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淮安市淮海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二阶段测试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161.00 KB
- 文档页数:12
2019年江苏省淮安市淮海中学高考语文模拟试卷一、语言文字运用(12分)1. 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中国高科技企业走向世界的()绝不会一帆风顺,难免还会遭遇这样或那样的________.对此,我们要有充分认识,并时刻做好准备。
一旦核心技术受制于人,不知道哪天就会被人________.这样严酷的现实,中国企业必须时时警醒。
A.历程骚扰一网打尽B.进程掣肘釜底抽薪C.历程骚扰釜底抽薪D.进程掣肘一网打尽【答案】B【考点】字义词义辨析【解析】考查正确使用词语,要理解词语含义,结合语境准确辨析。
【解答】历程:经历的过程,仅指已发生的。
进程:事物发展变化的过程,包括已发生的和未发生的。
掣肘:拉着胳膊,比喻有人从旁牵制,工作受干扰,难开展。
骚扰:意指扰乱他人,使之不得安宁,含贬义。
此处指难免还会遭遇这样或那样的干扰,故:掣肘,排除AC。
釜底抽薪:把柴火从锅底抽掉,才能使水止沸,借以比喻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也指暗中进行破坏。
一网打尽:比喻一个不漏地全部抓住或彻底清剿。
此处指一旦核心技术受制于人,不知道哪天就会被人在暗中进行破坏,故:釜底抽薪,排除D。
2.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文明不仅是倡导、教育出来的,也是管出来的。
梳理中外社会文明史就能发现,一个社会的文明素养,既是历史演进的结果,也是持续管理的结果。
去日本旅游的人,往往会感慨其公共文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什么是现代社会的“勿以恶小而为之”,法律写得明明白白②以至日本媒体写社论提醒国民要尊重对方国家的风俗、习惯、礼仪③一丝不苟的垃圾分类、不留一片垃圾的体育赛场、井然有序的公共场所等④究其源头,1948年出台的《轻犯罪法》功不可没⑤即便如此,上世纪80年代,日本人在走出国门时也产生过大声喧哗、不守秩序的不文明现象A.③②④⑤①B.⑤③①②④C.⑤③②④①D.③④①⑤②【答案】D【考点】句子衔接与排序【解析】该题考查排序,高考能力层级为:E.排序题可以先把握基本内容,然后初步分层归类,再进行连缀排序,最后检查调整,确定顺序,排除法是一种很好的选择办法。
2019届江苏省淮安市淮海中学高三12月月考(二统模拟)语文试卷【题文】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日美双方决定把自卫队和美军的合作扩大到全球规模,提出了从平时到发生突发事件时的“无缝”合作。
B.在“拼低价”的旅游业经营模式下,底薪只有数百元的导游接团时往往需要垫付人均数百元的“人头费”,他们往往千方百计通过诱导购物以获得高额返点来盈利和“填坑”。
C.《速度与激情》在创造了15天破20亿的票房奇迹后,《左耳》也迎来了两天近两亿的好消息,这个票房表现显得异常珍贵。
D.网络专车平台吸纳私家车进入,在客观上有助于满足多样化的市场需求,但在服务质量和安全性上存在较大问题。
【题文】下列选项中的诗句填入绝句《渔村夕照》中画横线处,恰当的一项是()晒网柴门返照景,桃花流水认前津。
,远吊怀沙作赋人。
A.蓑笠无踪失钓船B.买鱼沽酒湘江去C.湘妃独对君山老D.洞庭秋夜浪无踪【题文】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普通心理学和文艺心理学关系最为密切,。
而文艺心理学更多采用体验和内省的方法。
①同时,它们又是两门学科,有不同的研究方法和研究对象。
②后者比前者更为复杂和微妙,它有自己鲜明的特征和独特的内容。
③它在文艺心理学研究中占有特殊地位,文艺心理学的研究离不开普通心理学。
④从研究方法看,普遍心理学的研究更多采用实验方法,力求定量定性。
⑤普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类普遍的心理,文艺心理学研究对象是人类的特殊心理——审美心理。
