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承与突破_赵树理小说中的农村妇女形象
- 格式:pdf
- 大小:75.38 KB
- 文档页数:2
论赵树理小说中的农民形象【作者】程凯华毛泽东同志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以来,赵树理是实践毛泽东文艺思想卓有成绩的作家。
他先以太行山区的农民生活作为自己创作的肥沃土壤,用中国农民喜闻乐见的民族化、大众化的文艺形式,写出了《小二黑结婚》、《李有才板话》、《李家庄的变迁》等优秀的小说。
解放以后,赵树理仍然以广阔的农村作为自己生活和创作的根据地,相继写出了《登记》、《三里湾》、《灵泉洞》、《套不住的手》、《实干家潘永福》、《锻炼锻炼》等作品。
这些作品,通过血肉丰满的艺术形象,反映了我国农村的伟大历史变革,喊出了人民的心声,赢得了广大群众,特别是农民群众的喜爱。
周扬同志称赵树理是“具有新颖独创的大众风格的人民艺术家”,“写农村题材的‘铁笔’、‘圣手’”,是最恰当不过的了。
赵树理根据农村各个时期的实际生活,塑造了多种多样的、栩栩如生的农民形象,这些形象可以称得上是我国文学史上塑造农民(包括他们的干部)形象的第一座丰碑。
但是,仅仅根据这一点,还不能确定赵树理小说的全部价位,因为选择什么样的题材,塑造什么样的形象固然是很重要的,但更重要的是作家在这些题材和形象里有什么新的发现,提供了哪些为过去的作家所没有提供过的新的东西。
歌德说得好:“现代最有独创性的作家原来是这样,并非因为他们创造出了什么新东西,而仅仅是因为他们能够说出一些好象过去还从来没有人说过的东西。
……由此看来,独创性的一个最好的标志就在于选择题材之后,能把它加以充分的发挥,从而使得大家承认压根儿想不到会在这个题材里发现那么多的东西”(《歌德文学语录选》、《古典文艺理论译丛》(8)第一一五页)。
那么,赵树理笔下的农民形象究竟有哪些新的东西是过去的作家所没有提供过的呢?解放区涌现的新型农民——大家知道,在“五四”以来的小说创作中,鲁迅是第一个以农民的生活和命运为小说题材的。
他笔下的农民大多备受苦难而尚不觉醒。
经过大革命时期农民运动的高潮,到了三十年代,在深入发展的农村革命的推动下,一些左翼作家笔下开始出现了觉醒的反抗的年青一代新农民形象,如茅盾《农村三部曲》中的多多头,蒋光慈《田野的风》中的王贵才,叶紫《丰收》中的立秋、癫大哥等……。
赵树理笔下的妇女形象赵树理笔下的妇女形象甘肃省民勤县第六中学潘越男写作提纲:一、主题——妇女的真正解放,有赖于社会的解放,更有赖于自身的努力。
二、妇女形象的分类(一)既是封建婚姻制度的受害者,又是封建婚姻制度的维护者的妇女形象。
1、三仙姑——变态的反抗者。
2、孟祥英的婆婆——封建阶级的帮凶。
3、小飞蛾的婆婆——驯服与投降者。
(二)受封建宗法思想和私有观念,旧的习惯势力毒害至深的落后的妇女形象。
1、李成娘——新社会的“九斤老太”。
2、常有理——巧舌如簧。
3、惹不起——难缠难斗。
4、小腿疼、吃不饱——常有理、惹不起在新形势下的发展。
(三)劳动妇女的先进人物。
1、小飞蛾——由呻吟到反抗的妇女形象。
2、于小芹、艾艾、燕燕——追求美满幸福爱情生活的新女性。
3、孟祥英、金桂——冲出家庭、走向社会的崭新的妇女代表。
三、妇女形象的意义——封建社会毒害了广大妇女,形形色色的妇女形象像枪一样,批判的锋芒直指各种封建思想。
赵树理笔下的妇女形象甘肃省民勤县第六中学潘越男赵树理笔下成功的妇女形象被讽刺、嘲笑、批判的居多,肯定赞扬的则少。
几十年来对赵树理创作中的这一现象,有的评论工作者要么避而不谈,要么兴笔问罪。
本文试图对赵树理笔下的妇女形象进行认真研究,作出符合实际的评价。
一如果说鲁迅在他的小说中塑造的妇女形象始终贯穿着这样一条主线——“一切女子,倘不得到男子同等的经济权,我以为所有的好名目,就都是空话。
”只有“解放了社会,也就解放了自己。
”⑴社会得不到解放,无论是祥林嫂坚韧而执着的对于命运的搏斗,对于生活的追求,还是三仙姑对于封建家庭、封建礼教的大胆而激烈的反抗,都只能以失败结局。
