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艺术概论
- 格式:doc
- 大小:31.00 KB
- 文档页数:4
影视艺术概论教案第一章:影视艺术概述1.1 影视艺术的概念与特性介绍影视艺术的定义讨论影视艺术的基本特性:视觉性、听觉性、时间性、空间性、叙事性、表现性等1.2 影视艺术的历史发展概述影视艺术的起源和发展历程介绍重要的影视艺术流派和代表作品1.3 影视艺术与社会文化探讨影视艺术与社会文化的关系分析影视作品对社会文化的影响和反射第二章:影视作品的构成元素2.1 影视剧本与剧情介绍影视剧本的创作原则和技巧分析剧情结构和叙事方式2.2 影视摄影与画面讨论摄影技巧和画面构图的重要性分析不同摄影风格对影视作品的影响2.3 影视声音与音乐探讨声音设计和音效的作用讨论音乐在影视作品中的运用和效果第三章:影视表演与角色塑造3.1 影视表演的基本原则介绍影视表演的特点和基本原则分析表演技巧和表现力的重要性3.2 角色塑造与演员创作探讨演员在角色塑造中的创作过程分析不同演员的表演风格和代表作品3.3 表演训练与实践提供表演训练的方法和技巧安排实际表演练习和反馈第四章:影视制作与技术4.1 影视制作的流程与团队介绍影视制作的整个流程讨论制作团队中各个角色的职责和合作4.2 影视拍摄技术与设备探讨拍摄技术和摄影设备的选择和使用分析不同拍摄技巧对影视作品的影响4.3 影视后期制作与特效介绍后期制作的重要性和流程探讨特效制作和技术在影视作品中的应用第五章:影视批评与欣赏5.1 影视批评的方法与标准介绍影视批评的基本方法和理论框架讨论影视作品的评价标准和审美观念5.2 影视欣赏与受众接受分析影视作品的受众接受和欣赏方式探讨观众的心理反应和文化背景对影视作品的影响5.3 影视评论写作与实践提供影视评论写作的指导和技巧安排实际评论写作和讨论交流第六章:电影艺术专题研究6.1 电影类型与经典作品探讨不同电影类型(如剧情片、喜剧片、科幻片等)的特点和代表作品分析经典电影作品的艺术价值和影响力6.2 电影导演与风格研究著名电影导演的创作风格和代表作品讨论导演对电影艺术发展的贡献和影响6.3 电影理论与批评介绍电影理论与批评的重要性和发展历程分析电影理论与批评对电影艺术创作的指导和影响第七章:电视艺术与新媒体影视7.1 电视艺术的特点与类型探讨电视艺术的特点和类型(如电视剧、电视纪录片等)分析电视艺术在视听媒体中的地位和影响力7.2 新媒体影视艺术介绍新媒体影视艺术(如网络剧、虚拟现实影视等)的特点和趋势探讨新媒体影视艺术对传统影视艺术的挑战和变革7.3 新媒体影视创作与实践探讨新媒体影视创作的机遇和挑战安排实际新媒体影视创作练习和展示第八章:影视产业与市场8.1 影视产业的结构与运作介绍影视产业的整体结构和运作模式分析影视产业链中的各个环节和市场关系8.2 影视市场与受众研究探讨影视市场的特点和规律分析受众群体的需求和影视作品的市场定位8.3 影视传播与营销讨论影视作品的传播渠道和营销策略分析现代影视传播手段和营销案例第九章:影视艺术教育与培训9.1 影视艺术教育的重要性探讨影视艺术教育的作用和意义分析影视艺术教育对个人和社会的贡献9.2 影视艺术教育的方法与课程介绍影视艺术教育的教学方法和课程设置分析不同教育层次和形式的影视艺术教育9.3 影视艺术培训与实践探讨影视艺术培训的机会和挑战安排实际的影视艺术培训项目和实践活动第十章:影视艺术与社会责任10.1 影视艺术与社会责任讨论影视艺术在社会中的责任和影响力分析影视作品对社会道德和价值观的影响10.2 影视作品的审查与标准探讨影视作品的审查制度和标准分析影视作品在不同文化和社会背景下的接受程度10.3 影视艺术与公共教育介绍影视艺术在公共教育中的作用和方式探讨影视艺术如何促进公众对影视文化的认识和理解第十一章:国际影视艺术交流11.1 国际影视节展与交流活动介绍国际知名影视节展及其对影视艺术交流的重要性分析影视节展如何促进国际影视作品的交流与合作11.2 跨国影视制作与合作探讨跨国影视制作的现状与趋势分析国际合拍片的特点与优势11.3 影视艺术的国际化与本土化讨论影视艺术在国际化和本土化之间的平衡分析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影视艺术创作与接受第十二章:影视艺术与科技发展12.1 影视技术与科技创新探讨影视技术的发展与科技创新的关系分析新型影视技术对影视艺术的影响12.2 虚拟现实与增强现实在影视中的应用介绍虚拟现实(VR)和增强现实(AR)技术在影视创作中的应用分析这些技术如何改变观众的观影体验12.3 影视艺术的未来展望探讨影视艺术在未来的发展趋势分析影视艺术在不断变化的技术和社会环境中的挑战与机遇第十三章:影视艺术与多元文化13.1 多元文化背景下的影视艺术讨论多元文化对影视艺术创作的影响分析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影视艺术表现和接受13.2 种族、性别与影视艺术探讨种族和性别在影视作品中的表现和问题分析这些因素如何影响影视作品的创作和观众解读13.3 影视艺术与社会包容性讨论影视艺术在促进社会包容性方面的作用分析影视作品如何反映和挑战社会规范和偏见第十四章:影视艺术保护与版权14.1 影视作品的版权与保护介绍影视作品版权的基本概念和法律规定分析版权保护对影视艺术创作和产业的重要性14.2 盗版与网络侵权问题探讨盗版和网络侵权对影视产业的冲击分析版权保护在数字化时代面临的挑战14.3 影视艺术保护的国际与合作讨论国际间影视艺术保护的合作与冲突分析国际组织和法律框架在影视艺术保护中的作用第十五章:总结与展望15.1 影视艺术教育的意义与展望总结影视艺术教育的重要性及其对个人和社会的贡献展望影视艺术教育的未来发展趋势和挑战15.2 影视艺术创作者的素养与责任强调影视艺术创作者的素养和责任讨论如何培养有责任感的影视艺术创作者15.3 影视艺术的明天:挑战与机遇总结影视艺术当前面临的挑战和机遇展望影视艺术未来的发展潜力和方向重点和难点解析本文教案《影视艺术概论》共分为十五章,涵盖了影视艺术的基本概念、历史发展、构成元素、制作技术、社会文化影响、批评欣赏、产业市场、教育培训、社会责任、国际交流、科技发展、多元文化、版权保护等多个方面。
