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艺术概论
- 格式:doc
- 大小:192.00 KB
- 文档页数:59
影视艺术概论教案第一章:影视艺术概述1.1 影视艺术的概念与特性介绍影视艺术的定义讨论影视艺术的基本特性:视觉性、听觉性、时间性、空间性、叙事性、表现性等1.2 影视艺术的历史发展概述影视艺术的起源和发展历程介绍重要的影视艺术流派和代表作品1.3 影视艺术与社会文化探讨影视艺术与社会文化的关系分析影视作品对社会文化的影响和反射第二章:影视作品的构成元素2.1 影视剧本与剧情介绍影视剧本的创作原则和技巧分析剧情结构和叙事方式2.2 影视摄影与画面讨论摄影技巧和画面构图的重要性分析不同摄影风格对影视作品的影响2.3 影视声音与音乐探讨声音设计和音效的作用讨论音乐在影视作品中的运用和效果第三章:影视表演与角色塑造3.1 影视表演的基本原则介绍影视表演的特点和基本原则分析表演技巧和表现力的重要性3.2 角色塑造与演员创作探讨演员在角色塑造中的创作过程分析不同演员的表演风格和代表作品3.3 表演训练与实践提供表演训练的方法和技巧安排实际表演练习和反馈第四章:影视制作与技术4.1 影视制作的流程与团队介绍影视制作的整个流程讨论制作团队中各个角色的职责和合作4.2 影视拍摄技术与设备探讨拍摄技术和摄影设备的选择和使用分析不同拍摄技巧对影视作品的影响4.3 影视后期制作与特效介绍后期制作的重要性和流程探讨特效制作和技术在影视作品中的应用第五章:影视批评与欣赏5.1 影视批评的方法与标准介绍影视批评的基本方法和理论框架讨论影视作品的评价标准和审美观念5.2 影视欣赏与受众接受分析影视作品的受众接受和欣赏方式探讨观众的心理反应和文化背景对影视作品的影响5.3 影视评论写作与实践提供影视评论写作的指导和技巧安排实际评论写作和讨论交流第六章:电影艺术专题研究6.1 电影类型与经典作品探讨不同电影类型(如剧情片、喜剧片、科幻片等)的特点和代表作品分析经典电影作品的艺术价值和影响力6.2 电影导演与风格研究著名电影导演的创作风格和代表作品讨论导演对电影艺术发展的贡献和影响6.3 电影理论与批评介绍电影理论与批评的重要性和发展历程分析电影理论与批评对电影艺术创作的指导和影响第七章:电视艺术与新媒体影视7.1 电视艺术的特点与类型探讨电视艺术的特点和类型(如电视剧、电视纪录片等)分析电视艺术在视听媒体中的地位和影响力7.2 新媒体影视艺术介绍新媒体影视艺术(如网络剧、虚拟现实影视等)的特点和趋势探讨新媒体影视艺术对传统影视艺术的挑战和变革7.3 新媒体影视创作与实践探讨新媒体影视创作的机遇和挑战安排实际新媒体影视创作练习和展示第八章:影视产业与市场8.1 影视产业的结构与运作介绍影视产业的整体结构和运作模式分析影视产业链中的各个环节和市场关系8.2 影视市场与受众研究探讨影视市场的特点和规律分析受众群体的需求和影视作品的市场定位8.3 影视传播与营销讨论影视作品的传播渠道和营销策略分析现代影视传播手段和营销案例第九章:影视艺术教育与培训9.1 影视艺术教育的重要性探讨影视艺术教育的作用和意义分析影视艺术教育对个人和社会的贡献9.2 影视艺术教育的方法与课程介绍影视艺术教育的教学方法和课程设置分析不同教育层次和形式的影视艺术教育9.3 影视艺术培训与实践探讨影视艺术培训的机会和挑战安排实际的影视艺术培训项目和实践活动第十章:影视艺术与社会责任10.1 影视艺术与社会责任讨论影视艺术在社会中的责任和影响力分析影视作品对社会道德和价值观的影响10.2 影视作品的审查与标准探讨影视作品的审查制度和标准分析影视作品在不同文化和社会背景下的接受程度10.3 影视艺术与公共教育介绍影视艺术在公共教育中的作用和方式探讨影视艺术如何促进公众对影视文化的认识和理解第十一章:国际影视艺术交流11.1 国际影视节展与交流活动介绍国际知名影视节展及其对影视艺术交流的重要性分析影视节展如何促进国际影视作品的交流与合作11.2 跨国影视制作与合作探讨跨国影视制作的现状与趋势分析国际合拍片的特点与优势11.3 影视艺术的国际化与本土化讨论影视艺术在国际化和本土化之间的平衡分析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影视艺术创作与接受第十二章:影视艺术与科技发展12.1 影视技术与科技创新探讨影视技术的发展与科技创新的关系分析新型影视技术对影视艺术的影响12.2 虚拟现实与增强现实在影视中的应用介绍虚拟现实(VR)和增强现实(AR)技术在影视创作中的应用分析这些技术如何改变观众的观影体验12.3 影视艺术的未来展望探讨影视艺术在未来的发展趋势分析影视艺术在不断变化的技术和社会环境中的挑战与机遇第十三章:影视艺术与多元文化13.1 多元文化背景下的影视艺术讨论多元文化对影视艺术创作的影响分析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影视艺术表现和接受13.2 种族、性别与影视艺术探讨种族和性别在影视作品中的表现和问题分析这些因素如何影响影视作品的创作和观众解读13.3 