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致伤工具的推断
- 格式:doc
- 大小:30.51 KB
- 文档页数:5
致伤工具的推测致伤工具的推测和死亡时间的推测素来是法医工作中的热点和难点。
相同的致伤工具在人体组织上由于作用地址、作用方式的不相同会形成不相同的伤害形态、不相同的致伤工具也会由于作用地址、作用方式的不相同形成相同的伤害形态,致伤工具由于种类很多、形态各异,同一致伤工具也会因不相同接触面产生不相同的伤害形态,以上因素决定了致伤工具的推测难度。
由于伤害形态的不相同,我们一般将伤害分三类:钝器伤、锐器伤、火器伤。
由于我国的社会特点,火器伤相对较少,法医工作更多的是需要关注钝器伤和锐器伤的特点,更多需要关注致伤工具中钝器和锐锐器的推测。
一、钝器的推测(五步法)由于在法医学实践中,钝器致伤工具的作用主要集中在头部,头部是一个近似球体的结构,由于作用点及作用面的不相同,伤害形态变异较大,而且头颅的组织结构主若是头皮和颅骨,因此头部的伤害更易形成创口,在钝器的推测中,我们其实更多的是需要关注头部的创口。
1、伤害的种类钝器可以形成擦伤、伤害、创、内脏破裂、骨折等伤害,在致伤工具推测中我们更多的是要对创口进行研究,观察的创口的指标有创壁、创角、创缘、创腔、创底。
我们可以依照创壁不圆滑、创角不规则、创缘皮肤伤害、创腔组织间桥、创底不平展等特点,做出是钝器伤害的判断。
在伤害种类的判断中,我们要注意钝器的锐器样伤害,这种情况见于钝器具有很薄的平面,在致伤过程中由于工具快速的打击可以形成锐器样的伤害;其他,由于锐器的刃边可能粗糙不平,在伤害的周围可以形成皮肤的擦伤害,形成近似钝器伤的特点,在伤害形态的判断中要重点关注。
2、伤害的形态我们可以把钝器伤害的形态分为两个种类:规则和不规则。
在规则的创口形态中,可以细分为类矩形、类圆形、类条形三种,在类矩形和类圆形的创口形态可以做出支持属于斧锤类工具的推测,而类条形的创口可以做出支持属于棍棒类工具的推测。
在不规则创口形态中可以做出支持属于砖石徒手类工具的推测。
在判断创口形态的时候,我们需要有针对性的选择一些有特点性的创口,这里的特点性一般应包括孤立、屡次出现两个特点,由于孤立和屡次出现的创口其牢固性相对较高,对致伤工具的推测价值较大。
一起命案中致伤工具的分析作者:陈晴晴王贤亮代继东来源:《职工法律天地·下半月》2019年第06期摘要:致伤物的推断是指根据损伤的形态特征,结合现场情况,对致伤物的类型、大小、质地、作用面形状、作用方向及作用力大小等特点进行分析推断的过程。
致伤物的认定是指根据损伤的形态学特点与嫌疑致伤物进行比较,从而对嫌疑致伤物是否为该损伤的致伤物进行分析推断和种属认定的过程。
关键词:致伤物;案例分析一、案例资料2018年12月27日,我技术室接到我局某派出所的电话报告:在辖区内发生一起非正常死亡事件,有一家人正在办丧事,据死者家人报称,死者为意外摔伤致死,需要我室提供技术支持。
后经了解死者为郭某,家人发现其在西边卧室仰面躺在地上,面部有严重伤痕,头部肿胀,生命迹象微弱,后經抢救无效死亡。
