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新建原料制药厂事故收集池设计
- 格式:doc
- 大小:20.00 KB
- 文档页数:6
石油化工厂区应急事故水池的设计摘要:石油化工生产装置存在着燃烧、爆炸等危险因素。
近些年不断的有此类事故发生,设置应急事故水池即是为了在发生事故时,能有效的接纳装置排水、消防水等污染水和泄漏的物料,以免污染及危害周边水体环境,降低环境风险。
某石化新建工程包括核心工艺装置、辅助设施和公用工程,即全厂道路、铺砌、地管、电讯等以及管廊、循环水站、罐区、货车装卸站、货运大门门房及地磅、行人大门门房、仓储及维修建筑、变电所、机柜间、控制室、消防泵房、应急事故水池、消防水池等。
关键词:石油化工厂区;应急事故;水池设计石化企业事故水池的设置是有效降低或消除石化企业地表水源环境污染的前提条件,完善的事故污染废水导排系统以及足够容量的事故水池,对所有涉及危险化学品废水排放的建设项目是至关重要的。
事故水池的容积必须在综合考虑技术、生产、投资、安全、风险、环保等因素基础上,根据事故污染水的最大产生量及事故排水系统储存设施的最大有效容积进行计算,并确保事故废水不排入外环境。
工业水池作为我们十分常见的一种特种结构,主体材料由钢筋、混凝土组成,在工业水池处理市政污水、化工污水、工矿废水时,这部分主体材料将会受到水质侵袭,长期接触会产生主体腐蚀情况,如何才能增强工业水池承载力、抗腐蚀渗透性、耐久性成为工业水池建筑设计中的重要课题。
在进行工业水池设计过程中,除了要满足一些特定技术要求外,通过各种方式进行工业水池荷载组合实验,根据工业水池特点,结合结构关键性技术进行了解,深入探讨,从多方面解决工业水池结构计及防腐问题。
1设置的依据GB50483-2009《化工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计规范》第6.1.8条:化工建设项目应设置应急事故水池。
2容积的确定2.1V1———收集系统范围内发生事故的一套装置的物料量GB50160-2008《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第4.1.5条:石油化工企业应采取防止泄漏的可燃液体和受污染的消防水排出厂外的措施;第6.2.12条第1款:防火堤内的有效容积不应小于罐组内1个最大储罐的容积,当浮顶、内浮顶罐组不能满足此要求时,应设置事故存液池储存剩余部分,但罐组防火堤内的有效容积不应小于罐组内最大储罐容积的一半。
建设项目应急事故水池容积确定技术方法研究及应用关键词:应急事故水池;前期雨水;容积;导排系统引言2005年11月发生的松花江污染事件,其主要原因之一是没有完善的事故废水导排系统和足够容量的应急事故水池,导致爆炸事故发生后含有大量苯、硝基苯等有毒有害物料的消防废水进入松花江,造成松花江水体严重污染。
而2006年1月某化工厂六氯车间反应釜爆炸事故,该公司则利用已有的雨水回收系统和废水预处理池收集了事故污水,经预处理后送入污水处理厂,没有造成环境次生污染。
可见,完善的事故废水导排系统和足够容量的应急事故水池,对所有涉及危险化学品环境风险事故废水排放的建设项目至关重要。
《化工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计规》(GB50483-2009)[1]规定:“化工建设项目应设置应急事故水池”,以保证事故时能有效的接纳装置排水、消防废水等污染水,避免事故污染水进入水体造成污染。
目前,事故废水导排系统的设计虽已作为强制性措施进行贯彻和实施,但是有关事故应急水池容积确定的标准或规还很少,且规定条文相对简略、不够明确,并存在一些争议。
有关的文献[2]、[3]、[4]也仅以中石化“水体污染防控紧急措施设计导则(试行)”为研究对象,不具有普遍指导性。
本文对比分析了GB50483和Q/SY 1190-2009[5]等规定的应急事故水池容积确定方法,深入研究其差异和各自存在的问题,进而系统地提出了应急事故水池容积确定的技术要点和原则,结合案例探讨了事故池和前期雨水池容积确定技术方案。
1 应急事故水池容积确定方法对比1.1 GB50483规定的计算方法,简称“标准法”对一般的新建、扩建、改建和技术改造的建设项目,其应急事故水池容量应按下式计算。
