(元)598<600,195<200所以598+195的准确值要小于800;800元可以买到这两样电器.B:398+488≈400+500=900(元)900>800,所以800元不可以买到这两样电器.C:406+417≈400+400=800(元)406>400,417>400所以406+417的准确值一定会大于800;800元不可以买到这两样电器.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根据加法估算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8.【分析】根据裤子单价=上衣单价﹣29元,即可求出裤子单价.【解答】解:178﹣29=149(元)答:裤子的单价是149元.故选:C.【点评】考查了整数的减法运算,本题等量关系明显,比较简单.9.【分析】验算880﹣229=651,可以用被减数减去差,看是否是减数,也可以用减数加上差,看结果是否是被减数.【解答】解:验算880﹣229=651,可以是:880+651看是否等于229,或者229+651看是否等于880.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减法算式的验算方法,可以根据减数=被减数﹣差进行验算,或者被减数=减数+差进行验算.10.【分析】卖出260千克,晚上又运来500千克,比较卖出的质量和运来的质量,发现运来的质量多,所以西瓜的质量会增加,用运来的质量减去卖出的质量就可以求出多了多少千克.【解答】解:260<500,西瓜比原来多了,500﹣260=240(千克)答:现在的西瓜和原来相比多了240千克.故选:C.【点评】解决本题关键是明确题意,得出运来的多,所以西瓜的质量是增加了,再根据减法的意义求解.二.填空题(共10小题)11.【分析】根据整数加减法竖式计算的方法直接填空.【解答】解:计算万以内的加减法,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算起.故答案为:对齐,个.【点评】笔算整数加减法的方法:(1)相同数位对齐;(2)从个位加起或减起;(3)哪一位相加满十向上一位进一;(4)哪一位不够减从上一位借一当十,加上原来的数再减.12.【分析】森林里原来有570只鸟,上午飞走了270只,可以用减法求出剩下的,傍晚又飞回来140只,用加法计算,据此列式计算即可解答.【解答】解:570﹣270+140=300+140=440(只)答:森林里现在有440只鸟.故答案为:440.【点评】本题数量关系较简单,把飞来的只数加上,飞走的只数减去即可求解.13.【分析】要求比456少278的数是多少,用456减去278即可;要求谁比29多567,用29加上567即可;最大的三位数是999,要求652比最大的三位数少多少,用999减去652即可.【解答】解:456﹣278=17829+567=596最大的三位数是999999﹣652=347答:比456少278的数是178;596比29多567;652比最大的三位数少347.故答案为:178,596,347.【点评】考查了整数加法,关键是根据题意正确列出算式进行计算.14.【分析】由题意,用妈妈带的钱数减去妈妈买鞋花的钱数,求出还剩多少钱即可.【解答】解:500﹣318=182(元)答:还剩182元.故答案为:182.【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减法意义的运用以及整数减法的运算方法.15.【分析】根据已知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少多少,求这个数用减法计算,用500减去123可求出去年养鸡的数量,再加上今年养的数量就是一共养的数量,据此解答.【解答】解:500﹣123=377(只)500+377=877(只)答:去年养了377只鸡,今年和去年一共养了877只鸡.故答案为:377,877.【点评】本题的重点是求出去年养的数量,进而求出一共养的只数.16.【分析】根据一个加数=和﹣另一个加数,和=一个加数+另一个加数进行解答即可.【解答】解:760﹣503=257652﹣345=307429+128=557708﹣232=476加数257 345429476加数503307 128232和760652557 708【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加数、和的关系:加数+加数=和,加数=和﹣另一个加数,要熟练掌握.17.【分析】把一至三年级栽树的棵数加起来即可解答.【解答】解:136+265+298=699(棵)答:三个年级一共种了699棵.故答案为:699.【点评】此题考查了整数加法意义的运用.18.【分析】计算74﹣56,先用74减去50,得到24,再用24减去6即可.【解答】解:口算74﹣56时先算74﹣50=24,再算24﹣6即可.故答案为:74﹣50,24﹣6.【点评】考查了整数的减法,关键是熟练掌握计算法则正确进行计算.19.【分析】依据加法的意义,将两个月的用电量加在一起即可得解;依据减法的意义,用七月份的用电量减去八月份的用电量,即可得解.【解答】解:358+267=625(千瓦时)358﹣267=91(千瓦时)答:这两月一共用电625千瓦时,八月份比七月份节约了91千瓦时.故答案为:625,91.【点评】此题主要依据整数加法和减法的意义解决实际问题.20.【分析】根据题意,少的本数就是借走的本数,根据整数加法的意义把两个年级借走的本数相加即可得解.【解答】解:250+320=570(本)答:图书室里少了570本书.故答案为:570.