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状疱疹的放血疗法
- 格式:ppt
- 大小:1.20 MB
- 文档页数:17
带状疱疹小指穴位放血
清泻肝火以缓解
带状疱疹是一种非常痛苦的疾病,曾有病人描述说皮肤就像火烧一样,烧得人甚至有自杀倾向,痛苦程度可见一斑。
中医认为带状疱疹就是肝胆有火,火上炎,即会产生皮肤像烧着了一样的疼痛感。
所以,想要改善这一症状需要泻火,而泻火的穴位就在小手指的这个节上,图上画的这个点。
这个点属于奇穴,不是常规穴位,但是效果很好。
具体操作方法是用比较尖锐的牙签头来刺激穴位100下以上。
之所以推崇用牙签,是因为临床中我发现使用牙签进行百次以上的刺激,相当于针灸的效果。
不怕痛的用尖头,怕痛的用钝头。
早期使用效果更好
带状疱疹早期的症状,如疼痛、水肿,用这个穴位效果是最好的。
放血是比按压更好的方法。
但是,后期用这个穴位效果就差很多。
因为很多时候问题并不在经络表面,而是出现在内部。
针灸只是疏通经络,真正的调内脏还是中药有效果。
滚针放血疗法联合中药治疗带状疱疹疗效观察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aricella-zoster virus,VZV)引起的急性传染性皮肤黏膜病。
随着机体免疫功能的下降,病毒会从神经节再次活化,沿着该神经分布区域引起皮肤病变。
目前对于带状疱疹的治疗主要是以抗病毒药物为主,如抗病毒注射液和口服药物。
单一的抗病毒药物往往只能减轻病情,对于带状疱疹的有效控制效果不佳。
滚针放血疗法是中医传统疗法之一,通过刺激穴位,使患者的气血得以调整,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效果。
中药治疗在传统中医药学中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疾病的治疗中,具有独特的优势和疗效。
本文旨在观察滚针放血疗法联合中药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
本次观察选取60例带状疱疹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分别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观察组采用滚针放血疗法联合中药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抗病毒治疗。
两组患者的人口学特征和病情严重程度相似,不存在统计学差异。
观察组的治疗方案为:采用滚针放血疗法刺激相应穴位,如足三里、合谷、郄骨穴等,并配合中药内服。
中药方包括黄连、白矾、连翘、板蓝根、生地、葛根、柴胡、川芎、当归等,通过理气活血、清热解毒的作用,调整患者气血平衡,同时提高机体免疫力。
对照组的治疗方案为:采用抗病毒注射液和口服药物,如阿昔洛韦或伐昔洛韦,并给予相应的支持治疗。
观察周期为2周,每周进行一次疗程。
观察指标包括疱疹爆破时间、疱疹愈合时间、疱疹出现的次数和疼痛缓解情况等。
观察结果显示,观察组的疱疹爆破时间明显缩短,愈合时间也明显加快,比对照组显著。
观察组的疱疹出现的次数较对照组明显减少,疼痛缓解情况也较好。
观察组在治疗结束后的随访中,复发率较对照组明显低。
以上结果表明,滚针放血疗法联合中药治疗带状疱疹具有较好的疗效。
在治疗过程中,滚针放血疗法通过调整患者气血,提高机体免疫力,起到了增强治疗效果的作用。
中药的应用则进一步加强了治疗效果,对带状疱疹的控制和症状缓解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许明辉医生献宝——带状疱疹(龙眼穴蛇眼穴放血火针拔罐放
出瘀血)
具体的方法,我也可以讲一讲在针灸方面的常用方法。
比如说带状疱疹,大家都介绍了很多方法,我也有自己的方法。
我们扎哪个地方?龙眼穴。
就是我们这个小拇指握住的第二指节这个地方,叫龙眼穴放血,一般一次,不超过三次都能够搞掂。