(一)现场勘验现场位于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连江镇李集村黄庄组×号,现场北侧为农田,现场为定远县连江镇李集村黄庄组×家、×家,南侧为定远县连江镇李集村黄庄组×家、×家,东侧为定远县连江镇李集村黄庄组×家、×家,案发住宅为六间砖瓦结构带有后院,坐北面向南,中心现场位于六间中的东侧四间,其中东侧三间为堂屋,西侧一间为单间,堂屋入口双开门完好无损,在入口大门东侧窗户下方的地面上有一根长为82CM的木棍,拍照固定后实物提取,室内进门位置地面上设置有灵堂,地面上头南脚北仰卧一具尸体,在双开门西侧靠背墙地面上有一个带有“安乐制衣”字样的袋子,袋子里有一件左袖口带有可疑斑迹的藏蓝色薄袄,拍照固定后剪片提取,一件右肩部带有可疑斑迹的棕色羽绒服,拍照固定后棉签擦拭提取,堂屋西墙有扇门通往西侧单间,房间靠南墙由东向西分别为书架、写字台、木橱,靠西墙由南向北放置的为花生袋、行李箱、双层床,靠东墙有一张单人床、塑料凳,在距离南墙110CM、东墙120CM地面上有一处擦拭物可疑斑迹(物证编号1号),拍照固定后棉签擦拭提取,距离南墙210CM、西墙96CM处地面上有一处不规则圆型可疑斑迹(物证编号2号),拍照固定后棉签擦拭提取,在距离东墙130CM、南墙180CM处地面上有一处成团毛发(物证编号3号),拍照固定后实物提取,在双层床南侧凳子下方距离南墙215CM、西墙58CM处地面上有一处滴落状可疑斑迹,拍照固定后棉签擦拭提取。
准确推断致伤工具破获杀人案1例准确推断致伤工具破获杀人案1例【关键词】他杀;颅脑损伤;致伤工具1 【中文图书号】d919.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9297(20xx)03—00s2—02案例20xx年2月17日。
我州某县诺木洪农场五大队就业人员徐某(男、71岁)被人发现死于自家土炕旁。
现场勘查:现场为一座北向南土木结构的破旧平房,分里外套间。
尸体位于里间靠东南墙一土炕旁,里间靠西南墙角处有柴禾一堆,在柴禾堆内发现带血迹的杨树棒一根(长30 1211’1,直径4 cm,重量较轻)。
尸表检验:尸体呈俯卧位。
尸长152 cm。
头面部有大量血迹附着。
头左额部见1.5 cm x 3.5 cm挫裂创一处。
左额顶部见2 cm x 4.5 cm挫伤一处。
右额部见1.5 cm x 2.5 cm、1.5 cm x 3 cm挫伤两处。
额正中见1 cm x 2 cm挫伤一处。
顶部正中见2 cm x 0.8cm、2 cm x 2.5 1211’1、1 cm x 1.8 cm挫伤三处。
右顶枕部可见1 cmx 1.5 cm、1 1211’1×0.8 cm挫伤两处。
其后下方可见0.5×2.5 cm 挫裂创一处,深达皮下。
左枕部可见3.5×2.5 cm挫裂创一处,深达颅骨。
其下方1 cm处见4 cm x 4.7 cm星芒状挫裂创一处。
深达颅骨,局部颅骨可触及凹陷性骨折。
左枕部外侧可见1 cm x 2.5 cm挫裂创一处,深达颅骨。
枕部正中,枕骨结节上方可见4 cm x 5era、1.5×0.5 cm挫裂创两处,均深达颅骨。
右枕部外侧6 cm x 10 cm范围内可见五处挫伤。
分别为2.5 cm x 2 cm、lcm×2 cm、1 cmx 1.5 cm、1 cm x 3.5 cm、1 cm x 0.5 cm不等。
尸体其它部位未见损伤。
上述挫伤多分布于头额顶部,呈条、片状表皮剥脱、皮下出血。
作者机构: 云南省公安厅六处
出版物刊名: 刑事技术
页码: 55-56页
主题词: 严重颅脑损伤;颅骨损伤;法医检验;顶枕部;瓣状创;创腔;上缘;矢状缝;骨外;表皮剥脱
摘要:<正> 目前,在损伤检验中仅从罪犯口供、创口特征以及血型化验等综合判定致伤工具,常常不能满足侦察部门的要求。
如何充分利用创口细小痕迹准确认定致伤工具,是法医检验中不可忽视的工作,现介绍一例,仅供参考。
