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林外史——匡超人》 (2)
- 格式:ppt
- 大小:1.43 MB
- 文档页数:38
笑解《儒林外史》(二)我不服1.我才是超级牛人笔者将匡超人作为《笑解<儒林外史>》的开篇人物,赢得了众人支持,大家纷纷表示以超人坠落的表现完全可以视作讽刺小说《儒林外史》之第一无耻之人。
可就在此时,忽有一年轻人窜出,大喊一声:“我——不——服!”众人抬头一看,见是一个年轻后生,有精通世事者道:“他有这个实力。
”这人是谁?这人以前叫牛浦郎,后来叫牛郎,呃——不对,叫牛浦。
后来,他还有一段好长的时间盗用了一位民间诗人的名字,那段时间,他叫牛布衣。
但,是彻头彻尾的假“牛布衣”。
只见这年轻人踱着方步走来,嘴一撇说道:“我比超人更无耻,为何将他排在首位?”“那您就讲一讲您的光辉事迹,也让我们比较一下。
”“好吧,”牛浦幽幽说道,“那就让我做个完整的自我剖析。
”“首先,我也有完美的坠落史。
想当初,我也是一个甜美文静的文学BOY,不像超人一样,有着功名利禄之心。
我那时候就像安安静静读几首诗歌,陶冶一下自己的性情,修养一下自己的身心。
你可以在吴老先生的笔下找到我最初的样子。
”话说牛浦郎在甘露庵里读书,老和尚问他姓名,他上前作了一个揖,说道:“老师父,我姓牛,舍下就在这前街上住,因当初在浦口外婆家长的,所以小名就叫做浦郎。
不幸父母都去世了,只有个家祖,年纪七十多岁,开个小香蜡店,胡乱度日,每日叫我拿这经去讨些赊账。
我打从学堂门口过,听见念书的声音好听,因在店里偷了钱,买这本书来念,却是吵闹老师父了。
”老和尚道:“我方才不是说的,人家拿大钱请先生教子弟,还不肯读;像你小檀越偷钱买书念,这是极上进的事。
但这里地下冷,又琉璃灯不甚明亮,我这殿上有张桌子,又有个灯挂儿,你何不就著那里去念,也觉得爽快些。
”浦郎谢了老和尚,跟了进来,果然一张方桌,上面一个油灯挂,甚是幽静。
浦郎在这边厢读书,老和尚在那边打坐,每晚要到三更天。
一日,老和尚听见他念书,走过来问道:“小檀越,我只道你是想应考,要上进的念头,故买这本文章来念,而今听见你念的是诗,这个却念他则甚?”浦郎道:“我们经纪人家,那里还想甚么应考上进,只是念两句诗破破俗罢了。
第6课《儒林外史》——匡超人(时间:45分钟满分:45分)一、语言建构与运用(30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对的一项是()(3分)A.染.泡(rǎn)朱履.(fù)冠.冕(ɡuān)给.事中(jǐ)B.藩.司(fān) 盘桓.(xuán) 敝.友(bì) 国子监.(jiàn)C.肄.业(sì) 装奁.(lián) 荫.袭(yìn) 拗.不过(niù)D.诰.命(ɡào) 装殓.(liàn) 什.物(shí) 补了廪.(lǐn)答案D解析A项,“履”应读“lǚ”;B项,“桓”应读“huán”;C项,“肄”应读“yì”。
2.下列词语中,字形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A.纯洁面如土色肄业千真万确B.粘帖竖旗杆责备沉鱼落雁C.盘桓摽梅之候装奁闭月羞花D.侥幸眼花缭乱恍若九霄云外答案B解析帖—贴。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3~5题。
