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式转换(final)
- 格式:doc
- 大小:122.50 KB
- 文档页数:4
真核基因组DNA的制备Seta Lam2015.09.09Part One一、双链DNA在溶液中随机卷曲,溶液粘滞;二、双链DNA在化学上稳定,但在物理上易碎;三、在EDTA(螯合二价阳离子以抑制DNase)存在的情况下,用Proteinase K(蛋白酶K)消化细胞或组织,用去垢剂如SDS溶解细胞膜并使蛋白质变性,通过有机溶剂抽提纯化核酸。
污染的RNA通过RNase消化清除,小分子物质通过乙醇去除。
该方法可产生数μg~数百μgDNA,制备的DNA长度小于100~150kb,可用于Southern Blot,PCR,构建基因组DNA的噬菌体文库;Part Two Protocol材料试剂1.裂解液(Lysis Buffer);混合后室温保存:10mM Tris-HCl (PH 8.0), 100mM EDTA(PH8.0),0.5%(w/v) SDS用前加入:20μg/ml无DNase的RNase,100μg/ml无DNase 及RNase的Proteinase K, 置于冰上; (用milliQ水补齐)Tris-HCl(1 M, pH8.0):称量12.12 g Tris 碱,加入80 ml ddH2O 搅拌至溶解,盐酸调节pH 值后定容至100 ml,室温保存。
2.1×PBS(137mM NaCl,2.7mM KCl,10mM Na2HPO4,2mM KH2PO4): 预冷;称取2.93 g 十二水磷酸氢二钠,0.2 g 磷酸二氢钾,0.2 g 氯化钾,8 g 氯化钠,加入900 ml 超纯水搅拌,调pH 值后定容至1 L,高压灭菌后4℃保存。
3.3.4%PBS: 预冷;100ml 1×PBS, 2.5g NaCl4.3M Sodium Acetate(醋酸钠,PH 6.3);5.20mg/ml Proteinase K:用ddH2O溶解, 储于-20℃;6.10mg/ml RNase:用ddH2O溶解, 储于-20℃7.TE (PH8.0):10mM Tris.HCl, 1mM EDTA;8.100%, 70% ethanol(用无水乙醇和超纯ddH2O配制): 预冷;9.超纯ddH2O:双蒸水过柱;10.苯酚(PH 8.0, Tris平衡);11.苯酚/氯仿(1:1, 用PH8.0平衡酚配);12.氯仿设备Eppendorf 5417R离心机(4℃离心时,离心机需预冷至4℃)微型掌式离心机大容量低速离心机切去约1.5cm枪尖(出口直径约2mm) 的200ul(黄色)宽口吸嘴,高压灭菌切去约1.0cm枪尖(出口直径约3mm) 的1ml(蓝色)宽口吸嘴,高压灭菌1.5ml eppendorf管(1.5ml离心管)1ml吸嘴加热熔化制成匀浆棒注意:所有吸打混匀操作均应尽量轻柔,慢慢吸取再慢慢打出,除非最后一次打出,否则吸嘴内留少量液体以免产生气泡。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1)单质氢气:氦气:碳:氮气:氧气:氟气:氖气:钠:镁:铝:硅:磷:硫:氯气:氩气:钾:钙:铁:铜:锌:钡:金:银:臭氧:汞:溴:碘:铂:(2)氧化物过氧化氢(双氧水):水: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一氧化氮:二氧化氮:氧化钠:氧化镁:氧化铝:氧化硅:五氧化二磷:二氧化硫:三氧化硫:氧化钾:氧化钙:氧化铜:氧化亚铜:氧化铁:氧化亚铁:四氧化三铁:氧化锌:氧化银:氧化汞:二氧化锰:(3)酸盐酸:硫酸:硝酸:碳酸:醋酸(乙酸):(4)碱氢氧化钠:氢氧化镁:氢氧化钾:氢氧化铝::氢氧化钙:氢氧化铁:氢氧化亚铁:氢氧化铜:氢氧化钡:氢氧化锌:氨水:(5)盐氯化钠:氯化镁:氯化铝:氯化钾:氯化钙:氯化铁:氯化亚铁:氯化铜:氯化锌:氯化钡:氯化锰:氯化银:氯化铵:硝酸钠:硝酸镁:硝酸铝:硝酸钾:硝酸钙:硝酸铜:硝酸铁:硝酸亚铁:硝酸锌:硝酸钡:硝酸锰:硝酸银:硝酸铵:硫酸钠:硫酸镁:硫酸铝:磷酸钾:磷酸钙:硫酸铜:硫酸铁:硫酸亚铁:硫酸锌:硫酸钡:硫酸锰:硫酸银:硫酸铵:碳酸钠:碳酸镁:碳酸钾:碳酸钙:碳酸锌:碳酸钡:碳酸铵:(6)其他氯酸钾:高锰酸钾:锰酸钾:甲烷:酒精(乙醇):碳酸氢钠:氨气:硫化氢:碳酸氢铵:碳酸氢钙:2、写出下列化学式的名称:H2O O3H2CO3NH3·H2O Fe Cu(NO3)2Fe(OH)2KNO3K2 CO3NaOH CaCO3Ba(OH)2Zn(OH)2Ba(NO3)2BaCO3Ca(OH)2 H2O2Al Mg(OH)2MgCO3NaNO3N2KOHNa2CO3Ar CuFeCO3Zn(NO3)2ZnCO3KClO3Fe(NO3)2NaClO3Cu(OH)2KMnO4 CuCO3AgNO3S AgCO3H2SO4HClO3HCl (NH4)2SO4 FeCl2Al(OH)3K2SO4HgO KClO3KCl Ca(NO3)2 Na2SO4 K2MnO4Fe(OH)2Na2O BaOK2O BaCl2 NaCl CaCl2 MgSO4Fe2O3NH4Cl Al2(SO4)3Al2O3(NH4)2CO3 C MgCl2ZnSO4CuO BaSO4CaO NH4NO3ZnCl2ZnO FeSO4Ag2SO4AgCl FeO Fe(NO3)2 P AlCl3 CuSO4Fe(SO4)2 Mg(OH)2FeCl3Ag2O。
