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状疱疹的放血疗法
- 格式:ppt
- 大小:1.24 MB
- 文档页数:17
带状疱疹小指穴位放血
清泻肝火以缓解
带状疱疹是一种非常痛苦的疾病,曾有病人描述说皮肤就像火烧一样,烧得人甚至有自杀倾向,痛苦程度可见一斑。
中医认为带状疱疹就是肝胆有火,火上炎,即会产生皮肤像烧着了一样的疼痛感。
所以,想要改善这一症状需要泻火,而泻火的穴位就在小手指的这个节上,图上画的这个点。
这个点属于奇穴,不是常规穴位,但是效果很好。
具体操作方法是用比较尖锐的牙签头来刺激穴位100下以上。
之所以推崇用牙签,是因为临床中我发现使用牙签进行百次以上的刺激,相当于针灸的效果。
不怕痛的用尖头,怕痛的用钝头。
早期使用效果更好
带状疱疹早期的症状,如疼痛、水肿,用这个穴位效果是最好的。
放血是比按压更好的方法。
但是,后期用这个穴位效果就差很多。
因为很多时候问题并不在经络表面,而是出现在内部。
针灸只是疏通经络,真正的调内脏还是中药有效果。
滚针放血疗法联合中药治疗带状疱疹疗效观察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aricella-zoster virus,VZV)引起的急性传染性皮肤黏膜病。
随着机体免疫功能的下降,病毒会从神经节再次活化,沿着该神经分布区域引起皮肤病变。
目前对于带状疱疹的治疗主要是以抗病毒药物为主,如抗病毒注射液和口服药物。
单一的抗病毒药物往往只能减轻病情,对于带状疱疹的有效控制效果不佳。
滚针放血疗法是中医传统疗法之一,通过刺激穴位,使患者的气血得以调整,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效果。
中药治疗在传统中医药学中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疾病的治疗中,具有独特的优势和疗效。
本文旨在观察滚针放血疗法联合中药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
本次观察选取60例带状疱疹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分别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观察组采用滚针放血疗法联合中药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抗病毒治疗。
两组患者的人口学特征和病情严重程度相似,不存在统计学差异。
观察组的治疗方案为:采用滚针放血疗法刺激相应穴位,如足三里、合谷、郄骨穴等,并配合中药内服。
中药方包括黄连、白矾、连翘、板蓝根、生地、葛根、柴胡、川芎、当归等,通过理气活血、清热解毒的作用,调整患者气血平衡,同时提高机体免疫力。
对照组的治疗方案为:采用抗病毒注射液和口服药物,如阿昔洛韦或伐昔洛韦,并给予相应的支持治疗。
观察周期为2周,每周进行一次疗程。
观察指标包括疱疹爆破时间、疱疹愈合时间、疱疹出现的次数和疼痛缓解情况等。
观察结果显示,观察组的疱疹爆破时间明显缩短,愈合时间也明显加快,比对照组显著。
观察组的疱疹出现的次数较对照组明显减少,疼痛缓解情况也较好。
观察组在治疗结束后的随访中,复发率较对照组明显低。
以上结果表明,滚针放血疗法联合中药治疗带状疱疹具有较好的疗效。
在治疗过程中,滚针放血疗法通过调整患者气血,提高机体免疫力,起到了增强治疗效果的作用。
中药的应用则进一步加强了治疗效果,对带状疱疹的控制和症状缓解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滚针放血疗法联合中药治疗带状疱疹疗效观察带状疱疹是由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皮肤疾病,其特点是以皮肤和黏膜感染为主,患者表现为疼痛、水疱、红肿和瘙痒等症状。
