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世界上最难的语言和世界上最简单的语言
- 格式:doc
- 大小:97.50 KB
- 文档页数:7
普通话作文(9篇)我的祖国是一个大家庭,其中有56个民族,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语言和许多地方语言。
众所周知,语言是交流的工具。
普通话,看似普通,却在其中起了很大的作用。
可以称之为人与人之间的信息桥梁。
语言障碍当然会阻碍人们的正常交流,甚至会在日常生活中闹很多笑话。
那天早上,我和妈妈在一家面馆津津有味地吃着面条。
当我陶醉在美味的面条中时,突然,一个皮肤黝黑、眼睛沉重的农民阿姨急匆匆地走进了面馆。
她带着浓重的荣县口音喊道:“老板,我要你的命(面),我要一大碗命(面)!”听了她的话,我们都用难以置信的眼神看着她。
老板吓了一跳,结结巴巴地说:“你说什么?”再说一遍。
”农家大妈似乎在想:我还没说清楚吗?然后他不解的说:“我要吃你的命(面)!。
”然后他用手指指着我的碗,老板恍然大悟。
原来容县方言里脸和生活的发音一模一样,生活的脸也是一样的。
然后她笑着给了她一大碗面,让她满心欢喜。
你看,这是不会说普通话的结果,生活中不说普通话开玩笑的例子很多。
不信就往下看!一个中年人去成都郊区游玩。
路过一个冈瓦布的时候,他被河边的美景迷住了——温柔的河水缓缓流淌,少女般的柔美刘穗风扑腾,一切都那么和谐。
突然,他被一块坚硬的石头绊倒了。
当他站起来时,他发现他的一只著名的牛皮鞋子掉进了河里。
他大叫:“啊,我的孩子(鞋子)掉进水里了!”旁边的人都惊呆了,以为他的孩子掉进水里了。
因为人命关天,每个人都不遗余力地救人。
有些鱼在渔网里,有些在水里游。
人们花了很大力气,只在水里捞出一只鞋。
人们惊呆了,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纷纷问他:“为什么撒谎?”但是年轻人看起来很困惑,无辜地说:“没错?这是我的孩子(鞋)!”普通话通俗易懂,是人类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东西。
用它来解决沟通问题再好不过了。
方言往往让人改变,却让人不解。
总之——学好普通话不怕走遍中国!学习普通话的快乐作文有人说,幸福是一条清澈的小溪,有着无限的纯净;也有人说,幸福是一片通畅的天空,散发着这无尽的甜蜜。
学习《汉外语言对比与偏误分析》的收获与启发2014级汉硕3班吴冬媚 20140710060一、收获老师在第一节课劈头而来的一个问题——“请举例说明汉语很简单”,实在引人深思。
当外国人问我,“汉语是不是很难学?”我从各个方面获知汉语是世界上最难学的语言,所以我也人云亦云:“挺难学的,汉语是世界上最难学的语言。
”却忘了我作为汉语教师的使命——传播中文。
汉语确实很难,但作为汉语教师,我们有义务让学生相信汉语不难。
上课的时候我一直在想,我对待对外汉语的态度其实不太端正,缺乏使命感。
虽说我很热爱这个专业,但五年来一直有人问我“对外汉语以后做什么工作的”,我只简单直接地回答“教外国人汉语”,而不愿多费口舌进一步解释,以至于很多人会接话:“教外国人汉语很有意思,网上的“小明”真的很好笑”。
我们都知道,“小明”只是网友的意淫,在被英语虐待了十几年之后企图以古怪的汉语来“侮辱”外国人,这与真实的对外汉语教学可谓是南辕北辙。
国人对对外汉语教学的无知,作为“对外汉语人”,我有一定的责任。
这一门课我上了大概11节课,短短十几个小时的学习让我深刻意识到,汉语通过与其他语言的对比,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收获。
通过对比,我们才能发现汉语的特色。
同时,承载着汉语特色的文章、段子、语言游戏等无处不在,只要我们有问题意识,有语料意识,就能发现汉语的奥秘。
课堂上,郑老师都是从一些日常生活的语言游戏或网络小段子来引发我们的思考。
留意有趣的语言现象,做个有心人,我们可以从语言现象出发,从而总结出汉语的规律。
二、启发——从音义关系中获启发1.音与义的关系我们知道,英语表音,汉语表意,但并不意味着汉语不表音。
汉字形声字可分为声旁和形旁,声旁表音,形旁表义。
中国人常说,秀才识字读半边。
声旁能提示发音,如丁、订、盯、叮、钉。
形声字占了《康熙字典》收录汉字的90%左右。
所以我认为,汉字最初是表义兼表音文字,而英语只能表音。
虽然两者是截然不同的两种文字系统。
中文口语化语言特色演讲稿5篇中文口语化语言特色演讲稿5篇作为人与人之间和谐交流的基本因素,使用多种语文对联合国而言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在社会一步步向前发展的今天,演讲稿对于我们是非常有帮助的,那么我们如何才能写一篇优质的演讲稿呢?以下内容是小编为您精心整理的演讲稿范文,欢迎参考!中文口语化语言特色演讲稿【篇1】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大家下午好:汉字是一种伟大的文字。
在四千多年前,我们伟大的祖先仓颉创造了它。