一九八一年三月二十二日,某厂职工李×、孙××夫妇被害,李头、颈、胸部受伤九处,孙头部受伤九处。
经检验,均系同一类斧头所致严重颅脑损伤而死。
为认定凶。
颅脑贯通伤致伤工具推断1例马祥涛;李上勋;刘丹;朱少华;梅增辉;周亦武【摘要】@@ 1 案例rn某男,51岁,农民,某日6:00许外出放牧两头水牛,3 h后被发现倒在水田里,头部受伤,身边未见致伤工具,其中一头牛不知去向.家属迅速将其送往当地医院抢救,行头部伤口包扎及头颅CT,CT示头部穿通伤、颅内积气.14:00许转至上级医院,查体:神志模糊.GCS评分11分,瞳孔等大等圆,直径3.5mm,对光反射灵敏.初步诊断为头部枪击伤.行抗感染、脱水等治疗,未行创口缝合及手术治疗.于入院后第1、5、19、37天复查头颅CT,提示颅脑穿通伤,第38天治愈出院.出院诊断:3级脑外伤,头部枪击贯穿伤.【期刊名称】《法医学杂志》【年(卷),期】2010(026)002【总页数】2页(P151-152)【关键词】法医学;脑损伤;创伤;贯通性;拴牛桩【作者】马祥涛;李上勋;刘丹;朱少华;梅增辉;周亦武【作者单位】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法医学系,湖北,武汉,430030;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法医学系,湖北,武汉,430030;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法医学系,湖北,武汉,430030;武汉科技大学,医学院,湖北,武汉,430065;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法医学系,湖北,武汉,430030;武汉市公安局,黄陂分局,湖北,武汉,430300;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法医学系,湖北,武汉,43003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DF795.4某男,51岁,农民,某日6:00许外出放牧两头水牛,3 h后被发现倒在水田里,头部受伤,身边未见致伤工具,其中一头牛不知去向。
家属迅速将其送往当地医院抢救,行头部伤口包扎及头颅CT,CT示头部穿通伤、颅内积气。
14:00许转至上级医院,查体:神志模糊,GCS评分11分,瞳孔等大等圆,直径3.5mm,对光反射灵敏。
初步诊断为头部枪击伤。
行抗感染、脱水等治疗,未行创口缝合及手术治疗。
绪论法医病理学(forensic pathology)是研究与法律有关的伤、残、病、死及死后变化的发生发展规律的一门学科。
目的是为案件的侦查或审判提供医学证据。
法医病理学是运用相关的医学专业知识解决有关暴力性和非暴力性死亡的死亡征象、死亡原因、死亡方式、死亡时间、死亡地点、个人识别,以及致伤物的推断和确定的法医学分支学科第一节法医病理学的研究内容一、法医病理学的研究内容及科研模式(一)法医病理学的研究内容①暴力性死亡②非暴力性死亡③涉及医疗纠纷的死亡④工、农业生产中因事故造成的中毒死或其他伤亡⑤被采取强制措施的人员死亡⑥危害公共安全的烈性传染病的死亡⑦吸毒死亡⑧实施人工流产或非法堕胎的死亡⑨其他可能涉及法律问题的死亡。
二、法医病理学尸体检验及其相关法律制度(一)法医病理学尸体检验1.确定死亡原因死因是指导致死亡的某种具体外部因素或自然性疾病。
