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最新压力管道设计技术规定汇编

最新压力管道设计技术规定汇编

最新压力管道设计技术规定汇编
最新压力管道设计技术规定汇编

压力管道设计技术规

定汇编

压力管道设计技术规定

目录

1.管道设计技术规定

SH/P20-2005

2.装置布置设计技术规定

SH/P21-2005

3.管道布置设计技术规定

SH/P22-2005

4.管道材料设计技术规定

SH/P23-2005

5.保温、防腐及涂色设计技术规定

6.管道应力分析设计技术规定

SH/P25-2005

7.管道支吊架设计技术规定

SH/P26-2005

管道设计技术规定

SH/P20-2005

管道设计技术规定

1 总则

1.1 本规定包括:管道设计、材料、制造、安装、检验和试验的要求。

1.2 本规定为管道布置、管件材料和管道机械的设计原则,各项目的管道设计应符合本规定的要求。

2 设计

2.1 概述

为经济地、合理地选择材料,管道应按其使用要求各自分类,任何一类管道使用的范围应考虑:腐蚀性、介质温度和压力等因素。

2.2 设计条件和准则

2.2.1 在设计中应考虑正常操作时,可能出现的温度和压力的最严重情况,并在管道一览表或流程图上加以说明。

2.2.2 操作介质温度<38℃不保温的金属管道的设计温度同介质温度,内部或外部保温的管道应依据传热计算或试验确定。

2.2.3 在调节阀前的管道(包括调节阀)压力应按最小流量下(关闭或节流时)来设计。而在调节阀后的管道,应按阀后终了的压力加上摩擦和压头损失来设计。

2.2.4 对于按照正常操作条件下,不同的温度和压力(短时的)进行设计时,不应包括风载和地震载荷。

2.2.5 非受压部件包括管架及其配件或管道支撑构件的基本许用应力应与受压部件相同。

2.2.6 管道的腐蚀度,应按具体介质来确定。通常对碳钢和铁素体合金钢的工艺管道应至少有1mm的腐蚀度,对于奥氏体合金钢和有色金属材料一般不加腐蚀余量。

2.3 管道尺寸确定

2.3.1 管子的尺寸依据操作条件而确定。必要时,考虑按正常控制条件下计算的管道和设备的摩擦和25%流量的余量,但下列情况除外:

(1)泵、压缩机、风机的管道尺寸,按其相应的能力确定(在设计转速下能适应流量的变化要求)同时要估计到流量到0的情况。当机器的最大能力超过工艺要求的最大能力时,管道的设置不能按机器最大能力计算。

(2)循环燃油系统,应按设备设计要求的125%流量考虑,以使其有25%的循环量。

(3)间断操作的管道(如开车和旁路管道)的尺寸,应按可利用的压力降来设计。

2.3.2 一般不采用特殊尺寸的管道如:DN32(1?″)、DN125(5″)、DN175(7″)等。对于这种尺寸的设备接管口,应由一个适合的管件把标准管和设备接管口连起来。

2.4 管道的布置

2.4.1 管道的布置要有一定的绕性,以降低管道的应力和推力。

2.4.2 一般管道均沿管架水平敷设,有坡度要求的管道,根据坡度要求单独支承。

2.4.3 输送无腐蚀性介质的管道一般配置在有腐蚀性介质管道的上面;有保温的管道一般配置在无保温的管道的上面。

2.4.4 安全阀(驰放阀)和放空管的配置应符合下述要求:

(1)安全阀(驰放阀)和放空阀应选择在管道的最高位置处。

(2 )排放有毒性气体或可燃气体的放空管的排出高度,应符合相应的设计规定。

2.5管道的方向改变、相交及变径

2.5.1 管道的方向改变、相交及变径应优先采用对焊管件(弯头、三通、异径管),带法兰的管件用于需要经常检修、拆卸的地方。

2.5.2 管道方向的改变通常采用弯头、弯管、焊制管弯头(虾米腰)。

(1)对焊弯头的弯曲半径一般采用1.5倍公称直径。

(2)弯管的最小弯曲半径通常按3.5~4倍公称直径计。

(3)焊制管弯头(虾米腰):

a)一节焊制管弯头(虾米腰):应尽量少采用,通常用于空气压缩机吸入管道和放空管道。

b)二节焊制管弯头(虾米腰):用于大直径的低压工艺管道及公用工程和辅助工程中钢制的污水管道。

c)四节焊制管弯头(虾米腰):用于气体和液体中带有固体磨损物的内衬管道。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