化学转化率计算公式化学反应的转化率是指化学反应中所得到的产物与理论上可能得到的产物之间的比值,表示反应的利用率或效果的大小。
转化率的计算公式根据反应类型和反应方程式的不同也有所差异。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化学反应类型及其转化率的计算公式。
1.单组分反应的转化率计算公式:对于只有一个反应物参与反应的单组分反应,其转化率计算公式为:转化率=(实际产物的量/理论上可能得到的产物的量)×100%例如,对于二氧化碳的合成反应:CO2(g)+H2(g)→CO(g)+H2O(g)如果反应中实际得到了100g CO2,并且已知根据化学方程式,反应1mol CO2可以得到1mol CO,则理论可能得到的产物为100g CO。
因此,转化率为:转化率=(100gCO/100gCO2)×100%=100%2.多组分反应的转化率计算公式:对于多个反应物参与反应的多组分反应,其转化率计算公式可以根据不同反应物的转化程度分别计算。
例如,对于乙醇完全燃烧反应:C2H5OH(g)+3O2(g)→2CO2(g)+3H2O(g)如果反应中100gC2H5OH完全燃烧后产生了90gCO2,则根据化学方程式,理论上可能得到90gCO2、因此,乙醇的转化率为:乙醇转化率=(90gCO2/100gC2H5OH)×100%=90%同样地,对于氧气的转化率,根据化学方程式可以得知只有乙醇被完全燃烧,相应生成的CO2的物质量就是所需的O2的物质量的3倍,因此,O2的转化率为:O2转化率=(90gCO2/(100gC2H5OH/3))×100%=270%3.反应平衡的转化率计算公式:对于达到平衡的反应,其转化率是指平衡时反应物的浓度与初始反应物浓度之比。
转化率的计算公式可以通过方程式及平衡浓度表达式推导出来。
例如,对于如下反应达到平衡:aA+bB⇌cC+dD假设在平衡时,反应物A的浓度为[A],反应物B的浓度为[B],产物C的浓度为[C],产物D的浓度为[D],则转化率的计算公式为:A的转化率=([C]/[A初始])×100%B的转化率=([D]/[B初始])×100%其中,[A初始]和[B初始]分别表示反应物A和B的初始浓度。
化学式与化学方程式的转化与计算化学式与化学方程式是化学中常用的表示方法,用于描述化学物质的成分和反应过程。
化学式指的是用元素符号和下标表示化学物质中各元素的种类和数量,而化学方程式则用化学式表示化学反应的过程。
本文将介绍化学式与化学方程式之间的相互转化方法和计算步骤。
一、化学式到化学方程式的转化化学式可以通过化学方程式来表示化学反应的过程。
在将化学式转化为化学方程式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步骤:1. 理解反应类型:根据化学式中元素的种类和反应条件来确定反应类型,如氧化反应、还原反应、酸碱中和等。
2. 确定反应物和生成物:根据化学式中元素的种类和反应过程中的物质变化,确定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式。
3. 平衡化学方程式: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的化学式,利用“质量守恒”和“电荷守恒”原则,确保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和电荷数相等。
二、化学方程式到化学式的转化将化学方程式转化为化学式的目的是为了确定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式。
在将化学方程式转化为化学式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步骤:1. 确定反应物和生成物:根据化学方程式中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表示,确定各物质的化学式。
2. 去除系数:化学方程式中的系数表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摩尔比例关系,将其去除,得到化学式中的元素比例关系。
3. 确定元素数量:根据化学式中的元素比例关系,确定各元素的原子数或摩尔数。
三、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化学方程式中的系数表示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的摩尔比例关系,可以通过这些系数进行摩尔计算和质量计算。