中国古代知识分子贫穷落魄的多。
《儒林外史》是专写知识分子的小说。
吴敬梓真是把________的知识分子写活了。
没有中举前的周进和范进等的形象,真是刻画得________,至今还________。
中国历史上有一批穷困的知识分子,贫无立锥之地,决不会没有面团团的富家翁相。
中国诗文和老百娃嘴中有很多形容贫而瘦的穷人的话,什么“瘦骨嶙峋”,什么“骨瘦如柴”,又是什么“瘦得皮包骨头”,等等,都与骨头有关。
这一批人一无所有,最值钱的仅存的“财产”就是他们这一身瘦骨头。
这是他们人生中最后的一点“赌注”,轻易不能押上的,押上一输,他们也就“涅槃”了。
然而他们却________喜欢拼命,喜欢拼这一身瘦老骨头。
他们称这个为“骨气”。
()。
要举实际例子的话,那就可以举出很多来。
《三国演义》中的祢衡,就是这样一个人,结果被曹操假手黄祖给砍掉了脑袋瓜。
近代有一个章太炎,胸佩大勋章,赤足站在新华门外大骂袁世凯,袁世凯不敢动他一根毫毛,只好钦赠美名“章疯子”,聊以挽回自己的一点面子。
第7课《儒林外史》——匡超人《儒林外史》是我国清代一部杰出的现实主义的长篇讽刺小说,主要描写封建社会后期知识分子及官绅的活动和精神面貌。
全书故事情节虽没有一个主干,可是有一个中心贯串其间,那就是反对科举制度和封建礼教的毒害,讽刺因热衷功名富贵而造成的极端虚伪、恶劣的社会风习。
这样的思想内容,在当时无疑是有其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教育意义的。
加上它那准确、生动、洗练的白话语言,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塑造,优美细腻的景物描写,出色的讽刺手法,艺术上也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由于时代的局限,作者在书中虽然批判了黑暗的现实,却把理想寄托在“品学兼优”的士大夫身上,宣扬古礼古乐,看不到改变儒林和社会的真正出路,这是应该加以批判的。
在《儒林外史》中与“匡超人”相关的情节有:匡超人出身贫寒,在流落他乡时,一心惦记着生病的父亲,“我为人子的,不能回去侍奉,禽兽也不如”。
但是,他逐步发生了变化。
先是受马二先生的影响,把科举作为人生的唯一出路;考上秀才后,又受一群斗方名士的“培养”,以名士自居,以此作为追名逐利的手段;后又受到衙吏潘三的教唆,做起流氓恶棍的营生。
社会给他这样三条路,他巧妙地周旋其间,一步步走向堕落。
他吹牛撒谎,停妻再娶,卖友求荣,忘恩负义,变成了一个衣冠禽兽。
可是当他侍奉久病的父亲,敬事兄嫂,亲睦乡里,表现出人性的纯良时,他只能是个卖豆腐的小百姓;而当他变质之后,他却拥有了荣耀和幸福,“高兴长安道”,扬扬得意了。
小说通过匡超人的人生蜕变,对当时的社会以及士林阶层给予了无情的讽刺和鞭挞。
课文节选的部分为匡超人二到杭州,灵魂发生急剧蜕变之后的故事。
