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游唐婉《钗头凤》对比鉴赏练习教学文稿
- 格式:doc
- 大小:19.50 KB
- 文档页数:4
钗头凤 ( 唐琬 ) 宋词赏析钗头凤 (唐琬)世情薄,人情恶,雨送夜晚花易落。
晨风干,泪痕残。
欲笺心事,独语斜阑。
难,难,难!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秋千索。
角声寒,夜阑珊。
怕人寻问,咽泪装欢。
瞒,瞒,瞒!简析唐琬这首词,是对陆游所作的《钗头凤》词的响应。
在唐琬看来,世道人情是那样的邪恶,一条封建礼法就把她和陆游这对恩爱夫妇活活打开。
遭到打击的她好像风雨夜晚中的残花。
满腹心事无处诉说,只好忍耐无奈和恼恨。
此时唐琬,好像秋千架上的绳子,飘飘扬荡,没法掌握自己的命运。
而更为不幸的是,改嫁后,连表达的自由也没有了。
永夜无眠,角声悲凉,欲诉悲伤,只好强作颜笑。
赏析唐琬是我国历史上常被人们提起的漂亮多情的才女之一。
她与大人陆游喜结良缘,夫妇之间伉俪相得,琴瑟甚和。
这实为人间美事。
遗憾的是身为婆婆的陆游母亲对这位有才干的儿媳老是看不顺眼,硬要逼着陆游把他相亲相爱的她给休了。
陆游对母亲的干预采纳了敷衍的态度;把唐琬置于别馆,不时暗暗相会。
不幸的是,陆母发现了这个奥密,并采纳了断然措施,终于把这对有情人打开了。
有情人未成平生的眷属,唐琬此后改嫁同郡宗人赵士程,但心里仍想念陆游不已。
在一次春游之中,恰巧与陆游相遇于沈园。
唐琬征得赵士程赞同后,派人给陆游送去了酒肴。
陆游感怀旧情,怅恨不已,写了有名的《钗头凤》词以致意。
唐琬则以此词相答。
词的上片交错着十分复杂的感情内容。
“世情薄,人情恶”两句,抒写了对于在封建礼教支配下的世故人情的恼恨之情。
“世情”所以“薄”,“人情”所以“恶”,皆因“情”遇到封建礼教的腐化。
《礼记·内则》云:“子甚宜其妻,父亲母亲不悦,出。
”陆母就是依据这一条礼法,把一对好端端的恩爱夫妇打开了。
用“恶”、“薄”两字来抨击封建礼教的害人实质,极为正确有力,作者对于封建礼教的痛心疾首之情,也借此两字获得了充分的发泄。
“雨送夜晚花易落”,采纳象征的手法,暗喻自己备受伤害的凄惨处境。
阴雨夜晚时的花,原是陆游词中爱用的意象。
陆游《钗头凤》阅读练习答案及赏析《钗头凤·红酥手》陆游红酥手,黄滕酒。
满城春色宫墙柳。
东风恶,欢情薄。
一怀愁绪,几年离索。
错,错,错。
春如旧,人空瘦。
泪痕红浥鲛绡透。
桃花落,闲池阁。
山盟虽在,锦书难托。
莫,莫,莫!⑴陆游的《钗头凤》上下片各写了什么内容?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请你写一段150字左右的鉴赏文字。
⑵这首诗主要运用了什么样的手法,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内容?请你写一段100字左右的鉴赏文字。
(3)对词中“人空瘦”的“空”字,你认为用得好不好?为什么?参考答案:⑴词中记述了词人与唐氏在沈园相遇,表达了他们眷恋之深和相思之切,也抒发了词人怨恨愁苦而难以言状的凄楚心情。
词的上片通过追忆往昔美满的爱情生活,感叹被迫离异的痛苦,分两层。
起首三句为上片第一层,回忆往昔与唐氏偕游沈园的美好情景。
具体而形象地表现出这对恩爱夫妻之间的柔情蜜意以及他们婚后生活的美满和幸福。
“东风恶”数句为第二层,写词人被迫与唐氏离异后的痛苦,激愤的感情潮水般地冲破词人心灵的闸门,无可遏止地渲泄下来,表现美满姻缘被拆散,恩爱夫妻被迫分离,使他们感情上蒙受巨大的折磨,几年来生活带给他们的只是满怀愁怨。
下片,由感慨往事回到现实,进一步抒写夫妻被迫离异的深哀巨痛。