3max 21)(V V V V V 雨事故池++= (1)式中:(V 1+V 2+V 雨)max 为应急事故废水最大计算量(m 3);V 1为最大一个容量的设备(装置)或贮罐的物料贮存量(m 3);V 2为在装置区或贮罐区一旦发生火灾爆炸及泄漏时的最大消防用水量,包括扑灭火灾所需用水量和保护邻近设备或贮罐(最少3个)的喷淋水量(m 3),可根据GB50016[6]、GB50160[7]、GB50074[8]等有关规定确定;V雨为发生事故时可能进入该废水收集系统的当地的最大降雨量,应根据GB50014[9]有关规定确定;V 3为事故废水收集系统的装置或罐区围堰、防火堤净空容量(m 3),与事故废水导排管道容量(m 3)之和。
第1篇一、项目概述本项目为某地区新建储水池工程,位于XX市XX区XX街道,占地面积约为500平方米,设计容量为1000立方米。
储水池主要用于收集和储存雨水,为周边居民生活用水提供保障。
本工程包括储水池主体结构、进出水管路、配套设施等建设内容。
二、施工组织与管理1. 施工组织机构为确保工程顺利进行,成立以下施工组织机构:(1)项目经理部:负责整个工程的施工组织、协调和管理。
(2)工程技术部:负责施工图纸的审核、施工方案编制、施工技术指导等工作。
(3)质量保证部:负责工程质量检查、验收和整改工作。
(4)安全环保部:负责施工现场的安全、环保和文明施工工作。
(5)物资供应部:负责工程所需物资的采购、供应和管理工作。
2. 施工进度计划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制定以下施工进度计划:(1)施工准备阶段:1个月(2)基础施工阶段:2个月(3)主体结构施工阶段:3个月(4)配套设施施工阶段:1个月(5)竣工验收阶段:1个月三、施工方案1. 基础施工(1)施工方法:采用天然地基基础,先进行土方开挖,然后进行地基加固处理。
(2)施工步骤:1)测量放线:根据设计图纸进行测量放线,确保基础位置准确。
2)土方开挖:采用挖掘机进行土方开挖,确保开挖深度符合设计要求。
3)地基加固:采用水泥搅拌桩进行地基加固,提高地基承载力。
4)垫层施工:铺设C15混凝土垫层,厚度为100mm。
2. 主体结构施工(1)施工方法: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分为池壁、池底和池顶。
(2)施工步骤:1)模板制作与安装:根据设计图纸制作模板,并进行安装。
2)钢筋绑扎:按照设计要求进行钢筋绑扎,确保钢筋间距、保护层厚度等符合规范。
3)混凝土浇筑:采用混凝土搅拌车运输混凝土,使用插入式振捣器进行振捣。
4)养护:混凝土浇筑完成后,进行养护,保证混凝土强度。
3. 进出水管路施工(1)施工方法:采用PVC管材,进行埋地敷设。
(2)施工步骤:1)测量放线:根据设计图纸进行测量放线,确定管道走向。
某半导体电子元器件项目废水系统设计方案分析【摘要】:某半导体电子元器件项目生产过程中产生一般清洗废水、一般有机废水、含银废水、含氰废水、含镍废水、脱银废水、含铜废水、废气处理废水及冷却塔废水9种废水,废水分质收集,部分处理后回用。
园区设置有效容积不小于810m³的事故应急池,截存事故废水。
同时,污水和雨水总管出园区前设置切换阀,事故状态下,紧急切换阀门,将截存的废水收集至事故应急池,以保障事故废水不外泄,达到环保相关要求。
【关键词】:半导体废水;分质处理;废水收集;事故应急池1项目概况该项目建设地点位于安徽省某市,占地面积18938.72㎡,建筑面积32284.30平方米。
项目新建年产1亿条蚀刻引线、3000万条冲压类引线和700万件金属掩膜板生产线,单位作业面积产值约3万元/平方米。
主要建筑有主厂房(丙类)、化学品库(甲类)、废水处理站、综合楼等。
该项目产生9种工艺废水,废水总排放量为1915m³/d,一旦泄漏,将对地下水和土壤等带来严重影响;另外,如处置不当,遇明火后可能引发严重的火灾或爆炸[1]。
2排水方案设计园区内雨、污分流,废水分类收集、分质处理。
该项目排水主要是生产废水、生产废液和员工办公污水。