确定死因的一个重要前置规程是区别暴力性死亡与非暴力性死亡2.判断死亡方式是指导致死亡的暴力行为方式。
3.推断死亡时间死亡时间是指人体死亡后经历的时间,即自人体死亡到尸体检验时所经过的时间,也称为死后经过时间(postmortem interval,PMI)。
4.推断损伤时间法医病理学上的损伤时间是指从受伤到死亡所经历的时间。
5.推断和认定致伤物6.损伤和疾病的关系7.个人识别8.为解决医疗纠纷提供证据9.其他问题由于案件的需要,有时需根据尸检所见结合现场勘查和案情调查,重建案发当情况,即现场重建三、法医病理学检验鉴定注意事项(一)系统全面尸体剖验作出客观、正确、科学的鉴定意见之关键,系统解剖应要求坚持剖开三腔(颅、胸、腹腔)(二)详尽肉眼观察(三)准确判断病变(四)正确提取检材法医病理学的检材,不仅取内脏组织器官需做组织学检查,而且还需要提取供毒物分析和各类物证检验使用的各种各样的检材五、法医病理学档案及标本管理(一)档案管理包括法医病理学鉴定书、委托合同、案情记录、现场勘验记录、尸体解剖记录、照片、声像材料等。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6年 第16卷 第104期231·病例报道·根据成伤机制推断致伤工具及致伤方式判断1例孙维立1,王丽丽2(1.吉林省吉林市公安局船营分局,吉林 132011;2.吉林省白城市公安局刑侦支队,吉林 白城 132011)摘要:伤情检验是刑侦工作当中的重要部分,其对于行凶方、作案工具、作案动机等均有着较强的引导意义,并且可能成为指证行凶者或凶手的直接证据。
在实际工作当中,不同致伤工具所形成的伤口状态具有明显的区别,而且成伤机制也明显不同,掌握这些规律就能够快速、准确地对受害人伤口进行判断。
基于此,本文以某一案例作为参考进行深入分析。
关键词:成伤机制;致伤工具;致伤方式中图分类号:R826.6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671-3141.2016.104.1960 引言故意伤害在界定时需要提供双方证词、伤情医学鉴定、致伤工具、致伤方式等多项证据,由于实际生活当中能够成为作案工具的器物种类较多,不同工具形成的伤口形态和特点具有一定的相似之处,这给刑侦工作和法医的判断造成了一定的困扰,需要利用成伤机制对致伤工具进行有效的推断,从而保证检验判断的正确性[1]。
1 案例简介1.1 案情简介。
2014年7月某日下午3时,受害人蒋某与同村邻居赵某等人发生争执,并升级为推搡。
蒋某,男性,现年39岁,争执过程中由于势单力孤,为避免受到进一步伤害而选择逃离现场,进入自家车辆中躲避危险,并在此过程中电话向家属求助。
赵某独自一人发现躲藏在车内的蒋某,并追至车辆一侧拍打车窗,蒋某因害怕将车辆驶离现场。
后赵某亲属找到赵某时发现其已经受伤,随后向公安机关报案,声称蒋某以木凳腿对赵某进行人身攻击,并造成伤害,要求蒋某给予经济赔偿,并承担刑事责任。
在公安机关调查中,蒋某坚决否认当时曾使用木凳腿对赵某造成伤害,双方证词存在严重的矛盾。
1.2 法医检查报告。
受害人于受伤后第十天接受检查,可见其右侧额颞处具有一道明显的伤口,整体呈鱼钩状,伤口起点位于右侧耳廓上方,以斜上方向延伸至额颞部,终点位于发际的边缘处。
致伤工具的推断
致伤工具的推断和死亡时间的推断一直是法医工作中的热点和难点。