那么赵树理小说中的妇女形象则阐明这样一个主题——新制度的诞生,旧制度的灭亡,只是为妇女真正获得解放开辟了一条到达理想境界的道路,即为这理想的实现提供了先决条件。
要使广大妇女彻底从“代表全部封建宗法的思想和制度”的“政权、族权、神权、夫权”的“四条极大的绳索”⑵中解放出来,还有待于广大妇女进一步的努力奋斗!如果说鲁迅为妇女的解放,在他的小说创作中更多地揭示了旧中国妇女不幸的悲惨遭遇以及她们淳朴善良的美德,唤醒民众,为争取社会解放而奋斗。
论赵树理小说中的农村新女性形象一小芹今年十八了,村里的轻薄人说,比她娘年轻时好得多。
青年小伙子们,有事没事,总想跟小芹说句话。
小芹洗衣服,马上有青年们也都去洗,小芹上山采野菜,马上青年们也都去采。
[2]从这段话中可以看出,小芹的美貌是有目共睹的。
在众多的青年中,他唯一中意的只有二诸葛家的小二黑。
年轻貌美是小芹的一个基本特点,大胆地反抗、勇敢地追求则是其主要特点,这也是她吸引人的一个方面。
在争取自己婚姻的自由和生活的幸福中,小芹是坚定而勇敢的,她不畏惧金旺、兴旺的强势权威,大胆地反抗三仙姑的包办婚姻,强硬的声明:谁收了人家的东西,谁跟人家去。
[3]她一方面要和老一代人,自己的母亲三仙姑一干人的封建落后分子进行思想斗争,反对他们顽固的干涉青年婚姻以及不正当的,不合理的包办婚姻的行为,另一方面还要和混进了村政权中的流氓恶霸分子金旺、兴旺一干人进行政治斗争,反对他们阴险、强横的无赖行为,理直气壮的指责他们为非作歹的罪恶活动。
面对这些强势力和种种困难,小芹并没有一味地屈服、退让、胆怯,而是据理力争,勇敢地反抗这些不合情的行为,当自己与小二黑的关系被公开之后,小芹也没有沉默,忍受不合理的惩罚,她拉着妇求会主席来找村长,一进门就说:村长捉贼要赃,捉奸要双,当了妇救会主席就不说理了。
反映出她的大胆与泼辣。
小芹的顽强的战斗精神,热烈纯贞的恋爱生活,爽朗朴素的性格特征,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登记》中的艾艾也与小芹软英一样,努力地争取自己的幸福,只不过她的反抗要比她们俩稍微容易些。
她的反抗包办婚姻是新的历史条件下的产物。
艾艾已不是同钻进人民政权中来的封建恶霸势力作斗争,也不是和装神弄鬼的封建迷信思想作斗争,而是同政权机关中的官僚主义分子,自私自利的封建残余分子以及相当多的老一辈人思想中的大男子主义思想作斗争。
作品中的艾艾渴望婚姻的自由和幸福,并勇于获取幸福而斗争。
当艾艾去婚姻登记所登记时,办公人员以某种理由拒绝艾艾,艾艾骂民事主任:老顽固!死脑筋!外甥路线![8]骂王助理员:不要真,光要假,多少假的都准了,一对真的要调查![9]这是艾艾对婚姻自主的主张的具体表现。
论赵树理小说中的农村新女性形象摘要:女性问题是赵树理小说所涉及的农民解放问题中特别被关注的一个侧面,在他的一系列反映农民、农村变化的小说中,不仅塑造了新时代,新面貌的农民形象,而且也塑造了一系列贴近当时生活,鲜活生动的农村新女性形象。
这些女性反映了解放前的女性自主地位的变化;观念的变化以及社会地位的变化,也从另一侧面反映出,自“五四”运动以来,女性对自身价值的认可,争取解放的艰难。
论文关键词:农村新女性形象,自主,自身价值,女性解放赵树理笔下的新女性形象不新潮也不浪漫,有的只是朴实清纯。
农民占中国人口的绝大部分, 并且长期遭受压迫,而农民中的妇女更是生活在最底层,遭受夫权神权的长期压迫,当五四之风吹遍乡野的时侯,她们逐渐明白,自身解放的出路在哪里,开始敢于反抗,要求自身解放, 勇于抗争。
赵树里小说中的女性形象不再只是惟惟诺诺,恪守旧传统的女性,而是要求进步大胆反抗,要求自身解放的新时期女姓,本文拟以《小二黑结婚》、《传家宝》、《孟祥英翻身》、《邪不压正》、《登记》等几篇小说为个案,对赵树理小说中的农村新女性形象作进一步的探索。
一反抗包办婚姻,追求自由恋爱、自主婚姻,对自己的幸福和婚姻始终掌握主动权的新时代女性形象,是赵树理小说中的女性形象的一大亮点。
恋爱自由、婚姻自主是女性解放的一个关键步伐,她们不再委屈而又被动地接受封建包办婚姻,而开始公然地反抗、大胆地追求自己的所爱。
俗话说“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自古以来,在婚姻问题上,女性一直处于被动地位,她们没有自主选择婚姻的权利。
