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现代矿床学-成矿物质

现代矿床学-成矿物质

现代矿床学-成矿物质
现代矿床学-成矿物质

成矿物质

一、概述:

成矿物质包括成矿元素及搬运它的介质--成矿流体。在进行矿床学研究的时候,成矿物质的来源是一个基本的问题。200多年来地学界的水--火之争反映在矿床学上,实际上就是矿质来源之争。

50年代以前,主要依据与成矿有关的构造运动、岩浆运动、沉积作用、变质作用及矿床所处的大地构造环境,对矿质的来源作出某些判断。这是矿质来源的宏观地质理论探讨时期。当时流行的几种有关矿床分类方案:内生-外生矿床、同生--后生矿床、岩浆-沉积-变质矿床,反映了成矿物质的相应来源。这一时期的特点是比较强调矿质的单一来源,研究对象也多局限于地球本身(浅部、表部或陆地),研究手段也十分落后。

板块运动与矿质

地球是由金属、陨硫铁和硅酸盐的冷凝体所组成的,其总体成分接近于球粒陨石,因而可以用后者的成分代表地球的原始成分。地球的形成年龄约为46亿年,在地球数亿年的过程中,地球具有由地壳、地幔和地核组成的层圈构造。地球的形成和演化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地球的初始阶段到广泛的熔化(岩浆海洋);

第二阶段(46-40亿年):发生第一次分异,形成全球性地壳,分异出安山岩、钙质斜长岩,玄武岩;40亿年前后发生大规模陨石冲击,故使原始地壳2/3以上受破坏,导致地幔上升,不断形成基性岩,并发生海底快速扩张;

第三阶段(40-25亿年):发生第二次分异,玄武岩浆多次喷溢,出现板块运动,形成众多小板块;

第四阶段(25亿年至今):地壳分异并逐渐稳定,现代板块运动发展,大陆壳经多次分异形成垂直分带——花岗岩在上,麻粒岩在下。

地球的圈层结构与矿质的来源:

从上分析可知:在地球形成的初始阶段,地球是一个均匀体,还未发生明显的分异作用,因而也不能提供矿质来源形成矿床。只有在第二阶段以后地球才开始分异,提供了元素迁移、聚集的可能性。

地核距地表近3000公里,其物质不具备到达地表的任何条件,故不可能是地球表部矿床的成矿物质来源;

大于948公里深处的下地幔与地核一样;

上地幔上部有一个软流圈,是影响全球构造的一个重要因素。在特定条件下,上地幔表部的物质可以到达地壳并形成矿床,理论上讲它可以是成矿物质的一个重要来源;

地壳的任何组成部分都可以提供成矿物质来源。

因此,总的说来,地球的地壳和上地幔的顶层才可以是成矿物质的来源。

成矿物质的来源:

因此,从理论上讲,成矿物质的可能来源有:

1,硅镁质岩浆源:上地幔顶部的某些物质在地壳最薄地段(洋壳)沿大

洋中脊涌至洋壳表面形成大洋玄武岩及有关矿床,构成矿源。尤其在现代板块形成之前的早前寒武纪,地壳很厚,或地壳还未大面积形成,上地幔物质曾大面积侵入地表,例如产于18亿年以上古地盾中的大型镁铁质、超镁铁质岩体及其中的铬镍矿床(占全球储量的70%--80%);其次是超壳断裂中的上地幔物质在地壳浅部形成的大规模的安山岩--玄武岩火山链和金伯利岩。地幔物质是一系列的超镁铁质岩石,在地壳浅处主要形成:

(1)岩浆结晶分异和熔离分异形成的铂、镍矿床及铜、镍(铂)矿床;

(2)金伯利岩中的金刚石矿床;

(3)碳酸岩中的稀有元素矿床

(4)安山—玄武岩中的磁铁矿矿床;

(5)水下火山喷发形成的块状硫化物矿床。

2,硅铝质重熔混浆源:

现在,人们普遍认为,大量的花岗岩不是由硅镁质岩浆演化而成的(即原先有原始岩浆演化成一份玄武岩浆和三份花岗岩浆之说),酸性岩浆与硅铝壳有关,即地壳型岩浆主要是深埋的早期沉积物在一定温度(600--700℃)、压力(大于200MPa)和挥发份参与下,经过重熔而产生的花岗岩浆。其中的成矿元素主要是亲氧元素如W、Sn、Nb、Ta、Be等。

花岗岩及其有关的矿床多集中于寒武纪以后的较年轻的地槽中,尤其在地槽发育的晚期。老的花岗岩多含有金矿,新者则多为钨、锡、铌、钽等。硅铝壳的含矿性极为不均,因而花岗岩的含矿性在不同地区差别极大,形成了成矿区域,矿床的种类,性质和丰常因地而异。

3,地壳表层源:

与岩浆或混浆作用无关的古地壳上层的不同部位中,由地下水或上升热液(非岩浆的)溶取的矿质。当它随热液运移到适当的

构造或其它物化环境中时,会重新的沉淀,形成矿床。这些矿质可能是广大围岩中的分散元素,也可能是从耄仫某种初步聚集的矿源层,或已形成的矿床中得来的。

4,地面来源:

指出露于地表的岩石或矿床提供的成矿物质,经外生作用形成风化矿床和同生沉积矿床(包括地台区和地槽区的海相和陆相沉积矿床)。

5,宇宙来源:

指在地球发生了壳状分异后,从宇宙空间直接降落到地球表面的陨石,宇宙尘埃等物质。地球每年要接受500块陨石,从地球形成到现在地球表面已经接受至少4600块陨石/km2 表面。每日约有3000块陨石雨和宇宙尘落到地面,由它们再分异或堆积形成“宇宙源矿床”。如加拿大肖德贝里Cu-N;硫化物矿床。

6,多来源:

60年代一元成矿论走向衰落,多源成矿说代而兴起。即多来源、多成因、多阶段成矿论点。

三,成矿流体的来源:

流体与成矿:众所周知,许多矿床的形成是与流体的作用分不开的,原来成分的单一的流体与岩石相互作用获取了矿质和能量,迁移到一定的部位。由于地质和物化条件的改变,导致矿质沉淀而形成矿床。流体可以提供成矿物质,也可以溶解、搬运成矿物质。同时,成矿作用也是在有流体存在的情况下发生的。可以说,没有流体,就没有矿床。下面将形成矿床的流体成为“成矿流体”。

流体:

流体能带来能量,也能带来成矿物质。在地壳甚至整个地球中存在着种类繁多的大量流体分布在各种地质环境中。那么,什么叫流体?流体即是:在应力或外力作用下发生流动或发生形变、并与周围介质处于相对平衡条件下的物质(Fyfe, 1978)。从这个定义出发,地壳中的水、岩浆、各种状态的热液、高密

度的气体、甚至处在塑性状态的岩石等均可看作流体。在成矿作用过程中,地热水、海底洋中脊或构造缝喷出的超临界流体和热液、卤水、岩浆、海水、雨水和地下水等流体是最为重要的。

萃取:

并非所有的流体都可形成矿床,除非它们能形成流体。由普通流体形成成矿流体,最重要的过程是流体与岩石的相互作用。这种相互作用使流体和岩石的成分(原始和同位素成分)发生很大变化,导致流体中富含某种或某一类成矿元素而形成成矿流体。流体与岩石相互作用的程度、成矿元素在特定温度压力条件下活动的流体中的溶解度、流体中的挥发分如Cl、F、B、S、C等以及碱金属、碱土金属和可溶性硅与可溶性有机质的含量、存在形式和所起的作用等,是最重要的研究内容。

迁移:

成矿流体形成之后,大多数情况下要迁移到合适的沉淀场所。流体迁移需要“力”的作用。因此在研究成矿流体的迁移时不仅要讨论导致流体迁移的因素、迁移形式、迁移过程的时间和空间、迁移的通道等,也必须研究成矿流体迁移的能量、质量、动量守恒以及不同流体的混合作用等。由于构造作用通常是导致流体迁移的一个重要因素,迁移的通道也常与构造作用、岩石的性质及环境有关。因此,建立和恢复构造—热液体系也是成矿流体迁移中的一个重要方面。

沉淀:

要使成矿流体形成矿床,除了来源和迁移这两大因素外,合适的成矿条件和环境是必须重视的第三个问题,其内容包括影响矿质沉淀的物理、化学条件(温度、压力、组分变化、Ph值等)、空间和时间因素与构造因素。要强调成矿时间的概念及在成矿部位流体量的问题。例如,对于一条宽1m、长100m的石英脉而言,由于硅在热液中的溶解度是很有限的,因而沉淀出这条石英脉所需流体量的体积累计起来是该石英脉的几万倍到几十万倍。根据现有资料并考虑到地壳岩石(包括岩层、构造裂隙等)中流体的平均迁移速率,累积这么多的流体量将需要几万年乃至几百万年的时间。

在成矿流体研究中,主要应用化学热力学和动力学、量子化学、物理化学、流体力学的基本原理,应用流体包裹体、成矿成岩实验、构造地球化学、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和矿床学的研究方法、计算机模拟、建立流体地球化学成矿模式,解决矿床地球化学问题。

(一)地球中的流体:

根据上述成矿流体的定义,当应力作用到物体上去时,若这个物体的大小、形状和组成发生了改变,则该物体就是流体,最近,在德国打了一个超深钻,已证实在9000m深度岩石处于流变状态。当我们研究流体时,流体的黏度、压力、温度、密度、比溶、体积弹性模量、表面张力和成分,都是十分重要的性质。

在考虑地质过程时,时间空间因素对于流体性质的影响也是很重要的。其中

由于地壳中的许多岩石是经历了漫长的地质作用而发生形变的产物,因此对于这些岩石来说,时间因素对它们的形变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如果把统计力学的理论应用到地质上特别是应用到晶体中原子的位移(即从它们的晶格发生位移、并迁移到晶体内低应力或低能量区)研究时,可以建立数学方程式来阐述结晶物质的流动。因此,从这点出发,地球上所有结晶的物质都可以看成是流体。

根据上述定义及流体的物理性质,地球中的流体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呈气体状态的流体:包括大气圈及存在于矿物、岩石中以及生物圈中的各类气体;

(2)呈液体状态的流体:水圈中的流体(海水、湖水、河水、地下水、雨水、原生水、地层卤水等)、岩浆水、存在于流体包裹体中的古流体等。

(3)超临界流体:上述两类流体在超临界的温度、压力下产生的一种有着特殊性质和地球化学行为的流体。地球内部存在着许多超临界的温度—压力场,其中的气、液态形式存在的各类流体,均转变为超临界流体。

(4)处于塑变状态的各类岩石和地质体:如岩石圈下部的软流圈和目前仍处于蠕变状态的各种地质体等,

这些流体存在于地球的各个圈层中,只是随着地球不同圈层的物理、化学条件的不同,其中流体的化学组成、存在形式和存在的量有着很大的不同(如在地壳的上部、下部、上下地幔、内外地核)。

2,地壳中的流体(大气圈、水圈、岩石圈和生物圈)现代海洋的质量为1.4×1024 g,地壳的质量是23×1024 g,地壳中的含水量亦为1.4×1024 g,约占地壳总质量的6%(或占3%~6%,即0.69×1024 g~1.4×1024 g);地幔中的流体为1.2×1024 g,占地幔总质量的0.03%。因此,海水、地壳流体、地幔流体三者的质量是十分相近的。

存在于地壳中的流体,与地壳的四大圈层关系十分密切,它们大致可分为以下5类:

①岩浆:指源于地壳的各种成分的岩浆,它们是一种硅酸盐熔融体,平均含水量<5%。

②以水为主的流体:包括岩浆水、变质水、原生水、海水、卤水、地表水、地热水等

③以碳氢化合物为主的流体:如石油、天然气等。

④存在于矿物和岩石中的挥发份:包括H2O、CO2、S、O2、H2、N2和惰性气体等。

⑤处于形变和塑变状态的各种岩石和地质体:如岩石圈下部的软流圈和目前仍处于蠕变状态的各种地质体等(包括从晶格变形到大规模的岩石形变和位移

等)。

(二)流体的形成:

地壳主要由三大类岩石组成,其中沉积岩由含水的沉积物经过埋藏、压实、脱水和成岩作用形成的,其中释放出以水为主体的大量流体。

在火成岩的形成过程中,尤其在岩浆后期释放出以岩浆水为主的岩浆热液流体。

在变质过程中,在大规模的区域变质和接触变质作用发生时,也会释放出流体。因此在地壳三大类岩石形成过程中均存在“去流体”或“去水”作用。这种作用是流体的一个很重要的来源。

1,沉积物的“去流体”作用:

这是一种在地表发生的地质作用。在沉积物发生脱水作用时:

①沉积岩的脱水作用在盆地的任何一部分均可发生;

②脱水过程中,如果存在一系列的沉积岩(从粗的砂岩到细的泥岩、页岩),则水的移动方式是从泥岩页岩到砂岩;

③从盆地本身考虑,脱水作用发生时水的移动方向是从盆地的中心向边缘,或从较深的部位向较浅的部位;

④迁出的水量与沉积物的量成一点的比例,并且常与地质事件相关联;

⑤脱水作用与压力有关,即与上覆的负荷压力和流体静压力有关,当负荷压力大于静压力时,脱水作用才能有效发生;⑥与构造作用有关,当有裂隙存在时,水很快沿着裂隙排出。

2,变质作用所放出的流体:

在变质作用中,原先固定在岩石中的挥发份因变质作用而释放出来,如:Mg(OH)2 =MgO+H2 O;

KAl2(AlSi3O10)(OH)2=KAlSi3O8+Al2 O3+H2 O ;

CaCO 3+SiO2 =CaSiO 3+CO2 ,

在这些变质反映中均可放出H2 O, CO2等流体。

3,岩浆作用中放出的热液:

岩浆中最多含有5-6%的H2 O,CO2和其它挥发份。当岩浆上升时,P 和T也随之下降,这时它们含的流体也会释放出来,形成“岩浆热液”。它们可以在岩浆的顶部,或进入附近的构造裂隙中,形成各种各样的脉。

4,天水和地下水:

即水圈中的水是地壳流体的重要来源,地壳中的水还与大气圈,水圈及生物圈处于相对平衡状态中。构造作用对流体的影响十分重要,如大洋深处的热泉,热点,黑烟囱和矿床除板块构造外,断裂和裂隙层间裂隙,水流均为流体迁移的通道。

(三)地壳中流体的分类:

可按其化学成分,产状及成因分类。

1,按化学成分:

①岩浆-硅酸盐流体;②H2 O;③H2 O-NaCe;④H2 O-NaCe-CO2;

⑤有机流体。

2,产壮与成因:

①岩浆热液;②变质流体;③海水;④热卤水(原生水和同生水);

⑤地下水(包括大气降水);⑥石油和天然气;⑦硅酸盐岩浆。

3,几种与成矿有关的流体:

①大洋水;②大气降水;③原生水和同升水;④地层水;⑤变质水;⑥初始水(地球形成时的水或来自地幔、地核的水);⑦热液水;

⑧外来水(所存体系或环境之外的任何水)

(四)流体和岩石的相互作用-水岩反应

这种相互作用是形成成矿流体的一个重要条件,这种反应是在一定的温度、压力条件下流体与岩石中的矿物起反应,使原来的矿物组合转变为在新的条件下更加稳定的矿物组合。在这个过程中,流体的成分也随之发生了变化,成为与这组新矿物相平衡的流体。

对于流体与矿物、岩石的相互作用的研究是最近10到20年间才开展起来的,并召开过5次国际性学术会议。

下仅举几例:

1,太古宙绿岩带成矿流体与岩石的相互作用:

在加拿大的Abitibi太古宙绿岩带产出许多金矿形成金矿的成矿流体沿着剪切带上升,与其两侧的岩石发生了反应,形成了典型的蚀变带,其类型有铁白云石化、钠长石化、绿云母化(含Cr或V)或黄铁矿化。如果剪切带的围岩为铁镁质火山岩和侵入岩,流体(H2O—NaCl—CO2)与之反应会使其中的斜长石、辉石和钠长石分解。蚀变开始时形成铁白云石、方解石和绿泥石。继续反应会形成铁白云石、绿泥石和绢云母,最后只形成绿云母。