《影视艺术概论》习题与答案(解答仅供参考)一、名词解释1. 影视艺术概论:影视艺术概论是对电影和电视这两种现代视听艺术形式进行综合研究的理论体系,它涉及影视艺术的历史发展、创作规律、美学原则、叙事结构、类型分析以及社会文化影响等方面内容。
2. 电影蒙太奇:电影蒙太奇是指电影剪辑的一种技巧与手法,通过将不同镜头按一定顺序组合起来,形成新的时空关系和意义,包括叙事蒙太奇(如平行蒙太奇、交叉蒙太奇等)和理性蒙太奇(如对比蒙太奇、象征蒙太奇等)。
3. 视听语言:视听语言是电影和电视艺术特有的表达方式,包括视觉元素(如镜头、色彩、构图、运动等)和听觉元素(如声音、音乐、音效等),它们共同构建了影片的叙事结构、情感氛围和主题内涵。
4. 电影类型片:电影类型片是指按照一定的题材和风格特征划分出的电影种类,如西部片、爱情片、科幻片、动作片、喜剧片、恐怖片等,每种类型的电影都有其固定的叙事模式、人物塑造和观众期待。
5. 剧作三要素:剧作三要素指构成剧本故事的基本元素,包括情节(即事件发展的脉络)、角色(故事中的人物及其性格特点)和主题(作品要传达的核心思想或价值观)。
二、填空题1. 电影《公民凯恩》采用了______叙事结构,讲述了报业大亨查尔斯·福斯特·凯恩的一生。
答案:非线性叙事2. 长镜头理论的代表人物是法国电影理论家______,他认为长镜头可以保持时间和空间的连续性,更好地展现真实生活。
答案:安德烈·巴赞3. 在影视艺术中,______是实现情绪渲染、氛围营造、人物刻画的重要手段之一。
答案:灯光4. 电影导演在拍摄过程中对场景调度、演员表演和摄影机运用等方面的控制称为______。
答案:场面调度5. 美国好莱坞电影工业中的“黄金时代”大致发生在______年代。
答案:20世纪30-50年代三、单项选择题1. 下列哪部电影作品属于新浪潮电影的代表作?A.《教父》B.《公民凯恩》C.《四百击》D.《乱世佳人》答案:C2. 在影视艺术中,色彩具有重要的表现功能,其中暖色调常用来表达什么样的情绪或氛围?A. 冷漠、疏离B. 欢快、热烈C. 平静、安宁D. 悲伤、压抑答案:B3. 下列哪种镜头运动方式主要用于展示环境全貌或场景转换?A. 推镜头B. 拉镜头C. 摇镜头D. 移动镜头答案:B4. 关于电影声音的重要性,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声音仅作为画面的辅助,不具有独立的艺术价值B. 声音可以揭示角色内心世界,增强叙事深度C. 声音只能用于还原真实场景,不能创造虚构情境D. 声音在电影中只起到传递对话信息的作用答案:B5. 以下哪种电影类型通常以正义战胜邪恶为主题,强调英雄主义和冒险精神?A. 黑色电影B. 歌舞片C. 动作片D. 文艺片答案:C四、多项选择题1. 影视艺术的视觉元素主要包括:A. 镜头B. 色彩C. 构图D. 运动E. 剪辑答案:ABCDE2. 下列哪些属于电影的主要类型?A. 喜剧片B. 恐怖片C. 文艺片D. 纪录片E. 科幻片答案:ABCDE3. 影视艺术中常见的叙事结构有:A. 线性叙事B. 非线性叙事C. 循环叙事D. 多线索交织叙事E. 反转叙事答案:ABCD4. 影视艺术对现实生活的反映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A. 对社会现象的批判和思考B. 对人性本质的探索和挖掘C. 对历史事件的真实再现D. 对未来世界的想象和预测E. 对传统艺术形式的借鉴与创新答案:ABCDE5. 导演在创作过程中的主要职责包括:A. 制定拍摄计划B. 组织现场拍摄C. 指导演员表演D. 参与后期制作E. 审核最终剪辑版本答案:ABCDE五、判断题1. 影视艺术是通过视觉和听觉两种感知途径来传达信息和情感的艺术形式。
影视艺术概论范文影视艺术是一门涵盖了电影、电视剧、纪录片等各种类型的艺术形式,拥有广泛的观众群体和影响力。
本文将围绕影视艺术的定义、历史演变、艺术特点和社会作用等方面进行探讨。
首先,影视艺术是一种通过电影、电视等媒介形式表现和传达的艺术形式。
影视艺术通过影像、音响和剧情等元素的组合来传递信息、表达情感和思想,具有丰富多样的艺术手段和表现形式。
影视作品不仅是艺术家的个人创作成果,也是一种社会文化的产物,承载着观众的观看和审美需求。
其次,影视艺术的历史演变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的电影和20世纪初的电视。
电影的历史可追溯到1895年,由于它具有真实感和动态的特点,很快就吸引了观众的关注。
电视的历史相对较短,最早出现于20世纪20年代的实验阶段,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电视迅速普及并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随着技术的进步和观众需求的变化,电影和电视现在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成为传播和交流文化的重要工具。
影视艺术对社会和文化具有重要的作用。
首先,影视艺术可以通过影像和故事向观众传递价值观和思想观念。
电影和电视剧中的主题和情节常常与社会现实相关,通过影视作品可以反映和探讨社会问题,引起观众的思考和讨论。
其次,影视艺术还可以传承和弘扬民族文化和艺术传统。
各国各地的电影和电视作品中常常融入当地的民族特色和文化元素,成为民族文化的代表和推广者。
最后,影视艺术还可以给观众带来娱乐和情感的享受。
观众可以通过观看电影和电视作品来放松身心、感受美的享受和情感的共鸣。
影视艺术概论第一章影视艺术基本概念第一节影视艺术概念一、影视概念影视是包括电影、电视以及电视电影等在内的影像艺术的表达对象,在以拷贝、磁带、存储器等为载体,以银幕、屏幕放映为目的,而实现以视觉与听觉综合为欣赏对象的艺术表达中,影视成为现代艺术的最新综合形态。