A.③①⑤②④B.③⑤④②①C.⑤③④①②D.⑤①②③④【题文】下列对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全国集邮巡展活动的纪念戳图案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A.纪念戳中“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全国集邮巡回展览”的文字与“2015.6~2015.9”的数字点明活动举办的主题及时间。
B.纪念戳整体呈圆形,既体现中国人民的团结,也体现世界人民的团结,正因为团结才获得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
词语1.【2019届江苏徐州高三上期中】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中国古史是从尧舜时期开始逐渐明晰的,《尚书》的便是《尧典》。
先秦诸子都对尧舜,虽然说法时有,但都对他们的真实性深信不疑,基本史实亦甚清晰。
A.开篇津津乐道歧意B.首篇乐此不疲歧意C.首篇津津乐道分歧D.开篇乐此不疲分歧【答案】C【解析】【详解】此题考核正确使用词语的能,有实词成语和熟语的能力,注意啊考核近义词辨析。
注意从词语的含义、感情色彩、固定搭配、程度的轻重、运用的范围等角区分,题中①“开篇”,指弹词演唱故事之前加唱的短篇,为正书的引子;后用来指小说等作品的开端;也指开始写作,开始写某一篇(作品)。
“首篇”,指语是“说法”,应选“分歧”。
故选C。
2.【2019届江苏师大附属实验校高三19月调研】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金黄色的葫芦上有灵动的仕女、威武的罗汉、各式各样的京剧脸谱、可爱的生肖,画面▲ ,线条洗练流畅,看起来▲ ;54岁的民间艺人栾清明有一手绝活——用烙铁在葫芦上作画。
如今,栾清明不忍传统技艺流失,▲ ,把技艺传承给自己的儿子。
他们的作品被越来越多的人所喜爱,“上阵父子兵”一时间也被传为佳话。
A.惟妙惟肖别有风味口传心授B.有声有色别有洞天口口相传C.有声有色别有风味口口相传D.惟妙惟肖别有洞天口传心授【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成语的正确运用。
惟妙惟肖:描写或模仿得非常逼真,生动形象,有声有色:形容说话或表演精彩生动。
此处的陈述对象为“画面”,应选“惟妙惟肖”。
别有风味:另有一种美好的口味。
比喻事物所另外具有的特殊色彩或趣味,别有洞天:指洞中另有一个天地,形容风景奇特或艺术创作,引人入胜,此处的陈述对象为“线条”,应选“别有风味”。
口传心授:指师徒间口头传授,内心领会,口口相传:不著文字,口头相传,此处的陈述对象为“手工技艺传承”,应选“口传心授”。
6.【2019届江苏海安高中高三12月考】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在科技文明高度发达的今天,面对高科技带来的种种生态问题,人类终于有所▲ 。
淮安市淮海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三收心试卷(2018.8.29)语文注意事项1.本试卷满分为16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2.答题前,请务必将班级、姓名、准考证号、座位号等信息填写在答题纸上。
3.请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按题号在答题纸上指定区域内作答,在其它位置作答一律无效。
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纸交回。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1.依次填入下列语句横线中最恰当的一组成语是(3分)(▲)①对于孩子的毛病,他总是▲,觉得这些毛病无关紧要,不必大惊小怪。
②有志气的青年在困难面前一定十分沉着,想办法加以克服,而不会▲,被困难吓倒。
③我的家乡有一片竹林,万竿碧竹,郁郁葱葱,蔚为壮观,这景色让我久久▲。
④那个时候的中国,社会动荡,经济秩序极为混乱,物价▲,人民苦不堪言。
A.不以为然诚惶诚恐难以释怀青云直上B.不以为然惊慌失措难以释怀扶摇直上C.不以为意惊慌失措难以忘怀扶摇直上D.不以为意诚惶诚恐难以忘怀青云直上2.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今年以来,交通运输部驻部纪检组坚决贯彻中央从严治党要求,积极配合中央巡视组开展工作,深入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两个责任”,强化对干部的日常监督。
