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亢危象
- 格式:ppt
- 大小:569.00 KB
- 文档页数:26
甲状腺功能亢进危象1.甲亢危象(hyperthyroid crisis)先兆期临床表现除原有的甲亢症状加重外,还有消化道表现。
危象期是除了先兆症状加重外,主要还有神经系统症状。
2.甲亢危象常常有明显诱因,掌握诱因有助于初步诊断及后续治疗。
反之,某些诱因本身即可使患者处于危重状态,故在抢救时不应忽略继发于诱因的甲亢危象。
3.诊断主要依赖临床症状、体征及既往甲亢病史,实验室检查对甲亢危象的诊断学意义有限, 不应等待实验室检查结果再予诊断治疗。
4 .掌握甲亢危象诊断评分表有助于及时作出诊断的同时评估病情严重度。
5.不典型甲亢或恶病质的患者危象发生时无典型表现,可有昏迷或低体温、皮肤干燥无汗等单一表现,应高度警惕。
6.甲亢危象退热应给予物理降温,禁用氨基水杨酸类药物。
7.此病病情变化迅速,病死率高,应及时给予对症支持治疗及有效的抗甲状腺治疗,同时监测生命体征、观察病情变化。
病历摘要女性,42岁,患者入院前1周出现发热、咳嗽、心悸明显,伴恶心、呕吐。
3小时前被家属发现胡言乱语,大汗淋漓。
既往“甲亢”病史10余年,未正规治疗。
否认心脏病、糖尿病病史。
查体:BP 123/68mmHg, P 150次/分,R 20次/分,T39.5°Co檐妄、胡言乱语,体型消瘦,颜面潮红,大汗。
突眼,双侧瞳孔等大(直径 3.5mm),对光反射存在,颈软,甲状腺II度肿大,可闻及血管杂音。
双肺底可闻及少许湿啰音,心率140次/分,心律绝对不齐,第一心音强弱不等。
腹部检查阴性。
【问题1】是否需要进抢救室?患者目前出现意识改变,大汗淋漓,心脏听诊示心律失常,病情危重,需立刻入抢救室监护生命体征,并予以吸氧、建静脉通路等基本处理,立即进行进一步治疗,并高度警惕病情进—步恶化。
【问题2】最可能的诊断是什么?根据患者主诉、症状、体征和既往史,应高度怀疑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危象。
思路1:患者中年女性,甲亢病史10余年,未予正规治疗,此次入院前1周有发热、咳嗽,家属代诉患者有“受凉、感冒”,自服酚麻美敏片,症状未好转。
甲亢危象的紧急处理原则
甲状腺危象是甲亢(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一种严重并发症,是一种急性、危及生命的情况。
以下是甲亢危象的紧急处理原则:
1.紧急治疗:立即转送患者到医院急诊科,并迅速启动治疗。
甲亢危象可能需要密切监测和重症监护。
2.抗甲状腺药物:给予抗甲状腺药物,如硫脲类药物(甲巯咪唑、普鲁卡因胺)。
这类药物能够减少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和释放。
3.β受体阻滞剂:使用β受体阻滞剂,如普萘洛尔,以减缓心率、降低血压,缓解甲亢的心血管症状。
4.碘剂:给予碘剂,如碘化钾。
碘离子能够抑制甲状腺激素的释放。
但在使用碘剂前要先使用抗甲状腺药物,以防止甲状腺危象加重。
5.皮质激素:在使用抗甲状腺药物和碘剂的同时,有时需要给予皮质激素,如氢化可的松,以防止甲状腺危象引起的甲状腺风暴。
6.液体管理:确保充足的液体管理,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纠正可能存在的脱水。
7.心血管支持:在必要时提供心血管支持,包括血流动力学监测和治疗,以维持循环稳定。
8.监测和观察:密切监测患者的心率、血压、体温和其他临床症状。
监测电解质水平,特别是钠和钾的浓度。
9.预防并发症:防止并处理可能的并发症,如心律失常、高热、脑病等。
10.诱导治疗:在医生的指导下,有时可能需要考虑甲状腺切除或放射性碘治疗,但这通常是在危象得到控制后进行的。
甲亢危象是一种紧急情况,治疗需要由专业医生和医疗团队进行。