生产废水包括一般清洗废水、一般有机废水、含银废水、含氰废水、含镍废水、脱银废水、含铜废水、废气处理废水及冷却塔废水。
一般清洗废水及有机废水部分回用,剩余废水进入综合废水处理系统处理达标后经市政污水管网排入污水处理厂;含银、镍、氰废水全部回用于对应的生产线;电镀废水经回收利用后,浓液进入蒸发系统,结晶盐作为危废,委托有资质单位处理。
含铜废液经铜电解系统回收铜后,剩余废液输送至综合废水处理系统处理;显影废液、脱膜废液、碱性废液、除油废液、一般有机废液经预处理后,进入污水处理站综合废水处理系统处理;含氰废液及含氰废气处理系统更换浓水经破氰系统处理后进入 MVR蒸发系统;含银废液、脱银废液经银电解系统处理后进入 MVR 蒸发系统;含锡废液、含镍废液进入 MVR 蒸发系统;MVR 蒸发系统蒸馏水回用于生产线,产生的结晶盐作为危险废物交有资质单位处置。
建设项目应急事故水池容积确定技术方法研究及应用关键词:应急事故水池;前期雨水;容积;导排系统引言2005年11月发生的松花江污染事件,其主要原因之一是没有完善的事故废水导排系统和足够容量的应急事故水池,导致爆炸事故发生后含有大量苯、硝基苯等有毒有害物料的消防废水进入松花江,造成松花江水体严重污染。
而2006年1月浙江某化工厂六氯车间反应釜爆炸事故,该公司则利用已有的雨水回收系统和废水预处理池收集了事故污水,经预处理后送入污水处理厂,没有造成环境次生污染。
可见,完善的事故废水导排系统和足够容量的应急事故水池,对所有涉及危险化学品环境风险事故废水排放的建设项目至关重要。
《化工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计规范》(GB50483-2009)[1]规定:“化工建设项目应设置应急事故水池”,以保证事故时能有效的接纳装置排水、消防废水等污染水,避免事故污染水进入水体造成污染。
目前,事故废水导排系统的设计虽已作为强制性措施进行贯彻和实施,但是有关事故应急水池容积确定的国家标准或规范还很少,且规定条文相对简略、不够明确,并存在一些争议。
有关的文献[2]、[3]、[4]也仅以中石化“水体污染防控紧急措施设计导则(试行)”为研究对象,不具有普遍指导性。
本文对比分析了GB50483和Q/SY 1190-2009[5]等规定的应急事故水池容积确定方法,深入研究其差异和各自存在的问题,进而系统地提出了应急事故水池容积确定的技术要点和原则,结合案例探讨了事故池和前期雨水池容积确定技术方案。
1 应急事故水池容积确定方法对比1.1 GB50483规定的计算方法,简称“国家标准法”对一般的新建、扩建、改建和技术改造的建设项目,其应急事故水池容量应按下式计算。
3max 21)(V V V V V 雨事故池++= (1)式中:(V 1+V 2+V 雨)max 为应急事故废水最大计算量(m 3);V 1为最大一个容量的设备(装置)或贮罐的物料贮存量(m 3);V 2为在装置区或贮罐区一旦发生火灾爆炸及泄漏时的最大消防用水量,包括扑灭火灾所需用水量和保护邻近设备或贮罐(最少3个)的喷淋水量(m 3),可根据GB50016[6]、GB50160[7]、GB50074[8]等有关规定确定;V 雨为发生事故时可能进入该废水收集系统的当地的最大降雨量,应根据GB50014[9]有关规定确定;V 3为事故废水收集系统的装置或罐区围堰、防火堤内净空容量(m 3),与事故废水导排管道容量(m 3)之和。
建立工程应急事故水池容积确定技术方法研究及应用关键词:应急事故水池;前期雨水;容积;导排系统引言2005年11月发生的松花江污染事件,其主要原因之一是没有完善的事故废水导排系统和足够容量的应急事故水池,导致爆炸事故发生后含有大量苯、硝基苯等有毒有害物料的消防废水进入松花江,造成松花江水体严重污染。
而2006年1月某化工厂六氯车间反响釜爆炸事故,该公司那么利用已有的雨水回收系统和废水预处理池收集了事故污水,经预处理后送入污水处理厂,没有造成环境次生污染。
可见,完善的事故废水导排系统和足够容量的应急事故水池,对所有涉及危险化学品环境风险事故废水排放的建立工程至关重要。
?化工建立工程环境保护设计规?〔GB50483-2009〕[1]规定:“化工建立工程应设置应急事故水池〞,以保证事故时能有效的接纳装置排水、消防废水等污染水,防止事故污染水进入水体造成污染。