2,海水与玄武岩的作用:

从海底喷出的玄武岩或其熔岩,从一开始喷出就与海水接触,发生反应。这是与形成成矿流体关系最为密切的相互作用。现代海底沉积物的硫化物矿床、黑矿以及塞浦路斯型黄铁矿矿床均与次有关。在海水—玄武岩的反应过程中,岩石失去Si、Ca、Ba、Li、Fe、Mn、Cu、Ni、Zn,得到Mg、K、B、Rb、H2O、Cs和U。这种反应的时空范围很广,反应温度范围大,从冷海水(远离热源的海底)~400℃(海底扩张中心),但在100-400℃最重要,整个反应过程可能要持续若干百万年才能达到平衡。

反应的结果,玄武岩蚀变为角闪岩相、绿片岩相、葡萄石—绿纤狮相、沸石相。同时海水和玄武岩的成分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

3,花岗岩与地下水的相互作用:在花岗岩浆或花岗岩化过程中,围

岩中被加热的地下水及其本身所携带的热液就会与围岩及与花岗岩发生广泛的水-岩反应。与花岗岩有关的许多矿床的成矿流体就是在这类水-岩反应过程中形成的,但比玄武岩复杂。

四,成矿物质来源的判别标志及其研究方法:

1,成矿的地质背景—大地构造、岩浆岩、沉积岩及变质建造:是控制矿质来源的根本因而是首要宏观判别标志。根据板块学说:整个岩石圈(即地壳)可分为几大板块,板块又可以分为板块内部和板块交界处。板块内部比较稳定,岩浆活动不发育,但其中也分布着许多与岩浆有关的矿床,可能与大陆裂谷或缓冲板块边界缝有关。板块边缘地带为明显的活动带,与许多矿床的形成有关。板块构造活动带指两大板块的接触带,由于它具有不同性质,故不同类型活动带控制了不同类型的矿床及物质来源。例如在板块的消亡带和扩张带,来源各不相同。

2岩浆岩成矿专属性专属性:镁铁质、超镁铁质和酸性岩的成矿专属性均表现比较明显,即一定的岩浆岩与一定的矿床类型及成矿物质来源有关。S型花岗岩(相当于壳源)为Sn、Nb、Ta、W矿床,I型花岗岩(为壳幔源)为斑岩Cu、Mo矿床及矽卡岩Fe、Cu矿床的来源。3层岩性:在特定情况下,一定岩性地层的成矿元素高的本底是层控矿床的重要矿质来源,即所谓矿源层。

5导矿构造;

5,标型矿物;

7,4蚀变;

矿物包裹体;

8,成矿元素丰度;

9,微量元素;

10,稀土元素;

11,同位素组成;

12,数学地质研究。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1]陈宁《对“抛锚式”教学模式的探讨》,《重庆师范大学学报》, 2001。 [2]陈宁《透过美国课程与教学案例—贾斯珀系列看抛锚式教学》,中学数学教学参考, 2004,287(9): 7-9。 [3]陈琦张建伟《建构主义学习观要义评析》,《华东师范大学学报》,1998(l)。 [4]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5]陈佑清《体验及其生成》,《教育研究与实验》,2002(2)。 [6]陈英和《认知发展心理学》浙江:浙江人民出版社,1996。 [7]陈玉琨杨永博《中华名校管理集萃》,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8]程胜《课堂教学交往的缺失与对策》,《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02(8)。 [9]程晓棠郑敏《英语学习策略—基础外语教学与研究丛书》,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 [10]邓骊鸣《发展外语习得者的自主学习意识》,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4(2): 156-159。 [11]丁梅芳《教师角色转变与大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研究》,成都理工大学,2007 年4月。 [12]董奇周勇士《论学生学习的自我监控》,《北京师大学报》(社科版),1994 (1)。 [13]段莉薛志红《学习策略与大学外语教学》,《华北工学院学报》,2002 (1)。 [14]杜威著王承绪译《民主主义与教育》,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15]傅维利王维荣《关于行为主义与建构主义教学观及师生角色观的比较与评价》,比较 教育研究,2000(6)。 [16]高一虹《中国大学生英语学习社会心理》,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4。 [17]耿兵《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初中英语教师角色转变的研究》,东北师范大学, 2006(10)。 [18]郭军银郭忠民《英语学习策略研究的原则和内容》,《学科探究》,2007(9)。 [19]郭元样《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设计与实施》,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0]郭德俊《动机心理学:理论与实践》,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 [21]顾树森《中国古代教育家语录类编》,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3。 [22]胡郑辉《英语学习策略》,厦门大学出版社,2004。 [23]胡尚峰田涛《体验式教学模式初探》,《教育探索》,2003(11)。 [24]伽达默尔著洪汉鼎译《真理与方法》,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1994。 [25]姜有为周运海张刚范金玲《大学生自主学习模式探讨》,《重庆工学院学报》,2008 (2)。 [26]夸美纽斯著傅任敢译《大教学论》,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57。 [27]雷志斌《我国任务型语言教学述评》,湖南第一师范学报,2007(1)。 [28]李静《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基础上的现代远程教育》,电化教育研究,2003 (5):37-40 [29]李瑞红《自主学习模式中英语教师的角色定位》,滨州职业学院学报,2006(11)。 [30]李力陈治安蒋宇红《策略·风格·归因》,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5。 [31]李炯英《中国学生二语学习策略的观念与运用》,《外语教学》, 2002 (1)。 [32]林立《第二语言习得---理论与实践》,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33]刘电芝黄希庭《学习策略研究概述》,《教育研究》,2002 (2)。

现代矿床学的研究进展与思考

现代矿床学的研究进展与思考 摘要:文章简要回顾近年来矿床学取得的重要进展,讨论了矿床学的理论和应用的研究进展及其发展趋势。分析讨论了不同领域在矿床学方面的应用以及对将来矿床学发展的思考。 关键词:矿床学进展思考 1.引言: 科学研究的目的在于认识新事物~发现新事物和探索事物的规律并以其创新成果为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服务。矿床学是研究矿床在地壳中的形成条件、成因和分布规律的科学, 是在开发和利用矿产资源的推动下逐步发展起来的。进入21世纪以后,发现新矿床的难度不断加大,矿产资源持续供应问题突现。因此,为了在找矿工作中获得重要进展,加强矿床学的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 2.矿床学的发展概况 人类很早就已开发和利用天然矿物资源,矿产资源已成为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人类社会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矿产开发的规模也在不断扩大,对矿产利用的程度也不断地提高,利用矿产资源的种类也逐渐增多。人类在开采天然矿物原料过程中积累了有关矿产分布和性状的经验,矿床学就是在不断积累和总结相关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发展起来的。 2.1矿床学研究历史回顾 矿床学的发展是鉴于一些基础地质理论与一些重要的实践发现的基础上,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系统地球化学理论研究。 第一阶段:萌芽和初步发展阶段,十六世纪中叶至十七世纪,进行初步的归纳和总结,早期成矿理论的提出。例如:阿格里科拉(1546)提出:矿脉中的物质来源于地壳,地表水下渗透到地下深处变热火,萃取成矿物质,运移到岩石裂隙结晶沉淀形成; 笛卡儿(1644)认为:矿床是来源于地球深处的金属物质,成溶液和升华物,上升已经冷凝的地壳裂隙中沉淀而形的。 第二阶段:成矿理论研究起步阶段,十八世纪至十九世纪初,英国赫屯(1788)矿床是火成物质充填在已经冷凝的地壳裂隙中形成《地球理论》,1788; 第三阶段:矿床学理论的提出发展阶段(十九世纪中叶至二十世纪初),矿床学从矿物学中独立出来成为一门新颖而独立的学科。法国的戴白芒(1847)、美国的万海慈(1901)提出成矿物质可能是多来源; 林格伦等论著提出金属矿床都与岩浆热液有关—“岩浆热液成矿论”占主导地位; 第四阶段:快速发展阶段(二十世纪-现今),理论研究和实践找矿成果显著,区域成矿学得到了发展。 1. 地槽 (J.D dana,1847,1873;James Holl,1890)-地台 (Stille H, 1921)说论与成矿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著作类 1、徐大同主编:《当代西方政治思潮——20世纪70年代以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一章自由主义思潮;第二章保守主义思潮。 2、匡萃坚著:《当代西方政治思潮》,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第三章主流思潮之一:自由主义。第四章主流思潮之二:保守主义 3、燕继荣著:《现代政治分析原理》,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四章政治理论和政治意识形态 4、【英】彼得·斯特克,大卫·韦戈尔著:《政治思潮导读》,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五章自由的概念 5、【英】伯克著:《法国革命论》,商务印书馆出版,1998年版 6、【英】阿克顿著:《自由与权力》,商务印书馆出版,2001年版 7、【美】詹姆斯·W·西瑟著,竺乾威译:自由民主与政治学,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一章什么是自由民主政体,第二章自由民主政体的自由度。 8、【澳】菲利普·佩迪特著,刘训练译:《共和主义:一种关于自由与政府的理论》,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一章消极自由与积极自由之前,第二章无支配的自由,第四章自由、平等与共同体 9、【英】戴维·赫尔德著,燕继荣等译:《民主的模式》(最新修订版),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版,第二章、第三章:共和主义:自由、自治和积极公民;自由主义民主制的发展 10、【澳】安德鲁·文森特著,袁久红等译:《现代政治意识形态》,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二章自由主义,第三章保守主义 11、马立诚著:《当代中国八种政治思潮》,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年版,第五章自由是个新道统——自由主义思潮 文章类 1、秦维红:《从西方自由主义和保守主义派别的划分看二者的涵义和关系》,原自《南京市委党校学报》,2006、2,转载于《政治学》,2006、7 2、胡余清:马克思与哈耶克自由观之比较,广东社会科学(广州),2008、5 3、肖克:新自由主义与新保守主义的博弈——欧美当今主导政治思潮析论,政治学,2007、5 4、伍志燕:新自由主义两种模式的比较:评罗尔斯与诺齐克之争,贵州师范大学学报,2009、 5、 5、马德普:如何看待自由主义,《政治学研究》2013、5,转载《政治学》2014、3。基本内容:自由主义的基本原则与基本理念;自由主义的贡献;自由主义的局限;如何正确对待自由主义 6、任剑涛:论积极公民——共和主义与自由主义的公民定位分析,《武汉大学学报》2014、1,转载《政治学》2014、3。 7、罗远航:当在中国“新自由主义”的隐蔽性管窥,《现代哲学》(广州),2012、5,转载《政治学》2013、1