汉字,有的像一座座峰峦雄伟的山峰,有的像一条条波涛汹涌的大海,还有的联系着一段段牵肠挂肚的历史……可是,如果汉字使用不当,会闹出大笑话,甚至还会引起难以想象的损失。
记得有一次,老师让我们查阅关于生态平衡的。
资料,于是,我翻阅了《生物多样性知识达人手册》,书上说动物的栖息地受到人类破坏。
我却把栖息地读成了是了西息地,我还以为是指在西面的动物生存地带呢。
在上这节课之前,我问老师西息地是不是这个意思,老师听完我说以后,忍着笑告诉我不是西息地,而是栖息地,是指动物生活的地方。
其实,搞错了汉字的读音、写法,有时还会引起大麻烦。
我了解到,有一家乌鲁木齐的挂面厂,向日本购买了价值18万元的塑料袋。
挂面厂的人设计出了在塑料袋上印制的图案,经海关审查,交付日方印刷。
结果这些塑料袋印制好了以后,一个细心的人发现,乌鲁木齐的乌字,多了一点,成了鸟鲁木齐,这18万元的塑料袋,全都成了废品。
如果负责人认真检查,就不会让这18万元塑料袋的变成一堆垃圾了。
中华民族的文字是圣神的,不能随意更改。
可是,一些街头的广告出现了一些篡改成语的现象:有的卖自行车的广告将其乐无穷,改为了骑乐无穷,有的蚊香广告将默默无闻改为了默默无蚊,还有的美食广告将十全十美,改成了食全食美等等……我们的汉字浓缩了千年文明的演变,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们不仅有权了解汉字,而且,我们还应该深刻掌握汉字的写法、读音、用法等等,不篡改成语,让我们的汉字,在科技发达的今天,更加光彩夺目,再创辉煌!谢谢大家!中文口语化语言特色演讲稿【篇2】他们是中华民族的代表,是五千年中华文化的精髓,是中华民族的骄傲。
中国话作者:吴天羽来源:《中学生阅读(初中版)》2009年第09期提起中国,人们往往想到北京,想到中国悠久的历史,想到中国的风景名胜……而有人想到了别人不太关注的内容,还以此命名唱了一首备受关注的歌:《中国话》。
“扁担宽板凳长,扁担想绑在板凳上。
伦敦玛莉莲买了件旗袍送妈妈,莫斯科的夫司基爱上牛肉面疙瘩,各种颜色的皮肤各种颜色的头发,嘴里念的说的开始流行中国话。
多少年我们苦练英文发音和文法,这几年换他们卷着舌头学平上去入的变化,平平仄仄平平仄,好聪明的中国人好优美的中国话……全世界都在学中国话,孔夫子的话越来越国际化:全世界都在讲中国话,我们说的话让世界都认真听话。
”这首歌最特别的地方,是其中穿插了四段绕口令。
显得格外有趣。
这首歌成为一段时间的流行风,传唱于大街小巷,还上了央视春晚。
这首歌很好地表现了中国话的魅力,表达了中国人希望汉语风靡世界的美好愿望,告诉所有地球人中国话的与众不同。
字字句句都是中国五千年历史文化的结晶。
对我们中国人来说,从小熏陶浸染,学汉语是很容易的。
然而,对喜爱中国、想学中文的外国人,讲一口流利的中国话便不容易了。
有人说,汉语是这个世界上最难学的语言之一。
之所以说难学,可能与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有关吧。
现在的流行音乐里,常常会穿插一段Rap。
可以是中文、英文,也可以是韩文、日文等。
Rap,简单来讲就是一段有节奏的、语速极快的话。
唱好Ra9,必须对这种语言非常熟悉,才能又快又清楚地表现。
其实,听过《中国话》的人不难发现,《中国话》中的四段绕口令与Rap很相似。
所以,有人曾说,Rap就是绕口令发展而来的。
现在流行的所谓英文Ray这种说唱形式,中国古代就有了。
给我印象很深的,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
开幕式上。
关于中国文字、语言的表现大放异彩。
无形中,我了解了更多的中国文化,心底油然而生对祖先智慧和创造力的敬佩。
不过,最让我难以忘怀的,是国际奥委会主席雅克·罗格先生的致辞,这段话主要用英语、法语、西班牙语等表达。
)2020年第1期(第1卷)发展教育学No.12020(Vol.1汉语国际教育中语言文化因素对汉语教学的影响袁小军湖北师范大学文学院435002ghts Reserved.摘要:伴随我国综合国力的持续提升,中国已经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开始关注中国,希望了解中国的文化和语言。
由此,汉语国际教育的新格局逐步形成,但受制于国家文化思维及表达上的差异,对外汉语教学仍然面临着诸多挑战,需要加强对各类影响因素的把握,以推动汉语国际教育的发展。
基于此,本文以汉语国际教育的角度,分析语言文化对汉语教学的影响,为提升对外汉语教学质量提供支撑。
关键词:汉语国际教育语言文化汉语教学影响Array毋庸置疑,语言是一个国家的主要象征,与国家的发展相辅相成。
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外国人开始将目光投向了中国市场,要想更深入地了解中国及中国文化,语言学习无疑是其中的最佳捷径。
汉语国际教育作为跨越文化的学科,在语言教学中所涉及的领域众多,绝不是只言片语就能够诠释的,而是需要在文化元素中顺势而为,实现文化与语言的融汇贯通,彰显汉语国际教育的特征和优势。
(一)汉语交际需要基于文化背景一般而言,受国家文化、种族及习惯差异的影响,任何语言的交际都要基于一定的文化,汉语也同样如此。