到了五四时期,新一代女性已经发出了“我是我自己的,他们谁也没有干涉我的权利”[1]的呼声,在赵树理的小说中这种呼声日益高涨,生活在农村的新一代年轻女性继承了五四文学作品中青年人公开大胆的追求爱情,顽强的同封建势力作斗争的精神,并且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勇气。
《小二黑结婚》中的小芹和《邪不压正》中的软英,以及《登记》中的艾艾,便是此类典型代表。
解放与被解放的冲突:赵树理小说中的女性形象建构作者:李琴来源:《名作欣赏·评论版》 2017年第9期摘要:20世纪40年代以短篇小说《小二黑结婚》一举成名的赵树理,始终关注着受压迫待解放的农村妇女的生存状态。
作品通过对其解放与被解放冲突的叙写,有力地表现了广大农村新旧女性的不同命运遭际,寄予了对于女性命运与处境的深切关怀,给后继者留下了对于女性真正的个性解放与精神解放的多重思考。
关键词:赵树理女性形象解放被解放赵树理,被誉为继鲁迅之后又一位写乡土、写农民的伟大作家,20世纪40年代以短篇小说《小二黑结婚》一举成名,之后又发表了一系列以农村、农民为题材的作品,反映农村正在发生的伟大变革实景,是“一位具有新颖独创的大众风格的人民艺术家”{1}。
在他的笔下,生动地刻画了一批鲜活的女性形象,再现了解放区农村妇女的真实面貌,叙写其在解放之前的压迫处境以及获得解放的艰难过程。
她们以不同的方式获得了解放,然而这种所谓的“解放”却是在特定政治文化语境下的产物,不免带上政治化“被解放”的色彩,与真正意义上的女性思想解放产生了冲突。
作者也正是通过对其解放与被解放冲突的叙写,有力地表现了广大农村新旧女性的不同命运遭际,寄予了作者对于女性命运与处境的深切关怀。
一赵树理小说中所塑造的女性形象,是基于反封建压迫与倡思想解放的立场来真实建构女性的生存处境与命运归宿的,他有意识地将女性解放纳入对农村的思考以及对大众文学的响应之中。
继1942年6月,毛泽东发表《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以下简称《讲话》),明确提出“文艺的工农兵方向”{2},指出文艺要为“中华民族的最大部分”,也就是为“最广大的人民大众服务”。
“劳动群众成为解放区文学中压倒一切的主人公,而这其中就包括着大量的女性形象”{3},而赵树理小说中的女性形象,也正是劳动群众中的一部分,作者正是从大众文学出发,塑造了在压迫之下获得解放的众多女性形象。
赵树理笔下的女性形象,大致可分为两类。
论赵树理小说中的老一代农民形象赵树理是中国当代著名作家,其作品描写了中国农村的种种变迁和人民的生活感受,其中尤以老一代农民形象的描写最为深刻。
本文旨在就赵树理小说中老一代农民的形象进行分析和探讨。
一、老一代农民的形象特点赵树理小说中的老一代农民形象综合了历史、文化、社会等多方面的元素,具有以下特点:1. 素朴、淳朴老一代农民无论从外表还是内心的表现上都非常的沉稳、素朴、淳朴,他们的言行显得非常的朴实无华,不张扬也不浮夸,更多的是以老实待人的姿态来表现出他们的深厚的人情味和生活态度。
2. 坚忍、顽强在小说中,这些老一代农民历经多年的辛苦劳作和社会的冷漠与不妥协,但他们依然坚持着自己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通过顽强不屈和坚韧不拔的努力,克服了多种困难,最终获得了自己应有的生活尊严。
3. 品慎、恭谦赵树理小说中的老一代农民形象也普遍表现出了品慎和恭谦的特征:他们受过传统文化的熏陶,对于自己的身份和社会地位非常清醒,他们的言谈举止充满了谦和的精神,凭着顽强的毅力、过硬的品德,获得了社会的尊重和人们的关注。
二、老一代农民形象的文化内涵赵树理的小说融合了民间文化、宗教文化、传统文化和社会文化等多种文化背景,对于老一代农民的形象深刻描绘不仅给予了他们更多个性和人文的内涵,同时也体现了中国乡土文化的广泛世界意义。
1. 民间文化背景作家通过对老一代农民生活细节的描写,切实反映了中国农村的传统民间文化。
这些文化特征包括三令五申、信口开河、互相礼让以及儒家思想等传统文化元素,将中国民间文化与土地、生活、信仰、宗教、文明等方面的元素相融合,描绘出一幅具体、真实与多姿的乡土风貌。