影视艺术的广义概念包含了影视文学剧作这一核心,兼容影视的文学改编、影视的艺术内涵、影视的艺术语言、影视的艺术样式与风格、影视艺术历史与理论、影视鉴赏与批评等。
狭义的影视艺术主要是以影视表现为对象的艺术形态分析,由于影视是以声画形象出现的艺术产品,观赏对象的银幕或屏幕艺术就是影视艺术的主要内涵。
二、影视异同一般意义上来说,电影和电视都是影像传达的对象,都是现代高科技时代的传播媒介,都是依靠声画语言进行传播的工具。
作为大众传播媒介与艺术的综合体,电影与电视在多重特性、影像手段、视听融合、反映现实、认识教育、提供审美体验等方面都具有明显的相似性和共同点。
在摄制手段上,摄影机与摄像机有差异;在记录差异上,电影胶片的感光和电视的磁带或电子记录不同;在传播形态上,电影是点对面的公共传播,电视是点对点的大众传播;在放映场所上,电影是公共性封闭式的影院观影方式,电视是开放家庭或公共场所的个人性观赏;在控制方式上,电影是机构控制,电视则是个人观赏的自由控制;在感官效果上,电影是大银幕震撼,而电视则是生活细致感受。
三、影视艺术异同在艺术语言侧重上,电影一般注重大场面、电视注重中近景表现。
电影的审美经验是超越性的,它的人造现实为人们提供了一个虚拟的、封闭又看似真实的空间。
电影虽反映、根植并诉诸日常生活经验,但其运作机制、视觉景观、情节设置等都更加复杂、超常而具有梦幻色彩。
因此,电影的观影体验是超日常的。
而电视正好相反。
四、影视艺术性质综合性科技性产业型艺术性传播媒介特性第二节影像和镜头影像,是指借助摄影、摄像及放映等技术手段,最终在二维平面(银幕上形成的具有三维空间感觉的运动图像。
《影视艺术概论》教学大纲课程名称:影视艺术概论课程性质:选修课课程学时:36学时课程介绍:本课程旨在通过对影视艺术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主要流派和代表作品等方面的系统讲解,使学生对影视艺术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鉴赏能力,提高学生对影视作品的艺术鉴赏水平,为学生今后从事相关职业奠定基础。
一、课程内容:1.影视艺术的基本概念和特点-影视艺术的定义和范畴-影视艺术的基本元素和表现形式-影视艺术与其他艺术形式的关系2.影视艺术的发展历程-世界影视艺术的发展历程-中国影视艺术的发展历程-影视艺术的现代发展趋势和未来发展方向3.影视艺术的主要流派和代表作品-默片时代的代表作品和特点-好莱坞电影的兴起和发展-欧洲新浪潮电影的影响和特点-中国第五代导演的代表作品和风格-当代影视艺术的新趋势和变化4.影视艺术的审美理论和方法-影视艺术的审美标准和评价方法-影视艺术的语言和表现技巧-影视艺术的叙事结构和情感表达5.影视艺术与社会文化-影视艺术的社会功能和影响-影视艺术对文化传播和价值观念的影响-影视艺术在当代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二、教学方法与手段:1.理论讲授:通过课堂讲解、案例分析等方式,向学生介绍影视艺术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
2.影视作品欣赏:通过观看和分析经典影视作品,引导学生深入了解影视艺术的流派和特点。
3.专题讨论:组织学生进行专题讨论,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创造力,拓展学生的视野和想象力。
4.实践实验:组织学生参与影视创作和后期制作实践活动,锻炼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5.考核评价:通过课堂作业、论文写作、期末考试等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和反馈,促进学生的学习和提高。
三、教材及参考书目:主要教材:《影视艺术概论》参考书目:1.《电影艺术概论》2.《中国电影概论》3.《世界电影史》4.《影视美学》四、考核方式:1.平时表现(出勤情况、课堂表现等)占10%2.课堂作业(听课笔记、课后练习等)占20%3.期中考试占30%4.期末论文占40%五、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达到以下几个方面的教学目标:1.了解影视艺术的基本概念和特点,掌握影视艺术的发展历程和主要流派。
《影视艺术概论》教案章节一:影视艺术的基本概念1. 了解影视艺术的基本概念及其定义2. 掌握影视艺术的特点和表现手法3. 分析影视艺术与其他艺术门类的区别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影视艺术的基本概念和特点比较法:分析影视艺术与其他艺术门类的区别教学内容:影视艺术的定义与特点影视艺术的表现手法影视艺术与其他艺术门类的比较章节二:影视作品的类型1. 熟悉常见的影视作品类型及其特点2. 了解各类型影视作品的的代表作品及导演3. 掌握各类型影视作品的创作方法和技巧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各类型影视作品的特点及代表作品案例分析法:分析各类型影视作品的创作方法和技巧教学内容:剧情片、喜剧片、爱情片、动作片、科幻片等类型的特点及代表作品各类型影视作品的创作方法和技巧章节三:影视艺术的历史发展1. 了解影视艺术的历史发展脉络2. 掌握重要影视艺术流派及其代表作品3. 分析影视艺术发展的趋势和未来展望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影视艺术的历史发展脉络及重要流派观看与讨论法:欣赏代表作品,分析其艺术特点教学内容:影视艺术的诞生与发展重要影视艺术流派及其代表作品影视艺术的发展趋势和未来展望章节四:影视作品的构成要素1. 熟悉影视作品的构成要素及其作用2. 掌握影视剧本、导演、演员等创作要素的重要性3. 