1. 摩尔计算:根据化学方程式中的系数,可以确定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摩尔数之间的关系。
通过已知物质的摩尔数,可以计算出其他物质的摩尔数。
2. 质量计算:根据已知物质的摩尔数和摩尔质量,可以计算出物质的质量。
化学方程式中的系数可以用来确定不同物质之间质量的比例关系。
例如,对于以下简化的氢氧化钠和盐酸的中和反应:NaOH + HCl → NaCl + H2O如果已知氢氧化钠的摩尔数为2 mol,可以通过化学方程式中的系数得知氯化钠的摩尔数也为2 mol,水的摩尔数为1 mol。
化学方程式化学方程式,也称为化学反应方程式,是用化学式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
化学方程式反映的是客观事实。
因此书写化学方程式要遵守两个原则:一是必须以客观事实为基础;二是要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用化学式(有机化学中有机物一般用结构简式)来表示物质化学反应的式子,叫做化学方程式。
化学方程式不仅表明了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
同时,化学计量数代表了各反应物、生成物物质的量关系,通过相对分子质量或相对原子质量还可以表示各物质之间的质量关系,即各物质之间的质量比。
对于气体反应物、生成物,还可以直接通过化学计量数得出体积比。
V=M/ρ。
基本信息中文名:化学方程式外文名:Chemistry] chemical equation、chemical equation别称:化学反应式表达式:V=M/P应用学科:化学适用领域范围:质量关系遵循:质量守恒定律书写步骤:写出、配平、注明、检查反应条件:加热、高温、点燃、通电、电解等要点正在加载化学方程式书写步骤1.写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式。
例:NaHCO3=Na2CO3+H2O+CO2↑2.配平。
例:2NaHCO3=Na2CO3+H2O+CO23.注明反应条件和物态等。
例:2NaHCO3=Na2CO3+H2O+CO2↑4.检查化学方程式是否正确。
反应条件1.热化学方程式不写反应条件。
写上是否正确,没有定论,但中学所有资料中不写。
配平系数也可以不是1,可以是分数或者相互之间可以约分。
2.常温常压下可以进行的反应,不必写条件;但是题目中的实验若有特定的条件,一律标注该特定条件。
3.反应单一条件时,条件一律写上面;有两个或更多条件的,上面写不下的写在下面;既有催化剂又有其它反应条件时,一律把催化剂写在上面。
4.是可逆反应的一律用双向箭头表示。
箭头与等号在专业领域的文献中,不论无机、有机反应方程式中均使用箭头号“→”来连接反应物和生成物。
国外化学教科书、上海市中学化学二期课改教材(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年7月,姚子鹏主编)、上海高考的化学卷、理综卷中也采用了箭头号。
立体化学习题(final)1. Label the following alkenes as either Z or E.OOOEtSe BrE EZ2. Label any Cn or Sn axes (including mirror planes) in the molecules in Exercise ?.3.仅从给出的资料而不涉及任何机理方面的知识,请对下列每个反应从A和B 中选择一个答案。
而对于反应(4)中每个手性碳原子,要从B中选择答案。
(1)R-(+)-CH3CH2CH(CH3)MgBr+O H2O CH3CH2CH(CH3)OOH Aⅱ Bⅴ(2)R-(-)-CH3CH2CH(CH3) CH2+CH3CH2CH(CH3) CH2COOC2H5 AⅲBⅴ(3)CH3CH2COOH +Br PCl5CH3CHBrCOOH Aⅳ Bⅲ(4)S-(+)- CH3CH(C2H5)CH2CH2COOH + Br2PCl5CH3CH(C2H5)CH2CHBrCOOH 1ⅴ 2ⅳA:(i) 产物使偏光平面向右旋(+)ⅰⅲⅴ(ii) 产物使偏光平面向左旋(—)(iii) 产物使偏光平面旋转,但如不做实验,不能预测旋转方向(iV) 产物不使偏光平面旋转(V) 从已知数据不可能决定产物是否使偏光平面旋转 B:(i) 产物是R 构型 (ii) 产物是S 构型(iii) 在实验精确度范围内,恰好有一半产物是R 构型,另一半是S 构型(iV) 产物中某些是R 构型,其余的是S 构型,而除了偶然的情况之外,二者是不等量的(V) 从给出的资料,不可能预测任何有关构型方面的情况4. Find the achirotopic points in the following compounds. If there are no achirotopic points, state this. If all points are achirotopic, state this also.