2012《现代矿床学》讲义

《现代矿床学》 第一篇概述 一、发展前景 1.发展动力-社会经济发展 ●非金属矿产(材料)//龙芯一号/龙芯二号 能源矿产(化工)//石油化工装置 金属矿产(冶金)//铜鼎/秦始皇 石器(工具)//北京猿人 ●国内四大战略矿产资源铁铜铝锌储采比低,到2020年有可能完全枯竭(图) ●世界矿业大国矿业产值比较(表) 2.发展潜力-理论创新和技术进步 ●矿产资源找寻对象//蛟龙号深海探查装置 ●矿产资源找寻对象由浅表转向深部、由陆地转向海洋、由简单转向复杂 ●预测和找寻矿产资源的难度已经显著增加 ●成矿理论创新和找矿技术进步是解决矿产资源找寻问题的根本途径 3.发展途径-学科交叉 ●矿床地球化学(元素共生组合)/ 矿田构造学(韧性剪切带控矿、侵入接触 构造控矿)、矿床物理化学 / 海洋矿床学 / 生物矿床学 / 壳幔成矿学…… ●此外,矿床学与环境科学以及矿床学与经济学的结合也日益受到重视 ** 小结:发展的动力/基础/发展潜力/发展途径 结论:矿床学具有光明的发展前景 二、一般要求 ◎袁隆平-杂交水稻//王选-汉字激光照排技术、当代毕昇 饶毅-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美国西北大学教授

1.勤勉的作风 ?勤奋刻苦;?持之以恒 2.卓越的才能 ?组织协调;?观察发现;?决策执行;?逻辑分析;?总结概括;?综 合表达 3.高尚的品德 ?求真务实;?顾全大局;?谦虚谨慎 ●“南竺北蔡”//竺可桢-浙江大学校长/蔡元培-北京大学校长 ●华裔诺贝尔奖获得者 杨振宁-57年物理学/宇称不守恒理论/1942年(昆明)西南联合大学毕业,1944年该校研究生毕业,1945-1948年芝加哥大学博士,1949年普林 斯顿高等研究院 李政道-57年物理学/宇称不守恒理论-吴健雄实验证实/1945年(昆明)西南联合大学,1946-1950年美国芝加哥大学博士,1953年哥伦比亚 大学 丁肇中-76年物理学/发现J粒子/1936年生于美国,1949年进入台湾,1956年美国密歇根大学 李远哲-86年化学/分子水平化学反应动力学/1936年生于台湾新竹,1955-1959国立台湾大学毕业,1965年加州伯克利大学博士 朱隶文-97年物理学/利用激光冷却方法在低温下俘获原子,1976年加州伯克利大学博士 崔琦-98年物理学/新的量子流体/1957年香港中学毕业,1967年美国芝加哥大学博士 钱永健-08年化学/绿色荧光蛋白/1952年生于美国,1977年剑桥大学博士 高锟-09年物理学/光纤通讯/1949年香港,1965年伦敦大学博士 ●科学道德科学风(7种学术不端行为) XXX/井冈山大学造假-荷兰乌德勒支大学Spek教授 XXX/人耳鼠-上海交通大学/附属医院副院长、长江学者 XXX/鼓风机-西安交通大学/长江学者、国家科技进步2等奖 XXX/全国教学名师-大连外国语学院院长 XXX/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作风败坏 三、基本原则 1.坚持实践第一(实践性) ●实例:华南多期多阶段花岗岩 徐克勤院士-南京大学地质系主任—江西陡水加里东花岗岩 2.强调系统观点(系统性) ◎实例:翟裕生院士/古陆边缘成矿系统

论述玢岩型矿床

论述玢岩型矿床 资源一班黄永龙20114495 摘要:本文结合前人工作成果,重点论述玢岩型矿床的成矿模式,矿体形态以及围岩蚀变等。 关键词:玢岩型矿床、矿化类型、 前文:玢岩型矿床是我国地质工作者所确定和命名的一种矿床类型,其类似于斑岩型铜矿床的概念,是指产于录像火山岩分布区域内,与玄武质、安山质岩浆的火山—侵入活动有关的一组矿床。这种矿床具有晚期岩浆,高温气液交代、接触交代、中低温热液交代—充填及火山沉积等一系列的成矿作用特点。我国宁芜地区铁矿床是其典型代表。宁芜地区断陷盆地中,晚侏罗世—早白垩世火山活动十分强烈,盆地内发育一套火山—侵入杂岩。火山岩的总厚度达到2500米,火山旋回(由老到新)可分为:龙王山-大王山-姑山-娘娘山。四个旋回的每个旋回以强烈、较强烈爆发开始→较宁静的喷溢活动结束;各旋回末期均有次火山岩产出。其中,铁矿均与大王山旋回末的富钠辉长岩、闪长玢岩、辉石安山岩、粗面岩的次火山岩体有关。矿化围绕火山中心分布。 正文:一、玢岩型矿床矿化类型:由岩体内部到接触带再到围岩中,出现下列几种类型的铁矿化: (1)产于辉长闪长玢岩岩体中部的铁矿化(陶村式):铁矿化呈浸染状或细脉浸染状,矿石组合为钠柱石-透辉石-磷灰石-磁铁矿,属晚期岩浆-高温热液交代矿床。 (2)产于辉长闪长玢岩顶部或边部的铁矿化(凹山式):部分矿体进入安山岩,凝灰岩等围岩中。矿化呈脉状、网脉状、角砾状和块状。矿石以透辉石-磷灰石-磁铁矿组合为特征,成因上属伟晶-高温气成热液充填矿床。 (3)产于接触带上的铁矿化:围岩为安山岩、凝灰岩时,矿石组合主要为透辉石-石榴石-磷灰石-磁铁矿(梅山式);围岩为灰岩、砂页岩时,矿石组合主要为透辉石-金云母-磷灰石-磁铁矿(凤凰山式)。两类矿石的构造均以块状、角砾状为主,偶有条带状,成因上属矽卡岩型矿床。 (4)产于岩体附近火山岩中的脉状、似层状铁矿化(龙虎山式):围岩为安山岩及凝灰角砾岩,矿体受围岩中的断裂构造、火山沉积岩中的层理控制,围岩蚀变为高岭土化和硅化。矿石矿物主要由镜铁矿组成,属中低温热液充填矿床。 (5)产于火山沉积岩中的层状铁矿床(龙旗山式):矿体的围岩为沉凝灰岩、沉凝灰角