2. 传统文化背景赵树理小说中老一代农民形象的塑造,彰显了传统文化在中国农村生活中的重要性。
他们尊重传统的道德伦理、尊卑礼节和家风家训等,同时在现代化进程中,也能依据现代化的要求,进一步提升自身的文化素质,获得社会更多的认可和价值。
3. 宗教文化背景赵树理小说涵盖了宗教文化的浓淡关系,揭示了在农村社会中的信仰文化是如何发挥作用的。
评赵树理笔下的三对妇女形象摘要:通过对以孟婆婆、李成娘、小飞娥为代表的老一代妇女与以孟祥英、金桂、艾艾为代表的新一代妇女在生活遭遇、人生价值实现等方面的比较, 探讨了农村妇女解放问题。
关键词:赵树理;妇女解放;三对妇女赵树理的小说中, 有三对妇女非常典型, 值得我们注意和思考。
这就是《孟祥英翻身》中的孟祥英婆婆(以下简称孟婆婆)与孟祥英, 《传家宝》中的李成娘与金桂, 《登记》中的小飞娥与艾艾。
这三对妇女中前三者是属于老一代妇女的典型,后三者是新一代妇女的典型。
一、从“政权、族权、神权、夫权”中走过来的老一代妇女赵树理笔下的老一代妇女, 她们带着不幸的遭遇和美好的期望, 痛苦地咀嚼着因袭的重负,述说着吃人的世道, 以自己的方式抗争, 追求着幸福和平等。
(一)不幸的遭遇, 痛苦的人生同中国几千年来封建社会的妇女一样, 老一代妇女不仅受着政权、族权、神权、夫权的禁锢,而且还受传统习惯—“老规矩”的约束。
那就是“当媳妇的时候挨打受骂, 一当了婆婆就得打骂媳妇, 不然的话就不象个婆婆的派头;男人对付女人的老规矩是‘娶到的媳妇买到的马, 由人骑来由人打”’。
她们在熬过了第一个阶段后, 便进人了第二阶段—开始心安理得地去压迫比自己更弱小者。
这条在生物界被证明是公理的规律,恰恰适合了人类社会, 不知栽害了多少无辜的善良的女性。
“男人有男人的活, 女人有女人的活” , 李成娘的话客观真实地道出了妇女在家庭中地位就是“夫在从夫、夫死从子” , 自己完全没有独立的地位。
男人是家庭的主宰, 媳妇是任人骑、任人打的马, 可以随便被买卖, 《孟祥英翻身》中孟婆婆有感于媳妇管不住时, 就思量着要卖掉她,这样的事情在过去农村是非常普遍的。
在家庭中男人是“驯”者, 妇女是被“驯”者。
女人如果不遵守妇道, 按照老规矩是打一顿就过来了。
《登记》中的小飞娥并没有作什么有违妇道的事情, 就因为年青时有一个本村的相好的, 就平白无故地受一了张木匠的一顿毒打。
内容摘要赵树理所写的是解放区封闭的农村,多是一些翻身农民的崭新形象,他们为争取自由而努力奋斗,是觉醒了的一代农民青年,他们身上有较鲜明的反抗精神;他的写作自始至终都以农村农民的思想变化,革命斗争为题材写作的.赵树理还是第一位在文学上成功地塑造了中国翻身农民形象的作家。
赵树理的小说数量不多,但就反映四五十年代解放区农村变革所达到的高度而言,在当时是十分杰出的。
本文主要分析作者笔下农村青年形象及其个性特征。
虽说赵树理的小说数量不多,但就反映四五十年代解放区农村变革所达到的高度而言,在当时是十分杰出的。
从他的小说中,我们可以看出解放区农村题材小说的大致面目。
表现农民的斗争,对农村封建落后的旧规矩的改造,热情歌颂农村在新时期焕发的新思想,以及表现翻身后农民的欣喜心情。
他的小说在刻画新旧农民形象上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
关键词:赵树理小说农民形象老农民新人浅析赵树理小说中的农民形象一、顽固守旧深受封建思想毒害的旧式农民形象。
赵树理自己说过:“我的作品,我自己常常叫它是‘问题小说’。
”“我在作群众工作的过程中,遇到了非要解决不可而又不是轻易能解决的问题,往往就变成了所要写的主题。
”如在《小二黑结婚》中重点塑造的两个落后的家长形象,即二诸葛和三仙姑。
二诸葛是一个善良却又十分愚昧懦弱的老农民,由于无力改变受欺压的痛苦境况,他迷信命运。
他以“命相不对”为由,阻挠儿子二黑与三仙姑的女儿小芹的恋爱。
而三仙姑是通过搞“下神”之类的迷信活动,来掩饰自己不正当的男女关系。
这就是赵树理在小说中对建国初期的农村问题批评得最多的一点。
我认为,赵树理笔下的这三个形象最具代表性。
1.小丑式的假“仙姑”。
三仙姑的“下神”,是她觉得孤单,而又被“于福他爹”赶走了村里那些为她“作伴”的年轻后生之后的事。