( Achirotopic. The opposite of chirotopic.; Chirotopic. The term used to denote that an atom, point,group, face, or line resides in a chiral environment.)5. We discussed the “toplogical rubber glove”, a system in which two enantiome rs can interconvert without ever going through an achiral form. A related phenomenon was observed much earlier with the biphenyl derivative shown, first prepared by Mislow. The nitro groups are large enough that the biphenylscannot rotate past one another on any meaningful time scale. Convince yourself that a. this molecule ischiral, b. the enantiomers can readily interconvert by rotations about single bonds, andc. at no time during the enantiomerization is a structure that is achiral involved.6. 下面的加成反应得到三种产物(36Cl 表示标记氯)试写出可能的反应机理。
化学式计算方法在有机化学中的应用有机化学是化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分支,其研究的主要内容是碳氢化合物及其衍生物的化学性质以及它们的合成方法。
在有机化学的研究中,化学式计算方法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从化学式计算方法的概述、有机化学中的应用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化学式计算方法的概述化学式计算方法是指通过各种化学公式来描述化学物质的方法。
对于有机化合物而言,我们通常采用的是分子式、结构式、电子式等不同的表示方式。
分子式是用元素符号表示化合物中各元素的种类和原子数,并在符号右下角加以索引,表示每种元素在分子中的原子数。
例如,甲醇的分子式为CH3OH。
结构式指化合物分子中原子之间的连接关系,它可以用来表达化合物的构型和立体化学信息,不仅能够反映元素相对位置,还可以反映它们之间的共价键和孤立电子对等详细信息。
例如,苯的结构式为C6H6。
电子式是一种简化的结构式,它只是描绘出化合物中不相邻原子间的键以及孤对电子的数量和位置。
例如,以氨为例,其电子式为H3N。
化学式计算方法可以根据实验数据进行计算,从而得到不同的化学物质结构的描述。
二、化学式计算方法在有机化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下面主要从分子式、结构式以及电子式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1、分子式在有机化学中的应用有机分子式是代表有机化合物的概括性符号,是有机化学研究的非常重要的工具。
在有机化合物中,数量巨大的原子种类和其他结构单位的组合每天都在不断变化,这些复杂的变化需要一个简单的描述方法,分子式的应用就解决了这个问题。
例如,丙酮的分子式为C3H6O,可以从元素组成、分子式中各元素的个数等方面基本反映其结构特征。
2、结构式在有机化学中的应用有机分子是碳氢化合物,有着丰富的立体化学信息,结构式能够反映出分子中原子之间的连接方式以及原子的立体构型。
有机化学中结构式的应用非常广泛,我们可以从其结构式中推断出其化学性质等信息。
例如,乙酰胺的结构式为CH3CONH2,可以反映出其中酰基(CH3CO)与氨基(NH2)的位置关系。
一、金属钠及其重要化合物的相互转化①Na2O ④⑧NaCl ⑩③⑨⑾Na NaOH ⑦Na2CO3NaHCO3②⑤⑥⑿Na2O21、4 Na +O2=== 2 Na2O2、2 Na +O2 △Na2O23、2 Na+2 H2O=2 NaOH+H2↑ (2 Na+2 H2O=2 Na++2 OH-+H2↑)4、Na2O+H2O=2 NaOH (Na2O+H2O=2 Na++2 OH-)5、2 Na2O2 +2 H2O =4 NaOH +O2↑ (2Na2O2+2 H2O=4Na++4OH-+O2↑)6、2 Na2O2 +2 CO2 =2 Na2CO3+O27、2 NaOH+CO2 =Na2CO3+H2O (CO2+2 OH-=CO32-+H2O)8、NaOH +HCl =NaCl +H2O(OH—+ H+=H2O)9、Na2CO3+2HCl=2NaCl+CO2↑+H2O(CO-23+2H+=CO2↑+H2O)10、NaHCO3+HCl=NaCl+CO2↑+H2O(HCO-3+H+=CO2↑+H2O)11、Na2CO3+CO2+H2O= 2 NaHCO3 (CO32—+CO2+H2O= 2 HCO3—)12、NaHCO3+NaOH=Na2CO3+H2O (HCO-3+OH-=CO-23+H2O)2 NaHCO3△Na2CO3+CO2↑+H2O二、金属铝及其重要化合物的相互转化AlCl3 ⑦③⑤Al ①Al2O3 ②Al(OH)3④⑥⑧Na AlO21.4Al+3O2点燃2Al2O32.2 Al(OH)3△Al2O3+3H2O3.2Al+6HCl==2AlCl3+3H2↑(2Al+6H+==2 Al3++3H2↑)4.2Al+2NaOH+2H2O==2NaAlO2+3H2↑(2 Al+2OH-+2H2O=2AlO2-+3 H2↑)5.Al2O3+6HCl=2AlCl3+3H2O (Al2O3+6H+=2Al3++3H2O)6. Al2O3+2NaOH=2Na AlO2+H2O [ Al2O3+2OH-=2 AlO2-+H2O ]7、Al(OH)3+3HCl=AlCl3+3H2O [ Al(OH)3+3H+=Al3++3H2O ]8、Al(OH)3+NaOH=NaAlO2+2H2O [ Al(OH)3+OH-=AlO2-+2H2O ]9、实验制取Al(OH)3:AlCl3+3NH3·H2O =Al(OH)3↓+3NH4Cl[ Al3++3 NH3·H2O =Al(OH)3 ↓+3NH4+] 三、金属铁及其化合物的相互转化2Fe3O3⑾1、3 Fe+4H2O(g)高温Fe3O4+4H23Fe +2O2 点燃Fe3O42、Fe+2HCl=FeCl2+H2↑ (Fe+2H+=Fe2++H2↑)Fe+CuCl2=FeCl2+Cu (Fe+Cu2+=Fe2++Cu)3、FeO+2HCl=FeCl2+H2O (FeO+2H+=Fe2++H2O)4、Fe2O3+6HCl=2 FeCl3+3H2O (Fe2O3+6H+=2Fe2++3H2O)5、FeCl2+2NaOH =Fe(OH)2↓+2NaCl (Fe2++2OH-=Fe(OH) 2)↓6、Fe(OH)2 + 2HCl=FeCl2+2H2O (Fe(OH)2+2H+=Fe2++2H2O)7、FeCl3+3NaOH =Fe(OH)3↓+3NaCl ( Fe3++3OH-=Fe(OH) 3↓)8、Fe(OH) 3+3HCl=FeCl3+3H2O (Fe(OH) 3+3H+=Fe3++3H2O)9、2FeCl2+Cl2=2FeCl3 (2Fe2++Cl2=2 Fe3++2Cl—)10、Fe+2FeCl3 =3FeCl2(Fe +2 Fe3+=3 Fe2+)11、2 Fe(OH)3△Fe2O3+3H2O12、白色沉淀,然后迅速变为灰绿色,最后变为红褐色4 Fe(OH)2+ O2 + 2 H2O ═4 Fe(OH) 3CaSiO3②③⑤⑥Si SiO2 Na2SiO3H2SiO3①④SiF41、Si +O2 点燃SiO22、SiO2+ 2C高温Si+ 2CO↑3、SiO2+ CaO高温CaSiO34、SiO2+ 4HF=SiF4↑+2 H2O5、SiO2+ 2NaOH=Na2SiO3+ H2O (SiO2+2 OH-=SiO32-+H2O)6、Na2SiO3 +2HCl = 2NaCl + H2SiO3 (SiO32-+2H+ = H2SiO3)Na2SiO3+H2O+CO2= Na2CO3+ H2SiO3 (SiO32-+H2O+CO2= CO32-+ H2SiO3)五、非金属氯及其化合物的相互转化HCl ⑤NaCl⑥AgClCuCl2 ⑦FeCl3 ⑧1、H2+Cl2 点燃2HCl2、2Na +Cl2 点燃2NaCl3、Cu +Cl2 点燃CuCl24、2Fe +3Cl2 点燃2FeCl35、HCl +AgNO3 = AgCl↓+HNO3 (Cl-+Ag+=AgCl↓)6、NaCl +AgNO3 = AgCl↓+NaNO3(Cl-+Ag+=AgCl↓)7、CuCl2+2AgNO3 = 2AgCl↓+Cu(NO3)2(Cl-+Ag+=AgCl↓)8、FeCl3+3AgNO3 = 3AgCl↓+Fe(NO3)3 (Cl-+Ag+=AgCl↓)9、Cl2 + 2NaOH = NaCl + NaClO + H2O (Cl2 + 2OH- = Cl- + ClO- + H2O)10、2Cl2 + 2Ca(OH)2 = CaCl 2+ Ca(ClO)2 +2 H2O(Cl2 + 2OH- = Cl- + ClO- + H2O)11、Cl2 + H2O = HCl + HClO (Cl2 + H2O = H++Cl-+ HClO)12、NaClO+HCl = NaCl + HClO (ClO-+H+= HClO)2NaClO+H2O+CO2= Na2CO3+2HClO (2ClO-+H2O+CO2= CO32-+2HClO)13、Ca(ClO) 2+2HCl = CaCl2 +2HClO (ClO-+H+= HClO)Ca(ClO)2+H2O+CO2=CaCO3↓+2HClO(Ca2++2ClO-+H2O+CO2=CaCO+2HClO)光照14、2HClO 2HCl+O2↑Na 2SO 3 Na 2SO 4 ④ ⑥ ⑧S ① SO ⑤ SO 3 ⑦ H 2 4② ③H 2SO ⑨1、S +O 2 点燃SO 22、SO 2+H 2O==H 2SO 33、Cu+2H 2SO 4(浓)△CuSO 4+SO 2↑+2H 2O 4、SO 2+ 2NaOH =Na 2SO 3 + H 2O (SO 2+ 2 OH - = SO 32-+H 2O )5、2SO 2 +O 2 催化剂加热2SO 3 6、SO 3+ 2NaOH =Na 2SO 4+ H 2O (SO 3+ 2 OH - = SO 42-+H 2O ) 7、SO 3+H 2O==H 2SO 48、H 2SO 4+2NaOH== Na 2SO 4+ 2H 2O (H ++OH -= H 2O) 9、2H 2SO 3+ O 2==2H 2SO 4七、非金属氮及其化合物的相互转化⑩NH 3.H 2O NH 3 ④ N 2 ① ② ③ 3 ⑦ ⑥NH 4Cl ⑾1、N 2+O 22NO 2、2NO+O 2=2NO 23、3NO 2+H 2O=2HNO 3+NO4、N 2+3H 2 催化剂 高温高压 2NH 35、4NH 3 +5O 24NO + 6H 2O 6、NH 3+HClNH 4Cl 7、NH 4Cl NH 3↑+HCl ↑实验室制取氨气:2NH 4Cl+Ca(OH)2CaCl 2+2H 2O+2NH 3↑ 8、NH 3+H 2O=NH 3.H 2O9、NH 3.H 2ONH 3↑+H 2O 10、NH 4HCO 3NH 3↑+CO 2↑+H 2O ↑11、3Cu+8HNO 3(稀)3Cu(NO 3)2+2NO ↑+4H 2O(3Cu+8H ++2NO -33Cu 2+ +2NO ↑+4H 2O)12、Cu+4HNO 3(浓)Cu(NO 3)2+2NO 2↑+2H 2O(Cu+4H ++2NO -3Cu 2+ +2NO 2↑+2H 2O)C+4HNO 3 (浓)CO 2↑+4NO 2↑+2H 2O 放电或高温。
焓变和熵变的计算公式概述及解释说明1. 引言1.1 概述本文将详细介绍焓变和熵变的计算公式,并对其进行解释和说明。
焓变和熵变是热力学中重要的物理量,用于描述系统在化学反应和相变过程中所发生的能量变化和混乱度增加。
了解焓变和熵变的计算方法对于理解化学反应、相变过程以及能量转换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1.2 文章结构本文分为五个部分,每个部分都涵盖了特定主题。
首先,引言部分将简要概述文章内容,并介绍文章结构。
然后,第二部分将重点介绍焓变的计算公式,包括定义、方程推导和应用示例。
接着,第三部分将详细讨论熵变的计算公式,同样包括定义、方程推导和应用示例。
在第四部分中,我们将探讨焓变和熵变之间的关系,并进行理论基础、影响因素分析以及实际应用案例分析。
最后,在第五部分中,我们将总结论点与发现,讨论该领域目前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之处,并展望今后进一步开展相关研究的方向。
1.3 目的本文旨在全面介绍焓变和熵变的计算公式,使读者能够深入了解这两个重要概念及其在化学反应和相变过程中的应用。
通过详细说明公式的推导和应用示例,希望读者能够掌握正确计算焓变和熵变的方法,并理解它们与能量转换和系统混乱度增加之间的关系。
同时,本文也将探讨这些概念在实际中的应用案例,以展示它们对于科学研究、工程设计以及能源利用等方面的重要性。
愿本文能为读者提供全面准确的知识基础,并引发更多对焓变和熵变问题的思考与讨论。
2. 焓变计算公式2.1 定义焓变(ΔH)是热力学中用来描述化学反应或物质状态改变时的能量变化的物理量。
它表示在一定条件下,系统的焓(H)发生的变化。
焓变可以为正、负或零,分别代表着吸热、放热和无热效应。
2.2 方程推导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焓变与系统吸收或释放的热量(q)之间存在关系。
当系统处于恒压条件下,焓变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进行计算:ΔH = q其中,ΔH表示焓变,单位为焦耳(J);q表示吸收或释放的热量,单位也为焦耳(J)。
除了恒压条件下的计算公式外,在常温和常压下,对于理想气体反应也存在另一种常用的计算公式。
转换实例(分析化学试题)按下Alt+F8,调出右边的对话框,运行“化学式转换”:一、单项选择(在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其号码填在题目后的括号内。
每题1分,共20分)01.不是影响氧化还原反应滴定突跃大小的因素是()。
A、两电对的电子转移数B、两电对的电位差C、氧化还原反应的速度D、氧化还原反应的介质02.氧化还原滴定中化学计量点的位置()。