一、读准字音(一)单音字1.可憎.(zēng) 2.肄.业(yì)3.诰.命(gào) 4.盘桓.(huán)5.妆奁.(lián) 6.衣衾.(qīn)7.装殓.(liàn) 8.招赘.(zhuì)9.权厝.(cu ò) 10.孝悌.(t ì) 11.藩.司(f ān) 12.泥淖.(n ào) (二)多音字1.监⎩⎪⎨⎪⎧国子监.ji àn 监.牢ji ān 2.差⎩⎪⎨⎪⎧ 差.遣ch āi 参差.c ī 3.吓⎩⎪⎨⎪⎧ 吓.唬xià恫吓.hè 4.什⎩⎪⎨⎪⎧什.物shí什.么sh én 5.揣⎩⎪⎨⎪⎧ 揣.知chu ǎi 挣揣.chu ài6.冠⎩⎪⎨⎪⎧ 衣冠.人物gu ān 沐猴而冠.gu àn 7.横⎩⎪⎨⎪⎧ 蛮横.h èng 纵横.h éng 8.拗⎩⎪⎨⎪⎧ 执拗.niù拗.断ǎo二、写准字形1.⎩⎪⎨⎪⎧ y ì肄业酒s ì肆 2.⎩⎪⎨⎪⎧ 竖旗g ān 杆立g ān 竿见影3.⎩⎪⎨⎪⎧ 招zhu ì赘桀ào 骜不驯4.⎩⎪⎨⎪⎧ 散q ì讫q ì迄今为止5.⎩⎪⎨⎪⎧ 直du ō裰点zhu ì缀6.⎩⎪⎨⎪⎧ ji ǎo 侥幸r áo 饶恕7.⎩⎪⎨⎪⎧ 九xi āo 霄云外元xi āo 宵节8.⎩⎪⎨⎪⎧ di àn 玷辱zh ān 沾染 三、辨析词语1.盘桓 徘徊 彷徨1.无所不为:没有什么不干的,指什么坏事都干。
课文节选的部分为匡超人二到杭州,灵魂发生急剧蜕变之后的故事。
一、读准字音 (一)单音字1.可憎(zēng) 2.肄业(yì) 3.诰命(gào) 4.盘桓(huán) 5.妆奁(lián) 6.衣衾(qīn) 7.装殓(liàn) 8.招赘(zhuì) 9.权厝(cuò) 10.孝悌(tì) 11.藩司(fān) 12.泥淖(nào)(二)多音字 1.监2.差⎩⎨⎧ 差遣chāi 参差cī3.吓4.什⎩⎨⎧ 什物shí什么shén5.揣6.冠⎩⎨⎧衣冠人物guān 沐猴而冠guàn7.横 8.拗⎩⎨⎧执拗niù拗断ǎo二、写准字形1.2.⎩⎨⎧ 竖旗gān 杆立gān 竿见影3.4.⎩⎨⎧ 散qì讫qì迄今为止5.6.⎩⎨⎧ jiǎo 侥幸ráo 饶恕 7. 8.⎩⎨⎧diàn 玷辱zhān 沾染三、辨析词语1.盘桓 徘徊 彷徨例 句①这条几乎是在半山腰上开辟出来的“天路”,它盘桓于崇山峻岭之间。
最低海拔为146米,最高海拔达到875米,落差竟达700多米。
②当日,我市上空云量较多,温度一直徘徊在4.3℃至10.3℃之间。
外出感觉舒服。
③《单身公寓》有着浓郁的都市情调和幽默机智的对话,将中年金领的危机、年轻白领的彷徨、新新人类的洒脱都刻画得入木三分。
辨 析盘桓:①逗留;徘徊。
②回环旋绕。
徘徊:①在一个地方来回地走。
②比喻犹疑不决。
③比喻事物在某个范围内来回浮动、起伏。
彷徨:走来走去,犹疑不决,不知往哪个方向去。
2.思量 打量 例句 遇事多思量,一打量就作出判断,往往失之准确。
辨析思量:考虑;想念,记挂。
打量:观察(人的衣着、外貌);以为,估计。
四、成语释义1.无所不为:没有什么不干的,指什么坏事都干。
2.光天化日:文中比喻大家都看得很清楚的地方。
儒林外史匡超人人物形象及相关情节一、引言《儒林外史》是清代吴敬梓所著的长篇小说,以明清时期的社会生活为背景,通过描绘一系列生动的人物形象,揭示了封建社会的黑暗和腐败。
其中,匡超人这一人物形象具有独特的性格和命运,成为了作品中的重要角色。
本文将深入探讨匡超人的人物形象以及相关情节。
二、匡超人人物形象1.性格特点匡超人性格矛盾复杂,既有善良、正直的一面,也有虚伪、势利的一面。
他原本是一个淳朴的农家子弟,但随着生活的变迁,逐渐变得狡猾、虚伪。
2.人生经历匡超人生于贫苦家庭,自幼聪明好学。