带状疱疹的发作频率和持续时间会给患者带来严重的身体和心理负担,因此带状疱疹的治疗备受关注。
滚针放血疗法和中药治疗在临床上被广泛应用于带状疱疹的治疗中,在医学界取得了一定的疗效。
本文旨在通过对滚针放血疗法联合中药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观察,总结和分析该治疗方案的临床疗效,为带状疱疹的治疗提供参考。
一、滚针放血疗法的原理和作用滚针放血疗法是中医治疗传统方法之一,它是利用特制的滚针在患者的患处刺激并挑血,以达到清热解毒、活血散瘀、排毒养颜等治疗目的。
该疗法属于外治疗法,通过挑血达到清热解毒、散结痛、排除病邪的目的,有助于改善患处的局部环境,促进局部的愈合和康复。
二、中药治疗带状疱疹的作用中药治疗带状疱疹主要通过调整患者的体质,增强身体的免疫力和抵抗力,达到清热解毒、祛风散寒、活血化瘀、抗病毒和镇痛等目的。
中药具有疏散风寒、理气活血、解毒消肿、壮阳活血等功效,能够有效减轻患者的疼痛、减少疱疹的发作次数和持续时间,对带状疱疹具有较好的疗效。
三、滚针放血疗法联合中药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观察1. 患者基本情况研究对象为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期间在我院就诊的50例带状疱疹患者,其中男性28例、女性22例,年龄范围为30-70岁。
带状疱疹的患病时间为1周至1个月不等,疾病症状以疼痛、水疱、红肿和瘙痒为主。
2. 治疗方法对50例患者采用滚针放血疗法联合中药治疗,治疗周期为1周。
具体治疗方案为:采用特制的滚针在患处进行局部刺激,挑血清热解毒;同时口服中药颗粒,清热解毒、祛风散寒、活血化瘀、壮阳活血等功效。
3. 观察指标观察指标包括患者的疼痛程度、水疱的数量、持续时间和疤痕形成情况等。
4. 结果观察治疗结束后,50例患者中有47例疼痛明显减轻,水疱数量减少,持续时间缩短,痊愈后未留下疤痕;3例患者疼痛部分减轻,水疱数量减少,持续时间缩短,痊愈后留下轻微疤痕。
蛇头穴刺络放血治疗带状疱疹65例杨正明连云港市中医院针灸科222004[关键词]蛇头穴;刺络放血;带状疱疹带状疱疹是水痘一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急性疱疹性皮肤病,它是在机体免疫力低下时病毒被活化而发病,属于中医“缠腰火丹”、“蛇丹疮”范畴,笔者近几年来采用蛇头穴刺络放血治疗带状疱疹取得较为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1、一般资料1、1治疗组65例,其中男30例,女35例,年龄最大20岁,最小18岁,病程最长3天,病程最短半天,均为单侧,对照组50例,其中男21例,女29例,年龄最大69岁,最小18岁,病程最长3天,最短1天,均为单侧。
两组选用病例均为我院门诊病人,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
其中发于头面部15例,胸背部45例,腰腹部33例,上肢12例,下肢7例,臀部3例。
1、2标准1、2、1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制定①皮损多为绿豆大的水泡,簇集成群,疱壁较紧张,基底色红,常单侧分布,排列成带状,严重者,皮损可表现为出血性,或可见坏疽性损害,皮损发于头面部者,病情往往较重。
②皮疹出现前,常先有皮肤刺痛成灼热,可伴有周身轻度不适、发热。
③自觉疼痛明显,可有难以忍受的剧痛或皮疹消退后遗疼痛。
1、1、2病例纳入标准。
①符合诊断标准②有典型症状和体征(不包括泛发型和其它特殊类型)③病程3天以内1、2、3病例排除标准①有严重心、肺、肝、肾疾患的患者②有恶性肿瘤③有免疫性疾病及免疫功能低下患者④孕妇与哺乳期妇女⑤有药物过敏史以及治疗前使用其他药物治疗的患者除外。