影视艺术与社会包容性讨论影视艺术在促进社会包容性方面的作用分析影视作品如何反映和挑战社会规范和偏见第十四章:影视艺术保护与版权14.1 影视作品的版权与保护介绍影视作品版权的基本概念和法律规定分析版权保护对影视艺术创作和产业的重要性14.2 盗版与网络侵权问题探讨盗版和网络侵权对影视产业的冲击分析版权保护在数字化时代面临的挑战14.3 影视艺术保护的国际与合作讨论国际间影视艺术保护的合作与冲突分析国际组织和法律框架在影视艺术保护中的作用第十五章:总结与展望15.1 影视艺术教育的意义与展望总结影视艺术教育的重要性及其对个人和社会的贡献展望影视艺术教育的未来发展趋势和挑战15.2 影视艺术创作者的素养与责任强调影视艺术创作者的素养和责任讨论如何培养有责任感的影视艺术创作者15.3 影视艺术的明天:挑战与机遇总结影视艺术当前面临的挑战和机遇展望影视艺术未来的发展潜力和方向重点和难点解析本文教案《影视艺术概论》共分为十五章,涵盖了影视艺术的基本概念、历史发展、构成元素、制作技术、社会文化影响、批评欣赏、产业市场、教育培训、社会责任、国际交流、科技发展、多元文化、版权保护等多个方面。
影视艺术概论影视艺术是一门复杂而又有趣的艺术,它集合了照片、动画、配乐、对白、服装、场景布置等元素,为观众创造深刻、有效的感受。
在影视艺术中,场景是最重要的部分,它将故事的内容变成一场有趣的演出。
影视艺术涉及各种领域,包括摄影、灯光设计、服装设计、化妆、编剧等。
摄影技术在影视艺术中占据了重要地位,是影视艺术的基础。
摄影技术为观众提供了一种以真实图像为基础的视觉方式,以达到影视艺术效果的最佳状态。
一部电影的摄影技术可以表现出不同的气质,传达出指定的情感,给观众带来不同的体验。
灯光设计在影视艺术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可以创造出独特的场景氛围,改变故事中的情绪,给观众带来更好的观影体验。
灯光设计师可以利用各种色温和照明强度来表现一个场景,调动观众的情绪。
服装设计是一项复杂而又有趣的工作,它可以使角色更加丰满,同时可以表达出更多情绪,以及戏剧中的氛围。
一部电影上的衣服,可以通过设计来展示电影的情怀,即通过服装设计,可以表达出某种文化、时代、地域及角色之间的关系。
化妆是影视艺术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可以增加角色的吸引力,提高画面的表现力。
妆容的设计必须符合实际的人物设定:如时代背景、角色地位、甚至是角色的性格等。
妆容设计要根据不同的角色性格和情节变化完成,做好妆容的设计工作可以增强角色的形象,深化影视艺术中的表现效果。
编剧是影视艺术中的重要环节,它将讲述完整的故事内容,并结合有关事实,来营造更真实、有趣的故事情节。
编剧的工作往往涉及到多个领域,如经济、政治、文化等,要求他们有一定的文艺创作能力,并熟悉影视行业的情况。
影视艺术中还有许多其他艺术元素,如音乐、制作及编辑等。
它们在影视艺术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观众带来不同的视听体验。
影视艺术是一个复杂而又有趣的艺术形式,它将照片、动画、配乐、服装、场景布置、灯光等艺术元素结合起来,为观众创造出有深度、有效的感受。
艺术家和影视制作者们需要更加深入地探索这门艺术,以期能让这种艺术更好地发挥其潜力。
影视艺术概论影视艺术概论前序:电视艺术的接受与消费第⼀节影视艺术的魅⼒何在⼀、⼈对故事的渴望影视艺术是承载传播这⼀想象共同体的主要媒介⼆、故事的娱乐⽅式1、“娱乐即是沉湎于故事的仪式之中,⼀直到知识上和情感上都满⾜为⽌。
对电影观众来说,娱乐即是这样⼀种仪式:坐在⿊暗的影院之中,将注意⼒集中在银幕上,来体验故事的意义以及随着对故事的见解⽽来的强烈的、有时甚⾄是痛苦的情感刺激,并且,这种感情会随着意义的加深⽽得到极度的满⾜。
”(麦基《故事》p15)2、影视故事以娱其⼼智为主要特征,不但不排斥其精神内涵,⽽且需要⼀定的智⼒⽀撑。
3、故事具有对情绪的疏导和宣泄作⽤。
三、渴望丰富的⼈⽣体验和价值认同1、由于影像接受的直观性和临场感,观众通过移情对主⼈公产⽣认同⼼理,并卷⼊到故事之中。
2、故事给观众提供交流和模仿的对象。
第⼆节欣赏和阅读的前提⼀、影视作品欣赏的先在⼼理这⼀切均由接受者⾃⾝的⽣活领域和先在的知识结构所引起。
(章伯青《电影观众学》)1、观众的先在结构指观众在接受影视作品之前已经形成的知识结构和⼼理模式。
特定的社会关系、⽂化氛围、⽣活经历、知识素养、兴趣和习惯等相应的⽂化知识构成了每个观众阅读和欣赏的前提。
2、构成先在结构中的成分⽂化因素。
不同的影视故事包含着不同的⽂化符码,有些被观众看作是⾃明的东西,实际上都是依附于⼀定的⽂化常规之上的先在结构中的经验图式。
审美经验和⼈⽣经历是构成观众先在结构的第⼆种因素⼆、观众先在结构的功能作⽤1、先在结构决定着观众对⼀部影视作品的取舍;2、先在结构决定着观众对影视作品的感觉和指向和他对善恶美丑的判断;3、先在结构构成观众的理解⽅式,观众凭借⾃⼰已有的⽂化结构和经验图式理解把握和认识作品。