B.专家们认为,在世界经济形势依然存在不确定性的严峻情况下,中国经济不管增长有所放缓,并面临下行压力,但依然是全球经济增长的重要贡献者。
C.昨日起,铁路部门开始发售2018年1月1日以后的车票,根据过去几年春运情况显示,除夕前三天将进入乘客返乡高峰期,因此春运抢票也将迎来高峰期。
D.个人所得税改革何时才能“破茧”?个税起征点是否会有提高的可能?调整个税起征点能解决课税公平问题吗?对于这个问题,你怎么看呢?3.下列选项中的诗句填入绝句《渔村夕照》中画横线处,恰当的一项是(3分) (▲)晒网柴门返照景,桃花流水认前津。
▲,远吊怀沙作赋人。
A.蓑笠无踪失钓船 B.买鱼沽酒湘江去C.湘妃独对君山老 D.洞庭秋夜浪无踪4.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要成为一个创作的艺术家,除了要知道吸收许多知识之外,也要懂得排拒许多知识才行的啊!▲。
2019届江苏省淮安市淮海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二阶段测试语 文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第I 卷(选择题)一、选择题1.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经典代表着一种时代精神,能够穿越时空, 人们的心灵。
品读经典未必能让人学会一项生存技能,但可以培养高尚的心灵。
经典 的深刻哲思、美妙文辞,给人带来的并非单一的启迪,而是多元的文化熏陶,使我们在 中气质得到提升、心灵得到洗礼、心胸变得开阔、见识变更加高远。
A . 触发 蕴藏 耳濡目染 B . 触及 蕴藏 潜移默化 C . 触及 蕴含 潜移默化 D . 触发 蕴含 耳濡目染 2.下列诗句中,没有..使用以动衬静手法的一项是( ) A .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B .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橫。
C . 惊蝉移别柳,斗雀堕闲庭。
D .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3.下列句子中,所引诗词不符合...语境的一项是( ) A .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看看唐诗宋词里那些对乡村的咏叹,便可知很多中国人心中,都有一个田园梦。
B .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漆黑的夜掩盖不住你不断落下的泪水,绵绵的家愁萦绕在倾盆大雨之中。
C .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春天的风,就像母亲的手一般温柔与无私,辛勤地哺育着、滋润着世间万物。
D . “头痛汗盈巾,连宵复达晨”,连地处海洋性气候的台北也刷新120年来36摄氏度天数达11天以上的最高记录。
4.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中国诗词大会》已经成功播出了两季,并创造了非常好的收视效果和社会反响。
江苏省七市(南通、泰州、扬州、徐州、淮安、宿迁)联考2019届高三第二次调研测试语文卷一、语言文字运用(12分)1.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科学和艺术是人类文明的两大基石。
两者有诸多相通之处——从根本上说它们都是理念和激情的结果。
它们是、密不可分的,就像一枚硬币的两面。
只是两者在呈现方式上。
A. 催化一脉相承各有千秋B. 催生相辅相成各有千秋C. 催生一脉相承平分秋色D. 催化相辅相成平分秋色2.下列对联中,适合悬挂在李清照故居的一组是()①千秋绝唱消魂句一卷高歌漱玉词②东南形胜填词去岸柳月残煮酒来③锦书难托钗头凤青渡再遇蝶恋花④闺中苏辛传孤本词里红瘦咏海棠A. ①③B. ①④C. ②③D. ②④3.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在中国思想史上,不止一次出现过这样的情形:不仅仅是避世的道家,就是貌似与道家严重对立、注重事功的儒家,,;,,。