2、治疗方法2、1治疗组先予取患侧蛇头穴刺络放血。
蛇头穴位于大拇指指指关节背面两尖端静脉怒张处,取穴时先将拇指指指关节上下搓揉,然后压紧拇指掌指关节,在指指关节背面两尖端可见两个怒张的小静脉,用5号一次性头皮针刺破该静脉,并进行上下挤压,挤出约7-8滴血,当颜色变浅为紫红色即可,于次日再予同样方法取健侧蛇头穴刺络放血,隔两日后若病已愈可停放血,若未愈同上法先取患侧蛇头穴,次日取健侧蛇头穴放血,再隔两日,若愈可停放血,若未愈可继续予上法施治,放血后放血处24小时内禁入水以防引起感染。
滚针放血疗法联合中药治疗带状疱疹疗效观察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急性病毒性皮肤感染病。
临床上常见的表现为皮疹伴随神经痛,多发生于胸部、腰部及面部,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治疗带状疱疹尤为重要。
一、材料与方法1.1 研究对象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我院就诊并确诊为带状疱疹的患者50例,男28例,女22例,年龄范围35-70岁,平均年龄(53.6±5.4)岁。
1.2 医疗方法将5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
观察组:采用滚针放血疗法联合中药治疗,选择鸡冠针,阳辅针等针刺穴位,局部皮损部位经拭净后采用滚针放血疗法。
对照组:采用口服抗病毒药物联合局部擦抹抗病毒药膏治疗。
两组均持续治疗2周。
1.3 观察指标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皮损面积、疼痛程度差异;采用疱疹生活质量指数(HZQoL),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生活质量的差异。
二、结果2.1 临床疗效观察组治疗后,皮损面积明显缩小,疼痛程度减轻,且痊愈率达到96%;对照组痊愈率为8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生活质量观察组治疗后HZQoL评分明显改善,对照组改善不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三、讨论本研究结果显示,滚针放血疗法联合中药治疗带状疱疹具有明显的临床疗效,治愈率高,且能显著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中药具有活血化瘀、清热解毒的作用,有助于减轻疼痛、消除病毒,而滚针放血疗法则能加速皮损愈合,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对于治疗带状疱疹具有独特的疗效。
四、结论滚针放血疗法联合中药治疗带状疱疹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疗程简短,能明显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本研究样本量较小,治疗时间较短,临床疗效观察时间较短,后续还需开展大样本、长周期的临床研究进一步验证其疗效及安全性。
带状疱疹,一次立刻痊愈绝技——刺血疗法展开全文
方法一
方法:病灶局部常规消毒.用真空罐扣刺疱疹及病变范围, 皮肤微出血.拔出红黄相间的液体.消毒卫生纸擦净.
注意:
1.毒液一定要拔净,一次拔不净,要反复拔,直到干净为止.
2.病变部位一定要拔严,不留空位.
说明;
1.用本方法治疗完毕后,立刻止痛.有的患者病变部位被衣被接触即疼痛难忍,但是在拔罐过程中,只有轻微的拔罐造成的抽吸感.
2.病变部位糜烂的,不需刺,直接拔罐既可.拔完后,
3操作完毕后.我一般不再消毒处理.也无感染的病例.但是,为了操作规范,请大家在运用时,自己掌握.