了解影视作品的制作流程及分工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影视作品的构成要素及其作用案例分析法:分析优秀影视作品的创作要素及制作流程教学内容:影视作品的构成要素及其作用影视剧本、导演、演员等创作要素的重要性影视作品的制作流程及分工章节五:影视批评与评价1. 了解影视批评的含义和作用2. 掌握影视评价的标准和方法3. 分析优秀影视作品的评价和批评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影视批评的含义和作用及评价标准观看与讨论法:欣赏优秀影视作品,进行评价和批评教学内容:影视批评的含义和作用影视评价的标准和方法优秀影视作品的评价和批评章节六:影视剧本创作1. 理解影视剧本的格式和结构2. 学习影视剧本的创意思维和写作技巧3. 分析著名影视剧本的构成和创意教学方法:讲授法:介绍影视剧本的基本格式和结构案例分析法:研究经典影视剧本,分析其创意思维练习法:让学生尝试编写简单的影视剧本教学内容:影视剧本的格式和结构创意思维和写作技巧著名影视剧本案例分析章节七:影视导演艺术1. 认识影视导演的角色和职责2. 掌握影视导演的构图和调度技巧3. 了解著名导演的风格和特点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导演的角色和职责观看与分析法:观看著名导演的作品,分析其构图和调度技巧实践法:进行导演相关的现场练习教学内容:导演的角色和职责构图和调度技巧著名导演的风格和特点章节八:表演艺术在影视作品中的作用1. 理解表演艺术在影视作品中的重要性2. 学习表演艺术的基本技巧3. 分析优秀演员的表演风格和技巧教学方法:讲授法:介绍表演艺术在影视作品中的作用观看与分析法:观看优秀影视作品,分析演员的表演技巧实践法:进行简单的表演练习教学内容:表演艺术在影视作品中的重要性表演艺术的基本技巧优秀演员的表演风格和技巧章节九:影视摄影与照明1. 掌握影视摄影的基本原则和技术2. 理解影视照明的作用和技巧3. 分析影视作品中摄影和照明的艺术效果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影视摄影的基本原则和技术观看与分析法:观看影视作品,分析摄影和照明的艺术效果实践法:进行摄影和照明的现场练习教学内容:影视摄影的基本原则和技术影视照明的作用和技巧影视作品中摄影和照明的艺术效果分析章节十:影视后期制作1. 了解影视后期制作的基本流程2. 掌握影视后期制作的技巧和软件应用3. 分析影视后期制作在作品中的作用和效果教学方法:讲授法:介绍影视后期制作的基本流程软件操作演示法:展示后期制作软件的基本操作观看与分析法:观看影视作品,分析后期制作的效果教学内容:影视后期制作的基本流程影视后期制作的技巧和软件应用影视后期制作在作品中的作用和效果分析章节十一:影视声音艺术1. 理解影视声音的基本元素和作用2. 学习影视声音设计的原则和技巧3. 分析影视作品中声音的艺术效果教学方法:讲授法:介绍影视声音的基本元素和作用观看与分析法:观看影视作品,分析声音设计的效果实践法:进行声音设计的相关练习教学内容:影视声音的基本元素(如对话、音效、音乐等)声音设计的原则和技巧影视作品中声音的艺术效果分析章节十二:影视美学与批评1. 掌握影视美学的核心概念和研究方法2. 学习影视批评的理论与实践3. 分析优秀影视作品的审美价值和艺术特色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影视美学的核心概念和研究方法观看与分析法:观看优秀影视作品,进行审美和批评实践讨论法:探讨影视作品的审美价值和艺术特色教学内容:影视美学的核心概念(如影像、声音、叙事等)影视批评的理论与实践优秀影视作品的审美价值和艺术特色分析章节十三:当代影视产业概况1. 了解当代影视产业的基本状况和发展趋势2. 掌握影视制作、发行和放映的基本流程3. 分析我国影视产业的特点和挑战教学方法:讲授法:介绍当代影视产业的基本状况和发展趋势案例分析法:分析具有代表性的影视项目和产业现象讨论法:探讨我国影视产业的特点和挑战教学内容:当代影视产业的基本状况和发展趋势影视制作、发行和放映的基本流程我国影视产业的特点和挑战分析章节十四:影视作品的传播与接受1. 理解影视作品的传播途径和方式2. 学习影视作品接受的心理机制和过程3. 分析影视作品的传播效果和影响力教学方法:讲授法:介绍影视作品的传播途径和方式观看与分析法:观看影视作品,分析其传播效果调查法:调查影视作品的受众接受情况和影响力教学内容:影视作品的传播途径和方式(如电视、网络、电影院等)影视作品接受的心理机制和过程影视作品的传播效果和影响力分析章节十五:影视艺术教育与研究1. 掌握影视艺术教育的基本理念和方法2. 了解影视艺术研究的领域和现状3. 分析影视艺术教育和研究的发展方向教学方法:讲授法:介绍影视艺术教育的基本理念和方法文献综述法:梳理影视艺术研究的领域和现状讨论法:探讨影视艺术教育和研究的发展方向教学内容:影视艺术教育的基本理念和方法影视艺术研究的领域和现状影视艺术教育和研究的发展方向分析重点和难点解析本《影视艺术概论》教案共分为十五个章节,涵盖了影视艺术的基本概念、类型、历史发展、构成要素、批评与评价、剧本创作、导演艺术、表演艺术、摄影与照明、后期制作、声音艺术、美学与批评、当代影视产业概况、作品的传播与接受以及影视艺术教育与研究等多个方面。
《影视艺术概论》教学大纲一、课程概述《影视艺术概论》是一门综合性的文化艺术类选修课,旨在通过对影视艺术的介绍和分析,使学生了解影视艺术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创作要素和批评方法,培养学生对影视作品的审美能力和批判思维,提高学生对艺术感受和表达的能力。