患者在急救和治疗过程中需要得到及时、综合的医疗护理。
甲亢危象的抢救流程甲亢危象是指甲状腺功能亢进的急性严重并发症。
本文将介绍甲亢危象的抢救流程。
1. 监测呼吸和循环甲亢危象发作时,病人可能会出现呼吸困难、心率过快等症状,需要对呼吸和循环进行监测。
如有必要,可进行气管插管和机械通气。
2. 静脉输液在抢救过程中需要给予足量的静脉输液,以维持血容量和电解质平衡。
一般推荐使用生理盐水或林格液进行输液,避免使用含钠较高的液体,以免引起电解质紊乱。
3. 给予抗甲状腺药物甲亢危象的发生与甲状腺激素水平的急剧增加有关,因此需要给予抗甲状腺药物。
首选硫脲类药物甲巯咪唑,可起到抑制甲状腺分泌的作用。
另外也可给予丙烯酸酯类药物普鲁卡因胺进行支持治疗。
4. 给予糖皮质激素在甲亢危象中,糖皮质激素可用于抑制炎症反应,改善病情。
一般推荐使用甲泼尼龙或地塞米松等糖皮质激素。
5. 控制体温甲亢危象时,体温可能升高,需要及时降温。
可使用物理降温方法,如湿毛巾敷在颈部和腋窝处。
也可使用药物降温,如阿司匹林、对乙酰氨基酚等。
6. 管理心律甲亢危象时心律可能紊乱,需要进行心律管理。
如有需要,可静脉给予β受体拮抗剂,如美托洛尔等。
对于严重心律失常的患者,可考虑使用胺碘酮等药物。
7. 调节酸碱平衡甲状腺功能亢进可能导致酸碱平衡失调,抢救过程中需要及时调节酸碱平衡。
一般采用碳酸氢钠等药物进行调节。
8. 电解质平衡治疗甲亢危象可能导致电解质失衡,如低钾、高钠等。
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相应的电解质平衡治疗。
9. 监测同步症状甲亢危象时还可能伴随着其他症状,如眼症、皮疹等。
在抢救过程中需要及时监测这些同步症状,进行相应的治疗。
10. 评估并预防并发症甲亢危象是一种严重的疾病,可能会导致多种并发症。
在抢救过程中需要监测和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如心肌损伤、肝损伤等。
以上是甲亢危象的抢救流程,希望能够对有需要的人有所帮助。
在进行抢救过程中,需要结合具体情况进行治疗,以获得更好的疗效。
甲状腺危象,是甲状腺机能亢进患者病情恶化时出现的一系列表现。
甲亢危象是甲状腺机能亢进症在某些应激因素作用下,导致病情突然恶化,出现高热、烦躁不安、大汗淋漓、恶心、呕吐、心房颤动等,以致出现虚脱、休克、谵妄、昏迷等全身代谢机能严重紊乱,并危及病人生命安全的严重表现的概称,如不及时抢救,死亡率极高,死亡率可达50%,即使及时正确地抢救治疗仍有5%~15%的死亡。
因此,必须避免诱因,注意先兆,早期发现,及时治疗,以最大限度的降低死亡率。
诱发甲亢危象的常见因素较多,涉及多科病,主要诱因有:物(随便停药)或重症患者未经及时、积极治疗者。
②外科因素:主要是甲亢手术前未能妥善准备;其他如剖腹产、人工流产、阑尾切除术等,也可诱发本病。
③其他:手术或放射性同位素碘治疗前,未做好准备工作。
甲状腺肿大明显,病情较重,行放射性碘治疗前未用抗甲状腺药物准备的患者,多发生在碘治疗后1~2周内。
曾有报告输液反应诱发甲亢危象者。
甲亢危象是一个关系病人安危的严重症候,如能早期发现,及时救治,多可转危为安。
本症的早期可出现一些先兆性的症状,主要表现为原有甲亢症状突然加重,发热,体温在38℃~39℃之间,分钟,烦躁不安,食欲减退,(1)迅速减少甲状腺激素的释放和合成(2)迅速阻滞儿茶酚胺释放(3) 氢化可的松200~500mg/d,静脉滴注,(4)去除诱因:有感染者用抗生素。
(5)支持疗法和对症治疗怎样治疗甲亢危象?如何预防甲亢危象的发生?鉴于甲亢危象的发生涉及的因素较多,故预防甲亢危象的发生要从多方面着手。
(1)对于明确诊断为甲亢的病人,要根据病情合理选药,做到系统规范治疗,不得无故停药。
(2)对甲状腺肿大明显且症状较重的甲亢患者,欲行放射性131碘治疗,需先服抗甲状腺药物一段时间后,待甲亢症状改善,病情趋于稳定时再行放射性131碘治疗。