我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拥有数千年的文化底蕴,并通过悠久的历史而凝聚于汉语之中,如果在汉语教学中缺少了文化元素的支撑,汉语不仅会显得干涩,甚至难以真正实现语言的交流。
由此来看,语言文化对于汉语教学是至关重要的,特别是对毫无汉语基础的外国人而言,汉语文化的博大精深,是很难通过简单的叙述能够阐述全面的,而是必须要结合语言文化习惯、特点及规律,以此深度地掌握汉语的交际方式。
比如,在汉语的祝寿词中,中国人通常以“寿比南山”表示祝贺,虽然在国人看来这合乎常理,但在外国人看来,这显然是通过字面难以理解的。
由此可见,汉语国际教学必须要关注语言文化,通过科学全面的文化融入,才能确保汉语教学的有效性。
根据本人掌握的一些资料,对欧洲的主要六种语言:英语、法语、德语、意大利语、西班牙语、俄语进行一些比较,并以此确定学习该语言的难易程度英语:概况:全球普及的大语种,采用26个拉丁字母,除极个别外来词之外,不标注辅助发音符号,目前全球2/3的出版物和80%的网页均使用英语,可见其普及程度。
英语属日耳曼语系西支,但由于法国诺曼家族的长期统治带进了大量的罗曼语外来词,以致于当今的英语词汇结构与法语而不是德语更接近。
英语同时又是一种特殊的语言,包括其在语法方面对于欧洲大陆语言的精简和存在相当多读写不一致的拼写,这是于欧洲大陆语言很不同的地方。
语音:英语具有几个独特的发音,如tr、dr的连读破擦音,以及广开口元音ae等。
但严格意义上对于中国人来说,英语的发音并非过于困难,因其没有大小舌音这样近似“变态”的发音,同时清辅音送气的发音比较接近汉语普通话。
但是其拼写规则却相当繁杂,且例外颇多(一个ough字母组合可以有6种不同的发音法),这一点增加了外国人学习英语的难度,同时也因为英语不使用注音记号,在降低了文字处理难度的同时,却增加了拼读的难度。
语法:英语在演化的过程中,摒弃了欧洲大陆语言的一些繁杂语法,屈折度大大降低。
最明显的是,英语的名词和形容词已经不再有性的范畴,也仅保留了生物名词后面加上’s的所有格形式。
在动词方面,除了单数第三人称现在时在动词词末加s之外,已没有其他动词的人称变位形式(特殊动词be和have)除外,同时欧洲其他语言共有的一些语法现象,如反身动词和泛指代词已经不存在。
相反,英语却演化出了欧洲独一无二的发达的进行时态。
虽说现代英语保留了多达16种的时态,但是这是通过把时和态综合在一起进行的,时范畴有过去、现在、将来和过去将来四种;态范畴有普通、进行、完成和完成进行。
事实上除了普通过去时之外,动词的时态变化依赖于助动词和分词的配合,动词本身形态变化比较少。
词汇:英语的词汇相当庞杂,即有远古日耳曼语的固有词,也有后来引入的罗曼语词,以及在科学方面大量使用的希腊语和拉丁语词汇。
世界上最容易学的语言排行榜
全世界最难学的是哪门语言?美国国务院对外事务研究所通过研究得出了答案,通过下面几张图,可以发现世界最难学的语言排行榜。
准备出国留学的同学们,不妨看一下!
世界上最好学的语言:中文
中国人口约14亿,海外还有5000万说中文的华人,包括新加坡,也
包括在各国的华侨、留学生等。
与俄罗斯语、阿拉伯语、日文、印地语等地方性语言不同,中国人传播中文的速度和力度都更强大,在美国和欧洲中大城市,一定都有唐人街,在唐人街上,讲中文可以畅行无阻。
人口是一个因素,中文成为第二大语言,与中国与日俱增的经济实力密切相关。
现在的中国,经济总量仅次于美国,世界上学中文的外国人越来越多,不为别的,学中文好赚钱。
世界上最好学的语言:英语
英语作为官方语言的人口超过10亿,有73个国家作为官方语言,联
合国的标准语言也是英语。
北美的美国、加拿大,欧洲的英国,大洋洲的澳大利亚,亚洲的印度,还有非洲过半数国家,都将英语定为官方语言。
从说英语国家的疆域来说,无疑是第一位的。
从说英语国家的经济来说,也是第一位的。
从军事上来说,更是第一位的。
除了人口比中文略少,其他方面,英语都是当之无愧的世界第一语言。
世界上最好学的语言:弗里斯兰语这是荷兰弗里斯兰人的母语,使用人口不到50万。
但它是英语最紧密的同胞兄弟,属于小小的北海日耳曼语分类的独特语言。
可以这幺说,在8世纪的时候古
英语和古弗里斯兰语分道扬镳开始独自的发展。
尽管这两种语言有着地理和。
用中文交流的原因1.使用人口最多全世界60亿人口,200多个国家和地区,2500多个民族,现已查明的语言有5651种。
使用人口最多的语言有:汉语、英语、印地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德语、俄语、法语、孟加拉语、葡萄牙语等。
据联合国统计,全世界16亿人使用汉语,占世界总人口的25%。
2.汉字稳定,历史悠久,文化传承力强汉字是延续五千年的文字。
尽管汉语因语音的差别形成众多方言,但都不影响人与人之间的书面汉字的理解。
汉语是相对收敛、稳定的语言。
这使祖先智慧与文明得以传承与发展。
现在的中国学生,可以琅琅上口地读2000年前的诗人屈原的楚词。
英语是发散易变、不稳定的语言。
英文400年前才统一了拼写,英语毕业生读300前莎士比亚的原著仍困难重重。
3.用字少,组词力强,信息量大现在,英语词汇量已突破100万,普通人一辈子也记不完。
据《纽约时报》统计,英语每年还有1~2万新词产生。
而英语的新词汇与原有词汇关联很小,上百万的英语单词就是这样出来的。
而汉语,不必造新字,仅靠现有汉字组新词即可。