第三节编导与观众的关系⼀、编导是伸向观众意识的上帝之⼿1.图像符号对事件既敞开⼜遮避的本质就已经造成了真相在符号世界中的延宕;2.被特定视⾓聚焦后的⼀系列图像,已经被某种⽴场和情感筛选过;3.电视呈现的图像是经过剪辑合成或蒙太奇重构后的⼀系列有关事件的信息。
影视艺术概论绪论影视艺术漫谈一、什么是影视艺术?电视艺术,是以电子技术为传播手段,以声画造型为传播方式,运用艺术的审美思维把握和表现客观世界,通过塑造鲜明的屏幕形象,达到以情感人为目的的屏幕艺术形态。
现代观念背景下的影视艺术包括剧作、拍摄和放映宣传批评等整个过程,影视成品的艺术表达式重点研究的对象,艺术情感表达式影视艺术的基本要素。
影视是包括电影、电视以及电视电影等在内的影像艺术的表达对象,在以拷贝、磁带、存储器等为载体,以银幕、屏幕放映为目的,而实现以视觉与听觉综合为观赏对象的艺术表达中,影视成为现代艺术的最新综合形态。
电影艺术,20世纪诞生的一种艺术类别。
以现代科技为手段,以画面与声音为媒介,在运动着的时间和空间里创造银幕形象,反映和表现现实生活和思想感情的一种艺术。
影视艺术广义上包含了影视文学剧作这一核心,兼容影视的文学改编、影视的艺术内涵,影视的艺术语言、影视的艺术样式和风格、影视艺术历史与理论、影视鉴赏与批评等,但是实际上,狭义的影视艺术主要是以影视表现为对象的艺术形态分析,由于影视是以声画形象出现的艺术产品,观赏对象的银幕或者屏幕艺术就是影视艺术的主要内涵。
影视艺术概论绪论影视艺术漫谈一、什么是影视艺术?影视异同:从一般意义上看,都是影像传达的对象,都是高科技时代的传播媒介,都是依靠声画语言进行传播的工具,所以,它们和纸质阅读时代划开界限。
但是,在拍摄手段上差异;在记录上:胶片感光和电视的磁带或电子记录;传播形态上,电影是点对面的公共传播,电视是点对点的大众传播;在放映场所上,电影是公共性封闭式影院观影方式,电视是开放家庭或公共场所的个人性观赏;在控制方式上,电影是机构控制,电视则是个人观赏自由控制;在感官效果上,电影是大银幕震撼,电视则是生活细致感受等。
影视差异---- 传播方式,载体形式,观赏条件,景别选择,制作成本与周期电影与电视的共同点影视科学--影视文化--影视艺术二、影视艺术的诞生与发展1、电影的诞生1839年8月19日银板摄影法取得了技术上的成功。
影视艺术概论第一章影视艺术基本概念第一节影视艺术概念一、影视概念影视是包括电影、电视以及电视电影等在内的影像艺术的表达对象,在以拷贝、磁带、存储器等为载体,以银幕、屏幕放映为目的,而实现以视觉与听觉综合为欣赏对象的艺术表达中,影视成为现代艺术的最新综合形态。
影视艺术的广义概念包含了影视文学剧作这一核心,兼容影视的文学改编、影视的艺术内涵、影视的艺术语言、影视的艺术样式与风格、影视艺术历史与理论、影视鉴赏与批评等。
狭义的影视艺术主要是以影视表现为对象的艺术形态分析,由于影视是以声画形象出现的艺术产品,观赏对象的银幕或屏幕艺术就是影视艺术的主要内涵。
二、影视异同一般意义上来说,电影和电视都是影像传达的对象,都是现代高科技时代的传播媒介,都是依靠声画语言进行传播的工具。
作为大众传播媒介与艺术的综合体,电影与电视在多重特性、影像手段、视听融合、反映现实、认识教育、提供审美体验等方面都具有明显的相似性和共同点。
在摄制手段上,摄影机与摄像机有差异;在记录差异上,电影胶片的感光和电视的磁带或电子记录不同;在传播形态上,电影是点对面的公共传播,电视是点对点的大众传播;在放映场所上,电影是公共性封闭式的影院观影方式,电视是开放家庭或公共场所的个人性观赏;在控制方式上,电影是机构控制,电视则是个人观赏的自由控制;在感官效果上,电影是大银幕震撼,而电视则是生活细致感受。
三、影视艺术异同在艺术语言侧重上,电影一般注重大场面、电视注重中近景表现。
电影的审美经验是超越性的,它的人造现实为人们提供了一个虚拟的、封闭又看似真实的空间。
电影虽反映、根植并诉诸日常生活经验,但其运作机制、视觉景观、情节设置等都更加复杂、超常而具有梦幻色彩。
因此,电影的观影体验是超日常的。
而电视正好相反。
四、影视艺术性质综合性科技性产业型艺术性传播媒介特性第二节影像和镜头影像,是指借助摄影、摄像及放映等技术手段,最终在二维平面(银幕上形成的具有三维空间感觉的运动图像。
影视艺术概论-电子教案章节一:影视艺术概述1.1 影视艺术的定义与特点影视艺术是一种视听结合的艺术形式,包括电影、电视剧、动画片等。
影视艺术的特点:视听结合、时空自由、情感共鸣、故事性等。
1.2 影视艺术的历史发展影视艺术的起源与发展:从摄影术到电影、电视的发明和普及。
中国影视艺术的发展:中国电影、电视剧的起源、发展与现状。
章节二:影视作品的构成与创作2.1 影视作品的构成要素剧本:故事情节、人物、对话等。
导演:视觉风格、演员表演、拍摄手法等。
演员:角色塑造、表演技巧等。
摄影:画面构图、光线、色彩等。
2.2 影视作品的创作流程筹备阶段:剧本创作、选角、场地筹备等。
拍摄阶段:拍摄计划、镜头运用、表演捕捉等。
后期制作:剪辑、特效、音效、配乐等。