头三句为第一层,写沈园重逢时唐氏的表现。
表现出“几年离索”给唐婉带来的巨大痛苦。
下片第二层,写词人与唐氏相遇以后的痛苦心情。
⑵主要运用了对比的手法。
上片由追昔到抚今,而以“东风恶”转折;再回到现实,以“春如旧”与上片“满城春色”句相呼应,以“桃花落,闲池阁”与上片“东风恶”句相照应,把同一空间不同时间的情事和场景历历如绘地“叠映”出来。
对比手法,如上片,越是把往昔夫妻共同生活时的美好情景写得逼切如见,就越使得他们被迫离异后的凄楚心境深切可感,也就是越显出“东风”的无情和可憎,从而形成强烈的感情对比。
再如上片写“红酥手”,下片写“人空瘦”,在鲜明的形象对比中,充分地展示出“几年离索”给唐氏带来的巨大的精神折磨和痛苦。
钗头凤赏析【《钗头凤》二首赏析】陆游《钗头凤》赏析红酥手,黄滕酒,满园春色宫墙柳。
东风恶,欢情薄。
一怀愁绪,几年离索。
错,错,错。
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鲛绡透。
桃花落,闲池阁。
山盟虽在,锦书难托。
莫,莫,莫!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
南宋伟大的爱国诗人。
这首词相传是陆游三十一岁时所作,此中还有着一段哀婉缠绵的爱情故事:初时,陆游娶表妹唐琬为妻,伉俪甚笃。
但陆游的母亲不喜欢唐氏,强逼陆游休妻。
两人被迫分离。
此后陆游另娶,唐琬则改嫁赵士程。
数年后,一次春游沈园(今浙江绍兴),陆游与唐琬不期而遇,唐琬遣人送酒肴致意。
陆游怅然久之,便在沈园壁上题下这首《钗头凤》词。
词的上片追忆往事:第一、二句说,当时春色满园,宫墙旁绿柳飘拂,你红润白腻的手,为我捧上一杯黄滕酒。
词人以一典型情节,写夫妻恩爱,生活和美。
“东风恶”四句急转直下,暗点一场家庭变故,“东风恶”,即东风急,喻指母亲相逼,无奈休妻,夫妻欢爱很快就成为过去。
几年的分离,“我”满怀相思之愁,往事不堪回首。
上片结句一迭连声的“错,错,错。
”是词人对自己夫妻情深而又母命难违的悲叹,对自己一时软弱铸成终生大错的自责,深沉哀婉,震撼人心。
下片“春如旧”照应上片的“满园春色宫墙柳”,说春光依然明媚,人却因离别伤怀而白白地消瘦,泪水和着红色的胭脂,把手帕都湿透了。
这几句看似写对方悲苦的情态,其实又何尝不是词人内心痛苦的写照。
紧接着“桃花落”两句,以景写情,桃花纷纷落下,池阁再也无人游赏,写尽词人心境的凄凉。
“山盟虽在”两句,说往日的海誓山盟犹记心间,心中的相思之情却难以传达。
最后的“莫,莫,莫!”是识尽愁滋味的“欲说还休”,表达了词人说不尽的痛苦和无奈。
庆历五年春,陆游时年75岁,他再游沈园,睹物思人,倍增伤感,又作《沈园》二首。
录其一“梦断香消四十年,沈园柳老不飞绵;此身行作稽山土,犹吊遗踪一泫然!”可见陆游不老的爱情和不尽的遗恨。
唐琬《钗头凤》赏析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
钗头凤陆游陆游唐婉《钗头凤》赏析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如果以数量上论,南宋诗人陆放翁就是坐中国历史上第一把交椅的第一诗人。
他的文学作品大多以豪放著称,大多是是围绕生前最重大的政治题材。
下面是XX整理的陆游与唐婉的相关内容,欢迎大家阅读。
从古至今,知道这一段历史的人,一定对陆游与唐婉的这段感情,有着自己的看法。
下面是XX整理的陆游唐婉《钗头凤》赏析,欢迎大家阅读。
陆游唐婉《钗头凤》赏析《钗头凤》陆游红酥手,黄藤酒,满城春色宫墙柳。
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