参考书目(世界近代史)

导 论 (美)L. S.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500年以后的世界》,吴象婴,梁赤民译,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2年。 (美)杰里·本特利、赫伯特·齐格勒:《新全球史》(上、下),魏凤莲,张颖,白玉广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 (美)威尔·杜兰:《世界文明史》(全24册),台北幼狮文化公司译,北京:东方出版社,1999年。 (美)马里·佩里等编:《西方文明史》(上、下卷),胡万里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3年。 (美)罗宾·W. 温克,R. J. Q. 亚当斯著:《牛津欧洲史》(全4卷),吴舒屏, 张良福等译,长春:吉林出版集团,2009年。 陈乐民:《欧洲文明的进程》,北京:三联书店,2003年。 刘宗绪主编:《世界近代史》,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年。 罗荣渠:《现代化新论:世界与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9年。 蒋相泽主编:《世界通史资料选辑》(近代部分),北京:商务印书馆,1964年。马克垚主编:《世界文明史》(上中下),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 潘润涵、林承节、王建吉:《简明世界近代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 吴于廑主编:《大学世界历史地图》,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年。 (法)费尔南·布罗代尔:《15—18世纪的物质文明、经济和资本主义》,顾良译,北京:三联出版社,1993年。 (英)G. N. 克拉克主编:《新编剑桥世界近代史》,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 (美)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梁于华等译,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90年。 (英)阿诺德·汤因比:《历史研究》(修订插图本),刘北成,郭小凌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 (美)伊曼纽尔·沃勒斯坦:《现代世界体系》,第一、二、三卷,尤来寅、孙立田、吕丹等译,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2000年。 文艺复兴 (意)欧金尼奥·加林:《中世纪与文艺复兴》,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年。(法)丹纳:《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傅雷译,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2011年。 (美)玛格丽特·L. 金:《欧洲文艺复兴》,第2版,李平译,上海:上海人民

中国传统文化论文参考文献范例

https://www.doczj.com/doc/868100412.html, 中国传统文化论文参考文献 一、中国传统文化论文期刊参考文献 [1]. 思想:中国传统文化的马克思主义化.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被南京大学《核心期刊目录》收录CSSCI.2015年3期.张靖. [2].论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交融. 《理论学刊》.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被南京大学 《核心期刊目录》收录CSSCI.2015年11期.田鹏颖. [3].《中国科学技术史》: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双重体现. 《广西社会科学》.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被南京大 学《核心期刊目录》收录CSSCI.2015年2期.王凤祥.安维复. [4].中国传统文化对科技型人才聚集的知识溢出效应分析. 《中国科技论坛》.被中信所《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收录ISTIC.被北京大 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被南京大学《核心期刊目录》收录CSSCI.2009年11期.牛冲槐.杨玲.芮雪琴. [5].中国传统文化的包容性发展及其当代启示. 《理论学刊》.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被南京大学 《核心期刊目录》收录CSSCI.2014年12期.周东娜. [6].中国传统文化对的影响. 《湖南社会科学》.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被南京大 学《核心期刊目录》收录CSSCI.2015年2期.胡艳辉. [7].论中国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的“亲和性”基于几组概念内涵的分析. 《湖北社会科学》.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被南京大 学《核心期刊目录》收录CSSCI.2014年9期.王增智. [8].本土化与全球化的交融——中国传统文化走出去问题探析. 《理论学刊》.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被南京大学 《核心期刊目录》收录CSSCI.2014年2期.赵跃. [9].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德育思想析论. 《理论导刊》.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被南京大学 《核心期刊目录》收录CSSCI.2014年8期.李华伟.

中国地质大学2005-2018年博士入学考试矿床学真题

2018年真题(5题全答,每题20分) 1、岩浆矿床控制因素及如何评价含矿性? 2、夕卡岩成矿作用及如何寻找夕卡岩矿床? 3、矿床成因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及步骤? 4、金矿、铅锌矿、铜矿成因类型及特点(论述1种矿产)? 5、沉积矿床的特点及沉积建造如何控制成矿? 2017年真题(5选4,每题25分) 1、举例说明我国超大型钨矿、铜矿、稀土矿、锑矿、铅锌矿的成因类型及其成矿特点? 2、举例论述两种我国主要的铁矿床成矿特征? 3、论述斑岩钼矿的成矿特征及成因? 4、矿产勘查学近年来有哪些新的研究成果? 5、矿床学研究方法和步骤? 2016年真题(5选4,每题25分) 1、伟晶岩矿床的特点及其形成条件; 2、请论述以下蚀变的含义,形成条件、特征及其可能相关矿种: 矽卡岩化、黄铁绢英岩化、重晶石化、钠长石化、冰长石化; 3、请论述造山型矿床的特点及其成矿成因; 4、沉积铁、锰、铝矿床的特点及其形成机理; 5、请论述矿化阶段、矿物生成顺序和矿物世代的鉴别标志,并以你熟悉的矿床为例,介绍如何编制矿物生成顺序表。

2015年真题(5选4,每题25分) 1、岩浆矿床的形成条件与成矿作用 2、铜矿床的工业类型的地质特征,举1~2个实例 3、举例说明金属硫化物矿床的表生变化与次生富集作用 4、VMS与SEDEX的主要区别 5、下列矿物在偏光显微镜下鉴别特征 黄铁矿、闪锌矿、毒砂、辉锑矿、雌黄、雄黄 2014年真题(6选5,每题20分) 1、举例说明地质异常在找矿评价中的作用 2、简述矿床学的主要研究内容和方法 3、结合实际分析成矿系列及其在找矿中的应用 4、简述铁矿床的主要类型和特点 5、根据我国的矿产资源特点谈谈我国矿业发展的思路 6、简述经过我国境内的世界三大成矿带特点 2012年真题(6选5,每题20分) 1、热液矿床的成矿物质沉淀机制 2、岩浆结晶分异作用、岩浆熔离作用、岩浆爆发作用,各自形成矿产种类 3、MVT特征、成因、意义 4、残余型矿床特征、成因、意义 5、BIF特征、成因、意义 6、以自己熟悉矿床类型,举例说明对热液矿床地质特征及物理化学

现代矿床学

第一篇地球科学研究概要 一、品质素养(德-能-勤) (一)、勤勉的作风 ① 勤奋刻苦②持之以恒 (二)、卓越的才能 ①组织协调②观察发现③决策执行④逻辑分析⑤总结概括⑥综合表达 (三)、高尚的品德 ①求真务实②精益求精③顾全大局④谦虚谨慎 二、思维方法 (一)、基本原则 1.坚持实践第一(矿床研究的实践性) 1)全面理解“认识来源于实践”的观点 认识事物的一般过程是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矿床学研究:野外观测、室内研究→分析类型、推测成因、判断价值→矿床勘查、矿山开发(验证)→修改成因模型、指导找矿(举例) 2)正确处理野外观测与室内分析的关系 以野外观测为基础,以室内分析为主要手段,二者缺一不可。只有两者结合,才能获得规律性的认识 3)合理运用“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原则 “尊老不唯老,重洋不唯洋”(举例) * 华南花岗岩(徐克勤多期花岗岩—江西陡水加里东花岗岩、周新民多来源花岗岩—浙江西裘和广西四堡) * 浅成低温热液型金矿(火山岩型)/ 条带状变质铁矿 2.建立系统观念(矿床研究的系统性) 1)矿床是岩石圈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壳幔结构及深部地质作用过程) 2)成矿系统本身(构造、地层、岩浆岩、流体) 3.注重历史分析(矿床研究的历史观) 矿床历史分析可分为三个层次: 1)单个矿床的形成过程分析(典型层控矿床)同生沉积成矿—后期叠加改造 2)成矿带、成矿省、成矿域演化的历史分析,成矿系列及其演化(长江中下游)3)全球成矿史元古—燕山期(哈钦森 R W) 4.具备经济头脑(矿床研究的经济观) 矿床学既有地质属性,又有经济—技术属性 1)国内外矿业市场供需情况(铁矿、锡矿、稀土矿) 2)经济建设需要(铜矿、钾盐) 3)矿床的经济开发前景(地理、交通……)(南极铁矿,仅仅是宣传) (二)、思维方法