章节三:影视艺术的表现手法与技巧3.1 影视艺术的表现手法镜头语言:推拉、移动、旋转等。
剪辑技巧:蒙太奇、平行剪辑等。
声音运用:对话、音效、配乐等。
3.2 影视艺术的技巧与艺术效果摄影技巧:角度、景深、光线等。
表演技巧:情感表达、角色塑造等。
剧本创作技巧:情节推进、人物塑造等。
章节四:影视批评与分析4.1 影视批评的意义与方法影视批评的目的:评价、解析、推广优秀影视作品。
影视批评的方法:文本分析、历史文化分析、审美分析等。
4.2 影视作品的评价标准故事性:情节、人物、主题等。
艺术性:视听语言、表演、导演等。
思想性:思想内涵、文化价值等。
章节五:影视产业与市场5.1 影视产业的构成与运作制作公司、发行公司、电视台、网络平台等。
影视作品的制作、发行、推广、播出等流程。
5.2 影视市场的影响与趋势影视市场的需求与竞争。
新媒体对影视产业的影响:网络视频、短视频等。
影视作品的类型化与创新。
章节六:影视艺术与社会文化6.1 影视艺术与社会的关系影视艺术对社会的影响:价值观传播、审美导向等。
社会对影视艺术的影响:市场需求、政策法规等。
6.2 影视艺术与文化的研究影视作品与文化背景:时代背景、地域文化等。
影视艺术概论1、影视艺术: 以声像符号为媒介,运用一定的技巧手段,塑造出具有审美价值的艺术形象,传达出编导对社会人生的认识和思考。
2、七大艺术:建筑、音乐、绘画、雕塑、诗歌(文学)、舞蹈、电影。
3、电影影像的特性:(1)逼真性(2)假定性(3)复制性(4)幻觉性4、1878年旧金山的摄影师爱德华·慕布里奇连续动作的拍摄成功(电影诞生)5、电影的产生:1895年12月28日,卢米埃尔兄弟在巴黎卡布辛路的“大咖啡馆”的地下室里,首次售票放映电影。
6、电影艺术的诞生梅里爱7、格里菲斯及其他早期导演的贡献(1)视点解放:突破了固定机位的拍摄手法,摄影机可以自由移动。
(2)对蒙太奇手法的发现和运用:打破了线性叙事,创造了平行蒙太奇和交叉蒙太奇手法。
(3)最先把摄制组搬到西海岸,促成了好莱坞的形成。
(4)经典叙事手法的形成:全景——近景——特写镜头,成为后人不断运用的经典叙事手法。
开创了好莱坞善恶分明、富于悬念冲突、大团圆结局的情节模式和豪华铺张的巨片风格。
8、构图的含义:影视作品中,运用镜头成像特性与造型手段,把所要表现的对象和意图赋予相关的造型因素(如光影、线条、色彩)。
9、影视构图的基本要素:主体、陪体、环境、景别(主体与主角的区别)10、景别:指被拍摄主体在画面中呈现出来的范围。
11、景别的划分一般分为五种:远景、全景、中景、近景和特写。
12、有声电影的标志:1927年10月23日,美国阿兰?克劳斯?兰德摄制的《爵士歌王》公映,标志着电影进入了有声时代。
13、影视艺术声音的类型包括:人声、音乐、音响14、声音和画面的关系(声画分立和声画对位的区别)(1)声画合一:又叫做声画同步,指画面中的视像与其发出的声音在时间上吻合一致,即声音是由画面中的人或者物体、环境所产生的,从而达到一种有声有色的真实感和可信感。
(2)声画分立:又叫做声画分离,即画面中的声音与形象不同步,相分离,声音以画外音的形式出现。
1、电影、电视电影运用剪辑拼接手法,配以字幕、声音等,借助人物表演,呈现一个完整的故事,传达某种感情或想法。
目前分类较为细致,形成多种类别。
游戏、巫术。
电视借助现代传播技术手段,将事件或者表演呈现在电视屏幕上,可分为电视节目、电视新闻、电视剧等多种类别。
2、长镜头借助一个镜头,运用推拉摇移等基本手法,持续跟踪拍摄主体,而不采用剪辑拼接的手法,在拍摄中一次性拍摄完的镜头,能够有效地还原生活的真实原貌,避免剪辑拼接造成的视觉欺骗。
3、蒙太奇拍摄中运用多个镜头画面剪辑拼接,最终达成其想要表现的内容情感。
有意识的画面拼接组合能给予观众预设好的暗示,进而实现电影叙事的功能作用。
4、纪录片原则上遵循真实准则,尽量使用长镜头拍摄,避免蒙太奇手法使用。
但纪录片的意义不仅仅在于全方位原生态地再现生活,而是在现实的基础上进行一定艺术化的加工。
在剪辑拼接的过程中造成的对现实的片面展示与视觉欺骗,目的在于更好的为表现真实生活这一主题服务。
同时,作为一种艺术创作,音乐、解说等等手法的使用也在于为纪录片记录现实这一主题服务。
但纪录片必须遵循真实这一准则底线。
5、川剧明清时期成型于巴蜀地区的一大戏种,并在当时进京呈演后一时风头无两,号称“天下蜀戏冠”,以魏长生为知名代表人物。
川剧的最大特色在于四点,全国知名的也当归川剧“变脸”这一特色。
二、简答题1、为什么说电影是光影艺术?早期黑白电影对光和影的准确把握,讲述故事,表现人物、传达情感。
借助电影实例加以佐证。
2、请简要回答“影戏”观的由来及对中国电影发展的影响。
皮影是最早的手动电影,最早的电影只为用光影记录戏剧演出,如我国第一本电影《定军山》就是戏剧,电影只起记录舞台剧的工具功能,并无专门讲述故事的目的。
直到现代剪辑技术和叙事语言不断发展成熟,由舞台剧产生专门演员,并产生专门叙述故事的电影。
《小野》《马路天使》《一江春水向东流》《扁担姑娘》三、论述题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电视剧发展历史,结合具体电视剧剧目谈谈你对当下电视剧艺术现状的看法。