目前,事故废水导排系统的设计虽已作为强制性措施进展贯彻和实施,但是有关事故应急水池容积确定的标准或规还很少,且规定条文相对简单、不够明确,并存在一些争议。
有关的文献[2]、[3]、[4]也仅以中石化“水体污染防控紧急措施设计导那么〔试行〕〞为研究对象,不具有普遍指导性。
本文比照分析了GB50483和Q/SY 1190-2009[5]等规定的应急事故水池容积确定方法,深入研究其差异和各自存在的问题,进而系统地提出了应急事故水池容积确定的技术要点和原那么,结合案例探讨了事故池和前期雨水池容积确定技术方案。
1 应急事故水池容积确定方法比照1.1 GB50483规定的计算方法,简称“标准法〞对一般的新建、扩建、改建和技术改造的建立工程,其应急事故水池容量应按下式计算。
3max 21)(V V V V V 雨事故池++= 〔1〕式中:〔V 1+V 2+V 雨〕max 为应急事故废水最大计算量〔m 3〕;V 1为最大一个容量的设备〔装置〕或贮罐的物料贮存量〔m 3〕;V 2为在装置区或贮罐区一旦发生火灾爆炸及泄漏时的最大消防用水量,包括扑灭火灾所需用水量和保护邻近设备或贮罐〔最少3个〕的喷淋水量〔m 3〕,可根据GB50016[6]、GB50160[7]、GB50074[8]等有关规定确定;V 雨为发生事故时可能进入该废水收集系统的当地的最大降雨量,应根据GB50014[9]有关规定确定;V 3为事故废水收集系统的装置或罐区围堰、防火堤净空容量〔m 3〕,与事故废水导排管道容量〔m 3〕之和。
当代化工研究Modern Chemical Research107 2020•23环境工程合成革工业园区公共应急水池的研究*边归国'林玉萍2魏炜2陈子钺2唐静珍2(1.福建省生态环境厅福建3500032.福建省闽创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福建350000)摘耍:为了进一步推进化工园区公共应急水池的标准化建设,通过对某合成革工业园区公共应急水池在事故污水和雨水的收集与处理、地势、与规划飽符合性等因素的充分论证,结合《化工园区事故应急设施(池)建设标准》T/CPCIF0049-2020餉相关要求,在对彩响公共应急水池有效容积的安全系数、消防历时、降雨量等参数进行深入分析餉基础上,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设方案.关键词:合成革;工业园区;公共应急水池中图分类号:X507文献标识码:AStudy on Public Emergency Pool in Synthetic Leather Industrial ParkBian Guiguo1,Lin Yuping2,Wei Wei2,Chen Ziyue2,Tang Jingzhen2(1.Fujian Provincial Department of Ecology and Enviromnent,Fujian,3500032.Fujian Minchua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Co.,Ltd.,Fujian,350000)Abstract:In order to jurther promote the standardization construction of p ublic emergency pool in chemical industry park,the collection and treatment of a ccident sewage and rainwater;topography,and the compliance with the planning of a public emergency pool in a synthetic leather industrial p ark were f ully demonstrated,a ccording to the relevant requirements of T/CPCIF0049-2020Construction standard of a ccident emergency facility(pool)in Chemical Industry