放疗开始后要密切观察病情动态,尤其治疗后的1~2周内。
(3)甲亢病人行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治疗时,术前准备要充分,尤其在用心得安作术前准备时,药量要足,时间至少一周,术后要继续用药一周。
甲亢危象的诊断标准
甲亢危象一般是甲状腺危象。
甲状腺危象的诊断标准主要是临床症状、体格检查、甲状腺功能检查、甲状腺彩超检查、心电图等,确定患病后要及时采取合理的治疗方案。
1、临床症状:甲状腺危象可能是甲状腺组织发生了异常损伤引起的。
在患病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甲状腺组织肿大、多汗、食欲不振等症状,不及时治疗,可能还会出现昏迷、嗜睡等现象,对身体健康造成影响。
2、体格检查:体格检查可以判断甲状腺是否肿大、眼睛是否突出、心跳频率是否过快等,也可以初步诊断是否存在甲状腺危象。
3、甲状腺功能检查:甲状腺功能检查可以评估患者甲状腺功能是否处于亢进状态,往往不会影响到身体健康。
4、甲状腺彩检查:甲状腺彩超检查可以评估患者的病情程度,了解是否存在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甲状腺结节、结节性甲状腺肿等病症。
5、心电图:通过心电图,可以判断患者是否出现的心律失常,也可以进一步了解到甲状腺危象的严重程度。
确诊疾病后可以通过甲状腺切除术治疗,还可以采取血液净化的方式改善,有助于病情的后期恢复。
如果治疗后症状仍然反复加重,还要及时就医治疗,不可延误病情。
甲亢术后甲状腺危象的预防甲状腺危象是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患者在术后出现的严重并发症,常见于甲状腺手术后的数小时至数天内。
甲状腺危象的发生可能导致心血管系统衰竭、高热、意识障碍、肌力减退等危及生命的病状,因此预防甲状腺危象尤为重要。
针对甲亢术后甲状腺危象的预防,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 术前评估和准备:在甲状腺手术前,应进行详细的临床评估,包括患者的甲亢病情、全身情况、心血管功能等。
对于高危患者,如年龄大、病情重、合并其他疾病等,可考虑行抗甲状腺药物预处理或甲状腺核素治疗。
2. 术中监测和管理:甲状腺手术中,应密切监测患者的心电图、心率、血压、体温等生命体征,及时发现并处理任何异常。
术中应避免大剂量肌松剂的应用,并控制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应激。
3. 术后护理和处理:术后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并进行适当的护理和处理。
应及时给予镇静剂、解热剂等对症治疗,以减少术后的炎症反应和应激反应。
对于术后患者,应尽早行活动,预防血栓形成和肺炎等并发症。
4. 甲状腺激素替代治疗:术后甲状腺功能减退是常见的并发症,需要进行甲状腺激素替代治疗。
替代治疗的目标是维持血清甲状腺素(T4)水平在正常范围内,并逐渐调整剂量。
甲状腺激素的用量应根据患者的体重、年龄、病情等因素进行个体化调整。
5. 定期随访和监测:术后患者应定期复诊,进行甲状腺功能及心血管系统的监测。
定期随访可以及早发现并处理任何异常情况,避免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甲亢术后甲状腺危象的预防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包括术前评估和准备、术中监测和管理、术后护理和处理、甲状腺激素替代治疗以及定期随访和监测等。
通过科学的预防措施,可以有效降低甲状腺危象的发生率,保障术后患者的安全和健康。