而所有英语词汇和新词都可用3500个汉字来组词表达。
汉字组词能力太强大,还可触类旁通,记忆量大减。
著名学者季羡林说:“汉语是世界语言里最简练的一个语种。
同样表达一个意思,如果英语要60秒,汉语5秒就够了。
”在英语国家,没有20000个字别想读报,没有30000字别想读《时代》周刊。
大学毕业10年的职业人士一般要懂80000字。
我国汉字扫盲标准是1500字。
理工科的大学生一般掌握3500汉字,搞科研没问题。
至于读书看报小学毕业就能做到。
一般人2000汉字看书写字都能搞定。
想想看,美国人学习了3~5万单词,他能享受的信息还很有限,每年还要面对上万新词。
中国人学习三四千汉字,就可享受几乎全部信息。
4.汉语词汇极丰富,易表达汉语词汇非常丰富。
譬如“看”就有很多种表达:看,观,望,瞧,瞅,瞟,瞥,瞄,阅,窥,乜斜,了望,俯瞰,仰望,瞻仰,等等,还有瞪、白、横(如横了他一眼)等等。
对外汉语汉语心得体会5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计划、工作总结、述职报告、合同协议、演讲致辞、条据文书、心得体会、策划方案、教学资料、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work plans, work summaries, job reports, contract agreements, speeches, documents, insights, planning plans, teaching materials, other sample essays, and more.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对外汉语汉语心得体会5篇无论是在快乐时光还是在困难时刻,都能够积累宝贵的心得体会,每一个心得体会都是一本无价之书,记录着我们的成长和变化,以下是本店铺精心为您推荐的对外汉语汉语心得体会5篇,供大家参考。
一、汉字由来汉字(拼音:hàn zì,注音符号:ㄏㄢˋ ㄗˋ),又称中文、中国字、方块字,是汉语的记录符号,属于表意文字的词素音节文字。
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已有六千多年的历史。
在形体上逐渐由图形变为笔画,象形变为象征,复杂变为简单;在造字原则上从表形、表意到形声。
除极个别汉字外(如瓩、兛、兣、呎、嗧等),都是一个汉字一个音节。
需要注意的是,日本、韩国、朝鲜、越南等国在历史上都深受汉文化的影响,甚至其语文都存在借用汉语言文字的现象。
现代汉字是指楷化后的汉字正楷字形,包括繁体字和简体字。
现代汉字即从甲骨文、金文、籀文、篆书,至隶书、草书、楷书、行书等演变而来。
汉字为汉民族先民发明创制并作改进,是维系汉族各方言区不可或缺的纽带。
现存最早可识的汉字是约公元前1300年殷商的甲骨文和稍后的金文,再到秦朝的小篆和隶书,至汉魏隶书盛行,到了汉末隶书楷化为正楷,盛行于魏晋南北朝,至今通行。
汉字是迄今为止持续使用时间最长的文字,也是上古时期各大文字体系中唯一传承至今者,中国历代皆以汉字为主要官方文字。
在古代,汉字不单中国使用,在很长时期内还充当东亚地区唯一的国际交流文字,20世纪前都是日本、朝鲜半岛、越南、琉球等国家官方的书面规范文字,东亚诸国都有一定程度地自行创制汉字。
非汉语体系中,日本人自行简化汉字制定了日本新字体,韩国也制定了官方的朝鲜汉字使用规范;而历史上曾使用过汉字的越南、朝鲜、蒙古等国,现今已废弃汉字。
二、起源1、折叠考古发现贾湖刻符中国考古界先后发布了一系列较殷墟甲骨文更早、与文字起源有关的出土资料。
贾湖刻符经碳14物理测定,距今约7762年(±128年)历史;还有上古时代的甘桑石刻字符、七千年前的双墩刻符、六千年前的半坡陶符、五千多年前青墩遗址刻符、连字成句的庄桥坟遗址文字、大汶口陶尊符号、尧舜时代的陶寺遗址朱文、夏墟的水书。
早期的石刻字符与骨刻文就是丰富的文字系统,后期的属于初步成熟阶段。
汉语怎么他妈这么难 Why Chinese Is So Damn Hard作者:David Moser 密歇根大学汉语学习中心翻译:jacketruc原文:Why Chinese Is So Damn Hard看到这个标题的时候,稍微有头脑的人都会问:“对谁来说很难?”这是个很有道理的问题。
的确,中国人学汉语不难。
当中国的小孩儿咿呀学语的时候,他们的汉语能把父母逼疯。
但过不了两年,这些小孩儿就可以用难死人的汉字写情书了。
那么我说的“难”到底是什么意思?我知道这篇文章的开头有一种满是怨念的调调,所以我必须澄清一下我的意图。
我是说,汉语对我来说很难。
对于我这样一个母语是英语,又在学习汉语的成年人来说,淹没在汉语课本、磁带和对话练习之中,简直是自虐。
当然,天下觉得汉语难的绝不止我一个人,还有千千万万学汉语的人,他们花费了生命中若干年的时间,在“用汉语筑成的长城”脚下抛头颅,洒热血。
对于他们来说,汉语当然也很难。
如果我想说的只是上面这些牢骚,那文章就太空洞了。
汉语当然很难,所有“外”语对于所有“外”国人都很难,对吧?某种程度上说,是这样的。
但是,并不是所有外语对于所有人都一样的难,困难与否取决于你的母语。
比如法国人学意大利语就比美国人快,美国人学德语也比日本人快,等等。
