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 格式:pdf
- 大小:153.19 KB
- 文档页数:3
【原文】天地玄黄,宇宙洪荒。
日月盈昃,辰宿列张。
【译文】天是青黑色的,地是黄色的,宇宙形成于混沌蒙昧的状态中。
日出日落,月圆月缺,星辰分布在无边的太空中。
【原文】寒来暑往,秋收冬藏。
闰余成岁,律吕调阳。
【译文】寒暑循环变换,来了又去,去了又来;秋天收割庄稼,冬天储藏粮食。
积累数年的闰余并成一个月,放在闰年里;古人用六律六吕来调节阴阳。
【原文】云腾致雨,露结为霜。
金生丽水,玉出昆冈。
【译文】云气上升遇冷就形成了雨,夜里露水遇冷就凝结成霜。
黄金产在金沙江,玉石出在昆仑山。
【原文】剑号巨阙,珠称夜光。
果珍李柰,菜重芥姜。
【译文】最有名的宝剑叫“巨阙”,最贵重的明珠叫“夜光”。
水果中的珍品是李和奈,蔬菜中最重要的是芥菜和生姜。
【原文】海咸河淡,鳞潜羽翔。
龙师火帝,鸟官人皇。
【译文】海水是咸的,河水是淡的,鱼儿在水中潜游,鸟儿在空中飞翔。
龙师、火帝、鸟官、人皇,这都是上古时代的帝王官员。
【原文】始制文字,乃服衣裳。
推位让国,有虞陶唐。
【译文】苍颉创制了文字,嫘祖制作了衣裳。
主动把君位禅让给功臣贤人,是尧和舜。
【原文】吊民伐罪,周发殷汤。
坐朝问道,垂拱平章。
【译文】安抚百姓,讨伐暴君,是周武王姬发和商王成汤。
贤明的君主端坐朝廷,向大臣们询问治国之道,垂衣拱手,毫不费力就能使天下太平,功绩彰著。
【原文】爱育黎首,臣伏戎羌。
遐迩一体,率宾归王。
【译文】他们爱抚、体恤老百姓,使四方各族人都来归附。
普天之下都统一成了一个整体,四方诸侯率领子民,归顺于他的统治。
【原文】鸣凤在竹,白驹食场。
化被草木,赖及万方【译文】凤凰在竹林中欢乐地鸣叫,小白马在草场上自由自在地吃着草食。
圣君贤王的仁德之治使草木都沾受了恩惠,恩泽遍及天下百姓。
【原文】盖此身发,四大五常。
恭惟鞠养,岂敢毁伤。
【译文】人的身体发肤分属于地、水、风、火这“四大”,一言一动都要符合仁、义、礼、智、信这“五常”。
诚敬地想着父母养育之恩,哪里还敢毁坏损伤它。
【原文】女慕贞洁,男效才良。
⼈教版桃花源记原⽂及翻译 《桃花源记》是东晋⽂⼈陶渊明的代表作之⼀,是《桃花源诗》的序⾔,选⾃《陶渊明集》。
下⾯店铺给你分享⼈教版桃花源记原⽂及翻译,欢迎阅读。
⼈教版桃花源记原⽂ 晋太元中,武陵⼈捕鱼为业。
缘溪⾏,忘路之远近。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甚异之。
复前⾏,欲穷其林。
林尽⽔源,便得⼀⼭,⼭有⼩⼝,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
初极狭,才通⼈。
复⾏数⼗步,豁然开朗。
⼟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美池桑⽵之属。
阡陌交通,鸡⽝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着,悉如外⼈。
黄发垂髫,并怡然⾃乐。
见渔⼈,乃⼤惊,问所从来。
具答之。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
村中闻有此⼈,咸来问讯。
⾃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论魏晋。
此⼈⼀⼀为具⾔所闻,皆叹惋。
余⼈各复延⾄其家,皆出酒⾷。
停数⽇,辞去。
此中⼈语云:“不⾜为外⼈道也。
”(间隔⼀作:隔绝)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
太守即遣⼈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骥,⾼尚⼠也,闻之,欣然规往。
未果,寻病终,后遂⽆问津者。
⼈教版桃花源记翻译 东晋太元年间,武陵郡有个⼈以打渔为⽣。
⼀天,他顺着溪⽔⾏船,忘记了路程的远近。
忽然遇到⼀⽚桃花林,⽣长在溪⽔的两岸,长达⼏百步,中间没有别的树,花草鲜嫩美丽,落花纷纷的散在地上。
渔⼈对此(眼前的景⾊)感到⼗分诧异,继续往前⾏船,想⾛到林⼦的尽头。
桃林的尽头就是溪⽔的发源地,于是便出现⼀座⼭,⼭上有个⼩洞⼝,洞⾥仿佛有点光亮。
于是他下了船,从洞⼝进去了。
起初洞⼝很狭窄,仅容⼀⼈通过。
⼜⾛了⼏⼗步,突然变得开阔明亮了。
(呈现在他眼前的是)⼀⽚平坦宽⼴的⼟地,⼀排排整齐的房舍。
还有肥沃的⽥地、美丽的池沼,桑树⽵林之类的。
⽥间⼩路交错相通,鸡鸣狗叫到处可以听到。
⼈们在⽥野⾥来来往往耕种劳作,男⼥的穿戴跟桃花源以外的世⼈完全⼀样。
《系辞》原文(全文)一:《系辞上》1、系辞上:天尊地卑,乾坤定矣。
卑高以陈,贵贱位矣。
动静有常,刚柔断矣。
方以类聚,物以群分,吉凶生矣。
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变化见矣。
是故,刚柔相摩,八卦相荡。
鼓之以雷霆,润之以风雨,日月运行,一寒一暑,乾道成男,坤道成女。
乾知大始,坤作成物。
乾以易知,坤以简能。
易则易知,简则易从。
易知则有亲,易从则有功。
有亲则可久,有功则可大。
可久则贤人之德,可大则贤人之业。
易简,而天下之理得矣;天下之理得,而成位乎其中矣。
2、系辞上:圣人设卦观象,系辞焉而明吉凶,刚柔相推而生变化。
是故,吉凶者,失得之象也。
悔吝者,懮虞之象也。
变化者,进退之象也。
刚柔者,昼夜之象也。
六爻之动,三极之道也。
是故,君子所居而安者,易之序也。
所乐而玩者,爻之辞也。
是故,君子居则观其象,而玩其辞;动则观其变,而玩其占。
是以自天佑之,吉无不利。
3、系辞上:彖者,言乎象者也。
爻者,言乎变者也。
吉凶者,言乎其失得也。
悔吝者,言乎其小疵也。
无咎者,善补过也。
是故,列贵贱者存乎位。
齐小大者,存乎卦。
辩吉凶者,存乎辞。
懮悔吝者,存乎介。
震无咎者,存乎悔。
是故,卦有小大,辞有险易。
辞也者,各指其所之。
4、系辞上:易与天地准,故能弥纶天地之道。