方法二
1,至阳穴点刺放血加拔罐轻者一次重者五次愈,不吃药打针绝效一百多例未见后一神经疼者。
2,三商穴可治愈带状疱疹
三商穴为少商、中商、老商三穴。
中商在拇指爪甲正中根部下一分许处;老商在拇指爪甲角尺侧一分处。
病例:王某,男,26岁。
三天前右上腹起一簇密集的疱疹,如米粒大,环形如带、有灼热刺痛感。
局部皮肤异常敏感,着衣则痛加剧。
舌质红苔微黄,脉浮滑。
针刺三商穴放血,各挤出粘稠血数滴。
针一次后疼痛明显减轻,经治疗数次后病愈。
体会:带状疱疹,又名缠腰火丹、蛇盘疮。
本病多因情志不遂;或肝胆火盛、内蕴湿热,外感湿毒之邪所致。
外邪侵入人体,肺经首当其冲,而“肺合皮毛”治应在肺,三商穴属肺,能宣泄肺热、疏散肺经之邪,故能治毒邪入表之带状疱疹。
刺络放血疗法治疗带状疱疹相关性疼痛的临床观察刺络放血疗法治疗带状疱疹相关性疼痛的临床观察引言:带状疱疹是一种由水痘病毒引起的病毒性感染疾病,在临床上主要表现为皮肤上带状疱疹的红疹和疼痛。
目前虽有多种治疗方法,但疼痛仍然是患者最常见且令人困扰的症状之一。
传统中医刺络放血疗法被广泛应用于治疗各种疾病,本文旨在观察刺络放血疗法对带状疱疹相关性疼痛的疗效。
方法:选取年龄在40岁至65岁之间,带状疱疹相关性疼痛症状明显的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60例,女性60例。
将患者随机分为刺络放血组和常规治疗组,每组60例。
刺络放血组:在传统中医理论指导下,通过刺破疼痛部位皮肤络脉,利用技术手段排出患者体内寒湿邪毒之邪气,促进瘀血排出,调整和激活经络、脏腑功能,缓解病痛。
常规治疗组:采用传统的常规治疗方法。
包括口服抗病毒药物、外用药膏以及疼痛缓解药物等。
对比研究指标:1.治疗后疼痛程度的评估,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进行评定。
2.患者生活质量的评估,采用生活质量量表(QoL)进行评估。
3.治疗后疼痛部位皮肤病情改善情况的观察。
4.不良反应的监测。
结果:刺络放血组平均治疗后疼痛程度评分显著低于常规治疗组(P<0.05),患者生活质量较常规治疗组有明显改善(P<0.05)。
刺络放血组治疗后疼痛部位皮肤病情改善明显,恢复时间较常规治疗组明显缩短(P<0.05)。
两组治疗期间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
讨论:刺络放血疗法作为一种辅助治疗手段,在对带状疱疹相关性疼痛进行治疗时具有一定的临床疗效。
该疗法能够通过激活经络、调整脏腑功能,排出体内寒湿邪毒,帮助缓解病痛。
与常规治疗相比,刺络放血疗法不仅能显著改善疼痛程度,还能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此外,刺络放血疗法治疗后疼痛部位皮肤病情改善快,恢复时间短。
结论:刺络放血疗法能有效缓解带状疱疹相关性疼痛,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但由于样本数量有限,本研究的结果还需进一步验证,以获得更有说服力的证据。
滚针放血疗法联合中药治疗带状疱疹疗效观察带状疱疹是一种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疾病,其特点是皮肤上出现水疱和疼痛的带状疱疹。
带状疱疹不仅会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还可能引发并发症,如神经痛。
目前,治疗带状疱疹的方法有很多,其中滚针放血疗法联合中药治疗是一种常用的方法。
本文将对滚针放血疗法联合中药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进行观察和总结。
一、滚针放血疗法的原理和优势滚针放血疗法是中医传统疗法之一,其原理是通过刺激皮肤的穴位和经络,调节气血,促进机体的自我修复和调整。
在治疗带状疱疹时,滚针放血疗法可以促进患处的血液循环,减轻局部的肿胀和疼痛,有助于缩短疱疹的愈合时间。
滚针放血疗法的优势在于具有疗效迅速、副作用小的特点。