我想说的是……汉语可能比你想要学的所有外语都难。
也就是说,汉语的难,不仅是相对于我们而言的,而是绝对意义上的。
哪怕是对于中国人来说,汉语也不简单。
如果你不信,可以随便找个中国人问问。
大多数中国人都知道汉语很难,也许是世界上最难的语言(而且很多中国人还引以为荣,就好像纽约人生活在美国最不适合人类居住的城市里,却还美得不行一样)。
作为一个中国人,仅仅是生在中国,就应该得到一块奖牌。
他们一出生就站在语言的制高点上,四下一望,看见那些傻了吧叽的外国人,正咬牙切齿气喘吁吁地往上爬呢。
由此他们多多少少地意识到,他们自己的语言,原来有着珠穆朗玛峰一般的高贵地位。
汉语能否取代英语成为世界通性语⾔?⾦枪鱼32657180 03-17 22:48334赞踩汉语代替英语,是完全有可能。
因为,汉语是世界上最智能的⼀种语⾔。
我们通常⽤的汉字就在两千多个;但是,汉字⼜可以随意拆解,随意组合。
所以,在联合国语⾔⽂字中⼼,要找汉语。
你就是,最薄的那⼀本就是了!⽐如,猪⾁,猪肚,猪腿。
⽜⾁,⽜肚,⽜腿……但是,英语确是⽤完全不同的单词来表达!然⽽,随着⼈类社会不断地前进;在⼯业领域发明了很多新的东西。
⽐如以前的铁路现在的⾼铁,在英语⾥都是⽤不同的单词来代表。
那么,继续下去,英语就成为了⼀种死记硬背的累赘。
所以,汉字逐步取代英语,那是必然的结果!阅读全⽂99评论分享⽟儒于成03-17 08:361559赞踩以英语为代表的表⾳语⾔将在本世纪内逐渐⾛向没落,汉语将异军突起,世界的语⾔将迎来汉语化趋势。
记得的本⼈上中学的时候,语⽂课本上堂⽽晃之地写着:“⾛拼⾳化道路是汉语的必然趋势。
”其中最主要的⼀条理由便是,英⽂可以打字,⽽汉语不能。
现在回想起来真可笑。
历史会产⽣惊⼈的对⽐,我们将在有⽣之年,看到世界语⾔的汉语化趋势。
这并⾮奇谈怪论。
下⾯举个最简单的例⼦来显⽰英⽂的笨拙:有⼈曾问⼀所⼤学的⼏个教授 “长⽅体”如何⽤英⽂编程讲,可这⼏位母语是英⽂的⼯科教授竟说不知道,接下来连问⼏个本地的研究⽣,结果他们也不知道。
着实令⼈⼤吃⼀惊!当然在字典⾥是可以杳到这个词的,可转眼间⼜忘了,原因是它太⽣辟。
感叹,词汇如“光幻觉”、“四环素”、“变阻器”、“碳酸钙”、“⾼⾎压”、“肾结⽯”、“七边形” 、“五⾯体”都只有专业⼈⼠才会。
英⽂真是笨⼈的语⾔,试图给天下每⼀事物起⼀个名字。
宇宙⽆穷,英⽂词汇⽆穷!!! 根本不可能象汉语那样触类旁通。
不信?去亲⾃问问母语是英⽂的⼈好了。
英⽂是发散的。
搞的⼀些基本概念如“长⽅体”也只有专家才会讲!怪不得英⽂世界⾥专家那么多,⽽且都那么⾃信;是啊,⼀般⼈连他们的基本术语如“酒精绵球”“⾎压计”都不会讲。
1《导言》综合练习一、名词解释1、语言学:语言学是以人类语言作为研究对象的学科,研究人类语言的性质、结构、发展等。
2、小学:在中国古代,小学先从教授字的形(六书)、音、义开始,就把研究文字、训诂、音韵方面的学问统称为小学。
小学一直是经学的一部分,包括音韵学、训诂学、文字学三个分支学科,3、个别语言学:按照研究对象不同而划分出来的语言学类型,即针对一种语言研究而形成的语言学。
4、共时语言学:从同一时间层上对语言进行研究而形成的语言学分支学科。
5、历时语言学:从不同时间层面上对同一语言或或不同语言进行研究而形成的语言学分支学科。
6、普通语言学:以世界上所有语言为研究对象进行研究而形成的,关于全世界语言一般的共通规律的语言学科。
二、填空1.(中国)、(印度)、(古罗马-希腊)2.文字、音韵、训诂3.语音、词汇和语义、语法4.编码、发送、传递、接收、解码5.共时、历时;共时、历时6.普通语言学7.句法结构8.索绪尔三、思考题1、参教材第3而。
2、参教材3-4页,或讲课笔记。
3、语言学的功用(1)提高文化水平,掌握科学技术的基础:研究本族语的结构规律→指导语文教学实践;(2)指导我们学习语言,运用语言和研究语言:方言,本族语,第二语言习得等;(3)有利于各项语文政策的制定和推行:扫除文盲,汉字改革,推广普通话,语言规范化;(4)提高文学作品的分析和鉴赏能力;(5)有利于科学技术的现代化:语言是信息载体——计算机对自然语言的处理(6)对哲学也有重要意义:语言与思维的关系,语言的起源,语言的本质等(7)对个人语言的学习来说,利用语言学的成果,可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4、语言学的分类参讲课笔记。
2《语言的社会功能》综合练习一、名词解释1、语言:语言是一个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是人类独有的、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同时也是思维工具。
2、言语:言语就是说话和所说出来的话。
话(言语)都是由某种语言的词按照这种语言的规则组合起来的,它有声音和意义两个方面,但它毕竟不是这种语言本身,而说话即运用语言的行为也不是语言本身。
最简单的也是最难的——写字教学“金点子”一、适时机,巧识字大家都有这样的体会,底年级的小学生,对学校生活充满了憧憬。
翻开一篇课文,他们很想知道写了什么内容。
对阅读的渴望必然激发学生识字的欲望,根据学生这一心理特点,提早学生识字的时间,在学生一入学,就进行识字教学。