A、恰好处于滴定突跃的中间B、偏向于电子得失较多的一方C、偏向于电子得失较少的一方D、无法确定03.可用加热法除去的预氧化剂或预还原剂是()。
A、NaBiO3B、(NH4)2S2O8C、KMnO4D、SnCl204.KMnO4法使用的酸度条件是()。
A、强酸性B、中性C、碱性D、弱酸性05.KMnO4法测定H2O2时,若H2O2中含有机物质,则测定结果会()。
A、偏高B、偏低C、不变D、无法确定06.KMnO4法测石灰中Ca含量,先沉淀为CaC2O4,再经过滤、洗涤后溶于H2SO4中,最后用KMnO4滴定H2C2O4,Ca的基本单元为()。
A、CaB、C、D、07.洗涤盛KMnO4溶液后产生的褐色污垢最合适的洗涤剂是()。
A、有机溶剂B、碱性溶液C、工业盐酸D、草酸洗液08.在25℃时,已知 =-0.764V,锌在[Zn2+]=0.001mol/L盐溶液中的电极电位是()。
A、0.852VB、-0.416VC、0.416VD、-0.852V09.以c(K2Cr2O7)=0.01mol/LK2Cr2O7溶液滴定25.00mLFe2+溶液耗去K2Cr2O725.00mL,每mLFe2+溶液含Fe的毫克数为()。
M(Fe)=55.85g/molA、3.351B、0.3351C、0.5585D、1.67610.将0.01mol/LMgCl2溶液与0.01mol/LNH3•H2O等体混合,()。
(NH3•H2O的Kb=1.8 )A、会产生混浊B、不会产生混浊C、无法确定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11.配制Na2S2O3使用新煮沸并冷却的蒸馏水,下面错误的原因是()。
A、消除水中CO2的作用B、消除水中O2的作用C、消除水中微生物的作用D、消除水中还原性杂质的作用12.间接碘量法中加入淀粉指示剂的适宜时间是()。
A、滴定开始时B、滴定至近终点时C、滴定至I2的红棕色褪尽,溶液呈无色时D、在标准溶液滴定了近50%时13.称量式为Fe3O4,被测组分为FeO时换算因数是()。
A、 B、C、 D、14.有关微孔玻璃坩埚的说法正确的是()。
A、常压过滤B、减压过滤C、可在高温下灼烧D、可过滤任何物质15.为了获得颗粒较大的BaSO4沉淀应采取的措施是()。
A、在浓溶液中沉淀B、在不断搅拌下慢加沉淀剂C、用稀H2SO4洗涤沉淀D、在不断搅拌下快加沉淀剂。
16.莫尔法采用AgNO3标准溶液测定Cl-,其滴定条件为:()。
A 、pH=2 B、 pH=4 C、 pH=10 D、 pH=1217.在过量氨水中不沉淀的离子是()。
A、Fe3+B、Al3+C、Mg2+D、Ag+18.萃取效率与()无关。
A、分配比B、分配系数C、萃取次数D、分液漏斗19.有关离子交换树脂的叙述,正确的是()。
A、阳离子交换树脂不能分离阴、阳离子B、树脂交联度越大,交换速度越快C、树脂能再生,所以可以反复使用D、树脂的交换容量取决于树脂量的多少20.为了不使滤纸或微孔玻璃坩埚开始就被沉淀堵塞,采用()过滤。
A、快速法B、倾泻法C、抽滤法D、减压法二、填空题(每空0.5分,共26分)01.条件电极电位反映了_____________________和 _____________________影响的总结果。
影响条件电极电位的因素有(1) _____________________ ,(2) _____________________ ,(3) _____________________ ,(4) _____________________。
02.影响氧化还原反应速度的因素有:(1) _____________________ ,(2) _____________________ ,(3) _____________________ ,(4) _____________________。
对那些加热引起挥发或加热易被空气中氧氧化的反应不能用__________________来加快反应的速度。
03.氧化还原滴定中指示剂有自身指示剂、专属指示剂和______________指示剂。
其中________________指示剂本身是________或________,其变色原理是随着溶液电极电位的变化,其________和________相互转变,从而导致溶液颜色的改变,它的选择原则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04.配制KMnO4溶液时要使用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蒸馏水,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加热煮沸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放置一周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标定前应用_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_滤除其中的_____________。