【点评】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理解题意,然后再根据加法的意义,求出两个年级借走的本数是解题的关键.三.判断题(共5小题)21.【分析】先依据四年级人数=三年级人数﹣19人,求出四年级人数,再判断即可.【解答】解:407﹣19=388(名);四年级有388名学生,所以原题计算错误;故答案为:×.【点评】本题考查了整数应用题,关键是根据四年级人数=三年级人本数﹣19人解答.22.【分析】根据万以内数的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进行解答即可.【解答】解:万以内数的加减法,把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减起.所以题干的说法是正确的.故答案为:√.【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万以内数的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计算万以内数的加减法时要注意: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做起,哪一位相加满十,要向前一位进一.哪一位不够减,要向前一位退一再减.23.【分析】根据在减法中,被减数=减数+差,所以两者相减结果为0,由此进行判断.【解答】解:根据在减法中,因为被减数=减数+差所以减数与差的和减去被减数,最后结果是0,说法正确;故答案为:√.【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应明确:被减数=减数+差.24.【分析】要求被减数,用差120加上减数347即可.【解答】解:120+347=467被减数是467,原题说法错误.故答案为:×.【点评】此题考查了“差+减数=被减数”的运用.25.【分析】根据题意,三位数加三位数,和可能是三位数或四位数,三位数减三位数,差可以是三位数,也可以是两位数,还可以是一位数,可以举例证明,据此解答.【解答】解:根据题意,假设这两个三位数分别是200、300;200+300=500500是三位数所以,三位数加三位数的和不一定是四位数.900﹣200=700,差是三位数900﹣850=50,差是两位数900﹣898=2,差是一位数三位数减三位数,差不一定是三位数,所以原题说法错误;故答案为:×.【点评】根据题意,用赋值法能比较容易解决此类问题.四.计算题(共2小题)26.【分析】根据整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进行口算即可.【解答】解:54+38=9233+47=8070﹣26=4465﹣15=50700﹣200=50036+20=5635﹣26=927+18=4562﹣28=3423+65=88【点评】本题考查了整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的运用.27.【分析】根据整数加减法的竖式计算方法进行解答即可.【解答】解:(1)415﹣325=90;(2)702﹣546=156;(3)766+687=1453;(4)325+436=761.【点评】此题考查了整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及计算能力,注意整数加减法的验算方法.五.应用题(共5小题)28.【分析】(1)用小河家到学校的路程加上小川家到学校的路程,求出小河家到小川家一共有多少米即可;(2)根据整数多谢的比较方法,比较小河家到学校的路程和小川家到学校的路程;再用小河家到学校的路程减去小川家到学校的路程即可解答.【解答】解:(1)804+396=1200(米);答:从小河家到小川家一共有1200米.(2)804米>396米;804﹣396=408(米);答:小川的家到学校近一些;近408米.【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完成简单的整数加减法应用题的能力.29.【分析】四年级学生比三年级多植树150棵,用三年级植树的棵数加上150棵,求出四年级植树的棵数,再把三年级和四年级植树的棵数相加即可.【解答】解:380+150+380=530+380=930(棵)答:两个年级一共植树930棵.【点评】解决本题根据加法的意义直接求解即可.30.【分析】用原来的筐数,减去卖出的筐数,再加上又运来的筐数即可求解.【解答】解:485﹣270+175=215+175=390(筐)答:现在水果店里有390筐水果.【点评】解决本题根据整数加减法的意义直接求解即可.31.【分析】先把1条裤子、一件毛衣和一双皮靴的价钱相加,求出一共需要多少钱,然后与600元比较即可求解.【解答】解:178+289+165=632(元)632>600所以奶奶带了600元,这些商品各买一件,钱不够;答:奶奶带了600元,这些商品各买一件,钱不够.【点评】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利用加法求出一共需要钱数,然后再进一步解答即可.32.【分析】玫瑰花有478朵,百合花比玫瑰花少96朵,用玫瑰花的朵数减去96即得百合花的朵数,即478﹣96=382朵,再把玫瑰花和百合花的朵数相加解答即可.【解答】解:478﹣96+478=382+478=860(朵);答:花店里有玫瑰花和百合花共860束.【点评】本题关键是根据整数加减法的意义,进行进一步解答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