错!错!错!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邑鲛绡透。
桃花落,闲池阁。
山盟虽在,锦书难托。
莫!莫!莫!《钗头凤》唐婉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
晓风干,泪痕残,欲笺心事,独语斜阑。
难!难!难!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秋千索。
角声寒,夜阑珊。
怕人寻问,咽泪装欢。
瞒!瞒!瞒!赏析:这两阕词虽然出自不同的人之手,前一首为南宋著名词人陆游所作,后一首为其前妻唐婉所作,却浸润着同样的情怨和无奈,因为它们共同诉说着一个凄婉的爱情故事——唐婉与陆游沈园情梦。
陆游是南宋时期著名的爱国诗人。
他出生于越州山阳一个殷实的书香之家,幼年时期,正值金人南侵,常随家人四处逃难。
这时,他母舅唐诚一家与陆家交往甚多。
唐诚有一女儿,名唤唐婉,字蕙仙,自幼文静灵秀,不善言语却善解人意。
与年龄相仿的陆游情意十分相投,两人青梅竹马,耳鬓厮磨,虽在兵荒马乱之中,两个不谙世事的少年仍然相伴度过一段纯洁无暇的美好时光。
随着年龄的增长,一种萦绕心肠的情愫在两人心中渐渐滋生了。
青春年华的陆游与唐婉都擅长诗词,他们常借诗词倾诉衷肠,花前月下,二人吟诗作对,互相唱和,丽影成双,宛如一双翩跹于花丛中的彩蝶,眉目中洋溢着幸福和谐。
两家父母和众亲朋好友,也都认为他们是天造地设的一对,于是陆家就以一只精美无比的家传凤钗作信物,订下了唐家这门亲上加亲的姻事。
成年后,一夜洞房花烛,唐婉便成了陆家的媳妇。
钗头凤——陆游导入新课大家可知道,有一位生活在宋代的诗人也集豪放与婉约于一身,他不仅有“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的豪壮理想,也有“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的凄婉低回。
他是谁呢?今天我们就来共同学习陆游的婉约之词《钗头凤》。
作者及背景介绍作者介绍:陆游,字务观,号放翁,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杰出爱国诗人。
少年时即深受家庭亲友间爱国思想的熏陶。
年轻时中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
孝宗即位,赐进士出身,后官至宝章阁待制。
在政治上,主张坚决抗金,一直受到投降集团的压制。
晚年退居家乡,但收复中原的信念始终不渝。
陆游创作力非常旺盛,是我国古代作品最多的诗人,仅在他的诗集《剑南诗稿》中保存至今的就有9300多首,所以他自言“六十年间万首诗”。
他的诗内容极为丰富,风格雄浑豪放。
陆游生活在祖国分裂的年代,恢复中原既是他一生奋斗目标,也是他诗作中的重要内容和情感。
一直到死,他念念不忘的仍是祖国的统一。
背景介绍:据史料记载,南宋年间,著名爱国诗人陆游因在科场上秉笔直言,抒发抗金忧国之情,而名落孙山。
陆游父母遂安排他与表妹唐琬成婚。
陆游和唐琬结婚后,生活非常幸福。
但是陆游母亲对此不悦,她认为唐琬成天弹琴吟诗,不但有失妇道,而且有误儿子的功名前程。
在母亲压力下,陆游被迫休妻,无由的孝道、世俗功名和虚玄的命运八字活活拆散这对夫妻,唐琬另与赵士程结婚。
绍兴二十一年(公元1151年)春天,他们在沈园偶然重逢,唐琬为陆游送去酒菜,陆游“怅然久之,为赋《钗头凤》一词,题园壁间。
”这便是这首词的来历。
相传,唐琬看了这首词后非常伤感,回家后也和词一首,不久便忧郁去世了。
朗读该词,整体感知钗头凤红酥手,黄藤(téng)酒,满城春色宫墙柳。