即在学拼音的同时,给学生补充识字教材,教学生识字,以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
在一年级的一节语文课上我观摩到下面的一个教学片断:师:同学们,从现在开始,你们就是一年级了的小学生了,小学生这几个字这样写(板书:小学生),让学生跟老师读——小学生。
生:(读)小学生,小学生。
师:小学生就是你,你就是小学生。
你们这些小学生,本节课要跟老师学习汉语拼音,……师:这节课,我们不仅学习了汉语拼音,还学习了三个字。
(指“小学生”)这三个字读什么?生:小学生师:对,再读一遍——生:小学生——一节课只需几分钟,就可以顺便教学几个字,学生并不感到困难。
照此方法,下一节课,再学“老师”“一年级”“语文、数学、铅笔、橡皮”等词。
每一节课学一、两个词,学了几个词后,马上连成句子让学生读。
如“我是一年级的小学生”“我们爱老师”等。
在枯燥的学拼音阶段,学生可随课文顺手牵羊识字多个。
二、生活化识字《全日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过程。
语文又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
因而,应该让学生更多的直接接触语文的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规律。
”在教学中,我引导学生在生活中注意识字的意识和习惯,提高教材中生字的出现率,从而巩固生字。
如找找广告牌、包装纸上有哪些刚学会的字?动画片中经常出现人物的对话与歌词,哪些字是认识的?为此,常有同学把新认识的商标,包装袋等拿到学校和同学们一起分享她新认识的字。
此外,我还要求学生遇到不认识的字要多问爸妈、老师、同学,这样,学生识字的机会就增多了。
让学生在发作业本的过程中认识同学的姓名也是识字的好方法。
结合课文中出现的认识姓氏的题型,鼓励学生问问父母以及其他亲朋好友的姓名,并让他们写给自己看,也是给学生创造识字的机会。
《The Economist》杂志2009年的圣诞特刊上有一篇惊艳的专题文章:寻找世界上最难学的语言。
篇幅比较长,但值得一读。
我译了全文,水平有限,大家看个意思。
(另附有营养的读者评论,在这里)In search of the world’s hardest language寻找世界上最难学的语言CERTAIN genre of books about English extols the language’s supposed difficulty and idiosyncrasy. “Crazy English”, by an American folk-linguist, Richard Lederer, asks “how is it that your nose can run and your feet can smell?”. Bill Bryson’s “Mother Tongue: English and How It Got That Way” says that “English is full of booby traps for the unwary foreigner…Imagine being a foreigner and having to learn that in English one tells a lie but the truth.”一些探讨英语语言的书籍常对英语的难度和独特风格大为赞叹。
美国方言学家理查德·莱德尔在《疯狂英语》一书中问到:“为什么你的鼻子会跑(流涕),而你的脚却会闻呢(脚臭)?”比尔·布莱森在《母语:英语及其来龙去脉》中说:“对不够谨慎的外国人来说,英语充满了陷阱……想象一下,作为外国人,硬要理解为什么英语里‘撒谎’用‘tell A lie’,‘说真话’却用‘tell THE truth’,这多难啊。
”Such books are usually harmless, if slightly fact-challenged. You tell “a” lie but “the” truth in many languages, partly because many lies exist but truth is rather more definite. It may benatural to think that your own tongue is complex and mysterious. But English is pretty simple: verbs hardly conjugate; nouns pluralise easily (just add “s”, mostly) and there are no genders to remember.其实,如果我们用事实稍加质疑,就会发现这种观点是站不住脚的。
李阳演讲精彩语录全辑李阳和疯狂英语的全国十大优秀讲师两个小时的精彩演讲让同学们、老师们大开眼界、如痴如醉。
很多同学从头记到尾疯狂地记录着、吸收着李阳创造的智慧,但还是没有记全。
为了帮助大家在最短的时间里获得最大的收获,李阳与我们讲师联合将演讲的精彩内容奉献给所有追求成功的人们。