东北师范大学历史学考研参考书目

东北师范大学历史学考 研参考书目 标准化管理部编码-[99968T-6889628-J68568-1689N]

东北师范大学历史学考研参考书目 东北师范大学历史学考研备考过程中,同学们最关心的就是参考书的问题。那么东北师范大学历史学考研参考书目到底有哪些呢下面,就让博仁考研老师为同学们详细介绍一下东北师范大学历史学考研参考书目。 一、东北师范大学历史学简介 东北师范大学世界史系是由原来东北师范大学历史系的世界上古史、中古史、世界近代史和世界现当代史4个教研室、东北师范大学美国研究所以及一些日本史学者组成的。长期以来,世界史专业在国内史学界享有盛誉。 东北师范大学中国史系是在原来的历史系中国古代史教研室和中国近现代史教研室(分别成立于1950年)基础上于2004年3月组建的。系内现有中国古代史和中国近现代史两个二级博士点和硕士点,每年招收博士生15人,硕士生40-50人。 二、东北师范大学历史学考研参考书目 东北师范大学历史学考研参考书目如下: 朱绍候、张海鹏、齐涛主编:《中国古代史(新版.上册)》,福建人民出版社出 朱绍候、张海鹏、齐涛主编:《中国古代史(新版.下册)》,福建人民出版社出 李侃、李时岳着:《中国近代史(第四版)》,中华书局出版 王桧林、郭大钧主编:《中国现代史(第二版)(上册)》,高等教育出版社 王桧林、郭大钧主编:《中国现代史(第二版)(下册)》,高等教育出版社 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古代史编(上卷)》,高等教育出版社 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古代史编(下卷)》,高等教育出版社 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近代史编(上卷)》,高等教育出版社 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近代史编(下卷)》,高等教育出版社 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现代史编(上卷)》,高等教育出版社 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现代史编(下卷)》,高等教育出版社 以上就是博仁考研老师为大家收集整理的东北师范大学历史学考研参考书,打算报考东北师范大学历史学研究生的同学们要注意仔细阅读!

参考文献

[1]刘婉姿,郭丽君.“生态课堂”理念下研究生讨论课探析[J].中国农业研 究,2014,(5):90-93. 这种教学形式不仅能开阔学生思维空间和活跃学术氛围,还有助于克服盲从倾向,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从而提高研究生质量水平,落实社会对创新型人才的期许。从学生主体角度来看,在自主探究的课堂上,学生参与学习和主动发现知识的积极性大大增强,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有所提升。 生态课堂借助生态学方法,以生态思想和生态视角考察课堂教学,从学生、教师及其课堂环境的相互关系中探索生态课堂的动态平衡。 体育教学中的生态教育可分为物质因素和精神因素,物质因素包括教学中的自然因素、教学中的时空因素、教学中的设施因素;精神因素包括文化因素、情感因素、交际因素。 体育教学中的生态教育,就是在教学活动中贯彻健康、生命、和谐、共生、多样化、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原则 生态思想以生态系统的平衡、稳定以及整体利益作为出发点和归宿,它关注的是教师、学生和课堂教学环境之间多元互动的整体关联,而不是其中的任何一个部分或一个方面。 有利于把学生从严肃沉闷的课堂中解放出来,可以让学生心胸变得开阔,思维更具有发散性。 [2]邬宝坤.当代体育发展新话语:生态体育学[J].搏击·武术科学,2009,6(1):87-88. 生态体育学出场的背景是生态文明和体育发展中自身问题域;生态体育学是一门研究人、体育、自然与社会之间生态关系的学科;马克思主义交往实践的唯物主义观是生态体育学的哲学基础;生态体育学研究范围至少应该包括四个方面:(1)研究体育与自然生态的关系;(2)研究体育与社会生态的关系;(3)研究体育自身生态的关系;(4)研究体育的人际生态关系。 生态体育学是一门研究人、体育、自然与社会之间生态关系的学科,是一门边缘性学科。它是以生态文明为理论依据构建的学科。它既能为解答当代体育发展中的问题域提供思路,也能为当代体育发展提供一种新的路径与理念,是一种不同于工业文明时期的体育发展理念。 [3]王希玉,孙志胜.多媒体助力体育课生态教学[J].中国教育现代装备,2014(4):61-62. 在体育课中对学生进行生态教育的方法 多媒体的运用 一、多媒体“动画”,让参与学习更有调 二、多媒体“直播”,让自主学习更有道 三、多媒体“模拟”,让合作学习更有效 [4]于海红,姜军.俄罗斯生态教育模式研究[J].继续教育研究,2014(3):139-141. 党的十八大报告着重强调我国要建成生态文明社会。要实现这个目标,就必须加强生态教育。

考研专业解读 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

凯程考研 历史悠久,专注考研,成就学员,成功率高! 考研专业解读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 2014年考研初试日期的临近促使很多考生已经开始了冲刺的复习阶段,而2015年考研也已经开始了准备,很多考生都已经先人一步的开始15考研的准备工作,那么你的专业和院校有没有先行选择好呢?凯程考研将为大家整理并发布各专业研究方向研究生就业前景,希望还没有决定考研院校和专业的考生可以以此为依据,找到适合自己的考研目标,让我们提早启程。 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 一、专业介绍 1、学科简介 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专业介绍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表面即地球岩石圈,是由岩石组成的。而岩石是由许多矿物组成的。当岩石由有用矿物组成时,就构成了矿石或矿床。本专业是研究地球物质组成及其演化的一门学科。 2、培养目标 为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古生物学、地层学及沉积学高级专门人才,要求本专业研究生达到: (1)拥护共产党领导,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身心健康,品行端正,服从国家需要,能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2)具有严谨的治学态度和工作作风,在良好的数理化、地质学与计算机应用基础上,较好地掌握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基本理论及实验测试技能和研究方法。熟悉本学科领域的有关理论、技术方法及其应用的新发展、新动向,较熟练地掌握一门外国语,能阅读本专业外文资料,具有从事本专业及相关专业科学研究、教学工作和独立承担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 3、研究方向 01 沉积地质与沉积矿产 02 层序地层学 03 沉积学与岩相古地理学 04 环境矿物学 05 应用矿物学与成因矿物学 4、考试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360高等数学 ④827地球科学概论或808岩石学 (注:各院校的培养目标、研究方向、考试科目不同,以上以中国矿业大学(北京)为例)