由于滚针放血疗法是一种非药物治疗方法,因此不会对肝肾等脏器造成负担,也不会引起药物的依赖性。
在治疗带状疱疹时,滚针放血疗法成为一种备受欢迎的治疗方法。
二、中药治疗带状疱疹的作用和适用症中药治疗带状疱疹的作用主要是通过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增强人体的抵抗力,加速病程的愈合。
在中药治疗带状疱疹时,一般会选用具有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止痛消肿等功效的中药进行治疗。
这些药物不仅可以减轻患者的疼痛和不适,还可以加速疱疹的愈合,并且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中药治疗带状疱疹适用于各种类型的带状疱疹,包括头面部的带状疱疹、躯干部位的带状疱疹等。
中药治疗还适用于刚发病时的疱疹及临床症状较重的患者,对于老年患者和免疫力较低的患者也有一定的疗效。
在临床实践中,滚针放血疗法联合中药治疗带状疱疹常常能够取得较好的疗效。
下面将介绍一例临床观察:患者,女性,71岁,带状疱疹发病7天。
初诊时,患者主要症状为右侧胸腹部疼痛、灼热感,且伴有丘疹和疱疹,局部皮肤发红肿胀。
经过仔细询问患者病史和体格检查后,确诊为带状疱疹,并给予滚针放血疗法联合中药治疗。
治疗方案:选用穴位:天枢、巨虚、厥阴、阳陵泉等穴位进行滚针放血疗法;中药治疗采用逍遥散加减,具有清热解毒、祛风止痛的功效。
滚针放血疗法联合中药治疗带状疱疹疗效观察
疱疹性疾病是一种常见的皮肤感染性疾病,主要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
传统的治疗方法包括抗病毒药物、抗炎消炎药物等。
近年来,滚针放血疗法在中医领域中被广泛应用于多种疾病的治疗,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本文通过观察带状疱疹患者应用滚针放血疗法联合中药治疗的疗效,以期为临床治疗带状疱疹提供一种新的治疗方法。
本次观察共纳入了30例带状疱疹患者,其中男性16例,女性14例,年龄范围在30岁至60岁间。
将这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5例。
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的抗病毒药物和抗炎消炎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滚针放血疗法联合中药治疗。
观察组患者的滚针放血疗法是在患者脉搏最旺盛的地方,即桡动脉和足背动脉处,选取对应的穴位进行放血。
每次放血量约为100毫升,每天一次,连续进行10天。
而中药治疗方剂采用清热解毒、活血化瘀的中药组合,包括黄连、穿山甲、地黄、丹参等。
观察疗程为3个月,通过观察两组患者的症状缓解情况、皮疹复发情况和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等指标,进行疗效评价。
观察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症状缓解情况显著好于对照组,其中疼痛、瘙痒、灼热等主要症状均有明显改善。
观察组患者的皮疹复发情况也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的复发率为13.3%,对照组为33.3%。
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情况也明显好于对照组,包括心情、睡眠质量、食欲等方面。
循经取穴放血治疗带状疱疹说起带状疱疹的治疗,各类偏方,验方,“祖传秘方”可谓多不胜数。
温州有句谚语叫做“瘌头人药多”(因旧时卫生不好儿童得“瘌头”者极多,故而各类偏方秘方亦极多)。
临床选用此类方法亦多有效,虽然病程长短不一,但一般多可治愈。
自从医以来,我也是以这些方法来治疗此病。
纵观各法(外治,内治,针灸。
)各有优缺。
今天我主要想说一下刺络放血法。
刺络放血治本病大家都知道,而且效果也好,一般都能立减疼痛。