在那种情形中人格的审美理想严重偏离道德的伦理理想,这种偏离使得道家超凡脱俗的个人修行和儒家至大至刚的“兼济天下苍生”都蜕变为“明哲保身”的犬儒哲学。
①这类人被视为高洁之士②而忧天下之患者反被视为俗人③往往被嘲讽与讥笑④也极为推崇避世风流、个人逍遥⑤他们的行为也往往被歪曲A. ①④②③⑤B. ②④③⑤①C. ④①②③⑤D. ④②③⑤①4.下列选项中,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 该社区男性居民比女性居民更喜欢借阅实用的图书。
B. 该社区的居民对图书馆的科学普及类图书不太感兴趣。
C. 该社区的居民喜欢借阅富有悠闲生活意味的图书。
D. 该社区女性居民图书借阅量超过了男性居民借阅量。
二、文言文阅读(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焚琴子传顾天石焚琴子者,姓章氏,闽之诸生也。
为人磊落不羁,伤心善哭,类古之唐衢、谢翱,而才情过之。
为诗文,下笔累千言,皆感人心脾。
庚子乡试,文已为主司所赏。
及观五策①,指陈时事太过,至斥耿氏以为包藏叛志。
江苏省淮海中学2018—2019学年度高三第二阶段测试语文试题1.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经典代表着一种时代精神,能够穿越时空,人们的心灵。
品读经典未必能让人学会一项生存技能,但可以培养高尚的心灵。
经典的深刻哲思、美妙文辞,给人带来的并非单一的启迪,而是多元的文化熏陶,使我们在中气质得到提升、心灵得到洗礼、心胸变得开阔、见识变更加高远。
A. 触发蕴藏耳濡目染B. 触及蕴藏潜移默化C. 触及蕴含潜移默化D. 触发蕴含耳濡目染【答案】C【解析】【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
此类试题答题时要熟记所有词语的含义,然后结合语境弄清所用词语的前后语境,尽可能找出句中相关暗示信息。
触及:接触到;触动;涉及:以感情深深影响。
触发:因触动而激发起某种反应。
根据后文内容,与“人们的心灵”相搭配的选“触及”合适。
蕴含:包含在内。
蕴藏:蓄积深藏未露。
第二空的主语是“经典”,应该是“经典包含的深刻哲思、美妙文辞”,所以选“蕴含”合适。
潜移默化:指人的思想或性格不知不觉受到感染、影响而发生了变化。
耳濡目染:形容听得多了,自然而然受到影响。
根据前文的“文化熏陶”,本文段强调的是经典在不知不觉中给人们带来的影响,选“潜移默化”合适。
故选C。
2.下列诗句中,没有..使用以动衬静手法的一项是A.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B.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橫。
C. 惊蝉移别柳,斗雀堕闲庭。
D.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答案】D【解析】【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正确使用常见的表现手法的能力。
以动衬静是写作的一种手法,是一种对比的方式。
以动态的景物来反衬静态的景象。
烘托出一种更宁静的环境的一种表现手法。
D项运用的是比拟手法。
故选D。
3.下列句子中,所引诗词不符合...语境的一项是A.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看看唐诗宋词里那些对乡村的咏叹,便可知很多中国人心中,都有一个田园梦。
淮安市高中协作体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高三年级联考语文试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填写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试室号和座位号。
用2B型铅笔把答题卡上试室号、座位号对应的信息点涂黑。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型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的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整洁。
