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遥望故乡的伤心地。并非位于西面的楼 • 2、残月--------表达人事的缺憾。 • 明月是惹人秋思之物,残月就是他自己,亡了国,
也没有家人团聚,孤零零地呆在那里,心中十分 空虚、痛苦,就像月亮一样。 • 3、梧桐---------隐含了家国之悲。 • 梧桐是一种表现愁情的物象,秋景所引起的是一 种凄切、悲伤的情绪。处在这样的秋色深锁的梧 桐深院中一般都会产生凄寒孤独之感。 • 4、深院---------体现了寂寞、孤单之身世。
思之切。 • 上阕:囚禁生活 环境烘托 亡国之思 • 下阕:愁绪深重 比喻抒怀
演示课件
• 5、赏析“月用比喻,形象地将残月比作玉钩,
渲染孤寂凄凉的环境;“钩”谐音“勾”,
勾起词人离恨,为下文直抒胸臆铺垫蓄势。
• 6、“剪不断,理还乱”以丝喻愁,写出了 离愁怎样的特点?
• “剪不断”写出离愁繁多和绵长的特点; “理还乱”离愁的纷繁杂乱,难以理清的 特点。
• 1.诗人徘徊小园香径,精心选择了夕阳、、落花和 • 归燕 等景物,描绘了一组优美的画图。把自然
• 上片因今思昔,追忆难忘的欢聚,感 叹时光的易逝。
• 一二句以重复错综的句式,轻快 流利的语调,写出诗人安逸闲适的意 态。然流年似水,感时的哀伤渐袭心 头。
• “夕阳西下”句即景兴感,惆怅悲哀 之情顿时倾泻而出。
演示课件
下片紧承上片,“无可奈 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中的“花落”。“燕归”是眼 前景,“无可奈何”、“似曾 相识”是诗人主观的感情。 “无可奈何”表达了悼惜的情 感,“似曾相识”表达了对时 光流逝的感伤。
诗 低头望去只见梧桐寂寞地孤立院中,
词 幽深的庭院被笼罩在清冷凄凉的秋
翻 译
色之中。
那剪也剪不断,理也理不清让人心 乱如麻的,正是离别之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