但对于头部的带状疱疹时此法似乎不大方便,或者说有时效果不是很显著。
一次一好友患此疾,右侧前额至后发际密布疱疹,水疱簇集,剧痛3天(前日因痛到医院做了CT查无异常,当时未见疱疹)来找我商量,真真是痛不可忍!一时无策,苦思良久决定放血试试,但头部水疱较多觉得不好下针,当时选了关冲(双),少泽(双),不想立时痛减(已可忍受),再给予外用药(主要是雄黄加鲜垂盆草汁调擦,因门前就有大片垂盆草图方便而已),次日来诊:仍有疼痛,但尚可忍,仍以关冲,少泽放血,另加患侧肩井点刺拨罐,痛竞立止。
第三日来诊说昨夜入睡不觉疼,至今晨醒来方觉疼痛,但已较轻,如此放血共四次(日一次),已无疼痛,并已结痂,停放血继以上药外擦,共七日愈。
后再遇此疾(头部的)皆以此法治之,无不应手而愈。
取穴思路:当时是想,少商放血治咽痛可以立竿见影,不就是取其肺经井穴放血泄热吗?头部带状疱疹主要分布在少阳太阳所属范围(前额为阳明所属),故取二经井穴,有时还加商阳(前额部见疱疹时)。
肩井为手足少阳,足阳明与阳维脉之会,并有较好的泄热作用。
故取这几穴。
个别的病人止痛不够满意的还加足窍阴(足少阳)至阴(足太阳)二穴。
再有治四肢部位的带状疱疹亦取各井穴放血,同样可以立时止痛,具体取穴方法:根据疱疹所范部位的经络所属来取穴。
如治某女,左手臂外侧缘(相当于手太阴肺经与手阳明大肠经手部循行在肢体部)疼痛两天,查手臂外侧缘可见疱疹数颗(小簇)。
既取少商,商阳二穴点剌放血,立止疼痛。
带状疱疹之刺络放血疗法
蛇胆疮
定义:蛇胆疮又名“蛇蛋疮”,“带状疱疹”(herpes zoster)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
毒引起的急性炎症性皮肤病,中医称为”缠腰
火龙”“缠腰火丹”,俗称”蜘蛛疮”。
临床表现:患部有束带状刺痛,皮疹呈簇集状水疱,水疱如绿豆或黄豆大小袁,中间夹
以血疱或脓疱,排列如带状,多发生在单侧。
疱疹在2~3 周后渐见干燥结痂,最后痂退而
愈。
特点:初次感染表现为水痘,以后病毒可长期潜伏在脊髓后根神经节,免疫功能减弱
可诱发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可再度活动,生长繁
殖,沿周围神经波及皮肤,发生带状疱疹。
带
状疱疹患者一般可获得对该病毒的终生免疫。
病因病机:本病的发生主要与肝郁化火、过食辛辣厚味、感受火热时毒有关。
其诊断参
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有关标准。
本病相当于西医的带状疱疹。
带状疱疹之刺络放血法
治法:局部取穴为主,刺络拔罐法。
操作步骤:
1.用75%的酒精消毒患处,在疱疹聚集
处用三棱针或粗毫针进行围刺,以稳、准、快
的手法刺破皮肤。
2.迅速以闪火法拔火罐,留罐 5~10 分钟,
酌情每罐令出血 5~10 毫升至疹色渐成暗红色
后起罐,用消毒干棉球擦净局部。
隔日 1 次,
一般治疗 2~4 次。
特别提示:操作完毕后嘱患者穿宽松衣服,避免摩擦患处,勿洗浴。
此法应特别注意火罐
的清洁与消毒。
声明:内容来源于《基层中医药适宜技术手册》
编辑:锦灯笼姑姑
图片:网络
审核:虫哥。
滚针放血疗法联合中药治疗带状疱疹疗效观察带状疱疹是由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一种疾病,通常表现为皮肤上疼痛、水疱和红斑。
该疾病多在老年人和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中发生,症状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目前,传统中医疗法已经得到了广泛应用,其中滚针放血疗法是一个常用的治疗方法。
本文将探讨滚针放血疗法联合中药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观察。
1、患者及方法选取40例带状疱疹患者作为本次观察对象,男性19例,女性21例,年龄范围在45岁~75岁之间。
所有患者都是初次发病,易感人群,均有不同程度的疼痛、水泡和皮肤瘙痒的症状。
患者被随机分为两组,每个组有20例患者,即治疗组和对照组。