甲亢危象是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少见但严重的并发症,可危及生命,主要发生在甲亢病情较重或治疗不及时和不充分情况下,诱因常为精神刺激、感染、甲状腺手术前准备不充分等。
早期为患者原有的症状加剧,伴中等发热,体重锐减,恶心,呕吐,以后发热可达39℃以上或更高,心动过速常在140~200 次/min,可伴心房颤动或心房扑动,大汗淋漓,腹痛,腹泻,甚而谵妄,昏迷。
死亡原因多为高热虚脱,心力衰竭,肺水肿,严重水、电解质代谢紊乱等。
总体死亡率在10%~20%。
及时治疗对甲亢危象抢救成功至关重要。
1 发病机制甲亢危象的发病机制较复杂:①感染、精神因素等刺激或外科手术挤压,使单位时间内大量的甲状腺激素(thyroid hormone,TH)突然释放入血,甲亢原有症状急剧加重;②甲亢患者糖皮质激素代谢加速, 肾上腺皮质负担过重,存在着潜在的储备不足,在应激状态下又激发肾上腺皮质代偿性分泌更多的肾上腺皮质激素以抵抗其消耗,导致肾上腺皮质功能衰竭;③儿茶酚胺的协同作用:在应激状态下,儿茶酚胺活性明显增强,循环中甲状腺素与儿茶酚胺协同作用,使机体代谢率显著增加。
2 临床表现约1%~2%的甲亢患者发生甲亢危象,多见于20~60 岁中年女性,女性发病率约为男性的3~5 倍。
其临床表现累及多个系统,主要有:①发热(体温可达39℃或更高),大汗(脱水时可无汗);②心血管系统表现:由于心脏对甲状腺激素的敏感性相关,可表现为心律失常如心动过速(心率常在140 次/min 以上)、心房颤动、心房扑动等,脉压差增大,心功能衰竭表现等;③神经系统表现:如烦躁、焦虑、谵妄,甚至昏迷;④胃肠道症状:如恶心、呕吐、腹痛腹泻(>10 次/d),不明原因的黄疸亦提示甲亢危象,并且预后不佳。
其他表现有脱水,体重锐减,电解质紊乱,低血糖等,尚有以肝功能衰竭为主要表现的报道。
3 辅助检查实验室检查通常与一般甲亢患者的无明显差异,可表现为血清总三碘甲腺原氨酸(3,5,3′-triiodothyronine,T3)、总四碘甲腺原氨酸(3,5,3′,5′-tetraiodothyronine,T4)、反T3(reverse T3)水平高于正常,其中血清游离T3、T4 的升高速度比浓度更重要,促甲状腺激素(thyroidstimulating hormone,TSH)水平降低。
甲亢危象的评分标准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甲亢(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是一种甲状腺功能亢进性的疾病,常见症状包括心悸、体重减轻、焦虑不安、手颤、多汗等。
甲亢在临床上有时会出现严重的危象,加重患者症状,危及生命。
准确评估甲亢患者的危象状态至关重要。
下面将从不同方面制定甲亢危象的评分标准。
1. 临床表现评分:(1)心动过速:根据患者心率来评估,心率在100-120次/分得1分,心率在120-140次/分得2分,心率大于140次/分得3分。
(2)高热:体温超过38.5℃得1分,超过39℃得2分,超过40℃得3分。
(3)神志模糊或意识障碍:出现神志模糊得1分,意识障碍得2分。
(4)躁动不安、不可控:躁动不安得1分,不可控得2分。
(5)腹泻或呕吐:出现腹泻或呕吐各得1分。
(6)高代谢症状:包括多汗、体重减轻、手指震颤等,每个症状得1分。
2. 实验室指标评分:(1)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T3、T4浓度升高,TSH浓度降低,分别得1分。
(2)甲状腺素敏感蛋白浓度:增高加1分。
(3)血糖水平:低血糖加1分。
(4)电解质紊乱:低钠、高钾、高钙等加分。
3. 医学影像评分:(1)颈部B超:显示甲亢患者甲状腺增大,得1分。
(2)甲状腺闪烁显像:显示强烈闪烁,得1分。
4. 危象程度评分:(1)可控程度:按照患者病情的发展速度、危害程度,给予1-3分。
(2)影响生活质量:根据患者日常生活活动受限程度,给予1-3分。