Parks,based on the in-depth analysis of t he safety f actor,fire duration,rainfall and other p arameters affecting the effective volume of p ublic emergency p oolputforward the f easible construction scheme.Key words:synthetic leather^industrial p ark;public emergency p ool引言有关化工园区公共应急水池的研究已有报道,程慧敏m 提出“石化导则法”模式和“最大事故法”两种事故池建设模式,由于模拟条件不同,两种模式虽然使用同一公式,但是结果不同。
第1篇一、工程概况本工程为某地区泵站集水池施工项目,位于某市某区,总占地面积约5000平方米。
集水池主要功能为收集、调节、储存雨水,为周边居民提供生活用水。
本工程包括集水池主体结构、进出水管、配电室、消防设施等建设内容。
二、施工组织设计1. 施工队伍(1)项目经理部:负责整个工程的组织、协调、指挥和管理工作。
(2)施工班组:负责具体的施工任务,包括土方开挖、基础施工、主体结构施工、管道安装、电气安装等。
2. 施工进度计划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施工进度计划,确保工程按期完成。
具体进度安排如下:(1)土方开挖:30天(2)基础施工:45天(3)主体结构施工:60天(4)管道安装:30天(5)电气安装:20天(6)消防设施安装:10天(7)工程验收:10天总计:245天3. 施工资源配置(1)人员配置:项目经理1名,施工员2名,技术员2名,质检员1名,安全员1名,施工班组人员若干。
(2)机械设备:挖掘机、推土机、自卸汽车、混凝土搅拌车、振捣器、钢筋加工机械、焊接设备、电焊机、电钻等。
(3)材料配置:混凝土、钢筋、水泥、砂石、砖块、管道、电气设备、消防设备等。
三、施工方案1. 土方开挖(1)采用挖掘机进行土方开挖,确保开挖深度满足设计要求。
(2)对开挖出的土方进行分类堆放,便于后续施工。
(3)对土方进行压实,确保地基稳定性。
2. 基础施工(1)根据设计图纸,进行基础垫层施工,确保垫层平整、密实。
(2)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基础混凝土浇筑,确保混凝土强度满足要求。
(3)对基础进行养护,确保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要求。
3. 主体结构施工(1)根据设计图纸,进行主体结构钢筋绑扎,确保钢筋位置准确、间距合理。
(2)按照设计要求,进行主体结构混凝土浇筑,确保混凝土强度满足要求。
(3)对主体结构进行养护,确保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要求。
4. 管道安装(1)按照设计要求,进行进出水管管道安装,确保管道连接牢固、密封良好。
(2)对管道进行试压,确保管道无泄漏。
某新建原料制药厂事故收集池设计
作者:王树昆
来源:《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3年第09期
【提要】:随着社会对环境保护重视程度的加强,原料药厂对周围环境及水质的污染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类似项目生产及消防废水的收集处理也显得至关重要。
本文通过某新建原料制药厂事故收集池的设计,对此进行探讨和研究。
【关键词】:原料制药厂事故收集池系统控制
中图分类号:TU276.91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项目概况
该新建工程位于江苏常熟经济开发区沿江工业区,厂区占地面积约 66,150平方米,主要建筑功能包括制药生产车间、综合仓库、危险品仓库、实验室、公用楼等。