相同的致伤工具在人体组织上由于作用位置、作用方式的不同会形成不同的损伤形态、不同的致伤工具也会因为作用位置、作用方式的不同形成相同的损伤形态,致伤工具由于种类很多、形态各异,同一致伤工具也会因不同接触面产生不同的损伤形态,以上因素决定了致伤工具的推断难度。
由于损伤形态的不同,我们一般将损伤分三类:钝器伤、锐器伤、火器伤。
由于我国的社会特点,火器伤相对较少,法医工作更多的是需要关注钝器伤和锐器伤的特点,更多需要关注致伤工具中钝器和锐锐器的推断。
一、钝器的推断(五步法)
由于在法医学实践中,钝器致伤工具的作用主要集中在头部,头部是一个类似球体的结构,由于作用点及作用面的不同,损伤形态变异较大,而且头颅的组织结构主要是头皮和颅骨,所以头部的损伤更易形成创口,在钝器的推断中,我们其实更多的是需要关注头部的创口。
1、损伤的种类
钝器可以形成擦伤、挫伤、创、内脏破裂、骨折等损伤,在致伤工具推断中我们更多的是要对创口进行研究,观察的创口的指标有创壁、创角、创缘、创腔、创底。
我们可以根据创壁不光滑、创角不规则、创缘皮肤挫伤、创腔组织间桥、创底不平整等特点,做出是钝器损伤的判断。
在损伤种类的判断中,我们要注意钝器的锐器样损伤,这种情况见于钝器具有很薄的平面,在致伤过程中由于工具快速的打击可以形成锐器样的损伤;另外,由于锐器的刃边可能粗糙不平,在损伤的周围可以形成皮肤的擦挫伤,形成类似钝器伤的特点,在损伤形态的判断中要重点关注。
2、损伤的形态
我们可以把钝器损伤的形态分为两个类型:规则和不规则。
在规则的创口形态中,可以细分为类矩形、类圆形、类条形三种,在类矩形和类圆形的创口形态可以做出支持属于斧锤类工具的推断,而类条形的创口可以做出支持属于棍棒类工具的推断。
在不规则创口形态中可以做出支持属于砖石徒手类工具的推断。
在判断创口形态的时候,我们需要有针对性的选择一些有特征性的创口,这里的特征性一般应包括孤立、反复出现两个特点,因为孤立和反复出现的创口其稳定性相对较高,对致伤工具的推断价值较大。
创口的形态除了类矩形、类圆形之外,在类条形和不规则的创口判断时,一般可以以创口的长度作为判断指标,大于5cm的创口可以认为属于类条形,进而做出棍棒类工具的推断,小于3cm的创口就可以化为不规则类创口的判断,但介于3cm-5cm之间的创口形态的判断就要慎重。
当然,在利用创口长度判断损伤形态时,要注意致伤工具不同的接触面可以形成大小不同的创口,此时我们要以长创为准。
在创口形态的判断中,我们需要结合皮下出血和骨折的形态来综合判断,特别是骨折形态,一般认为,线性骨折比较支持棍棒类工具损伤的判断。
有时候棍棒类损伤,形成的创口可以较皮下出血短,所以结合皮下出血来判断也就非常重要。
3、工具的质地
在致伤工具的质地推断,主要是需要考虑金属、非金属的区分。
判断致伤工具的质地的指标在创口上主要观察创边挫伤的特征和压痕挤压缘的特征。
创边挫伤的特征观察边缘整齐程度、轻重均匀程度、分界清楚程度,边缘整齐、轻重均匀、分界清楚的“镶边样改变”一般考虑是金属质地的工具。
在压痕挤压缘的判断上,重点关注骨折的挤压缘,此类挤压缘一般见于金属
质地工具作用骨骼所致,在软组织创口上,若组织搓碎严重、局部可见“灼伤样改变”支持金属质地工具。
4、工具接触面
在致伤工具接触面的判断上,主要的指标是接触面的表面形状、光滑程度、是否易于挥动等。
接触面的表面形状可以单形和多形之分,这可以从创口形态直接判断;光滑程度的判断主要是对创口皮肤的挫伤程度的观察;是否易于挥动主要是观察创口的密集程度,这时候要考虑到是否是固定体位下形成的创口,与其作出辨别。
5、工具的名称