哪边有放哪边,两边都有两边放。
这是一种方法,还有刚才说的大拇指第一指节两侧,这叫蛇眼。
这两个可以结合用。
龙眼点刺放血,蛇眼点刺放血。
对带状疱症可以说是立竿见影。
对治疗急性疼痛非常有效,而且不遗留后遗神经痛。
这是第一个。
第二个问题就是火针的威力。
实际上我治疗带状疱疹的经验的是从北京贺老那里学到的。
原因就是因为当时跟着贺老在北京,我是1993年到1994年在北京广安门医院进修,期间认识了贺老,他教了我火针疗法。
火针疗法治疗带状疱疹更快。
刚开始出来以后,我们打头、断尾、掐腰,那个龙嘛,它叫缠腰龙嘛,也有叫缠腰蛇。
那就是说从三个点进行火针点刺,非常快。
……带状疱疹开始是疼,这个地方疼,肯定会出现一个红点,或者是一个局部疼,你找到那个最疼点,找到它那个头,然后看着它的红的位置,断它的后,在中间掐腰。
就是这三招,这个是非常快,不超过三次。
不用念咒,火针是扎了针又拔罐,放出瘀血就可以了。
蛇头穴刺络放血治疗带状疱疹65例杨正明连云港市中医院针灸科222004[关键词]蛇头穴;刺络放血;带状疱疹带状疱疹是水痘一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急性疱疹性皮肤病,它是在机体免疫力低下时病毒被活化而发病,属于中医“缠腰火丹”、“蛇丹疮”范畴,笔者近几年来采用蛇头穴刺络放血治疗带状疱疹取得较为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1、一般资料1、1治疗组65例,其中男30例,女35例,年龄最大20岁,最小18岁,病程最长3天,病程最短半天,均为单侧,对照组50例,其中男21例,女29例,年龄最大69岁,最小18岁,病程最长3天,最短1天,均为单侧。
两组选用病例均为我院门诊病人,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
其中发于头面部15例,胸背部45例,腰腹部33例,上肢12例,下肢7例,臀部3例。
1、2标准1、2、1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制定①皮损多为绿豆大的水泡,簇集成群,疱壁较紧张,基底色红,常单侧分布,排列成带状,严重者,皮损可表现为出血性,或可见坏疽性损害,皮损发于头面部者,病情往往较重。
②皮疹出现前,常先有皮肤刺痛成灼热,可伴有周身轻度不适、发热。
③自觉疼痛明显,可有难以忍受的剧痛或皮疹消退后遗疼痛。
1、1、2病例纳入标准。
①符合诊断标准②有典型症状和体征(不包括泛发型和其它特殊类型)③病程3天以内1、2、3病例排除标准①有严重心、肺、肝、肾疾患的患者②有恶性肿瘤③有免疫性疾病及免疫功能低下患者④孕妇与哺乳期妇女⑤有药物过敏史以及治疗前使用其他药物治疗的患者除外。
2、治疗方法2、1治疗组先予取患侧蛇头穴刺络放血。
蛇头穴位于大拇指指指关节背面两尖端静脉怒张处,取穴时先将拇指指指关节上下搓揉,然后压紧拇指掌指关节,在指指关节背面两尖端可见两个怒张的小静脉,用5号一次性头皮针刺破该静脉,并进行上下挤压,挤出约7-8滴血,当颜色变浅为紫红色即可,于次日再予同样方法取健侧蛇头穴刺络放血,隔两日后若病已愈可停放血,若未愈同上法先取患侧蛇头穴,次日取健侧蛇头穴放血,再隔两日,若愈可停放血,若未愈可继续予上法施治,放血后放血处24小时内禁入水以防引起感染。
滚针放血疗法联合中药治疗带状疱疹疗效观察带状疱疹是一种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疾病,其特点是皮肤上出现水疱和疼痛的带状疱疹。
带状疱疹不仅会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还可能引发并发症,如神经痛。
目前,治疗带状疱疹的方法有很多,其中滚针放血疗法联合中药治疗是一种常用的方法。
本文将对滚针放血疗法联合中药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进行观察和总结。
一、滚针放血疗法的原理和优势滚针放血疗法是中医传统疗法之一,其原理是通过刺激皮肤的穴位和经络,调节气血,促进机体的自我修复和调整。