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
错、错、错。
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悒(yì)鲛(jiāo)绡(xiāo)透。
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
莫、莫、莫。
注:浥:音(yì),沾湿。
钗头凤赏析【《钗头凤》二首赏析】陆游《钗头凤》赏析红酥手,黄滕酒,满园春色宫墙柳。
东风恶,欢情薄。
一怀愁绪,几年离索。
错,错,错。
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鲛绡透。
桃花落,闲池阁。
山盟虽在,锦书难托。
莫,莫,莫!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
南宋伟大的爱国诗人。
这首词相传是陆游三十一岁时所作,此中还有着一段哀婉缠绵的爱情故事:初时,陆游娶表妹唐琬为妻,伉俪甚笃。
但陆游的母亲不喜欢唐氏,强逼陆游休妻。
两人被迫分离。
此后陆游另娶,唐琬则改嫁赵士程。
数年后,一次春游沈园(今浙江绍兴),陆游与唐琬不期而遇,唐琬遣人送酒肴致意。
陆游怅然久之,便在沈园壁上题下这首《钗头凤》词。
词的上片追忆往事:第一、二句说,当时春色满园,宫墙旁绿柳飘拂,你红润白腻的手,为我捧上一杯黄滕酒。
词人以一典型情节,写夫妻恩爱,生活和美。
“东风恶”四句急转直下,暗点一场家庭变故,“东风恶”,即东风急,喻指母亲相逼,无奈休妻,夫妻欢爱很快就成为过去。
几年的分离,“我”满怀相思之愁,往事不堪回首。
上片结句一迭连声的“错,错,错。
”是词人对自己夫妻情深而又母命难违的悲叹,对自己一时软弱铸成终生大错的自责,深沉哀婉,震撼人心。
下片“春如旧”照应上片的“满园春色宫墙柳”,说春光依然明媚,人却因离别伤怀而白白地消瘦,泪水和着红色的胭脂,把手帕都湿透了。
这几句看似写对方悲苦的情态,其实又何尝不是词人内心痛苦的写照。
紧接着“桃花落”两句,以景写情,桃花纷纷落下,池阁再也无人游赏,写尽词人心境的凄凉。
“山盟虽在”两句,说往日的海誓山盟犹记心间,心中的相思之情却难以传达。
最后的“莫,莫,莫!”是识尽愁滋味的“欲说还休”,表达了词人说不尽的痛苦和无奈。
庆历五年春,陆游时年75岁,他再游沈园,睹物思人,倍增伤感,又作《沈园》二首。
录其一“梦断香消四十年,沈园柳老不飞绵;此身行作稽山土,犹吊遗踪一泫然!”可见陆游不老的爱情和不尽的遗恨。
唐琬《钗头凤》赏析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钗头凤》阅读练习答案及赏析《钗头凤·红酥手》陆游红酥手,黄滕酒。
满城春色宫墙柳。
东风恶,欢情薄。
一怀愁绪,几年离索。
错,错,错。
春如旧,人空瘦。
泪痕红浥鲛绡透。
桃花落,闲池阁。
山盟虽在,锦书难托。
莫,莫,莫!⑴陆游的《钗头凤》上下片各写了什么内容?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请你写一段150字左右的鉴赏文字。
⑵这首诗主要运用了什么样的手法,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内容?请你写一段100字左右的鉴赏文字。
(3)对词中“人空瘦”的“空”字,你认为用得好不好?为什么?参考答案:⑴词中记述了词人与唐氏在沈园相遇,表达了他们眷恋之深和相思之切,也抒发了词人怨恨愁苦而难以言状的凄楚心情。
词的上片通过追忆往昔美满的爱情生活,感叹被迫离异的痛苦,分两层。