一般情况下,致伤工具不要做具体的名称推断。
若具备接触面与具体工具的对应性、损伤特征与工具特征对应性,可以做出具体致伤工具的推断。
当然,在致伤工具的推断时,我们仍需要结合损伤形态和一些综合信息(如场所信息、痕迹信息、检验时间信息、年龄因素等)来做出综合判断。
二、锐器的推断
锐器所致的损伤可以分为:刺创、切创、砍创、剪创。
在锐器的致伤工具推断中,由于切创、砍创都是刃边作用所致,在工具推断时无特征性指标,有时候可以根据创口的深度、骨骼受损情况对工具的质量进行推断,但某些特殊的工具(如带锯齿状刀刃)在人体上形成的损伤看见其特殊的特征。
切创的起始点判断是法医学实践中重要的内容,如根据切割创的位置高低走向(自己形成者一般多由高向低);根据左右利手的顺势性动作(右利手者多左高右低);重服切割时的皮瓣方向等等,还可根据创口本身的特点来推断切割方向,即起始点的判别。
起点浅层切割创和终点假性囊腔的形成也是一个重要的指标。
在锐器致伤工具推断中,最需要的是对刺创时致伤工具的推断。
在刺创的致
伤工具的推断中,要重点关注单双刃、单刃钝边的厚度、工具的宽度、有无护柄、最小长度等内容。
单双刃的判断可以延伸为锐器横截面的判断。
刺入口的形态与刺器横截面的形态基本一致。
单刃和双刃刺器的刺入口,创口多呈梭形,创角一锐一钝或两角均锐,有时在钝角创缘可见轻微的皮肤挫伤或撕裂改变,甚至形成能反映刺器宽度的两条状表皮剥脱,刀体表面粗糙时创缘两侧留有条状的表皮剥脱;三棱刺器创口多呈类等边三角形;圆形或圆弧形刺器则常形成半圆或弧形创。
刺入口的形态虽与刺器横截面形态直接相关,但因正常状态下皮肤软组织的弹性回缩等因素影响,其大小通常小于刺器的横截面。
分析单刃锐器的宽度,其理论依据是钝边在皮肤创缘部位形成的擦挫伤,典型的损伤看见钝边一M型的皮瓣,此时M型上段两点的距离就是锐器钝边的厚度。
锐器宽度的推断,就是测量创口的长度,但需要寻求一些稳定的创口用来锐器宽度的判断,正常情况下皮肤、软组织具有一定的张力,能使创口哆开、变形,故测量创口长度时除测量原始状况外,还应测量合拢后的创口长度。
由于脏层胸膜及腹膜的收缩性较皮肤小,通过其创口的形态常常更能反应刺器的横断面。
心脏的刺创由于心脏的不断收缩舒张,刺创口常较刺器的横断面大的多要引起注意。
在刺创检验中,创道的检验不仅仅观察体内受累及的脏器,更重要的是创道主要反映刺器的作用力、作用方向以及刺器的长度。
刺创管的长度一般与刺器刺入体内的长度一致,其方向与刺入方向一致,因此一般情况可通过体内损伤器官的部位距体表的长度测量推断刺器的最小长度。
检验创道的目的除了解损伤的器官外,重要的是判断刺击角度和力度,从而推断损伤性质。
可用探针检查,必要时可切开创道检验。
刺器刃缘完全刺入人体,而且由于刺器柄接触压迫体表皮肤软组织时,易在皮肤上留下刺器柄部的挫压痕迹,特别是当皮肤无衣着遮盖时。
此时可作为锐器有无护柄的判断。
需要重点提出的是,衣着上的刺入口因不易受腐败等因素的影响,较之体表创口具有更稳定的特点,所以在实践中特别是腐败尸体检验中常利用衣着上的刺创来分析推断刺器的特征。
不同特征的刺器也在衣着上留下不同的特点。
如单刃刺器形成衣着上一锐一钝的边角,而钝端常表现为纤维断裂不齐呈绒毛状的特点;双刃刺器则两角尖细、边缘光滑等。
但是,不同质地的衣着纤维的特性差异、衣着的相对活动性较大以及衣着易皱折变形等因素影响,常常会引起衣着上刺创与刺器特征的分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