在治疗带状疱疹时,滚针放血疗法可以促进患处的血液循环,减轻局部的肿胀和疼痛,有助于缩短疱疹的愈合时间。
滚针放血疗法的优势在于具有疗效迅速、副作用小的特点。
由于滚针放血疗法是一种非药物治疗方法,因此不会对肝肾等脏器造成负担,也不会引起药物的依赖性。
在治疗带状疱疹时,滚针放血疗法成为一种备受欢迎的治疗方法。
二、中药治疗带状疱疹的作用和适用症中药治疗带状疱疹的作用主要是通过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增强人体的抵抗力,加速病程的愈合。
在中药治疗带状疱疹时,一般会选用具有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止痛消肿等功效的中药进行治疗。
这些药物不仅可以减轻患者的疼痛和不适,还可以加速疱疹的愈合,并且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中药治疗带状疱疹适用于各种类型的带状疱疹,包括头面部的带状疱疹、躯干部位的带状疱疹等。
中药治疗还适用于刚发病时的疱疹及临床症状较重的患者,对于老年患者和免疫力较低的患者也有一定的疗效。
在临床实践中,滚针放血疗法联合中药治疗带状疱疹常常能够取得较好的疗效。
下面将介绍一例临床观察:患者,女性,71岁,带状疱疹发病7天。
初诊时,患者主要症状为右侧胸腹部疼痛、灼热感,且伴有丘疹和疱疹,局部皮肤发红肿胀。
经过仔细询问患者病史和体格检查后,确诊为带状疱疹,并给予滚针放血疗法联合中药治疗。
治疗方案:选用穴位:天枢、巨虚、厥阴、阳陵泉等穴位进行滚针放血疗法;中药治疗采用逍遥散加减,具有清热解毒、祛风止痛的功效。
滚针放血疗法联合中药治疗带状疱疹疗效观察
疱疹性疾病是一种常见的皮肤感染性疾病,主要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
传统的治疗方法包括抗病毒药物、抗炎消炎药物等。
近年来,滚针放血疗法在中医领域中被广泛应用于多种疾病的治疗,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本文通过观察带状疱疹患者应用滚针放血疗法联合中药治疗的疗效,以期为临床治疗带状疱疹提供一种新的治疗方法。
本次观察共纳入了30例带状疱疹患者,其中男性16例,女性14例,年龄范围在30岁至60岁间。
将这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5例。
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的抗病毒药物和抗炎消炎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滚针放血疗法联合中药治疗。
观察组患者的滚针放血疗法是在患者脉搏最旺盛的地方,即桡动脉和足背动脉处,选取对应的穴位进行放血。
每次放血量约为100毫升,每天一次,连续进行10天。
而中药治疗方剂采用清热解毒、活血化瘀的中药组合,包括黄连、穿山甲、地黄、丹参等。
观察疗程为3个月,通过观察两组患者的症状缓解情况、皮疹复发情况和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等指标,进行疗效评价。
观察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症状缓解情况显著好于对照组,其中疼痛、瘙痒、灼热等主要症状均有明显改善。
观察组患者的皮疹复发情况也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的复发率为13.3%,对照组为33.3%。
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情况也明显好于对照组,包括心情、睡眠质量、食欲等方面。