现代地质学读书报告

煤地质学研究的盆地的分析 本人结合韦重韬教授《现代地质学》的课堂内容,对煤地质学研究的盆地分析方面的内容有了更全面的认识。人类社会发展对能源资源的需求使得沉积盆地研究长期处于地质学的热点领域。煤、油、气和沉积铀矿等能源资源的形成均受控于盆地的沉积充填、构造及其动力过程。从盆地整体研究的角度来说, 煤和油气地质等分支学科的界限正趋于淡化,其相互间的成因联系日益被揭示。世纪年代盆地分析在许多领域取得了重要进展, 包括盆地动力学、层序地层学、盆地流体系统、定量动力学模拟以及用于盆地研究的地质、地球物理及测试等方面的新技术,这些方面都将对煤地质研究有重要的影响。 盆地是一种天然的热—化学反应器, 不仅有机质在其中实现转化过程, 盆地中的流体也在与地层中的化学物质进行着相互作用,形成重要的金属、非金属矿床,沉积盆地又作为地球表面沉降与充填的地区是各种能源资源形成与聚集的场所,包括煤、油气和沉积型核资源都形成于盆地中,并受控于盆地演化的动力系统。因而没有盆地, 没有盆地中进行的热—化学过程, 就没有煤、油气等能源资源和沉积、层控矿床。正因此,基于人类社会生存和繁荣发展对能源及矿产资源的需求,对沉积盆地的研究始终成为地球科学的热点领域,这一领域汇聚了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计算机技术等许多学科进行交叉和联合研究,因此盆地研究具有学科的综合性,其发展又与各学科领域的进展及新技术成就密切相关。80年代以来是盆地与能源研究发展最为迅速的阶段, 本文仅涉及其中几个领域的成就与发展趋向, 探讨其对煤地质研究的影响。 1 层序地层学在煤地质研究中的应用 层序地层学的概念与方法体系形成于80年代,其前身经历了地震地层学的阶段。在研究大量地震剖面的过程中,直观地发现了盆地中存在着大量的间断面,而层序地层的基本单元恰恰是以间断面及其相应的整合面划分的,因此它为层序地层学方法进行各种关键性界面的研究奠定了基础。层序地层序列是旋回性序列,受构造沉降、海平面变化和物源补给的综合控制。北美的石油地质及沉积学家首先在大陆边缘盆地中揭示了海平面变化的重要性,在层序内部识别了沉积体系域的有规律交替,并提出了层序内部构成的模式。 含能源盆地分析中应用层序地层方法首先划分盆地的等时地层格架,在此基础上进行相和沉积体系配置规律的研究。含油气盆地中可有效地预测储集体、烃源岩和盖层的分布和配置。近年来最为突出的成就是在深水海域对低位体系域中各种储集体和圈闭的成功预测,如墨西哥湾,北海和非洲西南海域。在煤地质领域也进行了广泛探索,对于我国广泛分布的内陆表海及陆相含煤地层的研究也取得了成功,并揭示了层序内部构成的特色。我国晚古生代煤田其形成条件是地台基底上发育的内陆表海环境,通常缺少深水及斜坡部分,层序内部构成是由高频基准面变化产生的副层序,低位体系域经常缺失或仅有下切谷砂体等横向上不连续的沉积。在出现边缘裂陷时则低位域较发育,如我国南方扬子地台南缘晚二叠世的层序。在含煤岩系中古土壤层及其上区域性分布的煤层以及碳酸盐台地区古喀斯特风化面等都是识别古间断面的重要标志。在扬子地台区可以进行跨相带追索。根据煤层赋存的体系域背景可以预测煤的含硫性, 以寻找有害物质含量低的优质煤。 陆相含煤及含油气盆地中作为划分层序的古间断面常常更显著和易于识别,

北大历史学系各专业考研参考书目

北大历史学系各专业考研参考书目推荐 北京大学没有指定历史学考研参考书目,凯程老师根据多年的辅导经验及学员反馈,推荐北京大学历史学系研究生参考教材如下: 中国史专业: 《中国古代史》(上册)晁福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中国古代史》(下册)宁欣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中国近代史》郑师渠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中国现代史》王桧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中国当代史》郭大钧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世界史专业: 《世界上古史》周启迪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世界中古史》孔祥民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世界近代史》刘宗绪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世界现代史》张建华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以上参考书实际复习的时候,请按照凯程老师指导的重点进行复习,有些内容是不考的,帮助你减轻复习压力,提高复习效率。本文系统介绍北大历史学系考研难度,北大历史学系就业,北大历史学系学费,北大历史学系考研辅导,北大历史学系考研参考书五大方面的问题,凯程北大老师给大家详细讲解。特别申明,以下信息绝对准确,凯程就是王牌的北大考研机构! 一、北大历史学系考研难不难,跨专业的学生多不多? 最近几年北大历史学系考研很火,特别是北大这样的名校。北京大学2015年历史学系研究生共招收42人,招生人数还是比较多的,北大历史学系考研专业课623历史学基础复习较为容易,考研难度不大。在考研复试的时候,老师更看重跨专业学生的能力,而不是本科背景。其次,考试科目里,历史学基础本身知识点难度并不大,跨专业的学生完全能够学得懂。即使本科学历史的同学,专业课也不见得比你强多少(大学学的内容本身就非常浅)。所以记住重要的不是你之前学得如何,而是从决定考研起就要抓紧时间完成自己的计划,下定决心,就全身心投入,要相信付出总会有回报。在凯程辅导班里很多这样三凯程生,都考的不错,主要是看你努力与否。 二、北大历史学系硕士毕业生就业怎么样? 作为名牌院校的北京大学,本身的学术氛围好,有良好的师资力量,人脉资源也不错,出国机会也不少,硕士毕业生社会认可度高,自然就业就没有问题。2014年北京大学硕士毕业生就业率高达97.86%。 北大历史学系硕士研究生毕业后主要就业方向分别为:政府机关,新闻出版,公司,高校任教,读博,出国。 三、北大历史学系各招收专业介绍 北大历史学系共有两个专业招生,即中国史和世界史。学术型硕士学费总额2.4万元。 北京大学2015年历史学系研究生共招收42人,其中中国史25人,世界史17人。拟接收推荐免试生50%-70%。应试生差额复试比例为200%。复试权重为50%。 其考试科目如下: 101思想政治理论 201英语一、202俄、203日、253法、254德任选一门

中国现当代文学论文参考文献范例

https://www.doczj.com/doc/868100412.html, 中国现当代文学论文参考文献 一、中国现当代文学论文期刊参考文献 [1].城市化与社会文明秩序的重建——中国现当代文学中的"进城"问题.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被南京大学《核心期刊目录》收录CSSCI.2008年1期.邵宁宁. [2].再论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民族性与世界性——以莫言获“诺奖”为契机.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被南京大学《核心期刊目录》收录CSSCI.2013年6期.王玉珠. [3].经典性阅读:中国现当代文学“典律构建”的基石. 《天津社会科学》.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被南京大 学《核心期刊目录》收录CSSCI.2012年1期.黄万华. [4].民间叙事与中国现当代文学主流话语的建构. 《人文杂志》.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被南京大学 《核心期刊目录》收录CSSCI.2013年8期.王玉珠. [5].中国现当代文学中的“美食怀旧”书写——以陆文夫为个案.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被南京大学《核心期刊目录》收录CSSCI.2013年4期.冯进. [6].世界华文文学对于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建设的作用和价值——以战后中国文学转型为例. 《广东社会科学》.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被南京大 学《核心期刊目录》收录CSSCI.2011年3期.黄万华. [7].谈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的探究与讨论式教学评价. 《教育探索》.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被南京大学 《核心期刊目录》收录CSSCI.2013年2期.董慧. [8].延安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进程中的复调与对话. 《人文杂志》.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被南京大学 《核心期刊目录》收录CSSCI.2012年4期.李林荣. [9].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英译研究概述. 《湖南社会科学》.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被南京大 学《核心期刊目录》收录CSSCI.2008年3期.陈岚.