仰以观于天文,俯以察于地理,是故知幽明之故。
原始反终,故知死生之说。
精气为物,游魂为变,是故知鬼神之情状。
与天地相似,故不违。
知周乎万物,而道济天下,故不过。
旁行而不流,乐天知命,故不懮。
安土敦乎仁,故能爱。
范围天地之化而不过,曲成万物而不遗,通乎昼夜之道而知,故神无方而易无体。
5、系辞上: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
仁者见之谓之仁,知者见之谓之知。
百姓日用而不知,故君子之道鲜矣。
显诸仁,藏诸用,鼓万物而不与圣人同懮,盛德大业至矣哉。
富有之谓大业,日新之谓盛德。
生生之谓易,成象之谓乾,效法之为坤,极数知来之谓占,通变之谓事,阴阳不测之谓神。
6、系辞上:夫易,广矣大矣,以言乎远,则不御;以言乎迩,则静而正;以言乎天地之间,则备矣。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为政》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为政》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为政》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贤哉,回也!”——《雍也》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雍也》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述而》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述而》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子罕》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子罕》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子张》翻译:孔子说:“学了知识然后按时温习,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恼怒,不也是品德上有修养的人吗??”《学而》里曾子说:“我每日多次进行自我检查:替人谋划事情是否竭尽自己的心力了呢?同朋友交往是否诚实可信了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是否复习了呢?”孔子说:“我十五岁开始有志于做学问,三十岁能独立做事情,四十岁能(通达事理)不被外物所迷惑,五十岁能知道哪些是不能为人力所支配的事情,六十岁能听得进不同的意见,到七十岁才做事能随心所欲,不会超过规矩。
”孔子说:“温习学过的知识,可以获得新的理解与体会,那么就可以凭借这一点去当(别人的)老师了。
”孔子说:“只学习却不思考,就会感到迷惑而无所适从,只空想却不学习,就会使精神受到损害。
”孔子说:“多么贤德啊,颜回!”一碗饭,一瓢水,住在简陋的小巷子里,别人都不能忍受这种穷困清苦,颜回却不改变他(爱好学习)的乐趣。
日文原文:聴かせて懐かしい歌を远くで口ずさんで圣なる蜜のように梦のようにその中で眠らせてどうして世界は逆さに无力に流れてくの?夕焼けいつか见た茜云そばにいれないその代わりに银色の雨が降ってきたら私だと思って涙を拭いてまっすぐに肌に落ちる流星降り続けてその肩に蜜雨(アムリタ)大地が泣いている夜を感じる心でいてあなたの伤口が痛むなら空に愿いの弓矢を撃つ银色の雨が降ってきたら私だと思って时间を止めて地平线响き渡る雫确かなものあの日々に蜜雨(アムリタ)银色の雨が降ってきたら私だと思って涙を拭いてまっすぐに肌に落ちる流星あなたに降る雨になる蜜雨(アムリタ)罗马注音:ki ka se te na tsu ka shi i u ta wotoo ku de ku chi zu san desei na ru mi tsu no you ni yu me no you ni so no na ka de ne mu ra se tedou shi te se kai wa sa ka sa ni mu ryo ku ni na ga re te ku no? yuu ya kei tsu ka mi ta a ka ne ku moso ba ni i re na i so no ka wa ri nigi ni ro no a me ga fu tte ki ta ra wa ta shi da to o mo ttena mi da wo fu i tema ssu gu ni ha da ni o chi ru ryuu seifu ri tsu du ke te so no ka ta ni A MU RI TAda i chi ga na i te i ru yo ru wokan ji ru ko ko ro de i tea na ta no ki zu gu chi ga i ta mu na raso ra ni ne ga i no yu mi ya wo u tsugin i ro no a me ga fu tte ki ta ra wa ta shi da to o mo tteji kan wo to me techi he i sen hi bi ki wa ta ru shi zu kuta shi ka na mo noa no hi bi ni A MU RI TAgin i ro no a me ga fu tte ki ta ra wa ta shi da to o mo ttena mi da wo fu i tema ssu gu ni ha da ni o chi ru ryuu seia na ta ni fu ru a me ni na ru A MU RI