起首三句为上片第一层,回忆往昔与唐氏偕游沈园的美好情景。
具体而形象地表现出这对恩爱夫妻之间的柔情蜜意以及他们婚后生活的美满和幸福。
“东风恶”数句为第二层,写词人被迫与唐氏离异后的痛苦,激愤的感情潮水般地冲破词人心灵的闸门,无可遏止地渲泄下来,表现美满姻缘被拆散,恩爱夫妻被迫分离,使他们感情上蒙受巨大的折磨,几年来生活带给他们的只是满怀愁怨。
下片,由感慨往事回到现实,进一步抒写夫妻被迫离异的深哀巨痛。
头三句为第一层,写沈园重逢时唐氏的表现。
表现出“几年离索”给唐婉带来的巨大痛苦。
下片第二层,写词人与唐氏相遇以后的痛苦心情。
⑵主要运用了对比的手法。
上片由追昔到抚今,而以“东风恶”转折;再回到现实,以“春如旧”与上片“满城春色”句相呼应,以“桃花落,闲池阁”与上片“东风恶”句相照应,把同一空间不同时间的情事和场景历历如绘地“叠映”出来。
对比手法,如上片,越是把往昔夫妻共同生活时的美好情景写得逼切如见,就越使得他们被迫离异后的凄楚心境深切可感,也就是越显出“东风”的无情和可憎,从而形成强烈的感情对比。
陆游唐婉《钗头凤》对比鉴赏练习
《陆游的侠骨柔情》
一段有缘无分的爱情,两首感人泣下的凤词,看爱国诗人之侠骨柔情。
——题记
钗头凤(陆游)
红酥手,黄縢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
错、错、
错。
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
莫、莫、
莫。
【注】①黄滕酒:以黄纸封口的酒。
②离索:离散独居。
③浥:沾湿,④鲛绡:代指丝帕。
⑤锦书:写满相思的情书。
钗头凤(唐婉)
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晓风乾,泪痕残,欲笺心事,独语斜栏。
难、难、
难。
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秋千索;角声寒,夜阑珊,怕人询问,咽泪装欢。
瞒、瞒、
瞒。
【写作背景】
陆游的《钗头凤》词,是一篇“风流千古”的佳作,它描述了一个凄美动人的爱情悲剧。
据《历代诗馀》载,陆游年轻时娶表妹唐婉为妻,感情深厚。
但因陆母不喜唐婉,威逼二人各自另行嫁娶。
十年之后的一天,陆游沈园春游,与唐婉不期而遇。
此情此景,陆游怅然久之,在沈园的粉壁上题下《钗头凤》一词。
这便是这首词的来历。
传说,唐婉见了这首《钗头凤》词后,感慨万端,亦提笔和《钗头凤•世情薄》词一首。
不久,唐婉竟因愁怨而死。
又过了四十年,陆游七十多岁了,仍怀念唐婉,重游沈园,并作成无比优美的《沈园》诗二首。
(1)两首《钗头凤》是怎样抒情的?请结合诗句谈谈这两首词所使用的艺术手法的主要相同和不同之处。
(4分)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2)这两首词抒发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情感?请结合全词赏析。
”题型答题策略(一)
直接抒情、间接抒情,其中间接抒情多为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借用典故、借古喻今等;描写手法有比兴、对比、衬托、象征、联想、想象、虚实相生、动静结合等;结构安排常用的模式有首尾照应、开门见山、铺垫、层层渲染、先总后分、过渡、先景后情、卒章显志、伏笔。
此外还有各种修辞手法。
二要了解各种表现手法、艺术技巧的作用和表达效果。
【典例1】(2008-广东卷)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木芙蓉吕本中