通过对甲亢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指标、医学影像及危象程度等多方面进行评分,可以更全面地评估患者的危象状态。
明确的评分标准可以帮助医生更快速地制定治疗方案,及时干预,降低患者的病情危险性,保护患者的生命安全。
希望本评分标准对于甲亢危象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第二篇示例:甲亢危象是指由于甲状腺功能亢进引起的一种急性并发症,常常发生在未被诊治或治疗不当的甲亢患者身上。
甲亢危象是一种威胁生命的病情,及时的诊断和治疗至关重要。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危象甲状腺功能亢进危象(甲亢危象)是甲亢的一种严重并发症。
为甲亢症状突然加重而产生的严重表现,死亡率很高,死亡原因常为心力衰竭、高热脱水、电解质紊乱。
其发生可能与单位时间内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交感神经兴奋性或应激性增高以及应激时肾上腺皮质储备功能不足等因素有关。
常发生于未经治疗.或治疗不彻底者,加之某些应激因素使原有症状突然加重而达到危及生命的状态。
男女都可得病,可发生于各种年龄,但儿童少见,成人及老年人较多见。
【诱因】一、甲状腺手术或其他手术所诱发,患者未经妥善准备,未能有效地控制甲亢症状之前而行甲状腺手术,或在进行其他手术前,忽略了甲亢的存在,由于应激和术时的操作,组织对甲状腺激素的敏感性增高,术中挤压甲状腺,大量甲状腺激素进入血循环促使甲亢症状加重而诱发危象.二、感染及其他(一)急性感染尤以呼吸道感染为常见。
(二)其他1.强烈精神刺激,过度疲劳,妊娠毒血症,分娩等。
2.放射性碘治疗后.3.药物反应,如输液反应,胰岛素引起的低血糖、洋地黄中毒等。
4.代谢性疾病:如控制不住的糖尿病,脱水、酸碱失衡等.5.心血管疾病,如充血性心力衰竭、肺梗塞等.6.甲亢未控制患者,反复多次检查或挤压甲状腺.7.尚未控制的甲亢患者,突然停用抗甲状腺药物。
【发病机理】甲亢危象的发病机理至今未明,但与下列因素有密切关系.一、由于感染,甲状腺手术.放射碘治疗以及过度挤压甲状腺等诱因的影响下,单位时间内过多大量的甲状腺激素释放入血,血清游离T4及或T3,明显增高,使病情急骤加重而引起甲亢危象,乃至昏迷,死亡。
二、应激下儿茶酚胺活力增强,甲亢危象的发生往往是由于某种应激,在应激下,交感神经系统和肾上腺髓质的活动增加,儿茶酚胺的释放增加,甲状腺激素可加强儿茶酚胺的作用,于是出现对儿茶酚胺反应过度的症状。
三、机体对甲状腺激素耐受性降低,患者在各种诱因及应激情况下,周围组织代谢发生异常,组织对甲状腺激素的敏感性增强,在甲状腺激素明显增高的情况下.机体不能适应而产生失代偿状态,从而导致发生甲亢危象。
甲亢危象名词解释医学
甲亢危象是指甲亢病情急剧恶化,常伴高热、焦虑、心悸、呼吸困难、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严重时可导致心脏衰竭、意识丧失等生命危险。
甲亢危象的发生多由于治疗不当或病情未能得到有效控制,也可由于一些应激因素如感染、过度劳累、精神紧张等诱发。
治疗甲亢危象的方法包括药物治疗、放射治疗、手术治疗等,但应以药物治疗为主,放射治疗和手术治疗仅适用于严重患者。
预防甲亢危象的发生关键在于及时治疗甲亢,同时避免一些应激因素的发生,如过度劳累、精神紧张、感染等。
一、背景甲亢危象是指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在疾病发展过程中,因未得到及时治疗或治疗不当,导致病情急剧恶化,出现生命危险的一种严重并发症。
为保障患者生命安全,提高救治成功率,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二、组织机构1. 成立甲亢危象应急处理小组,由医院院长担任组长,相关科室负责人为成员。