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语言文字运用(12分)1.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瓦尔登湖》是一本不会消失的书。
不是因为它有什么华美的文辞和的意境,也不是因为它构设了的故事。
它的不可磨灭,是因为作者透过文字所表现出的那种怪谲异常的思路,那种的不愿苟同性,那种认真而非矫情的实验精神。
A.深刻危言耸听矜持B.深邃危言耸听矜持C.深刻耸人听闻执拗D.深邃耸人听闻执拗2.为上联“心平浪静,秋月芙蕖湘水碧”选择下联,最合适的一项是()A.志远天高,春风杨柳麓山青B.情深海阔,夏日荷花潇江红C.气壮山威,鲲鹏展翼楚云飞D.身正才卓,冬雪松竹衡岳高3. 在下面的一段文字画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雕塑一般没有背景,,一个杰出的雕塑艺术家总是依靠对人体各个部分“一动百动”的理解,雕刻或塑造出富有变化的单纯统一的美的意象,以突出一种主要的思想内容。
①唯其如此,雕塑就更为注重外部形象的单纯性②以便更为集中地体现思想感情的纯粹性③在结构方法上也不宜直接采用双比的方法④因而较难表现众多人物之间、人与环境之间的复杂关系⑤当然,单纯不等于单调,而是为了更集中、更纯粹地去表现对象的性格A.②④③①⑤ B.①⑤④③② C.⑤④③②① D.③④①②⑤4.对下面这段文字的概括,最准确的一项是()与相声在传媒中的冷清相比,周末相声俱乐部的火爆与人气,颇耐人寻味。
江苏省淮海中学2018—2019学年度高三第二阶段测试语文试题 2018.10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1.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经典代表着一种时代精神,能够穿越时空,▲人们的心灵。
品读经典未必能让人学会一项生存技能,但可以培养高尚的心灵。
经典▲的深刻哲思、美妙文辞,给人带来的并非单一的启迪,而是多元的文化熏陶,使我们在▲中气质得到提升、心灵得到洗礼、心胸变得开阔、见识变更加高远。
A.触发蕴藏耳濡目染 B.触及蕴藏潜移默化C.触及蕴含潜移默化 D.触发蕴含耳濡目染2.下列诗句中,没有..使用以动衬静手法的一项是(3分)A.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B.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橫。
C.惊蝉移别柳,斗雀堕闲庭。
D.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3.下列句子中,所引诗词不符合...语境的一项是(3分)A.“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看看唐诗宋词里那些对乡村的咏叹,便可知很多中国人心中,都有一个田园梦。
B.“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漆黑的夜掩盖不住你不断落下的泪水,绵绵的家愁萦绕在倾盆大雨之中。
C.“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春天的风,就像母亲的手一般温柔与无私,辛勤地哺育着、滋润着世间万物。
D.“头痛汗盈巾,连宵复达晨”,连地处海洋性气候的台北也刷新120年来36摄氏度天数达11天以上的最高记录。
4.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中国诗词大会》已经成功播出了两季,并创造了非常好的收视效果和社会反响。
日前,第三季《中国诗词大会》宣布启动,穿越千年的古典之美将再次与现代的传播技术相结合,▲。
▲,▲。
▲。
▲:▲。
①通过诗词的传承,可以看见语言最重要的功能②古典诗词的背后,是几千年来传承的语言和文字③是历史沉淀下来的温情与问候④给人们带来美的享受和思想的感悟⑤这样穿越时空的相遇与邂逅,真可谓“既见君子,云胡不喜”⑥文化的载体、思想的材料A.①④③⑤②⑥ B.④②③⑤①⑥ C.③④①②⑥⑤ D.④⑤②③①⑥5.下列诗句中,与右图漫画情境最吻合...的一项是(3分)A.水国蒹葭夜有霜,月寒山色共苍苍。
B.日暖泥融雪半消,行人芳草马声骄。
C.江春不肯留行客,草色青青送马蹄。
D.火山五月行人少,看君马去疾如鸟。
二、文言文阅读(18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
小莲记刘斧李郎中,忘其姓名,京师人。
家豪,屡典.郡。