李阳老师与疯狂英语的所有讲师永远支持你!记住:越难的文章越值得反复朗读和背诵,伟大的天才只不过是重复次数多的人,没有什么了不起!你一定能成为天才!李阳特别学习建议:为了最大限度地、最快地吸收和掌握李阳老师的疯狂英语快速突破法,我们建议大家将下面的内容“快速阅读和朗读”各20遍!速度越快越好!伟大动力的源泉:英语再困难也没有父母抚养我们长大困难!无论多么困难,父母都没有放弃我们;无论英语多么困难,我们都不能放弃英语!事实和现状:1、学英语的人成千上万,但成功者寥寥无几!2、英语学习浪费了中国人大量的时间、打击了中国人的自信心,英语祸国殃民!3、任何一个领域的成功者都是“极少数”!希望你能成为这极少数人中的一个!4、讲一口流利英语的人就像获得奥林匹克的冠军一样,是多年刻苦训练的结果!普通人的意志是无法达成这个目标的!5、中国大学生的英语最差!因为他们比高中生还要懒惰,而且只为了过四、六级而学习无用的聋哑英语!6、在绝大多数的大学校园里看到外国人在读汉语,却找不到几个中国人读英语,真是悲哀!7、四、六级证书如同废纸一张!英语好的人是不需要证书的!英语好不好,开口就知道!8、我们必须找到最有效的英语学习方法!信心类:9、李阳疯狂英语的伟大宗旨:讲一口流利的英语,顺便考高分!而不是只会做选择题,根本无法用英语交流!10、重大好消息:李阳老师当年背诵的第一篇文章出现了300个生词,查了两天,背了6天!李老师至今还能够背诵这篇文章!11、李阳第一句韩国语花了三天才学会,第一句德语六天才学会。
世界上最笨的人是李阳!12、几乎所有英语成功的人都曾经经历过这样一个过程:不惜一切代价彻底模仿和背诵一篇文章!这件事你迟早要做!13、一次疯狂、一次真正的疯狂就可以彻底改变一生!疯狂背诵一篇文章也将彻底改变你的一生!14、一个星期“背烂”一篇短文,一年之内就会成为英语高手!就这么简单,你能做到吗?15、让同学们找到成就感,他就愿意学习,于是就有了兴趣;让同学们尝到甜头,他就愿意坚持,于是就产生了毅力!16、对于英语基础特别差的同学,最好的解决方案是:不管付出多少代价,都要彻底“背烂”一篇文章。
汉语国际教育中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语用习得教学研究摘要:汉语是中华民族的语言代表与文化精髓,但将“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理论则是从国外开始,这说明世界各国都在重视汉语与中国。
然而由于这一理论的研究时间并不长,所以在理论与实践方面的研究程度不够深入,还需要不断地向纵深研究,才能使学习者更好地理解和运用。
本文从汉语作为第二语言习得的认知进行分析,研究了语言学对第二语言教学的运用。
关键词:汉语言;国际教育;第二语言;语言习得;语言教学在上世纪的八十年代中期,有人提出了认知语言学的概念,并作为一门新的学科得到运用。
一般来说,认知语言学的概念可以从起语义范畴与认知语法两个方面进行解读,基于认知语言学视角下,对汉语作为第二语言词汇习得的概念进行解读,就可以加强其内容的具体化与形象化,使学习者更容易掌握其内容。
而且汉语言作为世界上最难学的语言,丰富的内涵与解释都增加了学习的难度,如果能够借鉴认知语言系统的理论知识,就可以寻求一个简单的学习途径。
一、汉语作为第二语言词汇习得的认知(一)不同词汇习得汉语言中的词汇包括一般词汇和汉语词汇两种,前者是人们在交流与生活中必须的词汇,这类词汇的意思比较简单且明确,属于人们的日常生活用语,如“我们”,“你好”等,使用者可以熟练的掌握并应用,作为人们的语言交流,并且可以及时的给予回应;后者则是除了基本词汇之外的词语,应用的要求也比较高,通常是在母语词汇的基础上向外拓展,或者通过外部环境的刺激产生反应等等。
从词汇习得的过程来看,属于一个比较复杂的过程,由于汉语词汇自身比较海量且具有明显的开放性,不会像语法一样有固定的规律,况且随着时代的发展也会衍生出许多的新词汇,使得整体汉语学习进程会更加零散。
而且汉语中有许多同音但不同意思的词汇,需要学习者逐步对其内涵加以区分,比如“jie shi”的拼音就包含“解释”、“揭示”、“届时”、“结实”等词汇,汉语的词汇学习并没有什么固定的规律,其内涵与外国人的理解方式也是不同的,尤其是古文的学习更加困难。
汉语---世界上最难的语言和世界上最简单的语言世界上最难的语言之一,汉语,许多人是这样认为的,尤其是对汉语不了解的外国人。
汉语是三位一体的语言,音形意合而为一,和其他语言不同的是除了表“音”,同时还体“形”,会“意”,最大的难点就在于音形意的结合。
很多时候我们看见一个字,知道意思,但是不会读,所以出现很多白字先生;也有的是会读,也知道意思,但就是不会写;还有就是经常会忘记一个常用字怎么写。
相信大家都有体会,反正我本人深有体会,我从上中学开始就喜欢读不同的书,一直到大学快毕业,电脑出现后才读的少些,我相信自己比一般人看的书都要多,即便这样,我也会碰到不会读的字,不会写的就更多了。
尤其是我在国外呆了多年之后,提笔忘字的现象常常出现。
但汉语最神奇的一点就是不会读也不会写的字,但意思很少有不知道的。
与此同时,在和欧洲人交往的过程中,我也体会到了汉语是世界上最简单的语言。
汉语的常用字一般就两倒三千个左右,我有一个习惯,就是无论在什么地方,包括在国外的7年,汉语词典从不离身,就是大家最长用的那本小字典。
我看书的时候遇到不知道读音的字,一般都会查字典,这么多年,几乎没有碰到过这本从小学开始用的字典有查不到的字。