而她把香案设起来之后,文中说:“青年们到三仙姑那里去,要说去问神,还不如说是去看圣像。
三仙姑也暗暗猜透大家的心事,衣服穿得更新鲜,头发梳得更光滑,首饰擦得更明,官粉搽得更匀,不由青年们不跟着他转来转去。
赵树理笔下的妇女形象甘肃省民勤县第六中学潘越男写作提纲:一、主题——妇女的真正解放,有赖于社会的解放,更有赖于自身的努力。
二、妇女形象的分类(一)既是封建婚姻制度的受害者,又是封建婚姻制度的维护者的妇女形象。
1、三仙姑——变态的反抗者。
2、孟祥英的婆婆——封建阶级的帮凶。
3、小飞蛾的婆婆——驯服与投降者。
(二)受封建宗法思想和私有观念,旧的习惯势力毒害至深的落后的妇女形象。
1、李成娘——新社会的“九斤老太”。
2、常有理——巧舌如簧。
3、惹不起——难缠难斗。
4、小腿疼、吃不饱——常有理、惹不起在新形势下的发展。
(三)劳动妇女的先进人物。
1、小飞蛾——由呻吟到反抗的妇女形象。
2、于小芹、艾艾、燕燕——追求美满幸福爱情生活的新女性。
3、孟祥英、金桂——冲出家庭、走向社会的崭新的妇女代表。
三、妇女形象的意义——封建社会毒害了广大妇女,形形色色的妇女形象像枪一样,批判的锋芒直指各种封建思想。
赵树理笔下的妇女形象甘肃省民勤县第六中学潘越男赵树理笔下成功的妇女形象被讽刺、嘲笑、批判的居多,肯定赞扬的则少。
几十年来对赵树理创作中的这一现象,有的评论工作者要么避而不谈,要么兴笔问罪。
本文试图对赵树理笔下的妇女形象进行认真研究,作出符合实际的评价。
一如果说鲁迅在他的小说中塑造的妇女形象始终贯穿着这样一条主线——“一切女子,倘不得到男子同等的经济权,我以为所有的好名目,就都是空话。
”只有“解放了社会,也就解放了自己。
”⑴社会得不到解放,无论是祥林嫂坚韧而执着的对于命运的搏斗,对于生活的追求,还是三仙姑对于封建家庭、封建礼教的大胆而激烈的反抗,都只能以失败结局。
那么赵树理小说中的妇女形象则阐明这样一个主题——新制度的诞生,旧制度的灭亡,只是为妇女真正获得解放开辟了一条到达理想境界的道路,即为这理想的实现提供了先决条件。
要使广大妇女彻底从“代表全部封建宗法的思想和制度”的“政权、族权、神权、夫权”的“四条极大的绳索”⑵中解放出来,还有待于广大妇女进一步的努力奋斗!如果说鲁迅为妇女的解放,在他的小说创作中更多地揭示了旧中国妇女不幸的悲惨遭遇以及她们淳朴善良的美德,唤醒民众,为争取社会解放而奋斗。
赵树理笔下的农民形象-权威资料本文档格式为WORD,若不是word文档,则说明不是原文档。
最新最全的学术论文期刊文献年终总结年终报告工作总结个人总结述职报告实习报告单位总结摘要:赵树理的小说具有一种“文艺大众化”,他的风格所体现的农民艺术性给解放区下的文学创作打上了深深的烙印,久而久之便形成了一种赵树理方向。
本文以赵树理的代表小说《小二黑结婚》为例,对其进行了深入解读。
关键词:赵树理;农民形象在农民话语权利严重丧失的今天,我们要怎么样写才能写出农民愿意接受的作品,才能让农民的意识进入到主流意识领域被知识阶层所承认并参与流通呢,农民占了我国人口的绝大多数,他们的审美是朴素的、粗犷的。
曾记得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讲话中指出:什么叫做大众化呢?就是我们的文艺工作者的思想感情和工农兵大众的思想感情打成一片。
而要打成一片,就应当认真学习群众的语言。
如果连群众的语言都有许多不懂,还讲什么文艺创造呢。
同时赵树理也深受鼓舞,《小二黑结婚》即是他在“讲话”精神鼓舞下完成的。
他的小说语言的那种朴实与自然使用词语和句式因此也符合了当时解放区下的农村文化人的阅读习惯。
一、作品分析《小二黑结婚》是赵树理的代表作,小说讲述了两个新式青年小二黑与小芹在共产党的帮助下战胜邪恶乡村旧势力和思想陈旧的父母,喜结连理的故事。
小说精巧的结构设计,幽默、活泼的语调,浓郁的地方风俗描写,强烈的反封建、呼唤自由民主爱情的主题使得这部小说在解放区下焕发出新的魅力。
小说设置了三组人物,二诸葛和三仙姑是封建家长、封建迷信和落后农民的代表,他们以家长的权威约束并干涉儿女的婚姻。
第二组人物是金旺兄弟,他们是农村恶势力的代表,新政权建立后,他们混进了村委会,为了满足个人,公报私仇。