公为人瑰伟。
嘉佑..中,售一女奴,名曰小莲,年方十三,教以丝竹则不能,授女工则不敏。
数日,公欲复归之老妪。
女奴泣告曰:“傥蒙庇育,后必图报。
”公亦异其言,久而稍稍能歌舞,颜色日益美艳。
一夕月晦,侍公寝,中夜不见。
公惊,秉.烛求之,庖厨井厕俱不见。
公意其与人私,颇愤。
至晓方至,怒甚,欲加棰,且询所往。
小莲曰:“今日不幸见拙于长者,不敢隐讳。
妾非人也,非鬼也,容尽陈委曲。
...妾非敢远去,惟每至晦夕,例参界吏,设或不至,坐贻伊戚....,亦若民间之农籍,自有定分也。
”公终疑焉。
又至月晦.,公开宴,以醇酒醉之。
小莲熟寐,高烛四列,公自守之。
将晓,攫然而兴.曰:“公私我厚,使我不得去,我因公被罪矣。
”而次夕中夜复失之,及晓乃归。
公询之,小莲袒衣视公,青痕满背,公谢焉。
自兹月晦则失之,公无怪焉。
一日,语公云:“某日授命当守某州。
”皆合其言。
公将行,小莲泣告:“某有所属,不能侍从,怀德恋爱,但自感恨。
君不遗旧,时复念之。
”公坚欲同行。
小莲曰:“某向一夕不往,已遭重责。
去经岁月,罪不容诛。
”公知不可强。
公行有日,小莲送公,执手言曰:“公妻到官一岁化去,公与都漕交竞,公亦失意归,妾当复见公。
宜谨秘之,勿泄。
”公到官,经岁..妻死。
中道罢郡,意尤怏怏。
乃入都,不以仕宦为意。
闲居阖户,终日兀坐。
适闻叩户声,及出,乃小莲也。
公喜,延之坐。
公感泣云:“别后一如汝言。
”小莲且泣且拜:“妾有私,肯浼长者,愿以此身托死①。
”公曰:“何遽出此言?”小莲曰:“妾实非人,乃城上之狐也。
前世尝为人次室,构语百端,谗其冢妇,浸润既久,良人听焉。
自兹妾独蒙宠爱,冢妇忧愤乃死,诉于阴官,妾受此罚。
岁月满,得复故形,业报所招,例当死鹰犬。
苟或身落鼎俎,膏人口腹,又成留滞,未得往生。
公可某日出都门,遇猎狐者,公多以钱与之,云:‘欲得猎狐适药。
’死狐耳间有花毫而紫,长数寸者,乃妾也。
公能以北纸为衣,木皮为棺,葬我高壤,始终之赐多矣。
”再拜又泣,大恸而去。
公如期出镇,北行数里,果有荷数狐者,择耳中有紫毫者,售之以归,择日葬之。
公亲为祭文,如法葬于都城坊店之南。
(选自《青琐高议》,有删节)注:①托死:道教称修道者死去为魂魄升仙而去,遗下躯壳,并非真死。
6.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家豪,屡典.郡典:主管B.公惊,秉.烛求之秉:拿着,持着C.妾非人也,非鬼也,容尽陈委曲..委曲:不应有的指责或待遇D.将晓,攫然而兴.曰兴:起,醒来7.下列对文中有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嘉佑:北宋仁宗年号,苏洵的文集即为《嘉佑集》,由此可知这是一篇北宋时期的“人狐恋”的故事。
B.坐贻伊戚:出自《诗经•小雅•小明》“心之忧矣,自诒伊戚”。
“诒”通“贻”,招致。
“戚”,忧伤。
意为“自寻烦恼,自招灾殃”。
C.晦:阴历月初的一天。
与之相对的是“朔”,指阴历每月末的一天。
“晦朔”连用,即指一个月,如《庄子•逍遥游》中有“朝菌不知晦朔”。
D.经岁:一年,与“经年”同义,如柳永《雨霖铃》中“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8.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8分)(1)某向一夕不往,已遭重责。
去经岁月,罪不容诛。
(4 分)▲(2)小莲且泣且拜:“妾有私,肯浼长者,愿以此身托死。
(4 分)▲9.根据第⑦段内容,概括小莲的“前世今生”。
(4 分)▲三、古诗词鉴赏(11分)10.阅读下面的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送唐六赴举冷朝阳秋色生边思,送君西入关。
草衰空大野,叶落露青山。
故国烟霞外,新安道路间。
碧霄知己在,香桂月中攀。
(1)诗歌首联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3分)▲(2)颔联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何表达效果?请简要分析。
(4 分)▲(3)尾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
(4 分)▲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1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蒹葭萋萋,▲。