刺血疗法治带状疱疹带状疱疹是一种临床常见的皮肤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以成年人多见,春秋季多发,中医称之为“蛇串疮”“蛇丹”“缠腰火丹”“蜘蛛疮”等。
其发病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引起的。
本病常突然发生,初期表现为红斑和簇集的水疱,沿一侧神经呈带状分布,伴有局部灼痛、刺痛。
且皮温较高,局部皮肤拒按,按压或衣物摩擦时,患处疼痛加重。
西医常以抗病毒、镇静及糖皮质激素等药物对症治疗为主,疗程长,易遗留神经痛之后遗症,难以收到理想的疗效。
经过各种临床试验,发现中医中刺血疗法对治疗带状疱疹有较好的疗效:一、病因病机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发,当机体在过度疲劳,局部创伤,年老体弱,免疫的机能低下以及在高温湿热环境中都易发生此病症。
带状疱疹病毒侵犯皮肤,脊神经或颅神经,允许神经分布区域的疼痛和皮损改变。
二、临床表现常先有轻度的前驱症状,如发热,乏力,全身不适,食欲不振,局部淋巴结肿痛,往往神经痛可与皮损出现前许多天发生,临床经验不足,则易出现误诊。
带状疱疹可引起剧烈的神经痛,常出现在疹前或出疹时,疼痛如烧灼,针刺样,可阵发性加剧,使患者难以忍受,疼痛一般持续在10一20天,还有许多患者在疱疹消退后神经痛,仍可持续数月、数年。
疱疹后神经痛为局限性神经根病变,局部皮肤可有触觉减退或感觉过敏。
带状疱疹病毒能侵犯人体的头面,躯干及四肢神经。
引起的神经痛,依据病毒存在的部位不同而各异。
三、带状疱疹的分期针刺放血治疗1、出疹前期常规消毒疱疹初起及未出疱疹疼痛部位,在此区域进行梅花针重扣刺,出血后拔罐,放血约1~3 mL,留罐约10 min,以拔出瘀血及局部皮肤充血发紫为佳。
同法在大椎穴处治疗。
2、出疹期常规消毒疱疹部位,在疱疹及疱疹周围皮肤潮红处,用梅花针重扣刺,以皮肤广泛出血为度。
出血后拔罐,放血约1~3 mL,留罐约10 min,以拔出水疱内液体、瘀血及局部皮肤充血发紫为佳。
可同时配合疱疹周围毫针围刺密刺,留针20 min。
循经取穴放血治疗带状疱疹说起带状疱疹的治疗,各类偏方,验方,“祖传秘方”可谓多不胜数。
温州有句谚语叫做“瘌头人药多”(因旧时卫生不好儿童得“瘌头”者极多,故而各类偏方秘方亦极多)。
临床选用此类方法亦多有效,虽然病程长短不一,但一般多可治愈。
自从医以来,我也是以这些方法来治疗此病。
纵观各法(外治,内治,针灸。
)各有优缺。
今天我主要想说一下刺络放血法。
刺络放血治本病大家都知道,而且效果也好,一般都能立减疼痛。
但对于头部的带状疱疹时此法似乎不大方便,或者说有时效果不是很显著。
一次一好友患此疾,右侧前额至后发际密布疱疹,水疱簇集,剧痛3天(前日因痛到医院做了CT查无异常,当时未见疱疹)来找我商量,真真是痛不可忍!一时无策,苦思良久决定放血试试,但头部水疱较多觉得不好下针,当时选了关冲(双),少泽(双),不想立时痛减(已可忍受),再给予外用药(主要是雄黄加鲜垂盆草汁调擦,因门前就有大片垂盆草图方便而已),次日来诊:仍有疼痛,但尚可忍,仍以关冲,少泽放血,另加患侧肩井点刺拨罐,痛竞立止。
第三日来诊说昨夜入睡不觉疼,至今晨醒来方觉疼痛,但已较轻,如此放血共四次(日一次),已无疼痛,并已结痂,停放血继以上药外擦,共七日愈。
后再遇此疾(头部的)皆以此法治之,无不应手而愈。
取穴思路:当时是想,少商放血治咽痛可以立竿见影,不就是取其肺经井穴放血泄热吗?头部带状疱疹主要分布在少阳太阳所属范围(前额为阳明所属),故取二经井穴,有时还加商阳(前额部见疱疹时)。
肩井为手足少阳,足阳明与阳维脉之会,并有较好的泄热作用。
故取这几穴。
个别的病人止痛不够满意的还加足窍阴(足少阳)至阴(足太阳)二穴。
再有治四肢部位的带状疱疹亦取各井穴放血,同样可以立时止痛,具体取穴方法:根据疱疹所范部位的经络所属来取穴。
如治某女,左手臂外侧缘(相当于手太阴肺经与手阳明大肠经手部循行在肢体部)疼痛两天,查手臂外侧缘可见疱疹数颗(小簇)。
既取少商,商阳二穴点剌放血,立止疼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