然而,为了生存,他被迫放弃了学业,到江湖上闯荡。
在江湖上,他结识了一些权贵,逐渐变得势利、虚伪。
最终,他陷入了权贵的圈套,沦为了一名无耻之徒。
三、相关情节1.匡超人娶亲在《儒林外史》中,匡超人原本有一个淳朴善良的妻子,但在权贵的诱惑下,他抛弃了妻子,娶了一位权贵的侄孙女。
这一情节揭示了匡超人性格中的虚伪和势利。
2.匡超人攀附权贵在江湖上闯荡期间,匡超人结识了一些权贵,为了攀附权贵,他不择手段。
在权贵的圈套中,他变得越来越狡猾、虚伪。
最终,他沦为了一名无耻之徒。
3.匡超人的结局在《儒林外史》中,匡超人的结局是悲惨的。
他失去了原本的淳朴和善良,沦为了一名无耻之徒。
最终,他在权贵的圈套中越陷越深,最终走向了灭亡。
四、结论匡超人是《儒林外史》中一个独特的人物形象。
他性格矛盾复杂,既有善良、正直的一面,也有虚伪、势利的一面。
他的命运揭示了封建社会的黑暗和腐败。
通过对匡超人这一人物形象的探讨,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儒林外史》这一经典作品的主题和意义。
人教部编九上名著《儒林外史》主要人物性格及相关情节梳理●正面典型(1)王冕(第一回)——才华卓越、磊落酒脱、不慕名利。
王冕十岁时辍学放牛,自学画荷花,拒绝危素召见。
他不愿结交乡绅,于是远走山东。
后回乡奉养母亲,与吴王促膝长谈。
最后归隐会稽山。
(2)杜少卿(第三十一回至三十三回)——慷慨大方、淡泊名利、尊重妇女。
①好酒好菜招待客人,给门客抓药治病,精心伺候。
②在自身没钱的情况下,仍然当了自己新做的衣服给杨裁缝死去的母亲买棺材。
③在知县得意时拒不拜见,知县丢官没有房子可住时,腾出房子让知县搬来住。
④让管家卖地,大方资助他人。
⑤拉着妻子的手游山饮酒,赞美沈琼枝的反抗行为。
⑥淡泊功名,讲究“文行出处”。
朝廷征辟,他装病拒绝应征出仕。
(3)庄尚志(庄绍兴)(第三十五回)——有才华、恬淡悠然。
①不肯做官,不懂官场世故,得罪了太保。
②回乡途中借宿老农家,老农夫妇不幸双亡,他花费银子安葬了老农夫妇。
③不堪官僚乡绅的打扰,与妻子连夜搬到元武湖上。
(4)虞育德(虞博士)(第三十六、三十七回)——博学多才、襟怀坦荡、旷达磊落、待人正直、不迂腐。
①五十岁才中进士,为人实在,殿试时写了真实年纪。
②旧邻汤相公因为缺钱用,拆了虞博士给他住的房子,虞博士不但不生气,还给他银子让他再去租房住。
③监考时发现考生带小抄,不但隐瞒下来,还不承认查过,给考生留足面子。
④在遇到寻短见的农人时果断相助,却也料得自己的实际状况,并未一味倾囊相助,不为博慷慨之名。
⑤与“犯罪”监生同吃住,还替他辩白了冤枉事。
●腐儒的典型(1)周进(第二、三回)——生活穷困潦倒,却皓首穷经、迷信经典、沉迷于制艺难以自拔,坚信科举是自己唯一的救命稻草,成功后也照顾了范进等人。
①刚出场时,六十多岁,依然是个老童生。
饱受秀才梅玖和王举人的嘲弄和冷遇。
②在贡院里受刺激过度,一头撞在号板上,苏醒后满地打滚,放声大哭。
③任广东学道后,为了照顾范进,将范进取为第一。
(2)范进(第三、四回)——表面上呆头笨脑,穷困愚陋,逆来顺受酸气十足;内心里却热恋功名,追求利禄,圆滑世故,卑怯懦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