该新建原料制药厂属于精细化工行业,其主要经营内容为:生产医药中间体(杂环氟化物等含氟高生理活性中间体),研发原料药配方及工艺和新药配方及工艺,并提供生物科技研发等咨询服务。
制药生产过程中使用的主要原料中包含甲醇、丙酮、二氯甲烷等有毒易燃液体,该部分液体原料以室外固定顶立式储罐存放,集中放置在厂区北侧的原料液罐区及南侧生产车间外的储罐区。
相关系统简介
2.1 消防系统设计
结合本工程各栋建筑防火等级及灭火用水量需求,经分析,消防用水量最大的一栋建筑为二号综合仓库(甲类仓库)。
其中,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火灾危险等级按照仓库Ⅱ级设计,自喷用水量为48,火灾持续时间2小时;室内消火栓用水量10,火灾持续时间3小时;室外消火栓用水量25,火灾持续时间3小时。
总消防用水量为724立方米。
2.2雨水排水系统
本工程室外雨水排水系统收集厂区屋面及路面雨水,汇水面积为整个厂区66,150平方米,综合径流系数为0.65,暴雨强度采用苏州市暴雨强度公式,重现期P=3a,地面集流时间t1=10min;雨水通过室外雨水管网收集,并统一排至厂区北侧万福路DN1000市政雨水接口。
事故池设置原因
3.1安全生产要求
因本工程属于化工厂,其所用大部分原料都含有有毒及腐蚀成分,如丙酮、甲醇等。
根据本项目的安全评估报告相关内容--“本项目布置在长江沿边,一旦发生有毒物质泄漏,可能会进入长江。
一旦发生火灾爆炸事故,引起物料泄漏,消防尾水中有可能含有大量有毒物质,如无事故污水回收装置,很可能会流入长江,从而污染水源,引起环保事故。
为了避免发生上述事故,污染到长江等区域,本项目总图布置中要求设置了事故污水收集池”。
3.2 环保要求
项目所在地为常熟经济开发区沿江工业区化工集中区域,项目建成后生产废水拟排入滨江新市区污水处理有限责任公司处理,执行该污水处理厂接管标准(以下简称“接管标准”)如下表:
一般民用项目初期雨水的COD值为70~100,而本项目属化工类工厂,由于厂内原料在运输、储存、生产过程中易出现溢出、挥发、泄露等现象,从而造成厂区建筑道路外表面附着污染物,因此厂区初期雨水所含污染物相对较高。
其初期雨水中COD、SS等参数大概数据如下表:
结合上表分析,本项目初期雨水COD、SS值与接管标准接近,另本项目位置处在化工集中区,按照环评影响报告及当地环保局审批意见的要求,“厂区初期雨水须经过处理达到接管标准后,方可与生活污水一起送滨江污水处理厂进行集中处理”,故须将初期雨水进行收集处理。
事故池设计
事故池容积计算
按照安全生产及环保相关要求,分别对厂区内的初期雨水、消防事故废水容量进行计算。
初期雨水
雨水收集系统有较为复杂的分析过程,其受影响的参数包括降雨频率、初期雨水量、收集范围等。
在设计时,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考虑上述参数的设置情况。
本项目初期雨水量计算参考《石油化工污水处理设计规范》中3.2.3条“一次降雨污染雨水总量宜按照污染区面积与其10~30mm降雨深度的乘积计算。
污染雨水流量应根据一次降雨污染雨水总量和调节设施的调节能力确定”。
降雨频率按照环保局提供的当地同类项目资料:一年降雨收集20次。
设计时取每月收集两次,主要考虑每月2次的收集频率,可将厂区建筑物、路面的污染物冲洗干净。
收集范围为整个厂区,则收集雨水量计算如下:
初期雨水量计算公式为:
h—初期降雨厚度,mm,本项目取15mm
F—汇水面积,㎡
--汇水面积的径流系数
则本项目的初期雨水量为:
消防废水
消防废水量的计算参考《水体污染防控紧急措施设计导则》(以下简称《设计导则》)。
《设计导则》的颁布,就是为了防范和控制石化企业发生事故时或者事故处理过程中产生的物料泄漏和污水对周边水体的污染及危害,降低环境风险。
《设计导则》要求事故池的有效容积(V)计算方法如下:
注:是指对收集系统范围内不同罐组或装置分别计算,取其中最大值。
--收集系统范围内发生事故的一个罐组或一个装置的物料量,;注:储存相同物料的罐组按一个最大储罐计,装置物料量按存留最大物料量的一台反应器或中间储罐计。
--发生事故的储罐或装置的消防水量,
--发生事故的储罐或装置的同时使用的消防设施给水
流量,
--消防设施对应的消防历时,h;
--发生事故时可以转输到其他储存或处理设施的物料量,