二、课程目标1.了解影视艺术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思想,包括艺术、艺术创作、影视艺术等的内涵和外延;2.掌握影视艺术的基本元素和表现手法,包括影像、声音、动作、剧本、导演等的特点和运用;3.了解影视艺术的发展历程和重要代表作,包括世界影视史、中国影视史的重要时期和代表作品;4.掌握对影视艺术作品进行批评分析的基本方法和技巧,包括影视评论的特点和批评理论的基本观点;5.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批判思维,提高对影视作品的鉴赏和分析能力;6.提升学生对艺术感受和表达的能力,培养学生对影视艺术创作的兴趣和热情。
三、课程内容和教学安排1.影视艺术的概念与特征(2学时)a.艺术的定义和特征b.影视艺术的定义和特征2.影视艺术的基本元素(8学时)a.影像的构成与特点b.声音的类型与运用c.动作的意义与表现d.剧本的结构与创作e.导演的艺术风格与手法3.影视艺术的发展历程与代表作(10学时)a.世界影视史的重要时期和代表作品b.中国影视史的重要时期和代表作品4.影视艺术的批评分析方法(6学时)a.影视评论的特点和要素b.影视批评理论的重要观点5.影视艺术的鉴赏与分析(8学时)a.影视表达的审美要素b.影视艺术的评判标准6.影视艺术与文化传承(2学时)a.影视艺术与文化的关系b.影视艺术与文化传承的意义四、教学方法与手段1.理论讲授:通过课堂讲解,系统介绍相关理论和概念;2.视频案例展示与分析:以经典影视作品为例,分析影视艺术的构成要素和表达手法;3.学生讨论与展示:分组讨论指定题目,并展示学生对影视作品的批评和分析;4.教师点评和引导:对学生的讨论和展示进行点评和引导,加深理解;5.课外作业:布置相关文献阅读、影视作品观看和批评写作等作业。
影视艺术概论-电子教案章节一:影视艺术概述1.1 影视艺术的定义与特点影视艺术是一种视听结合的艺术形式,包括电影、电视剧、动画片等。
影视艺术的特点:视听结合、时空自由、情感共鸣、故事性等。
1.2 影视艺术的历史发展影视艺术的起源与发展:从摄影术到电影、电视的发明和普及。
中国影视艺术的发展:中国电影、电视剧的起源、发展与现状。
章节二:影视作品的构成与创作2.1 影视作品的构成要素剧本:故事情节、人物、对话等。
导演:视觉风格、演员表演、拍摄手法等。
演员:角色塑造、表演技巧等。
摄影:画面构图、光线、色彩等。
2.2 影视作品的创作流程筹备阶段:剧本创作、选角、场地筹备等。
拍摄阶段:拍摄计划、镜头运用、表演捕捉等。
后期制作:剪辑、特效、音效、配乐等。
章节三:影视艺术的表现手法与技巧3.1 影视艺术的表现手法镜头语言:推拉、移动、旋转等。
剪辑技巧:蒙太奇、平行剪辑等。
声音运用:对话、音效、配乐等。
3.2 影视艺术的技巧与艺术效果摄影技巧:角度、景深、光线等。
表演技巧:情感表达、角色塑造等。
剧本创作技巧:情节推进、人物塑造等。
章节四:影视批评与分析4.1 影视批评的意义与方法影视批评的目的:评价、解析、推广优秀影视作品。
影视批评的方法:文本分析、历史文化分析、审美分析等。
4.2 影视作品的评价标准故事性:情节、人物、主题等。
艺术性:视听语言、表演、导演等。
思想性:思想内涵、文化价值等。
章节五:影视产业与市场5.1 影视产业的构成与运作制作公司、发行公司、电视台、网络平台等。
影视作品的制作、发行、推广、播出等流程。
5.2 影视市场的影响与趋势影视市场的需求与竞争。
新媒体对影视产业的影响:网络视频、短视频等。
影视作品的类型化与创新。
章节六:影视艺术与社会文化6.1 影视艺术与社会的关系影视艺术对社会的影响:价值观传播、审美导向等。
社会对影视艺术的影响:市场需求、政策法规等。
6.2 影视艺术与文化的研究影视作品与文化背景:时代背景、地域文化等。
2024年影视艺术概论复习考试题(附答案)一、单选题1.我国拍摄的第一部故事片A、《八百壮士》B、《定军山》C、《难夫难妻》D、《塞上风云》标准答案:C2.通过镜头和画面的连接、将不同形象加以并列使之产生比拟、象征、暗示等作用的蒙太奇手法是()A、对比蒙太奇B、理性蒙太奇C、心理蒙太奇D、隐喻蒙太奇标准答案:D3.最早进入电影史册的《火车到站》、《水浇园丁》等有着某些简单情节的影片是由()摄制的。
A、乔治·梅里爱B、格里菲斯C、威廉·保罗D、卢米埃尔兄弟标准答案:D4.()是诗与画的特别组合A、电视B、MTVC、歌剧D、电影标准答案:D5.被世界上公认的早期的长镜头经典作品,是英国导演弗拉哈迪拍摄的影片A、《绳索》B、《北方的纳努克》C、《水浇园丁》D、《太空旅行记》标准答案:B6.()是衡量影视艺术作品思想性的尺度。
A、技术标准B、艺术标准C、思想标准D、社会标准标准答案:C7.下列哪一部影片不是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的代表作品?A、《偷自行车的人》B、《乡音》C、《罗马11时》D、《罗马,不设防的城市》标准答案:B8.东北电影制片厂成立于A、1946年B、1956年C、1958年D、1962年标准答案:A9.下列哪一部影片是现代主义电影大师英格玛·柏格曼的代表作?A、《纸月亮》B、《第七封印》C、《刺》D、《大白鲨》标准答案:B10.下面哪一部影片是中国第五代电影导演张艺谋创作的?A、《黑炮事件》B、《乡民》C、《菊豆》D、《黄土地》标准答案:C11.电视记录片北方创作群体的美学风格是A、悲壮B、幽默C、纤柔D、阳刚豪放标准答案:D12.我国拍摄的第一部有声电影A、《歌曲红牡丹》B、《春蚕》C、《狂流》D、《马路天使》标准答案:A13.把长镜头理论提升到美学高度的电影理论家是A、普多夫金B、沃尔特C、贝拉·巴拉兹D、巴赞标准答案:D14.下列不是中国电影萌芽时期的第一代导演的是A、郑正秋B、洪深C、欧阳予倩D、沈西苓标准答案:D15.约翰·怀恩属于哪种类型的角色?A、西部牛仔B、浪子C、私家侦探D、军人标准答案:A16.1935年,美国人马摩里安导演了世界上第一部大型彩色故事片A、《浮华世界》B、《巴顿将军》C、《教父》D、《爵士歌王》标准答案:A17.被称为“国际电影节之父”的是A、柏林国际电影节B、莫斯科国际电影节C、戛纳电影节D、威尼斯电影节标准答案:D18.卓别林的第一部有声片是A、《大独裁者》B、《一个国王在纽约》C、《摩登时代》D、《凡尔杜先生》标准答案:A19.世界上还“从未有过一部影片会在技巧的革命性和内容的反动性之间存在着这样触目的矛盾。