影视艺术概论影视艺术是当今社会不可或缺的一种艺术形式,它既具有艺术性,又能够传递信息,令人们观看起来充满乐趣和挑战,因此,了解影视艺术的本质是非常重要的。
影视艺术的定义是,将一系列图像和声音通过技术和创意结合在一起,以及把表现形式推向极致,展现艺术家的创意理念,制作出技术性和艺术性相结合的影视艺术作品。
影视艺术的内涵和外延都很广泛,包括电影、电视及新媒体艺术等方面,它们互相关联,相互作用,给人们带来了无穷的乐趣和挑战。
影视艺术的技术体现在拍摄、记录、剪辑、配音等等,每一步都需要精确的技术实施,以保证影片的质量。
例如,拍摄时需要考虑镜头、光线等要素,以及角色表演方面的技术,从而达到最佳的影片效果。
而影视艺术的艺术体现则以故事内容、剧情剪辑及人物角色等形式体现,它以影像和声音为媒介,能够深刻表达出艺术家的情感和意图。
影视艺术具有多种风格,包括低成本、行业、商业以及实验电影等多种选择。
不同的风格能够传递不同的情感,它们也会不同的受众群体,满足不同的需求。
影视艺术的发展也显示出它的革新性,不断有新的技术出现,如3D、VR、360度等,它们令电影技术更加多样化,更能够表现艺术家的创意理念。
当今社会,影视艺术已经成为文化传播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它不仅能够传递信息,也能激发人们的情感,令观众更加身临其境地体会剧情,影视艺术也成为文化传播的重要手段。
而影视艺术的发展也越来越快,技术也越来越先进,它们为影视艺术的发展做出表现,它们也让人们更好地了解影视艺术,对社会文化发展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影视艺术是现代文明发展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它既具有艺术性,又能够传递信息,为社会文化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当面对影视艺术的制作,我们应该正确理解影视艺术的本质,从中汲取技术精华和艺术思想,从而创作出更多具有观赏价值和思想深度的影视艺术作品。
什么是影视艺术:以声画符号为媒介,运用一定的技巧手段,塑造出具有审美价值的艺术形象,传达出编导对社会人生的认识和思考。
影视创作不同于其它艺术创作的特点:两次视觉化。
(1)、演员、服装、道具、场景等,根据文学剧本把故事表演呈现出来,是一次视觉化过程。
(2)、根据导演的意图,摄影机对演出人物场景进行不同方式的取舍,通过推拉摇移跟等运动方式,引导观众的视线和目光,完成和实现对其的叙事与表意功能。
通过摄影机进行的第二次视觉化,是影视艺术创作区别与其它表演艺术的主要特点。
电影:作为艺术的理解,电影是运用现代科技手段,以蒙太奇为主要表现手法,在银幕时空中塑造运动的视觉形象,以表现生活、传达思想情感。
电影是看见的世界,电影是梦幻工厂,电影是长以公里计的滚滚而流的视觉鸦片河,电影是诗与画的特别组合。
电影的构成:1、画面:是最小的单位2、镜头 1)物理学概念上是摄像机的光学原件2)指拍摄时从开机到关机时段内所拍摄的片段3)(通常意义上)指剪辑时每秒钟的画面(蒙太奇)3、场景:在一个空间当中所发生的一段戏4、段落: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叙事单元5、电影第一章影视艺术特性第一节视象性与运动性一、视像性1“看见的世界”。
“肖似代码”,有意味的视觉符号,在视觉直感中获得满足。
2视觉元素:色彩、光线、构图、人物等银幕造型。
色彩造型:人物造型:二、运动性( Moving picture)1客体运动:拍摄对象的运动2主体运动:摄影机的运动。
机位距离、角度、焦距的变化。
3主客体复合运动4蒙太奇运动:画面组接切换产生的运动第二章电影语言——电影语言的独特元素:镜头、画面、蒙太奇第一节镜头与画面(详细见附录2:影视艺术概论讲义专题之镜头的技巧)一、电影语言的基本要素:镜头与画面“画面是电影语言的基本元素。
”—— [法]阿尔诺·马尔丹影视语言是依托镜头、以声音和图象的综合形态进行思想情感交流的视听语言。
电影语言的基本元素是镜头。
是摄影机开始转动到停机这一过程中的一组画面。
影视艺术概论第一章影视艺术的概念及本体界定第一节影视艺术的概念与范畴【影视】通常指包括电影,电视以及以电视为传播载体,电影为表现形态的“电视电影”。
定义:影视是根据“视觉暂留”的原理,运用摄像和录音手段,将摄像和声音摄录下来,保存在胶片或磁带上,通过放映或远距离传输,在银屏或屏幕上形成连续运动的摄像,从而表现一定内容的现代科技手段段。
(一)影视成为艺术1.乔治•卡努多在《第七艺术宣言》首次提出电影为”第七门艺术“2.雷蒙•威廉称电视为【影像流】两种倾向:(1)传播信息新闻节目,体育赛事等(2)文艺创作电视成为“第八门艺术”(二)影视艺术概念【影视艺术概念】是指以影视技术为手段,以画面和声音为媒介,遵循艺术规律并运用审美思维,在运动的银屏空间里创造形象,从而再现和表现生活的时空艺术。