TA中文翻译:倾听令人怀念的歌声从那遥远的口中传出像圣洁的蜜又像场梦在那之中沉睡为何整个世界无力的逆流不知何时看见晚霞替代了那不在身边的绯红云彩我想如果空中飘落银色雨滴那一定是我擦拭的泪滴在肌肤上一直滑落的流星继续滑落在肩头的蜜雨大地在哭泣的夜里用心感受你伤口的痛楚希望能在空中射出那箭我想如果空中飘落银色雨滴那一定是时间停止了地平线上响遍雨滴飘落声可以确定的是每天降落的蜜雨我想如果空中飘落银色雨滴那一定是我擦拭的泪滴在肌肤上一直滑落的流星你化作雨水降临那是蜜雨中文拼音版Ki ga sei deina zhu ga xi yi wu ta woudou ou ku deiku ji zu sa em deisei yi na lu mi zhi nou you niyǚ mei nou you nisou nou na ga deinei mu la sei deidou ou xi deisei ga yi wa sa ga sa nimu liu ku ni na ga lei dei ku nou?yǘ~ ya gieyi zhi ga mi da a ka na gu mousou ba ni yi lie na yi sou nou ga wa li ni ging yi lou woua mei ga fu wu dei ki da lawa da xi da tou ou mou beina mi da wou fu yi deima a shu gu niha da ni ou ji lu li sei yifu li zhu zhu gie diesou nou ga da nia mu li dada yi ji gana yi dei yi lu yǘ lu wouka em ji lu kou kou lou dei yi dei a na da nouki zhi gu ji gayi da mu na lasou la ni mei ga yi nou yǖ mi ya wou ou zhuging yi lou woua mie ga fu wu dei ki da lawa da xi da tou ou mou beiji ga em wou dou mei deiji hei yi sei emhi bi gi wa da lu xi zu guta xi ga na kou moua nou hi bi nia mu li daging yi lou woua mie ga fu wu dei ki da lawa da xi da tou ou mou beina ni da wou fu yi deima a su gu niha da ni ou ji lu li sei yia na da ni fu lua mei ni na lua mu li da。
高中课文《论语十二章》原文一、原文1.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八佾》)2.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里仁》)3.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里仁》)4.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里仁》)5.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
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雍也》)6.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泰伯》)7.子曰:“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
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
”(《子罕》)8.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子罕》)9.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卫灵公》)10.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
迩之事父,远之事君。
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阳货》)11.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学而》)12.颜渊问仁。
子曰:“克己复礼为仁。
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
”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二、译文1.孔子说:“一个人如果没有仁德,他怎么能实行礼呢?一个人如果没有仁德,他怎么能运用乐呢?”(《八佾》)2.孔子说:“早晨得知了真理,就是当晚死去也甘心。
”(《里仁》)3.孔子说:“君子懂得大义,小人只懂得小利。
”(《里仁》)4.孔子说:“见到贤人,就应该向他学习、看齐;见到不贤的人,就应该自我反省(自己有没有与他相类似的错误)。
”(《里仁》)5.孔子说:“质朴多于文采,就会显得粗野;文采多于质朴,就会流于浮夸。
只有质朴和文采配合恰当,才是个君子。
”(《雍也》)6.曾子说:“士人不可以不胸怀宽广、意志坚定,因为他肩负着重大的使命,路程又很遥远。
学而第一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
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
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子禽问于子贡曰:“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与之与?”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