(完整版)影视艺术概论什么是影视艺术:以声画符号为媒介,运用一定的技巧手段,塑造出具有审美价值的艺术形象,传达出编导对社会人生的认识和思考。
影视创作不同于其它艺术创作的特点:两次视觉化。
(1)、演员、服装、道具、场景等,根据文学剧本把故事表演呈现出来,是一次视觉化过程。
(2)、根据导演的意图,摄影机对演出人物场景进行不同方式的取舍,通过推拉摇移跟等运动方式,引导观众的视线和目光,完成和实现对其的叙事与表意功能。
通过摄影机进行的第二次视觉化,是影视艺术创作区别与其它表演艺术的主要特点。
电影:作为艺术的理解,电影是运用现代科技手段,以蒙太奇为主要表现手法,在银幕时空中塑造运动的视觉形象,以表现生活、传达思想情感。
电影是看见的世界,电影是梦幻工厂,电影是长以公里计的滚滚而流的视觉鸦片河,电影是诗与画的特别组合。
电影的构成:1、画面:是最小的单位2、镜头 1)物理学概念上是摄像机的光学原件2)指拍摄时从开机到关机时段内所拍摄的片段3)(通常意义上)指剪辑时每秒钟的画面(蒙太奇)3、场景:在一个空间当中所发生的一段戏4、段落: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叙事单元5、电影第一章影视艺术特性第一节视象性与运动性一、视像性1“看见的世界”。
“肖似代码”,有意味的视觉符号,在视觉直感中获得满足。
2视觉元素:色彩、光线、构图、人物等银幕造型。
色彩造型:人物造型:二、运动性( Moving picture)1客体运动:拍摄对象的运动2主体运动:摄影机的运动。
机位距离、角度、焦距的变化。
3主客体复合运动4蒙太奇运动:画面组接切换产生的运动第二章电影语言——电影语言的独特元素:镜头、画面、蒙太奇第一节镜头与画面(详细见附录2:影视艺术概论讲义专题之镜头的技巧)一、电影语言的基本要素:镜头与画面“画面是电影语言的基本元素。
”—— [法]阿尔诺·马尔丹影视语言是依托镜头、以声音和图象的综合形态进行思想情感交流的视听语言。
电影语言的基本元素是镜头。
什么是影视艺术:以声画符号为媒介,运用一定的技巧手段,塑造出具有审美价值的艺术形象,传达出编导对社会人生的认识和思考。
影视创作不同于其它艺术创作的特点:两次视觉化。
(1)、演员、服装、道具、场景等,根据文学剧本把故事表演呈现出来,是一次视觉化过程。
(2)、根据导演的意图,摄影机对演出人物场景进行不同方式的取舍,通过推拉摇移跟等运动方式,引导观众的视线和目光,完成和实现对其的叙事与表意功能。
通过摄影机进行的第二次视觉化,是影视艺术创作区别与其它表演艺术的主要特点。
电影:作为艺术的理解,电影是运用现代科技手段,以蒙太奇为主要表现手法,在银幕时空中塑造运动的视觉形象,以表现生活、传达思想情感。
电影是看见的世界,电影是梦幻工厂,电影是长以公里计的滚滚而流的视觉鸦片河,电影是诗与画的特别组合。
电影的构成:1、画面:是最小的单位2、镜头 1)物理学概念上是摄像机的光学原件2)指拍摄时从开机到关机时段内所拍摄的片段3)(通常意义上)指剪辑时每秒钟的画面(蒙太奇)3、场景:在一个空间当中所发生的一段戏4、段落: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叙事单元5、电影第一章影视艺术特性第一节视象性与运动性一、视像性1“看见的世界”。
“肖似代码”,有意味的视觉符号,在视觉直感中获得满足。
2视觉元素:色彩、光线、构图、人物等银幕造型。
色彩造型:人物造型:二、运动性( Moving picture)1客体运动:拍摄对象的运动2主体运动:摄影机的运动。
机位距离、角度、焦距的变化。
3主客体复合运动4蒙太奇运动:画面组接切换产生的运动第二章电影语言——电影语言的独特元素:镜头、画面、蒙太奇第一节镜头与画面(详细见附录2:影视艺术概论讲义专题之镜头的技巧)一、电影语言的基本要素:镜头与画面“画面是电影语言的基本元素。
”—— [法]阿尔诺·马尔丹影视语言是依托镜头、以声音和图象的综合形态进行思想情感交流的视听语言。
电影语言的基本元素是镜头。
是摄影机开始转动到停机这一过程中的一组画面。
影视艺术概论第一章影视艺术的概念及本体界定第一节影视艺术的概念与范畴【影视】通常指包括电影,电视以及以电视为传播载体,电影为表现形态的“电视电影”。
定义:影视是根据“视觉暂留”的原理,运用摄像和录音手段,将摄像和声音摄录下来,保存在胶片或磁带上,通过放映或远距离传输,在银屏或屏幕上形成连续运动的摄像,从而表现一定内容的现代科技手段段。
(一)影视成为艺术1.乔治•卡努多在《第七艺术宣言》首次提出电影为”第七门艺术“2.雷蒙•威廉称电视为【影像流】两种倾向:(1)传播信息新闻节目,体育赛事等(2)文艺创作电视成为“第八门艺术”(二)影视艺术概念【影视艺术概念】是指以影视技术为手段,以画面和声音为媒介,遵循艺术规律并运用审美思维,在运动的银屏空间里创造形象,从而再现和表现生活的时空艺术。
(三)影视艺术范畴1.艾布拉姆斯认为【文学好似一种活动,由作品,作家,世界和读者四个要素所组成】由此推导电影也是一种活动【观众,世界,影视创作者,影视作品】(1)四要素两两双向作用(2)世界就是现实生活,包括外在的社会生活和内在的精神生活,他说影视艺术创作的源泉(3)经过影视创作者创作出来的影视作品具有“形式美”(4)影视作品在传播过程中,只有被观众所观看,其价值和意义才能彰显。
第二节影视艺术的本体属性(一)艺术性(1)再现性。
影视再现了现实世界包括外在社会生活和内在精神世界。
(2)表现性。
影视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创作者的志趣,情感,感悟和理想,创作者也试图以此呼唤观众同样的感受。
⑶形式美。
(二)综合性1.艺术的综合。
影视是在各种已有艺术成果的基础上建立并发展起来的。
2.创作力量的综合。
(三)技术性1.影视艺术的诞生,有赖于现代科学技术。