(三)影视艺术范畴1.艾布拉姆斯认为【文学好似一种活动,由作品,作家,世界和读者四个要素所组成】由此推导电影也是一种活动【观众,世界,影视创作者,影视作品】(1)四要素两两双向作用(2)世界就是现实生活,包括外在的社会生活和内在的精神生活,他说影视艺术创作的源泉(3)经过影视创作者创作出来的影视作品具有“形式美”(4)影视作品在传播过程中,只有被观众所观看,其价值和意义才能彰显。
第二节影视艺术的本体属性(一)艺术性(1)再现性。
影视再现了现实世界包括外在社会生活和内在精神世界。
(2)表现性。
影视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创作者的志趣,情感,感悟和理想,创作者也试图以此呼唤观众同样的感受。
⑶形式美。
(二)综合性1.艺术的综合。
影视是在各种已有艺术成果的基础上建立并发展起来的。
2.创作力量的综合。
(三)技术性1.影视艺术的诞生,有赖于现代科学技术。
2.影视艺术的发展,有赖于现代科学技术。
(四)大众性影视艺术作品创作与传播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让广大受众接受。
1.影视艺术作品的受众面广量大,人数众多。
2.影视艺术的大众性与影视的工业化生产与产业化运作有关。
影视艺术概论是影视文学入门的【实用版】目录1.影视艺术概论的概念及其重要性2.影视艺术的起源和发展3.影视艺术的表现形式4.影视艺术在当代社会的地位和影响5.影视艺术的未来发展趋势正文影视艺术概论是一门涉及影视文学、导演、表演、摄影、剪辑等多个方面的综合学科,是影视文学入门的基础课程。
它主要研究影视艺术的基本理论、创作方法、历史发展及其在当代社会的地位和影响。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影视艺术概论进行详细介绍。
首先,影视艺术概论的概念及其重要性。
影视艺术概论是一门综合性学科,涵盖了影视艺术的各个方面,旨在帮助学生了解影视艺术的基本理论和创作方法,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作能力。
学习影视艺术概论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培养影视艺术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其次,影视艺术的起源和发展。
影视艺术起源于 19 世纪末的摄影术,经历了从无声电影到有声电影、从黑白电影到彩色电影的发展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电影技术不断革新,电影内容和形式也日益丰富,使得影视艺术成为了一种具有广泛影响力的艺术形式。
再次,影视艺术的表现形式。
影视艺术通过影像、声音、色彩等手段来表达创作者的思想和情感,其表现形式包括电影、电视剧、纪录片、动画片等。
这些表现形式各具特色,既有纪实性的作品,也有虚构性的作品,既有严肃的作品,也有娱乐性的作品,满足了观众多样化的需求。
接着,影视艺术在当代社会的地位和影响。
在当代社会,影视艺术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文化现象,对人们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审美情趣等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同时,影视艺术也承担着传承文化、宣传政策、教育群众等重要任务,成为国家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最后,影视艺术的未来发展趋势。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影视艺术的创作手段和表现形式也在不断创新。
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等技术的应用,使得影视艺术呈现出多元化、个性化的发展趋势。
在未来,影视艺术将会以更加丰富多样的形式呈现给观众,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第一章影视艺术的基本特征第一节、影视艺术的本体第二节、影象技术的出现第三节、电影艺术的诞生第四节、影视艺术与现实世界的关系第一节、影视艺术本体一、何谓艺术?能够引起美感的形式。
艺术创造就是用具体可感的形式比较自由地传达出某种情绪、思想、感受等,是形式技巧对内在精神的呈现。
1、艺术家和工匠的区别:只懂技术,只有形式,而不能传达思想,那是手工劳动;能够用技术形式传达出某种思想情感的人被称为艺术家。
二、什么是影视艺术?以声像符号为媒介,运用一定的技巧手段,塑造出具有审美价值的艺术形象,传达出编导对社会人生的认识和思考。