小池南畔木芙蓉,雨后霜前着意红。
扰胜无言旧桃李,一生开落任东风。
窗前木芙蓉范成大
辛苦孤花破小寒,花心应似客心酸。
更凭青女砰留连得,未作愁红怨绿看。
【注】①青女:传说中掌管霜雪的女神。
【问题】这两首诗都描述了木芙蓉的什么自然属性?都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
【参考答案】描述了木芙蓉开花(耐寒)的自然属性。
运用了拟人手法。
【解析】从吕诗中“雨后霜前着意红”一句和范成大诗中“辛苦孤花破小寒”一句可概括出木芙蓉耐寒开花的自然属性。
从吕诗的“着意红”和范诗的“未作愁红怨绿看”两处可以看出两首诗都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
【典例2】(2007-湖北卷)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华清宫吴融
四郊飞雪暗云端,惟此宫中落便干。
绿树碧檐相掩映,无人知道外边寒。
过华清宫李约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君王游乐万机轻,一曲霓裳四海兵。
玉辇升天人已尽,故宫惟有树长生。
【问题】两首诗描写了不同时期的华清宫,请指出二者主要运用了哪种相同的表现手法,并作简要说明。
【参考答案】①两首诗都运用了对比(或对照、映衬)手法。
②第一首诗宫内宫外(或空间)对比:宫外飞雪阴云,分外寒冷;宫内绿树掩映,温暖如春。
第二首诗今昔(或时间)对比:昔日霓裳羽衣,歌舞升平;今朝杂树丛生,宫殿荒凉。
【解析】吴融的《华清营》以小显大,通过华清宫中的细枝末节来揭露荒淫无道的唐玄宗和杨玉环的奢侈生活所加于人民的苦难。
这首诗意境新颖,讽意含蓄,以宫内宫外冷暖的迥异形成鲜明对比,造成结构的错落、诗情的跌宕。
李约《过华清宫》抒写昔日君主追求淫逸,将国计民生的大事看得很轻。
结果,兵变作乱,帝后升天,唯有千年长
①读诗的题目,题目往往点明了诗的主要内容,定下了感情基调。
②了解作者身世及所处的朝代,即知人论世。
同样的景物,因诗人境遇、心情的不同,会寓含截然不同的情感。
③注意诗中的意象,诗歌要借助意象来表情达意。
④注意诗的最后两句,古人写诗常常卒章显志,点明主旨。
【典例】(2007-辽宁卷)阅读下面两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
秋夜独坐(节选)(唐)王维
独坐悲双鬓,空堂欲二更。
雨中山果落,灯下草虫鸣。
夜深(宋)周弼
虚堂人静不闻更,独坐书床对夜灯。
门外不知春雪霁,半峰残月一溪冰。
【问题】(1)两诗中均写了夜景,又有所不同。
请具体说明。
(2)两诗中均有“独坐”,而作者心境不同。
试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1)王诗写的是“秋夜”,写了山中果落、灯前虫鸣的现象;周诗写的是“春夜”,写了春雪初停、残月挂山、溪水成冰的景象。
王诗描写的是动景,周诗描写的是静景。
(2)王诗写的是悲哀孤独的心境。
一、二句写诗人独坐的孤寂和岁月流逝的悲凉;三、四句写草木昆虫零落哀鸣,更添悲哀。
周诗写的是宁静安适的心境。
一、二句写诗人独坐灯下苦读,不觉夜深;三、四句用“不知”室外景色的变化衬托了诗人夜读时的投入和专注。
【解析】(1)王诗和周诗都是三、四句写“夜景”,这里分析“夜景”的不同,应从内容和手法两个角度分析。
(2 )"心境”的分析,要抓住诗句中的关键字词(或“诗眼”),王诗抓第一句中的“悲”,周诗抓“不闻”“不知”等。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