--发生事故时仍必须进入该收集系统的生产废水量,
--发生事故时可能进入该收集系统的降雨量,
q --降雨强度,mm;按平均日降雨量
--年平均降雨量,mm
--年平均降雨日数
F --必须进入事故废水池收集系统的雨水汇水面积,ha
以下对公式中各项进行计算:
根据业主提供资料,发生事故时最大泄漏罐(设于室外储罐区)容积为30。
本厂按照一次火灾考虑,最大消防用水量出现在二号综合仓库(甲类仓库)。
其室外消防用水量为25,火灾延续时间为3h;室内消火栓用水量为10,火灾延续时间为3h;室内喷淋系统流量为48,火灾延续时间为2h。
则。
事故时可储存于防火堤内的原料及消防废水54。
根据业主工艺,不考虑其容积。
苏州市区多年平均降水量在1100mm左右,降水日数平均每年约130天。
则
则事故收集池容积
因此,消防时事故收集池容积选用1300。
4.1.3 事故收集池容积取值
由于初期雨水及消防事故废水均需要收集,且考虑存在下雨过程中出现消防事故的可能行,则事故池容积须为初期雨水及消防事故废水量两者叠加,即1950立方米。
另考虑消防事故废水中已经包含雨水的容积,且上述情况发生几率较小,故采用一次消防事故废水量作为事故池容积,非事故状态下作为初期雨水收集池。
综上所述,全厂设置一座事故收集池,用以收集初期雨水及消防事故废水,总容积1300立方米。
于事故池内设置排水提升泵,将收集的初期雨水及事故废水提升至污水处理站进行处理。
事故收集池位置
事故收集池的设置靠近厂区的污水处理站、排放口及储罐区,便于事故废水收集及排入废水处理区处理;且位于常年风向的下风向,以减小对厂区内环境的污染。
收集管道系统布置
事故废水及初期雨水通过排水管道收集至事故池。
厂区所有雨水在进入事故池之前,须经过选择阀门井,阀门井内设置转换阀门。
当收集事故废水或初期雨水时,关闭排往市政方向的电动阀门;非事故状态下,关闭排往事故池的电动阀门。
此处使用DN1000的电动阀,并设置旁通。
下图为厂区室外总平面图及阀门井详图。
厂区室外总平面图
选择阀门井详图
系统控制
非消防状态
市政排水方向为1号排水管路,事故池排水方向为2号排水管路。
在这两个排水管路上的电动阀分别为1号电动阀和2号电动阀。
事故收集池设置四段式液位计,用以控制排水提升泵的启停。
其中四个控制液位分别为:1350立方米超高报警液位;1300立方米(消防事故时收集水量)开1号阀液位;700立方米(平时初期雨水收集水量)启泵液位;50立方米停泵保护液位。
电动阀控制原理为:平时,1号电动阀关闭;当事故池收集雨量达到启泵液位,打开电动阀1,并关闭电动阀2。
此动作持续10天之后复位,关闭电动阀1,打开电动阀2。
注:此处采用10天的持续时间,主要考虑每月收集两次初期雨水。
消防状态
当收到消防信号时,关闭1号电动阀,打开2号电动阀。
当收集池液位达到1300立方米时,关闭2号电动阀,开启1号电动阀。
另当消防事故解除后,阀门复位,关闭电动阀1,打开电动阀2。
最终排放路径
初期雨水及消防废水最终的排放途径如下:
初期雨水:排入污水处理站处理,经处理达标后排放。
消防废水:关闭电动阀2,将消防废水排入污水处理站处理,处理达标后排放。
事故池设计总结
在本次事故收集池的设计中,较难确定的是初期雨水量及消防状态下的雨水量,目前规范中多在条文解释或正文中提及少量内容,但均未给出明确的计算方法及参数,并且,关于雨水收集范围也并未给予很明确的要求。
在本项目中,从安全角度考虑,环保部门要求收集全厂汇水面积上的雨水。
在以后的设计过程中,还需要积极了解环保部门及安监部门的要求,同时从安全及环保的角度出发,尽量使系统更加完善。
参考文献及资料:
《石油化工污水处理设计规范》(GB50160-2006)
《水体污染防控紧急措施设计导则》(中国石化建标2006.43号)
《化工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计规范》(GB50483-2009)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本项目安全评估报告
本项目环境影响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