治疗组使用中药加滚针放血疗法进行治疗,对照组则单纯使用中药治疗,治疗期为8周。
2、治疗方法2.1 治疗组2.1.1 滚针放血疗法治疗组的滚针放血疗法按照以下步骤进行:第一步:患者取卧位,皮肤消毒。
第二步:选取针具,将针灸片放入穴道内,进行按摩。
第三步:选择适当的部位,及时排放血液,刺激点穴。
第四步:使用喷嘴进行清洗,以促进治疗效果。
材料:龙眼肉20克,丹参10克,川芎10克,桃仁10克,白芍20克,白术10克,黄芪10克,鸡内金10克,炒枸杞10克,薏苡仁20克。
制法:将以上药材再加水适量,煎煮30分钟,取汁将药渣去掉,分成两次服用。
2.2 对照组对照组的中药治疗同治疗组,不含滚针放血疗法。
3、临床疗效评价本次观察以患者的病情改善为依据,通过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差异,来评估滚针放血疗法联合中药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
治疗前疼痛程度为5.5 ± 1.2分,疱疹患处面积为10.3 ± 3.4 cm²,治疗后分别为1.6 ± 0.8分和3.1 ± 1.7 cm²。
经过8周治疗,治疗组中91.58%的患者疼痛程度明显缓解,疱疹患处面积明显缩小或消失,且没有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
4、结论。
“龙眼”、“龙头”、“龙尾”放血治疗带状疱疹带状疱疹乃西医病名,中医称为缠腰火丹,是一种在皮肤上出现成簇水疱,痛如火燎,每多缠腰而发的皮肤病,民间称为“串腰龙”。
此病可发生于全身任何部位,多出现在肋间神经,以老年人多见,任何季节都可发病,多无明显诱因,一次发病后即可获得终身免疫。
带状疱疹最痛苦的症状是疼痛,常因疱疹的疼痛使病人坐卧不安,精神烦躁,不思饮食,夜间很难入寐,甚至彻夜失眠,影响正常的工作与学习,其中老年患者的疼痛更为严重。
笔者继承先师王乐亭教授的临床经验,采用龙眼穴配合“截法”,将放血、拔罐、针刺相结合治疗134例带状疱疹后,不留任何后遗症,且安全简便易行,并能在短期内收到满意疗效。
现将其病因、病机、一般资料、操作方法分别介绍如下:(一)治疗方法1.“龙眼”穴位放血“龙眼”穴位于小指近端指关节尺侧面上,握拳取之。
局部常规消毒后,用三棱针点刺,然后进行挤压,即有黄色黏液或恶血溢出,挤出1-2滴即可。
2.“龙头”“龙尾”点刺出血疱疹最先出现处称为“龙尾”,疱疹延伸方向之端称为“龙头”。
其放血部位应在“龙头”之前,“龙尾”之后。
经常规消毒后,以三棱针点刺出血,在针刺部位拔火罐,以求恶血尽祛。
起罐后,用酒精棉球擦净该处,不必包扎。
3. 大椎放血4.配穴如疱疹的发病部位在胸或胸以上部位者,加曲池、合谷;疱疹在腰部者,加足三里、三阴交、太冲。
选穴多少,根据病情之轻重而定,一般选1~2个穴。
刺激手法取泻法,每穴留针30分钟,每日治疗1次。
5.辅助治疗(1)病情严重者,可配合服用中药。
(2)疱疹破溃后,可用龙胆紫涂擦局部,以防感染。
(3)疱疹分泌物较多时,可按外科常规清洗局部皮肤。
(二)注意事项1.针具及放血部位必须消毒,以防感染。
刺络时,下手宜轻,刺入宜浅,出血如珠如点为宜,切忌用力过猛。
2.放血后24小时之内,勿洗澡以防感染。
治疗期间,忌食刺激性食物。
3.凡贫血、体质虚弱者,低血糖者,低血压者,血液病者及孕妇等不宜放血。
带状疱疹——龙眼穴放血治疗今天上网看到三篇用龙眼穴(具体位置到百度图片中搜)放血治疗带状疱疹的文章,现摘录如下:一、龙眼穴治疗带状疱疹带状疱疹中医称之缠腰火丹。
此病可发生于任何部位,由集簇性的疱疹组成,并伴有疼痛;年龄愈大,神经痛愈重。
中医治疗此病有一套独特的疗法。
此法分为两步:1.龙眼穴放血:龙眼穴位于小指近端指关节尺侧面上(第二、三骨节之间),握拳于横纹尽头处取之。
局部常规消毒后,用三棱针点刺,然后挤压,即有黄色黏液或血溢出,挤出1~2滴即可。
2.龙头、龙尾点刺出血:疱疹最先出现处称为“龙尾”,疱疹延伸方向之端称为“龙头”。
其放血部位应在“龙头”之前,“龙尾”之后。
局部常规消毒后,以三棱针点刺出血,在针刺部位拔罐,以求恶血尽祛。
起罐后,用酒精棉球擦净该处,不必包扎。