第三组人物是与他们斗争的小二黑和小芹。
他们是解放区农民中一代新人的代表,敢于追求自己的爱情和幸福,对于金旺等人的打击,他们没有退缩,而是坚信政府的力量最终获得了胜利,并在新社会里树立了新的道德标准,新的思想品质和新的理想。
赵树理笔下的妇女形象甘肃省民勤县第六中学潘越男写作提纲:一、主题——妇女的真正解放,有赖于社会的解放,更有赖于自身的努力。
二、妇女形象的分类(一)既是封建婚姻制度的受害者,又是封建婚姻制度的维护者的妇女形象。
1、三仙姑——变态的反抗者。
2、孟祥英的婆婆——封建阶级的帮凶。
3、小飞蛾的婆婆——驯服与投降者。
(二)受封建宗法思想和私有观念,旧的习惯势力毒害至深的落后的妇女形象。
1、李成娘——新社会的“九斤老太”。
2、常有理——巧舌如簧。
3、惹不起——难缠难斗。
4、小腿疼、吃不饱——常有理、惹不起在新形势下的发展。
(三)劳动妇女的先进人物。
1、小飞蛾——由呻吟到反抗的妇女形象。
2、于小芹、艾艾、燕燕——追求美满幸福爱情生活的新女性。
3、孟祥英、金桂——冲出家庭、走向社会的崭新的妇女代表。
三、妇女形象的意义——封建社会毒害了广大妇女,形形色色的妇女形象像枪一样,批判的锋芒直指各种封建思想。
赵树理笔下的妇女形象甘肃省民勤县第六中学潘越男赵树理笔下成功的妇女形象被讽刺、嘲笑、批判的居多,肯定赞扬的则少。
几十年来对赵树理创作中的这一现象,有的评论工作者要么避而不谈,要么兴笔问罪。
本文试图对赵树理笔下的妇女形象进行认真研究,作出符合实际的评价。
一如果说鲁迅在他的小说中塑造的妇女形象始终贯穿着这样一条主线——“一切女子,倘不得到男子同等的经济权,我以为所有的好名目,就都是空话。
”只有“解放了社会,也就解放了自己。
”⑴社会得不到解放,无论是祥林嫂坚韧而执着的对于命运的搏斗,对于生活的追求,还是三仙姑对于封建家庭、封建礼教的大胆而激烈的反抗,都只能以失败结局。
那么赵树理小说中的妇女形象则阐明这样一个主题——新制度的诞生,旧制度的灭亡,只是为妇女真正获得解放开辟了一条到达理想境界的道路,即为这理想的实现提供了先决条件。
要使广大妇女彻底从“代表全部封建宗法的思想和制度”的“政权、族权、神权、夫权”的“四条极大的绳索”⑵中解放出来,还有待于广大妇女进一步的努力奋斗!如果说鲁迅为妇女的解放,在他的小说创作中更多地揭示了旧中国妇女不幸的悲惨遭遇以及她们淳朴善良的美德,唤醒民众,为争取社会解放而奋斗。
小二黑结婚目录论文提纲 (2)摘要、关键词 (3)正文 (4)参考文献 (16)论文提纲小芹形象的进步意义就在于,在法律观念与平等意识方面有了自信,态度坚定,对封建传统观念开始有了真正的反击,并且更彻底、痛快。
小芹的身上折射了时代的巨变。
一、引言二、《小二黑结婚》的故事硬概三、小芹形象的塑造(一)从其生活的社会背景塑造人物(二)通过富有特征的动作、语言刻画人物(三)从母女对比描写中突显人物四、小芹形象的进步性意义浅析《小二黑结婚》摘要:小芹是赵树理创作的小说《小二黑结婚》中的一个新型农村妇女形象。
她虽然生活在新旧交替的时代,但民主政权的支持以及解放区新的思想,使她走上了与父辈相反向的道路,她用理直气壮的信念,勇敢的果断的行动撕碎了“父母之命、媒约之言”这千百年来曾经是封建统治不可动摇的信条。
作品成功塑造了一个生活在解放了的土地上,精神世界问题也获得彻底解决了的农村青年女性形象。
关键词:小芹;形象塑造;进步意义正文:浅析《小二黑结婚》一、引言在中国抗日战争进行得如火如荼的1943年,赵村理创作了短篇小说《小二黑结婚》。
它着重描写了解放区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一方面为着民族解放而英勇战斗,一方面在民族解放旗帜下,进行民主政权建设的情景。
作品以生动的形象展示解放区新的精神面貌,《小二黑结婚》中描绘的一桩普通的婚恋故事,不仅仅反映了解放区新的精神面貌,而且反映了中国妇女解放的历史性进步。
二、《小二黑结婚》的故事梗概《小二黑结婚》的故事情节并没有什么惊天地、泣鬼神的曲折与离谱。
故事发生在太行山区的刘家绞,庄上有两个“神仙”:一个是二诸葛,一个是三仙姑,这两家的孩子随着解放区的建立而成长,因此接受了新思想。