2.影视艺术的发展,有赖于现代科学技术。
(四)大众性影视艺术作品创作与传播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让广大受众接受。
1.影视艺术作品的受众面广量大,人数众多。
2.影视艺术的大众性与影视的工业化生产与产业化运作有关。
影视艺术概论是影视文学入门的【实用版】目录1.影视艺术概论的概念及其重要性2.影视艺术的起源和发展3.影视艺术的表现形式4.影视艺术在当代社会的地位和影响5.影视艺术的未来发展趋势正文影视艺术概论是一门涉及影视文学、导演、表演、摄影、剪辑等多个方面的综合学科,是影视文学入门的基础课程。
它主要研究影视艺术的基本理论、创作方法、历史发展及其在当代社会的地位和影响。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影视艺术概论进行详细介绍。
首先,影视艺术概论的概念及其重要性。
影视艺术概论是一门综合性学科,涵盖了影视艺术的各个方面,旨在帮助学生了解影视艺术的基本理论和创作方法,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作能力。
学习影视艺术概论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培养影视艺术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其次,影视艺术的起源和发展。
影视艺术起源于 19 世纪末的摄影术,经历了从无声电影到有声电影、从黑白电影到彩色电影的发展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电影技术不断革新,电影内容和形式也日益丰富,使得影视艺术成为了一种具有广泛影响力的艺术形式。
再次,影视艺术的表现形式。
影视艺术通过影像、声音、色彩等手段来表达创作者的思想和情感,其表现形式包括电影、电视剧、纪录片、动画片等。
这些表现形式各具特色,既有纪实性的作品,也有虚构性的作品,既有严肃的作品,也有娱乐性的作品,满足了观众多样化的需求。
接着,影视艺术在当代社会的地位和影响。
在当代社会,影视艺术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文化现象,对人们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审美情趣等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同时,影视艺术也承担着传承文化、宣传政策、教育群众等重要任务,成为国家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最后,影视艺术的未来发展趋势。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影视艺术的创作手段和表现形式也在不断创新。
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等技术的应用,使得影视艺术呈现出多元化、个性化的发展趋势。
在未来,影视艺术将会以更加丰富多样的形式呈现给观众,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我和电影有个约定
专业:市场营销学号:1047103 姓名:徐广
[摘要] 主旋律电影作为一门综合性的艺术,本身就集思想性、艺术性、娱乐性于一体,典型体现了电影寓教于乐的功能。
不同历史时期的主旋律影片在进行爱国主义思想教育时的形式定位各不相同,它主要受时代背景、政治因素、历史条件和人们的物质精神文化条件等制约。
上世纪八十年代的主旋律电影在历史上起到过重要作用,无论是思想上还是艺术表现手段上都有鲜明的特色。
当今主旋律电影的首要任务就是如何借鉴商业电影和艺术电影的手段和镜语方式吸引新生代的影众,让其教化功能更加完善。
[关键词]主旋律电影发展历程代表人物代表作品未来走向
在电影发展的一百年里,如果把20世纪80年代以前的中国电影的80年比作历史风云变幻、和社会政治一起波动大起大落的80年,那么上世纪80年代后的20年就可以比作暗流涌动、内力纠葛、多方磨合、寻求突破的20年。
刚刚过去的20年的中国电影是自觉的、醒悟的、奋起直追时不我待的,中国电影追随着世界电影发展的潮流和步伐,从体制结构、艺术创作到产业状况各方面都取得了相当的成就。
任何过渡的时代都是艺术的黄金时代。
从80年代之后的中国正在发生急剧的社会变迁,社会关系、人际关系、家庭关系都处在不断的变动和调整中,人的命运以及人们的价值观念、心理状态都在转型中动荡、变化,几乎所有人都在这个翻云覆雨的社会动荡中丢失和寻找自己的人生位置,现实生活本身提供了比任何戏剧都更加富于戏剧性的素材,也提供了比任何故事都更加具有故事性的传奇,因而,这个时代出现不同于主流不同思想不同文化的电影。
1989年,时任广电部电影局局长的腾进贤正式对全国电影创作团队提出了主旋律电影的发展方向,当年出片的《开国大典》成为主旋律电影的标志性作品。
主旋律电影是指能充分体现主流意识形态的革命历史重大题材影片和与普通观众生活相贴近的现实主义题材、弘扬主流价值观、讴歌人性人生的影片。
中国电影的主流形态,实际上是由两种电影构成:一种是弘扬主旋律和国家意识形态的
政治历史和道德伦理片,即主旋律电影;另一种就是以喜剧、悲喜剧为主,伴以武侠和侦破类型的商业娱乐片。
主旋律电影的特征:
1.主流意识形态认可
2.国家政策倡导
3.主导文化价值观体现
4.情态表现积极向上
5.表现历史与现实的健康的电影创作
80年代初的中国电影与中国社会紧密相连,与人民大众的意志、愿望、喜怒哀乐紧密相连。
在改革开放、生龙活虎、蓬勃向上的社会气氛中,在鲜活、灵动、激情澎湃的艺术情境里,被遏制了十几年的创造力犹如火山般地爆发。