世界现代史参考书目与思考题

世界现代史思考题 第一章大国争霸与第一次世界大战 一、名词解释 萨拉热窝事件施里芬计划马恩河战役凡尔登战役索姆河战役 二、论述题1、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性质及影响。 2、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是怎样形成的? 3、如何看待20世纪初的巴尔干问题? 第二章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一、名词解释: 《凡尔赛和约》《四国条约》《五国海军协定》《九国公约》鲁尔危机“道威斯计划”“杨格计划”“延债宣言”《洛迦诺公约》《非战公约》 二、论述题 1、华盛顿会议召开的背景、主要内容及意义。 2、什么是“委任统治”制度?其实质如何? 3、何谓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如何评价? 4、一战后,德国的赔款问题的解决及其影响。 第三章俄国十月革命与一国建设社会主义的尝试 一、名词解释: 《布列斯特和约》大清洗运动 二、问答题 1、新经济政策的背景、内容及历史意义? 2、试评价苏联农业全盘集体化运动。 3、如何评价斯大林模式? 第四章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 一、名词解释: 《洛桑条约》凯末尔主义色佛尔条约阿姆利则惨案 二、简答题和论述题 1、如何评价印度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2、应该怎样评价凯末尔革命? 第五章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西方民主国家 一、名词解释: 威斯敏斯特法柯立芝繁荣罗斯福新政 二、论述题 1、试述19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的原因、主要表现及其影响。 2、罗斯福新政的背景、主要内容及作用。 第六章法西斯主义的兴起 一、名词解释: 墨索里尼《魏玛宪法》希特勒国会纵火案《英德海军协定》田中奏折二·二六事件 二、论述题 1、意大利法西斯专政是如何建立的? 2、希特勒上台的原因是什么,法西斯德国是如何扩军备战的? 3、试析日本与德国法西斯的异同。 第七章通向战争之路 一、名词解释: 绥靖政策霍尔—赖伐尔协定慕尼黑协定《苏德互不侵犯条约》 二、论述题1、英法推行绥靖政策的原因及其后果。 2、三十年代美国中立政策出台的原因。 3、如何评价《苏德互不侵犯条约》? 4、慕尼黑会议前后国际战略格局的变化。 第八章第二次世界大战 一、名词解释“东方战线”不列颠之战《德意日三国同盟条约》莫斯科 会战斯大林格勒战役库尔斯克战役阿拉曼战役珍珠港事件 中途岛海战开罗会议德黑兰会议雅尔塔会议波茨坦会议 二、论述题:1、分析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及其性质。 2、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形成及其历史意义。

中国传统德治与法治思想及其现代意义的文献综述

中国传统德治与法治思想及其现代意义的文献综述 【摘要】 本文对中国传统德治与法治思想及其现代意义的相关研究文献进行的综述,理清了此领域里各家的观点。 【关键词】 传统德治传统法治现代意义综述 党的十五大提出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治国方略,十六大进一步肯定了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的方针和国策,自此有关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各方面的研究、著述蔚为壮观。综观之,它们主要从以下方面进行了探索和研究: 一、中国传统德治思想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言论 中国古代的法律文化源于西周的“礼治”。在春秋战国时期形成了以儒家为代表的“为国以礼”的思想,概括说来,主要表现为:道德是法律的基础,伦理是法律的核心;法律实施的手段在于人治。 儒家从这个基本观点出发,在治理国家的政冶措施上主要着眼于人的道德修养: 1.君主要施德行仁:孔子说:“文武之政,布在方策,其人存,则其政举;其人亡,则其政息”。荀况在《君道篇》中开宗明义提出”有治人,无治法”,意思是治理好国家的关键是人而不是法。孟子也说:“君仁莫不仁,君义莫不义,君正莫不正,一正君而国定矣。”(《孟子·公孙丑上》)。 2.“举贤任能”任用官吏,使贤者在位,能者在职:历代的“官箴”也是用来告诫官吏“为吏之道”,如《百官箴》、《臣轨》、《政训》、《为政九要》、《御制官箴》等等,主要是讲为官应恪守的政治道德准则,以忠信仁爱、清正廉明、勤政敬业等等道德规范来约束各级官吏权力的专横。 3.对被统冶的民众,主张进行德化教育,辅之以刑罚:先秦儒家的观点则是:“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管子·牧民》)采取孔孟的“先富后教”的方针和“惠民”政策。孔子主张富民,“既富矣,教之。”(《子路》)孟子说:“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育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然后驱而之善”,否则“奚暇治礼义哉?”(《梁惠王上》)。 二、中国传统法治思想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言论 “法”字,《说文》解释为:“刑也,平之如水,从水。”对法作“平之如水”的解释,恰好反映出人们对法的公正性的渴求,而这从反面说明中国古代法的等级性。 法家是战国百家中的一个重要学派。起源于春秋时的管仲,发展于战国时的商鞅、慎到和申不害等,集大成于战国末期的韩非。这个学派关心的主要是政治问题,因而其学说也是围绕着现实的政治展开的。他们力主强化法令刑律,使民“畏威如疾”,韩非认为“威势之可以禁暴,而德厚之不足以止乱,”只有用法令惩罚的手段来进行治理,以达到富国理乱的效果。韩非还赞同商鞅“以刑去刑,虽重刑可也”的主张,认为只有实行严刑峻法才能止奸,才能防止人民违法犯罪。他们认为:火烈,民望而畏之,故死于火的人少;水弱,民狎而玩之,故死于水的人多;因此法令刑律宜严不宜宽,法家学说的思想方法是一种“矛盾不可和而解”的专讲对立的极端辩证法,放在治国方略上主张严刑峻罚,在文化政策上主张“以法为教”,“以吏为师”,实行文化专制主义。法家是战国时的“显学”,后来成为泰王朝统冶天下的政治理论,汉以后,儒学独尊,但法家学说仍然或隐或彰地发挥效应。 法家使法变成赤裸裸的暴力,对臣民深督轻罪,施以严刑峻罚,使官吏和百姓时时刻刻

成矿物质来源及其研究方法_矿床学

第十一章成矿物质来源及其研究方法 第一节成矿物质来源与含矿建造 现代矿床学研究表明,多数矿床,尤其是非成岩矿产矿床都具有成矿物质多来源的特征,重视成矿物质多来源是矿床学地球化学的研究趋势。同时研究发现,许多矿床成矿作用具有复合成矿的特点,常不是一次成矿作用完成的,而是经过了预富集到再富集成矿的多次地质作用完成的。我们把预富集阶段形成的成矿物质丰度较高的岩石组合称为含矿建造,含矿建造是包含一系列含矿岩石与非含矿岩石的岩石系列,包括沉积岩、变质岩和岩浆岩。含矿建造中有一部分是成矿元素的富集岩,一部分是具有与矿化有关的矿化剂元素,如S、Cl、F、C等。 而根据矿床学研究成矿物质来源分为直接来源与间接来源。直接由地幔岩浆、花岗岩浆或沉积介质提供成矿物质到矿床中的物质来源称为直接来源,由幔源、壳源固结岩石,即矿源层或矿源岩提供成矿物质所反映出的幔源或壳源来源特征,称为间接物质来源。 对于成岩矿产成矿物质来源可能更多地反映直接物质来源,而对于非成岩矿产,由于其经过多次富集成矿,其物质来源特征可能更多反映间接物质来源。 一、上地幔物源含矿建造 以上地幔为直接成矿物质来源的矿床局限于有限的矿床类型: 1、与镁铁质、超镁铁质岩和部分碱性岩浆有关的矿床,在空间、时间和成因上与岩浆岩有联系,矿产种类有钒钛磁铁矿、铬铁矿、铜镍硫化物、钛铁矿-金红石-磷灰石、金刚石、铌、稀土等,大部分是成岩矿产。部分形成上地幔岩含矿建造,其中富集Ni、Co、Ag、Bi、U等。 2、与镁铁质火山有关的矿床,主要形成于火山期后热液自变质交代作用或喷流喷气作用。其中包括块状硫化物、玢岩铁矿、黑矿型矿床等。 3、与上地幔煌斑岩岩浆有关的绿岩型金矿,可以通过地幔对流煌斑岩侵位形成金矿;富金煌斑岩浆在地壳浅层与地壳物质发生反应形成花岗岩浆或加入变质热液中参与成矿。煌斑岩脉含金丰度一般87PPb,明显高于壳源岩,金一般以Au-F络合物搬运。 以上地幔岩为物源岩含矿建造,成矿物质间接来自地幔,这类矿床对于前寒武纪变质岩区金矿最为重要。 近几年矿产地质工作发现,我国许多老变质岩出露区都有金矿产出,如胶东、秦岭、乌拉山、大青山、燕山、大兴安岭地区都有变质岩区成为重要的产金基地。这些现象说明,变质岩是金矿成矿母岩,换句话说,金来自变质岩,这种变质岩大部分是早元古界或太古界变质岩,其中又以基性、超基性岩变质形成的绿岩建造为主,我们研究其含金丰度值高于地壳的或地球的金丰度值(表11.1-1),构成含金建造。 变质岩中斜长角闪岩、角闪片麻岩、黑云变粒岩等变质岩原岩基本为来自地幔的基性火山岩类、绿岩类,在这些岩石中成矿物质经过了第一次富集构成了含金建造。 据杨敏之等(1996)的研究,胶东群、荆山群的绿岩建造中有大量的科马提岩(蛇纹岩)、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