二诸葛的二儿子小二黑在一次反扫荡中打死过两个敌人,曾得到特等射手的奖励。
三仙姑一生虽然生过六个孩子,但最后只剩下一个女儿小芹长大成人。
在新的思想熏陶下成长起来的这一对年青人,虽然生活在充满封建迷信的家庭,却满怀希望追求新的生活。
广西教育学院成人高等教育本科毕业论文(设计)论文题目浅析赵树理小说中的农民形象系别:文学院专业:汉语言文学年级班级:2013级成人本科函授班学号:学生姓名:蒋指导教师:吴职称:副教授广西教育学院成人高等教育本科毕业论文(设计)任务书课题名称:浅析赵树理小说中的农民形象系别 __文学院 ______专业 __汉语言文学__ ____班级 __ 2013级成人本科函授班学号 ____ __ _姓名 __蒋指导教师(签名)__________ 2014年3月20日教研室主任(签名)_________ 2014年3月25日二○一四年三月十五日成人高等教育本科毕业论文(设计)任务书目录题目 ........................................................................................................................... 错误!未定义书签。
摘要.. (1)关键词 (1)英文题目................................................................................................................ 错误!未定义书签。
Abstract................................................................................................................... 错误!未定义书签。
Key words.............................................................................................................. 错误!未定义书签。
《小二黑结婚》中农村女性形象塑造赵树理是“具有新颖独创的大众风格的人民艺术家”,被誉为写农村题材的“铁笔”和“圣手”。
赵树理根据农村各个时期的实际生活,塑造了一个个栩栩如生、性格鲜明的人物,反映了当时历史背景下农民的思想意识和生存状态。
赵树理的大众化经典之作和成名之作《小二黑结婚》中的农村女性形象描写就是小说的一大成功之处,其中两个代表性的农村女性人物形象是小芹和三仙姑。
一、小芹,开始觉醒的农村新女性赵树理采用跳跃性的穿插描写和烘托手法,刻画了在解放区环境下小芹这一敢想敢做、敢于斗争的农村新女性形象。
小芹在三仙姑弄鬼“下神”、打情骂俏的家庭环境下长大,但是,她的心灵没有被侵蚀,没有像三仙姑那样受愚昧落后的迷信思想影响,而是勇敢地打破世俗,争取自己的幸福权利。
小芹作风正派,不像她娘那样跟人不清不楚。
有一回金旺图谋对她不轨,被她撵了出去。
小说写到:“前年夏天,有一天前晌,于福去地里,三仙姑去溜门,家里只留下小芹一个人,金旺来了,嬉皮笑脸向小芹说:‘这会可算是个空子吧?’”金旺把小芹看做是和她母亲一样的人。
金旺的如意算盘打错了,面对金旺的挑衅,小芹“板起脸来说:‘金旺哥!咱们以后说话规矩些!你也是娶媳妇大汉了!’”当金旺还死皮赖脸时,她急了,大怒道:“金旺!”小芹还不惧恶势力压迫,当混进村干部队伍的封建恶势力代表、吃过小芹亏的金旺兄弟公报私仇,胡作非为批斗小二黑和小芹时,小芹拉着金旺老婆找村长理论,还指责金旺老婆“当了妇救会主席就不说理了”,让金旺老婆狼狈不堪,可见小芹的正直与勇敢。
小芹和小二黑一起为了自己的幸福勇敢地向来自家庭和社会的各种阻碍进行不屈斗争。
当她母亲三仙姑硬要把她许给阎锡山旧军队的退役军官吴先生时,她又吵又闹,“把吴先生送来的首饰绸缎扔了一地”,对三仙姑说:“我不管!谁收了人家东西,谁跟人家去!”三仙姑又用“下神”来吓唬她,小芹不为所惧愤然出门。
小说在描写小芹与家庭和农村封建思想、行为的斗争中,出色地表现了小芹不信神、不信邪,反对封建迷信和封建伦理观念,不遵媒妁之言、父母之命,自我把握命运的内心世界和坚强个性。