夫子之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
先王之道,斯为美。
小大由之。
有所不行。
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
恭近于礼,远耻辱也。
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
可谓好学也已。
”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
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
”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为政第二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
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
道德经原文及全文《道德经》是中国古代哲学家老子所著的一部哲学经典,是中国文化中最重要的经典之一。
其内容涉及哲学、政治、宗教等多个领域,被誉为“中国哲学之源头”,对中国文化的影响深远。
本文将介绍《道德经》的原文及全文,以便读者更好地了解这部经典。
道德经原文《道德经》共分为81章,下面是其中的前五章原文:第一章道可道,非常道。
名可名,非常名。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
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第二章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
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也,生而弗有也,为而弗恃也,功成而不居也。
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第三章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
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
常使民无知无欲。
使夫智者不敢为也。
为无为,则无不治。
第四章道冲,而用之或不盈。
淵兮,似萬物之宗。
挫其銳,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
湛兮,似或存。
吾不知誰之子,象帝之先。
第五章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
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道德经全文下面是《道德经》的全文,供读者参考:第一章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
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第二章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也,生而弗有也,为而弗恃也,功成而不居也。
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第三章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
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
论语原文全文完整版《论语》是中国古代哲学名著之一,是儒家学派重要著作之一。
它由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及其门徒所撰,讲述了孔子的哲学思想和道德观念,并将这些思想传承下去。
下面是《论语》的全文。
第一章:学而篇谨遵尊敬,不敢忘怀。
至于饮食,衣服,无不恭敬。
朝以问道,暮以讲义,不厌诲人。
曾子曰:“吾日三省乎自己为人谋而不忠乎友谋而不专乎道谋而不诚乎已可矣。
”第二章:为政篇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第三章:八佾篇子曰:“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第四章:里仁篇子曰:“里仁之余,民免而无耻。
里仁之余,邦必兴。
”第五章:公冶长篇公冶长,问政。
子曰:“树不必修,无过於阴几而已。
修之於身,其德乃真。
修之於家,其德乃半。
修之於国,其德乃旅。
修之於天下,其德乃无所不备。
”第六章:雍也篇子曰:“吾自卫反鲁,然后乐正,雅颂各得其所。
”第七章:述而篇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童蒙之时,衣敝而好古,习俗一成而不易,能以侨维,不能以动易,吾不知所以然。
”第八章:泰伯篇泰伯启,与他人交涉不愧。
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
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第九章:里鉴篇子曰:“里仁为美。
择不处仁,焉得知?”第十章:先进篇子曰:“不患无位,患所以立。
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
”第十一章:学到老篇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第十二章:西泠子篇子曰:“志士恒志也,不矜不伐,不悔不求,得道者兼容天下。