2. 设立应急值班室,负责接收报警、组织救援、协调各部门工作。
三、预警与报告1. 加强对甲亢患者的病情监测,及时发现病情变化。
2. 当患者出现体温升高、心动过速、烦躁不安、恶心呕吐等症状时,立即启动应急预案。
3. 发现甲亢危象患者,立即报告应急处理小组,并迅速采取救治措施。
四、应急响应1. 立即组织抢救队伍,对患者进行紧急救治。
2. 对患者进行生命体征监测,包括体温、心率、呼吸、血压等。
3. 针对患者病情,给予以下救治措施:(1)物理降温:使用冰袋、酒精擦浴等方法进行物理降温。
(2)药物治疗:大剂量口服丙硫氧嘧啶,抑制甲状腺激素的合成与释放。
(3)静脉注射碘溶液:阻断甲状腺激素的释放。
(4)氢化可的松静脉注射:减少T4、T3的转化。
(5)阻滞儿茶酚胺:给予心得安、依斯迈林等药物口服。
(6)对症处理:给予吸氧、补充水电解质等。
4. 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缓解患者紧张情绪。
5. 对患者家属进行心理支持,协助家属做好患者护理。
五、应急保障1. 确保应急药品、医疗器械等物资充足。
2. 加强应急培训,提高医护人员应对甲亢危象的能力。
3. 定期开展应急演练,提高应急处置水平。
六、善后处理1. 救治结束后,对患者的病情进行评估,确保患者生命安全。
2. 对患者家属进行随访,了解患者恢复情况。
3. 对应急处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改进措施。
4. 按照相关规定,对应急处理情况进行总结报告。
本应急预案自发布之日起实施,如遇特殊情况,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甲亢危象应急演练方案一、背景及目的甲亢危象是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一种严重并发症,表现为高热、心动过速、烦躁不安、谵妄、恶心呕吐等症状,病情危重,病死率较高。
为了提高医护人员对甲亢危象的应急处理能力,降低患者病死率,本方案旨在通过模拟甲亢危象的急救过程,检验和提升医护人员的应急响应、组织协调、救治操作等综合素质。
二、演练目标1. 提高医护人员对甲亢危象的识别和紧急救治能力。
2. 加强各部门之间的协同配合,提高应急响应速度。
3. 验证和完善甲亢危象应急预案和流程。
4. 提升医护人员对危重症患者的护理质量和急救技能。
三、演练时间2022年x月x日(周五)下午2:00-5:00四、演练地点医院急诊科五、演练内容1. 病例选择:选取一位45岁女性患者,既往有甲状腺功能亢进病史,因感染诱发甲亢危象。
2. 模拟情景:患者突发高热(体温达39℃),心动过速(心率160次/分),烦躁不安,大汗淋漓,恶心呕吐,血压升高(160/100mmHg)。
3. 应急响应:医护人员发现病情后,立即报告值班医生,启动应急预案,通知相关科室协助。
4. 救治操作:医生到达现场后,迅速评估患者病情,给予物理降温、药物降温、心电监护、吸氧等处理。
同时,准备急救药品和设备,如丙硫氧嘧啶、复方碘溶液、氢化可的松、心得安等。
5. 各部门协同:急诊科、内科、外科、ICU等部门密切配合,确保患者在最短时间内得到有效救治。
6. 病情变化:在救治过程中,患者出现呼吸急促、休克症状,医护人员立即进行抗休克治疗,调整治疗方案。
7. 病情好转:经过积极救治,患者病情逐渐稳定,生命体征恢复正常。
六、演练组织及分工1. 演练总指挥:负责整个演练过程的协调和指挥,确保演练顺利进行。
2. 急诊科负责人:负责组织急诊科医护人员参与演练,确保救治措施的落实。
3. 内科、外科、ICU等部门负责人:负责组织本部门医护人员参与演练,确保各部门之间的协同配合。
4. 医护人员:负责患者的救治和护理工作,执行应急预案和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