广西教育学院成人高等教育本科毕业论文(设计)论文题目浅析赵树理小说中的农民形象系别:文学院专业:汉语言文学年级班级:2013级成人本科函授班学号:学生姓名:蒋指导教师:吴职称:副教授广西教育学院成人高等教育本科毕业论文(设计)任务书课题名称:浅析赵树理小说中的农民形象系别 __文学院 ______专业 __汉语言文学__ ____班级 __ 2013级成人本科函授班学号 ____ __ _姓名 __蒋指导教师(签名)__________ 2014年3月20日教研室主任(签名)_________ 2014年3月25日二○一四年三月十五日成人高等教育本科毕业论文(设计)任务书目录题目 ........................................................................................................................... 错误!未定义书签。
摘要.. (1)关键词 (1)英文题目................................................................................................................ 错误!未定义书签。
Abstract................................................................................................................... 错误!未定义书签。
Key words.............................................................................................................. 错误!未定义书签。
浅谈赵树理短篇小说的艺术形象内容摘要:赵树理短篇小说最鲜明的艺术特色是成功的人物形象塑造。
小说成功塑造了众多的土里土气的农民形象,如“小腿疼”、“吃不饱”、二诸葛、三仙姑、王聚海、小二黑、小芹和孟祥英等。
关键词:赵树理短篇小说人物形象赵树理短篇小说塑造了一大批栩栩如生、富于个性特色的农民形象。
每个人物形象都具有浓郁乡土气息,都带有那个时代的鲜明思想特征和风貌,我们可以大致把它概括为以下三种类型:一、新时代青年形象赵树理作品中的小二黑和小芹,艾艾和小进等都是新时代新青年的典型形象。
他们是农村新政权建立初期涌现出来的,敢于同旧传统决裂,不畏强暴,具有崭新精神面貌的青年人。
他们敢说敢做、敢于同封建残余思想做斗争,不仅是作品中青年人的偶像,也是当时现实生活中追求进步的青年人学习的榜样。
更是历经几十年,仍使人们念念不忘的的人物形象。
小二黑和小芹是青年一代的代表,他们热情,纯朴、活泼、乐观,具有斗争的勇气。
小二黑是特等射手,英俊、聪明、识字,在同父亲二诸葛的封建包办婚姻作斗争时态度坚决,不管二诸葛怎么说收童养媳是“千合适万合适”,小二黑就是一口咬定“不要”。
尤其面对刘家峧的两只虎金旺兄弟的打击迫害,他理直气壮地针锋相对,至死不屈。
小芹同母亲三仙姑的风流作风不同,她朴实正派,出污泥而不染,为争取自由婚姻不受利诱,不畏强暴。
二、落后人物形象在众多的农民形象中,最突出的还是那些各具特色的落后人物(或称“转变”人物)。
如《小二黑结婚》中的二诸葛和三仙姑,《田寡妇看瓜》中的田寡妇,《孟祥英翻身》中的孟祥英的婆婆,《“锻炼锻炼”》中的“小腿疼”、“吃不饱”等。
他们背负沉重的封建因袭的精神负担,于是在新事物面前,在同新人物之间的关系上显得格格不入,出现种种不合时宜的可笑行为。
但在时代进步声中他们的灵魂深处也终于不可避免地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作者通过对这些人物语言、行为及心理状态的描写,把这些人物形象都刻画得入木三分。
小说中的两们“神仙”——二诸葛和三仙姑,塑造得最为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