三、何谓本体?决定一个事物的最根本的因素或特征。
它的前提是“一元论”。
电影本体:即强调使电影成为电影的决定性因素。
是对电影的总体看法,而不是对一部具体电影的看法。
第二节、影象技术的出现一、照相技术的发展:1839年摄影技术产生;1875年胶片的发明;1878年旧金山的摄影师爱德华慕布里奇连续动作的拍摄成功;1894年爱迪生制成了电影视镜。
二、电影的产生:1、卢米埃尔兄弟,发明了电影放映机的抓片机构,制成了既可便捷地连续拍摄,又可放映的机器。
2、1895年12月28日,卢米埃尔兄弟在巴黎卡布辛路的大咖啡馆的地下室里,首次售票放映电影。
3、卢米埃尔兄弟代表作品:《工厂大门》、《婴儿喝汤午餐》、《水浇园丁》、《火车进站》4、卢米埃尔兄弟的局限:保持记录客观生活的观点;以再现生活为最高目标;反对艺术加工,排斥创作。
第三节、电影艺术的诞生一、梅里爱:法国导演,世界第一个电影艺术家。
发现了“停机再拍”的技巧,以及多次曝光、叠印、合成等技巧,丰富了电影语言的表达能力。
1、代表作品:《月球旅行记》260英尺,16分钟,把想象生动的故事展现在观众面前,引起轰动,商业上获得极大成功,确立了故事片的地位。
2、梅里爱贡献:把舞台艺术引进电影,增进了电影的艺术表现能力;使用电影技术讲述故事,创造了影像技术的叙事功能;把想象性带进电影,使电影技术具有了对精神世界的传达和表现能力;拓展了电影对时间和空间的表现范围。
3、梅里爱的局限:坚持银幕即舞台的电影观,强调表演;坚持在摄影棚中拍摄,布景和道具做出来的,舞台式的电影时空;用手工方式制作影片,现实世界无法真正进入电影。
二、格里菲斯及其他早期导演的贡献;1、视点解放:突破了固定机位的拍摄手法,摄影机可以自由移动。
2、对蒙太奇手法的发现和运用∶打破了线性叙事,创造了平行蒙太奇和交叉蒙太奇手法。
3、经典叙事手法的形成: 全景——近景——特写镜头,成为后人不断运用的经典叙事手法。
开创了好莱坞善恶分明、富于悬念冲突、大团圆结局的情节模式和豪华铺张的巨片风格。
4、最先把摄制组搬到西海岸,促成了好莱坞的形成。
5、代表作品:《党同伐异》1916年/175分钟、《一个国家的诞生》 1915年/175分钟。
第四节、影视艺术与现实世界的关系一、传统艺术与现实世界的关系:1、存在形态:艺术世界是一个虚构的与现实世界平行的纯想象性的精神存在;与现实世界具有镜像关系。
2、艺术真实与生活真实的关系:艺术真实源于生活但又高于生活;是对真实生活的加工提炼和概括,是去除偶然性上升到规律性之后的结果。
二、影视艺术产品的存在形态:1、非纯粹想象性的存在。
影视艺术的多重本质使银屏突破纯想象性的精神存在,其存在形态介于真实和虚构之间。
2、影视艺术与现实世界的多重关系:影像世界与现实的关系是复杂的。
虚构类与非虚构类的区别,重现与创造的区别等,决定其与现实世界的多重关系。
第二章声画语言的特点第一节、画面和声音一、画面:画面的构成:构图、色彩、光线、运动1、构图:构图的含义:影视作品中,运用镜头成像特性与造型手段,把所要表现的对象和意图赋予相关的造型因素(如光影、线条、色彩)。
影视构图的基本要素:主体、陪体、环境、景别●主体:是影视画面中的主要对象。
可以是一个(组)对象;可以是人或事物;可以是主角或配角。
总之,是要表达的中心。
●陪体:是画面中陪衬主体的景物或人物;具突出主体、说明主体、均衡画面、美化画面和渲染气氛的作用;处在与主体相应的次要位置,既与主体相呼应,又不能喧宾夺主。
●环境:是指影视画面里主要对象周围的人物、景物和空间。
包括前景、后景、背景三个部分。
●景别:指被拍摄主体在画面中呈现出来的范围。
景别的划分一般分为五种:远景、全景、中景、近景和特写。
大远景:适于表现更加广阔、深远的背景和浩渺苍茫的自然景色。
全景:是指表现人的全身或一个场景全貌的画面。
有比较明确的表现中心,一般有两个结构元素:人物与背景。
中景:是表现人体膝盖以上或场景局部画面;有利于交待人与人、人与物之间的关系;近景:是表现人体胸部以上或物体局部的画面。
是一种近距离观察人物与物体的景别。
特写:特写是表现人头部或物体某个局部的画面。
大特写是表现人的面部的某一器官或物的某一细部的画面。
2、色彩:色彩的基本要素:色饱和度、色温、明度。
色调:是画面通过组织配置形成的色彩倾向。
是一组色彩关系所形成的整体特征。
色彩的表意功能:●还原功能:还原客观世界的本来面貌●刻画人物:如《人证》●营造气氛:如《现代启示录》●表现主题:如《蓝》、《白》、《红》实例:●影片《黄土地》,以温暖的土黄色为基调,表现中国人的文化内涵,给人一种沉稳感觉。
结合陕北文化中的色彩含义,既饱含凝重、单纯、浓郁,又对比强烈。
●基耶斯洛夫斯基的《蓝色》、《白色》、《红色》分别用三种颜色来表现自由、平等、博爱的主题。
3、光线:是获得银屏形象的最基本的物质手段,是影视艺术中不可忽视的、可视性造型因素。
光的分类:●按光的来源分:自然光、人工光、混合光●按光的方向分:顺光、侧光、逆光、顶光、脚光●按光的性质分:直射光、散射光●按光的效果分:主光、副光、轮廓光、背景光、修饰光等光的表意功能:造型作用:改变画面内的影调结构、塑造人物形象、渲染环境气氛。