(《诗经•蒹葭》)(2)怒而飞,▲。
(庄子《逍遥游》)(3)亲小人,远贤臣,▲。
(诸葛亮《出师表》)(4)住近湓江地低湿,▲。
(白居易《琵琶行》)(5)造化钟神秀,▲。
(杜甫《望岳》)(6)▲,凌万顷之茫然。
(苏轼《赤壁赋》)(7)▲,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论语•颜渊》)(8)踏遍青山人未老,▲。
(毛泽东《清平乐•会昌》)五、现代文阅读(一)(20分)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2~15题。
奶汤蒲菜宋以柱常大爷病了。
常大爷家住平泉胡同,小独院。
左邻右里,一墙相隔,鸡犬相闻。
常大爷独居。
儿子儿媳在美国,要常大爷和老伴去哄孙子,并欢度晚年。
常大爷一口拒绝了。
常大爷的理由是,在大明湖边长大,不会再离开了。
常大娘叫李玉贤,随儿子儿媳去了美国。
常大爷疼爱孙子。
不是不愿意去美国,他生的是儿子的气:“他们是在那打工,又不是能自己做主。
”常大爷寡居至今,一晃已经五年多了。
常大爷从织布厂退休后,还是住湖边的老房子。
一早到晚转大明湖,没人的时候就唱,唱河北梆子:“从今后上金殿你莫下跪,你与寡人我并肩齐。
”腔调有点让人热耳暖心,是《打金枝》。
左邻右舍知道他闷,不好说什么。
倒是常大爷的二妹常二姑说:“我大哥心里苦。
”常二姑离得也不近,在大明湖的南边。
隔一两周,常二姑就来看看这位个子高脾气倔的大哥,给常大哥做做饭,洗洗衣物。
常大爷喜爱的饭菜不复杂,蒸花卷,小咸鱼,奶汤蒲菜。
见不到蒲菜的季节,常大爷就常叹息。
好在常二姑会做蒲菜,花样并不多,常见的是:干辣椒炝蒲菜,蒲菜鸡肉羹,奶汤蒲菜。
不管啥手法做的蒲菜,常大爷不声不响地吃。
唯独那个奶汤蒲菜,常大爷一喝,就长叹一声,那声音的意思是:还不如清水白煮呢。
常二姑自然明白,话里不让常大爷,不紧不慢地说:“不如你家李玉贤做得好吧?”常大爷赶紧地拿扇子出门,去湖边唱那两句《打金枝》。
常二姑接到电话,才知大哥住医院了。
常大爷只留了常二姑的电话。
李玉贤倒是常常来电话,偷偷摸摸的,毕竟是长途,说不了几句,就得撂电话。
常大爷生气,那边电话也不留。
常二姑还没见到常大爷,就先给引到医生办公室。
“出院吧,胰腺上的病,在这和在家一样。
”医生问明白常二姑和常大爷的关系,直接和常二姑说。
常二姑不同意,她说:“家里就他一个人,倒在地上连个应声的都没有。
”二姑含了眼泪说大哥替父母把我们几个养大,最后落个老来无人管。
二姑央求医生说:“让我大哥在这儿住半个月,用点好药,别让他身子塌下来。
半个月后我一准接走。
”这半月时间,二姑天天来,一日三餐,洗洗刷刷。
常大爷脾气大,还常数落她:“你瞧你做的蒲菜,汤不是汤,菜不是菜!”常二姑打小嘴不让人,常大爷病了也一样,那嘴像二月二爆豆子:“你两个弟弟不在这边,你老婆孩子在美国,没闲人伺候你,你还跟我这使劲,嫌三嫌四的,没饿死你。
”常二姑嘴上使劲,心善,饭菜有花样有软硬,衣物干净利索。
日光好的时候,常大爷走去院子西南角唱那两句《打金枝》,常二姑就怎么也止不住泪珠子。
雨水已过,未到惊蛰。
湖里还有冰碴。
湖边的绿色已经可见了。
湖里的蒲草冒新芽了。
湖边的人多起来了。
常二姑从家里经湖边去医院,走得一天比一天累。
大哥从年轻时又当爸又当妈,对两个弟弟一个妹妹,严厉到苛刻,打小,两个弟弟就和大哥做对头,到现在,在感情上还是和大哥有隔阂。
两个弟弟,还有常二姑,却都没当工人,都大学毕业有了好工作。
倒是常大爷自己到结婚时,还光溜溜只有几间老房,大明湖周遭没见到那么寒酸的婚礼。
“真不如牲畜呢。
”常二姑私下也骂二哥三哥。
常大爷出院了。
他一再坚持,回大明湖边的老房。
“回去舒坦几天。
”常大爷舒一口气。
对妹妹常二姑说:“妮子,我可吃够了你的蒲菜了。
”哈哈哈大笑。
声音不洪亮了,有点儿勉强。
常大爷瘦得让人不敢认了。
四邻一看都明白。
到了院门口,常大爷步子猛地快起来。
常二姑在后面一笑。
院子里站着儿子儿媳和一个小小子,一大堆箱子皮包。
“爸,那边收拾利索,耽误了几天。
”儿子搓着手。
常大爷没理,三两步跨进门去。
桌子前站着的是李玉贤,满脸的泪。
矮脚桌上,是一碗奶汤蒲菜,宛若白玉汤,飘着几块火腿。
“是这个味。
”常大爷看着李玉贤。
“就是这个味。
”(选自《小小说选刊》2017年第11期)12.请简要概括文中常二姑的形象特点。
(4分)▲13.文中常大爷三次唱《打金枝》的心理状态有何不同?请简要概括。
(6分)▲14.请分析文章标题的作用。
(4分)▲15.请探究小说结尾“味”的意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