”第十三章:公山弗扰篇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第十四章:雯雯篇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第十五章:阳货篇阳货问于子贡曰:“仲尼焉学?”子贡曰:“文武之道,未曾有过於孔子者。
”由此,可知孔子之博学多才。
第十六章:德行篇子曰:“君子喻於义,小人喻於利。
”第十七章:颜渊篇颜渊问在学过何事?子曰:“多闻则其深,着力则其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老子》原文及译文《老子》原文及译文第一章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
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译文】可以说出来的道,就不是永恒不变的“道”。
可以叫得出来的名,就不是永恒不变的“名”。
“无”,是天地形成的本始;“有”,是创生万物的根源。
所以应该从经常不见其形之处体察“道”的奥妙,应该从经常显露其形之处体察万物的归宿。
“有名”和“无名”这两者来源相同而名称各异,它们都可以说是幽微深远。
再往上推,幽微深远到极点,就正是所有的道理及一切变化的根本了。
第二章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较,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
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译文】天下人都知道美之所以为美,丑的观念就跟着产生;都知道善之所以为善,不善的观念也就产生了。
没有“有”就没有“无”,没有“难”就没有“易”,没有“长”就没有“短”,没有“高”就没有“下”,没有“音”就没有“声”,没有“前”就没有“后”,这些都是相辅相成的。
因此圣人做事,能体合天道,顺应自然,崇尚无为,实行不言的教诲。
任万物自然生长,而因应无为,不加干预;生长万物,并不据为已有,化育万事,并不自恃其能;成就万物,亦不自居其功。
就因为不自居其功,所以他的功绩反而永远不会被泯灭。
第三章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
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
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
为无为,则无不为。
【译文】不标榜贤名,使人民不起争心;不珍贵难得的财货,使人民不起盗心;不显现名利的可贪,使人民的思想不致受到惑乱。
因此,圣人为政,要净化人民的心思,没有什么自作聪明的主张;满足人民的温饱,就不会有更大的贪求;减损人民的心志,便没有刚愎自是的行为;增强人民的体魄,就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那里还会与人相争呢?若使人民常保有这样无知无欲的天真状态,没有伪诈的心智,没有争胜的欲望,纵然有诡计多端的阴谋家,也不敢妄施伎俩。
◇原文:每天都被自己帅到睡不着
翻译:玉树临风美少年,揽镜自顾夜不眠。
◇原文:有钱,任性。
翻译:家有千金,行止由心。
◇原文:丑的人都睡了,帅的人还醒着。
翻译:玉树立风前,驴骡正酣眠。
◇原文:主要看气质。
翻译:请君莫羡解语花,腹有诗书气自华。
◇原文:也是醉了。
翻译:行迈靡靡,中心如醉。
◇原文:人要是没有理想,和咸鱼有什么区别。
翻译:涸辙遗鲋,旦暮成枯;人而无志,与彼何殊。
◇原文:别睡了起来嗨。
翻译: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
◇原文:不要在意这些细节。
翻译:欲图大事,莫拘小节。
◇原文:你这么牛,家里人知道么。
翻译:腰中雄剑长三尺,君家严慈知不知。
◇原文:心好累。
翻译:形若槁骸,心如死灰。
◇原文:我的内心几乎是崩溃的。
翻译:方寸淆乱,灵台崩摧。
◇原文:你们城里人真会玩。
翻译:城中戏一场,山民笑断肠。
◇原文:我单方面宣布和xx结婚。
翻译:愿出一家之言,以结两姓之好。
◇原文:重要的事说三遍。
翻译:一言难尽意,三令作五申。
◇原文: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
翻译:天高地阔,欲往观之。
◇原文:明明可以靠脸吃饭,偏偏要靠才华。
翻译:中华儿女多奇志,不爱红装爱才智。
◇原文:我读书少,你不要骗我。
翻译:君莫欺我不识字,人间安得有此事。
◇原文:不作死就不会死,为什么不明白。
翻译:幸无白刃驱向前,何用将身自弃捐。
◇原文:你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翻译:岂曰无衣,与子同袍。
◇原文:我有知识我自豪。
翻译:腹有诗书气自华。
◇原文:说的好有道理,我竟无言以对。
翻译:斯言甚善,余不得赞一词。
◇原文:秀恩爱,死的快。
翻译:爱而不藏,自取其亡。
◇原文:吓死宝宝了。
翻译:堪惊小儿啼,能开长者颐。
◇原文:沉默不都是金子,有时候还是孙子。
翻译:圣人不言如桃李,小民不言若木鸡。
◇原文:备胎。
翻译:章台之柳,已折他人;玄都之花,未改前度。
◇原文:屌丝终有逆袭日
翻译: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原文:长发及腰,娶我可好?
翻译:长鬟已成妆,与君结鸳鸯?
◇原文:人与人之间最基本的信任呢?
翻译:长恨人心不如水,等闲平地起波澜。
◇原文:认真你就输了
翻译:石火光中争何事,蜗牛角上莫认真。
◇原文:那画面太美我不敢看。
翻译:尽美尽善,不忍卒观。
◇原文:我只想安静的做一个美男子。
翻译:北方有璧人,玉容难自弃。
厌彼尘俗众,绝世而独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