塑造人物形象:通过光线的明暗对比,突出主要人物,隐蔽非主要人物。
渲染环境气氛:利用光线来模仿大气透视规律,塑造一定的空间深度,表现某种环境气氛。
二、声音:1927年10月23日,美国阿兰▪克劳斯▪兰德摄制的《爵士歌王》公映,标志着电影进入了有声时代。
1、影视艺术声音的含义:声音是创造影视形象,展现影视时空的重要手段,同构图画面一样,是构成影视的基本语汇。
2、影视艺术声音的类型影视艺术声音的类型包括:人声、音乐、音响●人声:人声是指影视作品中的人物语言和拟人化的动物语言,包括对话、独白、旁白。
●音乐:指与影视艺术的视觉影像相联系的特殊的音乐形式。
从发音种类上讲:包括器乐和声音;从音乐形态上讲,包括有声源和无声源。
影视音乐的主要作用有:抒发情感、深化主题、推进剧情、展示环境。
●音响:是指影视片段中除去人声和音乐之外的各种声音,包括自然音响,武器音响,环境音响。
音响艺术功能:●还原和创造逼真的环境效果●表现人物的心理和情绪●交待行为过程,推动剧情展示●产生象征,隐喻等意蕴三、声画关系:声音和画面是影视艺术的两大因素,共同构筑了视听形象空间。
画面需要声音配合,声音也离不开视觉形象,画面和声音共同创造了一种新的审美形式。
声音和画面的关系可分为:1、声画合一: 又叫做声画同步,指画面中的视像与其发出的声音在时间上吻合一致,即声音是由画面中的人或者物体、环境所产生的,从而达到一种有声有色的真实感和可信感。
2、声画分立:又叫做声画分离,即画面中的声音与形象不同步,相分离,声音以画外音的形式出现。
声画分离能够强化声音的艺术功能,起到表达人物的主观情绪,发挥声音衔接画面,转换时空,刻画人物形象等作用。
3、声画对位:指声音和画面各自独立,分头并进而又殊途同归。
从不同方面表示同一含义,是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声画对位能够使观众产生一种想象和联想,从而达到一种象征、隐喻的表达效果。
第二节怎样用镜头“说话”一、镜头的含义:指拍摄过程中摄影(像)机从开机到关机这段时间内不间断地拍摄下来的一个叙事段落,在特定的场合下又称为“画面”。
二、镜头的运动方式:1、推镜头:指镜头沿光学轴心作接近被摄对象的运动;可以实现大范围景别向小范围景别的过渡。
2、拉镜头:指镜头沿光学轴心作远离被摄对象的运动;可以实现由小范围景别向大范围景别的过渡。
3、摇镜头:摄影机的位置不动,改变镜头的拍摄角度;它包水平方向的左右摇,垂直方向的上下摇,以及上下左右的复合摇,摇的角度可以是360度。
4、移镜头:指摄像机不固定,边移动边拍摄,机位发生变化;能无限制地扩大空间,产生一种多景别、多构图的造型效果。
5、跟镜头:指摄影机镜头紧随运动着的人或物进行拍摄;展现运动中的人或物的动态美;表明运动中人或物的运动方向、速度、体态以及与周围环境的关系。
三、场面调度:1、场面调度的含义:指导演对一个场景内演员的行动路线、地位和演员之间的交流等表演活动所进行的艺术处理,以达到叙事和表意的目的。
2、场面调度的基本层次:a、演员调度:指导演通过演员的运动方向、所处位置的更动以及演员与演员之间发生交流时的动态与静态的变化等,造成画面的不同造型、不同景别,揭示人物关系及其情绪的变化,以获得比较好的叙事效果。
b、镜头调度:指导演运用摄影机方位的变化,如推、拉、摇、移、跟等运动方法,俯、仰、平、斜等各种不同视角和远、全、中、近、特写等各种不同景别的变换,获得不同角度、不同视距的镜头画面,讲述人物关系和环境气氛的变化。
3、场面调度的叙事功能:•刻画人物性格、揭示人物内心活动;•渲染环境气氛、寄予哲理思想、创造特殊意境;•使场面的转换从蒙太奇的切换变成在镜头内部的连续转换。
四、空镜头的表意特征:空镜头,又称景物镜头,指“画面中没有人物的镜头”。
空镜头的表意特征:导演阐明思想内容、叙述故事情节、抒发感情意境、银幕时空转换、调节影片节奏。
五、长镜头的语言特征:1、长镜头:用相对较长的尺数和时间,对一个物体或事件进行连续不断地拍摄,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镜头段落,以保持被拍摄对象时空上的连续性、完整性、真实性。
2、景深镜头:空间的整体性比较强,远、中、近景同样清晰,整个场景尽收眼底,包含的内容和信息量比较丰富的镜头。
3、变焦距镜头:根据需要把拍摄目标拉近或推远,可以把一个大全景变为全景、中景、近景、特写等不同景别的镜头。
4、长镜头的叙事特点:•再现空间原貌,保持场景的完整,能够较为真实地表现事物的自由流程,营造一种强烈的临场感;•渲染烘托人物的情绪,比较细致地表现人物的心理过程;•保证事件的时间进程受到尊重,景深镜头能够让观众看到现实空间的全貌和各种事物的实际联系。
5、长镜头理论:长镜头理论是对蒙太奇理论的挑战,是推崇长镜头技术和景深镜头的一个理论流派,创始人是巴赞。
巴赞提出按照长镜头(镜头——段落)和景深镜头的原则构思拍摄影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