配制好的KMnO4溶液应保存于_____________试剂瓶中。
05.K2Cr2O7法测定铁矿石中铁含量中,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加SnCl2溶液,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而加入HgCl2则要_____________,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06.碘量法测定铜时,若有Fe3+存在会干扰测定。
因为________会与________反应生成________而和________标准溶液反应,使测定结果________。
可通过加入________加以消除。
07.用K2Cr2O7标定Na2S2O3溶液时,溶液颜色会经过下列变化:红棕色→黄绿色→蓝色→亮绿色,它们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颜色。
08.重量分析中的漏斗应该是________漏斗,颈长为______________。
㎝,漏斗锥体角应为________0,颈的直径要小些,一般为_____________㎜。
滤纸应采用___________,其灼烧后灰分极少,其重量可忽略不计。
有些沉淀不能与滤纸一起灼烧,应该用_____________过滤。
09.洗涤沉淀采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原则,即每次加少量洗涤液,洗后尽量沥干,再加第二次洗涤液,这样可提高洗涤效率。
10.与莫尔法比较佛尔哈德法最大的优点是____________,因而方法的____________高,应用广泛。
法扬司法的酸度与所选用的______种类有关,其Ka越大,酸度范围越______。
三、判断题(正确的在()内打“√”,错误的在()内打“╳”每题0.5分,共5分)01.沉淀剂过量越多,沉淀的溶解损失越少。
()02.溶解度较大的晶形沉淀,在稀溶液中既有利于形成较大颗粒的晶体,又可以减小在母液中的损失。
()03.后沉淀随陈化时间增长而增加。
()04.称量分析的准确度一般较差。
()05.电对的电极电位越低,其还原形的还原能力越强。
()06.Na2S2O3标准溶液贮存在白色试剂瓶中。
()07.莫尔法中K2CrO4指示剂指示终点的原理是分级沉淀的原理。
()08.沉淀的溶度积越大,它的溶解度也越大。
()09.由于KMnO4具有很强的氧化性,所以KMnO4法只能用于测定还原性物质。
()10.平衡常数越大的氧化还原反应,其反应速度越快。
()四、简答题(每题4分,共24分)01.为什么不能在盐酸介质中,用KMnO4滴定Fe2+?若在盐酸介质中滴定对测定结果有何影响?02.用Na2C2O4标定KMnO4标准溶液时,其温度条件和酸度条件分别是什么?为什么?03.碘量法的主要误差来源是什么?有哪些防止措施?04.法扬司法使用吸附指示剂时,应注意哪些问题?05.重量分析对沉淀式的要求是什么?06.非晶形沉淀的沉淀条件是什么?为什么?五、计算题(共25分)01.试计算下列反应的平衡常数,并说明此反应进行的程度。
MnO +5Fe3++8H+=Mn2++5Fe2++4H2O(4分)02. 计算BaSO4在400mL水中的损失量是多少mg?如400mL水中含有0.010mol/LH2SO4,BaSO4的溶解损失量又是多少mg?K M(BaSO4)=233.4g/mol(5分)03. 移取某双氧水试液30.00mL,加入10mL3mol/L的H2SO4溶液后,用c(KMnO4)=0.01000mol/L的KMnO4溶液滴定,消耗31.66mL,求双氧水中H2O2的质量浓度。
M(H2O2)=34.02g/mol(4分)04.称取铁矿石试样0.4869g,用酸溶解后,将其中的Fe3+还原为Fe2+后,用c(K2Cr2O7)= 0.02000mol/L的K2Cr2O7溶液滴定,用去31.08mL,求铁矿石试样中的总铁量,用w(Fe3O4)表示。
M(Fe3O4)=231.5g/mol(4分)05.称取胆矾试样0.8600g,溶解后加入过量的KI,生成的I2,用c(Na2S2O3)= 0.1022mol/L 的Na2S2O3溶液滴定,用去36.89mL,求胆矾试样中CuSO4•5H2O的质量百分数。
M(CuSO4•5H2O)=159.6g/mol(4分)06.2.000 g某盐矿试样,经过一系列处理,最后得到0.1800 g NaCl和KCl的混合物。
将此混合物用AgNO3处理后得到0.4000 g AgCl沉淀。
求此样品中K和Na的质量百分数。
M(NaCl)= 58.44g/mol M(KCl)= 74.55g/mol M(AgCl)= 143.3g/mol M(Na)= 23.00g/mol M(K)= 39.10g/mol (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