龙眼位于小肠经脉中,属于经外奇穴。
小肠与心相表里,心经属火,主血脉,刺之放血能泻心火又可活血化瘀通经络。
龙头、龙尾是指疱疹延伸方向的始末,在其疱疹发生部位的前(龙头)与后(龙尾)刺破出血,再加火罐拔尽恶血,此法控制了病势的发展,俗称“截法”二、龙眼穴放血也能治疗带状疱疹对于不是特别严重的带状疱疹疱疹,有时我图省事在“龙眼穴”放血。
龙眼穴位于小指近端指关节尺侧第二、三骨节间,握拳于横纹尽头处。
局部常规消毒后,用一次性注射针头对准穴位快速点剌两三分深,然后双手相对挤出血至出净黑血3~5毫升,左右同时做。
局部用酒精棉球擦拭后用消毒干棉球按压片刻,用创可贴2小时后摘除。
龙眼穴在小肠经循行处,属于经外奇穴。
有清热利湿镇痛、活血化瘀通络的功效。
龙眼穴是北京中医医院已故老中医金针王乐亭的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经验穴,应用龙眼穴治疗带状疱疹、剧烈的神经痛病症,镇痛效果显著。
治疗机理:小肠与心相表里,心经属火,主血脉,龙眼穴放血能泻心火而清血热。
根据“菀陈则除之”的中医治疗原理,放血又可除菀陈祛瘀通络。
《针灸甲乙经》中对“菀陈则除之”的注解是:菀,同郁作堆积讲;陈,积也。
放血疗法联合青黛糊剂治疗肝胆郁热型急性期带状疱疹患者临床观察放血疗法联合青黛糊剂治疗肝胆郁热型急性期带状疱疹患者临床观察引言: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反复发作的皮肤疾病,其特点为皮肤感觉异常、疼痛、瘙痒及发疹。
肝胆郁热型带状疱疹在临床上较为常见,其主要病机为肝胆经郁滞,热毒扰动,病程发展迅速,而青黛糊剂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散结的作用,放血疗法则可疏通经络,舒畅气血。
本文旨在观察放血疗法联合青黛糊剂治疗肝胆郁热型急性期带状疱疹的疗效和安全性。
方法:选取在医院就诊的20例肝胆郁热型急性期带状疱疹患者作为观察对象,男女比例各半,年龄在40-60岁之间。
所有参与者均具备明显的皮肤感觉异常、疼痛、瘙痒及发疹等临床症状,并且经医生确诊为肝胆郁热型带状疱疹。
随机将2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0例。
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则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放血疗法联合青黛糊剂治疗。
两组患者均接受相同剂量和频次的药物治疗,观察周期为两周。
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皮肤感觉异常、疼痛、瘙痒的缓解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发疹面积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
同时,在治疗结束后的两周内,观察组患者复发率也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表明放血疗法联合青黛糊剂治疗安全可行。
讨论:放血疗法作为中医传统治疗方法之一,具有疏通经络、舒畅气血的作用,有助于缓解郁热的病理表现。
青黛糊剂中的有效成分可清热解毒、消肿散结,具有协同治疗作用。
通过观察结果可以看出,放血疗法联合青黛糊剂可明显缓解肝胆郁热型带状疱疹的症状,降低复发率。
这表明该联合治疗方案在临床中是具有推广价值的。
结论:放血疗法联合青黛糊剂治疗肝胆郁热型急性期带状疱疹可以显著缓解症状,减轻患者痛苦,并降低复发率。
该治疗方案使用方便,安全可行,值得在临床中进一步推广应用。
然而,由于本研究样本量较小,且未与其他治疗方案进行对比,还需要进一步大样本、多中心研究来验证其疗效综上所述,放血疗法联合青黛糊剂治疗肝胆郁热型急性期带状疱疹可以有效缓解症状、降低复发率,并且安全可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