吴永刚、汤晓丹、张骏祥、桑弧等“第二代导演”,水华、谢晋、谢铁骊、凌子风、成荫、李俊、王炎等“第三代导演”,吴贻弓、谢飞、吴天明、张暖忻、胡柄榴、丁荫楠、郑洞天等“第四代导演”,陈凯歌、张艺谋、田壮壮、吴子牛、张军钊、黄建新等刚从学院毕业的“第五代导演”,在80年代初期的中国舞台上并肩作战,共同营造出中国电影史上从未达到过的色彩斑斓而又波澜壮阔的电影高潮。
《天云山传奇》是首部惊爆之作。
影片的巨大震撼力来自于大胆而有深度地揭示出正直的人们被错误地打成右派这一时代的悲剧,更来自于借助这一现象,探索历史的教训,从政治、伦理、道德的角度,寻求悲剧产生的根源。
影片的可贵在于它不再停留对极左思潮的义愤、哭诉与一般性的政治批判,而是以现实的精神,通过人物命运的变迁,来引发观众对这一悲剧的深层思考。
它代表的是共和国一段噩梦般的历史。
从80年代始,反映“文革”的影片不再在“伤痕”上止步,而是伸向人的精神领域,这无疑是现实主义精神在创作上的深化。
与上述两部影片异曲同工的尚有《芙蓉镇》、《被爱情遗忘的角落》。
前者从一个小镇上几个普通人物在“文革”前后几十年的命运变迁,从他们的不同的个性的被扭曲,被异化,来探讨“文革”中极左思潮的历史渊源;后者借助于在一个贫瘠土地上发生的性爱悲剧,不仅揭示了悲剧的根源,也阐明了物质的贫困与精神贫困结伴而行,势必造成人性的畸变这一冷峻的现实。
80年代是改革开放的年代,中国电影力求与改革进程同步;有的影片已经
达到了领改革潮流之先,既为改革呐喊,又起到了引导、启示处于改革潮流中的人们对改革进行深层思考的效果。
如果说,80年代初期的“改革影片”《钟声》、《当代人》、《赤橙黄绿青蓝紫》更多的是展现改革者强悍、昂扬、大刀阔斧的精神风貌,那么到了80年代中期摄制的《血,总是热的》、《代理市长》、《在被告后面》、《最后的选择》等影片同时将目光注视于改革的艰难与改革者的痛苦。
这类“改革影片”中的悲剧色彩,不仅符合中国社会的实际,也体现了中国艺术家的现实精神。
到80年代后期,随着现实生活中改革向着深度与广度掘进,“改革影片”的视角更为多样。
诸多影片对改革现实的反映已经进入到了一个历史与民族文化心理的纵深地带。
如《野山》之写改革,不着力于表面上的矛盾的复杂、尖锐、剑拔弩张,《迷人的乐队》、《咱们的退伍兵》提出了富裕起来怎么办的问题。
《黑炮事件》带给我们的最重要的启示,它使得这部影片比之同类作品有了更为耐人寻味的审美意义
“第四代导演”与“第五代导演”是80年代中国电影创作的中坚力量。
70年代底他们以《小花》、《生活的颤音》、《苦恼人的笑》实现了“电影语言现代化”的“井喷”。
进入80年代,作为一个群体,他们已过了形式创新的过渡期,在思想与艺术上都已逐渐成熟。
浓郁的理想主义色彩、强烈的怀旧情绪、祟高的使命感与挥之不去的忧患意识是“第四代导演”创作个性的共同特征。
于是,丁荫楠、李前宽等接下了拍摄革命历史题材影片的重任,拍摄了《孙中山》、《周恩来》、《开国大典》。
崭新的历史意识与浓郁诗情的结合铸就了这几部作品的史诗品格。
黄蜀芹的《青春万岁》把目光投向50年代火一样热情的岁月,把一批中学生阳光、鲜花般朝气勃勃的生活搬上了银幕。
张暖忻在80年代初以《沙鸥》一片震影坛。
这部描写一位女排球运动员体育生涯的影片,以其浓郁的纪实色彩与哲理意味而让人赞美倍至。
“第五代导演”是作为叛逆者形象出现的。
1984年以后这批新锐导演脱颖而出,以新奇独特的处女作树起了新的美学旗帜。
在他们的作品中强烈的主体意与成熟的影像意识是最为突出的标志。
他们把镜头结构与构图、光线、色彩、音响、节奏的不同效果融为一体,以强烈的视听感染作用来表达作品的主题。
张军钊的《一个与八个》是第五代的开山之作。
接下来问世的是陈凯歌导演、张艺谋摄影的《黄土地》。
影片在摄影、造型、构图等方面出了大格,以土地、民俗文
化、人物三者的统一,以叙事、抒情、哲理三者的统一,表达了陕西高原古朴、苍凉、深厚的民风,表达了创作者对民族特性与农民命运的思考。
其后连续问世的“第五代电影”有吴子牛的《喋血黑谷》,田壮壮的《猎场札撒》、《盗马贼》等,随着上述电影在国际电影节的被认可与得奖,一个足可以与“第四代电影”相抗衡的新一代电影诞生了。
电影《集结号》的成功拍摄标志着革命战争题材的影片也是可以通过一个普通小人物的普通生活来反映的;同时更是标志着中国电影主流文化类型——“主旋律”影片类型化模式的一种具有里程碑式的嬗变。
片中虽然讴歌了一个革命老英雄可歌可泣的事迹,但主人公却只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连级干部。
这在以往的“主旋律”电影中是比较少见的;二是虽然片中有着极其惨烈的战斗场面,但只是一个局部的小战斗,当事者也只不过是连队的40几个弟兄;三是本来退伍病休后可以颐养天年,但主人公却并不领情,甚至不顾组织上的劝阻,不断执拗地为死去的弟兄们申冤。
们可以这么认为,《集结号》作为一部具有典型意义的“主旋律”电影大片,不仅表现了社会主流的人和事,具有讴歌爱国、和平、团结和积极进取等向上的主旨,而且通过革命战争场面加上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的描写,标志着战争题材的影片也是可以通过一个普通小人物的普通生活来反映的。
这为中国当下主流文化电影类型的艺术创作竖起了一面人性化回归的标志性旗帜。
当下,“主旋律”电影实现叫好又叫座是一件极其难得的事。
如何将商业元素有机、多元地下载和吸收到主流类型电影中去,对时下还在不懈努力进行“主旋律”艺术创作的主流电影导演们是一个既要面对、又要正视的重要问题。
现在,融商业元素的艺术片或融艺术元素的商业片已经越来越受到广大中国电影观众的青睐,各种多元题材的影片也在作为中国电影的主流文化类型被政府以及社会各界普遍看好。
因此可以相信,中国的主流电影将会越走越越远、越走越好。
参考文献:
【1】《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0年02期
【2】来源:搜狐娱乐作者:姚国强
【3】曾致主编《艺术类专业高考应试必备文艺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