相信学外语的人都碰到过这种情况,拿一本巨大的词典,可查不到的单词比比皆是。
前一段时间我教一个外国人学汉语,他的学习速度之快,令我大为惊讶。
几堂课之后他就能简单的说一些,他之前已经学习了汉语拼
音。
我认识到汉语既是世界上最难学的语言,也是最容易掌握的语言。
我一直认为学外语最重要的就是说,因为绝大多数情况下我们用的是“说”。
所以我教外国人汉语是从说开始的,我从他最常用,最想说的话开始。
我说,然后他自己用拼音记下读音,他的进步让人难以置信得快。
他说汉语几乎没有语法,只要他常用的句子,词汇知道了,他也就会说汉语了。
我还认识一个女孩,她在大学开始学汉语一年后她就开始给中国人做翻译了,学习两年的时候我看到她工作,她从说到写,都已经有不错的水平了。
下面是我读到过的一篇文章,也与大家共享:
汉语是最了不起的语言:
记得本人中学的时候,语文课本上堂而皇之地写着:「走拼音化道路是汉语的必然趋势」,其中最主要的一条理由便是,英文可以打字,而汉语不能。
现在回想起来真可笑,随著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汉字的键盘输入速度已远远超过英文,而且还在随着技术进步而不断快速提高。
可英文呢?滞步不前了吧。
现代所有学科领域,中国都有很好的学者,没听说哪位因汉语「不精确」而搞不好研究的。
中国的火箭照样可以精确升空,中国的原子弹照样可以精确爆炸。
所有的英文科技文献都可以翻译成汉语。
汉语文献影响力正随著国力的增强而在世界范围内增强。
下面举个最简单的例子来显示英文的笨拙:本人曾问系里的几个教授「长方体」如何用英文讲,可这几位母语是英文的工科教授竟说不知道,接下来连问
几个本地的研究生,结果他们也不知道。
着实令我大吃一惊!现在我要问读者:您知道么?反正不是Cube,Rectangular...。
后来,我倒是真的在字典里找到了该词,可现在又忘了,原因是它太生僻。
感叹,英文真是笨人的语言,试图给天下每一事物起一个名字。
宇宙无穷,英文词汇无穷!词汇如「光幻觉」、「四环素」、「变阻器」、「碳酸钙」、「高血压」、「肾结石」、「七边形」、「五面体」都只有专业人士才会。
根本不可能像汉语那样触类旁通,不信?去亲自问问母语是英文的人好了。
英文是发散的。
搞的一些基本概念如「长方体」也只有专家才会讲!
怪不得英文世界里专家那么多,而且都那么自信;是啊,一般人连他们的基本术语如「酒精绵球」、「血压计」都不会讲。
生活在英文世界真是对无知无奈!可悲可怜!英文是一维的,是密码语言。
写英文是编码,读英文是解码。
细想想:如把英文的a、b、c、d、e换成1、2、3、4、5,并没有甚么原则上的区别。
按上边的对应,如一开始就把cab写成312没有甚么原则上的区别。
用一样的读音,又有什么不可以?
汉语就不同了,是二维的(纸面上的最大维数),最大限度地利用了纸面的几何空间。
每个汉字就是一幅画。
试问从一幅画上得到的信息快,还是从一行密码中得到的信息快?国家汉字的扫盲标准是1500个字,理工科的大学生一般掌握2000个汉字。
就凭这2000个字,大家可以读书、看报、搞科研。
可在英文世界里,没有20000个词别想读报,没有30000个词别想把《时代》周刊读顺,大学毕业
10年后的职业人士一般都懂80000个词。
新事物的涌现,总伴随者英文新词,例如火箭(ROCKET),计算机(COMPUTER)等,可汉语则无需如此,不就是用「火」驱动的「箭」么,会「计算」的「机」么!可英文就不能这么干,不能靠组词,原因是「太长」了。
如火箭将成为「FIRE-DRIVEN-ARROW」,计算机将成为「COMPUTAIONAL-MACHINE」等。
人的视角有限,太长的字会降低文章的可读性与读者的理解能力。
目前,英文词汇已突破40万,预计下世纪中叶,将突破100万大关。
而汉语则相对稳定,现在中学生还可以琅琅上口地读屈原的楚辞。
英文就难了,太不稳定。
现在的人们读沙士比亚的原著已困难重重,更不用说读400年前英国诗人乔叟的诗了。
学GRE的时候,注意到很多韦氏字典收录的词汇竟是本世纪初的新词,如「Gargantuan」取自拉伯雷的小说。
这也不奇怪,毕竟英文400年前才统一了拼写。
为汉语辩护!呼吁那些糟蹋汉语的人注意以下事实:
(1)联合国6种文字的官方文件中最薄一本一定是汉语;
(2)汉语的精确性已为蓬勃发展的中国科技事业所证实;
(3)计算机语音输入最具有希望的是汉语;
(4)汉语是稳定的是收敛的,英文是不稳定的是发散的;
(5)汉语是二维信息是生动的是高效的,英文是一维信息是密码型的是枯燥低效的。
(6)在英文世界里能读文学名著是一件了不起的事,不是所有受过大学教育的人都能干的。
如阅读《荆棘鸟》中用英文描述的非洲
的一些植物真是艰涩无比,一般英美人也只能囫囵吞枣而已;可在中文世界里,又有谁会对仅有中学学历的人读完四大名著而感到惊奇?
(7)当今虽是英语文明的蓬勃期。
但在历史的长河中,英文世界的文明史远比汉语世界的文明史短。
英文是先进文明的语言是没有根据的。
为汉语骄傲!更为坚信汉语时代即将到来的中国人热情与信心而欢呼!
为汉语辩护!呼吁那些糟蹋汉语的人注意以下事实:为汉语骄傲!更为坚信汉语时代即将到来的中国人热情与信心而欢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